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合作的动力_国际认知及其启示_卢静

合集下载

金砖国家合作进一步加强

金砖国家合作进一步加强

金砖国家合作进一步加强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是在新世纪崛起的五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代表,这些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和地缘优势崭露头角。

作为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成员,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为其自身发展和全球经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金砖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

这五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市场规模,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市场的共享。

例如,中国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而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金砖国家则是这方面的重要供应商。

通过合作,金砖国家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金砖国家在贸易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

自金砖国家成立以来,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贸易方式和领域逐渐多元化。

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不仅体现在商品贸易上,还包括服务贸易、投资合作等方面。

例如,中国积极加强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往来,推动区域间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第三,金砖国家在发展模式和经验交流上形成了有效的机制。

金砖国家领导人定期举行会议,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和协商。

这些会议不仅有利于金砖国家之间的政策对接和共识达成,还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金砖国家积极推动南南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声争取权益。

此外,金砖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合作也日益密切。

在全球性问题上,金砖国家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和霸权行为。

金砖国家参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决策过程,通过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金砖国家还加强了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和挑战提供了重要支持。

金砖国家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不仅对金砖国家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对全球经济和地区安全稳定具有积极影响。

金砖国家的合作体现了多极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未来,金砖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合作,提高协同效应。

金砖国家可以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金砖国家的合作发展与全球经济格局变革

金砖国家的合作发展与全球经济格局变革

金砖国家的合作发展与全球经济格局变革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自成立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全球经济格局变革的重要力量。

这个由新兴市场国家组成的合作机制,不仅反映了多极化的趋势,也展现了这些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参与。

金砖国家的合作发展对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以及构建更加平衡的国际秩序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金砖国家的合作发展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动力。

这五个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相互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很强。

他们通过加强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

例如,中国作为金砖国家中最大的经济体,与其他四个国家密切合作,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投资机会,促进了全球产业链的重新布局和全球贸易的增长。

其次,金砖国家的合作发展有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在国际事务中,金砖国家始终秉持多边主义原则,主张公平、正义和互利共赢的国际秩序。

他们通过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金砖银行和新开发银行等机制,加强了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借鉴和支持。

金砖国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体系重建中的主张和利益。

最后,金砖国家的合作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格局的变革。

过去几十年来,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全球经济格局相对稳定。

然而,在金砖国家的崛起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兴起下,这种格局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金砖国家通过加强合作,增加了在全球经济决策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他们提出了更加平等和包容的国际经济秩序构想,推动了全球治理结构的改革和完善。

然而,金砖国家的合作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金砖国家之间存在着经济差异和竞争。

这些国家的经济体量和发展水平不一,可能会导致利益分配和合作机制的问题。

其次,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金砖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因此,金砖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提高共识和协调,共同应对挑战。

深化金砖国家伙伴关系:挑战与应对

深化金砖国家伙伴关系:挑战与应对

Deepen BRICS Partnership: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作者: 卢静[1,2]
作者机构: [1]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2]外交学院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出版物刊名: 当代世界
页码: 58-64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2期
主题词: 金砖国家;伙伴关系;新冠肺炎疫情
摘要:金砖国家伙伴关系作为一种新兴大国间的合作模式,坚持主权平等、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指导原则,以共同发展为基本立足点,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全人类福祉。

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叠加冲击,金砖国家伙伴关系面临战略互信赤字、利益纽带松动、集体行动力下降等挑战。

在此形势下,深化金砖国家伙伴关系应着力做好强化政治引领、创新伙伴关系、增强集体行动力等方面的工作。

为共同发展注入金砖动力

为共同发展注入金砖动力

金砖国家是一个多边合作平台,尽管存在着诸多的困难,但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已经被证明是极其成功和富有韧性的。

众所周知,当今的世界秩序正在经历巨变。

旧的世界秩序和西方统治正在瓦解,但是新的世界秩序尚未形成,世界正处于充满动荡和不确定的过渡时期。

因此,我们非常需要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样的多边论坛,让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还有西方国家爱为共同发展注入金砖动力近年来世界秩序的变化,符合热爱和平、热爱公平发展、支持全球合作和团结的全球人民利益,这也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意义所在。

