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工程第六章 功能评价与功能目标成本
第6章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评价中应用

第二节 分析对象的选择和情报收集
(二)ABC分析法(成本比重分析法、重点法或巴雷
特(Pareto)分数
B
抓主要矛盾
A
A: 成本70%,数量 10%
B: 成 本 20 % , 数 量 20%
C: 成本10% ,数量 70%
ABC分析法步骤
第一步:搜集相关数据,绘制ABC分析表 (1)将全部产品或一种产品的零部件按其成本由 大到小依次排序; (2)按顺序的累计件数计算占总产品或零部件总 数的百分比; (3)按顺序的累计成本计算所占总成本的百分比; (4)按ABC分析法将全部产品或零部件分为A、B、 C三类,首选A类作为价值工程分析对象。 第二步:绘制ABC分析图。纵坐标为成本累计比率
第二节 分析对象的选择和情报收集
二、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一般方法 (一) 经验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利用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对所存在问题的直 接感受,经过主观判断确定价值工程对象的一种方 法。 优点:是简便易行、节省时间,缺点是缺乏定量依 据,不够精确可靠。 适用:目标单一、产品不多或问题比较简单的情况
第二节 分析对象的选择和情报收集
选择价值工程活动的对象,就是具体确定功能成本
一分、析的选产择品价与值零工部程件对(如象价的值一低般的原、则改善期望大的 (和十一分)重一要般的原产则品)。
什么是功能评价

通过功能分析与整理明确必要功能后,价值工程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功能评价。
功能评价,即评定功能的价值,是指找出实现功能的最低费用作为功能的目标成本(又称功能评价值),以功能目标成本为基准,通过与功能现实成本的比较,求出两者的比值(功能价值)和两者的差异值(改善期望值),然后选择功能价值低、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作为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对象。
功能评价工作可以更准确选择价值工程研究对象,制定目标成本有利于提高价值工程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人员的信心。
功能评价的基本工作步骤是:1、计算功能现实成本,将零件成本按功能进行分配。
2、求功能评价值,一般以功能货币价值形式计算。
3、计算功能价值和改善期望值,选择研究对象。
功能评价使用的公式为:V=F/C其中,V--功能价值F--功能评价值C--功能现实成本当V=1时,表示实现功能的现实成本与其最低成本相适应,这种状态已经理想。
当V>1时,说明实现功能的现实成本低于最低成本,这种情况要做具体分析,可能状态已很理想,可能要适当提高成本。
当V<1时,说明现实成本高于最低成本,应当列为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对象。
(F-C)为改善期望值,即成本降低幅度,F为目标成本。
功能评价的方法主要有:经验估算法、功能重要性系数法、最合适区域法、理论价值标准法、实际价值标准法、逻辑判断法、实际统计值评价法等。
下面介绍其中的几种。
一、经验估算法这种方法是由价值工程人员以及一些邀请的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专家对实现某一功能的几个方案进行成本估算,取成本最低的为目标成本。
在要求精度不高的情况下,这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二、理论价值标准法有些功能成本可以根据物理学、材料力学和其它的工程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直接求出实现该功能的最低成本,进行功能评价。
价值标准法比较科学可靠,应用简便,不需要评价的特殊技巧及熟练程度。
但是该方法仅限于能够用物理学、材料力学等工程计算公式计算的,而且用理论公式计算往往考虑不到实际情况,所以作为研究对象的现实目标成本还要进一步结合市场行情、企业状况、国家政策等综合考虑。
工程经济学第6章 价值工程

各方案本钱系数计算表
方案
A B CDE
成本(元) 196 149 185 151 156
成本系数 (C)
价值系数 (V)
0.234 0.178 0.221 0.18 0.186 0.903 1.12 1.05 1.05 1.08
