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古诗词集录
开封的菊花

开封的菊花,早在北宋时期就已驰名全国。
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篇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科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
菊花以独特的风韵成为古城开封的象征,被定为开封的市花,开封也因此被称为菊城。
今天大家来到了开封,就给大家说说开封菊花吧!菊花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于我国,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它与梅、兰、竹并称为花中"四君子"。
菊花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品种多达3000余种,而开封目前的菊花就有1000余种。
开封的菊花,早在北宋时期就已驰名全国。
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篇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科……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
"当时"禁中与贵家皆赏此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赏"。
到了明、清时期开封养菊之风更盛,在禹王台乾隆御碑中,至今还可以看到"风叶梧表落,霜花菊白堆"的诗句,由此可见,开封栽培菊花的历史是多么悠久了。
菊花因其品种繁多,色彩艳丽,姿态多变,在百花凋零的深秋傲霜开放,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然而你知道吗?菊花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用途呢。
"菊"字古作"鞠躬"的"鞠"字或"鞠"上加"竹"字头。
菊花最早是用来记节令"鞠"有"敛"和"穷"的意思,这就是说一年之中花事到此结束,现在"菊"这个名字就是根据菊花花期的特点确定的。
另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吕氏春秋十二纪》和《礼纪月令篇》中均有记载:"季秋之月,菊有黄华",这就是说,菊花开放的时候,是秋末九月,菊花又名"节花" "九华"等。
《不第后赋菊》黄巢唐诗鉴赏

《不第后赋菊》黄巢唐诗鉴赏【作品介绍】《不第后赋菊》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
此诗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
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
【原文】不第后赋菊⑴待到秋来九月八⑵,我花开后百花杀⑶。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⑷。
【注释】⑴不第:科举落第。
⑵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⑶杀:草木枯萎。
《吕氏春秋;应同》:“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
”⑷黄金甲:指金黄色铠甲般的菊花。
【白话译文】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创作背景】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
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被录取。
科场的失利以及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益发不满。
考试不第后,他豪情倍增,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抱负,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
【赏析】黄巢流传下来的三首诗中,有两首是以菊花为题材的咏物诗。
其中,《题菊花》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表现了他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必胜信念。
这首《不第后赋菊》的境界比《题菊花》更雄伟、豪迈。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首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
“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
“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元稹诗词《离思五首·其四》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元稹与⽩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诗友,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形成“元和体”。
诗词成就巨⼤,⾔浅意哀,扣⼈⼼扉,动⼈肺腑。
下⾯是⽆忧考分享的元稹诗词《离思五⾸·其四》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离思五⾸·其四》 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除却巫⼭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 经历过波澜壮阔的⼤海,别处的⽔再也不值得⼀观。
陶醉过巫⼭的云⾬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了。
即使⾝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半是因为修道⼈的清⼼寡欲,⼀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注释】 曾经:曾经到临。
经:经临,经过。
难为:这⾥指“不⾜为顾”“不值得⼀观”的意思。
除却:除了,离开。
这句意思为:相形之下,除了巫⼭,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此句与前句均暗喻⾃⼰曾经接触过的⼀段恋情。
取次:草草,仓促,随意。
这⾥是“匆匆经过”“仓促经过”或“漫不经⼼地路过”的样⼦。
不应解释为“按次序⾛过”。
例:宋陆游《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清诗取次成。
”元朱庭⽟《青杏⼦·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 花丛:这⾥并⾮指⾃然界的花丛,乃借喻美貌⼥⼦众多的地⽅,暗指青楼妓馆。
半缘:此指“⼀半是因为……”。
修道:指修炼道家之术。
此处阐明的是修道之⼈讲究清⼼寡欲。
君:此指曾经⼼仪的恋⼈。
【赏析】 “曾经沧海难为⽔,除却巫⼭不是云”表⾯上是说看过“沧海⽔”、“巫⼭云”之后,其它地⽅的⽔和云已经很难再⼊诗⼈的眼底了,实际上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和巫⼭之云,其深⼴和美好是世间⽆与伦⽐的——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让诗⼈动⼼的⼥⼦了。
诗⼈借“沧海⽔”、“巫⼭云”这世间绝美的景象,表达了⾃⼰对爱妻坚贞不渝的感情,表现了夫妻昔⽇的美好感情。
“曾经沧海难为⽔,除却巫⼭不是云”,意境深远、意蕴颇丰,情感炽烈却⼜含蓄蕴藉,成为⼈们喜欢借⽤的⼀副联语,后来不仅⽤来表达爱情深厚坚贞永固,还常被⼈们⽤来形容阅历丰富⽽眼界极⾼。
形容秋季菊花盛开的诗句

形容秋季菊花盛开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形容秋季菊花盛开的诗句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形容秋季菊花盛开的诗句有哪些形容秋季菊花盛开的诗句有一. 唐·黄巢《咏菊》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二.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三. 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四. 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五. 元稹唐《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诗歌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 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始终受人偏爱。
