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玉赜谈
昆仑玉的鉴别知识

昆仑玉的纹理自然,与其他玉石的纹理有明显区 别。
03 颜色
昆仑玉的颜色丰富多样,可以通过颜色与其他玉 石进行鉴别。
与人造玉石的鉴别
01 成分
昆仑玉的成分是天然的,而人造玉石的成分是人 工合成的。
02 光泽
昆仑玉的光泽自然柔和,而人造玉石的光泽可能 过于明亮或暗淡。
03 气泡
昆仑玉内部的气泡大小不一致,而人造玉石的气 泡可能过于均匀。
专业保养
定期专业抛光
定期将昆仑玉送至专业机构进行抛光,以恢复其光泽和去除表面 划痕。
特殊护理
对于某些特殊质地或工艺的昆仑玉,需采用特殊护理方法,如使 用专业护理油进行保养。
存放环境
确保昆仑玉存放的环境干燥、通风,避免与异味物品接触,以免 影响其质地和色泽。
收藏建议
真伪鉴别
在收藏昆仑玉之前,务必进行真 伪鉴别,确保所收藏的是真正的 昆仑玉。
密度法
通过测量昆仑玉的重量和尺寸,计算 其密度。昆仑玉的密度通常比其他玉 石要高,如果测得的密度与标准值相 差较大,则可能不是真正的昆仑玉。
注意密度法的准确性受测量工具和操 作方法的影响,需要使用精确的测量 工具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获得准确 的结果。
03
昆仑玉的鉴别工具
放大镜
放大镜是鉴别昆仑玉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放大观察昆仑玉的表面特征和内部结 构,可以判断其真伪和品质。
3
透明度均匀
昆仑玉的透明度均匀,无明显差异或变化。
06
昆仑玉的保养与收藏
日常保养
避免硬物刮擦
01
昆仑玉的硬度虽然较高,但仍需避免与硬物接触,以免造成刮
痕或破裂。
保持干燥
02
昆仑玉不宜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以免受潮导致变色或产生
昆仑玉的鉴别方法

昆仑玉的鉴别方法
昆仑玉是一种具有高密度、坚硬耐磨、质地致密的玉石,其常见的颜色有白色、灰白色、浅灰色、黄灰色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昆仑玉鉴别方法:
1. 硬度测试:昆仑玉的硬度较高,可以用硬度测试工具(如硬度笔)刮擦其表面,如果无刮痕或只有细微刮痕,则很可能是昆仑玉。
2. 密度检测:昆仑玉的密度较高,可以通过称量其重量并浸入水中测量位移量来计算密度,昆仑玉的密度通常在2.96-
3.03 g/cm³之间。
3. 磨削测试:可用细砂纸或磨石进行磨削测试,昆仑玉的表面经过磨削后应当呈现出细腻、光滑的表面。
4. 光学鉴别:昆仑玉通常具有细腻的质地,可以透过显微镜观察其断口结构,昆仑玉的断口应当呈现出颗粒状、细腻、致密。
5. 化学测试:可以使用鉴别昆仑玉的化学试剂进行鉴别,常用的方法是将昆仑玉微微磨成粉末状,然后滴加硫酸和氢氧化钠试剂,如果产生沉淀则可能为昆仑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是一些常用的鉴别方法,对于不确定的情况最好请专业人士进行专业鉴定。
昆仑采玉录内容-解释说明

昆仑采玉录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昆仑山脉素有"神山"之称,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和精神家园。
在这座神秘莫测的山脉上,隐藏着丰富的玉石资源,成为世人争相探寻的宝地。
本文将从昆仑山脉与玉石的关系、采玉的历史沿革以及珍贵玉石品种等方面进行探讨,展现昆仑采玉的魅力与价值。
通过深入挖掘昆仑玉石文化的内涵,探讨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对昆仑玉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出建议。
展望未来,希望能够将昆仑采玉的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为昆仑玉石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内容安排。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介绍昆仑采玉录的背景和意义。
首先,我们将简要概述昆仑山脉与玉石的关系,引出对采玉历史、珍贵玉石品种等内容的讨论。