方案总评
四、方案的创造与评价
〔一〕方案的创造
方案创造,就是从改善对象的价值出发,针对应改进的具体 目标,依据已建立的功能系统图和功能目标本钱,通过 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提出实现功能的各种改进方案。
B〕0-4评分法 评分规那么:
〔1〕功能非常重要的零件得4分,另一个相对很不重要的得0 分。
〔2〕功能比较重要的零件得3分,另一个比较不重要的得1分。 〔3〕功能相同的两个零件各得2分。 〔4〕功能很不重要的零件得0分,另一个相对很重要的得4分。
见表9-5 功能评价系数表
〔3〕价值系数法=功能系数/本钱系数 根据零件的功能重要程度进行评分,并确定功能评价系 数和本钱系数进而确定价值系数,据此选择价值工程对 象。
151
E方案 层高3M,其他特征同B方案
156
各方案功能系数计算表
评价因素
方案名称
功能因素 重要程度
A
B
C
D
E
F1
0.3716
10 10
9
9
10
F2
0.1639
10
9
10 10
9
F3
0.0339
9
8
9
10
9
F4
0.1909 方 10 10
9
10 10
F5
0.0449 案 8
7
8
7
第六章 价值工程

(4)按满足要求的性质分使用功能与美观 功能
(5)按总体和局部分类可分为总体功能及局 部功能
第二节 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
3. 功能定义的目标 功能定义的过程就是解剖分析的过程。
第二节 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
二、功能整理
功能整理是用系统的观点将已经定义了的 功能加以系统化,找出各局部功能相互之 间的逻辑关系,并用图表形式表达,以明 确产品的功能系统,从而为功能评价和方 案构思提供依据。
第三节 价值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 应用
2、结构因素。在同一个工程项目中,设计 必须把技术与经济密切结合起来,充分考 虑建造成本与寿命周期内维修费用的合理 分配,剔除不必要的辅助功能,从中选择 成本最低的方案。根据建筑形体的构思选 择与之匹配的结构类型。
第三节 价值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 应用
3、设备因素。
第六章 价值工程
知识目标: 1.掌握价值工程的基本定义及基本内涵; 2.了解价值工程的基本工作程序; 3.了解功能分析的的定义及其基本的分析、整理及 其评价的方法。 4.了解价值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在建筑工程 建设中不同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第一节 价值工程概述
一、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简称VE),也称价
低的期待值)等。 4.提出改进设想,拟订改进方案。 5.分析与评价方案。常用的方案评价方法有:优缺点列举法、打分评价法、
成本分析法、综合选择法等。 6.可行性试验。一方面验证方案选择过程中的准确性,发现可能发生的误差,
以便进一步修正方案;另一方面从性能上、工艺上、经济上证明方案实际可 行的程度。 7.检查实施情况,评价价值工程活动的成果。
价值工程

2
2 2 2 3 3 14 XB=0.58
1
1 1 1 0 3 7 XC=0.29
4
4 4 4 4 4 4 X=1.00
25
成本满意系数y
C0 C y C0
A B 12 11 C0 : 理想成本 C : 新方案的预计成本
成本满意系数y
方案名称 新方案预计成本C(元) 理想成本C0(元)
13.06 13.06
均得分如下表所示。利用价值系数判别法,如果取价值系数
最小的零件作为价值工程研究对象,应该选哪一种零件?
零件 名称 平均 得分 a 8 b 7 c 3 d 4 e 4 f 11 g 10 h 8 i 7 j 11 k 1 l 3
15
名 称
零件 个数
单个零 件成本
平均 得分
得分
功能评 价系数
成本
成本系 价值 数 系数
数大的重要性大。
12
零件 名称 A B C D E F G H
A ×
B 1 ×
C 1 1 ×
D 0 0 0 ×
E 1 1 1 1 × 1
F 1 1 1 1 0 ×
G 1 1 1 1 1 1 ×
H 1 1 0 1 0 0 0 ×
得分 6 5 3 7 1 2 0 4
功能评 价系数 0.214 0.179 0.107 0.250 0.036 0.071 0 0.143
0<K<1 选择K 值最高
27
12提出提案
13.审批 实施评价结果 14实施与检查 15.成果与鉴定
7.新方案能满足功能要求 吗?
