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货币
金融学课件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4、纸币
是国家强制发行流通的货币符号。它的产生是由于铸币流通时具有可
能性(不关心铸币本身价值)、现实性(不能排除不足值铸币,仍作足值铸
币流通);加上政府强制性。产生过程是:足值铸币-→不足铸币-→纸币。 可能性
1 足值铸币 (1克)
自 然
现实性
1 不足值铸币 (0.9克)—公差
强 制
强制性
1 纸币 (0 克)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货币的性质、货币的运行规律、职能
作用等问题,人们却未必都能了解。
▲英国一位国会议员曾经说过:“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
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
▲西方一位经济学家也曾说过:在一万个人中,只有一个人
懂得货币问题。
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已有5 000
年左右的历史。但在货币的起源问题上,却众
至下节
三、马克思科学地解开货币之“谜”
马克思运用两种方法阐述货币的起源 说明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 1. 抽象的逻辑分析法:
而且这种商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形式,解决了“商 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的问题。
●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商品交换必须有两个原则
用来交换的两种 商品必须具有相同 的价值。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并非人们主观臆想
或协商的产物,更不是皇帝钦定的,或上帝赐予的, 或圣人先哲发明的。货币根源于商品本身,它是商品 内在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晶。
▲货币是在由商品交换发展所决定的价值形式的发
展中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即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和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其中,货币只不过是一种高 级的价值表现形式而已。这就是货币随着商品生产和 商品交换的发展由萌芽到形成的全部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货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货币)✳✳✳第一节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一、货币(G)的起源和本质起源:货币是随着商品价值形态的变化而逐渐产生。
由简单的,个别的价值形式到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通过货币形式表现出来。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即简单偶然的物物交换。
扩大的价值形态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时商品交换的商品范围和交换者范围扩大了。
局限性:有些商品换不到想要的东西一般的价值形态绵羊由左边变到右边,变成一般等价物,是质的变化,充当了交换的桥梁可以理解为,出现了一个商品,这个商品是任何人都承认的,它可以换任何商品,也可以用货币形态(一开始是贱金属,后来交易规模变大,需要贵金属。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起源于商品。
金块和银块一开始不太好称量,还需要鉴定成色,随着频率越来越高,每一次交易都需要这样就变得非常麻烦➡规定了重量和成色之后变成铸币。
最早发行铸币的是私人银行家,使用信用来证明。
但是远距离就不会相信他➡国家发行铸币来保证货币重量和成色的可信度,促进了国家范围内的商品流通➡一开始是足值的,后来会磨损,但是现在人们不再关注这个问题了,现在人们只关心它是否能发挥媒介的作用➡纸币更方便携带,易于保存,代替了铸币,是一种价值符号。
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为限。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二、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是观念上的货币,需要货币本身就有价值)2.流通手段: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是现实的货币,存在诱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数量不足导致商品供过于求)商品交换:W—W商品流通:W—G—W(如果G投入到市场的数量不足,就会导致供过于求,经济危机)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人类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是因为货币的一般等价物性质,需要币值稳定,通常来讲由于存款利息率低于通货膨胀率,钞票会贬值,不适宜贮藏)4.支付手段: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支付赋税、工资、利息等的职能(存在诱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资金链断裂导致连锁债务)5.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货 币

总结
商品交换
偶然的物物交换 A
公式
B
B
价值形式
偶然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物物交换
A
C D
扩大的价值形式
B
一般等价物交换 C
D
A
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等价物固定价值形式
小知识:货币形式的发展 实物货币阶段:
牲畜、布匹、农具、木材 ,较长时期存在的是贝
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浅海的贝类,它小巧玲珑,色彩鲜艳, 坚固耐用,而成为原始居民喜爱的一种装饰品,由于它大 小适中,便于携带,便于计数等特点,后来,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和商品社会的形成,贝作为交换的媒介就成为自 然而然的事了,天然贝就逐渐充当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的职能。
假定绵羊价值增加一倍,斧子价值也增加一倍 则: 1只绵羊 = 2把斧子
4、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P24)1只羊=2把石斧
(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只是直接当作使用价 值而存在,它的价值要通过另一个商品表现出来;处 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只是当作价值而存在,其使用价 值成为表现另一个商品价值的材料”——马克思
四、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是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用一种特殊的商品 (主要是金或银)来表现的价值形式。用公式表示: 2把石斧 = 10斤茶叶 = 1斗麦子 = 一只绵羊 = X其他商品=
2克黄金
注意: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没有本质区别,所不同的 是一般等价物已经固定地由贵金属来充当了。
Flash:价值形式的发展
如果流通中的金币是实际需要金币数量的两倍, 则物价上涨两倍
假如:一件上衣价格=1块金币(正常情况下)
一件上衣价格=2块金币 (物价上涨后) 而:一两黄金价格=2块金币(正常情况下) 一两黄金价格=4块金币 (物价上涨后)
第二章----货币PPT课件

(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①消费物价指数
②批发物价指数
③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
(3)通货膨胀的类型
(4)通货膨胀的成因
①需求拉上型
②成本推动型
③结构型
.
