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磊落”源流考辨——兼谈《汉语大词典》“光明磊落”条
《汉语大词典》释义商榷数则

《汉语大词典》释义商榷数则
程志兵
【期刊名称】《陇东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20)003
【摘要】文章对《汉语大词典》中数条词语的释义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
【总页数】3页(P1-3)
【作者】程志兵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64
【相关文献】
1.《汉语大词典》“昏”字条目释义商榷
2.《汉语大词典》“没”字条目下复合语词释义商榷
3.《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释义商榷
4.《汉语大词典》释义商榷
5.《汉语大词典》"资给"条释义商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二节《辞源》——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语文词典

第二节《辞源》——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语文词典《辞源》是我国第一部大型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的综合性词典,无论是在收释的知识内容上,还是在编撰的体例上,都可说是一部推陈出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辞书。
《辞源》的编纂与增订《辞源》由陆尔奎、傅运森、蔡文森主编。
陆尔奎(公元1863—1935年),字浦生,号炜士。
江苏武进县人。
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举人,1906年进商务印书馆,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春开始了《辞源》的编纂,目的是为了开发民智,普及文化学术知识,以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
先后有数十人参加编辑工作。
至1915年《辞源》编成,历时八载。
商务印书馆1915年10月以甲、乙、丙、丁、戊五种版式出版正编。
正编出版后,新名词不断产生,社会上要求校正增补,因而有续编之作,由方毅主编,于1931年12月出版。
续编的体例一仍正编,两相比较,正编注重古代词语,续编广收新名词术语。
1939年6月正续编合订一册出版。
合订本对正、续编漏列单字作了增补,并勘正文字、辞句。
1949年出版简编本,精简内容,篇幅只有原书的1/3。
抗日战争胜利后,商务印书馆“鉴于新词日增,而旧编篇幅过大,即决定将旧词删繁就简,增入新词,此项工作于1948年底全部结束。
1949年全国解放……,新名词又有大量增加,经续行搜集,至1949年底,列于篇末,作为补遗。
”这就是1950年11月(缩印)出版的《辞源》改编本。
从1908年开始编纂《辞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期间的续编、增补、改编,主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充实新名词,而最初编纂的宗旨并没有改变。
《辞源》的特点《辞源》以旧有的字书、韵书、类书为基础,充分吸收了现代外国新辞书的编纂方法和体例特点。
以语词为主,博采百科性术语;以普及知识为主旨,供一般社会之用;以常见为主,强调简明实用;结合书证,重在考察词义的源委,故名《辞源》。
(1) 收词《辞源》收单字13000个,收复词50000余条,续编增补了30000余条,号称收词目100000余条①。
论《倩女离魂》中人鬼恋情模式的源流

论《倩女离魂》中人鬼恋情模式的源流引言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戏曲当中,常有关于爱情、婚姻地描写,而这些作品中又不乏人鬼相恋故事。
人鬼之恋作为一种特殊的爱情模式,成为文学作品中永不过时的题材,被编织成各种离奇古怪、生动有趣的故事,从古至今一直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
被文学史家誉为”元代四大爱情剧”之一的《倩女离魂》就讲述了一个典型的人鬼相恋故事,这里我就从《倩女离魂》入手,研究人鬼之恋具体模式和这一模式的源流,以及它产生的根源。
一、《倩女离魂》人鬼之恋爱情模式《倩女离魂》,全名《迷青锁倩女离魂》,作者郑光祖,郑光祖所作杂剧的成功之作是爱情剧。
《倩女离魂》是郑光祖爱情剧的代表作,取材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
剧本写张倩女与王文举系指腹为婚,王文举长大后欲申旧约。
可是张母嫌弃王文举未曾进取功名,不许二人成婚。
无奈之下,王文举只得孤身上京,倩女忧思成疾,卧病在床,魂魄却追随文举一同上京,相伴左右。
多年之后,王文举状元及第,衣锦还乡,携倩女回到张家。
在众人疑虑之下,魂魄与病体重合为一,遂欢宴成婚。
通观《倩女离魂》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出人鬼之恋的爱情模式:才子佳人——男女相恋——家长反对——男子离开——女子魂随——男子中举——女子还魂——大团圆。
男女主人公爱情大团圆之前波折不断,因为种种原因,相恋男女不能顺利在一起,父母、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都有自己的无奈和苦衷,于是出现僵局。
面对僵局,女子和男子所采取的方法截然对立,一种是消极逃避,让灵魂摆脱沉重的肉体,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一种是积极勇敢面对,用实际行动打破僵局。
前者虽是逃避,却也表现出其对封建世俗社会的强烈不满与反抗,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人鬼之恋爱情僵局的出现1、父母僵局——理想爱情与世俗幸福的对立一直以来,父母的形象在爱情故事中总是不得人心的,他们是男女爱情道路上的绊脚石,千方百计阻挠相恋男女在一起,难道父母当真不希望子女得到幸福?非也。
父母当然希望子女得到幸福,可是当极端个性化的爱情与世俗对幸福的判定出现矛盾时,父母与子女便成为对立的双方。
佛教成语源流考辨六则

佛教成语源流考辨六则
汤仕普
【期刊名称】《贵州文史丛刊》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一些大型辞书在佛教成语的收录过程中,往往以中土文献为源,结果导致误释成语本义、义项设立不全等问题.文章以《汉语大词典》等四部大型辞书收录情况为基础,结合中土、佛教文献,对“半路出家”等六条成语进行源流演变、释义及义项设立等方面的考释.