其次,我们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包括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和逻辑关系,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清晰的整体认识。
最后,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昆仑采玉录的探讨,探寻玉石文化的重要性,提倡保护与传承,展望未来发展。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具体介绍昆仑山脉与玉石的关系,深入探讨采玉历史以及不同珍贵玉石品种的特点和价值。
通过这些内容的呈现,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昆仑山脉的玉石资源及其文化背景。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全文的观点和主要内容,强调玉石文化的重要性,提倡玉石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并展望未来昆仑采玉录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结论部分,我们将给读者一个对全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概括,以启发更多对于玉石文化的思考和探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昆仑山脉与玉石之间的密切关系,回顾和总结采玉的历史演变,介绍珍贵玉石品种及其特点,深入探讨玉石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与传承玉石文化的建议。
通过对昆仑采玉的录文章的撰写,旨在向读者展示昆仑山脉丰富的玉石资源以及其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促进人们对玉石文化的关注与认识,进一步推动玉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描写昆仑玉的句子简短唯美(精选2篇)

描写昆仑玉的句子简短唯美(篇一)描写昆仑玉的句子简短唯美不少于50句1. 昆仑玉,沉静而沉稳,宛如大地深埋的宝藏。
2. 它凝结着岁月的沧桑,犹如一块沉默的石头,守护着岁月的秘密。
3. 昆仑玉的色泽宛如冰雪般洁白无暇,给人以纯净之感。
4. 透过它的晶莹剔透,仿佛可以看到远古的传说。
5. 昆仑玉如同深山老林中的明珠,它散发着神秘而诱人的光芒。
6. 昆仑玉在岁月的打磨下,愈加璀璨夺目,如同星空中的一颗明星。
7. 握在手中,昆仑玉的质感如丝般柔软,让人心生温暖。
8. 昆仑玉是大地赋予的宝石,有着坚韧的品质和柔软的气质。
9. 昆仑玉仿佛隐匿了天地间最纯粹的能量,给人以力量和勇气。
10. 昆仑玉,它是岁月的见证,见证了人们的喜怒哀乐,成长与坚韧。
11.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12. 雕琢而成的昆仑玉,似乎有魔法般的力量,让人心驰神往。
13. 昆仑玉的质感沉稳而典雅,仿佛是大地之神在人间的化身。
14. 昆仑玉即使不言不语,却能以其独特的存在诠释生命的魅力。
15. 它是一切灵感与创造力的源泉,带给人们无尽的艺术想象力。
16. 昆仑玉散发着神秘的魅力,它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结晶。
17. 它宛如山水间流转的美丽诗篇,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自然的美好。
18. 昆仑玉是心灵的寄托,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爱。
19. 昆仑玉有着坚硬的外表与柔和的内心,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
20. 它是智慧与灵感的结晶,是人类文化与历史传承的见证。
21. 昆仑玉犹如一曲悠扬的乐曲,轻轻地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22. 昆仑玉是神话与传说中的宝石,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与向往。
