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习题1

合集下载

工业药物分析习题课1

工业药物分析习题课1



3、凡属于药典收载的药品其质量不符合规定 标准的均 A、不得生产、不得销售、不得使用 B、不得出厂、不得销售、不得供应 C、不得出厂、不得供应、不得实验 D、不得出厂、不得销售、不得使用 E、不得制造、不得销售、不得应用






4、中国药典主要内容分为 A、正文、含量测定、索引 B、凡例、制剂、原料 C、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D、前言、正文、附录 E、凡例、正文、附录 5、药典规定的标准是对药品质量的 A、最低要求 B、最高要求 C、一般要求 D、行政要求 E、内部要求





36、碘量法测定青霉素时空白实验的目的是 ( C) A、消除温度影响 B、为了计算方便 C、消除降解产物等杂质的影响 D、矫正标准溶液 E、使与对照品条件一致 47、TLC法鉴别四环素类药物时,在固定相和流动相 中加EDTA的目的是什么?(D) A、调节展开系统的PH值 B、与四环素类药物络合,改善色谱行为 C、防止四环素类分解 D、克服因痕量金属离子存在而引起的拖展现象 E、克服因痕量金属离子存在而引起的荧光淬灭现象






23、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是因为 A、片剂中有其他酸性物质 B、片剂中有其他碱性物质 C、需用碱定量水解 D、阿司匹林具有酸碱两性 E、使滴定终点明显 24、中国药典中含芳伯氨基的药品大多采用下列哪种方法进行含 量测定? A、氧化还原电位滴定法 B、非水溶液中和法 C、用永停法指示等当点的重氮化滴定法D、用电位法指示等当点 的银量法 E、用硫化银薄膜电极指示等当点的银量法 25、非那西丁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本品0.3630g,加稀盐酸回流1 小时后,放冷,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1010mol/L)滴定,消耗 20.00ml。每1ml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7.92mg的 C10H13NO2,计算非那西丁的含量 A、95.6% B、96.6% C、97.6% D、98.6% E、 99.7%

工业分析思考题1-7章

工业分析思考题1-7章
16、请分别写出滴定分析中锰与亚砷酸钠、亚硝酸钠的摩尔计量关系。试述为什么不能用计量关系来计算锰含量,而要用锰标准液的实际滴定量来计算滴定度?根据高锰酸的性质,还可以用什么标准溶液来滴定高锰酸?试述方法要点。
5. 称取空气干燥基煤试样1.000 g,测定挥发份时,失去质量为0.2824 g,已知此空气干燥基煤试样中的水分为2.50 %,灰分为9.00 %,收到基水分为8.10 %,分别求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基和干燥无灰基的挥发份及固定碳含量。
6. 什么是艾士卡试剂?在煤中硫的测定中,各组分的作用如何?
8、高锰酸钾氧化还原滴定锰时,铬、砷、锑干扰测定的原因是什么?用过氧化钠熔融法分解样品为什么能够分离铬、砷?
9、酸溶解硫化物矿石时,直接用硝酸热溶解和依次用盐酸、硝酸-高氯酸热溶解会得到什么不同的结果?
10、铬铁矿:为什么用过氧化钠熔解-水浸法可以较快地分解铬矿石,而用磷酸、硫酸等直接加热溶解则较慢?是何原因?
21、写出七种矿石主成分测定中的预处理反应和滴定反应,并指明终点指示方法。写出定量测定的计量关系。
第5章 思考题
1. 煤主要由哪些组份构成?各组份的作用如何?
2. 煤的分析有哪几类分析方法?煤的工业分析一般测定那些项目?
3. 煤中的水分以什么形态存在?应任何测定?
4. 称取空气干燥基煤试祥1.2000 g,测定挥发份时失去质量0.1420 g,测定灰份时残渣的质量0.1125 g,如已知空气干燥基水分为4%,求煤样的挥发份、灰份和固定碳的百分含量?
6、在燃烧法测定硫时,为什么不能用过量的碘标准溶液来吸收SO2,然后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来返滴定剩余碘测定硫?为什么不能用过量氢氧化钾吸收SO2,反应完毕后再用加碘和酸化,硫代硫酸钠滴定的方法来测定硫?

