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的探讨

合集下载

基于雨课堂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①

基于雨课堂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①

基于雨课堂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①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论与编码作为信息科学的重要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灵活性和深度。

为此,在雨课堂实验室,我们对“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理论认识和编码实践能力。

一、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学改革在“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中,我们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

首先,讲解理论知识,强调其背后的数学原理和逻辑,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理解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每个案例都涵盖了传统的通信原理、信道编码、信源编码等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信息论与编码”的内容。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思考题和探究问题,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

例如,我们讲解了海明编码和循环冗余校验码(CRC)两种纠错码的原理,然后针对实际应用中的通讯故障,让学生思考如何改进编码的纠错能力。

这样的思考过程,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操作与项目制作“信息论与编码”涉及到很多实践操作,因此我们还特别强调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雨课堂实验室,我们提供丰富的实验环境和平台,让学生了解编码的具体操作过程,并且通过实践掌握其核心原理。

例如,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Python编写的海明编码程序,在实践中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海明编码的原理,还能够掌握Python程序的开发和调试技巧。

除了实践操作,在“信息论与编码”课程中,我们还鼓励学生进行项目制作,以更好地培养其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项目制作,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实现对编码技术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例如,学生可以以Android App开发为例,运用编码原理实现信息传输和纠错。

三、课程评估与反馈除了教学改革和实践,我们还非常重视课程评估和反馈,以进一步完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

“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通过对信息论与编码的概念进行梳理和讨论,结合实际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方法,本文分析了实验教学效果评估以及存在的改进与展望。

研究发现,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注重实践操作的质量和效果评估的科学性,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设计,以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并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信息论、编码、实验教学、探讨、背景介绍、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概述、内容设计、方法、效果评估、改进与展望、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信息论与编码是计算机科学和通信工程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旨在研究信息的量化、传输和保护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论与编码的教学实践变得尤为重要。

而实验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信息论与编码课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背景介绍部分将从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的重要性入手,介绍信息论与编码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意义。

信息论与编码不仅为数字通信、数据存储等领域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也在数据安全、网络传输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信息论与编码的研究和教学也愈发重要。

背景介绍部分还将介绍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的研究现状和国内外教学实践情况,为后续讨论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和方法奠定基础。

通过深入了解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的背景和现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实验教学的重点和方向,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1.2 研究意义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学生对信息论与编码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从理论知识中得到实际操作的经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初探

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初探

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初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论与编码作为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信息论与编码是一门研究信息传输和存储原理的学科,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的初步思考和建议。

一、课程内容安排1. 信息论基础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数量、传输和存储等问题的一门科学。

在人工智能领域,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理解和分析数据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算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可以从信息的基本定义、信息熵、联合熵、条件熵、互信息等基本概念入手,逐步引入信息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2. 信道编码和纠错编码在人工智能领域,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是一个重要问题。

而信道编码和纠错编码则是保证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可以介绍常见的信道编码和纠错编码原理,如Hamming码、Reed-Solomon码等,并结合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数据传输和存储应用案例进行讲解。

4. 信息论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其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从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信息论在机器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特征选择、模型评估等问题都可以用信息论的方法来解决。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可以介绍信息论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实际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讲解。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授结合案例分析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通过讲解信息论与编码的理论知识,然后结合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应用。

2. 开展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可以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理解和应用信息论与编码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联合实验室和企业开展合作可以与相关实验室和企业合作,开展实际的项目调研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信息论与编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编码”课程教学论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编码”课程教学论文

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的探讨与思考【摘要】信息论与编码是现代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在信息科学中的典型应用,也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有别于其它数学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

针对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要,通过将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贯穿教学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信息论与编码教学的理论和设计。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与编码学贯穿教学【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004-01引言上个世纪末,教育部正式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列为一个新的数学类专业,这是因为大批适应时代需求的高层次新型人才的社会需求量较大。

在这个背景下,我校于2004年申请并获得批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05年正式招生。

