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9_客户投诉案例分析汇编
顾客投诉处理解决案例

顾客投诉处理解决案例最近,我所在的公司收到了一位顾客的投诉,她对我们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表示了不满。
这个投诉使我公司感到非常不安,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客户的满意度和口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立即与负责售后服务的团队展开了讨论。
我们首先分析了顾客的投诉内容,并重新审视了我们的产品和售后服务流程。
我们发现,顾客的投诉主要是关于产品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了质量问题,并且售后服务的反应不够及时。
为了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我们与生产团队紧密合作,经过多次的测试和改进,成功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我们还重新审视了售后服务流程,并做出了一些调整。
我们增加了售后服务人员的数量,加强了他们的培训,以提高服务水平。
我们还建立了一个在线服务平台,方便顾客随时随地与我们联系,并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主动联系了投诉的顾客,向她道歉,并详细解释了我们的改进措施。
我们向她提供了免费的维修服务,并承诺如果产品再次出现质量问题,我们将会全额退款。
通过积极的沟通和解释,我们成功地缓解了顾客的不满情绪,并重新获得了她的信任。
为了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我们还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们加强了质量控制,确保产品在出厂前经过严格的检查和测试。
我们还建立了一个专门的质量反馈机制,让顾客可以随时向我们报告质量问题,我们将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另外,我们还建立了一个客户满意度调查系统,定期邀请顾客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以便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的努力,我们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顾客投诉的问题,并重新树立了我们公司的形象和声誉。
我们深知顾客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客户投诉万能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在众多消费纠纷中,客户投诉成为维权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结合一起客户投诉案例,分析相关法律问题,以期为消费者维权提供参考。
二、案例简介某消费者(以下简称“原告”)于2019年3月在某商场购买了一款品牌手机。
购买后,原告发现手机存在以下问题:1. 手机屏幕出现色差,严重影响视觉效果;2. 手机存在自动关机现象,多次充电后仍无法正常使用;3. 手机内存容量与宣传不符,实际容量仅为宣传的一半。
原告在发现问题后,多次与商家协商,要求退换货或赔偿损失,但商家以各种理由拒绝。
无奈之下,原告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
三、案例分析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要求经营者承担下列责任:(一)修理、更换、退货;(二)赔偿损失;(三)支付违约金;(四)其他合理费用。
”本案中,原告购买的手机存在质量问题,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有权要求商家承担修理、更换、退货或赔偿损失等责任。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消费者可以要求经营者承担修理、更换、退货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一)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无法正常使用;(二)商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危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三)商品存在虚假宣传;(四)商品存在其他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行为。
”本案中,原告购买的手机存在质量问题,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有权要求商家承担相应责任。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要求修理、更换、退货的,经营者应当及时处理,不得拒绝。