工业分析复习题

工业分析复习题

工业分析复习题一、填空题1、质量管理发展过程大致分为: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管理标准化新阶段。

2、根据试样用量或待测元素含量的不同,分析方法可分为:(1)常量分析,试样质量大于100mg,元素含量大于0.1%(2)半微量分析,试样质量10~100mg,元素含量0.01~0.1%(3)微量分析,试样质量0.1~10mg,元素含量0.0001~0.1%(4)超微量分析,试样质量小于0.1mg,元素含量小于0.0001% 其中常量分析和半微量分析一般采用重量法或滴定法。

3、在不同单位对分析结果有争议时,要求有关单位用指定的方法进行准确的分析,该分析工作称为仲裁分析。

4、混合溶剂中的王水指3HCl+1HNO3,逆王水指1HCl+3HNO3,红酸指1HCl+1HNO3。

5、试样分解常用的方法有酸溶法,碱熔法,熔融法6、消除干扰的方法可概括为两类:分离法:包括沉淀分离、萃取分离和色谱分离;掩蔽法:包括沉淀掩蔽法、络合掩蔽法和氧化还原掩蔽法。

7、实验室常用试剂规格按纯度分类有:优级纯,代号GR,颜色标志绿色;分析纯,代号AR,颜色标志红色;化学纯,代号CP,颜色标志蓝色;实验纯,代号LR,颜色标志黄色。

8、常用酸物质的量浓度(mol/L):盐酸为12、硝酸为16、硫酸为18、高氯酸为12、磷酸为15.9、滴定法分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10、例行分析工作时,一个试样只平行测定2次,若数据较为接近,以平均值报出分析结果。

11、常见干扰元素的掩蔽剂:Cu用硫脲、Fe用抗坏血酸、Al用三乙醇胺、Sn用苦杏仁酸。

12、对天然水而言,碱度主要指氢氧根、碳酸根、重碳酸根浓度的总和。

13、一般的,国家标准方法和行业标准方法有效期分别为5年和4年。

14、标准样品所具备的基本条件是足够的均匀性、组分很好确定、有足够的稳定性。

15、水中杂质种类溶解性气体;可溶性盐类;胶状物质;固体悬浮物;微生物二、简答题1、工业分析的特点是什么?①分析对象物料量大。

工业通风复习题(小)

工业通风复习题(小)

1.一次尘化作用:剪切压缩造成的尘化作用、诱导空气造成的尘化作用、综合性的尘化作用、热气流上升造成的尘化作用。

2.四害: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

3.通风系统的类别:按动力,可分机械通风、自然通风。

按范围,可分全面通风、局部通风。

4.局部排风系统的组成:局部排风罩、风管、净化设备、风机。

5.全面通风效果取决于:通风量、通风气流组织。

6.排风量分配要求:(1)当污染气体和蒸汽密度比空气小,或在相反情况下,但车间内有稳定的上升气流时,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2/3,从下部地带排出1/3;(2)当污染气体和蒸汽密度比空气大,车间内不会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时,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1/3,从下部地带排出2/3。

(3)房间上部地带排出风量不应小于每小时一次换气。

(4)从房间下部地带排出的风量,包括距地面2m以内的局部排风量。

7.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冬季,对于局部排风及稀释污染气体的全面通风,采用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对于消除余热、余湿、稀释低毒性污染物质的全面通风,采用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8.事故排风的室外排放口布置:高于2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的屋面3m以上。

当与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水平距离小于20m时,应高于进风口6m以上。

9.事故排风工艺设计不能提供有关计算时:应按每小时不小于房间内部容积的8次换气量确定。

10.局部排风罩基本形式:密闭罩、柜式排风罩、外部吸气罩、接受式排风罩、吹吸式排风罩。

11.防尘密闭罩的类型:局部密闭罩、整体密闭罩、大容积密闭罩。

12.排风口的设置:应设在罩内压力最高的部位,以利于消除正压。

13.柜式排风罩分类:吸气式、吹吸式。

14.接受罩分类:H≤√√Ap的为高悬罩。

15.槽边排风罩:是外部吸气罩的一种特殊形式。

单侧适用于槽宽B≤700mm,B>700mm时用双侧,B>1200mm时采用吹吸式排风罩。

16.槽边排风罩的规格(E*F):250mm*200mm、250mm*250mm、200mm*200mm。

分析1012班工业分析复习题(1)

