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3-5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5模块测试卷及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5模块测试卷及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5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班姓名_____ 座号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选择题(10个小题,共60分,1-9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0-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1.下面关于冲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很大的冲力时,其冲量一定很大B.当力与位移垂直时,该力的冲量为零C.不管物体做什么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重力的冲量相同D.只要力的大小恒定,其相同时间内的冲量就恒定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球,其质量分别为m a、m b,两球在某时刻发生正碰,两球在碰撞前后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m a>m b B.m a=m b C.ma<m b D.无法判断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B.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光现象C.在光的干涉现象中,干涉亮条纹部分是光子到达几率大的地方D.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不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4.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B.乙图中,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C.丙图中,射线甲由电子组成,射线乙为电磁波,射线丙由α粒子组成D.丁图中,链式反应属于轻核裂变5.氢原子发光时,能级间存在不同的跃迁方式,图中①②③三种跃迁方式对应的光谱线分别为Ⅰ、Ⅱ、Ⅲ,下列A、B、C、D 光谱图中,与上述三种跃迁方式对应的光谱图应当是下图中的(图中下方的数值和短线是波长的标尺)( )6.某单色光照射到一逸出功为W 的光电材料表面,所产生的光电子在垂直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最大半径为r ,设电子的质量为m ,带电量为e ,普朗克常量为h ,则该光波的频率为 ( )A .W hB .2222r e B mhC .2222W r e B h mh - D .2222W r e B h mh + 7.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 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m 的小球从槽高h 处开始下滑,则 ( )A .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动量始终守恒B .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C .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小球能回到槽高h 处D .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变的直线运动8.“朝核危机”引起全球瞩目,其焦点就是朝鲜核电站采用轻水堆还是重水堆.重水堆核电 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239(Pu 23994),这种钚239可由铀239(U 23992) 经过n 次β衰变而产生,则n 为( )A .2B .239C .145D .929.质量为m 、速度为v 的A 球与质量为3m 的静止B 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 球的速度可能有不同的值.碰撞后B 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A .0.6vB .0.4vC .0.2vD .v10.(多选)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速度大小为v 的A 球与质量为2m 静止的B 球碰撞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

高二物理3-5试卷含答案

高二物理3-5试卷含答案

高二物理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1.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B .同一物体的动量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 C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 D .运动物体在任一时刻的动量方向一定是该时刻的位移方向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 ( ). A .频率 B .强度 C .照射时间 D .光子数目3.有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 ). A .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 B .改用频率更大X 射线照射 C .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D .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4.A 球的质量是m ,B 球的质量是2m ,它们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动量运动.B 在前,A 在后,发生正碰后,A 球仍朝原方向运动,但其速率是原来的一半,碰后两球的速率比vA ′∶vB ′为 ( ). A .1∶2 B .1∶3 C .2∶1 D .2∶35.质量为m 1、m 2的两物体,分别受到不同的恒力F 1、F 2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在相同位移内它们动量变化相同,则F 1F 2=m 1m 2B .若在相同位移内它们动能变化相同,则F 1F 2= m 2m 1C .若在相同时间内它们动能变化相同,则F 1F 2=m 2m 1D .若在相同时间内它们动能变化相同,则F 1F 2= m 1m 26.质量为m 、速度为v 的A 球与质量为3m 的静止B 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 球的速度可能有不同的值.碰撞后B 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 ). A .0.6v B .0.4v C .0.2v D .v7.如图1-3所示,一铁块压着一纸条放在水平桌面上,当以速度v 抽出纸条后,铁块掉在地上的P 点.若以2v 速度抽出纸条,则铁块落地点为 ( ).A .仍在P 点B .在P 点左边C .在P 点右边不远处D .在P 点右边原水平位移的两倍处8.载人气球原静止于高h 的空中,气球质量为M ,人的质量为m 。

高二物理3-2、3-5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物理3-2、3-5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物理3-2、3-5测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

两电子分别从a 、b 两点运动到c 点,设电场力对两电子做的功分别为Wa 和Wb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a 和Eb ,则( )A .Wa=Wb ,Ea <EbB .Wa≠Wb ,Ea >EbC .Wa=Wb ,Ea >EbD .Wa≠Wb ,Ea <Eb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 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B .P 向下滑动时,灯LC . P 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小 D. P 3、如图所示电路中,线圈L 与灯泡A 并联,当合上开关S 后灯A 正常发光。

