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保健记住六个字
初春怎么保健养生

初春怎么保健养生初春如何保健养生?春季是老百姓很喜欢的一个季节,天气回暖,万物复苏,象征着蓬勃的生机。
初春时期,天气乍暖还寒,保健工作一定不要落下。
接下来店铺给大家介绍初春如何保健养生呢。
初春保健养生的方法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春季的养生保健也会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下面提醒各位老人,初春养生保健要记住六个字:春捂、养胃、护肝。
春捂:捂好背、腹、脚。
初春时节,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脱衣。
得知冷空气即将到来,就提前增添衣物。
春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
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此外,有句俗语叫“寒从脚下起”,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做好足部保暖才能使身体真正地暖和起来。
养胃:少酸增甜多喝粥。
中医养生学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这是因为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故饮食最好少食酸辣,稍微偏甜较为合适,比如山药、百合、木耳等。
而中医认为,粥类饮食最养脾胃,如果平时感觉胃脘隐痛,食欲不太好,容易口干咽燥,甚至形体消瘦、舌红少苔,那么不妨吃些山药百合大枣粥。
山药具有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苡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有滋阴养胃、清热润燥的作用。
如果因心情不好而引发胃部不适,建议吃些木耳炒肉片。
黑木耳益胃滋肾、调理中气,与猪瘦肉合用,可补益脾胃、调理中气。
护肝:晨起伸伸懒腰。
春在五行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一定要重视护肝。
除了远离烟酒,注意饮食之外,最简单的就是伸懒腰。
人体困乏的时候,气血循环缓慢,这时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的作用。
伸懒腰后,血液循环加快,能激发肝脏机能,从而达到对肝脏的保健效果。
1、衣--立春过后还得“捂”春不减衣,秋不戴帽!虽然立春意味着春天的来临,但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主任胡斌说,由冬季转入初春,气温变化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可能难以适应,会使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春季养生口诀小百科

春季养生口诀小百科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齐发,在这春意盎然的节气里,养生也要开始着手,春季养生口诀教你如何在春季养生,接下来店铺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春季养生口诀早春阴寒渐退去,阳气渐开始生发,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菜芥末莫离它,性寒食品少吃些,以防阻遏阳气发。
仲春肝亢可伤脾,影响脾胃运化差,适当进食枣和蜜,滋补脾胃食锅巴,避免过酸和油腻,饮食应该易消化。
暮春吃得要清淡,体内积热要防范,绿豆赤豆酸梅汤,蔬菜水果加绿茶,大辛之品皆应避,化火变疮危害大。
饮食区别注意到,身心康泰度春夏。
春季养生保健10个注意事项1、早上梳头、晚上泡脚《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至夜卧时,用热汤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风毒脚气,勿令壅滞。
”就是说,春天早上梳头、晚上用淡盐水泡脚,能促进人体气血运行,保健防病。
2、晚睡早起,不可恋床春季养生在睡眠上要保持“晚睡早起”的习惯。
晚点睡觉指晚上9点以后入睡。
早起是指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起床,有利于气机的生发,晚点睡不是越晚越好,最好在晚11点前入睡,否则第二天容易双目赤红,容易肝火上升。
3、晨起提倡宜伸懒腰之所以提倡晨起宜伸懒腰,是因为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松软懈怠,气血周流缓慢,故方醒之时,总觉懒散而无力,此时若四肢舒睁岈伸腰展个岈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吸深呼,则有吐故纳薪、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
4、多晒太阳补钙春分过后,日照时间渐渐变长。
当大地脱去冬天寒冷的外衣,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柔和。
此时,我们应该尽情享受阳光带来的健康益处。
民间素来有“学会晒太阳,胜过吃补药”的说法。
最好走出家门晒太阳,不要隔着玻璃晒。
5、“躲避”紫外线,注意防晒一般只有到了炎夏,才会想起紫外线的存在。
其实在春季,紫外线就已经开始对皮肤进行伤害。
尤其在中午11时至下午3时这段时间,紫外线的强度比你料想得要高许多。
紫外线很容易促使雀斑的生成,黑色素的沉积。
初春健康养生小知识大全

