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幽默曲教学设计湘教版 .doc

合集下载

幽默曲

幽默曲

欣赏综合课《幽默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欣赏小提琴独奏《幽默曲》2、了解幽默曲这一音乐体裁形式,认识西洋乐器:小提琴。

教材分析:幽默曲又名滑稽曲,是流行于19世纪的一种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精致的器乐曲体裁,其性质与戏谑曲相似,但节奏不限于3拍子。

这首《幽默曲》是由捷克著名的作曲家德沃夏克于1894年创作的八首“幽默曲”中的第七首,原为钢琴独奏曲,后由小提琴家克莱斯勒改编的为小提琴独奏曲。

这首乐曲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其他各种乐器的独奏曲以及轻音乐等,甚至还有人为本曲撰写了哀伤或充满朝气的歌词,可见它的流行程度。

乐曲为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第一乐段为G大调,第二乐段为g小调,在变化再现a主题后,乐曲以一个长音结束在主音上。

随后进入乐曲的第二乐段。

第二乐段由一个单一主题构成,这一主题由两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四小节。

在这一乐段中反复演奏了两次这一主题,逐渐增强的力度,将乐曲情绪推向一个高潮。

在一个减弱、减慢的长音后,乐曲进入再现部分。

乐曲的再现部分对A部分进行缩减演奏,分别演奏了a、b主题各一次后,乐曲以渐慢的长音以较弱的力度版终止在三音上。

这一终止形式将音乐的意境延伸到了音乐之外,给人以回味。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聆听习惯,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记忆、听辨能力,对乐曲的情绪有了一定的感受能力。

本首乐曲属于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篇幅适中,段落清楚明了,适合五年级学生的欣赏。

乐曲的三个主题,在教学时需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忆、听辨出来,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教学目标:1、在聆听活动中,体验乐曲音乐情绪,感知乐曲音乐风格特点。

2、听辨、记忆音乐主题旋律,了解乐曲结构,提高音乐记忆能力。

3、了解幽默曲,体会其风格特点,认识西洋乐器:小提琴。

教学重点:重点感受乐曲的第一部分,通过第一部分的聆听来体验、感受乐曲的情绪,了解幽默曲,体会其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感知力度、速度、旋律等音乐要素对于音乐情绪、风格的表现作用。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二单元《幽默曲》课件2 湘艺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二单元《幽默曲》课件2 湘艺版
幽默曲又名滑稽曲,是 流行于19世纪的一种富于幽默 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 快精致的器乐曲。
A部分 :采用单三部曲式: ||: a :|| + b + a
• ||: a :|| 旋律优美,以间隔的短休止符为特征,
表现了一种活泼轻松、悠然自得的幽默情 趣。
Hale Waihona Puke 对比主题:b 旋律舒展自由,具有典型的
波西米亚民歌风味。 a的再现:完全再现主题A。
• B 部分
• 采用变奏曲式:c+c1+c2+c3。 单一主题,主题旋律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朴素而简
洁。
• c:主题呈现 • c1 :主题第一次变化重复 • c2 :主题第二次变化重复 • c3 :主题第三次变化重复
• A’部分:再现A部(省略a的再现)。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幽默曲》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幽默曲》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幽默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幽默曲》。

该章节主要让幼儿欣赏和学唱幽默曲,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通过学习幽默曲,让幼儿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学会用心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妙。

2. 教授幼儿歌唱技巧,提高他们的歌唱水平。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学唱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欣赏幽默曲,掌握基本的歌唱技巧。

难点:歌唱时音准的把握,节奏的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音响设备、钢琴。

2. 学具:幼儿音乐教材、歌谱、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播放一首幽默曲,让幼儿聆听并说出自己对这首曲子的感受。

2. 教授音乐知识:教师讲解幽默曲的定义,让幼儿了解幽默曲的特点。

3.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教材中的幽默曲,讲解歌唱技巧,指导幼儿正确把握音准和节奏。

