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菊花的古诗四句大全
咏秋菊最好的诗句

咏秋菊最好的诗句有:
1.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画菊》
2.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黄巢《不第后赋菊》
3.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薄
雾浓云愁永昼》
6.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8.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
10.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描写菊的诗句古诗大全

描写菊的诗句古诗大全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2. 菊暗荷枯一夜霜。
——苏轼《浣溪沙·咏橘》3.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4.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6.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黄巢《题菊花》7.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8.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陶渊明《饮酒·其七》9.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唐寅《菊花》10.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李商隐《菊花》11.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白居易《咏菊》12.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13.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14. 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郑板桥《画菊与某官留别》15.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苏轼《赵昌寒菊》16. 菊裳茬苒紫罗裳,海鹤纤翾白露翔。
——唐寅《题菊花图》17.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18.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钱时《九日对菊有怀》19.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唐太宗《赋得残菊》20.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陶渊明《和郭主簿》。
关于菊花的诗句古诗

关于菊花的诗句古诗1、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金·元好问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白居易3、家家菊天下黄,梁园独如霜。
——唐刘禹锡4、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
关于菊花的诗句古诗。
5、重肌强骨贫幽葩,更将金蕊和泛流霞。
——宋·苏轼6、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唐·杜甫7、耐旱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明。
——唐·白居易8、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
——9、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下天下渚莲恨。
——唐·赵嘏10、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
——宋·吕渭老11、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上开。
关于菊花的诗句古诗。
——黄巢12、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范成大13、吾家颇存有东篱菊,月夜秋风耐岁寒。
——郑板桥在14、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杨万里15、不是花中钟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16、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明·沈周17、花掉开不并百花丛,单一制疏篱趣味淡。
——郑思肖18、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到南山。
——陶渊明20、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陈佩21、故园三径调侃幽丛,一夜玄霜堕碧空。
——清·唐寅22、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王如亭23、孤独东篱湿露华,李珙金靥照曝光泥沙宋。
——范成大24、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2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26、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晋·陶渊明27、宁可枝头抱著茶死去,何曾吹倒百花中宋郑思肖28、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29、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轰。
——袁崧30、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31、等待至重阳日,还去就菊花陶渊明。
关于菊花的诗句古诗精选

关于菊花的诗句古诗精选到了菊花开放的季节了,菊花是文人墨客喜欢描写的对象,那么小伙伴们知道哪些关于菊花的古诗词句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菊花的诗句古诗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菊花的诗句古诗精选【一】1.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骆宾王《晚泊江镇》2.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刘禹锡《始闻秋风》3.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王之涣《九日送别》4. 残桃间堕井,新菊亦侵篱。
——许浑《早秋》5.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6. 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
——关汉卿《双调·碧玉箫》7.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杜甫《宿赞公房》8.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赵嘏《长安晚秋》9.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于谦《过菊江亭》10. 前年维舟寒漱,对篷窗丛菊花发。
——马致远《仙吕·青哥儿》11. 青山依旧好,黄菊近新栽,没商量归去来。
——张可久《红绣鞋·次归去来韵》12.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13. 潮腮笑入清霜。
——吴文英《惜黄花慢·菊》14.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曹雪芹《残菊》15. 从来菊花节,早已醉东篱。
——刘慎虚《九日送人》16. 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
——苏轼《哨遍·为米折腰》17.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18. 长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
——徐铉《茱萸诗》19.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王禹偁《村行》20. 自有菊泉供祭享,不消麦饭作清明。
——刘克庄《哭孙季蕃二首·每岁莺花要主盟》21.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鲁迅《偶成》关于菊花的诗句古诗精选【二】1.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小学菊花的诗句

小学菊花的诗句小学关于菊花的诗句菊花被古人称之为花中的句子,常常拿来自喻。
古诗文中经常出现。
下面随店铺看一下这些描写菊花的诗词吧,希望大家喜欢!【小学关于菊花的诗句】1、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3、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4、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
5、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宋·苏轼《赵昌寒菊》6、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唐·杜甫《云安九日》7、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白居易《咏菊》8、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
——《离骚》9、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唐·赵嘏《长安晚秋》10、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
——宋·吕渭老《一落索》11、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12、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13、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14、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杨万里《咏菊》1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16、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明·沈周《菊》17、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郑思肖《寒菊》18、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20、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21、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明·唐寅《菊花》22、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王如亭《菊城吟》23、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
——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24、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菊花的诗句 古诗大全

