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合集下载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试题(无答案) 鲁科版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试题(无答案) 鲁科版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将答案写在题后表格内)1. 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物像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是()A、视网膜、视网膜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C、视网膜、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视网膜3. 形成听觉的部位是()A、耳蜗B、前庭C、半规管D、听觉中枢4. 组成脑的三部分结构是()A、大脑、中脑、小脑B、大脑、小脑、脑干C、大脑、小脑、脑桥D、大脑、小脑、间脑5. 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个部位()A、大脑B、小脑C、脑干D、脑神经6. 在反射弧结构中,产生神经冲动的是()A、传入神经B、传出神经C、效应器D、感受器7. 当你左手被针尖刺着时,手立即缩回来,缩回后才感到被针刺疼了。

然后用右手把针拿起来仍掉。

下图表示出了以上三种情况神经传导的路径。

其中当你左手被针尖刺着时,用右手把针拿起来扔掉的神经传导途径及产生痛觉的部位依次是()A.A→B→C→D→E 左手皮肤B.A→B→C→F→H→G→I→J→K 大脑皮层C.A→B→C→F→H 大脑皮层D.G→I→J→K 右手皮肤8. 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是… ()A、缩手反射B、排尿反射C、眨眼反射D、望梅止渴9. 某成年演员身高只有80厘米,其原因是()A、胰岛色素分泌不足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C、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成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10. 治疗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A、生长激素B、胰岛素C、甲状腺素D、肾上腺素11. 既能分泌激素,又能分泌消化液的是()A、垂体B、甲状腺C、胰D、性腺12. 节能减排出自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

下列哪种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A、普及汽车,给我们的交通带来了方便B、人走不忘关电灯,手洗不忘关龙头C、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塑料袋等物品的使用D、同学间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13.引起酸雨和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A、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C、盐酸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氮气14. 传染病的特点是()A、由病毒引起的B、具有一定的区域性C、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D、通过呼吸道传播15. 传染病的传染源是()A、细菌、病毒、寄生虫B、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C、传染病发生的初始处D、病原体传播的路线16. 下列各项中属于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A、给儿童接种疫苗B、清扫垃圾C、给医疗器械消毒D、注射青霉素17. 与其他几项免疫类型不同的是()A、皮肤的屏障作用B、泪液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D、接种牛痘预防天花18. 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体液大量损失B、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C、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D、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19移植别人的器官到患者体内,不易成活。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爆料一幅对联摈.(bìng)弃针砭.(biān)时弊B.重迭别出新裁掂.(diān)量成绩斐.(fěi)然C.痉挛仗义直言亲昵.(ní)半身不遂.(suí)D.打蜡一诺千金慰藉.(jiè)酩酊.(dǐng)大醉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8月12日,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即日起至8月31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B.杭州“5·7”飚车案震惊全国,在此前后,北京、重庆等地也发生过类似的“富二代”飚车至人死伤的悲剧。

C.“一些人认为使用外国词汇能表现他们头脑开放和国际化,但是我不这样认为。

”国际译联副主席黄友义声称:“相反,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语言树立信心。

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指望别人尊重你。

”D.兖州交通便利,有“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之称,战略位置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埠”。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①4月23日,世界各大报纸都在位置刊登了中国人民海军举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的消息。