信息论与编码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如何讲授和实践一直是各所大学都在探索的问题。

我校数学系全体教师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下达的《关于实施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试点的通知》,对目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现状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我们数学系提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理为本,以工致用、工程技术化”。

在信息论与编码专业课程中所涉及到的数学理论知识要低于基础数学专业的要求,但高于信息与电子类专业的要求,淡化理论和技巧,注重数学思想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侧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2 信息论与编码的理论教学(1)从内容上,应使学生熟知信息基本概念、性质和特征;掌握狭义信息论的三个基本概念,即信源熵、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和相关的性质和定理,以及与三个基本概念相对应的第一、第二、第三编码定理;信息论的目的、目标、基本思路和方法;编码的目的和针对不同目的(有效性、可靠性、安全性)所采用的基本思路、手段和编码方法;及其与信息论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等。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索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索

目前 的《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 》 课程教学 面临巨大 的挑 战 ,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 信息的传递不仅形式 繁多 , 且设备
更新换代很快 , 在该课 程有 限的教学 时 间内很 难全部 详细
讲解 , 而且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方 法死板 ,教学 手段 陈旧 , 考
核方 式单一 。这些严重 制约着 一些应 用性很 强 的课程 教学
临 的 一 个 主要 问题 。
它作为 一个信息流通过程加 以分析 。 业理论课程 , 以前仅把 该课程 作为一 门数学 课 , 着十 分严 有 谨的理论依据 , 采用传 统 的教学模式讲 授 , 教师讲 、 生 听, 学
要求学生能理解基本 概念 , 掌握 定理 公式 , 会进行 一定 的计
实验内容、 统一 的笔试 考核 , 这就 必然 限制学 生创新 能力 由于学生来源各异 , 计算机方 面 的知识 了解程度 不一 、 对 起
的发挥 、 限制学生 个性的 发展 、 限制学生 素质 的提 高。同时 点也不同。受大环境 的影响有些学生在 中、 小学就 学习和掌 握了计算机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 , 而有 些学生 以前 很少使用
电脑 。学生对学习 的态 度、 受知识 的能力 、 接 自学 能力 及运
用知识的能力 存在一定差异 。少数教师重 理论轻实 践、 不注 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理 论教学 与实验 教学 的关 系。导致实
要教学内容包括 : 息论 理论 基础知识和编码理论基 础知识 信 两大部分 , 该课程学 时数设 为 : 理论 教学 4 O学时 , 实践 教学 2 时。课时 比例为 5 3 4学 : 。从 课时分 配上充 分肯定 了理 论
践环节不够 , 学生没有 真正掌握基 本 知识 和技 能 , 终导致 最 毕业 生的实践 能力 离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相 当大 的差 距 , 可想

《信息论与编码》教学改革探讨

《信息论与编码》教学改革探讨
1引 言 .
信息论是信息科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 ,它是在长期通信工程实 践和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信息论的主要 目的是提高通信 系统 的 可靠性 、 有效性和安全性 , 以便达到系统的最优化。编码理论 与信息论 紧密关联 , 它以信息论基本原理为理论依据 , 研究编码和译码 的理论知 识和实现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 编码技术已经在媒体技术 、 网络 技术 、 无线通信技术 、 数字电视技术等方 面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满足需 要, 许多高校在本科教学 中开设了“ 信息论与编码” 课程。对本科生而 言, 这门课程 比较抽象难懂。本文首先反思 了教学中的得失 , 总结了教 学中面临的问题 , 然后对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 的教学方法 、 教学大纲 的制定等方面都进行 了探讨。 2教 学 中的 反 思 . 信息论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现代通 信和信息技术 的理论基础 。由于“ 信息论 与编码 ” 课程内容需要一定 的数学基础 , 存在大量 的理论证 明和推导 , 因此 , 对于学生空 间想象能 力、 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要求较高 , 这也对该课 程的教 学提出更 高的要求。 信息论与编码” “ 教学主要面临下列问题: ) 的 ( 以前 1 信息论与编码大多是研究生课程 需 要较好 的检测技术 、 随机过程等知 识, 而一般 高校中并 没有相关本科课程 的教学 ;2课程内容较多 、 f ) 前后 知识联系紧密 , 比较抽象 , 且 如果前面章节的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 , 直 接 影 响后 续 章 节 的学 习 , 恶 性 循 环 。 形成 信息论课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数学知识 ,覆盖了理工科学生所学的 大部分数 学知识 , 包括 : 高等数 学、 线性代数 、 离散数 学 、 概率论与数 理 统计 、 随机过程以及数值分析H 1 。例如 : 在讨论 连续信源熵时 , 需要对连