有人赞美它顽强的品行,有人观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他爱菊的缘由。
二. 咏菊,一般要说说菊花的可爱。
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
而是用了一个比方──“秋丝绕舍似陶家”。
一丛丛菊花围围着房屋开放,好像到了陶渊明的家。
秋丛,即丛丛的秋菊。
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饮酒》),是他的名句。
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
如此美妙的菊景怎能不令人沉醉?故诗人“遍绕篱边日渐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用心致志地绕篱欣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
“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实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三. 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3、四两句说明宠爱菊花的缘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终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秋怀》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1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赏析这首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
杂情感。
首联说应季节时令而产生的景物难道不好吗?为什幺所引起的秋思却这样令人心神沮丧呢?颔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描绘“节物”,咏尽秋
日佳趣。
那幺,究竟为何而心绪黯然?该联采用白描的手法,将酒旗招摇于西风中,菊花在细雨中盛开之景形象描述,以乐景衬哀情照映首联,并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心情的黯然。
颈联告知我们,诗人因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茫了!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中无补的苟且生活,所以尾联便写作者归隐的思想。
这就是诗人心绪黯然的所在。
秋天,草木黄落,原野萧条。
苍凉凄清的景象,最易触动离人游子的伤感,勾起羁旅行役的乡愁。
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首开其端,古往
今来,多少骚人墨客,从各自的身世经历,以“悲秋”、“秋兴”、“秋怀”为题,
抒发了思乡怀人的感慨。
如黄庭坚的“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
湖水。
菊花茶的诗句

有关菊花茶的诗句4.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____李清照《多丽·咏白菊》5. 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
____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7. 短篱残菊一枝黄。
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____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8.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____韩琦《九日水阁》9.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____曹雪芹《残菊》10.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____沈辂《九日登高台寺》11. 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
____吴文英《一寸金·秋感》13. 山远翠眉长。
高处凄凉。
菊花清瘦杜秋娘。
____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14.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____郑思肖《画菊》15.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____刘彻《秋风辞》16.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____黄巢《不第后赋菊》17.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____丘浚《咏菊》18.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____李清照《多丽·咏白菊》19. 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
____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20. 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
____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21. 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
____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22.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____刘克庄《贺新郎·九日》25.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
____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27.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28.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____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29.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30.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赞美菊花的诗句或名言

赞美菊花的诗句或名言1、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2、秋无寻处,认碎阴满地,还共秋住。
寄韵篱根,摇月笼云,也是萧疏风趣。
3、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4、乌沙漉酒后,挂在菊花枝。
5、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6、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7、一夜新霜着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8、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9、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0、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1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13、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14、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
