国际间绿色机房制度推动规范与现况
数据中心机房节能运行现状与问题分析

数据中心机房节能运行现状与问题分析摘要: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特别是节能减排政策的陆续出台,加强数据中心机房节能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生产的各类产品的参数数据、客户的信息数据等。
在国家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前提下,应当重视对数据中心的改造,将节能技术应用在机房中,减少能源消耗,进一步保证机房的稳定性和安全。
因此,企业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机房中运用节能设备,并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在促进机房节能减耗的同时,保证机房稳定运行。
关键词:数据中心机房;节能降耗;有效措施引言低负载下数据中心节能与系统架构、设备选型等设计建设阶段规划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后期运行维护密切相关。
结合多年数据中心维护工作经验,提出从数据中心冷热量理论分析,到建立数据中心能耗分层模型,再通过对动力与环境系统生产数据精细化分析,找到并提出数据中心低负载情况下整体能耗优化调整思路和节能方法,供数据中心运营管理者和运维人员共同探讨。
1数据中心选址数据中心选址要符合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最好选择在工业用地上按照工业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报建等。
在选址时,要对当地的土地出让费、业务需求、用电需求、建设成本、城市规划等进行研究,结合供电、供水、道路、通信管道、排水、排污、气象、地质环境及电磁干扰等条件综合考虑,进行综合比选分析。
数据中心的场地设计要满足功能、运营、管理、交通、分期发展等需求,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各功能空间,做好园区总体规划布局。
场地设计主要考虑以下方面:功能完善、分区清晰、易于运营;交通组织规划合理,人流、车流与物流合理分流;内部道路宽度和承重满足使用要求;供电、给水、排水、供热及通信网络等管线规划合理。
2运行风险分析按照人员、物资、运行环境和管理四个层面进行危险源的识别。
针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从而确定重大特大风险。
依据技术、管理、防护和应急处置的顺序组织制定相对完善的风险管控措施手段。
数据中心机房管理制度规范

数据中心机房管理制度规范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已成为现代化企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和信息安全,建立一套完善的机房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论述数据中心机房管理制度规范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机房环境规范为了保证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机房的环境气候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机房需要进行温度和湿度的精确控制,通常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过热或过湿对设备造成影响。
其次,机房内部还应该避免尘埃和静电的产生,应该定期清洁机房,并设置地板防静电处理措施。
此外,机房应当保持足够的通风和散热,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二、设备管理规范数据中心机房内的设备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需要制定设备分类和使用规范,对不同的设备进行分类管理,明确各自的用途和权限。
其次,要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此外,对于故障设备需要及时处理和维修,以减少停机时间对业务的影响。
同时,设备的报废与更新也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安全管理规范数据中心机房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门禁系统,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机房。
此外,应配备安全摄像头和报警设备,及时监控机房内的安全状况。
其次,要建立严密的数据备份制度,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此外,还需要制定合理的权限管理规范,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相关设备和数据。
同时,要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四、灾备管理规范数据中心机房的灾备管理是保障业务连续性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灾备预案和演练计划,明确各项应急措施和流程。
此外,灾备设备需要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及时切换和恢复。
同时,还需要建立灾备数据中心,将关键数据进行备份和存储,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五、监控管理规范数据中心机房的监控是保障运行状态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包括设备状态监控、网络流量监控等,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机房环境安全管理规定(5篇)

机房环境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____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机房环境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性,做好机房环境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中心有关规章制度,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____信息中心负责管理的机房,作为机房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日常行为管理规范。
第三条信息中心机房由机房管理员统一负责管理,机房内一切活动须听从机房管理员安排,未经允许禁止进入机房。
第四条____设备托管在教育部机房或其他位置的安全管理,应严格按照托管机房相关管理要求执行。
第二章计算机机房安全管理第五条信息中心机房设计应符合GB/T9361-1988《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50174-____《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的建设标准要求。
第六条机房环境安全应从机房选址、周围环境、内部防火、防盗、防破坏、防雷击、防水和防潮、防静电和温湿度控制方面满足国家计算机机房相关规范。
第七条设备的存放应根据其类别(网络设备,服务器等)不同,放置在机房的不同区域。
第八条持有机房门禁卡/钥匙的人员应妥善保管门禁卡/钥匙,不得随意转借,丢失要立即报备。
第九条进入中心机房的所有人员均须按规定换拖鞋或戴专用鞋套。
第十条对于外来人员和非操作人员进入机房,须经机房管理员许可后方可入内,且应在陪同人员的全程陪同下完成工作,并填写《信息技术中心进出机房登记表》(见附件一)。
第十一条保护机房环境安全,采取安全监控措施,对已授权的内部访问进行监控。
第十二条严禁随意丢弃废纸、杂物及其他废弃物;机房工作完成后,及时整理各类物品,保持机房环境卫生和工作台面整洁。
第十三条机房管理员每日对机房基础设施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查、维护,检查内容包括:门窗、空调、机房温湿度、线路及设备运行状态等,并填写《信息中心机房基础设施维护记录单》(见附件二)。
第十四条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和修复,并详细填写《信息中心异常情况登记表》(见附件三)。
机房环境安全管理规定