”本案中,商家以各种理由拒绝原告的退换货要求,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规定。
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要求赔偿损失的,经营者应当根据消费者要求,合理确定赔偿金额。
顾客投诉案例分析

顾客投诉案例分析近期,我公司收到了一起顾客投诉的案例,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本文将对该顾客投诉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改善我们的服务和管理,提升顾客满意度。
该投诉案发生在我们的线上购物平台。
顾客投诉的主要问题是收到的商品与其在网站上看到的图片和描述不符。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以下原因导致了这一问题的发生。
首先,我们公司在商品展示方面存在失误。
在网站上展示商品的照片和描述时,我们没有很好地与供应商协调,导致信息的不准确和缺失。
有时,我们甚至没有实物拍摄而只使用了供应商提供的照片。
这使得顾客在收到商品后感到失望和不满。
其次,我们的售后服务未能及时响应和解决问题。
在该投诉案例中,顾客多次联系我们的客服部门,但得到的回复要么是模板回复,要么是冷漠的态度。
这给顾客带来了不满,并降低了我们的服务形象和信誉。
此外,我们公司对供应商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该投诉案例中,供应商并没有按照我们的要求提供商品,并且没有提前告知我们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导致我们的线上平台上展示的商品与实际商品不一致。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首先,我们将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与沟通。
以后,在网站上展示商品时,我们将与供应商充分交流,确保商品的照片和描述准确无误。
对于没有实物拍摄的商品,我们将要求供应商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图片。
同时,我们也将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要求和标准,以确保商品的质量和准时交付。
其次,我们将加强售后服务的培训与管理。
我们计划对客服部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响应能力。
我们将建立起一个专业的客户投诉处理团队,及时解决顾客的问题,并对投诉进行跟踪和反馈。
此外,我们还将建立一个用户满意度调查系统,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我们的服务。
最后,我们将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和管理。
我们将建立起一个供应商评估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定期的审核和评估,确保他们能够按照我们的要求提供商品和服务。
投诉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消费者(以下简称“消费者”)于2021年5月1日在某电子产品专卖店购买了一台智能手机。
购买后,消费者发现手机存在屏幕闪烁、充电速度慢等问题。
消费者与专卖店协商退换货,但专卖店以“产品无质量问题”为由拒绝。
消费者遂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要求专卖店退换货并赔偿损失。
二、案件事实1. 消费者于2021年5月1日在某电子产品专卖店购买了一台智能手机,价格为3000元。
2. 购买后,消费者发现手机存在屏幕闪烁、充电速度慢等问题。
3. 消费者与专卖店协商退换货,但专卖店以“产品无质量问题”为由拒绝。
4. 消费者遂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
三、法律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本法要求经营者承担修理、更换、退货等责任。
”本案中,消费者购买的手机存在屏幕闪烁、充电速度慢等问题,属于商品存在质量问题。
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专卖店承担修理、更换、退货等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对其生产、销售的产品质量负责。
”本案中,专卖店作为销售者,对其销售的手机质量负有保证责任。
消费者在购买手机后,发现手机存在质量问题,专卖店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消费者与专卖店之间存在买卖合同关系。