基于雨课堂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①

基于雨课堂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①

基于雨课堂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①信息论与编码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了数据的传输、存储和处理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非常重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门课程的教学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实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雨课堂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信息论与编码是一个重要的计算机科学课程,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很少有互动和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方式也愈发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信息论与编码这门课程内容繁杂,抽象难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同时也容易出现知识漏洞,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改革课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情况下,基于雨课堂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雨课堂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雨课堂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平台,它提供了很多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组织课程教学。

通过雨课堂,老师可以轻松地上传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在线直播授课,组织讨论和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加多样的学习方式。

对于信息论与编码这门课程来说,可以通过雨课堂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老师可以上传一些经典的案例和真实的应用场景,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

老师还可以通过雨课堂的在线直播进行授课,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集中精力,更加深入地了解课程内容。

雨课堂还提供了在线作业和测验等功能,老师可以通过这些工具更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教学实践的重要性除了改革教学方式,教学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重要。

信息论与编码是一个非常理论性的课程,但是它的应用性非常强,所以教学实践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的探讨

“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的探讨

“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的探讨郭里婷【期刊名称】《电气电子教学学报》【年(卷),期】2012(034)003【摘要】Experiment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and Coding Theory course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status of this course and the undergraduate training objectives, two principles of experiment contents setting are proposed.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se principles, two experiments corresponding to the source encoding and channel encoding sections are designed respectively. Experiment block diagrams and procedures are also analyzed. Finally, experiment tools and organization mode are discussed.%本文研究"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的实验教学问题。

笔者根据该课程的重要性及其特点、教学现状和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实验内容设置的两个原则。