机房环境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XXXX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机房环境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性,做好机房环境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中心有关规章制度,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XXXX信息中心负责管理的机房,作为机房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日常行为管理规范。
第三条信息中心机房由机房管理员统一负责管理,机房内一切活动须听从机房管理员安排,未经允许禁止进入机房。
第四条XXXX设备托管在教育部机房或其他位置的安全管理,应严格按照托管机房相关管理要求执行。
第二章计算机机房安全管理第五条信息中心机房设计应符合GB/T9361-1988《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的建设标准要求。
第六条机房环境安全应从机房选址、周围环境、内部防火、防盗、防破坏、防雷击、防水和防潮、防静电和温湿度控制方面满足国家计算机机房相关规范。
第七条设备的存放应根据其类别(网络设备,服务器等)不同,放置在机房的不同区域。
第八条持有机房门禁卡/钥匙的人员应妥善保管门禁卡/钥匙,不得随意转借,丢失要立即报备。
第九条进入中心机房的所有人员均须按规定换拖鞋或戴专用鞋套。
第十条对于外来人员和非操作人员进入机房,须经机房管理员许可后方可入内,且应在陪同人员的全程陪同下完成工作,并填写《信息技术中心进出机房登记表》(见附件一)。
第十一条保护机房环境安全,采取安全监控措施,对已授权的内部访问进行监控。
第十二条严禁随意丢弃废纸、杂物及其他废弃物;机房工作完成后,及时整理各类物品,保持机房环境卫生和工作台面整洁。
第十三条机房管理员每日对机房基础设施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查、维护,检查内容包括:门窗、空调、机房温湿度、线路及设备运行状态等,并填写《信息中心机房基础设施维护记录单》(见附件二)。
第十四条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和修复,并详细填写《信息中心异常情况登记表》(见附件三)。
绿色数据中心标准

绿色数据中心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据中心越来越成为支撑现代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
然而,传统的数据中心在能耗、排放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亟需引入绿色数据中心标准来指导和规范其建设和运营。
本文将详细介绍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前景。
一、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定义绿色数据中心标准是一套针对数据中心节能、低碳、环保的规范和指南,旨在减少数据中心对能源和环境的负荷,提高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它不仅包括建设阶段的标准,还包括运营管理、设备配置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二、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特点1. 节能降耗绿色数据中心标准在设计和建设中注重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例如高效的冷却系统、节能型设备等。
通过降低能耗,有效减少数据中心对能源的需求,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2. 环境友好绿色数据中心标准注重减少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合理的汽车尾气排放控制、垃圾处理等措施,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3. 可持续发展绿色数据中心标准鼓励数据中心采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
并提倡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减少资源的消耗与浪费,推动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4. 安全性高绿色数据中心标准要求数据中心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包括对设备、数据和网络的安全防护,防范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等风险,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三、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应用前景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引入和贯彻将对推动整个数据中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应用将大大减少数据中心的能耗,对缓解能源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占到整个能源消耗的2%以上,如果能广泛推行绿色数据中心标准,可大幅度降低其能耗,减轻对环境的负荷。
其次,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应用将提升数据中心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优化节能设计和设备配置,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机房国家标准及运课件