18
完
.
19
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
10
二、货币的职能
• 1、价值尺度 (1)价值尺度的含义
①内在尺度:劳动 ②外在尺度: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 (2)货币的职能形式 (3)价格标准
.
11
2、流通手段
• (1)流通手段的含义
• (2)商品交换的形式
①物物交换
W
W
②商品流通
W
G
W
• (3)货币职能表现形式
.
7
• (2)特点
①质的飞跃 A、把一切商品的价值用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B、商品价值表现在一个统一的商品上; C、是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 ②不足: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
8
4、货币形式
• (1)公式 两把石斧
一件上衣 三公斤茶叶 二十斤小麦 ……
.
= 一克黄金
9
(2)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1)货币流通规律的含义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同一单位 货币的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赊售商 品的价格总额—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 流通速度
(2)影响货币流通的因素
.
17
• 2、纸币的流通及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含义
.
4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纲版)第二章货币

价格标准(或称价格标度):由统一规定的用以衡 量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
✓ 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买卖商品的手段来使用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代 表贵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流通手段 的极致。
政治经济学
*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 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退出流通而作为社会财富被人 们贮藏起来。
3.信用货币: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在纸币广泛而大量流通的同 时,出现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有银行券、支票、期票、汇票等形 式。信用货币体现着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用关系。
政治经济学
*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货币流通量规律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不断地由买者手里转移到卖者手里, 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就是货币流通。
货币的各种职能,都共同表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 这一本质特征。
政治经济学
*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 货币的演化:货币的形式经历了由金属货币向纸币、再向信用货 币的演化过程。
1.金属货币:即贵金属(黄金或白银)货币,它是货币的最初形式。
2.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是金属货币 的代表,自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主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 付手段的职能。
一定时期内流通
商品的价格总额
中需要的货币量 =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待售商
品的价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这就
是货币流通量规律。
一定时期内 流通中需要 =
待售商品的 价格总额
赊售商品的 -价 格 总额
到期支付 +总 额-
0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二章_1621999710596

1只绵羊=2把斧子
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中,它包含了一 切价值形式的本质规定。
相对价值形式:是指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 现在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等价形式:就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 相交换的形式,这样的商品叫作等价物,也成为价值镜。
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且服务于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规 律即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其基本要求是,流通中 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因此也称作货币流通量规律。
一定时期内流通
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
中需要的货币量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执行支付手段的货币也会影响货币流通量。一方面用于清 偿债务、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的货币会增加流通中的货 币量。另一方面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商品买卖采取了赊 账的形式,在一定时期内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各当事人 之间的债权、债务还可以相互抵消,这同样减少了流通中 所必需的实际货币量。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
一种商品与一系列商品相交换的 形式。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上,一种商 品的价值已经不是偶然地表现在 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 在一系列商品上。
在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上,绵羊的价值已比较充分地表现为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已经不是偶然地同某一种具体劳动所创造 的商品相等,而是和各种具体劳动所创造的商品相等。商品的价 值量能更为正确地反映出来。但仍然存在着缺陷。
商品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变化反映商品和货币 两个方面价值的变化。因而,商品价格的高低,既取决于商 品价值的变动,又取决于货币价值的变动。
在现实中,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有可能发生背离,这反映了价格 形式本身包含的矛盾。首先,在商品价值量不变而货币价值 量发生变化时,可能导致商品的价格偏离价值。其次,市场 供求关系变化会导致价格偏离价值。再次,价格与价值在质 上也可能偏离,即“价格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没 有价值的东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价格”。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 狭义:包括现钞和银行活期存款。
金融学院
货
币
银
第二章
行
学
货币和货币制度
(2)纸币 • 是国家强制发行通用的价值符号。 • 纸币发展的三个阶段
纸币有法定的含金 量并可兑现为金属 币的价值 (1929-1933之前)
纸币有法定的 含金量但不兑 现的阶段 (30年代经济危机 到70年代)
纸币没有含金量, 也不能兑现为金 属币的阶段(70 年代中期以 来)
金融学院
货
币
银
第二章
行
学
货币和货币制度
(3)典型货币:银行券。 特征如下: • 银行发行,代替贵金属流通。 • 必须的发行保证,黄金或信用保证。 • 初期发行分散,而后集中于几家大型商业银行,直至中央银 行诞生,商业银行失去其发行权。
金融学院
货
币
银
第二章
行
学
货币和货币制度
3、信用货币 (1)特征 信用凭证,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流通(债务货币),本 身价值低于货币价值,且不代表任何金属货币. • 广义:由借贷行为产生。具有一定流动性的信用凭证和信用 符号。主要包括: -国家信用凭证(纸币和政府短期债券) -银行信用凭证(活期和定期等各类存款) -高级别的商业信用凭证(商业票据、银行承堆汇票等)。
货
币
银
第二章
行
学
货币和货币制度
2、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口径 M₀ (现钞):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即居民手中的 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M₁(狭义货币)=M₀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构成。 M₂(广义货币)= M₁ +准货币(Quasi)or 近似货币(near Money)。 准货币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 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
第2章什么是货币?