【总页数】6页(P110-115)
【作者】汤仕普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2
【相关文献】
1.敦煌佛教曲子词之调名源流考辨 [J], 王志鹏
2.常用佛教成语源流考辨五则 [J], 汤仕普
3.佛教用乐与宫廷典礼用乐的亲缘研究——以五台山佛教与明清宫廷典礼用乐为例的考辨 [J], 孙云
4.庐山东林寺佛教音乐源流考辨 [J], 龙朝明
5.成语俗谚类书编写的新开拓——评《成语典故源流故事赏析辞书》 [J], 李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统一测试试卷语文2024.4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班级进行了“古建文辉——语文中的中国古代建筑”主题探究活动,活动后计划举办专题展览。
下面是展览内容的初稿,请你进行审校、修改和补充。
展板一:汉字中的古建发展分)A.因为这里形容建筑物高大雄伟的样子,所以“巍峨”一词中无错字。
B.因为这里表达“鲜明地展示”的意思,所以“张显”一词中有错字。
C.“穴”读作“xué”。
D.“剖”读作“pāo”。
2.根据文段内容,在横线处补全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汉字凝固了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②建筑材料也会影响到汉字的构造B.①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被汉字凝固②汉字的构造也会影响到建筑材料C.①汉字凝固了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②汉字的构造也会影响到建筑材料D.①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被汉字凝固②建筑材料也会影响到汉字的构造篆文的“穴”字展板二:成语中的古建细节3.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美轮美奂B .包罗万象C .相得益彰D .棋逢对手4.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做出修改。
(2分)展板三: 诗文中的古建形式A .①不尽长江滚滚流 ②杜牧B .①不尽长江滚滚流 ②杜甫C .①生子当如孙仲谋 ②杜牧D .①生子当如孙仲谋 ②杜甫 6.为插图黄鹤楼拟写一副对联,补全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何时 ① ,看洲渚萋萋芳草今日白云仍在, 拂汉阳 ②A .①黄鹤飞来 ②历历晴川B .①黄鹤再来 ②历历晴川C .①黄鹤飞来 ②浩瀚烟波D .①黄鹤再来 ②浩瀚烟波7.展览的结语中需要解释主题“古建文辉”的意思,请你综合三块展板,补写内容。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版)所有课后答案大全解析

第一节现代汉语词汇概述(P116)练习题一、请运用“同形替代法”来鉴测哪些是语素,哪些不是语素。
语素:研、究、沙龙、汪、洋、仿佛、荒唐、荒、原、精、密、玻璃二、请区别下列语素属于哪一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
成词语素:的士、琵琶、啊、过、走、最、清、从不成词语素:微、阿、者、们、晰、言定位语素:啊(语气词)、过(助词)、阿、者、们、最、从(介词)、晰不定位语素:啊(叹词)、的士、琵琶、微、过(动词)、走、清、言三、现在一种女式厚底鞋,有不同的名称:“高底鞋”、“松糕鞋”、“长高鞋”、“增高鞋”,请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些名称加以解说。
“高底鞋”不叫“厚底鞋”的原因与“长高鞋”、“增高鞋”的名称来由一样,都体现了中国女性极力追求高挑的审美心理。
“松糕鞋”的名称融入了鞋的喻体,该喻体新颖独特,反映了当代社会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趋向。