05
机房环境控制
温度与湿度控制
总结词
机房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可能对设备产生不利影 响。
详细描述
机房温度应保持在22-26℃,湿度应保持在40%-60%。温度过高会使设备过热,导致性能下降;湿度 过低会使设备干燥,产生静电干扰;湿度过高则可能引发设备结露腐蚀等问题。因此,必须安装温湿 度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并调节机房的温湿度。
设备维护与保养
日常维护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除 尘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保养
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寿命,进 行定期的保养,如更换磨损部件、
润滑等。
预防性维护
通过对设备的运行数据和故障记 录进行分析,提前发现潜在的故 障和问题,进行预防性的维护和
保养。
设备故障排查与处理
01
02
03
故障报告
空气质量监控
总结词
机房内设备长时间运行会产生大量废气,因此空气质量对设备的性能和维护都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机房应安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臭氧等有害气体含量,以及空气中的微 尘颗粒物含量。一旦发现有害气体或微尘颗粒物含量超标,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通风或更换空气滤网等措施,保 证机房空气新鲜和清洁。
3. 激励与惩罚机制:建 立节能减排激励与惩罚 机制,对节能减排表现 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 奖励,对节能减排不力 的部门和个人进行惩罚。
节能减排案例分析
总结词:通过分析典型节能减排案例, 可以深入了解各种节能减排技术的实际 应用效果。
3. XX公司机房采用高效冷却技术后,设 备散热效率提高20%。
YD 5192-2010《移动通信基站工程 设计规范》
数据中心机房运行与管理规范

数据中心机房运行与管理规范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数据中心作为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的核心设施,对于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机房的正常运行与管理,制定和执行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中心机房运行与管理所需遵守的规范。
一、机房环境规范1. 机房布局与空间利用数据中心机房的布局应合理利用空间,确保设备之间存在足够的通道和间距,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同时,在机房内设置消防设备和安全疏散通道,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2. 温湿度控制合适的温湿度对于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数据中心机房应采取措施,保持温度在适宜范围内,同时控制湿度,防止设备受潮受潮、腐蚀或过热。
3. 电力供应与稳定性为确保数据中心机房正常运行,必须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应考虑供电系统的冗余设置,以应对电力故障和突发情况。
此外,电源线路和配电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设备配置与维护规范1. 机房设备的选择与购置在选购机房设备时,应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设备,并确保其质量和性能。
同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以满足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需求。
2. 设备安装与布线机房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设备之间的布线应遵循规范,避免交叉干扰和电磁泄漏。
布线时还需留取足够的预留空间,以方便后期的维护和升级。
3. 设备运行与监控机房设备的运行需要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通过合理的监控系统,实时获取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关键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相应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三、安全保障与应急处理规范1. 机房安全措施数据中心机房内应设置严格的安全措施,包括门禁系统、监控摄像头、烟雾报警器等。
同时,限制外部人员的进入,并制定相应的权限控制和访问管理规范,确保机房的安全。
2. 数据备份与恢复对于重要数据和系统,应建立定期备份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机房环境安全管理规定