文/ 苏廷德拉•库尔卡尼( Sudheendra Kulkarni)好和平的人们发出声音,共同推进以和平为支柱、以公平发展为基础、以人人享有全球安全为目标的世界新秩序。

现在的国际多边机制面临着巨大考验。

一些西方国家担心他们的统治会逐渐走向终结,因此采取了许多不公正的战略和手段,在国际社会中制造分裂。

事实上,他们正在开启一场新的冷战,引发了许多新的热点冲突,对全球和地区和平,以及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公平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非西方国家�印度、中国、俄罗斯、南非、巴西走到了一起,创建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借此机会加强多边团结与合作。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我们看到世界秩序正在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亚洲在崛起,全球非西方国家在崛起,金砖五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总和已经超越08 评论_2023年3月30日,金砖国家人文交流论坛在江苏扬州举行。

论坛上,金砖国家影像联盟与金砖国家媒体智库联盟正式成立。

(摄影/ 人民画报社段崴)了七国集团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

七国集团是西方旧时代霸权国家的平台,这就意味着由美国领导的七国集团不再处于支配性的国际地位。

世界秩序的上述变化,符合热爱和平、热爱公平发展、支持全球合作和团结的全球人民利益,这也是金砖机制的意义所在。

如今,金砖国家正在积极地向世界展现领导力。

例如,在中国的推动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实现了历史性和解,展现出重启外交关系的意愿。

金砖知识点

金砖知识点

金砖知识点金砖国家是指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这五个新兴市场经济体所组成的合作机制。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形成对于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金砖国家合作的各个方面。

一、历史背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形成源于2001年巴西总统拉特尔提出的金砖概念。

这个概念最初只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四个国家,2010年南非加入后才形成了金砖五国合作机制。

金砖国家合作旨在推动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强南方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二、经济合作金砖国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全球贸易和投资的重要力量。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致力于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金砖国家已成立了金砖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支持和投资渠道。

此外,金砖国家还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全球贸易体系的改革。

三、政治合作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仅仅是经济合作,也包括了政治合作。

金砖国家通过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外长会议和工商论坛等活动,加强了政治互信和合作。

金砖国家还致力于推动多边主义和国际法治,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金砖国家在重大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协调和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四、人文合作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仅关注经济和政治领域,也注重人文领域的合作。

金砖国家通过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成员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金砖国家还加强了在国际组织中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公正性。

五、未来展望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已成为全球多边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

未来,金砖国家将继续加强合作,推动金砖合作机制不断发展壮大。

金砖国家将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推动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加强政治合作,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加强人文合作,增进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

金砖国家将为全球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也将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发展提供有益经验和借鉴。

论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存在问题及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论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存在问题及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论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存在问题及进一步发展的措施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这五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合作机制。

下面我将论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发展历程与现状: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1年,当时金砖国家的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首次举行了会晤。

这次会晤标志着五个国家之间建立了一种合作机制。

2006年,金砖国家首脑会议在俄罗斯召开,正式确立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此后,金砖国家每年举行首脑会议,就重要议题进行讨论和合作。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在经济、政治和人文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经济方面,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强调加强贸易和投资合作,推动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

金砖国家还成立了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为成员国提供了重要金融支持。

在政治领域,金砖国家加强了战略对话和协调,提高了在国际事务中的声音和影响力。

在人文领域,金砖国家通过文化交流、教育合作等方式增进了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存在问题:尽管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内部存在发展差异和利益分歧。

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的经济增速相对较慢,与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存在发展差距。

其次,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在决策机制上存在不足,难以及时做出决策和行动。

此外,金砖国家面临的全球挑战和问题也给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贸易保护主义、气候变化等。

进一步发展的措施:为了进一步发展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金砖国家应加强经济合作,深化贸易和投资合作,推动互利共赢。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提升金砖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水平。