四、判断下面这些词出现在什么历史时期,表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文明戏”是20世纪初指具有西方现代意识的戏剧(还有文明结婚、文明棍)。
“武工队”是指抗日战争时的敌后武装工作队,“支前”是指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支援前线的行为,“保家卫国”是抗美援朝时期出现的词,这后三个词语都表现了当时大敌当前,人民积极备战的时代风貌。
“卫星田”指在浮夸风指导下的虚假的高产田好比放了卫星上天、“大跃进”则是1958年是的一种不顾客观实际冒进左倾的群众运动,这两个词都是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的词语,反映了当时的一种极左思潮。
“工宣队”、“关牛棚”、“插队落户”、“文攻武斗”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词语,表现了十年动乱期间颠倒黑白、一派混乱的时代特征。
“国格”、“小康社会”、“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三陪小姐”、“追车族”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词,有些体现了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的时代特征,还有些则反映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
五、同样是“狗”,中国人常常说: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狐朋狗友,而欧美人则对狗情有独钟,请从文化心理上加以分析。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肥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学科试卷时长: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哲学仿佛是各种科学的宗邦,各种科学是逐渐由哲学分出来的独立国。
哲学的领地,虽然一天一天地狭小,而宗邦的权威仍在哲学。
科学之所穷,即哲学之所始。
两者的性质上区别虽经确立,不容相混了,然而两者的界限,却并未如长江大河为之截然分界。
二者之间有一中区,譬如历史与哲学虽各有领域,而历史哲学便处于二者之间,不能说完全属诸史学,也不能完全属诸哲学。
立在史学上以考察其与哲学的关系,约有四端:1.哲学亦为史学所研究的一种对象。
史学的对象,是人生与为人生的产物的文化。
文化是多方面的,哲学也是其一部分,所以哲学也是史学家所认为当研究的一种对象。
2.历史观。
史学家的历史观每渊源于哲学。
但有人说史学家不应有历史观,应当虚怀若谷地去研究,不可有偏见或成见,以历史附会已说,才可算是好史学家。
也有人说史学家应有历史观,然后才有准绳去处置史料,不然便如迷离飘荡于洋海之中,茫无把握,很难寻出头绪来。
3.就历史事实而欲阐明一般的原理,便不得不借重于哲学。
4.史学研究法与一般理论学或智识哲学有密切关系。
现在再从哲学方面来考察他与史学的关系:1.历史是宇宙的一部分,哲学是研究宇宙一切现象的,所以历史事实亦属于哲学所当考量的对象之中。
2.人生哲学或历史学,尤须以史学所研究的结果为基础。
3.哲学可在旁的学问中,得到观察和考量的方法,所以哲学也可以由历史的研究,得到他的观察法和考量法,以之应用到哲学上去。
4.要知哲学与一般社会及人文的状态的关系,于未研究哲学之先,必先研究时代的背景及一般时代的人文的状况。
所以虽研究哲学,也必以一般史识为要。
5.哲学史亦是一种历史的研究,故亦需用历史的研究法以研究哲学史。
历史哲学是研究历史的根本问题的。
如人类生活究竟是什么?人类的行动是有预定轨道的,还是人生是做梦一般的?我们所认为的历史事实是真的呢,还是空虚的?人类进化果然是于不知不识中向一定的方向进行呢,还是茫无定向呢?种种事实,纷纭错杂,究竟有没有根本原理在那里支配?这都是历史哲学的事。