已知,线圈L 的电阻远小于灯泡A 的电阻。

则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当断开S 时,灯泡A 立即熄灭B.当断开S 时,灯泡A 突然闪亮一下,然后逐渐熄灭C.若把线圈L 换成电阻,断开S 时,灯泡A 逐渐熄灭D.若把线圈L 换成电阻,断开S 时,灯泡A 突然闪亮一下,然后逐渐熄灭4、下图是某交流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仅使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二倍,则交流电动势的最大值和周期分别变为( )A.400V ,0.02sB.200V ,0.02sC.400V ,0.08sD.200V ,0.08s5、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所接正弦交流电源两端的电压-时间图象。

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10∶1,串联在原线圈电路中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1A ,则( )A.变压器原线圈所接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B.变压器输出端所接电压表的示数为222VC.变压器输出端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D.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2202W 6、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 )A .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 .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C .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D .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二、填空题7.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①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可以通过测量______间接解决这问题.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②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必要步骤是_____.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的高度h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③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三、计算题。

高二物理选修3-5测试题(带答案)

高二物理选修3-5测试题(带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4分×13=52分)1、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C )A.,是α衰变B.,是β衰变C.,是轻核聚变D.,是重核裂变2、下列观点属于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有:(ACD )A. 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包括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B.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C.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在不同轨道上旋转3、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电子旋转半径增大B.氢原子能量增大C.氢原子电势能增大D.核外电子速率增大4、关于原子核的衰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射线有很强的穿透本领B.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C.γ射线是波长很长的电磁波D.用任何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的半衰期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和质子结合氘核时吸收能量B.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减小C.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4个D.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用来消除有害静电6、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D )A.13.6eVB.3.4eVC.10.2eVD.12.09eV7、质量为2kg的小车以2m/s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面向右运动,若将质量为2kg的砂袋以3m/s的速度迎面扔上小车,则砂袋与小车一起运动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C)A.2.6m/s,向右 B.2.6m/s,向左 C.0.5m/s,向左 D.0.8m/s,向右8、下列运动过程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的是( ABD )A.自由落体运动B.平抛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9、核反应方程23592U+n→14156Ba+9236Kr+αX是反应堆中发生的众多核反应的一种,n为中子,X为待求粒子,α为X的个数,则( )A.X为质子α=3 B.X为质子α=2C.X为中子α=2 D.X为中子α=310、在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若质量为m1的赵宏博抱着质量为m2的申雪以v0的速度沿水平冰面做直线运动,某时刻赵宏博突然将申雪向前水平推出,推出后两人仍在原直线上运动,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分离时赵宏博的速度为v1,申雪的速度为v2,则有( )A.m1v0=m1v1+m2v2B.m2v0=m1v1+m2v2C.(m1+m2)v0=m1v1+m2v2D.(m1+m2)v0=m1v111、32He是发生核聚变的极好原料.关于3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He的原子核内有三个中子两个质子B.32He的原子核内有一个中子两个质子C.32He聚变放出能量,一定发生质量亏损D.32He核内的核子靠万有引力紧密结合在一起12、质量为m、速度为v的A球与质量为3m的静止B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有不同的值.碰撞后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 A.0.6v B.0.4v C.0.2v D.v13、A、B两种放射性元素,原来都静止在同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其中一个放出α粒子,另一个放出β粒子,α与β粒子的运动方向跟磁场方向垂直,图中a、b、c、d分别表示α粒子,β粒子以及两个剩余核的运动轨迹( ) A .a 为α粒子轨迹,c 为β粒子轨迹 B .b 为α粒子轨迹,d 为β粒子轨迹 C .b 为α粒子轨迹,c 为β粒子轨迹 D .a 为α粒子轨迹,d 为β粒子轨迹二、填空题(3分×8=24分)14、 (2013高考)一质子束入射到静止靶核2713Al 上,产生如下核反应:p + 2713Al = X + n式中p 代表质子,n 代表中子,X 代表核反应产生的新核。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高二月考试题.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高二月考试题.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收集整理高二物理月考试题(选修3-5)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人从高处跳到低处时,为了安全,一般都是让脚尖先着地。