8.偏离目标了吗? 3
实施阶段
2. VE对象选择 1. 选择产品作为VE对象的一般原则
工程经济学 第6章 价值工程

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基本功能是“与对象的主要目的直接有关的功能,是 对象存在的主要理由”。例如,手表的基本功能是计 时并显示。 辅助功能是“为更好实现基本功能服务的功能”例如, 防水是手表的辅助功能,避免进水后计时失灵。
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不足功能与过剩功能
不足功能是指“对象尚未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的必要功能”。例如,现 有的产品具有使用者感到不满足的功能特性;一些饭店、旅店、商店 服务也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那就是不足功能。发现不足功能是VE 运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过剩功能是指“对象所具有的,超过使用者的 需求的必要功能”。过剩功能应当剔除掉,以节约成本。例如,机器 设计时通常按动力机的最大动力与工作机构的最大阻力共同形成的最 大受力,去设计每个构件的强度和刚度。然而,出现最大受力的机会 只是偶然的,当大部分时间受力小于最大值时,构件的功能便有过剩。 为了剔除这种过剩功能,机器上装上安全器,构件便可以设计得单薄 一些以节约成本例如,塑料制品报废之后仍“顽固不化”,这种过剩 功能已成为环境的公害。于是,致力于研究可降解的新型塑料就很有 必要。
(3)功能分类 (2)功能特性 功能的特性是指“对功能的定性定量的描述”。商品的功能特 性一般可包括3个方面:品质、能力和款式。考虑到这3个方面 的功能特性,会使功能分析和价值取向的结果较完善。例如, 洗衣机的洗净度、脱水率、衣物磨损度、安静度、自动化程度、 可靠性、寿命等属于品质方面的功能特性。每次洗涤的衣物容 量属于能力方面的特性。机体外观、颜色等属于款式方面的特 性。品质和容量固然是满足需求的两类属性,而款式也是不宜 忽视的满足需求的一类属性。日新月异的时装,以满足消费者 需求打开销路;其中衣料品质的改进比较缓慢,变得又快又多 的在于款式方面进入小康之后的社会,居民每天饮食品的消费 量不可能连续增长,因此厂家在饮食品的功能特性改进上,更 多的功夫要放在品质完善和款式变换方面。
《工程经济学与工业企业管理》教学课件—第六章价值工程理论与方法

表6-6 材料费用分布
产品种类
A B C D E F 合计
产品年成本/万元
565 65 35 160 55 45 925
产品年成本占总成本百分比/% 61.1 7.0 3.8 17.3 5.9 4.9 100
产品年利润/万元
185 25 15 20 35 25 305
产品年利润占年利润总额的百分比/% 60.6 8.2 4.9 6.6 11.5 8.2 100
一、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及常用方法
2.ABC分类法
通过主次因素分析来确定价值工程对象的 方法。它根据“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 思想,对复杂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抓主要矛 盾的简明而有效的定量方法。
一、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及常用方法
ABC分类法的原理: 按照零件成本在整个产品成本中的比重大
总 成
100
价值工程的第一步就是选定研究对象。价值工程的研究对 象就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是物品、工作或者系统。选 择研究对象时应考虑社会生产经营的需要及对象本身价值能 提高的潜力的大小。具体选择方法如下:
1.经验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经验分析法是VE人员根据经验确定VE对象,是一种定性 分析的方法,常应用于时间急迫或资料不健全的情况下。优 点是简便易行,考虑问题综合全面,是目前实践中较为普遍 的方法。缺点是缺乏定量分析,在分析人员经验不足的情况 下准确程度降低,但对于初选阶段可行。
C= C 生+ C使 B
C生
C使
F*
F
图6-2 产品寿命示意图
三、提高价值的途径
价值:指费用支出与功能获得之间的比例。
VF C
式 中 , V — 价 值 ( value) ;
C — 寿 命 周 期 费 用 ( cost) ; F — 功 能 ( function)
第六章 价值工程

反之,若给定的S较小,选 定的VE目标就多一些。 S取值:视选择目标的需要人为给定。在应用时可以通过试 验,代入不同的S值直到获得满意结果为止。
Q1(X1, Y1)
R
Q2(X2, Y2)
1
P1
给定的常数
P2 R 2 L2
L1
R×L= R1×L1 = R2×L2 = S
现举自来水笔作例子来说明这一方法。
第六章 价值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
6-1 价值工程概论