第2章什么是货币(教材第3章,第46页)(托马斯.梅耶,1994,第3-21页)一、经济问题与货币制度失灵的关系许多经济问题都是货币制度失灵的结果(一)通货膨胀是一个货币问题货币数量供给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二)失业与货币供给变化有密切关系货币供给增加→物价上涨→就业增加;菲律普斯曲线。
(三)不同国家货币供给的相对增长率与货币对外汇率变化二、货币理论的内容(一)分析货币量变动、利率、货币收入变化之间的理论关系(二)货币政策:如何管理货币量及利率水平2.1 货币的含义与内涵一、货币定义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包括通货(现金)、可开列支票存款。
二、货币的通俗含义及内涵(一)货币与通货的关系通货仅是货币的一种,如纸币和硬币,货币范围要远远大于通货,比如支票也属于货币。
通货范围太小。
(现金,cash)(二)货币与财富的关系财富范围过大,如汽车、住房是财富,但不是货币,不具有货币的基本功能。
“她很有钱”,即把货币与不动产、股票、债券及其它各类财富相混同,忽视了货币的基本特征。
(三)货币与收入的关系1.“他赚多少钱?”以收入来定义货币。
2.货币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四)历史上出现过的货币贝壳、石子、金币、银币、铜板、碎银、银行券(私人银行开列的票据)等等。
2.2 货币的职能一、货币的职能包括(1)交换中介;(2)价值标准;(3)延期支付标准;(4)财富贮藏手段;交换中介与价值标准是货币特有的职能。
二、货币的交换中介功能(一)直接的物物交换1.偶然的物物交换。
2.物价上涨时,经济主体也倾向于使用直接的物物交换。
3.直接的物物交换,可以逃避税收。
(二)间接的物物交换1.一般等价物。
比如,以羊作为交换媒介,充当一般等价物。
我国传统中有发“发羊财”的说法。
我国的人民币符号“¥”与汉字“羊”字比较接近。
2.货币(分割、价值固定、不易磨损)(三)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率比如,在没有货币时,经济学教授讲课换饭吃,只有给农民讲课才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三、贮藏手段 1.贮藏手段的含义
货币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 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 般代表加以保存的职能。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2.货币贮藏手段的要求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不能 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作为价值 符号的纸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铸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二节 货币的虚拟化
二、货币虚拟化的逻辑过程 1.纸币的出现已表明货币形态发展的逻辑方向 2.信用货币代替贵金属货币是货币内部价值与 使用价值矛盾运动的必然逻辑结果 因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金银的 储量远远赶不上商品增加的速度;另一方面, 金属货币的优点同信用货币和信用结算工具 相比已逐渐丧失。 3.虚拟货币数量须有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进 行调节
危机的可能性。
为什么?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4.货币流通的含义
货币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与各种商品更
换位置的运动叫货币流通,其公式为货币— 商品—货币,即G — W — G。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5.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
• 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 • 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
择地向一些讲信誉的客户发放了一种信用筹码,客户可以凭借这 种筹码,先赊购商品,然后再用现金或是银行存款转账等来支付
款项。后来,这种筹码被演变成了小小的塑料卡片,也就有了现
代信用卡的雏形。 由于受我国商业信用发展的限制,同时受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健全
的影响,除了几家银行发行的国际卡外,在国内使用的完全赊账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2.世界货币的职能作用
• 一是平衡国际贸易的差额;
• 二是作为国际购买手段;
• 三是作为社会财富代表,从一国转 移到另一国。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小结:
货币的五种职能中,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其他三种职能是这两种职能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五、世界货币
1.世界货币概念
• 是指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 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一般只限于贵金属(金或银), 各国发行的纸币中少数信誉较好的如美元、日元、英磅 等可以在较大范围里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也执行了世界 货币的职能,但从根本上说是以其黄金储备为基础的。
第二章 货币
返回次目录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二节 货币的虚拟化
资料:货币职能新动向:
恢复金本位制?美国犹他州准备接受金银货币市场可自愿 选择接受金银支付或美元支付
美元不断贬值,不再是全球资金的避难所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二节 货币的虚拟化
•
美国犹他州试图恢复金本位制,该州众议院3月4日以47票对26票通过州法案, 承认财政部所发行的金银币为合法流通货币,可以用来支付税收和公私债务, 市场可自愿选择接受金银支付或美元支付。接下来,美国还有12个州将要审议 相似的议案。分别是:科罗拉多、佐治亚、蒙大拿、密苏里、印第安纳、爱荷
华、新罕布什尔、俄克拉荷马、南卡罗来纳、田纳西、佛蒙特和华盛顿。
• 分析人士普遍表示,在全球范围内回归金本位可能是个不着边际的想法。全 球黄金存量毕竟有限,在当前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黄金过慢的开采速
度显然无法支撑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事实上,此前脱离金本
位制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黄金供给不足。这次13个州可能选择黄金白银作为法 定货币,只是说明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州政府持有黄金白银的偏好要超 过美元。 • ----都市快报 2011-03-09
第二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第二节 货币的虚拟化 第三节 货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二章 货币