菊花的诗句古诗大全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6、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曹植《洛神赋》7、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8、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9、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
——李煜《句》10、前年维舟寒漱,对篷窗丛菊花发。
——马致远《仙吕青哥儿》11、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2、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杜甫《初月》13、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黄巢《不第后赋菊》14、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李白《九日》15、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16、秋以为期。
西风黄菊开时。
拄杖敲门,从他颠倒裳衣。
——辛弃疾《新荷叶初秋访悠然》17、青山依旧好,黄菊近新栽,没商量归去来。
——张可久《红绣鞋次归去来韵》18、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19、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20、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
——鱼玄机《重阳阻雨》21、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22、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
——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24、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
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
——杜牧《将赴湖州留题亭菊》25、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朱淑真《黄花》26、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27、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描写菊花的诗句

描写菊花的诗句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解释: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然间,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解释:我并不是百花中最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再无其他花可赏。
3.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黄巢《不第后赋菊》解释: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4.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陶渊明《和郭主簿》解释:菊花盛开在树林中璀璨夺目,青松罗列在山岩上傲然挺立。
5.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白居易《咏菊》解释:只有篱笆边的菊花,能够耐得住寒冷,初开的金色花朵在清晨里显得格外清新。
6.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杨万里《咏菊》解释:菊花偏偏选择在风霜之国盛开,它并不是春光之外的花朵。
7.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李商隐《菊》解释:在露水凝结、霜华渐重的时节,菊花渐渐倾斜,人们刚刚欣赏过它,转眼又到了小雪时分。
8.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唐·太宗《赋得残菊》解释:台阶上的兰花凝聚着秋日的霜露,岸边的菊花被晨光映照得分外美丽。
9.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吴履垒《菊花》解释:菊花金色的花瓣像璀璨夺目的黄金裙,亭亭玉立的枝干像白玉般洁净无瑕。
10.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苏轼《赵昌寒菊》解释:菊花的花瓣柔弱娇嫩,散发着幽幽的香气,金色的花蕊在流霞的映衬下更加美丽。
11.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梅尧臣《残菊》解释:菊花的花瓣虽然零落,但金色的花蕊依然散发着香气,即使枯萎也不改变它的芬芳。
12.菊暗荷枯一夜霜。
——苏轼《浣溪沙·咏橘》解释:菊花凋谢,荷花枯萎,经过一夜的霜冻。
13.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解释: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荫。
14.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含菊的诗句飞花令100首