专卖店提供的手机存在质量问题,属于未履行合同义务,消费者有权要求专卖店承担违约责任。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经典客户投诉处理案例

经典客户投诉处理案例在日常的客户服务工作中,处理客户投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经典的客户投诉处理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客户投诉的本质和处理方法,下面就来分享一些经典的客户投诉处理案例。
案例一,产品质量问题。
某客户购买了公司的产品后,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无法正常使用。
客户通过电话向客服部门投诉,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要求退货的意愿。
客服人员在接到投诉后,立即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并安排专人前往客户处进行现场核实。
经过核实,确认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并及时向客户进行了道歉并退货处理,同时对产品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改进,避免了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案例二,服务态度不佳。
一位客户在购买公司的服务后,对服务人员的态度感到不满,认为对方的服务不够周到和专业。
客户通过邮件向公司投诉,并要求对方进行道歉和补偿。
公司接到投诉后,立即安排相关负责人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客户的具体情况和诉求,并向客户进行了真诚的道歉和解释,并针对客户的诉求进行了合理的补偿安排。
同时,公司也对服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和督促,提高了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态度,避免了类似投诉的再次发生。
案例三,物流配送延误。
一位客户在购买公司的产品后,因为物流配送延误导致无法按时收到货物,对此感到非常不满并向公司进行投诉。
公司在接到投诉后,立即与物流公司进行沟通,并安排专人跟进物流配送情况,同时向客户进行了真诚的道歉并进行了合理的补偿安排。
同时,公司也对物流配送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和改进,提高了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准时性,避免了类似投诉的再次发生。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处理客户投诉需要及时、有效地解决客户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对公司自身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改进。
只有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满意,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
希望以上案例对大家在处理客户投诉时能够有所帮助,谢谢!。
客户投诉及群诉典型案例大全

客户投诉及群诉典型案例汇编一、土地开发年限超期及超用地红线问题引发客户投诉一投诉概述1.按照“国有土地出让协议”规定,在规定开发年限内无法按时完成项目开发,将面临巨额罚款,并有土地收回的风险;2.项目建设用地红线与周边土地相互交错,项目开发过程中,出现局部施工占用红线外土地问题,导致土地验收遇到困难;案例说明:某别墅项目周边为山地,开发过程中,未充分考虑红线问题,规划验收时,出现9处10000多平方超越红线,经与政府多次协商,补缴600多万元土地出让款;二管理思考1.项目公司必须重视土地开发年限超期问题,建议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时,与政府协商增加相应免责条款;2.若后期发现有超期危险的,需提前与政府部门沟通,申请土地开发年限延期,并保留发给政府部门的函,照片等相关依据;3.思想上严格重视红线问题,绝不能存侥幸心理、打擦边球;4.明确用地红线范围,建设工程施工放线灰线验线时应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求的检验;5.一旦发生超红线问题,及时与土管部门沟通,补交土地出让款,避免后期无法通过规划验收而影响交付、办证等;二、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引发客户投诉一投诉概述1.公司开发楼盘遍布全国,但在规划设计阶段,对管道保温、阳台利用等存在地区差异问题考虑欠缺,导致房屋交付后业主对使用功能等方面产生质疑;案例说明:某北方项目,架空层排水管道未做保温措施,导致排水管道冻裂;门窗节能设计未能达到当地规范要求,且外挂窗设计使用合理性较差;二管理思考1.设计时,应对项目当地气候条件及居民生活习惯进行全面调研,因地制宜做好建筑设计及工程施工;2.