23. 它是一种珍贵而稀有的瑰宝,宁静而又安详地沉睡在时间的长河里。
24. 昆仑玉彷如一叶扁舟,驶过人生的沧海,承载着希望与梦想。
25. 它拥有着一种神秘的魅力,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其吸引和陶醉。
26. 昆仑玉的韧性代表着人类不屈的精神与追求卓越的品质。
【知识】青海昆仑玉发现二十年

【知识】青海昆仑玉发现二十年【知识】青海昆仑玉发现二十年2013-06-30评:转自青海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谢海林、曹德智、刘永宏三位专家的文章,籍以纪念青海昆仑玉发现20周年!昆仑玉被29届北京奥运会的选为奖牌用玉而斐名中外;经过市场洗礼,它已成为青海最具特色的产品之一。
值昆仑玉发现20年之际,撰写此文以示纪念。
一、昆仑玉的发现及其意义有关昆仑玉的发现有诸多版本,甚至赋予了神秘的色彩。
据调查昆仑玉发现于1992年2月,是在格尔木市鼓励民间报矿的环境下由郭里穆德乡扎西、德力等三个蒙古牧民,他们将放牧途中见到奇异石头(翠青玉)带到乡里才偶然发现的,由于初时不被人认识和历经较长的鉴定过程,直至1994年初发生哄抢事件时才被当地人所知。
昆仑玉的发现对诸多学界带来震动,道教学上认为有关昆仑山方面的传说得验证;地质学上,验证了新疆和田玉东延的推断;从考古学上它修正了1956年在三岔河4处新石器遗址中,其中刮削玉器来自“新疆和田玉”的误断,今天看来,它就是当地的“皮料”;在宝石学上,昆仑玉作为和田玉的一个新种且为优秀品种。
虽然他的归属至今仍在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昆仑玉填补了新疆二十多年未量产白玉的空白。
昆仑玉除了大量白玉产出,一些独立于和田玉之外的优秀品种也脱颖而出,更加丰富了和田玉的内容。
2008年29届北京奥运会奖牌用玉选为昆仑玉后,给予了它充分的信任和莫大的荣誉。
时至今天,青海昆仑玉已有了省标。
2010年被选著入原产地国家地理标识保护名录。
昆仑玉经过一系列大事件后,有了自己的独立的名份。
随着青海省产业布局以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天昆仑玉已是青海省最具特色的产品之一。
二、昆仑玉的主要产地自1992年三岔河玉矿发现以来,先后有九八沟、羊皮岭、没草沟、托拉海、小灶火、向阳沟等矿点发现,但规模量产、且有一定影响力的矿山只有三处:1、三岔河玉矿产于野牛沟、小南川与昆仑河三岔之处而得名,该矿的发现揭开了昆仑玉的序幕。
昆仑玉知识点总结

昆仑玉知识点总结昆仑玉是中国古代传统玉石工艺的一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之一。
通过对昆仑玉的知识点总结,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昆仑玉的历史渊源、特点以及鉴别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一、昆仑玉的历史渊源昆仑玉是中国古代玉石工艺中的一种,它在历史上被广泛应用于雕刻、制作玉器、传统礼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
昆仑玉在中国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大量有关昆仑玉的记载,这些记载为我们了解昆仑玉的历史渊源提供了重要参考。
昆仑玉的名称源自中国古代的地理名称"昆仑",昆仑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座神山,被认为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因此昆仑玉的名称也寓意着神奇、神圣和纯洁。
昆仑玉的产地主要是中国西北地区,如新疆、青海、西藏等地,这些地方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玉石产地,因此昆仑玉的产地也被称为"昆仑山"。
二、昆仑玉的特点昆仑玉在色泽、纹理、硬度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昆仑玉的重要鉴别标准之一。
首先,昆仑玉的色泽多样,主要有白色、灰色、绿色、青色、紫色等,其中以绿色昆仑玉最为珍贵。
其次,昆仑玉的纹理丰富多样,有细腻的丝瓜皮纹、清晰的细节纹、瑰丽的水墨纹等,这些纹理为昆仑玉增添了美感和审美价值。