初春健康养生小知识大全虽然已经到了春季,但是天气仍然没有完全回温,并且早晚温差会很大。
因此,初春养生还是需要注意保暖的哦。
为大家介绍一下初春养生的知识。
早春保健小贴士1、“春捂”不可忘:对于春季外部环境的气温、湿度、气压等的变化,人体内的生理环境也发生适应性的变化。
适当地多穿些衣服,通过加衣保暖的办法来对付“倒春寒”,预防疾病的发生。
春天乍暖还寒,衣服不可骤减,不可过早地脱去冬衣。
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更要注意“捂”,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倒春寒”气候的变化。
当然,凡事要有节有度,“捂”得太厚太严也不可取。
2、增加体育活动:定期户外锻炼能有效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有助于抵御“春寒”的侵袭,为全年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打下基础。
通过体育活动,人们可以精力充沛,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同时,体育锻炼还可以减轻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精神紧张、焦虑和抑郁症状,有利于身心健康。
3、重视居室通风:保持居室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使室内的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这样就使各种病菌失去了滋生的条件。
平时要勤洗手,这是减少接触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手段。
4.每天用芩月白草益祖粉洗脚。
中医理论记载,人有"四根"--耳根、鼻根、乳根和脚根,其中以脚根为四根之本。
人老脚先衰,木枯根先竭,可见脚对人体的重要性。
每天晚上回到家,用秦月百草益足粉加入热水舒舒服服泡个脚,通经络排湿寒的同时,身心也就不知不觉随之彻底放松,夜晚还能香甜入梦,这真是一件非常不错的生活享受。
体会到舒服感的同时,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早春养生常识1、每天坚持多喝水每天大量饮水可以提高身体系统的循环速度,缓解紧张的身体机能,提高预警能力和能源消耗。
事实上,饮用水还有另一个减肥的好处。
如果你每天吃16盎司的水,你一年可以减掉5磅。
2、不要急于减穿衣服由于气候的巨大变化和春天的阳光,人们常常忽视早春的浮躁和寒冷。
立春养生口诀

立春养生口诀
立春养生口诀如下:
1.立春踏青宜养肝,早起晚睡泡脚眠。
提倡在春季适当外出活动,如踏青,有助于疏肝解郁,同时提醒人们应顺应季节变化调整作息,早起以接阳气,晚睡前用热水泡脚助眠。
2.防疫将息乍寒暖,春捂养阳防春寒。
春季气温波动较大,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尤其是“春捂”原则,不宜过早脱去冬衣以防倒春寒导致身体受凉。
3.制怒怡情好心态,寡欲避风似神仙。
在情绪调适上,强调控制愤怒、保持愉悦心情的重要性;生活上主张减少过度欲望和避免直吹春风,以免外邪入侵。
4.雨水润物细无声,适当锻炼导引功。
春雨时节,万物复苏,此时适宜进行适度的锻炼,比如练习传统导引术或轻柔运动,以助气血流通。
5.省酸增甘食热粥,心存淡泊制怒平。
饮食方面,遵循中医养生之道,春季宜省酸味食物而增加甜味食物(并非指过多糖分摄入,而是选择性地吃一些具有滋养作用的食物),并食用易于消化吸收的热粥类食品。
同时,保持心境淡泊宁静,有助于调节情绪,保持身体健康。
6.当心脾胃受寒湿,春捂涵阳防疫病。
春季尤其要防止脾胃受寒湿侵袭,注意保暖的同时,通过合理
饮食及生活习惯涵养体内阳气,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
初春养生保健“六要”