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 .减小冲量B .使动量的增量变得更小C .增加与地面的冲击时间,从而减小冲力D .增大人对地的压强,起到安全作用2.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规律的是( )3.如图为卢瑟福所做的α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 、B 、C 、D 四个位置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时间内在A 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相同时间内在B 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在A 时稍少些。

C.放在D 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D.放在C 、D 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 He H H 10423121+→+ 是聚变 B.n 2Sr Xe n U 109438140541023592++→+是裂变C.He Rn Ra 422228622688+→是α衰变 D.e Mg Na 0124122411-+→ 是裂变5.如图所示,小车与木箱紧挨着静放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有一男孩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男孩和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金箔 ABC D放射源 荧光屏显微镜B .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 .男孩、小车与木箱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 .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相同6.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B.若用某种色光去照射金属而没能发生光电效应,则说明该色光的波长太长。

C.若用某种色光去照射金属而没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加光照时间有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高二物理(选修3—5)测试题(二)

高二物理(选修3—5)测试题(二)

高二物理(选修3—5)测试题(二)班级: 高二( )班 姓名:一、不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 He H H 10423121+→+是聚变B. n Sr Xe n U 1094381405410235922++→+是裂变C. He Rn Ra 422228622688+→是α衰变D. e Mg Na 0124122411-+→是裂变2.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B.若用某种色光去照射金属而没能发生光电效应,则说明该色光的波长太长C.若用某种色光去照射金属而没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加光照时间有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方向移动B .一个动量为p 的电子对应的物质波波长为hp (h 为普朗克常量)C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D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不变4.玻璃杯从同一高度落下,掉在石头上比掉在草地上容易碎,这是由于玻璃杯与石头的撞击过程中 ( )A.玻璃杯的动量较大B. 玻璃杯受到的冲量较大C.玻璃杯的动量变化较大D. 玻璃杯的动量变化较快 5、如图1所示,x 为未知的放射源,L 为薄铝片。

若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上L 后,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在L 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则x 可能是 ( )A .α和β的混合放射源B .纯α放射源C .α和γ的混合放射源D .纯γ放射源6.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是 ( )A .α粒子散射B .光电效应C .天然放射现象D .原子发光现象7.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n=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能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2nAE n -=,式中n=l ,2,3,… 表示不同能级,A 是正的已知常数,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 ( ) A .A 163B .A 167C .A 1611D .A 1613 8、氢原子从能量为E 1的较高能级跃迁到能量为E 2的较低能级,真空中光速为c ,则 ( )A .吸收的光子的波长为h E E c )(21-B .吸收的光子的波长为h E E c )(21-C .辐射的光子的波长为)(21E E c h - D .辐射的光子的波长为21E E hc-9、“两弹一星”可以说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助了中国人的威风,下列原子弹和氢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弹是根据轻核聚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n He H H 10423121+→+B. 原子弹是根据重核的裂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n Sr Xe n U 10903813654102359210++→+C. 氢弹是根据轻核聚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n He H H 10423121+→+D. 氢弹是根据重核的裂变原理,基本核反应方程式n Sr Xe n U 10903813654102359210++→+10.用波长为2.0×10-7m 的紫外线照射钨的表面,释放出来的光电子中最大的动能是4.7×10-19 J .由此可知,钨的极限频率是(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s,光速c =3.0×108m/s ( )A .5.5×1034 HzB .7.9×1014 HzC .9.8×1014 HzD .1.2×1015Hz 11.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处于能级n=4的激发态,当它们向各较低能级跃迁时,对于多种可能的跃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放出的光子的频率等于从n=2 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的频率B.最多只能放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频率最高D. 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波长最长1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 、b 两球,其质量分别为m a 、m b ,两球在t 时刻发生正碰,两球在碰撞前后的速度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m a >m bB .m a <m bC .m a =m bD .无法判断13、将一个质量为3 kg 的木板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1 kg 的物块放在木板上.已知E/ev∞4n 3 21 0 -0.85 -1.51 -3.4-13.6物块和木板间有摩擦,而木板足够长,若两者都以大小为4 m/s 的初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则当木板的速度为2.4 m/s 时,物块正在( )A .水平向左匀减速运动B .水平向右匀加速运动C .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D .处于静止状态 14.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 )A .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B .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C .X 是中子,Y 是正电子,Z 是质子D .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15.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 夸克和d 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 夸克带电量为e 32,d 夸克带电量为e 31-,e 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 ) A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 B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 C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 D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16.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今有一质量为m 速度为v 0的子弹沿水平方向击中木块并停留在其中与木块一起运动,则子弹击中木块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冲量大小为( )A .mv 0B .M m m Mv m v +-00C .M m m Mv +0D .Mm v m m v +-020二、填空题:17、有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3的激发态,当它们跃迁时,有可能放出 种能量的光子;在能级 与能级 间跃迁时所发出的光子的波长最长,波长是 。