再次,昆仑玉具有较高的硬度,一般达到6-7级,这使得昆仑玉可以经受雕刻、镂空等精细加工,成为制作玉器的理想材料。
除此之外,昆仑玉还具有纯净、坚韧、透亮、温润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昆仑玉成为了中国古代玉石工艺中的重要材料之一。
昆仑玉在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三、昆仑玉的价值昆仑玉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珍贵的价值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首先,从艺术价值上来看,昆仑玉以其丰富的色泽、瑰丽的纹理、精湛的工艺等方面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石中至宝",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昆仑玉介绍

说:,若是相识相遇,那不晓得是多的的缘分呢。妈妈的可爱的小男孩听后
糖玉等等,它们的特征如下:白玉。是昆仑玉的
主要品种,产量最大,其颜色多为灰白、蜡白色,
透明度为半透明,优于和田白玉,且玉料块度大, 质地细腻而温润,其中顶级玉料可比肩羊脂玉。
从色泽上说,青海白玉稍显灰暗,不够明亮,且
因为透明度,缺乏凝脂浑厚感。青白玉。其颜色
灰紫色、烟灰色等等,半透明,质地温润细腻,
也有人称其为紫罗兰、乌青玉等。其颜色特征非
常特别,稀有而珍贵,极大的丰富的和田玉的特 征,可以制成各种有创意的玉器。翠青玉。颜色
说:,若是相识相遇,那不晓得是多的的缘分呢。妈妈的可爱的小男孩听后
多为浅翠绿色,像极了翡翠,其往往与白玉伴生,
质地缜密坚密,光泽温润,有全绿,也有半绿者,
可制成俏色玉器,也是藏家比较青睐的品种。糖 玉。昆仑玉的中糖玉以浅黄褐色和黑褐色居多,
糖色或比较浅,又或者形成黑色的斑点,不是很美观,因而利Fra bibliotek价值也不会太高。
1cv0f2c9a EBET
说:,若是相识相遇,那不晓得是多的的缘分呢。妈妈的可爱的小男孩听后
昆仑玉,即青海玉,属于广义上的和田玉,
其与新疆和田玉在矿物成分基本一致,只是因产
出环境的差异而在结构、特征上有所不同。昆仑 玉产地位于青海境内的昆仑山脉之中,距离新疆
和田千余公里。矿区主要位于格尔木西南 100 多
公里处的青藏公路沿线。其产出的玉料以山料居
多,未见籽料,有少量山流水和戈壁料。昆仑玉 的主要品种有白玉、青白玉、烟青玉、翠青玉、
包括青灰色、浅灰绿、浅黄灰色等,色泽清新淡 雅,质地均匀缜密,透明度亦比较高,水头足,
说:,若是相识相遇,那不晓得是多的的缘分呢。妈妈的可爱的小男孩听后
日出东方 玉出昆冈——记昆仑玉的前世今生

仑山脉,又称昆仑虚,中国的第一神山。
它横贯新疆、西藏和青海之间,北瞰塔克拉玛干沙漠,南接浩瀚无垠的藏北高原,向东一直延绵到四川,与岷公里,平多万平方公里。
从空中俯瞰,其高大雄伟之势,宛如一条巨蟒盘亘于亚洲中部,被称为“亚洲脊柱”。
因昆仑山横空出世、气势磅礴,被古人尊为“万山之宗”“龙就在这巍巍昆仑之中,蕴藏着一种洁白温润的玉石,这就是昆仑玉。
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意思是“云气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凝结成霜。
黄金产在金沙江,玉石出在昆仑山岗”。
昆仑玉与和田玉同属昆仑山矿脉,昆仑以北称之和田玉,昆仑以东称之昆仑玉。
二者主要矿物成分都是透闪石,但因后期物理环境不同,其呈现出的色泽、质地也略有差别。
和田玉细腻温润,昆仑玉较之则更为玲珑通透,这在宝石学里称为同那么昆仑玉是如何自西域进入中原的呢?故事还得从周穆王与西王母瑶池相会说起。
据《晋年)在今天的河南卫辉(卫辉又称汲县),因两个盗墓贼的缘故,偶然发现了一座战国时期的魏王墓葬,出土了大量竹简,史称“汲家竹书”,其中记载的《穆天子传》是一部以记行体描述古代东西交通路线的书籍。
这部书向我们讲述了周穆王与西王母的一段动人传说,这也是最早关于昆仑玉由西域进入中原的文字记载。
这部书虽名为“穆天子传”,但实则是假托周穆王之名的东方商贾西行记录。
书中所述多与古代史地书籍记载的内容吻合。
书中最关键的是记录了昆仑山产玉地区及行走路线,几乎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贯通东西方玉石之路的线路图。
相传西周穆王被昆仑山的神秘所吸引,唯有一游方解心结。