其次,金砖国家应加强政治对话和协调,增进政治互信,形成更加紧密的团结合作。

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此外,金砖国家还可以加强人文交流,增进互信和友谊。

加强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人民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发展使命与金砖国家合作动力

发展使命与金砖国家合作动力
中也 提 到 :“ 只 有 当每 个人都 享 受其 民 主 政 治 权 利 和 经
济、 社会、 文化权利 时, 才能实现自由人类享有免于恐惧
和 免于 匮 乏的 自由的理 想 。 ”
垂占 ≈ a I A A , i ■ 舌 U 题 ■
可分 割性 , 而发 达 国家 对 “ 发 展 权” 中的 “ 民主 政治 权利 ” 表示赞 成 , 但 是 却忽视 或降 低 “ 经 济、 社会 和 文化 权利 ” 。 首先 , R T D作 为 一 种 自然 权 利 , 发 达 国 家认 为 , 经 济、 社 会 和 文 化 权 利 不 属于 自然 权 利 的 范 畴 , R T D不应 是社 会 合 作 的产 物 , 在这种范式下, R T D 仅 是 建 立 在 消 主和 政 治 权 利 , 而非 一 种 积 极 自由如 经 济 、 社会、 文化 权 利。 而发 展 中国家 则认 为经 济 、 社会、 文化 权 利 同 民主 政 治权利一样 , 也存在积极 和消极的一面, 都 需 要 相 应 的 措 施 加 以维 护。 其次, 在 公正 性方 面 , 发 达 国家提 出 , 从 法 律 的 角度 来看, 如 果 某 种权 利 在法 律 上 无 法执 行, 那 么它就 不能 当
展权” 成 为南 北 之 间在 人权议 题 上 的重 要 矛盾之一 。 金 砖 国家所 代 表 的发展 中国家立场 , 与发 达 国家 之间形成 了明 显 的分 歧 。 发 展 中国家 强调 “ 发展 权 ”中两 部分 权利 的不
2 0 1 7 0 6 对 外传 播 0 7
宣言 明确阐述了所有权利的一致性,“ 每个人都 有着平 等 的自由权和人权” 。( ( 经济、 社会、 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关系学教授约瑟夫・ 奈称 , 金砖 实际上是一块 “ 没有粘合

金砖国家关系的主要内容

金砖国家关系的主要内容

金砖国家关系的主要内容
金砖国家关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合作、政治合作和全球治理改革。

在经济方面,金砖国家积极加强贸易和投资合作,推动经济转型、减贫和不平等等共同发展。

他们已经建立了一种机制,以促进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并且推动了更多双边投资的发展。

此外,这些国家还着力合作在技术、能源、农业和制造等领域,以实现互利共赢。

在政治方面,金砖国家通过定期举行高级别会议,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展开讨论。

他们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强调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全球治理改革方面,金砖国家认为国际金融机构应该更加合理地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因此,他们提出了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建议。

这些提议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并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金砖国家还积极参与其他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事务,与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国、非洲联盟等机构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关注自身的利益,也致力于维护全球和平稳定和促进发展。

总的来说,金砖国家是守望相助的大家庭,也是合作共赢的好伙伴。

通过加强经济合作、政治对话和全球治理的改革,金砖国家展示了一种新型国际关系的模式,为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球治理五种不同分析视角。

全面把握金砖国家合作动力的国际认知,对在新形势下推进金砖国家合作有重要意义。

为推动金砖国家实现可持续合作,我们不仅需要讲好金砖故事,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还要在国际认知分析中寻求新的合作增长点,即通过创新合作机制和推进共识行动,将金砖国家建设成更大范围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

〔关 键 词〕金砖国家、合作动力、国际认知〔作者简介〕〔中图分类号〕D8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2 8832(2017)4[1]金砖国家从2001年诞生的一个商业投资概念,至今已发展成为由五个区域性新兴大国领导人定期正式会晤为引领,包括部长级会谈、不定期非正式会谈、工商论坛和智库论坛等一系列交流与对话的合作机制。

随着金砖国家*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砖国家可持续合作的动力研究》(项目编号:15BGJ048)阶段性成果。