②新中国65华诞日益,举国上下翘首企盼。

中央提出坚持“隆重、喜庆、节俭、祥和”的总要求,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心愿。

③在西藏问题上,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立场是坚定的,决不允许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政治组织,以会见达赖为名,中国内政。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 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已知点(,3)P x 是角θ终边上一点,且4cos 5θ=-,则x 的值为 ( )A .5B .5-C .4D .4- 2.在下列关于直线,l m 与平面,αβ的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若l β⊂且αβ⊥,则l α⊥ B .若l β⊥且α∥β,则l α⊥ C .若l β⊥且αβ⊥,则l ∥α D .若m αβ=,且l ∥m ,则l ∥α3.与直线345x y++=关于x 轴对称的直线的方程为( )A .3450x y -+=B .0543=-+y xC .0534=-+y xD .0534=++y x4.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的中点为M ,DD 1的中点为N ,则异面直线B 1M 与CN 所成的角是( ) A . 0 B . 45 C . 60 D . 905. 已知扇形的周长为6cm ,面积为22cm ,则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为 ( )A .1 B. 4 C. 1或 4 D. 2或46. 已知直线l 上两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3,5),(,2)a ,且直线l 与直线3450x y +-=垂直,则a 的值为( )A .34- B.34 C.43- D.437.若直线:1l ax by +=与圆22:1C x y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点(,)P a b 圆C 的位置关系是()A .点在圆上B .点在圆内C .点在圆外D .不能确定8. 若直线1:30l Ax y C ++=与2:2340l x y -+=,若12l l 、的交点在y 轴上,则C 的值为( )A .4B .-4C .4或-4D .与A 的取值有关9.设O 为坐标原点,C 为圆22(2)3x y -+=的圆心,圆上有一点(,)M x y 满足OM CM ⊥,则yx=( )A B 或C D 10.已知圆()()221:231C x y -+-=,圆()()222:349C x y -+-=,,M N 分别是圆12,C C 上的动点,P 为x 轴上的动点,则PM PN +的最小值为 ( )A .4B 1C .6-D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注意事项:1. 第Ⅱ卷包括填空题和解答题共两个大题.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需用黑色签字笔答在 “数学”答题纸指定位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函数sin cos tan sin cos tan x x xy x x x=++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090,PA ⊥平面ABC ,此图形中有____________个直角三角形.13. 对于任给的实数m ,直线5)12()1(-=-+-m y m x m 都通过一定点, 则该定点坐标为____ _ .14.若曲线x =b x y +=有两个交点,则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15.,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平面α及β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m n ⊥ ②αβ⊥ ③m β⊥ ④n α⊥。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高二语文 大气磅礴豪放词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高二语文 大气磅礴豪放词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
本次活动主要是把个人的成果放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展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评 点,推选出佳作,进行宣传吧张贴展示,做好示范引领,把专题阅读的学习落到实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学会辩证地来看待豪放和婉约,知道豪放和婉约是相对的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方法)
专题三 豪放与 婉约的区别
所需课时 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进行成果展示活动。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写出自己对豪放词的 理解感悟,形成个人专题研究成果。同时学习词人豪迈乐观的人生态度,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豪放词的艺术成就。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苏辛的代表作品。 4.能够用比较 法分析豪放和婉约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比较法”开展研究
5.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豪放派词人作品的艺术特色。
本专题问题设计
苏东坡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1.苏东坡命运的转折点在哪里? 2.苏东坡作品蕴含哪些复杂的情感? 3.苏东坡作品的语言风格是什么? 4.苏东坡作品怎样体现出他的豪放派词风?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2.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来深度解读文章。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1.辛弃疾豪情与苏轼豪情有何不同?
本专题问题设计
2.辛弃疾为什么会拥有如此的情怀?

201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淄博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14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雾霾.(mái)眷.念(juàn)气冲斗.牛(dǒu)B. 羸.弱(léi)媲.美(pì)风雪载.途(zài)C.酬和.(hè)猝.然(cù)风姿绰.约(chuò)D. 褴褛.(lǚ)发酵.(xiào)鳞次栉.比(zhì)2. 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A. 驽钝稔熟口头禅白驹过隙B. 徜徉搏奕里程碑融会贯通C. 憧憬广袤闭门羹大庭广众D. 桑梓恻隐明信片断章取义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学校是一个天然庇护所,它既安抚学生、传递温暖,也护佑公众、凝聚人心。

B. 近年来,微博逐渐成为舆论引导的一线阵地,政府开设微博已蔚然成风C. 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油菜地里“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拍照留影,让人无可奈何。

D. 从古时的大同理想到今日的中国梦,尽管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其中所蕴含的对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期盼,却有着一脉相承的连续性。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报社组织了近80名中小学生记者走进潍坊高密,参观莫言家乡,采访莫言亲人。

B. 在当今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C.“五月的鲜花”作为“五四”青年节的品牌节目,经过这几年的精心打造,已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D. 普及灾害教育,就要真正将灾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之中,以强化公众的风险意识,提高其应对灾难的能力。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叶徒相似,其实.(果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B.渔人甚异.(认为……奇异)之。