北方地区架空层排水管布置应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加强保温防护措施;3.北方地区门窗节能设计应达到设计规范要求,考虑渗漏风险和安全隐患,建议采用小分割窗户和三玻设计,住宅窗户设计谨慎采用外挂窗;三、园区生活配套及相关设施设备等销售承诺未兑现引发群诉一投诉概述1.生活配套承诺未兑现:部分项目销售宣传承诺配套学校、会所、食堂、商业综合体、体育公园等设施,但交付后并未能如期投入使用,引起客户群诉;案例说明:某项目因政府口头承诺“凭购房发票即可入读学区”;销售时,项目以书面形式向部分购房业主承诺;但实际因政策限制,业主孩子无法仅凭“购房发票”入读学区,继而引发业主起诉开发商“销售欺诈”;2.设施配套承诺未兑现:房屋交付时或交付后,客户提出所使用的部分材料、设施设备等与之前承诺不一致;但因项目临近交付或已交付且涉及范围广,更换材料、设施设备存在一定难度,难以与客户协商一致,导致客户群诉;案例说明:某项目样板房电梯厅及前厅精装修标准为5500元/㎡;在销售过程中,经纪人向业主承诺实际交付标准与样板房装修标准一致;但电梯厅及前厅实际精装修标准为1800元/㎡;业主们对此表示质疑,并提供经纪人销售录音,要求项目公司按照样板房装修标准施工;二管理思考1.严控承诺内容,不得忽视法律风险:销售时所有对外承诺必须符合项目销售实际情况,涉及书面承诺,须征询法务部意见,经集团层面审批;2.严格把关销售说辞,严肃销售说辞考核:相关部门负责人须对销售说辞进行内部流程审核,并承担相应模块的说辞责任;经纪人正式上岗前须通过说辞考核,不合格者停岗培训;3.自检自查,定期复核:项目营造过程中,务必定期梳理项目对外宣传物料、合同等材料,若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及时调整,降低风险;4.严控项目成本及销售价格:运营团队在项目启动会阶段,须进行全方位市场调研,做好未来市场预测,切实把控项目成本及价格定位,切不可高估低估市场需求,为降升营造标准留有合理调整空间;5.集团定期督查:园区客服部根据项目进度节点,梳理风险预控,定期督查项目公司落实情况,对未及时落实的项目按制度约定进行惩处;四、项目不利因素告知未到位引起群诉一投诉概述在营造过程中,受项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变迁等影响,项目自身的利好以及不利因素也会发生变化;但在销售过程中,部分项目公司存在未公示红线外不利因素或不利因素公示不周全、不及时等情况;客户认为项目公司存在欺瞒嫌疑,引发客户投诉;案例说明:某项目业主以合同签订前未公示不利因素告知为由拒收房,进而要求项目整改,如移除垃圾房,增加隔音屏等;二管理思考1.全面梳理不利因素:项目须全方位梳理各项不利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如杭州某项目高架桥群诉事件,随时关注周围土地规划政策,如遇规划变更,预判影响范围,提前准备应对方案;2.不利因素告知及时更新:在营造过程中,项目自身的利好以及不利因素会随内外部环境因素而变化,不利因素告知应及时调整;项目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业主签订购房合同前,要求业主签字确认项目不利因素确认单等补充协议,避免后续业主因不利因素告知未到位引发投诉;3.如因政府政策调整产生的不利因素,项目公司立场应与业主保持统一,协助业主与政府方面进行沟通协商;五、项目销售方式如车位、储藏室认购不当引起的群诉一投诉概述储藏室、车位未与房屋同步销售,客户对后续储藏室、车位销售方式存在异议;此类投诉受项目实际情况制约,无法增加车位或储藏室,变更认购方案亦众口难调,难以与客户达成一致;二管理思考1.项目需核准仓库、车位部分特殊车位的产权归属及使用归属,明确可售范围;2.销售前,应妥善思考销售方式,在客户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前明确告知储藏室、车位的销售方式,签署免责条款;六、项目分期开发,前后期配置标准存在差异引发群诉一投诉概述项目分期开发,同类型产品后期开发时,从控制成本方面考虑,降低公共区域产品配置,如:干挂石材降标为真石漆;景观标准从600元/㎡降标为450元/㎡等,虽已在销售合同中注明,但交付时仍引起众多业主对公司产品品质的质疑;二管理思考1.在销售合同中对公共区域设施设备标准予以注明,项目销售案场,对公共区域配置标准进行公示,充分尊重客户知情权;2.同品类项目分期开发,客户对公共区域配置标准关注度非常高,若存在配置标准不统一,极易引发客户群体性投诉;为避免此事件发生,后期开发地块公共区域配置标准不宜低于前期开发地块;七、代建概念公示不到位引起的群诉一投诉概述代建项目宣传时,使用绿城品牌,但未明确告知客户项目的代建管理性质;在合同解除后,因房屋降价或品质等因素,业主认为项目公司存在隐瞒,绿城未尽到告知义务,对绿城品牌造成负面影响;案例说明:原绿城某代建项目与绿城解除代建合同,因开发商资金困难及客诉应对经验不足,未妥善处理业主关于降价与未按时交付提出补偿的诉求;矛盾激化后,业主提出集体退房申请并强烈要求绿城出面承担相应责任;此事引发媒体关注,并做专题报道,对绿城品牌造成负面影响;二该类项目存在的风险1.委托方受成本控制等因素制约,产品营造过程,未能完全按照绿城规范进行施工,产品品质难以保证;2.管理合同中对售后维保责任、服务组织保障及服务开展方式等约定不明确,导致客户服务和工程维修工作无法正常开展;3.合作或管理关系解除后,委托方合作方继续以“绿城”名义宣传推广;三管理思考1.