基于这两个原则,我们分别设计了课程中信源编解码部分和信道编解码部分的两个实验,并分析这两个实验的实验框图和实验流程,讨论了实验工具选择和组织方式。

【总页数】2页(P79-80)【作者】郭里婷【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4【相关文献】1.“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探讨 [J], 燕善俊2.《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 [J], 张正言;黄炜嘉;张冰3.浅谈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 [J], 郭欣4.MATLAB在"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J], 张正言;田雨波;张冰5.基于CDIO理念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实验教学探索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0
电气 电子教学学报
第 3 4卷
的码 流 D tot , a ot , a o t ; a ul D t u2 D t u3 a a a
得 到纠错 后 的误 码 率 。 比较两 个 误 码 率 , 可 以体 就 会 到纠错 码 的纠 错 作 用 。此外 , 过调 整 出错 的码 通 元个 数 , 以考察 出错码 元个 数对 纠错 效果 的影 响 , 可 体 会码 最小 距离 和纠错 能力 的含 义 ; ( ) 于最小距 离 译码 和 基 于标 准 阵列 译码 两 5基 种信道译 码 方法 的本 质是一 样 的 , 码结果 也 一样 , 译
的原 因在 于该 课程 的学 时数仅 为 5 0学 时左 右 , 没有 足够 的 时间安 排 实验 。
所 占的 比例 的变 化是 考 察 均 匀 化 效 果 的最 佳 参 量 。 图 1 示 为经 典 的霍夫 曼 编码 实验 方案 。对 于香农 所 编 码 等 , 可 以采 用相 似 的实验 框 图进 行 。 也
tei p r ne c aat i i, ec igs t fhs or n eu drr u t t i n b cvs topic l h m ot c , hrc r t t hn tu o ti cus a dt n e a a an goj t e ,w r i e a e sc a as e h g d er i ei nps
实验流程 , 讨论了实验工具选择和组织方式。 关键词 : 信息论与编码 ; 本科教学 ; 实验教学
中 图 分 类 号 :6 24 G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0 8 ( 02)30 7 -2 10 -6 6 2 1 0 -0 90 -
S u n t e Ex e i e a hi g o n o m a i n a d Co n t dy o h p rm ntTe c n fI f r to n di g The r u s o y Co r e
识点 , 讲解实验框 图, 演示基于实验框图的程序的执
行过程 和调试方法 。演 示环节是否 有必要 实施 , 以 可 根据学 生 的总体状况 和水平来决定 , 如果 大部分 学生 的理解力 和执行力 比较 强 , 以省略这个 环节 。但演 可 示后 的程序不 提供 拷 贝 , 因为 同样 的信 号处 理 流程 , 用来 实现它 的编程 方 法有 多种 。如果 把 程序 给 了 学
a e as n l z d r lo a ay e .F n l i al y,e p r n o l n r a iain mo e ae d s u s d x ei me tto s a d o g n z t d r ic se . o
Ke ywo ds:if r t n a o i g t e r ;u d r r d a e t a h n r n o mai nd c d n h o o y n e g a u t e c i g;e p rme tt a h n x e i n e c i g
摘要 : 本文研究“ 信息论 与编码” 程的实验教学问题 。笔者根据该课程 的重要 性及其 特点 、 课 教学 现状 和本科 生人才 培养 目标 , 出实 验 内容 提
设置的两个原则。基于这两个原则 , 我们分别设计 了课程 中信源编解码部分 和信道 编解 码部分 的两个实验 , 分析这 两个实验 的实验框 图和 并
3 实 验 工具 和 实验 组 织
学生 在“ 息论 与编码 ” 信 课程 实验 中 , 据 实 验 根 框 图 和 实 验 流 程 , 用 Mal 调 tb相 应 的 函数 编 写 程 a 序 , 可完 成相 应 的实验 内容 , 就 并进行 实 验结论 的分
析 和论证 。
2 信 道 编 解 码 实验
( 3)计 算 并 比 较 D ti、 a ot, aau a n D t ul D t t a a o 2, D t u3各 码流 的 比特 数 , 察 信 源 编码 的 压 缩 冗 aa t o 考 余 效果 , 以及 编码 时 信 源序 列 长 度 对 压 缩冗 余 效 果
的影 响 ;
H —1 摄 — — r


i i 簿: u 【 H: 羔 . :I : : =

1 信 源 编 解 码 实 验
信源 编码 实验 的设 置 目标 , 让 学 生不 仅 掌 握 是 经 典 的信 源编 码 的实 现 过 程 , 而且 能 体 会 到 信 源 编 码 后具 有压 缩冗 余 和码 元均 匀 化 的效果 。对 于某 一
第3 4卷
第 3期
电气 电子教学学报
J OURN F E E AL O E
Vo . 4 No 3 13 .
21 0 2年 6月
J n. 0 2 u 2 1
“ 息 论 与 编 码 ’ 验 教 学 的 探 讨 信 ’ 实
郭 里婷
( 州大 学 物理 与信 息 工程 学 院 , 建 福 州 30 0 ) 福 福 定 话】 确 撩捌 f 能 1 l 力
设定 邀 X 特 错i 棚 c 举