一、价值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价值工程( Value Engineering —— VE) 价值分析( Value Analysis —— VA )
VE/VA
VE/VA是二战时期美国设计师麦尔斯(es)在石棉 短缺问题上研究出代替材料的方法,他总结出一套在保证相同 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的较完整的科学技术方法,其后又发展 到改进设计、工艺和生产领域,而至目前完善成为一种技术经 济分析方法,统称为价值工程。 我国对这种方法的认识是在1978年,现已被重视和普及。
…
曲线所包络的阴影部分为最合适区域
1)田中法构造的最合适区域——由围绕价值标准线V=1的两条
包络线而成。凡价值系数的值在这个区域以外的分项工程或
零部件,作为分析的对象。 2)曲线的确定: 即曲线上任意一点Q(前图)价值系数坐标图(Xi ,Yi )至标准 线V=1的垂线QP即Q点到标准线的距离R与OP即P点到坐标中心 O 的长度L,R与L的乘积是一个给定的常数S,见下图。 R×L= R1×L1 = R2×L2 = S S大 阴影部分面积大 L大则R小 L小则R大 VE的目标将选择得少 S一定
1、ABC分析法(28理论 、成本比重法 ) ——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
(Pareto)创造的, 现已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材料成本分析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 40%
70% C4= C5=40 18
合计 100
2、功能评价值的计算
(1)方案估算法 即以最低的成本方案为功能评价值。
F1
方案A—150元 方案B—140元 以120元作为功能F1的评价值 方案C—120元 方案D----35元 以35元作为功能F1的评价值 方案E----48元
方案H----43元
C
D E
F G 得分 合计
1 A B C D E F G 合计
1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1 0 0
2 1 1 1 0 1 1 0 1 0 0 0 0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6 3 5 2 4 0 1 21
功能评 价系数 4 0.286 0.143 0.238 0.095 0.190 0 0.048 1.000
1、成本指数的计算
对象i的功能目前成本
Cii=
全部评价对象的功能目前成本
2、功能指数的计算
பைடு நூலகம்
(1)强制确定法(FD法、强制评分法) 缺点:当功能相差较大或分布不均匀时, 不能准确的反映评价对象功能重要度的 分布状态。 当产品结构复杂,评价对象很多时,在 评分中往往产生矛盾循环的现象。 如A> B,B > C,C>D,而D > A之类的 矛盾循环。
(3)换算方法 1)凭经验估算分摊比例 2)按目前实现现有功能的困难程度
例:某产品有4个零件,共同承担着5项 功能,其零件的实际成本以及零件与功 能的成本关系如下表:
零件 功能 F1 名称 实际成本
F2
F3
F4
F5
A
B
10
20
50%
50%
100 %
C
D
30
40 C1=5 C2= 5 30% C3= 32
(2)功能系统评分法
步骤:1)、设定总体功能(F0)的分值为100 分。 2)、评定一阶子功能的权数,并计算它们的 功能分值: 功能分值=功能权数*直接上位功能的分值 3)同理,依次计算各级子功能的分值。4)依 次计算各级子系统的功能重要度系数 功能重要度系数=功能分值/总体功能分值总和
一、功能评价的内容
1、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使用的公式为: Vi=Fi/Ci 其中,Vi—对象的功能价值(系数) Fi--对象的功能评价值(元) Ci--对象的功能现实成本(元)
2、成本评价 Ci= Ci–Fi Ci:对象I成本降低期望值
二、功能评价的步骤
功能评价的基本工作步骤是: 1、 计算功能现实成本,将零件成本按 功能进行分配。 2、 求功能评价值,一般以功能货币价 值形式计算。 3、 计算功能价值和改善期望值,选择 研究对象。
计算过程2:
功能 功能评 价系数
4
功能 现状 成本系 评价 成本 数 值
5=4* 6 885
价值 系数
成本降 低幅度
9=6-5
成本节约 期望值
10
1
7=6/105 8=4/7 0
A B C D E F G 合计
0.29 0.14 0.24 0.10 0.19 0.00 0.04 1.000
253 127 211 84 168 0 42 885
例2:某产品共有七个零件,其重要度顺序为A、C、E、B、D、G、 F。现掌握的各零件成本如下表所示。若确定的目标成本为885 元,试对此产品用功能指数法进行功能评价。
零件
A
B
C
D
E
F
G 合计
现状成本 260 200 220 130 (元)
160 50 30 1050
计算过程1:
01评分法
功能
A
B
Vi1,说明零部件功能高,成本低 此时应检查这个零部件的功能是否达到 了要求。若未达到,也应作为价值工程 的改进对象。 或许,由于技术先进等原因可用较低成 本实现较高功能,则可保持。
二、功能指数法
价值公式VIi=FIi/CIi 其中: FIi代表功能重要性系数(或称功能系数) CIi代表成本系数 VIi代表功能价值系数