《当代汉语词典》引例浅说

第15卷第4期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l5,卜io.4茎Q堕堡!兰旦:!Q型墅『丛Q里曼坠坠巡!Q坠!!掣垒&磐塑些≥坠型墅王堡墅:一坠兰堂一《当代汉语词典》引例浅说饧彦室(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摘要:词典的例句有着重要的作用,引例作为例句的一部分。
对来源于典故、传说、诗词等的词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引例可以帮助理清词语发展脉络,观察古今词义变迁,追溯词语源头。
词典中,引饲不仅牵涉到引源的准确性,还涉及到引用的术语,引例篇目的统一性诸问题。
本文对‘当代汉语词典》的探源引例作了考察,分析了其使用术语情况,发现其引例篇目处理存在不统一现象。
关键词:《当代汉语词典》;引例;术语;统一性“没有配例的词典只不过是一副骨架”,这为无数词典学家所引用,足以说明例证在词典中的重要作用。
诸家论述例证的作用,集中在印证释义、辅助释义、证明源流、展示用法四个方面。
对于词典中来源于典故、传说、故事、诗词等的词语,如成语等书面词语,例句的作用主要在于证明源流。
对这些词语来说,引例可以追溯词语源头、理清词语发展脉络,观察古今词义变迁。
可以说,对于具有历史来源的词语,没有引例就如同一具干瘪的肉体。
本文主要关注的是词典对引例材料的处理,看词典的处理是否做蓟了统一。
一、引例材料概况‘当代汉语词典>是一本中型语文词典,全书引用书目计有127种。
其中有单独的书籍,如‘史记》、‘诗经)等,有零散的个人篇章。
如‘醉翁亭记》等。
体裁牵涉到小说、散文、诗词、游记等,材料时代上起春秋,下迄现代,可以说囊括了整个中国古代史。
词语释义中引例次数达到347次,作用主要是对词语的印证和溯源。
各类引用材料中引用次数较多的有:‘左传>、‘史记》、‘诗经'、‘庄子》、‘论语》等典藏精品。
单篇是唐代作者的达32次,如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足见唐诗在文学中的地位。
现代作品只有鲁迅的‘故乡>。
二、引例术语给词语标注出来源,在词典编纂中就牵涉到词典的语言和程式,即用什么术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考证 , 以厘清其演 变发展 的脉络 , 并查找 出尽 可能早 的源头 , 为辞书编纂作 一点力所 能及 的工作 。
【 关键词 】 明磊落; 光 汉语大词典 ; 式; 形 源流 f 中图分类号 1 16 【 H 33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 号]63 1 320)101—4 17—8 (090—02 0 8
商务《 成语小词典》 5 8 页虽也收录了这条成语 , 却 未 引 出处 。甘 肃 师 大 《 语 词 典 }2 页 , 成 2 8 内蒙 古 《 成语手册}6 页和《 12 辞海》 语词分册 20 页关于这 01 条 成语 的 出处 , 一致 引 清 ・ 夫 之 《 通 鉴论 ・ 都 王 读 汉 高 帝 》 “ 张 良 ) 明磊 落 , 然 直剖 心 臆 于雄 猜 天 :( 光 坦 子之前。 而《 ” 汉语成语溯源》 光明磊落 ” “ 条下则举
第 2 卷第 1 1 期
20年 3 09 月
西昌学院学报 ・ 社会 科学版
Ju n l f c a gC l g S ca ce c dt n o ra h n ol e・o il in eE io o Xi e S i
V0 _ . l 21 N0. 1 M a .20 r , 09
源头。
二 “ 光明磊 落" 源头考释