高二下期末模拟题物理(选修3-3、3-5)

高二下期末模拟题物理(选修3-3、3-5)

高二下期末物理模拟试题(选修3-3、3-5,共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已知天然放射现象放出α、β、γ三种射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α、β、γ三种射线分别是氦原子核、电子和中子B .三种射线中α射线速度最快、β射线电离作用最强、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C .α射线轰击氮原子核可以产生质子,核反应方程为42He +14 7N →17 8O +11HD .英国物理学家J .J .汤姆孙最早用α射线完成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核式结构的原子模型[答案] C2. 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 eV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 =3能级状态,则( )A .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B .氢原子可能辐射5种频率的光子C .有1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D .有2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答案 D3. 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氪90(9036Kr )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90(9040Zr ),这些衰变是( ) A. 1次α衰变,6次β衰变 B. 4次β衰变C. 2次α衰变D. 2次α衰变,2次β衰变答案 B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这就是β衰变的实质B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1个原子核了C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D .一个氘核(21H)与一个氚核(31H)聚变生成一个氦核(42He)的同时,放出一个质子[答案] A5.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A 、B 两个物块,现用外力缓慢向左推B 使弹簧压缩,此过程中推力做功W 。

然后撤去外力,则( )A .从开始到A 离开墙面的过程中,墙对A 的冲量为0B .当A 离开墙面时,B 的动量大小为mW 2C .A 离开墙面后,A 的最大速度为mW 34 D .A 离开墙面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4W [答案]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8分,答案做在答题卷上规定的地方)6. (19分)Ⅰ.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将1 cm 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400 cm 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 cm 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

高二物理选修3-5月考

高二物理选修3-5月考

高二年级模块测试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1、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相向运动,已知m A>m B.当两球相碰后,其中一球停止,则可以断定()A.碰前A的动量等于B的动量B.碰前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C.若碰后A的速度为零,则碰前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D.若碰后B的速度为零,则碰前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2、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B两小车中间夹着一个压缩轻质弹簧,用两手分别控制小车使小车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手同时放开后,两车的总动量为零B.先放开右手,后放开左手,两车的总动量为零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两车的总动量向左D.无论何时放手,只要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两车总动量一定守恒3、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C.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由于质量亏损,质量数不守恒D.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错误的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 B=2m 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 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m/s.则(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5、质量相等的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 A球的动量为7 kg·m/s, B球的动量为5 kg·m/s, 当A球追上B球发生碰撞后, A、B两球的动量可能为( )A. p A=6 kg·m/s p B=6 kg·m/sB. p A=3 kg·m/s p B=9 kg·m/sC. p A=-2 kg·m/s p B=14 kg·m/sD. p A=-4 kg·m/s p B=16 kg·m/s6、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 A :M B = 3:2,原来静止在平板车C上,A、B间有一根被压缩的弹簧,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在两物体被弹开的过程中有()A.A、B系统的动量守恒;B. A、B、C系统的动量守恒;C.小车向左运动;D. 小车向右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3-5模块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的要求。