F23=900* 0.23=207
例1:某产品有五个零件,现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试对该 产品用功能成本法进行功能评价。
零件名称 功能评价 值(元) 现状成本 (元)
A
B
C
D
E
合计 1691 2008
325 456 200 700 10 400 634 368 564 42
计算过程
零件 1 A B C D E 合计
功 能 目 前 成 本
不必要的辅助功能成本(Fu)
必要的辅助功能成本(Fs)
基本功能成本(Fb)
功能成本的构成图 根据统计资料求 :R=Fs/Fb
功 能 目 标 成 本
则:F=Fs+Fb=Fb(1+R)
实际统计值评价法的优缺点
优点:无需对全部功能进行评价,由R 求F 缺点:此法要求基本功能范围和功能成 本要能够准确的确定,还需要有大量的 统计资料为依据,且分析、整理等工作 量相当大。
换算的一般原则 当一个零部件只承担一个功能时,该零部件的 成本也就为它本身的功能目前成本。 当一个零部件有多项功能或同时与多项功能有 关时,就要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将零部件成本 分摊给各项有关功能,算出功能目前成本。 当一项功能要由多个零部件共同实现时,该功 能的成本等于这些零部件的功能成本之和。
第六章 功能评价
第一节 功能评价的概念
功能评价,即评定功能的价值,是指找 出实现功能的最低费用作为功能的目标 成本(又称功能评价值),以功能目标 成本为基准,通过与功能现实成本的比 较,求出两者的比值(功能价值)和两 者的差异值(改善期望值),然后选择 功能价值低、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作为 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对象。
260 200 220 130 160 50 30 105 0
0.25 0.19 0.21 0.12 0.15 0.05 0.03 1.00
1.15 0.75 1.13 0.77 1.25 0.00 1.71 ___
7 73 9 46 -8 50 -12 165
7 73 9 46 0 50 0 185
作业1:某机床夹具由甲、乙、丙、丁四个部件组成,其功能为 F1、F2、F3、F4,其成本在各个功能上的分配及功能重要程度如 下表所示: 成本 功能 F1 F2 F3 F4
部件
甲 乙
100 100 50
100 150
100 200
丙
丁 50 40 0.05
20
40
50
功能重要程度 0.32 系数
0.16
功能重要度系数 30分 F1 0.3 100分 Fo 1 70分 F2 0.6 35分 F21 0.5 12分 F22 0.35 0.4 12分 F11 18分 F12 0.12
0.18
0.12
0.23
0.17
0.7 0.33 23分 F23
今设该产品的目标成本为900元,试求各项功能的目标成本。 解: F2=900* 0.7=630 F1=900* 0.3=270 F11=900* 0.12=108 F21=900* 0.35=108 F12=900* 0.18=162 F22=900* 0.12=108
3、功能成本法中的功能价值分析
可以看出,当Vi=1时,说明零部件功能 与成本相当,是合适的,在系统的总成本 不变的情况下,可保持。 如系统总成本变动较大,可将该对象列 为改进工作对象。
Vi1,说明成本对于所实现的功能来说 偏高,原因是功能过剩或功能不过剩, 但实现方式不佳,应降低成本。这个零 部件可以选为改进对象。
功能评 价值 2 325 456 200 700 10 1691
现状 成本 3 400 634 368 564 42 2008
价值 系数 4=2/3 0.81 0.80 0.54 1.24 0.24 ——
成本降 成本节约 低幅度 期望值 5=3-2 6 75 75 178 178 168 168 -136 0 32 32 317 453
Fo
F2
F3 方案估算法
(2)实际价值标准法
使用前提:同类产品相差不大 局限性:因该法以功能水平为对象的,一般 只适用于能具体测定功能的产品
成 本
最低成本线 E B 0 A D 功能水平
实际价值标准线
(3)实际统计值评价法
该法是依靠大量的统计资料,算出历史上 同类产品功能成本结构的一般比例关系, 利用这个比例关系,预测产品的功能评价 值的一种评价方法。
0.47
作业2:某产品由F1、F2、F3、F4、F5、F6六个功能域组成, 已知各功能系数依次为0.27、0.23、0.17、0.17、0.13、0.03。 其现状成本依次为29.47元、22.15元、15.22元、20.38元、 14.16元、2.50元。经过与同类产品比较,厂领导与价值分析 小组确定该厂目标成本比现状成本降低7.59% 。试计算各功 能域的目标成本,并选择改进对象。
三、功能评价的目的
1、确定改善对象和范围 2、确定对象的目标成本
四、功能评价对象的形式
1、以功能载体为评价对象 如:产品、零部件、工序、作业等 2、以功能区为评价对象。 如:具体功能、分功能、子功能等。
第二节 功能评价的方法
一、功能成本法 Vi=Fi/Ci 1、功能目前成本的计算 (1)零部件目前成本的计算 (2)将零部件的目前成本换算成功能的 目前成本。换算的一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