代建合同内须明确政府报建资料及项目案名不得出现“绿城”品牌字样,且明确品牌维护金收取标准及条款;2.销售阶段,除向客户阐明代建概念外,在案场布置商品房买卖合同、楼书、对外报广等销售物料中须以条文明确绿城代建权责;3.工程营造阶段,制定运营危机预案,并与委托方保持良好沟通,密切关注现金流等关键事项,及早发现代建风险并采取相应预案避免品牌受损;4.解约阶段,与委托方及时签订解约协议,明确约定解约后品牌维护工作,落实客户投诉处理责任单位并及时通过登报或公证等方式充分告知业主;八、延期办证、延期交付引起的群诉一投诉概述项目公司因特殊原因土地分割、建筑超出红线、地方政府规定变更未通过质检验收等导致不能按时交付或是交付后不能按照合同约定时间办理三证,引起客户群诉;二管理思考1.项目公司应在出现土地分割、建筑超出红线、地方政府规定变更未通过质检验收等问题前,提前准备应急预案,合理安排工期;2.问题一旦出现,项目公司应及时拟定处理方案,争取把损失降至最低;另一方面,积极坦诚面对客户,获取理解与支持;3.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务必严格把控项目进度节点,及时做好风险提醒,协助项目公司处理问题;九、工程品质未能达到客户预期引起的群诉一投诉概述业主验收或使用时发现房屋存在工程品质问题,局部细节未达到预期,与交付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如:入户门材质、腻子强度不足、精装修石材品质差异等;若处理不及时,容易引发群体性投诉事件;案例说明:近期某项目业主陆续给宋董发投诉短信:1.业主反馈主要问题:A.现交付标准未达到业主期望;B.质量问题反馈后维修不及时;2.该项目整体工程质量位于集团中下游,虽无较大工程质量问题,但存在一些的质量通病,主要问题为:A.细部收头不到位;B.空鼓开裂及抹灰层强度不足问题约80户;C.外部涂料、瓦面做工一般,观感不佳;D.成品保护不到位等;3.近两日投诉增多原因:A.赶工期,工作量较大导致批量维修速度慢,引发客户情绪不满;B.周边楼盘近期有多例“客户群体性投诉事件”质量及产权问题,业主对开发商信任感缺失;项目业主受其影响,对绿城信任度下降;C.项目价格相对高于周边楼盘价格,业主对品质期望值高;二管理思考1.打铁还需自身硬,产品营造过程中务必按照国家标准、集团规范执行,各项检验合法合规,完整有效,公开透明;2.在营造过程中,定期自检自查,发现问题不掩饰、不推诿,及时更改;3.项目受理首例投诉时,应提前考虑此事是否具有普遍性,针对普遍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关注业主群舆情导向,及时报备,主动应对,拟定对外统一说辞,制定维修方案,及时弥补不足;4.集团材料设备部应根据集团招采流程及相应的供方管理标准,对项目公司的施工选材进行严格控制,对于已引发过群诉的材料及设备禁止列入采购目录,同时应关注产品更新前沿信息,如条件允许允许,应在安装阶段再制定最佳采购方案,以优化招采品质;5.集团工程管理部应强化过程监管及节点管控,定期汇总、梳理并更新工程质量通病库,加强对项目的营造过程培训及营造品质督导;十、售后维保工作不到位引发业主投诉一投诉概述目前,项目后期工程维修工作基本由原项目团队协调施工单位处理,随着原项目团队的分流,项目客服人员缺失,原施工单位配合力度不足等原因,导致公司在客户投诉处理,特别是维修类投诉上产生响应速度慢、维修不及时、重复维修频率高等问题;近年,公司整体交付项目数量集中释放,此矛盾越来越突出;案例说明:1.某项目交付四年后,单元门禁系统出现问题;因项目公司与物业对设施设备移交过程未进行书面明确,业主委员会以此为由,不肯承担维修费用;2.某项目维修过程中由于物业维修人员变动,对每户维修情况不了解,产生重复维修,导致业主情绪激化;3.某精装修项目,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约定质保期两年,当地规定卫生间等防水保修期为五年;施工合同中关于质保金退还节点与为业主提供的质保期限存在时间差,导致部分工程问题质保期限未到,但质保金已全部退还施工单位,后续整改响应存在问题,引起客户投诉;4.某项目交付后幕墙玻璃自爆较多,因在施工合同中未明确约定质量保修事宜及责任界定原则,幕墙施工单位不能及时维修,从而影响项目后期的正常运行;二管理思考1.项目交付物业时,项目公司需重视承接查验工作,做好与物业和施工单位设施设备及相关资料的三方书面移交;如在承接查验中发现个别设施设备存在问题,则在交接表中予以注明;2.严肃交付项目工程人员流动管理;工程交付半年内,项目工程人员应尽量留任原岗位,确保后续维保工作有效落实;交付半年后,工程人员拟调离前应将前期维修工作清零,并严肃调动审批流程;3.严格执行投诉处理联动管理机制;园区交付后,项目公司、物业服务中心应强化联动,共同做好业主沟通工作,加强维修过程监督,确保工程维修服务品质,杜绝重复维修导致业主二次投诉;4.明确维修机制,房修档案“一户一档”,依照受损程度、维修次数等因素划分等级,便于日后维修查阅,提高维修效率;5.全面推广及普及三方维保工作模式;在施工合同中约定第三方维保机制,且在现有交付项目中有序推进第三方维保机制,确保有效提升工程维保品质;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二日。
顾客投诉处理案例

顾客投诉处理案例1. 案例一:顾客在超市购买了一瓶过期的牛奶,投诉后得到了退款,并且超市对于货架上的产品进行了检查和整理,以确保不再出现类似问题。