在现存 古籍 中 ,光 明磊落” “ 四字连用 , 的确首 见于《 朱子语类》 。这与《 汉语大词典》 的首例不谋 而合 。但是 , 通过对历代文献典籍的检索与阅读 , 笔 者 发 现 此 条 成 语 的 出处 当 远 远 早 于 《 语 大 词 汉 典》 首例 出现 的时间 。其“ 襟怀坦 白, 正大光 明” 之 义最早现于北魏 - 崔鸿《 十六 国春秋》 卷十三 :大丈 “ 夫行事 , 当稻磕落落 , 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 如 德 、 马 仲达 欺 人 孤 儿 寡 妇 , 媚 以取 天 下 也 。 查 司 狐 ” 《 汉语大字典》石 ” “雷 字条下 : i ①l 《 集韵》 庐对切 , 去 队来 。同碣。指木石从高处滚下。②l 《 i 集韵》 鲁 猥切 , 贿来 。 同“ ” 《 上 磊 。 集韵 ・ 韵》 “ , 作 贿 :磊 亦 宿 。《 书 ・ 勒 载 记 下 》 “ ”晋 石 :大丈 夫 行 事 , 石 石 落 宜 雷雷 落, 日 如 月皎然。宋刘克庄《 辛稼轩集 ) :辛公 ” ( 序》 “ 文墨议论 , 尤英伟碡 落。 这些例证无 疑都证明 了 ” “雷” 古 代 确 同“ ” 它 们 可 互 相 通 用 。 由此 可 石 在 磊 , 知 ,瑶 碚落落 ” 即 “ 磊落 落 ” “ 亦 磊 。 虽然 , 这里的“ 碡碚落落” 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见 到 的这 个 样 子 , 是 它 在 意义 上 却 已经 具 备 了 “ 但 襟 怀 坦 白 , 大光 明 ” , 已凝 固化 为 四字 格 形式 , 正 义 且 应 该 说 它 就 是 “ 明 磊 落 ” 最 早 语 源 或 者 说 前 光 的
“ 光明磊落” 流考辨 源
— —
兼谈《 汉语 大词典》 光 明磊 落” “ 条
邱 丽
( 西南科 技 大学 文学 与艺 术学 院 , 四川 绵 阳 6 1 1) 2 00
【 摘 要 】 光明磊 落” 日常生活 中一条 经常使用 的成语 , ‘ ‘ 是 通常用于形容某个人“ 怀坦 白, 襟 正大光 明” 。一些大 型语文辞 书, 别是 成语 大辞典 , 特 均收录 了这 条成语 , 并附有相关例证, 的还列 出了它的其他一些形式。 即便如此 , 些辞 书仍未 能在 有 这
磺循( ) 磊 落落 , 日月皎然 。 如 ” 《 国成 语 大 辞典 》 光 明磊 落 ” 下 云 :形 容 中 “ 条 “ 胸 怀坦 F , 明 正大 。首 例 为《 子语 类 》 七 四 : 1光 ” 朱 卷 “ 如人 光 明磊 落 底 是好 人 , 譬 昏昧 迷 暗 底 便 是 不好
一
各大辞 书对“ 明磊落” 光 的解释
“ 明磊 落 ” 非 一 条陌生 的成语 , 书 面语 和 光 并 在
口语 中均经常出现。 汉语大词典》 光明磊落” 《 “ 条下 对 其 所作 的释 义 为 :形 容 胸 怀 坦 白。 此 义 项 有 如 “ ” 下三例引文 : 朱子语类》 ①《 卷七 四:譬如人光 明磊 “ 落 底 是好 人 , 昏昧 迷 暗底 便 是 不 好 人 。② 清 ・ 夫 ” 王 之《 读通鉴论 ・ 高帝十》 “ 汉 :其忘身以伸 志也 , 光明 磊落 , 坦然直剖 心臆于雄猜 天子之前 。 ③ 冯玉祥 ” 《 我的生活》 第二十五章 :以马伏波这样光 明磊落 , “ 功在 国家 的人 , 不 能逃 出梁某 之手 。 竟 ” 《 汉语成语大词典 》 “ :形容心地光 明正大 。首 ” 例为《 读通鉴论 ・ 汉高帝》 “ 张良) :( 光明磊落 , 坦然 直 剖心 臆 于雄猜 天 子 之前 。同 时 , ” 还指 出了它 的其 它 三 种 形 式 :磊 落 光 明 ” “ 磊 落 落 ” “ 碚 落 “ 、磊 和 循 落 ” 。 《 现代汉语词典》 “ :形容没有私心 , 胸怀坦 白。 ” 未列 出例证 。 《 海 成 语 词 典 》 义 为 “ 怀 坦 [ , 大 光 辞 释 胸 L 正 j 明 。 出处 为 《 书 ・ 勒 载 记 下 》 “ 丈 夫行 事 , ” 晋 石 :大 当
人 。 ”
证《 书 ・ 晋 石勒传》 认为它才是 “ , 光明磊落” 这条成 语 的最早 出处 。综观 以上几家辞书对“ 光明磊落 ” 的解 释 , 我们 发 现 , 大 型 辞 书对 其 所 作 的释 义 基 各 本相 同 , 然而 , 对其 源头 及形 式 的考证却 存在 差 异 。这不 免 引起 了笔者 的好 奇 。 为 了解决这个疑难 , 光 明磊落” 还“ 一个正确且 合理的源头 , 笔者通过翻检历代纸制文献并借助于 现 代 电子 语料 库 , 找 到 了这 个成 语 的尽 可 能早 的 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