(《桃花源记》)C.近塞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丢失)入胡。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淄博六中12级第二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高二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每个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1.两个分子从靠近的不能再近的位置开始,使二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直到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这一过程中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B.分子间的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C.分子间的作用力在逐渐减小D.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到零2.在赤道上空,一根沿东西方向的水平导线自由落下,则导线上各点的电势正确的说法是:()A.东端高B.西端高C.中点高D.各点电势相同3.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温度、速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为电学量变化的一种元件,自动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是一种测量液面高度h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从电容C大小的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关于两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增大表示h减小B.C增大表示h增大C.C减小表示h增大D.C的变化与h的变化无直接关系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u=220 2 sin (100πt) 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55 Ω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线圈中电流表的读数为1 AB.原线圈中的输入功率为220 2 WC.副线圈中电压表的读数为110 2 VD.副线圈中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50 s5.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Φ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甲、乙、丙、丁所示,下列关于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论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恒定不变B .图乙中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直在变大C .图丙中回路在0~t 0时间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于在t 0~2t 0时间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D .图丁中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可能恒定不变6.如图所示中,L 1和L 2是两个相同灯泡,L 是一个自感系数相当大的线圈,其电阻值与R 相同,在开关S 接通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接通时L 1先达到最亮,断开时L 1后灭B .接通时L 2先达到最亮,断开时L 2后灭C .接通时L 1先达到最亮,断开时L 1先灭D .接通时L 2先达到最亮,断开时L 2先灭7.如图所示,圆形线圈垂直放在匀强磁场里,第1秒内磁场方向指向纸里,如图(b ).若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a ),那么,下面关于线圈中感应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第1秒内感应电流增大,电流方向为逆时针B .在第2秒内感应电流大小不变,电流方向为顺时针C .在第3秒内感应电流减小,电流方向为顺时针D .在第4秒内感应电流大小不变,电流方向为顺时针8.如图10所示,垂直纸面的正方形匀强磁场区域内,有一位于纸面且电阻均匀的正方形导体框abcd ,现将导体框分别朝两个方向以v 、3v 速度匀速拉出磁场,则导体框从两个方向移出磁场的两过程中 ( )A .导体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同B .导体框中产生的焦耳热相同C .导体框ad 边两端电势差相同D .通过导体框截面的电荷量相同9.发电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U 1,发电厂至学校的输电导线总电阻为R ,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 ,学校得到的电压为U 2.则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可表示为:( )A .R U 21B .R U U 221)( C .IU 1 D .I (U 1-U 2)10.如图所示是街头变压器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是市电网的电压,不会有很大的波动,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输送给用户.输电线的电阻用R 0表示,变阻器R 表示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当滑动变阻器触头P 向下移动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00 甲 乙 丙 丁A .相当于在增加用电器的数目B .A 1表的示数随A 2表的示数的增大而增大C .V 1表的示数随V 2表的示数的增大而增大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实验题(本大题共有1小题,9分,请将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到答题纸上)11.(9分)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 1000 mL 溶液中有纯油酸0.6 mL ,用注射器测得 l mL 上述溶液有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得到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格的边长为1 cm ,则可求得:(1)油酸薄膜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cm 2.(2)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____ m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利用单分子油膜法可以粗测分子的大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已知体积为V 的一滴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 ,这种油的密度为,摩尔质量为M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51分。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超出答题框、颠倒位置等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一提起哲学就少不了“两个对子”,它们是(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②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2.从“气功大师”严新到“盖世华佗”胡万林,再从“食疗专家”张悟本、“养生教母”马悦凌到“大师”王林,我们身边的“大师”似乎从未间断。

如果这些“大师”宣称的都是真的,那么我们的世界该有多么美好。

2014年2月20日,张悟本因患脑梗住院,一下子揭下了这位“伪神医”的面具。

已经自己用自己的病体在揭露事实和真相。

材料说明了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②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③夸大思维的作用④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属于________,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________。

( ) A.不可知论机械唯物主义 B.诡辩论二元论C.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的不变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4.我国农业生产中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栽瓜种豆”。

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生产反季节蔬菜。

由此可见(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规律依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C.科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规律既能被发现,也能被创造5.用塑料桶装食用油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但最近科学研究发现,塑料桶里含有双酚,长期食用用塑料桶装的油对人体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淄博六中12级高二第二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

读图,完成1~3题1、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A.流水、沉积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2、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B.干旱 C.低温冻害D.滑坡、泥石流3、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D.珠江三角洲4、表中数据说明北方地区( )A.受海洋影响较大 B.受夏季风影响较明显C.气候大陆性较强 D.太阳高度日变化在全国最大5、西安与太原相比,日温差≥15℃的日数相差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的变化B.纬度高低 C.离海远近 D.雨日数和下垫面性质6、下列关于兰州气温日较差状况及对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日较差较小,热量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B.气温日较差较大,有利于作物果实糖分的积累C.气温日较差较小,延长了霜冻期,农作物容易受霜冻危害D.气温日较差较大,可缩短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加大复种指数下图为黄河河口处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分配图。