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15、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16、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17、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18、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19、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20、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21、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22、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拓展阅读)菊花的简介(通用名称)菊花(其他名称)菊花《本经》(异名)节华《本经》,金精《金匮玉函方》,甘菊、真菊《抱朴子》,金蕊《纲目》,家菊《群芳谱》,馒头菊、簪头菊《医林纂要》,甜菊花《随息居饮食谱》,药菊《河北药材》。
(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
(采集)霜降前花正盛开时采收,其加工法因各产地的药材种类而不同。
白菊:割下花枝,捆成小把,倒挂阴干。
然后摘取花序。
滁菊:摘取花序。
经硫黄熏过,晒至六成干时,用筛子筛成球状,晒干。
陶渊明的诗词《饮酒其四》赏析

陶渊明的诗词《饮酒•其四》赏析《饮酒其四》魏晋陶渊明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赏析】这首诗表面写饮酒的悠闲自在,实际却隐藏着作者深沉的哀伤。
秋天是菊花开得最美的季节,在众芳摇落之时,它傲立枝头,尽情绽放自己的漂亮。
正因为菊花具有不媚俗不趋时的高尚节操,陶渊明才如此喜爱菊花,“秋菊有佳色”,“佳色”不过是“浅红淡白间深黄”,它的颜色并不十分绚丽,作者之所以称“佳”,那是因为菊花的内在品格之美。
“裛露掇其英”,作者趁菊花沾满露珠之时采摘菊花瓣,真是色香俱佳。
晋代有服食菊花的习俗,据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不过,作者服食菊花不仅在于强身,还代表了其高洁的志趣与操守。
屈原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正是如此。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作者将菊花瓣泛于酒中饮下,就觉得突然间忘却了世间的苦恼,而且饮下这菊花泡的酒,就使我远离了官场是非,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忘忧”,假如心中无忧,自然不会“忘忧”,这里透出了作者胸郁积的幽愤之情;“遗世”,超脱俗世,主要是指远离官场,隐居避世。
结合“忘忧”看,这里的“遗世”,也含有愤激的成分。
因为陶渊明本不想隐居,他有志“大济于苍生”,仅仅看不惯官场的黑暗才决定退隐。
后面六句具体叙写饮酒的乐趣和感想,表达了终生隐居的决心。
这其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做法,作者心有壮志,却不满这黑暗的现实,他的饮酒看似是怡然自乐,其实也是一种宣泄激愤的方式。
扩展阅读:陶渊明的早年生活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
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
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
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
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菊花古诗词集录伊丹巴、梦醒收集整理《饮酒》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菊》晋陶渊明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兰确铭》晋王淑之兰既春敷,菊又秋荣。
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菊》晋鲍照酒出野田稻,菊生高冈草。
味貌复何奇,能令君倾倒。
玉碗徒自羞,为君慨此秋。
金盖复牙半,何为心独愁。
《菊》晋袁松灵菊值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咏菊唐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重阳夕上赋白菊》唐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菊花》唐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云安九日》唐杜甫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清香酒暂随。
《菊》唐杜甫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题菊花》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咏菊》唐黄巢(三首)(一)孤高不合压群芳,枉把香魂贮入霜。
一季寒姿难妩媚,半篱瘦骨太苍凉。
拈来漉酒调诗韵,插罢临风怨夕阳。
何必索居标别格,也和泥土共枯黄。
(二)孤标不与百花同,浅淡芳香是性空。
酒亦闲温还寂寞,风因错拂自朦胧。
冰壶濯魄怜留白,玉骨横秋怨落红。
一瓣清寒匀瘦色,东篱夕照笑仙翁。
(三)秋来不与百花妍,瘦尽清寒入楚天。
雨润流香茶外饮,霜裁彻骨酒中眠。
何须妩媚争如意,只教孤标任可怜。
一瓣芳心开淡薄,无边旧事上琴弦。
《九日与陆羽饮茶》唐释皎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欲强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国菊,应傍战场开。
《赋得残菊》唐太宗阶至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秀清翠,圆花蔟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菊花》唐吴履垒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报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感遇》唐李白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异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李白生于盛唐,郁郁不得志。
伤感之情跃然于纸。
《菊》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辉,复想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忆白菊》唐陆龟蒙稚子书传白菊开,西城湘滞未容回。
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唐刘禹锡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莹静真奇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
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摆羽扇,含露滴琼浆。
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从渐并发,梅蕊妒先芳。
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菊》唐郑谷王孙莫把比蓬高,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地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赵昌寒菊》宋苏轼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甘草摧时始起花。
冬景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菊绿时。