分析1012班工业分析复习题(1)

分析1012工业分析复习题一、填空1、煤中的水分分为两种状态: 游离水 和 结晶水 。

2、固体试样制样的基本操作过程包括: 采样工具 、 子样数和字样质量 、 采样方法 和 试样的保存四个部分。

3、化学耗氧量COD 是指水中有机物和无机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 被强化学氧化剂氧化时所消耗氧化剂的用量,以mg/mL 表示 。

4、浓硫酸和热浓高氯酸都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都能用于蒸发赶走低沸点酸。

但在酸分解法中,常用硫酸而很少用高氯酸。

这是因为 高氯酸能够分解才生氯气5、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者氧气)混合,当二者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遇火源即可爆炸燃烧。

气体爆炸有两个极限,即爆炸上限与爆炸下限,那么爆炸上限是指 可燃气体能引起爆炸的最高含量6、水质分析的一般过程包括 采集水样 、 预处理 、 依次分析 、 结果计算与整理 、 分析结果的质量审查 。

7、氮肥中的氮存在状态有 氨态 、 硝酸态 、 有机态 等三种状态。

7、在采样术语中,合并所有采取的子样称为 原始平均试样8、对于生铁和碳素钢: C,N,S,Mn,P 等五种元素的含量是冶金或机械工业化验室日常生产控制的重要指标。

9、磷肥中的有效磷是指 水溶性磷化合物和柠檬酸溶性磷化合物中磷 之和,以P 2O 5%计。

10、气体的化学分析方法可分为 吸收法 和 燃烧法 两大类。

其中吸收法又分为 吸收体积法 、 吸收滴定法 和 吸收重量法 ;而燃烧法又分为 爆炸法 、 缓燃法 和 氧化铜燃烧法 。

11、氢气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的结果是:气体体积由90mL 缩减至75mL,则氢的原体积为 1012、在用高氯酸溶解试样时,由于热浓的高氯酸遇 有机物或某些无机还原剂 易发生暴炸,所以应先加浓消酸后再加高氯酸。

13、在测定总钾含量时,一般用 四苯硼酸钠溶液 制备试样溶液。

14、工业分析方法按其在生产上所起的作用可分为15、样品制备的目的是从较大量的原始样品中获取最佳量的、能满足检测要求的、16、烧结法是利用 ,达到分解试样的目的。

合肥工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习题1

合肥工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习题1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

5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是( c )A。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B。

功率因数C。

电压、频率和波形 D.有功电度和无功电度2.为防止断路器多次重合于永久性故障,重合闸装置接线中设置了( c )A.方向继电器B。

差动继电器C。

防跳继电器D。

阻抗继电器3.我国电力系统220KV线路的故障类型中,有接近90%的故障是( c )A。

三相短路 B.两相短路C.单相接地短路D。

两相接地短路4。

准同步并列条件规定的允许电压差为不超过额定电压的( b )A. 3%~5%B。

5%~10%C. 10%~15%D。

15%~20%5。

与正弦整步电压最小值所对应的相角差一定等于( a )A。

0度B。

90度C. 180度D。

270度6。

具有正调差特性的同步发电机,当输出的无功电流增大时,机端电压( d )A。

不变B。

增大C.以上两条都有可能D.减小7.励磁绕组上的瞬时过电压,会( c )A。

烧坏转子铁芯 B.危害系统运行的稳定性C.危害励磁绕组绝缘D.以上三项都有8。

自动励磁调节器的强励倍数一般取( d )A。

2—2。

5 B。

2。

5—3C。

1.2—1.6 D。

1.6—2.09.在励磁调节器中,若电压测量采用12相桥式整流电路,则选频滤波电路的滤波频率应选为( d )HzA。

50 B。

300C. 600 D。

120010.机端并联运行的各发电机组的调差特性( d )A。

可以为负B。

可以为零C.必须为零D。

必须为正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1.瞬时性故障12.准同步并列13.正弦整步电压14。