4.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幽默曲进行学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汇报演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演出,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幽默曲的特点、歌唱技巧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唱的幽默曲,并试着唱给家长听。

2. 答案:幼儿能够向家长介绍幽默曲的特点,并正确唱出学唱的歌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增进家校合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本节课选择了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幽默曲》进行教学。

幽默曲是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它以轻松、欢快的节奏和诙谐、有趣的表现手法深受幼儿喜爱。

通过学习幽默曲,幼儿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细节1.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欣赏和学唱幽默曲,让幼儿学会用心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妙。

【K12学习】20XX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K12学习】20XX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XX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课题我们是春天课型歌曲课时第1课时时间周第1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老师安排学习的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唱、欣赏、讨论、情境等方法,让学生能大胆自学习目标信且充满激情的演唱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美、体验美,从而达到追寻美的最高境界教学重点:初中一年级学生还处在变声期,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特别是重点难点女声学会用假声唱歌很重要。

教学难点:男声高音上不去和女声真假声不统一的问题。

学法指导教唱、听赏、情境法、讨论法课前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辅助教学学习过程1、发声练习:课前训练 3/4 5 3 1 | 53 1 ‖ lu lu lu la la la 2、歌曲《我们是春天》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提出本课的要求。

二、导入新课播放一段音乐《春之声圆舞曲》主题,一段视频《春天的芭蕾》三、新课教学:1、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课时安排。

2、学唱歌曲《我们是春天》。

歌曲欣赏,听一遍,请学生注意歌词的演唱顺序。

介绍歌曲风格特征:《我们是春天》是一首两段体的歌曲,四四拍,第一段欢快活泼,第二教学过程段稍舒展。

教师结合本课的知识点——音乐的段落划分及内部结构,要求学生根据歌词意境划分乐句,教师要将音乐知识巧妙地融入歌曲教唱中,尽量不要讲乐理知识单独拿出来讲解,以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以情带声”是歌曲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方法,首先把握好每一段的基本情绪,努力要求学生做到根据歌曲情绪歌唱,然后对学生的声音提出要求。

随乐学唱大约两遍,与学生分析,整首歌曲就三句构成,了解歌曲的结构,就很容易学会。

跟着音乐伴奏进行演唱后,老师纠正唱错的地方。

启发学生在舞台上如何表演这首歌曲:小组唱、表演唱等。

为班级演唱 1 会做准备。

《我们是春天》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学生对它很感兴趣,但是演唱时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不断地鼓励学生。

课堂气氛活跃,纪律良好,师生配合融洽。

欣赏《幽默曲》音乐教案

欣赏《幽默曲》音乐教案

篇一:《美妙的音乐》参考教案《美妙的音乐》参考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表演《一二三四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知道这首歌的音乐体裁。

2、情感目标:喜欢演唱这首歌曲,乐于了解音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愿意参加班级音乐会的活动。

3、能力发展目标:对这首歌进行编创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

教学难点对这首歌进行编创活动。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这首歌曲是一首反映部队生活的群众歌曲,表现了解放军战士热爱祖国,热爱军营生活的高贵品质,旋律朗朗上口。

在教学设计中偏重对歌曲情绪的理解,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体会歌曲情绪。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教学导语: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一二三四歌》1、介绍作者:臧云飞,作曲家。

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

创作歌曲有《珠穆朗玛》、《当兵的人》、《一二三四歌》、《女兵》、《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军队歌曲。

2、听范唱,边听边想:你能听着歌曲,想想部队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歌曲的情绪怎样?3、学生听,然后举手发言4、学习歌曲,再听歌曲,边听边在心里跟着歌曲哼一哼旋律5、很多同学都会唱这首歌曲,请大家跟着录音机轻声地演唱,老师纠正不对的地方6、指导:唱到高音的时候,请同学们用假声来演唱7、请大家跟着歌曲的伴奏,大声地用圆润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8、分小组,最多不超过八个人排练歌曲,要求:声音圆润,有不同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情绪,要求加上动作。

