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II)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东亚的国家?A. 中国B. 日本C. 韩国D. 印度答案:D2. 欧洲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比萨河C. 内尔河D. 伏尔加河答案:D3. 中国的四大发明不包括: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电池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思想者"是古希腊的一种:答案:职业2. 《论语》中的作者是:答案:孔子...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一般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在县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进入殿试;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者可以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实行有效地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部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请论述一下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
答案: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一系列重要变革和建设。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百年的苦难和动乱,包括晚清末年的列强入侵、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在等领导下,中国成功地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进了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在近代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寻求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完整的试卷及答案请参考附件。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校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西藏和平解放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①②③D.④③②①2.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
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表明我国()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4.右图是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一位战士写下的绝命诗。
据此可知,“冰雕连”肩负的神圣使命是()A.解放全中国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C.向工业化进军D.建设现代化钢铁长城5.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C.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D.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7.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V)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V)制卷人:尹冬梅一、选择题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对“新的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A. 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B.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D. 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2. 新华网平壤2010年10月24日电,朝鲜政府24日晚在平壤人民文化宫举行盛大宴会,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60周年。
在这次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B. 邱少云舍身相救朝鲜少年崔莹C.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奋斗到生命最后一息D. 雷锋被誉为解放军的好战士3. 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历史事件是()A. 1947年土地改革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三大改造D. 1953年春土地改革完成4. 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后,毛泽东对其他中共领导人说:“我们要去北平赶考了。
”这指的是()A. 建立和巩固新政权B. 与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决战C. 要和平解放西藏D. 采取公务员考试办法选拔优秀干部人才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这“一百多年来”的起始年份是()A. 1800年B. 1820年C. 1840年D. 1856年6.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这主要是因为()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C. 解放战争的胜利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7. 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 消灭了地主阶级B. 基本肃清了国内反革命势力C.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8. 下列节日中,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有关的是()①端午节②劳动节③青年节④建军节⑤国庆节A. ①②⑤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③④⑤9. 排序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排序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的发生了解得更清楚,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②开国大典③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④美军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 ①②④③10.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基本国情是()①农业生产落后②工业生产水平低③国家贫穷④人民生活十分困苦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11.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12. 右图反映的是刘少奇在1954年的一次会议上作宪法草案的修改报告。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哪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属于南北朝时期?
A. 唐朝
B. 魏晋
C. 宋朝
D. 明朝
2. 以下哪个发明对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A. 战车
B. 灌溉设施
C. 造纸术
D. 火药
3. 齐白石是我国古代哪个朝代的著名画家?
A. 明朝
B. 清朝
C. 元朝
D. 唐朝
...
二、简答题
(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请简要描述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对于我国和世界历史的意义。
2. 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请分别介绍一下这些发明。
3. 古代中国的两河流域文明是指哪两个河流流域的文明发展?
请简要介绍这两个文明的特点。
4.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主要措施和对历史的影响。
...
三、论述题
(每小题20分,共30分)
1. 请论述你对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解,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2. 请以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为例,论述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 请解释“民主”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形式,并阐述适用于当代中国的民主制度建设思路。
...
四、附加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1.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
2. 以下哪个不是长城的主要功能?