又一首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
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
菊花宋陆游菊得霜乃荣,唯与凡草殊。
我病得霜健,每却稚子扶。
岂与菊同性,故能老不枯。
今朝唤父老,采菊沉酒壶。
《九月十二日折菊》宋陆游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晚菊》宋陆游蒲柳如懦夫,望秋已调黄。
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
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
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
高人寄幽情,米以泛酒觞。
头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
《残菊》宋梅尧臣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菊花》宋朱淑贞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求黄叶舞秋风。
《咏翻集句》宋史铸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
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处作孤芳。
鹧鸪天宋辛弃疾——寻菊花无有,戏作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唯有酒偏香。
自从归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事避重阳。
要知烂漫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重阳后菊花》宋范成大(一)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二)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力父亲不到门。
鹧鸪天《菊》宋张孝祥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
能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
凝薄雾,傲繁霜,东篱恰似武陵乡。
有时醉眼偷相顾,错认陶潜作阮郎。
《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和崔象之紫菊》宋韩椅紫菊披风散晚霞,年年霜晚赏奇葩。
嘉名自合开仙府,丽色何妨夺锦纱。
《咏菊》宋杨万里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菊》宋刘克庄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秋风。
不须牵引渊明比,随分篱边要几丛。
《菊》宋欧阳修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瘦菊为小婢作》陈佩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醉花阴》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咏白菊》宋李清照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擬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荼縻。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菩萨蛮无名氏秋风扫尽闲花草,黄花不逐秋光老。
试与插钗头,钗头占断秋。
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
不用泛瑶觞,花先看酒香。
《野菊》宋张滋野菊亭亭争秀,闲伴露荷风柳。
浅碧小开花,谁摘谁看谁嗅!知否?知否?不入东篱杯酒。
《赋十月菊》金元好问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退久已退梅花。
《菊花》明唐寅故国三经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画菊》明戴进黄花开满院前坡,醉杀西江计汝和。
忽见前塘着色画,不知秋色较谁多?《菊》明沈周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晚香轩》明高啟不畏风霜向晚秋,独开众卉已凋时。
地黄老圃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
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咏菊》明文征明菊裳荏苒紫罗衷,秋日融融小院东。
零落万红炎是尽,独垂舞袖向西风。
《菊》明李梦阳万里游燕客,十年归此台。
只今秋色里,忍为菊花来。
《菊》明李梦阳不随群草出,能后百花荣。
气为凌我健,香缘饮露清。
细开宜避世,独立每含情。
可道蓬蒿地,东篱万代名。
《题画菊》清陈鹤年离离风骨傲霜寒,晚节谁知事更难。
最爱东篱闲把酒,此中容得澹人看。
《菊》清许廷荣正得西方气,来开篱下花。
素心常耐冷,晚节本无瑕。
质傲清霜色,香含露秋华。
白衣何处去?载酒问陶家。
《题菊》清刘大槐翠叶丹苞斗晚霞,眼明真见故园花。
依稀白雁江天幕,得眼篱边箬帽斜。
《菊》清刘灏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菊》清刘灏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红楼梦》里的菊花诗,可为一绝。
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作者曹雪芹(一)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二)访菊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仗头。
——怡红公子(三)种菊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离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四)对菊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唯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沈霞旧友(五)供菊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路,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六)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凌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七)画菊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八)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九)簪菊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蕉下客(十)菊影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格疏打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枕霞旧友(十一)菊梦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十二)残菊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画菊与某宦留别》清郑板桥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
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菩萨蛮无名氏秋风扫尽闲花草,黄花不逐秋光老。
试与插钗头,钗头占断秋。
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
不用泛瑶觞,花先看酒香。
采桑子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爱菊》沈钧儒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樱唇滴处酥融雪,粉靥羞时涉泛霞。
莫道婆娑春意减,案头回盱有名花。
《赏菊》董必武各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