初春养生保健“六要”初春养生保健是指在春季到来之际,通过调整饮食、锻炼身体和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来保持身体健康。
根据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初春养生保健需要遵循“六要”,即饮食要养生、起居要有规律、运动要适度、心情要舒畅、环境要整洁、休息要充足。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六个方面的养生保健要点。
首先是饮食要养生。
初春气候多变,人体容易受到寒冷和湿气的侵袭,因此饮食要偏向温热健脾的食物,如姜、葱、大枣、山药等。
还需要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应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多的油腻和煎炸食品,以保护肠胃。
其次是起居要有规律。
春季天气转暖,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保持室内通风,定时打扫卫生,避免空气污染。
要注意保暖,早晚温差大,要适当增添衣物,以防感冒和关节疼痛。
第三是运动要适度。
春季适合进行户外运动,如慢跑、散步、游泳等。
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但要注意不要过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引起的身体不适或损伤。
在户外运动后要注意补充水分,及时休息,避免中暑和运动过后的疲劳。
第四是心情要舒畅。
春季阳光明媚,万物复苏,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乐观积极。
多参与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交流沟通,可以缓解压力,减少焦虑和抑郁。
积极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如阅读、旅行、音乐等,可以放松身心,提高生活质量。
第五是环境要整洁。
春季花粉飞散、细菌滋生,室内外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
及时清洁家具、地板、窗帘等,保持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可以使用空气清新剂或植物清洁空气。
还要注意室内卫生,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和洗手间,防止疾病交叉感染。
最后是休息要充足。
春季气候干燥,人体易感疲劳。
适当休息可以恢复体力,缓解工作压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应过度劳累。
午休时间不要过长,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在工作间隙,可以适当进行眼保健操或全身放松操,缓解眼部和肌肉的疲劳。
四季养生六字诀

四季养生六字诀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呬定收金肺润,肾吹唯要坎中安。
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嘘”肝气诀:肝木青龙旺在春,病来还觉好酸辛,眼中赤色兼多泪,嘘法行功效若神。
“呵”心气诀:心神烦躁急须呵,此法灵灵更莫过,喉内门疮并热痛,行之渐觉体安和。
“呬”肺气诀:肺生咳嗽作痰涎、胸隔烦躁喉舌干,却病急行呬字诀、上焦火降自然安。
“吹”肾气诀:肾为水海是生门,保命藏精养蒂根,眉盛耳鸣兼黑瘦,吹之精气及昆仑。
“嘻”三焦诀:三焦火症报君知,静坐蒲团须用嘻,此法通玄传上古,清凉三部胜良医。
“呼”脾气诀:脾家属土太仓名,饮食成痰湿热生,泻病肠鸣并吐水、急调呼字便和平。
药王孙真人---四季养生六字总诀肝若嘘时目瞪睛,肺知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六字诀养生法之一——嘘字治肝病法静坐端正,怒目扬眉。
意念是卑视病灶,视为小病,不久即愈。
然后慢慢转头,左顾右盼。
头在正面时吸气,头左、右顾时念嘘字。
站立练功时,再加双手拍打功,头左转时右手拍打左肩,头右转时左手拍打右肩。
肝属木,木旺于春。
春天树木生枝发芽,其气上升;在人体则很容易发生肝阳上亢,头晕目眩,两胁胀满,性情烦躁等一系列肝经病症。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春天最易复发或加重病情,可练嘘字功以平之。
六字诀养生法之二——呵字治心病法在子时前,静坐面东,叩齿三十六次,搅至水满口时,漱口数遍,分三次咽下。
咽时须猛咽有声,意送丹田。
然后吐气发呵音;发音无声,自己能听到即可。
心属火,夏日炎热,所以子时练功,或早起练呵字功,能平心火。
六字诀养生法之三——呼字治脾病法单臂上举,如右手上举过头,向左弯身,右手从左边由上而下去够左脚,身体向左弯下去,然后起立。
接着左手上举过头,方式相同。
上举手时为吸,手由上而下时呼气吐音呼字。
脾属土,可练四季之末十八天。
脾有病而消化不良,噫气酸臭等,可用呼字功治疗。
早春养生