匿 鎏
I H H r 1 j l I l
图 2 信 道 编解 码 的 实 验 框 图
生, 容易限制学生的思路, 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开发。 实验采用分组的形式 , 每组 3— 5名学生 , 每人 分 工不 同 , 独立撰 写 实 验 报 告 。这 不 仅 能 培养 学 生 的团队合作精神 , 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氛 围。
提 高他们 对该 课程 的理解程 度 和动手 实践 能力 。
参 考 文献 :
[ ] 张亚飞 , 1 应用型本科信息论与编码教学改革探讨 [ ] 北京 : J. 中
国电力教育 ,00( 8 ,96 2 1 2 )5 -
错误概率的设置, 使得信道输出码流 , 即译码前的码
流 Pedcd r.eoe中出错 码 元 的个 数 得 以改 变 ( 即改 变 信 道错 误 概率 的设 置 , 得 出错 码 元 个数 有 “ 于 ” 使 大 和 “ 于 等 于 ” 错 能 力 两 种 情 况 ) 然 后 让 码 流 小 纠 ,
图 1 信 源 编 码 的 实 验 框 图
该 实验 可 以用 于考 察验 证如 下 的知识 点 。 ( ) 以实 现基 于概 率 空 间 和 编码 步 骤 进 行 霍 1可
夫曼 编码 的过程 , 得码 表 ; 获
个二进制随机码流 , 源编码后 的比特数相对于编 信 码前 比特数 的减少程度是压缩冗余效果 ( 即编码效 率 ) 直观 的考 察指 标 。信 源编 码 前后 , 最 0和 1比特
() 2 利用码 表 , 进行 码 最 小距 离 的计 算 , 而确 从 定 码 的检纠 错能 力 ; () 3 利用 码 表 , 二进 制 随 机 码 流 Suc 行 对 ore进 信 道编 码 , 到 编码后 的码 流 D ti; 得 a n a ( ) 照 ( ) 算 的检 纠错 能力 , 过 调整 信 道 4参 2计 通
信 道 编解码 的两个实 验 。该实 验不 仅用 于理 解编 解 码 的实现 步骤 和方法 , 且通 过实 验方 案 的设 计 , 而 可 以用 于考 察验 证 与编 解 码 有关 的重 要 特 性 和 结 论 。
组织 学生 使用 Ma a 件 开展 实 施 这些 实 验 , 而 t b软 l 从
该 实验 以(, ) / 7 线性 分组 码 为例 , 于 考察 验 ,k 用 证 如下 的知识 点 。
4 结 语
本 文基 于 “ 信息论 与 编码 ” 的课 程 特 点 、 学 现 教
() i 根据设定 的生成矩 阵, 基于矩阵相乘 的信
道 编码 方法 , 获得 码表 ;
状和人才培养 目标等 , 分别设计 了针对信源编码和
GUO ・i Litng ( ol eo hs s n nom t nE gnei C lg e fP yi dI r ai nier g,F zo nvrt,F zo 5 18,C ia ca f o n uhu U i sy uh u30 0 ei hn )
Ab t a t x e i n e c i g o n o ma in a d C d n h oy c u s ssu id i h s p p r i t ,b s d o s r c :E p rme tta h n f fr t n o i g T e r o r e i t d e n t i a e .F r l I o s y a e n
“ 信息论与编码 ” 是通信与信息工程专业重要 的必修 专业 基础 课 , 应 用 概 率 论 和 数 理 统 计 等 理 是 论研 究信 息 传输 、 提取 和 处理 一般 规律 的课 程 。 目前 , 我校 的“ 信息论与编码 ” 的本科教学 中, 主要 以课 堂 理论 教 学 为 主 , 少 实 践 环 节 。其 主要 缺
o x e me tc n e t etn r r p s d.S c n l fe p r n o tn s sti g a e p o o e i e o dy,a c r i g t h s rn i ls wo e p rme t o r s o dn o c od n o te e p i cpe ,t x e i ns c re p n i g t t e s u c n o ig a d c a n le c dn e to sa e d sg e e p cie y h o r e e c d n h n e n o ig s cin r e in d r s e tv l .Ex e me tb o k da a n r c d r s n p r n lc ig msa d p o e u e i r
() 2 二进 制 随机 码 流 D tn 分 别 以单 符 号 、 aa , i 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