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的成立,金砖国家逐步实现了从概念向实体的转变。

作为一个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新兴大国合作群体,金砖国家是推动国际格局演变和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力量,也被不少人视为“霸权转移过程中美国霸权的首要挑战者”[1]和“西方制定的世界秩序的长期潜在威胁”,[2]因而一直备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就金砖国家合作动力问题也出现了不同的认知观点和分析视角。

全面把握国际社会对金砖国家合作动力的认知,对推动新形势下金砖国家可持续合作有着积极意义。

一、对金砖国家合作动力的不同认知金砖国家合作正式启动于2006年,在短短十年间发展迅速,实现了从制度建设到实体化运作的跨越式大发展,务实合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极大提升了金砖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金砖”成色的质疑声音也一直存在并不时高涨,“金砖失色”论在西方舆论中大有市场。

总体来看,国际社会对金砖国家合作动力的认知存在着来自悲观派、乐观派和观望派的不同声音,反映出人们对金砖国家合作前景的不同解读。

(一)悲观派的动力匮乏论持悲观派观点者主要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他们从金砖国家的内部异质性和竞争性、合作机制的不成熟、集体身份的缺失以及金砖五国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等方面,认为金砖国家合作动力不足且阻力明显。

首先,金砖国家内部突出的异质性和竞争性对其合作阻力较大。

不少西方人士认为,金砖国家不过是“四个截然不同的市场”(disparate quartet)、一个“杂牌军”(motley crew)或一个“临时团组”(odd grouping),金砖国家本身是一个有缺陷的概念,其内部巨大差异性使其无[1] Cynthia Roberts, “Polity Forum: Challengers or Stakeholders? BRICs and the Liberal World Order,” Polity, Vol.42, No.1, January 2010, pp.1-13.[2] Peter Harris, “Westphalia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National Interest,July-August 2014, /blog/the-buzz/westphalia-chinese-characteristics-10947.(上网时间:2017年4月25日)法形成一个协调体,[1]是一直“在寻求粘合剂的金砖”。

[2]内部的异质性和竞争性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差异。

中国与俄罗斯的政治制度是威权制,而印度、巴西和南非则是不成熟的民主制。

由于存在政治价值理念上的差异,印度、巴西和南非三国在一些外交议题上更多依靠三方在2003年成立的印度巴西南非(IBSA)对话论坛来协调立场,[3]而这一论坛的存在实际上分裂了金砖国家。

二是经济关系的竞争性。

金砖国家处于相似的发展阶段,这使其在生产结构、贸易结构及在国际产业链中所处环节上差别不大,加之在工业化进程和经济转型背景下,金砖国家有着相同的目标产业发展和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的意愿,使其内部贸易竞争不可避免。

[4]三是双边关系中仍存在不信任感、矛盾甚至潜在冲突。

特别是中俄在历史上形成的相互间不信任,中印在涉藏问题、边界问题等核心敏感议题上的矛盾和潜在冲突等,至今尚未得到有效处理。

其次,金砖合作机制的不成熟与不完善使金砖合作动力不足。

金砖合作机制的目标和功能定位从成立之初就不够清晰,它只是一种便利的“联姻”,或是出于应对西方压力的被动反应,是一种临时合作的方案。

而且,金砖合作机制在遭受内部经济放缓打击后并未焕发出新的政治热情,以促进其有更好的发展。

[5]金砖国家合作一直保持着论坛式的合作,而未朝着一种正式的、层级制的国际组织方向发展。

论坛式合作机制虽然比较灵活,但由于缺乏纲[1] Oliver Stuenkel, The BRICS and the Future of Global Order, Lexington Books, 2015, Introduction, p.x.[2] Paul Gillespie, “BRICS Highlight Skewed Nature,” Irish Times, March 31, 2012.[3] Laetitia Mottet,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the BRICS Countries and Other Emerging Powers,” French Centre for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China (CEFC), January-March 2013, p.5, /uf/file/researchpapers/BRICS%20report/BRICS%20report.pdf.(上网时间:2017年4月25日)[4] 赖平耀、武敬云:“‘金砖国家’经贸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统计研究》2012年第2期,第27页;王永中、姚枝仲:“金砖国家峰会的经济议题、各方立场与中国政策”,《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3期;臧秀玲:“后危机时代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发展困境及其突破”,《理论视野》2015年第8期。