含菊的诗句飞花令100首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饮酒(其七)》东晋·陶渊明3、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和郭主簿(其二)》东晋·陶渊明4、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九日》唐·王勃5、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唐·宋之问6、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九日送别》唐·王之涣7、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唐·孟浩然8、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九日登高》唐·王昌龄9、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感遇四首(其二)》唐·李白10、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九日》唐·李白11、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12、方同菊花节,相待洛阳扉。
——《送崔兴宗》唐·王维13、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唐·王维14、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唐·杜甫15、满岁如松碧,同时待菊黄。
——《树间》唐·杜甫16、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复愁十二首(其十一)》唐·杜甫17、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宿赞公房》唐·杜甫18、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九日五首(其一)》唐·杜甫19、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叹庭前甘菊花》唐·杜甫20、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其一)》唐·杜甫21、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22、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唐·岑参23、茅檐燕去后,樵路菊黄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菊花的古诗四句大全【篇一】关于菊花的古诗四句:咏菊唐代: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赏析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
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
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
用霜降之时,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
此诗赞赏菊花凌寒的品格。
整诗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
【篇二】关于菊花的古诗四句:菊花唐代: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赏析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
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的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
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
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
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
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
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
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
菊花是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
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
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的受人珍爱。
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了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
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
在写作上,用语淡雅朴素,饶有趣味。
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为渲染爱菊的气氛做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转,跌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篇三】关于菊花的古诗四句:野菊唐代:王建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赏析此诗紧扣住“野”字,写出了野菊特有的风貌。
其首句“晚艳出荒篱”,意谓野菊之花在草木凋残,百卉纷谢,连园菊也枯黄萎落的时候,却舒展出她那艳丽的容颜。
其中的“晚”与“荒”相映照,叠现出一幅冷落、萧瑟的空间背景;再着一个“出”字,不仅突出了野菊的一枝独放和光彩夺目,亦从力度上强化了野菊生命力的顽强。
接句“冷香著秋水”,意谓野菊花吐放的缕缕馥香荡漾在湛蓝的秋水之上。
其“冷香”与“秋水”相映照,构成了一幅明净、雅洁、宽阔,博大而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野菊之造福人间的心志因此而尽显。
其中以“冷”字修菊“香”,从诗人的心理感受来着笔,却与时令、气候相吻合,自然地渲染了香味的清纯无邪,一显野菊那冰清玉洁的姿质。
“晚艳”、“冷香”、“秋水”,既绘出了菊的形貌气味,又传出了菊的神韵丰采。
“出荒篱”点出了“野”。
后二句则进一步从旁烘托,在“野”字上开拓意境,把“野菊”写得神完意足,而诗人形象也略约可见。
此乃托物扦怀之法。
转句“忆向山中见”,顺着追根求源的线索,展现出野菊的出生地和来源处,紧扣题名中的“野”字拓宽诗的境界,从而使诗意得以升华。
其结句“伴蛩石壁里”是野菊在“山中”生活的必然交代,它客观地描绘出一位虽终日只能与低吟浅唱的蟋蟀为伴,但却立根岩缝、咬定青山、忍寂耐寒、矢志不移的强者形象,其孤标独显的高风亮节令人敬佩。
总之,此诗虽短小,但野菊之野劲、野香、野趣尽融其中,而作为“在野”的王建,其弃绝名利、超脱世俗的野逸之情,亦因此而得以寄托。
此外,这首诗的虚实处理也很妙。
一二句实,三四句虚,由“忆”相联,于是就从篱、水扩而到山、石,诗境为之开阔而且灵空飞动起来。
【篇四】关于菊花的古诗四句:不第后赋菊唐代: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赏析这首诗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
此诗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
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
“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
“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
“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
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
“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
身披黄金铠甲,屹立在飒飒西风之中,抗霜半寒,傲然怒放,这形象是何等英武!何等俊伟!况且,”满”城“尽”是,如同云霞,映照着天空;如同烈火,燃遍了长安!这里所歌咏、所塑造的,不是单独某一株菊花,而是菊花的“英雄群像”。
这首诗是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划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
当农民起义的“重阳佳节”到来之日,那些封建统治阶级威风扫地,不是如同那些“百花”一样凋零了吗?当浩浩荡荡的义军开进长安之后,那身着戎装的义军战士,不是象这满城菊花一样,金烂烂辉光耀目、威凛凛豪气冲天吗?这首菊花诗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英雄的颂歌。
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既写了菊花的精神,也写了菊花的外形,形神兼备;既写了菊花的香气冲天,又写了菊花的金甲满城,色味俱全,形象十分鲜明。
语言朴素,气魄宏伟,充满了使人振奋的鼓舞力量。
【篇五】关于菊花的古诗四句:题菊花唐代: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赏析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歌风台》)古往今来,却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自从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离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院菊花瑟瑟飘摇。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
“西风”点明时节,逗起下句;“满园”极言菊花之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以一种挺立劲拔之感。
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咏菊诗也不难见到;但“满园栽”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的菊花形象。
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
黄巢的诗独说“满园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生命力,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的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像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竟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
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或怀才不遇。
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后两句正是作者感情自然的发展,作者想象自己有朝一日做了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里开放。
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的表达了作者宏伟的抱负。
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劳动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遇命运的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
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是建立农民政权的施政纲领,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等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
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
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
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而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
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
”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旧政权的豪迈意志和信心,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表现了一位胸怀大志者的本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
这是因为诗中成功的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篇六】关于菊花的古诗四句:寒菊/画菊宋代: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赏析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
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
“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
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这句主要意思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
郑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