2. 案例二:顾客在一家餐厅用餐时,发现菜品的味道与描述不符,投诉后得到了免费更换菜品,并且餐厅对于菜品的质量进行了调查和改进。
3. 案例三:顾客在一家电子产品店购买了一台有质量问题的手机,投诉后得到了免费更换新手机,并且店家对于售后服务进行了改进,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4. 案例四:顾客在一家服装店购买了一件尺码不合适的衣服,投诉后得到了退换货的服务,并且店家对于尺码标准进行了调整,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5. 案例五:顾客在一家酒店入住时,发现房间内有卫生问题,投诉后得到了免费升级房间的服务,并且酒店对于卫生管理进行了加强,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6. 案例六:顾客在一家快递公司寄送的包裹丢失,投诉后得到了全额赔偿,并且快递公司对于包裹的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以提高物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7. 案例七:顾客在一家汽车维修店进行维修时,发现维修质量不满意,投诉后得到了免费重新维修的服务,并且维修店对于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和监督,提高了维修质量。
8. 案例八:顾客在一家银行办理业务时,遇到了服务态度不好的员工,投诉后得到了道歉和补偿,并且银行对于员工的培训进行了加强,提高了服务质量。
9. 案例九:顾客在一家餐厅用餐时,发现菜品的卫生问题,投诉后得到了免费用餐的机会,并且餐厅对于卫生问题进行了整改和管理,提高了食品安全和顾客满意度。
10. 案例十:顾客在一家电信公司遇到了网络信号不稳定的问题,投诉后得到了技术人员上门维修,并且电信公司对于网络设备进行了更新和维护,提高了网络服务的稳定性。
这些案例展示了不同行业中处理顾客投诉的方式和效果,通过及时解决问题和改进服务,企业能够保持良好的声誉和客户忠诚度。
(客户管理)商场常见顾客投诉的事例分析

商场常见顾客投诉的事例分析(一)楼面人员服务态度的问题例子1:某顾客在商场里选购了一个灯泡,不知道是否亮,让服务员帮忙测试一下,服务员不理睬,说所有的灯泡统一在服务台测试,让顾客到服务台测试;例子2:某顾客在商场里选购鞋子,没找到合适的码数,询问一员工,该员工说,我不负责这里,随后便走开了;例子3:商场里的促销员太势利,当顾客不购买他推销的品牌时,想问一些有关的问题,他不理不睬;例子4:顾客中午去买快餐,想多添一些饭和菜,但员工说公司规定只能打这么多,不能添加;……解决方案:(1)首先对顾客提出的问题给予感谢;(2)安抚顾客,并对员工的错误态度进行道歉;(3)尽可能询问顾客员工的部门或姓名等情况;(4)如问题比较严重,顾客坚决要求解释清楚或赔礼道歉,应迅速向该部门的管理者和当事员工了解情况,协助问题的解决;(5)如问题比较轻,明确表示我们会跟进问题的解决,避免下一次再发生类似问题;(6)如顾客愿意,留下顾客的联系电话,并将问题处理结果告诉顾客;(7)将问题反映给相关的管理层,进行教育和处理。
(二)收银员的服务态度问题例子1:收银员态度不好,板着脸没有笑容,装商品不细心,摔来摔去,好象顾客欠他几斗米似的;例子2:收银员收银速度太慢,不熟悉刷卡的程序,还让别的收银员帮忙;例子3:收银员多扫了一个商品,收多顾客的钱或找错顾客零钱;例子4:收银员漏消磁,导致商品出门时引起报警;例子5:顾客想让收银员兑换零钱,收银员不同意;……解决方案:(1)首先对顾客提出问题给予感谢;(2)安抚顾客,如果属于收银员的错误态度则进行道歉,如涉及公司的有关规定和政策,则耐心地向顾客解释,请顾客理解公司的制度和收银员的处境,如例子5;(3)如问题需要立即改进,明确表示我们会跟进此事的解决,避免下一次再发生类似问题,如例子1、例子3、例子4。
如问题需要逐渐解决,希望顾客给予一定的谅解,并表示会尽力做好工作;(4)如顾客愿意,留下顾客的联系电话,并将问题处理结果告诉顾客;(5)将问题反映给相关的管理层,进行教育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大众客户投诉案例分析汇编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售后服务部售后技术支持科2007年4月1日前言客户服务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取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是留住每一个客户,努力创造口碑效应和客户价值。
每一个与客户接触的环节和时刻,对我们而言都异常重要,只有超越客户期望的表现才能建立我们和客户之间的紧密关系并获得客户的长期信任。
因此,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在致力于真切了解客户的期望和自身的差距,并且据此制订产品、营销、服务等一系列的策略和标准,并坚决地实施持续不断的改进行动。
通常,了解客户的期望和自身的不足,对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常规的途径往往是开展定期的市场及客户调研,以让市场人员及决策者获得第一手的客户反馈资料。