早春养生的五个第一【1、早春第一补,重在补肝】“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
”顺四时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
春气与肝气相通,夏气与心气相通,秋气与肺气相通,冬气与肾气相通。
人就像树一样,春天,树要发芽了,它所有的营养从根部向枝干调动,它的力量是从内部向外走人在春天,气血从内向外走,主要功能在肝。
一到春天有些人会发现,前些日子睡得特别好,现在突然睡不着了。
这是因为春天人的气血是从内脏向外走了,阳气白天行于外晚上归于内,归于肝。
人睡着时阳气回去了,如果肝血非常充盈,阴阳调和就能睡着。
如果气血不足,阳气回不去,就会老睁着眼睛睡不着。
所以,早春第一补,重在补肝。
【2、早春第一吃:一寸黄豆芽营养最给力】要说早春第一吃,应首推黄豆芽。
黄豆芽的微量元素含量优于绿豆芽和其他芽类蔬菜,可谓是早春第一菜。
通过种子发芽产生丰富的维生素,因此芽类蔬菜被称做“活体蔬菜”,黄豆芽以及绿豆芽,还有荞麦芽、黑豆芽等,都可以给餐桌带来丰富的营养。
豆芽并不是越大越好,一寸左右最佳。
这个时候是豆芽营养素最饱满的时候,其微量元素的含量,要超过它的“兄弟”芽菜绿豆芽,以及其他芽类蔬菜。
特别是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早春蔬菜品种还不多,多吃些豆芽,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尤其成倍增加的叶酸、核黄素等物质正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
而对于成年人,多吃些黄豆芽也可减少体内酸性物质的堆积,有助于消除身体疲劳,喝豆浆会产生腹胀的人,更适合吃黄豆芽。
【3、早春第一喝:身体虚与实喝茶最护肝】中医认为,“春与肝相对应”,所以,早春养生应以养肝护肝为先。
有些人担心过于补肝,会导致肝火过旺,那么喝茶就是养肝护肝的最简单方法之一了。
但首先我们要辨别清楚自己是属于实证还是虚证,这样才能选对要喝的茶。
实证喝菊花茶:那些平时性情比较急躁、爱发火,或是一到春天就特别容易目赤肿痛的人,都是肝火太旺了,这属于实证,建议不妨每天喝喝菊花茶,因为菊花属辛凉解表药。
早春保健要做好这六件事

早春保健要做好这六件事
1、保护肝胆要保护肝胆,就要避免环境中的任何化学物质,少吃动物油和油炸食品,少到饭店吃饭,远离做菜使用的劣质油,每天最好吃1~2把坚果。
2、身体排毒多喝果汁可以清肠、两周内不摄入任何糖和咖啡因、禁烟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3、多吃豆芽豆芽处于一种不断的生长过程中,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最为鲜活。
4、做伸展运动春天最适合做伸展运动,以唤醒身体。
年轻人最好做瑜伽,老人可练练气功。
5、补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对神经系统有镇定作用,有助增强细胞能量,还能防止春季滋生的蚊虫叮咬。
6、和大地“共振”春天,地球的振动大约为每秒8赫兹,与人体大脑α波节律一致,到室外最让人感觉舒适,对大脑长期焦虑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春保健记住六个字
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春季的养生保健也会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郭海英教授提醒各位老人,初春养生保健要记住六个字:春捂、养胃、护肝。
春捂:捂好背、腹、脚。
初春时节,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脱衣。
得知冷空气即将到来,就提前增添衣物。
春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
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此外,有句俗语叫“寒从脚下起”,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做好足部保暖才能使身体真正地暖和起来。
养胃:少酸增甜多喝粥。
中医养生学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这是因为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故饮食最好少食酸辣,稍微偏甜较为合适,比如山药、百合、木耳等。
而中医认为,粥类饮食最养脾胃,如果平时感觉胃脘隐痛,食欲不太好,容易口干咽燥,甚至形体消瘦、舌红少苔,那么不妨吃些山药百合大枣粥。
山药具有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苡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有滋阴养胃、清热润燥的作用。
如果因心情不好而引发胃部不适,建议吃些木耳炒肉片()。
黑木耳益胃滋肾、调理中气,与猪瘦肉合用,可补益脾胃、调理中气。
护肝:晨起伸伸懒腰。
春在五行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一定要重视护肝。
除了远离烟酒,注意饮食之外,最简单的就是伸懒腰。
人体困乏的时候,气血循环缓慢,这时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的作用。
伸懒腰后,血液循环加快,能激发肝脏机能,从而达到对肝脏的保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