机房环境安全管理规定1. 机房的概念和重要性机房是指用来布置计算机、网络及其配套设备、维护设备和数据中心的房间。
机房是信息资源中心,也是交互数据的通道,对于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机房内大量运转的电子设备和接口众多的网络,其环境复杂,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2. 机房环境安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机房环境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障机房设备和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保证机房设备和数据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机房的环境安全管理原则应包括以下几点:•合理规划和使用机房,建设适应信息化建设要求的机房•严格管理机房设备,确保机房设备完好无损•严格管理机房网络,确保网络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加强机房数据管理,确保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健全机房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机房环境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持续化和系统化3. 机房环境安全管理的要求3.1 机房内的设施机房内的设施包括机柜、UPS、空调、火灾报警系统、温湿度控制装置等设施需要安全可靠。
机房设施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遇到突发状况如地震等自然现象,能够保证机房设备和数据的安全。
机柜内设备的排布应符合国家标准或业界规范,力求分布均匀、密度适中、空气流通良好。
机房内应设置UPS电源,并能确保持续供电24小时不间断(N+1或以上)。
机房内应设有合适的空调系统,以保证机房内部温度和湿度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应设置自动化温湿度控制装置,具备报警预警机制。
并定期进行温湿度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3.2 网络系统机房网络是机房环境安全管理的另一个关键点,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业务的稳定运行。
必须加强机房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完备的系统运行监控、用户访问控制、用户信息管理等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网络安全、稳定、高效,具有高访问性、高可用性,做到以下几点:•确保网络防火墙/IDS安全运行,流量审计,网络漏洞扫描,及时排查隐患•限制常用端口的运用,并严禁局域网内服务器开放对外服务•应不定期对网络进行合理的网络拓扑设计和网络优化、设备巡检、系统的漏洞应用、系统配置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测试,发现并处理系统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ernational Green Datacenter Symposium 2013
Ed Ansett i3 Solutions Group
i3 Solutions Group ©
Data Center Energy Groups
i3 Solutions Group ©
General IT Trends
• Data storage is predicted to grow to 40 Zb by 2020 (from 130 Eb now) • Enterprise user owned data centers moving to third party real estate/IT service providers • Cloud services (SaaS, PaaS and Iaas) - public cloud growing fastest (media / entertainment / SaaS) • Prefabricated data centers are gaining market share over conventional brick and mortar buildings • Engineering coupling: facility to tech infrastructure, and tech infrastructure to software is tightening • Power densities and density variations are increasing • EE and EC are only popular with commercial organizations when it coincides with financial gain • Sustainable energy sources are gaining traction globally
• ASHRAE TC9.9 2011 Thermal Guidelines for Data Centers • EPA Energy Star Rating for Data Centers
Green Data Center Metrics Today
Facilities • • • PUE is the ubiquitous facility metric to measure energy efficiency CUE and WUE are also useful metrics Resource consumption (e.g. energy) is not addressed
8 3 3 2 10
Credit NTU
Data Center Classification & Usage
Data Center facilities may be classified as follows: • Bespoke end-user owned standalone Datacenters • Prefabricated Datacenters • Colocation and Managed Service Datacenters • IT Equipment Rooms end-user owned or tenanted buildings
Typical - Energy Loss Cascade Effect
i3 Solutions Group ©
IT Reference Stack
i3 Solutions Group ©
Datacenter Energy Policies Should Apply to all Technology Domains
•
•
Built to the highest Tier Level - resulting in over-engineering
IT and Facilities misaligned
gapore Greenmark Requirements
To achieve GREEN MARK Award
Other Green Requirements (42 points)
(Minimum 10 points to be scores)
Pts 12
Part 3 – Sustainable Operation & Management 3.1 Refrigerants and Fire Suppressants 4 3.2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5 3.3 Sustainability Policy 3 Sustainable Purchasing Waste Management Part 4 -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4-1 Indoor Air Quality Performance 4-2 Lighting Quality and Management 4-3 Thermal Comfort and Noise Level Part 5 – Other Green Features and Innovations
Building Management Hardware Applications Operating System Silicon
• Modular build-out, Energy efficient power and cooling • 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Virtualization, Centralised power management • Efficient power supplies, Application optimized Haerdware configuration • Energy efficient application design • Application aware power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 Low powered processors, Green RAM, SSD
Each class of Data Center can serve any of the types listed below: • Enterprise • Internet • Outsourced IT •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i3 Solutions Group ©
Pre-Requisites All relevant pre-requisite requirements for the specific Green Mark Rating are to be complied with Energy Related Requirements Minimum 35 points Green Mark Score 90 and above 85 to <90 75 to <85 50 to <75 Other Green Requirements Minimum 15 points Green Mark Rating Green Mark Platinum Green Mark GoldPlus Green Mark Gold Green Mark Certified
Current Energy Efficiencies
10.00%
20.00% Servers 70.00% Storage Network
Power : Cooling : IT Power Ratio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Ratios
i3 Solutions Group ©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 Two metrics DPPE and nIT measure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energy efficiency • • • • No industry consensus on use of these metrics Resource consumption is not addressed by these metrics No metrics to measure software energy efficiency No metrics to measure resource consumption (e.g. energy)
Framework for New Data Centers
Energy Related Requirements (83 points)
(Minimum 35 points to be scored)
Pts Part 1 - Energy Efficiency 1-1 Overall Energy Efficiency Maximum Design PUE PUE Improvements over Reference model (Full Load and Part Load) 1-2 Systems Energy Efficiency Cooling System (based on specified eqmt) Electrical System (by design) IT Equipment (by design) 1-3 Energy Efficiency and 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Commissioning of Energy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 Plan Energy Metering and Reporting of PUE 1-3 Data Centre Design & Energy Management Data Centre Planning and Design Data Centre Operations and Energy Mgmt 1-5 Energy Efficient Features and Innovations 25 10 15 28 12 8 8 10 4 3 3 10 5 5 10 Part 2 - Water Efficiency 2-1 Water Use Efficiency 2-2 Alternative Water Sources 2-3 Cooling Towers Water Use 3 3 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