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2007年考研试题',doc_type,pdf
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复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复试大纲第一篇: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复试大纲《电路分析基础》复试大纲1、电路的基础知识: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功率。
基尔霍夫定律,电阻元件,独立电压源、独立电流源、受控源。
两类约束与电路方程,线性与非线性电阻的概念。
2、电阻电路分析:等效的概念,线性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两和模型的等效变换。
支路电流法,节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线性电路与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关系,理想变压器的两个基本性质以及含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分析。
3、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电容的电压电流关系,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电容与电感的储能,一、二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的响应。
RLC串联电路。
4正弦稳态分析:正弦时间函数的相量表示,有效值相量,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二端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
阻抗与导纳,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RLc串联谐振电路分析,谐振角频率,品质因素,通频带,带通滤波特性,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平均功率,功率因素,最大功率传输(共轭匹配)。
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同名端,耦合系数,耦合电感的串联和并联,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
用叠加定理计算非正弦稳态电路的电压电流,非正弦稳态电路的平均功率;功率因数补偿问题二、复试要求1、理解电路模型,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功率。
熟悉基尔霍夫定律,电阻元件,独立电压源、独立电流源、受控源。
应用等效的概念简化分析电路。
熟练掌握节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及其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2、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分析方法。
熟悉理想变压器,了解替代定理,双口网络。
3、熟悉电容与电感元件,微分方程分析电路。
掌握一阶电路,特别是应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电路。
了解RLC二阶串联电路。
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随机信号分析试题A与标准答案

(1) X (t) 是广义循环平稳随机信号,并求出 X (t) 的循环周期。
(2)当
Θ
~
U
0
,
π ω
条件时,
Y
(t
)
是广义平稳随机信号。
(10 分)
解:
= mX (t) E= [ X (t)] E[ Aco sωt] = E[ A]cosωt =0
RX (t = +τ ,t) E[ Acosω(t +τ ) Acosωt] = E[ A2 ]cosω(t +τ ) cosωt
=0
RZ (t +τ ,t)= E [Z (t +τ )Z (t)]
∑ ∑ = = E mN
1
N
( X m cosωm (t +τ ) + Ym sinωm (t +τ ))
=n 1
(
X
n
cos
ωnt
+
Yn
sin
ωnt
)
∑ ∑ =
N =m
1
N =n 1
+
E E
( (
X X
m X n ) cosωm (t + τ ) cosωnt + E mYn ) cosωm (t +τ ) sinωnt + E (
= RX (τ ) cos(ω0t + ω0τ ) cos(ω0t) + RXY (τ ) cos(ω0t + ω0τ ) sin(ω0t) + RYX (τ ) sin(ω0t + ω0τ ) cos(ω0t) + RY (τ ) sin(ω0t + ω0τ ) sin(ω0t)
2007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电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电子线路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填空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 稳定电路输出电压应该采用的反馈组态是 ,稳定输出电流采用的反馈组态是 。
2) 反馈会影响电路的输出电阻,其中电压负反馈会 输出电阻,而电流负反馈会 输出电阻。
3) 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下降的原因是 存在,而低频信号作用时下降的原因是 存在。
4) 双极性集成运放的输入级多为 电路,中间级多为 电路,输出级多用 输出,偏置电路是 电路。
表1 A B C Y0 0 0 00 0 1 10 1 0 00 1 1 01 0 0 11 0 11 1 1 00 1 1 1 0 5) 差分放大电路有四种接法,分别是 、 、 、 ,其中 接法的共模抑制比KCMR 不为零。
6)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在放大区工作的条件是:发射结,其发射极电流Ie 是由 运动形成的;集电极 ,其集电极电流Ic 是由 运动形成的。
7) 十进制数(2537.80078125)10的十六进制表示形式是 。
8) 十进制数5的余3码BCD 编码为 。
9) 逻辑函数的真值表如表1所示,则其最小项之和表示为 (,,)Y F A B C =,最大项之积表示为 。
10) 图1电路实现的是 功能。
11) TTL 门电路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2所示,F = 。
12) 图3为TTL 门电路组成的微分型 触发器,若其输出脉冲宽度为4W T s μ=,恢复时间为1s μ,则其输出信号最高频率为 KHz 。
13) 对最大幅值为5.1V ,带宽为20MHz 的模拟信号进行单通道A/D 转换,要求模拟信号每变化20mV 能使数字信号的LSB 变化,那么选择A/D 转换芯片的分辨率最少应为 位,转换速度最低为 MHz 。
2007年考研试题及答案A