读图,完成7~9题。

7、如图所示,径流量和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8、造成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原因是A.洪水 B.风暴潮C.调水调沙 D.水土流失9、图示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现象,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河床变深B.河流含沙量变小 C.河口后退 D.扩大灌溉面积下图为澳大利亚某城市1月某日22时等温线分布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l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婢.女碑.文睥.睨大有裨.益稗.官野史B.骑.士旖.旎崎.岖倚.老卖老绮.丽多姿C.泥淖.桂棹.悼.念绰.绰有余卓.尔不群D.竣.工穿梭.险峻.怙恶不悛.英俊.潇洒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羸弱风声鹤戾同仇敌忾含情脉脉B.祓除胼手胝足义愤填膺流觞曲水C.蛊惑飞短流长契而不舍一筹莫展D.布署无所事事迥然不同瞋目而视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首诗作打破常规,独出心裁....,用奇特的想象写出这看似无理的痴语,而这出人意表的言语,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B.大家都很喜欢和老周交往,因为这人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

C.这所大学的活动室里,各种器材应有尽有,真是汗牛充栋....。

D.他飞扬的神采,得益于什么呢?得益于他的“狡猾”,得益于他的妙语连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如今,虽然一般美国人收入在上涨,可是已经远远赶不上住房价格、医疗保险和教育费用的上涨。

B.周围漆黑一片,在车厢内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到列车猛烈的嘶叫声,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C.他的抓举成绩可以提高到180至190公斤,从而,成为世界一流的选手。

D.在现有的条件下,在灾区中开展互帮互助,是解决部分妇女问题的好办法。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大学毕业的时候,几乎每个同学都雄心勃勃,希望能成就一番事业,正所谓:“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B.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C.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人异乡人——指路。

D.老子思想中,充满了戒惧心态,“豫呵其若冬涉水(《道德经》15章)”,就是说人生要随时保持如履薄冰的状态。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9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

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

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至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

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6.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B.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

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7.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一年共经历24个节气,“节气”“中气”交替出现,现在人们把它们统称为“节气”。

B.二十四节气的制订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公元前104年,邓平等人在《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并明确了其天文位置。

C.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气温在一年中的升降变化。

D.“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谚语讲述的是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民众对此耳熟能详。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影响,这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结合紧密,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

B.民间“冬至饺子夏至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说明夏至、暑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许多民俗活动也在这些节令里开展。

C.“惊蛰”用天上初现惊雷和地下蛰伏的虫子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而在我国南方虫子根本不蛰伏,所以无法有“惊蛰”一说。

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三代所宝莫如因①,因则无敌。

禹通三江五湖,决伊阙,沟回陆,注之东海,因水之力也。

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因人之心也。

汤、武以千乘制夏、商,因民之欲也。

如秦者立而至,有车也;适越者坐而至,有舟也。

秦、越,远涂也,静立安坐而至者,因其械也。

武王使人候②殷,反报岐周曰:“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谗慝胜良。

”武王曰:“尚未也。

”又复往,反报曰:“其乱加矣!”武王曰:“焉至?”对曰:“贤者出走矣。

”武王曰:“尚末也。

”又往,反报曰:“其乱甚矣!”武王曰:“焉至?”对曰:“百姓不敢诽怨矣。

”武王曰:“嘻!”遽告太公,太公对曰:“谗慝胜良,命曰戮③;贤者出走,命曰崩;百姓不敢诽怨,命曰刑胜。

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

”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

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

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

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

”胶鬲曰:“曷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

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

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

”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

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

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

”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

至殷,因战,大克之。

此武王之义也。

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而获。

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而问殷之所以亡。

殷长者对曰:“王欲知之,则请以日中为期。

”武王与周公旦明日早要期,则弗得也。

武王怪之,周公曰:“吾已知之矣。

此君子也。

取不能其主,又以其恶告王,不忍为也。

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已以此告王矣。

”夫审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时,因也;推历者,视月行而知晦朔,因也;禹之裸国,裸入衣出,因也;墨子见荆王,锦衣吹笙,因也;孔子道弥子瑕见厘夫人,因也;汤、武遭乱世,临苦民,扬其义,成其功,因也。

故因则功,专则拙,因者无敌。

国虽大,民虽众,何益?【注】:①因:凭借,依靠,顺应。

②候:侦察,刺探。

③戮:暴乱。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秦者立而至如:到……去。

B.又复往,反.报曰反:反而。

C.武王疾.行不辍疾:快,急速。

D.若夫期.而不当期:约定日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以.千乘制夏、商②秦以.攻取之外B.①殷其.乱矣②其.皆出于此乎C.①则.弗得也②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①视月行而.知晦朔②信而.见疑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证明“因则无敌”的一组是()①禹通三江五湖,……注之东海②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③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④适令武王不耕而获⑤孔子道弥子瑕见厘夫人⑥汤、武遭乱世,临苦民,扬其义,成其功A.①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舜迁移了一次形成城邑,迁移了两次形成都城,迁移了三次形成国家,后来尧就把帝位让给了他,这是顺应了人心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