自并励15。

强励倍数16.自动低频减负载装置17.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1分,共11分)18。

工业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工业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工业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工业工程的基本任务?A. 工艺设计B. 工厂布局规划C. 运营管理D. 机械维修答案:D2. 工业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目标是:A. 提高生产效率B. 降低成本C. 提高质量D. 所有以上答案:D3. 工业工程的核心方法是:A. 作业测量B. 运营管理C. 数据分析D. 人际沟通答案:A4. 工业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下列哪些?A. 工艺设计B. 工厂规划C. 供应链管理D. 所有以上答案:D5. 工业工程中的“变量”主要指的是:A. 产品的种类B. 工艺参数C. 员工的技能D. 机器设备答案:B二、问答题1. 工艺设计在工业工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答:工艺设计是工业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产品的制造流程、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的确定。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 请简要介绍一下工厂布局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答:工厂布局规划的目标是合理利用空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物料运输成本,并提供良好的劳动环境。

其原则包括:流程连贯原则,即将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合理连接;相邻配套原则,即将相互关联的设备或工作区域安排在相邻位置;运输距离短原则,即尽量缩短物料在工厂内的运输距离;安全与环保原则,即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3. 请简要说明供应链管理在工业工程中的作用。

答: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企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配送和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以实现最优化的生产和供应过程。

在工业工程中,供应链管理的作用是提高物料和信息的流动效率,降低库存成本,优化供应商选择和谈判,以使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更加协同和高效。

4. 工业工程的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工业工程的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作业测量与分析,用于确定工作量、工作时间等关键指标;生产过程监控与控制,通过采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识别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质量控制与统计,通过对产品质量数据的分析,评估质量状况并优化质量管理措施;运营数据分析,利用运营数据进行整体绩效评估和决策支持。

工业工程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答案

工业工程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答案

《基础工业工程》习题答案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B2.D3.A4.D5.D6.A7.B8.C9.D 10.D 11.C 12.B 13.A二、多项选择题1.生产率就是产出与投入之比。

因为生产率实际上就是衡量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尺度。

生产率高低表明每一元钱的资源能够得到多少元钱的产出。

产出与投入的比值越大,即生产率越高,意味着用同样的资源消耗能够生产较多的产品;或者说生产同样的产品,而花的成本较少。

较高的生产率表明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所以说生产率是一个衡量上蹿下跳的效益的指标。

2. 1)提高生产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

2)提高生产率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条件。

3)提高生产率可以增强获利能力、增强竞争力。

4)生产率提高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3.生产率管理是一个较大的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容包括根据系统的产出和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调节。

4.生产率测评的意义:生产率测定是生产率提高的前提,生产率的定义是进行生产率测定的依据;生产率测定是提高生产率系统过程的中心环节。

生产率测定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生产率的变化,通过测定取得定量数据,有了鉴别和评价的依据,生产率的提高才不是一句空话。

5 1)按生产系统投入资源或要素分类⑴单要素生产率含义:生产过程的总产出与某一种资源的投入比;⑵多要素生产率含义:生产过程或系统的总产出与几种生产要素的实际投入量之比;⑶总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含义:生产过程或系统的总产出与全部资源投入量之比;2.)按生产系统运作结果分类⑴狭义生产率含义:只考虑直接的资源投入产出结果的各种要素生产率;⑵广义生产率含义:生产系统从投入到产出转换过程的总绩效或效能。

3)按生产测评方式分类⑴静态生产率含义:某一给定时期的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⑵动态生产率指数含义:一个时期的静态生产率被以前某个时期静态生产相除所的的商,它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生产率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6-3 [经典例题1](2002年广东卷)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