一、填空题(30分):1. (6分)由晶闸管构成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当输入交流电压为t u ωsin 3112=,纯阻性负载且其值为10R =Ω,当控制角45α=时,输出平均电压为 ,输出的功率因数是 。
2.(6分)由晶闸管构成的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当输入交流电压为t u ωsin 1412=,负载为反电动势且直流侧串联平波电抗器,已知60V, L=2E R =∞=Ω,,当控制角30α=时,输出平均电压为 ,输出平均电流为 。
3.(3分)缓冲电路( Snubber Circuit ) 的作用是 。
4.(3分)在交流供电系统中,当基波电流为140A I =,各次谐波电流分别为35792A, 1A, 0.5A, 0.2A I I I I ====, 则电流谐波总畸变THD 为 。
5.(3分)在逆变电路中,对于同一桥臂的开关管要采取“先断后通”的方法,也就是死区时间的设定,其目的是 。
6.(6分)单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180导通角,d 560V U =,则输出电压的基波有效值是 ,当只考虑10次以内的谐波电压时,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是 。
7.(3分)在SPWM (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 )控制的三相逆变电路中,设定的开关管的开关频率是20KHz ,逆变电路输出交流电压的频率为400Hz ,那么SPWM 控制电路中载波频率和调制波频率应分别设置为 和 。
二、简答题(60分):1. (7分)IGBT 在过流及短路过程中,系统如何检测并实施保护的?2. (7分)为什么晶闸管的触发信号通常不使用直流信号? 3. (7分)试说明有关晶闸管和电力晶体管的关断过程?4. (7分)请叙述电力二极管的反向恢复过程,在高频开关电路中,应选择什么型号的二极管?5. (8分)利用晶闸管SCR 构成的简易照明延时开关电路如图1所示,HL 是灯泡,SB 是开关,试分析此电路的工作原理。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电力电子技术2007-2016年考研初试真题+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14 电力电子技术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答题纸上。
)1、三相电压型逆变采用°导通方式。
需进行“先下后上”的纵向换流方式。
A. 120B. 90C. 180D. 602、电压型逆变器中间直流环节贮能与缓冲元件是。
A.蓄电池B.电感C. 电容D.电动机3、压敏电阻在晶闸管整流电路中主要是用来。
A. 分流B. 降压C. 过电压保护D. 过电流保护4、逆导晶闸管是将大功率二极管与B器件集成在一个管芯上而成。
A.大功率三极管B.逆阻型晶闸管C.双向晶闸管D.可关断晶闸管5、单相全控桥反电动势负载电路中,当控制角α大于不导电角δ时,晶闸管的导通角θ= 。
A.π-αB.π+αC.π-δ-αD.π+δ-α6、在一般可逆电路中,最小逆变角βmin选在下面那一种范围合理。
A. 0ºB.10º-15ºC.0º-10ºD.30º-35º7、对于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换相重叠角γ与哪几个参数有关。
A .α和U2 B. α以及负载电流I dC . α、负载电流I d以及变压器漏抗X B D. α、U2以及变压器漏抗X B8、若想减小SPWM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基波频率,可采用的控制方法是。
A.增大三角波幅度B.减小三角波频率C.减小正弦调制波频率D.增大正弦调制波幅度9、采用多重化电压源型逆变器的目的,主要是为。
A.减小输出谐波B.增大输出幅值C. 减小输出幅值D.减小输出功率10、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中直流端的直流电动机应该属于负载。
A. 电阻性B. 阻感反C. 反电动势D. 电感性电力电子技术试题第 1 页共4 页11、请写出电磁兼容性英文缩写。
A.MACB.EMCC.CMED.AMC12、共阳极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自然换相点是。
《电路分析基础(第2版)》大学考试试题A卷及参考答案