于是在穆王十三年(公元前963年),驾着八匹骏马日行万里,从益蜀山(今山西高平县)向南行进到河北,又向西行,沿着黄河行至青海乐都羌人的游牧地,然后到达今天的柴达木盆地,穿山越岭来到昆仑山北坡,在赤水的北岸宿营三日。
穆天子就是从这里登上了昆仑山,在山中拜谒了黄帝的宫殿,为黄帝的大臣丰隆之墓培土,并与美若天仙的西王母会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仑玉赜谈作者:柳春诚张祥平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01期巍巍昆仑,横空出世。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
自古以来,在我国古代名著《山海经》、《禹贡》、《水经注》中均有记载,它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最神秘的地方,同时也是盛产宝玉的圣地。
被认为是一座具有活灵活现与不死思想、神仙结合在一起的神山。
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便是格尔木上源支流昆仑河源头的“黑海”。
据《山海经》记载,西王母每年八月初八在瑶池举行蟠桃宴会,宴请各方诸神。
据《千字文》记载,“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便是昆仑山。
昆仑出美玉,沧海产明珠。
昆仑山是昆仑玉、和田玉的唯一产地。
绵延一千两百多公里的昆仑山储藏有近300万吨的昆仑玉、和田玉。
几千年来已开发的数量还不到总储量的5%。
当代对昆仑玉从认识到开采,才短短十多年的历程,但昆仑玉因可雕性强,质地细润,其品质近似和田“羊脂玉”,且淡雅清爽,透明度明显大于和田玉,尤其“白带翠”更是以“青海翠玉”、“昆仑翠玉”的标志性玉种区别于和田玉,独领风骚。
数十年来,昆仑玉奠定了中国软玉四大主产区之一和中国白玉主产区之一的地位。
1980年以前,上乘的和田玉原料只要200元/公斤,目前最高可达20万元/公斤,其价格上涨了1000倍;1994年以前,上乘的昆仑白玉原料只要80元/公斤,目前最高可达4-5万元/公斤,其价格上涨了300-500倍。
尤其是在和田玉籽料中,带有褐红色、枣红色的皮最为珍贵。
俗话说:“玉器挂红,价值连城”。
辽宁出的一种黄玉的价值也非常贵重,玉器界有“千金易得,黄玉难求” 的说法。
作为中国最好的玉石昆仑白玉、和田脂玉,它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极具收藏价值。
据专家预测:未来十年昆仑玉、和田玉的价格将以每年30%-60%的速度递增。
玉作为一项新的投资,它的利润将极其丰厚,前景广阔。
青海的昆仑玉犹如黄河与长江,在最隐秘骚动的隧道里,出产于昆仑山燃烧的冰峰,它裹挟着生命的谜语,奔腾着灵魂的奥秘,冲折千沟万壑,辉映着大自然的光芒交替着白天黑夜,有如纸一样白,墨一样黑,那样热情、那样纯粹、那样哲理、那样的地久天长。
尤其值得赞扬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选用青海昆仑玉作为奖牌玉环用料,引起了全社会巨大的反响,全球的目光聚集在青海昆仑玉上,推动了青海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昆仑玉将以其独有的魅力展示于世人面前。
回顾中国博大精深的玉文化历史,迄今所知,距今60万年前的“北京人”,从花岗岩坡地上找到水晶并制造工具,这是我国玉器的最初萌芽。
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石器共存,其功能也与石器一致。
在先民们眼里,玉器与石器似乎没有区别,这就是玉、石不分的现象。
人类经历了数十万年的玉石并存、玉石不分的历史时期之后,对两者的差别慢慢有了新的认识。
距今七八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后期,辽宁新乐遗址的蛇纹石石凿。
距今约5500年前吴县草鞋山的崧泽文化残玉璜是经鉴定确认的软玉。
在北方内蒙古、辽宁西部的红山文化中出土了蛇纹石、硅质岩、松石等制作的艺术品。
在南方良渚文化中出土了透闪石、阳起石的玉璧、玉琮和玉纺轮。
在关中、中原及山东地区的仰韶、龙山诸原始文化中出土了角闪石、南阳玉、石英质的斧、铲、锛等工具型玉器。
到了殷商、西周时期,和田玉的本质美已取代了地方玉的礼制、祭祀、等级、聘礼、会盟、敛尸等社会功能,与统治势力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春秋时代出现了“重玉轻珉”的争论,这种争论到了春秋晚期还扩展到儒学界内,这就是子贡向孔子请教“重玉轻珉”的社会原因及和田玉的优越性。