A. 城防
B. 交通线路
C. 边境防线
D. 水利设施
3.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
4. 简述正德皇帝为了满足原住民的需求所进行的政策和措施。
...。
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1~5题 21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6分) (1) ,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3)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禅院幽静的名句是:, 。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1)我们拾级..( )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
(2)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 )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
(3)前往勃朗峰的途中,我们先坐火车去了马蒂尼,(y ì r ì)早晨八点多,便徒步出发。
(4)伞开得好等于安全有保障,至少保证生命 (w úy ú)。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罗丹的大理石雕像《沉思》别出心裁, , , , , , 。
罗丹曾经解释说,他是要以这个雕像集中地表现“冥想”,因而抛弃了一切与此不相关的东西。
①那忧郁而凝视的目光,紧闭的双唇 ②她那恬静、执着的沉思神情③的确令观赏者从这块石头中幻化出无数美好的想象 ④她低着头正沉浸在默默的沉思之中⑤在端庄的正方形基座上烘托着一个秀美而淳朴的女性形象⑥表露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A .④③②①⑥⑤B .⑤④①⑥②③C .④②①⑥⑤③D .⑤②①⑥③④4.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回答(1)~(2)题。
(每小题2分,共4分)(1)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笔画横轻竖重,撇捺出笔劲利。
B.笔力浑厚强劲,气势庄严雄浑。
C.结构阔大端正,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
D.从总体上看,作品刚健而娟秀,飘逸而灵动。
(2)同样是描写洞庭湖,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却是以夸张手法描写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
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密学校 班级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上)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总分:100分 时间: 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清代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历史学家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
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 .广州 B .台湾 C .香港岛 D .辽东半岛2.对比是学习中经常运用的方法,请你判断《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 ) ①都有割地条款②都有赔款条款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可以在华设厂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 .①③④ 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3.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
这是因为( ) A .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B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圆明园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为日军所烧 4.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A .定都天京 B .太平军北伐 C .天京事变 D .天京陷落5.近代以来,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
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A .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B .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6.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入侵D.维护清朝统治7.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作品,按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末代皇帝》②《鸦片战争》③《甲午风云》④《火烧圆明园》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8.戊戌变法是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掀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下列人物不属于维新变法人士的是()A.李鸿章B.梁启超C.康有为D.谭嗣同9.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篇)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下定这一禁烟决心的是()A.魏源B.林则徐C.曾国藩D.左宗棠2.中国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而英国一直称之为“适商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割让给英国的是()A.广州B.厦门C.上海D.香港岛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C.甲午战争﹣﹣戊戌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4.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能够体现其上述思想的企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B.创办轮船招商局C.创办江南制造总局D.设立京师大学堂5.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首诗写于()A.1843年B.1894年C.1896年D.1902年6.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
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
”这次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有()①发动侵略战争②签订不平等条约③割占中国领土④扶植代理人⑤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⑥掠夺战争赔款。
A.①②③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⑥8.戊戌变法的主要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B.否定君主专制C.追求民主科学D.促进思想启蒙9.如下“百日维新”的主要措施中,最具“民主”气息的是()A.奖励创造发明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C.设立京师大学堂D.裁汰旧军,精练新军10.“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试题卷(本卷为闭卷考,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答案请一律做在答题卷上)亲爱的同学,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一定收获不少吧!相信你会有出色的表现,沉着动笔吧,祝你取得好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概括,最恰当的是A.帝国的繁盛B.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C.近代的曙光D.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2.作者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以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
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A.废分封立郡县B.设特务机构锦衣卫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3.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4.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A.司母戊鼎B.金瓶(金奔巴瓶)C.锦衣卫印D.开元通宝钱5.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下列对我国古代长城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②是清朝民族政策的重要载体③保护了中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④是为了防范北方游牧民族进攻而修建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某地考古发现的古墓随葬品中,有丝织品、景德镇瓷瓶、唐三彩马、甘薯残渣等。
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7.关于明清小说广为流传的原因,下列不正确的是A.市民、农民文化素质高B.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C.适合广大平民欣赏趣味D.工商业发达,市镇繁荣8.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垂相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社会秩序动荡B.边疆防御巩固C.专制皇权强化D.地方权力膨胀9.十五世纪时,欧洲人十分渴望到东方发财,哥伦布偏偏“背道而驰”,坚持认为向西方也可以到达东方,支持他这一信念最重要的因素是A.他相信天主教旨意B.他相信地圆学说C.指南针应用于航海D.他拥有航海地图10.右图是一幅世界名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II)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1分,共25分。