2021-2022年度大学期末考试试卷《电路分析基础(第2版)》大学考试试题A卷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被称为___电。
2、凡是用电阻的串并联和欧姆定律可以求解的电路统称为电路,若用上述方法不能直接求解的电路,则称为电路。
3、两个正弦量之间的相位之差称为相位差,频率的正弦量之间不存在相位差的概念。
4、与正弦量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复数电压、复数电流称之为。
最大值的模对应于正弦量的值,有效值的模对应正弦量的值,它们的幅角对应正弦量的。
Z,总电流等于。
5、理想并联谐振电路谐振时的阻抗6、当实际变压器的很小可以忽略时,且耦合系数K= 时,称为变压器。
这种变压器的量和量均为有限值。
7、三相电源作Y接时,由各相首端向外引出的输电线俗称线,由各相尾端公共点向外引出的输电线俗称线,这种供电方式称为制。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每小题1分,共7分)1、集总参数元件的电磁过程都分别集中在各元件内部进行。
()2、叠加定理只适合于直流电路的分析。
()3、电抗和电阻的概念相同,都是阻碍交流电流的因素。
()4、几个复阻抗相加时,它们的和增大;几个复阻抗相减时,其差减小。
()5、串联谐振电路不仅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中,也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6、由于线圈本身的电流变化而在本线圈中引起的电磁感应称为自感。
()7、三相电路只要作Y形连接,则线电压在数值上是相电压的3倍。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两个电阻串联,R1:R2=1:2,总电压为60V,则U1的大小为()A、10VB、20VC、30V2、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A、支路电流法B、回路电流法C、结点电压法3、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A、增大B、减小C、不变4、在RL串联的交流电路中,R上端电压为16V,L上端电压为12V,则总电压为()A 、28VB 、20VC 、4V 5、下列说法中,( )是不正确的。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秋)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试题2007年秋软件工程硕士微机试题年考研真题

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秋)软件工程硕士入学考试考试科目:304微机原理与应用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00分。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7分)1.数据传送速率与距离成( )。
A.相等B.不相等C.正比D.反比2.8086微处理器内部通用寄存器中的指针类寄存器( )。
A.IP B.BP C.BX D.CX 3.字符串操作时源串逻辑地址只能由( )提供。
A.ES、SI B.ES、DI C.DS、SI D.DS、DI 4.一个具有24根地址线的微机系统中,装有32KB ROM、640KB RAM和3GB 的硬盘,其可直接访问的内存容量最大为()。
A.496KB B.16MB C.100.496MB D.32MB 5.8086/8088微处理器可访问内存储器地址范围为( )。
A.00000H~FFFFFH B.0000H~FFFFH C.0~220D.0~216 6.在一段汇编程序中多次调用另一段程序代码,用宏指令比用子程序实现,其目标代码()。
A.占内存空间小,但速度慢B.占内存空间大,但速度快C.占内存空间相同,速度快D.占内存空间相同,速度慢7./BHE与A0配合以决定访问存储器的数据是高字节还是低字节工作,其/BHE 仅在总线周期开始的( )周期有效。
A.T1 B.T3 C.T4 D.任意8.微处理器与外设传送数据过程中,只由硬件完成而不需要软件支持的传送方式是( )。
A.查询B.无条件C.DMA D.中断9.程序中各条指令运行结果的状态由寄存器反映出来,这个寄存器是( )。
A.AX B.指令指针寄存器C.段寄存器D.标志寄存器10.8086响应中断的条件是( )。
A.IF=0,没有完成当前指令B.IF=0,完成当前指令值共 5 页第页1。
电子科技大学809管理学2007考研真题

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考试科目:411、管理学原理考试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对者打V,错者打x)1、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它认为,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2、菲德勒设计LPC来测定领导者的领导方式。
若低LPC,趋向于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若高LPC,趋向于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
3、在量本利分析法中,C(C=P-V)代表单位产品贡献,全部产品的贡献等于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时的产量叫保本点。
4、在“职务分析与设计”、“部门划分”和“结构的形成”三项工作中,“结构的形成”是组织设计的最基础的工作,因为组织设计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设计组织结构图。
5、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很大的相似性。
马斯洛的高层需要即赫茨伯格的主要激励因素,而低层次需要则相当于保健因素。
6、在计划的形式中,政策是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与规则相比,政策的灵活性更大。
7、头脑风暴决策方法与德尔菲技术的最大区别在于头脑风暴法要求参与的成员背靠背,互不通气,不在一起讨论、协商,可以有效地激发成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8、随着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和手段在组织中的广泛应用,管理者能够运用先进技术去获得更多的信息和作出更多的决策。
因此,管理的集权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而分权化倾向逐渐减弱。
9、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是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的权力和利益达到充分的体现,使组织成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0、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决定了技术创新是产品创新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其他创新都是围绕着技术创新进行的,而且其成果也最终在技术创新上得到体现。
11、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郝伯特·西蒙为代表,他们认为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