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东第1课时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合集下载

8.1中东第1课时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

8.1中东第1课时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

8.1中东第1课时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一、课程标准
1、能在地图上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读图说出其地理位置的特点。

2、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二、教学重点
1、认识中东地区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

2、了解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生产和输出在世界的地位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三、讲授方法和教学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中东地区的资料,准备课上发言。

2、有关2003年美伊战争的录象。

3、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二、重要的地理位置
1、范围
2、二洋三洲五海之地
土耳其海峡黑海里海
大西洋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红海
三、丰富的石油资源
1、石油储存、生产、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
2、中东石油的分布及主要产油国
3、石油输出路线。

8.1中东第一课时教案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8.1中东第一课时教案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中东》教案
4.创设情境:出示订单详情,钱先生该如何把石油从波斯湾运送到目的地?结合书本
活动题,合作学习设计合理的运输路线。

5.读朋友圈材料,思考:石油带来了哪些影响?
6.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

出示两则材料引导分析归纳中东地区日后的发展该何去何从?为沙特国王提供经济发展新方向。

【课堂小结】
构建思维导图,回顾课堂内容。

【课堂练习】
一、
二、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

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节《中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节《中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节:《中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太和县北城中学教育集团旧县中学李军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节:《中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太和县北城中学教育集团旧县中学李军【教材分析】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中东”这一节的教材并没有着意某一个国度,而是对于整个区域进行了总体描述。

教材突出了以下几点:①长期的热点地区;②重要的地理位置;③丰富的石油资源;④匮乏的水资源;⑤宗教以及文化的差异。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阐发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于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本课时主要分析前三点。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中东战乱的原因.(2)通过阅读中东的图片、资料,学会描述中东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3)了解中东的资源特点,理解资源与地区发展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中东的位置环境和石油等资源,从而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时事地理内容,培养体贴社会和体贴世界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资源观点与人地协调的理念,明确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体,应团结协作,而非势力抗衡,呼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综上所述,根据新课标对于学生认识水平的要求确定重点: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出口及输出路线、输出国家。

【教学难点】中东地区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分析。

中东地区错综庞大的矛盾为讲授整节课重点。

中东地区矛盾的庞大性,既然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就其重点而言,它是中东问题难以顺利解决的症结所在,又是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重要原因。

讲授过程中应当指导学生进行周全阐发,提高学生阐发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想】对于教材我是这样处置的,本节课共用二学时,第一学时主要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现冲突、战争频繁的中东,激发学生呼吁世界和平的情感;接着利用自制课件辅助讲授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并通过课堂练习对于重点加以强化。

七年级地理下册8.1中东(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8.1中东(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板书: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提出问题:①从地中海到黑海必须经过哪个交通要道?(土耳其海峡)②从地中海到红海必须经过哪个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
学生回答:略
老师小结:本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还体现在有两个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电脑展示:51页图——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图
学生思考:①苏伊士运河是哪两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②土耳其海峡又是哪两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2.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借助阅读材料和地图,简单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学生回答:2003年3月20日美伊战争。
提出问题:中东为什么会战争不断?这个地区为什么会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呢?
板书:中东——世界的热点地区
播放录像《今日世界系列之八——中东》第一部分:“千年争端、今日焦点”。(新华音像中心出版发行)
学生边看录像边思考:①中东的地理概念是什么?②中东地区的千年争端因何而起?③中东成为今日焦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老师评价:同学们演讲的都非常好,说明大家在课下都认真收集了资料,希望今后大家在生活中能做个有心人,将我们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哪些词语经常出现在中东的新闻报导里?
学生回答:(波斯湾、耶路撒冷、巴以冲突、犹太人、阿拉伯人、穆斯林、巴解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水资源、石油资源)
学生回答:略
老师归纳:同学们都提到了本区的千年争端起因有:“运河之争”“石油之争”“淡水之争”“宗教之争”“领土之争”等,这些争端由来已久,多少年悬而未决,因此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首先从中东的得名开始吧!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8.1中东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8.1中东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8.1中东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东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的焦点之一。

本节课的教材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色、石油资源、宗教矛盾等多个方面对中东地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中东地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世界的分区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中东地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中东地区的矛盾和问题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理解中东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色、石油资源、宗教矛盾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东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能够以平等、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和理解中东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色、石油资源、宗教矛盾等方面的知识。

2.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讨论问题、分析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东地区的相关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资料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东地区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东地区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东地区的矛盾和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初中地理_第一节中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第一节中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节中东(第1课时)【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并分析说明本区的地理位置重要性。

2、读图说出中东地区的范围,找出中东的主要国家和城市。

3、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地位、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并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及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重难点】1、中东地区的两洋三洲五海的地理位置。

2、丰富的石油资源分布和输出。

3、利用图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图文结合法、比较法、关键词记忆法、分组讨论法、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一、长期的热点问题探究一:引导学生观看有关中东地区或者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等的新闻视频或图片灯资料,认识本课要学的地区-------中东。