9、学生排练10、表演11、评价三、教学小结:师生再见教后记:歌曲典型的军营生活让学生很感兴趣,由于对军人的崇敬,在学习时也能感觉到作为军人的那种自豪之情,因为有了这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所以学习的效率很高,在表演时学生也是兴趣盎然,效果很好。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聆听《致音乐》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熟悉歌曲《致音乐》旋律,知道作者舒伯特相关知识。

[精品]2019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二单元《幽默曲》教案2 湘艺版

[精品]2019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二单元《幽默曲》教案2 湘艺版

精品试卷
推荐下载《幽默曲》教案
教学目标:
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结构、旋律、形式,并能够哼唱这首乐曲。

教材分析:
幽默曲是一种风趣、愉悦的小型器乐曲。

这种乐曲以节奏鲜明、旋律短小为特色,旋律的歌唱性较强。

德沃夏克的《幽默曲》,原曲为 bG大调,2/4拍,复三部曲式结构。

重点难点:
欣赏国外著名作曲的作品,感受古典音乐的韵味;
教学流程:
一、导入部分
音乐导入
1、师播放乐曲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作品《幽默曲》;
2、介绍这种体裁的特点(这种乐曲以节奏鲜明、旋律短小为特色,旋律的歌唱性较强;幽默曲是一种风趣、愉悦的小型器乐曲)并介绍作曲家及代表作品;
二、初听歌曲
1、师播放乐曲。

2、再次聆听歌曲,设问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其中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有什么特点;
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三、分段聆听
1、分段聆听歌曲,师播放第一乐段;设问:这一乐段什么节奏用得较多;
2、跟琴学唱这一乐段的旋律;
3、聆听第二乐段,设问:这一乐段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4、最后聆听第三乐段;
5、学生跟琴演唱第三乐段旋律;设问:这一乐段和第一乐段有什么区别?
6、师生合作完整演唱歌曲的旋律;
四、完整聆听
师完整播放歌曲,学生在每一乐段开始出现时用手势表示乐段的开始;并可跟音乐哼唱旋律;
学生完整感受乐曲。

幽默曲-西南师大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幽默曲-西南师大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幽默曲-西南师大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幽默曲的音乐特点和表达方式。

2.能够演唱幽默曲。

3.了解幽默曲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幽默曲的节奏和韵律。

2.能够理解幽默曲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
1.引导学生听众所周知的幽默曲《苍蝇泡茶》。

2.带着学生深入探讨幽默的定义和表达方式。

2. 听取
1.带领学生听取幽默曲《乌龟和兔子》。

2.教师着重强调这首曲子的旋律、节奏和韵律的特点。

3. 学习
1.通过词语游戏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意义。

2.练习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4. 分析
1.带领学生分析幽默曲的歌词、节奏和韵律的特点。

2.强调幽默曲的唯美性和艺术性。

5. 演唱
1.组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幽默曲的合唱演唱。

2.教师督促学生注重音乐的感觉和节奏的掌握。

6. 总结
1.教师总结幽默曲的音乐特点和表达方式。

2.强调音乐对人们情感的表达和传递。

四、教学评价
1.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演唱,进行评价。

2.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3.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五、教学反思
1.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幽默曲的音乐特点和韵律的讲解和教学。

2.学生的参与度需要提高,需要更多音乐活动和游戏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和策略。

幽默曲教案(大班音乐)

幽默曲教案(大班音乐)

设计思路:在那遥远的童年时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有时间便和邻居小伙伴们在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空地上或是院子里唱着童谣,玩着游戏,相信它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留下了属于童年的美好回忆。

如今,新年即将来临,可是大街小巷却到处充满着铃儿响叮当的圣诞氛围,中国传统的民族气息却日渐地淡薄,怎样让生活在对外开放的世界中的孩子们,感受到我们中国节日的民族文化气息呢?音乐《幽默曲》的出现,让我来了教育的灵感。