孔子回答其重要的原因是“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
接着以儒学诸观念与和田玉的诸本质的物理特征作了伦理的形象对比,最后做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以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过:“玉,石之美者”。
在五花八门色彩斑斓的石头中,玉是最美丽的。
有的白如凝脂,高雅素洁;有的绿如碧草,富丽堂皇;有的晶莹剔透,光洁鲜亮;有的细腻温润,色泽富贵;每块玉无论从其质地到造型都有着观赏不尽的动人神韵。
在我国古代曾用玉制作兵器和祭天的法器。
后来,给玉赋予了仁、义、礼、智、信、德的信仰涵义和哲学思想,玉被誉为具有山川精灵、人文精神的美物,成为君子高洁情怀的象征。
许多美好的情操都和玉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如“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其中最震撼人心的是古代仁人志士们奉为座右铭的“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信条,展示了凛凛不可侵犯的英雄本色。
在中国汉字中,和“玉”字组合的字的数量不少,并且大都占有较为重要的寓意。
比如,简化字中国的“国”字里加个“玉”字,便念国,这充分说明中国是一个拥有玉石的大国;大王的“王”字加上一点,便是“玉”字,证明玉字的重要地位;从“玉皇大帝”的称谓上看,可知“玉”是至高无上的。
俗语讲:“玉石宝也”,所以宝贝的“宝”字既是一个宝字盖下设一个“玉”字,如此看来,从古到今宝是离不开玉的。
所以,在民间“玉”字的利用率是相当高的。
如一部《红楼梦》中就有1370多处提到了“玉”字,包括人的名字,如贾宝玉、林黛玉等。
在生活中用“玉”字做形容的词汇也很多,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选用青海昆仑玉作为奖牌,采用金镶玉的制作手法,真可谓金玉良缘,珠联璧合;形容高个女性为“亭亭玉立”;形容漂亮女性为“花容玉貌、如花似玉、洁白如玉”,谦虚点也要“小家碧玉”。
如果将“玉”字提到高度上说:“玉”是华夏文明的第一基石。
在民间,玉有护身避邪,镇宅消灾的说法,它能给人间带来吉祥好运。
中国民间有关于玉能避邪保平安的传说:相传玉能发出一种特殊的光泽,这种光泽在白天不易见到,夜晚则可照亮方圆数尺之地,而这种光泽是一切妖魔鬼怪最怕见到的。
所以在当今的青海玉石市场经常可以见到昆仑玉鬼面配件。
巍巍青藏高原,莽莽雪域昆仑。
在那冰川密布的世界屋脊,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源远流长……她滋养了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她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从洪荒年代起,在柴达木盆地小柴旦湖畔就有人类生存的足迹,被考古界称之为“小柴旦人”。
他们使用着打制石器,距今已有23000年的历史,属旧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则有贵南拉乙亥文化遗址。
继而出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铜石并用时代的齐家文化,青铜时代的辛店文化、诺木洪文化,以及广泛分布于河湟地区的卡约土著文化等遗迹。
汉代以来,中原王朝和民族政权在青海相互交替,多元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青海各文化时期均留下了大量的玉文化遗产。
那是一个遥远而又透露着耀眼的晨曦、深邃而又闪烁着生命的光辉的时代。
在火与青铜的熔炼中,交织着文明与野蛮、智慧与愚昧,孕造了表现人类伟大情感的——艺术。
然而,玉石的制作和使用在青海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开始了,柴达木盆地小柴旦湖遗址中已经发现有用水晶、玛瑙等制作的石器。
中石器时代的拉乙亥遗址中,更能见到以水晶、玛瑙、玉髓等制成的石核、石叶、刮削器等用具。