相对于市场调查,客户的抱怨处理对企业而言是一个更为经济和更为高效的了解客户期望和自身不足的途径。
企业通过对客户抱怨处理前的调查和处理后的分析,可以准确把握客户抱怨产生的原因(期望和表现的差距原因),从而有机会和可能在体制、流程上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改善下一次和对其他客户的服务表现。
因此,客户投诉处理,不仅仅是一个解决客户抱怨的过程,它同样也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时,通过对一个抱怨客户的妥善处置,一个不满意的客户完全有可能跨越式地成为企业的忠诚客户,这一点已经通过大量的证据和实例得到了证明。
上海大众将服务质量保证过程分解为服务核心过程的七大环节:预约、准备工作、接车/制作订单、修理/进行工作、质检/交车准备、交车/结帐和服务跟踪。
虽然大多数企业实施了这一标准的服务核心过程,但客户的抱怨仍在增长,客户的流失仍然在持续。
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实施服务核心过程不是解决操作性问题,而是搭建过程管理框架、让企业所有员工解决自身的工作质量问题。
服务核心过程,是所有员工共同缔造的一个流程,每个员工都是服务核心过程的实施者。
因此服务核心过程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和功效,其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所有的企业人员在服务过程中都贯彻了客户满意的最根本的原则。
本“案例汇编”的宗旨,是希望通过对典型投诉个案的分析、解读,回顾客户抱怨从产生到解决的线索和过程,以帮助企业的各级人员更好地理解客户服务、理解客户期望、理解服务核心过程、理解服务意识的重要作用。
最后,让我们谨记:抱怨的客户不是我们的障碍,他们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不是通过为他们服务而给他们恩惠,而是客户因给了我们为其服务的机会而给了我们恩惠。
上海大众售后服务部技术支持科2007-4-1VorwortWas ist das Ziel fuer Kundenbetreuung? Um das Kundenvertrauen und die Kundenloyalitaet zu gewinnen, um jeden Kunde zu halten, und schliesslich das Summenmarketing erfolgreich zu treiben und mehr Kundenwerte zu kreatieren. Jede(r) mit dem Kunden kontaktierende Kette und Moment ist aeussert bedeutsam fuer uns. Nur durch die Leistung, die den Kundenerwartungen ueberschreitet, koennen wir die Kunden eng mit uns verbinden und die langfristige Kundenloyalitaet gewinnen.Aus o.g. Gruenden setzten sich alle erfolgreichen Unternehmen mit allen Kraeften dafuer ein, die Abweichung zwischen Serviceangebot und Kundenerwartungen intensiv zu forschen und zu analysieren. Auf Basis der Forschungsergebnisse erstellen sie die Strategie und Standards in Bereichen von Produkten, Marketing, Service und setzen Verbesserungsmassnahmen kontinuierlich um.Die Kundenerwartungen und die eigenen Schwaeche zu erkennen ist ein riesiges Projekt fuer irgendeines Unternehmen. Normalerweise sammeln die Marketingleute und die Politiker mit Entscheidungsbefugnis die Rueckmeldungen im Feld durch regelmaessige Maekt- und Kundenforschung.Im Vergleich zu der Marktforschung ist Kundenbetreuung ein wirtschaftlicherer und effektiverer Weg fuer ein Unternehmen, die Kundenerwartungen und eigenen Schwaeche zu kennen. Durch Untersuchung der Kundenbeschwerde vor Behandlung und Analyse der Beanstandung nach Erledigen kann das Unternehmen die Verursache der Kundenbeanstandungen