[5] “国家间的合作也可以建立在利益冲突的基础上——盘古智库专家谈金砖合作机制”,新浪财经,2016年10月16日,/article/detail/3860416827/82450。

(上网时间:2017年1月19日)领性和程序性的制度文件,领导人会晤的程序、内容和成果未能体现约束性原则,使得金砖国家合作的稳定性存在欠缺,领导人的个人意志在较大程度上影响金砖合作进程。

[1] 此外,金砖国家合作的不同机制间还存在职能重叠、分工不明等问题,如何整合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使其相互协调与合作,也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再次,集体身份的缺失制约金砖国家合作。

金砖国家存在的内部异质性以及明确集团标准的欠缺,使其面临集体身份缺失问题。

金砖国家虽然被普遍视为一个经济概念,但除去经济表现和经济影响力这两个快速变动的指标,在经济上缺乏作为一个集团所要求的定义性特征。

即使在经济表现突出这一指标上,五国成为一个集团也流于牵强。

这些国家的经济具有清晰而重要的异质性,而它们之间的经济互补性与其他经济伙伴国相比也未见特别。

[2] 尽管各国内部在“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上具有政治上的一致性,但意[1] 王玉华、赵平:“‘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特点、问题及我国的对策”,《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第11期,第26页。

[2] 庞珣:《全球治理中的金砖国家外援合作》,世界知识出版社,2016年,第17页。

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在北京举行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上的差异增加了金砖国家形成共同身份的难度。

[1]金砖概念的创始人奥尼尔曾明确指出:“我从未梦想过金砖国家能结合成为一个政治体”。

[2]最后,金砖五国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也对其相互合作产生不利影响。

近年来,随着金砖国家经济普遍呈现疲软和增长减速态势,多项发展指标不尽如人意,“世界经济中的这样一个新兴经济体的概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如果没有持续强大的国际经济贡献,就不可能有强大的金砖机制”。

[3]因此,金砖国家合作存在“巨大限制”,其共同利益则“非常有限”,也几乎“没有证据表明金砖国家有作为一个统一体去挑战西方”的所谓“金砖情结”。

[4]金砖五国不过是变动世界经济中的一个象征,不大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地缘政治势力,它是在受外力影响下被动形成的,而将其联合起来的因素和将其分裂的因素一样多。

[5](二)乐观派的动力充足观持乐观派观点者主要来自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他们从金砖国家利益的共同性和互补性、合作机制建设中取得的成绩以及金砖共识的形成等方面,认为金砖国家合作动力十足、前景光明。

首先,共同的国际战略诉求是金砖国家合作的巨大动力。

金砖五国均是各自所在地区的大国和领导者,有着强烈的全球抱负,希望建立一个基于多极原则、反映新的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全球治理结构。

金砖国家认识[1] Hugh Jorgensen and Dr Daniela Strube, “China, The G20 and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 November 28, 2014, http://www.lowyinstitute. org/publications/china-g20-and-global-economic-governance.(上网时间:2016年11月19日)[2] Robin Harding, Joseph Leahy and Lucy Hornby, “Emerging Economies: Taking A Stand,” Financial Times, July 16, 2014.[3] “国家间的合作也可以建立在利益冲突的基础上——盘古智库专家谈金砖合作机制”,新浪财经,2016年10月16日。

[4] Michael Glosny, “China and the BRICs: A Real (but Limited) Partnership in A Unipolar World,” Polity, Vol. 42, No.1, January 2010, pp.126-128; Laetitia Mottet,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the BRICS Countries and Other Emerging Powers,” p.7.[5] Laetitia Mottet,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the BRICS Countries and Other Emerging Powers,” p.9.到,只有联合起来才可能实现其国际战略利益,才能对现有国际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产生实质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