)1.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十一”长假成为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时节,规定十一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A.新中国成立 B.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C.西藏和平解放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2.五星红旗胜利飘扬在雪域高原,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距2013年有()A.59周年B.60周年C.62周年D.64周年3.“美丽的半岛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开始于三八线,三年之后,战争结束于几乎同一点……”该战争是()A.苏德战争B.太平洋战争C.解放战争D.朝鲜战争4.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与这一事件直接相关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共同纲领》的制定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D.三大改造的完成5.解放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斗争的开展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B.肃清了国内反革命势力C.掌握了经济命脉D.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约法》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7.我国政府与哪个国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缅甸B.印度C.日本D.美国8.周恩来总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作为新中国的“外交之父”、“外交之魂”,下列哪一项内容体现了他高超的外交艺术()A.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参加重庆谈判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共同纲领》的颁布B.新中国的成立C.一五计划的完成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0.成为中国共产党八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最大成果是()A.听取了毛泽东的报告B.做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D.宣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1.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七大二次会议C.中共八大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2.《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消息: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36900多斤。
这一报道出现于()A.土地改革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C.大跃进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3.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B.五一六通知C.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D.毛泽东发表的大字报14.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 ( )A.长征1号B.长征2号C.东方红1号D.神州5号15. 1978年中美之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D.中美签署上海联合公报16.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一国两制”的构想D.三个代表思想17.“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A.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B.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D.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8.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A.珠海B.深圳C.海南D.浦东19.据报道,某地一位家长不让学生上初中,被学校以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为名告上了法庭,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于()A.1981年B.1984年C.1986年D.2000年20. 在邓小平同志“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已成功解决了 ( )A.台湾问题B.港澳问题C.落后问题D.发展问题21.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A.经济交流、互补互利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直接通邮、通航、通商D.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进行互访22.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 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
这反映了()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变化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变化23.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
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4.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
有一天,他去参加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
这一情景应出现在()A.古代雅典B.古代中国C.古代印度D.古代罗马25.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罗马与爆发了布匿战争,对罗马历史影响极大。
()A.希腊B.埃及C.波斯D.迦太基二、非选择题(26题7分,27题9分,28题9分,共25分)26. (7分)阅读下列材料:在20世纪中国走向强国之路的进程中,经历了重要的四个过程,如下图:请回答:(1)第一步: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使中国人民清醒起来。
请问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谁? (1分)(2)第二步:新中国成立——毛泽东领导,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那么新中国的“新”是什么含义呢? (1分)(3)第三步:三大改造,除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有哪两个方面? (2分)(4)第四步:改革开放——邓小平领导,开创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这一伟大起点?(1分)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1分)(5)请你列举一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1分)27.(共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材料二:这十年中(1956~1966年),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材料均摘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中“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主要是指:①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制度;②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7月取得了的胜利,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③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超额完成;1954年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1956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每空1分,共4分)(2)指出材料二中“严重失误”的事例名称。
(2分)(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邓小平同志为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
(2分)(4)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对比分析,你能得出什么认识?(1分)28. (共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A 图B材料二:“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 1972年作。
材料三:2010年3月27日晚,经大陆著名导演张艺谋重新诠释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在台湾台中市的洲际棒球场上演。
目前,甘肃省有60家台资企业,包括台商投资建设的兰州正林农垦有限责任公司,这家企业主要加工瓜子,已成为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
请回答:(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副图(A、B)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分)(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 (1分)最早是针对什么地方提出的?(1分)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
(2分)(3)根据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谈一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1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非选择题(26题7分,27题9分,28题9分,共25分)26.(1)三民主义。
(2)新的含义: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5)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免费义务教育,取消农业税等。
27.(1)①封建土地;②抗美援朝战争;③第一个五年计划;④社会主义改造。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政策的制定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8(1)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2)“一国两制”。
台湾。
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变化:由交往隔绝发展为人员、经济和文化等的广泛交流。
原因:党和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