说说自己对中东的印象是怎样的?你知道哪些关于中东的知识?(常见常听的词语如“恐怖袭击”等)。

思考:为什么中东地区战乱如此频繁?他们为什么而战?学生互助合作,讨论、归纳总结:中东地区战乱频繁成为世界热点的主要原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即领土之争),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复杂的民族关系和宗教文化。

师指导关键词记忆的训练:小组内比赛看谁记得快!学生理解记忆“位置、领土、石油、水、民族、宗教文化”这几个关键词,并互查记忆效果。

这节课我们主要围绕在中东的位置范围和石油学习,水和宗教文化则在下一节课再学。

请先结合手中的学案,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自主探究”部分。

(学案参考同步P50—P54)学生:结合手中的学案,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自主探究”部分。

(学案参考同步P50—P54)小组不能解决的可以求助老师。

二、地理位置重要: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探究二:中东的范围教师:中东在哪里?中东地区就是指西亚吗?请同学们据“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对照“亚洲地理分区”,找出中东范围和西亚范围的异同。

学生:参考温馨提示中东地区=西亚—阿富汗+非洲的埃及+ 土耳其的欧洲部分+阿塞拜疆的欧洲部分。

人教版七下地理8.1中东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下地理8.1中东第1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节中东第1课时教学设计






3.中东地区的世界之最。

在读图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总结:
1.海陆位置:中东位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
部,西临大西洋,南临印度洋。

一湾两洋三洲
五海。

陆地范围:中东=西亚-阿富汗+埃及
经纬度位置:纬度:20°N-40°N
经度:30°E-60°E
2.地形特点: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主要河流有: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

3.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
活动:
1.在框图中填出相互连通的海洋名称。

2.找出中东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填入下面的表格。

世界石油宝库
采访内容:
1.分析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
2.中东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主要的产油国有
通过读图分析总
结,提高学生的读
图分析问题的能
力。

通过通过小组展
示,培养学生语言
的组织能力及合作
的精神。

读图分析,使学生
充分认识中东地区






哪些?
3.合作探究:中东石油输出的路线。

总结:
1.储量最多、产量最大、出口量最多。

2.波斯湾及其沿岸国家
主要产油国:伊朗、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
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

3.
石油资源的丰富。

通过探究,使学生
理解中东石油输出
路线的选择。

课堂总结。

8.1中东(1) 精品教案(七年级人教版下册)

8.1中东(1) 精品教案(七年级人教版下册)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中东地区干旱的气候和河流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1.中东地区干旱的气候和河流分布特点。
教学媒体
幻灯片。
教学过程:导入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中东地区的两大热点问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这节课我们主要解读中东地区的另外两大热点:匮乏的水资源和文化差异。
思考问题:我国西北地区在发展农业方面应该借鉴中东地区的哪些经验?(返回主框架)
二、文化差异
1、认真聆听有关耶路撒冷的语音资料,各民族为什么争夺耶路撒冷?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聆听以下资料
耶路撒冷是哪三大宗教的圣地,说明宗教信仰在中东各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以下中东各国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
小结:中东地区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多种民族在这里汇聚,他们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成为中东的又一热点。
2、现在中东地区的关键问题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阿以冲突的历史根源,直到现在,阿以冲突仍然不断。阿以冲突的焦点地区在巴勒斯坦地区。
阅读课本P57资料并分析: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实质是什么问题?
3、提出探究问题2:如果你是联合国秘书长,在处理世界各国之间矛盾和冲突问题上,你有哪些思路?
一、匮乏的水资源
1、大家认真聆听下面的语音资料。中东为什么一直为水而战?(学生说)
为什么中东的水资源很缺乏?(大家思考以下)(学生说)
2、展示:中东的气候分布图和麦地那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读图活动:中东述以下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终年炎热干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中东第1课时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一、课程标准
1、能在地图上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读图说出其地理位置的特点。

2、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二、教学重点
1、认识中东地区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

2、了解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生产和输出在世界的地位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三、讲授方法和教学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中东地区的资料,准备课上发言。

2、有关2003年美伊战争的录象。

3、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教学提示与建
议[导入]展示课件,谈谈同学们印象中的“中东”。

[讲述、提问]:中东,我们对它的熟悉主要来自于电视、报纸等媒体的频
繁报道,这里已成为最受世界关注的地区。

请同学说一说你所了解的中东是什么样?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发言,说一说中东地区的资源情况、政治局势、宗教问题、领土问题等。

[教师]:播放一段录象,内容有关美伊战争的简单介绍,让学生对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有感性的认识。

[教师]:从同学们对中东的介绍和我们看的录象,我们想到一个词,与中东地区最相关,那就是“战争”。

为什么中东地区战乱如此频繁?我们主要从地理位置、资源及文化来分析其根源。

[一湾二洋三洲五海之地]
[教师]:战争并没有解决中东问题,能不能用非战争的方式解决中东热点问题?今日我们用地理的角度来探究“中东”。

首先从“中东”名称由来说起。

活动
1、学生看录像,读图培养学生地理读图能力
2、利用学生熟悉的时事热点出发,引起学生兴趣
二洋三洲
第 1 页共 4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