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

据此回答(1)-(5)题:(1)该厂产品可能是( )A.化工产品 B .电子产品 C .建筑陶瓷 D .生物药品(2)该工厂布局首先需考虑靠近( )A.海港 B .航空港 C .公路枢纽 D .铁路枢纽(3)该企业还对我国为其生产零部件的厂家加以培育,这一过程称为( )A.本地化B.全球化C.城市化 D .工业化(4)该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厂与成品生产厂在地理上集聚,主要有利于企业( )A .快速交货,及时应变市场变化B .降低生产成本,加快产品升级换代C .集体快速转移生产地点D .降低产品销售费用(5)要吸引该产品的生产企业以集群方式布局工厂的地方,应当( )A .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B .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C .提供广阔的市场D .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解析:本题立意在于考查考生提取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具体考查了工业地理的基本理论及其运用。

第(1)题中的信息得知:该厂产品从我国运到欧洲,所需时间很短,只能选择航空运输;另外该厂生产还需与其他生产零部件的企业进行协作,因此判断出该企业产品是四个答案中的B 即电子产品。

第(2)题则需考虑靠近航空港,这样才能使电子产品快速出口到欧洲。

第(3)题中该企业对我国为其生产零部件的厂家加以培育,主要是为了加强自身企业的发展,这一过程被称之为企业生产的本地化。

如果不知道这一知识点,本题也可用排除法筛选出正确答案。

第(4)题中电子产品的零部件生产与成品生产厂在地理位置上的聚集,首先是便于零部件生产厂接近市场,利于它对市场的变化快速作出反应,快速交货;同时又有利干其降低生产成本,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

所以本题选A 、B 。

第(5)题中电子产品与其零部件生产厂集中布局在我国的某一个地方主要是为利用该地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由于电子产品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因此该选择应具有较为优良的环境,逐一分析答案,应选B 、D 。

答案:(1)B (2)B (3)A (4)AB (5)BD[经典例题2](2003年全国春季高考题)图6-3是“美国本土某种工业生产厂的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原理回答(l )-(3)题:(1)该工业的布局属于( )A.资源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动力指向型D.技术指向型(2)该工业最有可能是( )A.飞机制造工业B.机车制造工业C.瓶装饮料工业D.高档时装工业(3)美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中心位于图中( )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工业区位掌握的情况以及读图摄取信息的能力。

对于第(l )题,通过图示可看出该工业同人口密度成正比,因此可得出该工业布局属市场指向型。

由第(l )题的结论看第(2)题:飞机制造、机车制造、高档时装工业属知识密集型工业即技术指向型,因此可得第(2)题结论为C 。

对于第(3)题既要知道美国最大的电子工业——硅谷布局在圣弗朗西斯科又要搞清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尤其要注意同洛杉矶区别开。

答案:(1)B (2)C (3)A下图甲、乙、丙、丁表示了我国四个地区的优势产业形成的要素构成图,据此回答1~2题。

1.这四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依次是A.电子信息工业、羊毛衫加工业、旅游业、水产品加工业B.羊毛衫加工业、旅游业、电子信息工业、水产品加工业C.水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电子信息工业、羊毛衫加工业D.电子信息工业、旅游业、水产品加工业、羊毛衫加工业2.图乙表示的产业,在湘潭发展的主要优势是A.非凡的自然景观 B.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C.特殊的优惠政策 D.交通便利且附近经济发达读三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示意图,完成3~5题。