• 学习目的和要求:
1.货币的职能;
2.货币虚拟化的历史过程;
3.货币流通规律。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二、流通手段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4)价格标准
•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
准来实现的。
计量货币的单位及其等分叫做价格标准。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5)价格与商品价值的背离
• 第一,量上的背离 即用价格表示的货币数量在价值上与 它所反映的商品价值不一致 。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1.价值尺度的概念
所谓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和计算商 品价值量大小或多少。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职 能,是因为货币自身也是商品。 • 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 但是,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用劳动时间来直接表现,只
能在交换过程中通过等于多少货币间接地表现出来。
价值,只是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现 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纸币。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3) 信用货币
• 信用货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由国家 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 在现代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比较
大额的货币支付一般都使用信用货币
(如商业票据)。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6.货币形式及其演变
(1)铸币的形成
货币最初是采用金银条块形式,每次商品交易都需鉴 定其成色或分量,十分不便。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为 了交换的方便,逐渐产生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 和标明额面价值的金属铸币,它一般由国家铸造,作为 法定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
程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三节 货币流通规律
2.贵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两个因素:待实现 的商品价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其公式为:
G = (P×Q)/V
P:商品的一般价格水平 Q:商品的数量 P×Q: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 V:单位货币在一定时间内(如1年)平均流通
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
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 等职能。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作为价值尺度确定赊销商品的价格, 并作为观念的流通手段,充当买卖双方赊销商 品的媒介,可以节约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另一方面,随着支付手段的发展,商品生产 者之间会形成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的链条, 容易引起信用危机。
返回第二节目录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三节 货币流通规律
第三节 货币流通规律
一、贵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 二、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三节 货币流通规律
第三节 货币流通规律
一、贵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
1.货币流通规律的含义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
三、贮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五、世界货币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价 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 币还相继发挥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 币等作用。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性质的信用卡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发行,大量信用卡是不 具有“信用特色的”。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二节 货币的虚拟化
我国目前发行的信用卡分三种类型: ★借记卡。我国最先发行的信用卡称“借记卡”。特点是 :先存后 支,消费支付时,不得超过这存额 ,相当于“存款卡” 。 ★准贷记卡。特点是,先存后支,但在消费时,可以有限制地透 支一些额度。如果你存入3000元,而消费时,可以达到4500元, 可有l 500元的透支。不过,透支通常必须支付相当高的利息。 ★贷记卡。不需要存入任何钱,银行凭据你的信誉而发给卡。卡 是有级别的,在一定时间内,有一个花钱的限制线。而且,在 一定时期内,是不用支付利息的,只有超过了期限之后,你才 负担正常的利息。信用越好,你就能够得到级别越高的信用卡, 如所谓的“金卡”等。如果你有一次赖账不付,以后你就会有 不良记录,就再也别想得到信用卡了。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银行尤其是大银行的信誉通常是很高 的,你持有大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就可以走遍天下。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2.价格及其与价值的关系
(1)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叫价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商
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 币,只需要“想像的或观念的”货币即可。
• 第二,质上的背离
即由于各种社会原因,使有些没有价 值的物品也有了价格 。如土地、股票等。
第二章 货币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二、流通手段
1.流通手段的含义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