begreifen, damit hat es die Gelegenheit, die notwendigen Massnahmen in Umfaegen Systeme und Prozesse zur Verbesserung des Serviceperformance einzuleiten. Deswegen ist Kundenbetreuung nicht nur ein Prozess ueber Erledigen der Kundenbeschwerde, sonder auch ein von den wichtigen Instrumenten fuer Unternehmenmanagement.Gleichzeitig ist es auch sehr wahrscheinlich, sich ein unzufriedener Kunden zu einem loyalen Kunden zu verwandeln, wenn seine Beanstandung erfolgreich geloset waere. Viele Beweise und Praxisfaelle haben diese Moeglichkeit schon bestaetigtSVW hat das ganze Service Kernprozess in 7 Ketten geteilt: Terminvereinbarung, Terminvorbereitung, Fahrzeugannahme/ Erstellen Arbeitsauftraege, Reparatur, Qualitaetskontrolle vor Fahrzeugrueckgabe, Fahrzeugrueckgabe/Rechnung und Follow-up. Zwar hat die meisten Unternehmen dieses Service Kernprozess umgesetzt, aber die Anzahl der Kundenbeschwerden und verlorenen Kunden steigen immer noch. Ein Grund dafuer ist, dass das Ziel des Service Kernprozesses noch nicht ganz klar beim Top-Management abgebildet. Es geht nicht um die Problemloesung auf operative Ebene, sonder darum, einen Rahmen fuer Prozessmanagement zu erstellen und alle Mitarbeiter eines Unternehmens bei Verbesserung eigener Arbeitsqualitaet zu unterstuetzen. Service Kernprozess ist ein Prozess, was von allen Mitarbeitern kreativiert wird. Jeder eingebundene Mitarbeiter ist Durchfuehrer des Prozesses. Deswegen haengt sich die Auswirkung des Service Kernprozesses abvon ab, ob alle Mitarbeiter die Kundenzufriedenheit alsZiel der Zusammenstellung des Broschueres …Best Practice Cases“ ist, allen Mitarbeitern im Servicebereich auf verschiedene Ebene eines Unternehmens bei besseren Verstaendigung der Kundenbetreuung, der Kundenerwartungen, der Service-Kernprozesse und des Service zu helfen, druch intersive Analyse / Erlaeuterung des Cases und durch Zurueckblicken des ganzen Prozess von “Entstehen der Kundenbeschwerde” bis “Beschwerdeloesung”.Zuletzt sollen wir uns fest einpraegen, dass die beschwerenden Kunden nicht unsere Hindernisse sind, sonder unser Ziel sind. Nicht wir gewaehren den Kunden das Service als Gnade, sonder unsere Kunden tun uns Wohl, indem sie uns die Gelegenheit bieten, ihnen dienen zu duerfen.Aftersales Service Technik Ab.Shanghai Volkswagen2007-4-1案例分析汇编1一、情景回放2006年9月5日,某客户到维修站进行车辆常规保养及检修空调异响,当晚发现空调仍有异响,于7日再次到维修站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