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玩的一些传统小游戏,如:蚊子叮,拍大麦等,其性质、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与朗朗上口的童谣游戏很匹配,充满着童趣,又很有上海文化特色,孩子们一定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于是,我设计了此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感受曲式结构的变化和不同,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而游戏和音乐的交融,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感知着音乐,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身体运动与音乐齐动,使孩子们有更多的快乐体验,从而发展孩子们身体的灵活性,对音乐的灵敏性。

内容与要求:1、借助符号、肢体来感受音乐的曲式结构和各段的情绪变化。

2、尝试根据音乐情绪选择并表现相匹配的传统游戏,体验与他人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一、引入1、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小提琴曲子,你们听过小提琴曲吗?2、听一听,有什么感觉?二、欣赏交流1、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觉?2、有没有听到哪里的音乐是一样的?3、这么美的音乐我们再来听一次,我想一边听一边画画了。

(老师边听边画)4、我的画跟音乐像吗?哪里是一样的?5、再听一次,用你们的小手、用身体做一做。

(幼儿边听边做,也可以和小朋友商量、合作表演。

)三、听音乐做游戏1、听着这个音乐,我想起了几个游戏。

(出示照片,帮助幼儿回忆游戏玩法)2、听音乐,试试哪里的音乐玩哪个游戏。

(可以讨论、交流)3、交流:把照片放在图释下,说明理由。

4、听音乐,试一试。

有感觉不合适的吗?调整一下。

再把重复的补上。

四、结束听着音乐跟客人老师玩游戏。

幼儿园备课流程流程,是从起点迈向终点的脚步,是串起目标和钻果的那条线将引领着你和孩子找到共同前进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幽默曲教学设计湘教版
1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了解“幽默曲”这种音乐体裁。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幽默曲》,能加深对小提琴的了解,能用确切唯美的语言表述小提琴的音色特点;能通过课堂的反复欣赏,记住作品的音乐主题。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幽默曲》的过程中,能够带着放松的心情体会作品的风格。

期望这首清新自然的乐曲能引领学生放飞心情,展开无尽美好的想象。

2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学习压力大,文化学科占用了大量时间,使学生的音乐素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缺乏新意和活力,学生严重缺乏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缺乏创造性音乐的能力。

由于初中学生心理的变化较大,使得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羞于表现,加上音乐学科考试方式、方法陈旧,缺乏对学生创造能力及其它各方面能力的引导与激发,无法对学生产生促进与激励的作用。

3重点难点
1)通过欣赏《幽默曲》,较为熟练地演唱音乐主题。

2)能准确表述出小提琴的音色特点。

3)通过欣赏,展开无尽的想象,产生心灵的共鸣,并用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幽默曲的概念
课前让学生对“幽默曲”进行了解,请个别同学来说说什么是“幽默曲”?
活动2【活动】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幽默曲》
(1)、问:小提琴的音色特点?
(2)、欣赏结束后,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活动3【活动】欣赏第一乐段
(1)、问:本乐段的速度?力度?节奏型?(请模仿)
(2)、欣赏结束后,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介绍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以进一步了解《幽默曲》。

活动4【活动】欣赏第三乐段
(1)、问:这段旋律和哪段旋律相似?
(2)、欣赏结束后,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活动5【活动】再次欣赏第一乐段
(1)、想象到怎样的场景?
(2)、欣赏结束后,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教师带领学生学唱音乐主题1和2。

活动6【活动】欣赏第二乐段
(1)、问:本乐段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欣赏结束后,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活动7【活动】完整欣赏本曲
教师总结曲式结构和乐曲的风格(设计意图:再次体会作品的意境以及小提琴的美妙音色)。

活动8【讲授】课堂小结
活动9【作业】作业
自己搜集不同乐器演奏的《幽默曲》进行欣赏(《幽默曲》最初是由钢琴演奏,后被改编为大提琴、小提琴、单簧管等乐器独奏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