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的玉斧、玉铲、玉凿、玉锛、玉刀等资料也时有发现,其器形和制法与当时的石制工具没有太大区别,说明它们是当时使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从马家窑文化到齐家文化,玉石器在功用上出现了新的变化:齐家文化的玉器被赋予了更多的意识形态理念,其实用意义已大大降低,仅具有代表主人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意义。
青海出土的齐家文化各类玉器,绝大多数没有使用痕迹,说明这些玉器已经退出了实用的舞台,充当一种社会生活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礼仪器具。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四方。
以苍璧礼天,以璜琮礼地……”这是对璧、琮、璜等用途的说明,青海齐家文化中的玉璧、玉琮、玉璜具有同样的用途。
经专家分析归类,青海齐家文化玉器种类较为齐全,数量已近百件。
玉器材质可分为两类:一是硬度较大的透闪石玉(材料来源可能远一些,它们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重要标志);二是细晶质、粗晶质沉积构造的杂色阳起石玉、蛇纹石玉,它们的硬度相对较低(祁连玉、昆山玉可以说明它们的产地来源),这类玉材是齐家文化玉器的主要特征之一。
齐家文化社会形态已经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当我们用心灵去寻找自己故乡的文化灵魂时,会清晰地看到玉石文化艺术的历史,是我们民族在审美意识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化、复杂化,又不断地在更高的层次上单纯化、统一化,基本形成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构架的过程。
这个过程,具有虽粗糙,但却更充分、更生动,也更有意义的特点。
这个过程,是一个生机勃勃,开放进取活跃的阶段这个过程,玉与石交相辉映,预示着我们民族审美意识的“命运”的选择,凝固着中华文明的曙光。
确实,翻动这个时期的书页时,总感到目光有些迷乱,两万年前先祖们敲打石器的铿锵之声依稀可闻,五千年前黄河儿女舞蹈于彩陶之上的优美韵律历历在目,两千年来代代相传的宏伟英雄史诗《格萨尔》仍在传唱,盛行于民族民间的文化如草原上的花朵随手可撷。
这里是一片积淀着爱与美的土地,是一片充盈着礼赞和感恩的土地,更是一片洋溢着欢乐与自由的土地。
在这里,总怀疑在这些东西后面有着紧锣密鼓的情绪在集结、在组织、在冲突、在呼叫、在盼望、在寻找。
寻找更伟大的艺术语言,寻找更彻底的艺术精神,寻找跨越出高原奔泻千里的契机。
昨天的风,吹不动今天的树。
但是今天的雨,却是在昨天的风云中生成的。
也许滴落在我们镜片上的雨点,几千年前在昆仑山的峰顶,曾经洒落在那些尽情涂抹岩画的祖先们的脸颊上。
了解过去,正是为了今天。
我相信,我们的眼光会因观照那个时代而变得清澈明亮,我们的胸怀将因纳入那个时代而宽厚坦荡。
古人云:“千种玛瑙万种石”,玉有很多种类,在我国新疆有和田玉、河南有独山玉、云南有黄龙玉、甘肃有酒泉玉、山西有蓝田玉、北京有京玉、青海有著名的昆仑玉、海西州都兰县有美酒玉、互助县有冰糖玉、祁连山有祁连玉从玉理上分,又可分为白玉、紫玉、青玉、墨玉、黄玉以及翠玉等等。
当今中国的玉器制作形成了四大流派,即北派、扬派、海派和南派。
北派是指北京、辽宁一代工艺大师形成的雕琢风格,庄重大方、古朴典雅;扬派是以江苏、扬州玉雕风格为主,以讲究章法、工艺精湛而著称;海派是以上海为中心的玉雕艺术风格,其主要雕刻人物及动物造型,件件生动传神;南派指广州、福建一带,子岗碑及镂雕独树一帜,形成南派玉雕的艺术风格。
如今的玉器市场琳琅满目,各类玉器的外形创意,均凝聚着文化的内涵,以气韵为主,将动与静、大与小、线与面、聚与散、虚与实的对比高度统一在每件玉器之中。
在雕刻的线条中去求空间、节奏、力量与情感;从黑白黄绿中求色彩、求层次、求旋律、求梦幻、求理想、求生命。
各种玉摆件、玉挂件、玉把件、玉手镯、玉印章等式样繁多,工艺精湛。
在玉文化的打造中,增加了许多新的民俗寓意,如一匹玉马的身上雕刻一只玉猴,起名叫“马上封侯”;一头玉猪身上雕一只玉猴,起名叫“一代诸侯”;一只玉猴和一头玉象,起名叫“王侯将相”;两条玉狗,起名叫“双权在握”;一只玉米上雕个乌龟,起名叫“抱你长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