3.甲类工业的工资投入较高的主要原因应是A.劳动力投入数量大 B.为劳动密集型产业C.技术人员工资水平高 D.产品更新的速度慢4.下列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A.包头建棉纺织厂 B.上海建石油化工厂C.大亚湾建核电厂 D.黑龙江建制糖厂5.正由以丙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向以甲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转化的地区是A.“硅谷”地区 B.沪宁杭地区 C.辽中南地区 D.四川盆地读“某产业在不同年代的区域分布图”(实线表示产业转移方向,虚线表示产品输出方向),回答6-8题6、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最有可能是A、钢铁工业B、制鞋工业C、石化工业D、软件制造业7、从图中该产业转移的方向来看,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原料B、市场C、技术D、劳动力价格8、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产业先由a区域转移到b区域再到c区域,而不是直接由a区域转移到c区域,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 、劳动力价格B 、国家政策C 、交通运输D 、技术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9-11题9.按主导因素划分,丙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A .市场指向型B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C .原料指向型D .动力指向型10.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A .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 .产品科技含量高C .以航空运输为主D .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11.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A .环渤海地区B .长江三角洲地区C .珠江三角洲D .中、西部地区读a 、b 、c 、d 四种地理要素百分比的坐标示意图,回答12—13题12.如果图中a 、b 、c 、d 分别代表影响工业生产的资金、知识、资源、劳动力四要素所占该工业部门产值的份额,那么该工业部门最有可能的是A .纺织工业B .传统钢铁工业C .电子工业D .飞机制造工业13.如果图中a 、b 、c 、d 分别代表我国某自然村的四种主要农产品(依次为乳制品、玉米、蔬菜、柿子)占该村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那么该村最有可能位于A .广州市远郊B .杭州市近郊C .郑州市近郊D .武夷山区图14.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企业离开 “硅谷”,把工厂建到内地的得克萨斯州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的原因是①“硅谷”技术力量日益下降 ②“硅谷”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③“硅谷”土地被占用殆尽 ④东南亚等地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等优势条件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 ④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15—16题:15.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 .玩具制造B .汽车产业C .石化工业D .钢铁工业16.该产业部门属于欧美 Ⅰ阶段 香港、台湾地区 中国大陆、越南等地Ⅱ阶段 原料费A.劳动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读两区域图,完成17~19题。

17.9月23日,当城市②日出时,城市①的区时是()A.9月23日23时B.9月22日23时C.9月23日13时D.9月22日22时52分18.关于⑤地区和城市⑥的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⑤地区工业的资本集中程度低,以轻工业为主B.城市⑥周围是典型的分散化工业地区C.⑤地区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区D.城市⑥以廉价劳动力指向性工业为主19.城市②是在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现在此地煤炭资源已经枯竭,城市经济陷入困境,下列解困措施现实可行的是()A.发挥优势,继续发展高能耗的基础工业B.迅速发展微电子、航天等高技术产业C.在其周围继续寻找煤炭资源,维持其资源型城市的地位D.利用其周围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图12是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

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12反映出国际飞机制造业的A.集聚现象 B.分散现象 C.产业升级现象 D.产业转移现象21.此类合作,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有A.增大就业压力 B.加快工业化进程 C.促进技术创新 D.改变能源政策下图中甲乙为两个岛屿,据此回答22----24题:22、甲乙两个岛屿的共同点是:A 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B 夏季均盛行西南季风C 都分布在太平洋中D 西侧都有暖流经过23、甲岛屿森林树种比乙岛屿丰富的主要原因是:①地跨热量带较多②人工引进品种较多③东西降水差异大④植被垂直分异显著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4、甲岛屿大量生产笔记本电脑,这种工业属于:A 原料指向型B 市场指向型C 技术密集型D 劳动密集型读下面“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25~28题。

25.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A.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B.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C.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D.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26.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 )A.国土辽阔,资源丰富B.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C.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27.近年来,日本在中国的海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的区域优势表现在( ) A.劳动力与土地成本较低,潜在市场广阔B.石油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能源C.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地域组合优良D.正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时机28.日本的大城市多为港口城市,这说明( )A.城市的繁荣依赖于交通运输的发展B.沿海地区更适宜人们的居住与生活C.港湾水深的沿岸地势平坦开阔,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D.港口的建设为城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扩大城市规模下图为“中国造纸工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有关我国造纸工业空间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西部地区没有造纸工业分布B、造纸工业多沿海分布C、造纸工业分布东多西少D、省级行政中心没有造纸工业分布30.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按因地制宜原则,下列地区使用原料合理的有()A、北京—棉花、废纸B、黑龙江—木材、竹材C、广东—甘蔗渣、桑树皮D、甘肃—秸秆、芦苇图l3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32~32题。

3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A.①为资金 B.②为技术 C.③为劳动力 D.④为原料32.关于两区域同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图,a、d两国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

判断分析完成:33.在阶段I,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 D,原材料34.在阶段Ⅱ,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 D.原材料35.跨国公司投资的地域变化,说明了A.发展中国家政局不稳,是造成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B.劳动力是影响投资的主要区位因素C.跨国公司抑制了全球贸易的发展D.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区位优势在不断变化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