)
1.关于γ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氢原子核外电子由外层轨道向内层轨道跃迁时产生的
B .是放射性元素衰变时伴随α射线或β射线产生的
C.是氢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D .是不带电的高速中子流
2.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
A .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 .正电荷在原子内是均匀分布的
C .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3.根据玻尔氢原子模型,氢原子核外电子分别处在第一第二条轨道上时,关于它的运动情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轨道半径之比等于1︰4
B .周期之比等于1︰8
C .速度之比等于4︰1
D .动能之比等于4︰1
4.若元素A 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 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 和B ,经过20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m A ︰m B 为( )
A .30︰1
B .31︰30
C .1︰2
D .2︰1
5.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 1、X 2、X 3和X 4各代表某种粒子,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114156923610235
92
3X Ba Kr n U ++→+ 230143015X Si P +→ 3234
90238
92X Th U +→
42349123490X Pa Th +→ A .X 1是α粒子 B .X 2是质子 C .X 3是中子
D .X 4是电子 6.分别用波长为λ和3λ/4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 )
A .12hc λ
B .23hc λ
C .34hc λ
D .45h c
λ 7.下面有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 .光子和粒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 .光的波粒二象性学说是牛顿的微粒说与惠更斯的波动说组成的
D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8.天然放射现象说明( )
A .原子不是单一的基本粒子
B .原子核不是单一的基本粒子
C .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
D .原子是由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基本粒子组成的
二、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不选的得0分)
9.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

爱因斯坦对物理学 的贡献有( )
A .创立“相对论”
B .发现“X 射线”
C .提出“光子说”
D .建立“原子核式模型”
10.氢原子的能级如图1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eV~3.11eV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 发生电离
B .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 =3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红外 线
C .大量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 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D .大量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
出3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
11.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为H O N He 1117814
74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过此实验发现了质子
B .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γ射线
C .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α射线
D .原子核在人工转变过程中,电荷数可能不守恒
12.据新华社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
造太阳”)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

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n He H H 10423121+→+
B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n Kr Ba n U 1092361415610235
923++→+
C .“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2mc E ∆=∆
D .“人造太阳”核能大小的计算公式是22
1mc E = 13.物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
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

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

对这个实验结果,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底片上出现不规则的点,是由于曝光时间不长,底片上的条纹看不清楚的缘故
B .底片上出现不规则的点,说明单个光子的运动是没有确定的轨道
C D .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比较多的地方
三、填空、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4.如图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实验仪器及线路完好,当光照射到光电
管上时,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可能的原因是: 。

4 -0.8
5 n E /eV ∞ 0 1 -13.
6 2 -3.4 3 -1.51 图1 图2
15.完成下面的核反应方程
4
2He +9
4Be → _______ +10n ; 14
7N +10
n → 146C +_______; 4018Ar +42He → 4320Ca +______; 30
15P → 3014Si + _________。

16.已知每秒种从太阳射到地球上垂直于太阳光的每平方米截面上的辐射能为E =1.4×103J ,
其中可见光部分约占45%,假如认为可见光的波长均为λ=0.55μm ,太阳向各个方向的辐射是均匀的,日地间距离R =1.5×1011米, h =6.6×10-34J ·s 。

由此可估算出太阳每秒辐射出的可见光的光子数为_______。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7.一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__________。

(基态时电子轨道半径
为r =0.53×10-10m ,电子质量为m e =9.11×10-31kg ,元电荷e=1.6×10-19c ,静电力常量k=9.0×109N·m 2/c 2)
四、计算题(共32分,按照题目的要求作答,计算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
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已知锌的逸出功为 3.34eV ,用某单色紫外线照射锌板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为106m/s ,求该紫外线的波长λ。

(电子质量m e =9.11×10-31kg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 ,1eV=1.6×10-19 J )
19.两个氘核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He 3
2(氦的同位素).已知氘核质量0m =2.0136u,中
子质量n m =1.0087u,He 32核质量e H m =3.0150u . (1)写出聚变方程并算出释放的核能(已知亏损1u 释放的核能为931.5MeV )
(2)若两氘核以相等的动能0.37MeV 作对心碰撞即可发生上述核反应,且释放的核能 全部转化为动能,则反应中生成的He 3
2核和中子的动能各是多少?
20.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63Li 俘获一个速度为407.710v =⨯m/s 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
6
1343012Li n H He +→+,若已知He 的速度42 2.010v =⨯m/s ,其方向跟中子反应前的速度方向相同,求:
(1)31H 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3412H He 和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之比;
(3)当42He 旋转了3周时,粒子31
H 旋转了几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