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的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的疗效。
方法将68例女性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黛力新治疗,研究组增加自拟更年解郁安神汤进行治疗,以治疗有效率作为观察指标进行效果比较。
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焦虑抑郁症;自拟更年解郁安神汤;疗效围绝经期是指妇女从生育能力旺盛和性生活正常逐渐衰退到老年的一段过渡时期,常出现焦虑、紧张、抑郁、头痛等不适症状,对女性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焦虑和抑郁属于围绝经期女性常见情绪障碍,有文献报道[1],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发病率为 25.1%,焦虑症发病率为10.8%,焦虑并抑郁患病率为 6.1%,因此要对围绝经期女性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和采取适当干预,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
为此,我们采用自拟中药汤剂和黛力新相结合治疗34例围绝经期焦虑抑郁患者,并与应用黛力新治疗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45~56岁,病程6~26个月。
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
治疗组年龄为45~54岁,平均年龄(50.25±6.65)岁,病程6~24个月,平均病程为(12.25±5.24)个月;对照组年龄为46~56岁,平均年龄(50.35±6.45)岁,病程7~26个月,平均病程为(12.75±6.15)个月。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① 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前17项评分≥7分[3],中医辨证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②患者均自愿参加本项研究,具有很好的依从性;③无精神障碍性疾病;④言语交流正常;⑤未合并其他严重性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药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临床观察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50例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性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只接受西药治疗,两组均接受6个疗程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效果显著,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中西医结合治疗这种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结合;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治疗;临床观察妇女断经绝经前后时期,一般是40岁左右女性从开始到停经之后的一年内的时期,被成为围绝经期。
在这个时期,卵巢的功能不断衰退,一些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及临床特征现象,属于正常发生的生理变化。
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是一种出现于妇女绝经前后的情绪障碍。
不少妇女在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会出现情绪上的躁动、抑郁不安。
而这都直接影响着妇女的生活与工作,而如何有效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选取了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现对其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50例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年龄40~60岁,病史为1~3年。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史等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临床研究。
1.2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判定[1]参照相关规定,汉密顿焦虑量(hama)大于14分,则将其判定为焦虑;抑郁量(hamd)其中前17项总的评分不小于7分,则将其判定为抑郁。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以15 d为一个疗程,连续接受6个疗程的治疗。
对照组服用西药黛力新,早上服用,1次/d;治疗组服用中药成分的安乐片和西药成分的黛力新,一日服用15片,分三次服用。
中西医结合加心理调摄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观察

2组 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0 0 ) 治疗组 疗效优 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 医结合 加心理调摄 治 P< .5 ,
疗 围绝 经 期 抑 郁 症 疗 效确 切 , 作 用 少 。 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关键词 】 抑郁症 , 更年期 ; 疗法; 心理 中西 医结合疗 法
【 中图分类号】 R4.2R9 . 【 794 ;432 5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2— 692 1)4 04 — 2 0 21(020 — 53 0 0
摄 。2组 均 3周为 1个疗 程 , 治疗 3个 疗程。统 计 2组 治 疗前 及 治疗 后 第 1 2 3周 末 汉 密顿 抑郁 量表 共 、、 (A H MD) 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 。结果 评 2组治疗后 第 l2 3周末 HA 、、 MD评 分与本组 治疗前 比较均 明显 下降( 0 0 ) 且 治疗组低 于对照组 同期( 0 0 ) P< .5 , P< .5 。治疗组 总有效率 9 . 1 , 2 3 % 对照组 总有 效率 6 .3 , 92%
H MD SO Sae , , eko a n w r l e a oebf a e tntogop P< . 5 . A Cr f r1 2 3w e fr t t ee o r hnt s eo t t n rus( 0 0 ) e t t me w t e h r r m e e i w h er s fr t t r pw s pi s o t o p( 0 0 ) h t f c v a t a T edc aeo t a n g u a u r rotoei cnrl ru P< .5 .T et a e et ert i et e e me o se o t h n og ol i enr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女性 围绝经期抑郁症
王 淑 芳
河 北 省 滦 平 县 巴 克什 营 中心 卫 生 院 0 6 8 2 5 0
【 摘
要 】 目的 :观 察 中西医结合 治疗女性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 临床效果 。方 法:将 8 O例女性 围绝 经期抑郁症 患者 随机分 为
2组各 4 O例 ,对照组 采用西医药物 治疗 ,治疗组在 此基础上增加 中医药治疗,连用 3 周 。观察 2组治疗前及 治疗后 第 1 、2 、
加减 药物 组成 。在给 予药 物治 疗 的同时 ,要对 患者进 行 心理指 导 和健 康 宣教 ,告诉 患者 围绝经 期是 中年 向老年过 渡 的特殊 时 期,
研究 中还发现抑郁症的发生除与 自身植物神经功能和卵巢功能有
关外 ,还与 自身身体素质、社会压 力、工作环境以及 同事关系、家庭 是否和睦等密切相关 ,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 的同时要对患者进 行心理干预和指导,以缓解各种压力,帮助患者释放情感 ,消除各种
前膜 5 一 H T的再摄 取而使 神经细 胞突触 间隙 中可供生物 利用 的 5 一
H T 增加 , 加强抗 抑郁作 用 。两药合 用可 以在调节 体 内雌 激素 水 平 的 同时 ,发挥抗 抑郁作 用。
年 ;受教 育程 度为初 中 以上 。对照组 4 O 例 ,年 龄 4 2~ 4 9 岁 ,平 均 ( 4 5 . 8 2 士5 . 4 5 ) 岁;病程 l ~6 . 5 年, 平均 ( 2 . 8 5 士0 . 4 3 ) 年; 受教 育程 度为初 中 以上。2 组 一般资 料 比较 差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P
剂 ,药物 组成 :柴 胡 、香 附 、川芎 、 白芍 、郁 金 、陈皮 、知母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0例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0例观察
王淑丽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9(025)006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用逍遥散加减联合尼尔雌醇片、对照组40例用尼尔雌醇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结论:逍遥散加减配合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很好效果.
【总页数】2页(P388-389)
【作者】王淑丽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2007级研究生,陕西,咸阳712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51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分析结果 [J], 刘晓彤
2.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 [J], 田广然
3.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J], 苏月英;李霞;张菊香;吴小芳
4.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2例疗效观察 [J], 周仕真;孙学健
5.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J], 严素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联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差异 亦有显著 性( 0 0 ) P< .5 。结论 : 中药解郁静心颗粒联合 氟西汀胶 囊治疗 围绝 经期 抑郁症 的效果优 于 单 纯应 用氟西汀胶 囊 , 能预 防和 减少氟西汀胶 囊不 良反应的发 生。 且
主题词 抑郁 症 , 更年期/ 中西 医结合疗法
类 女( 性 ) 雌
解郁静 心颗 治 疗应用 盐酸 氟西汀胶 囊/ 治疗 应用 人
进行全数据分析 。
2 方 法
角度进行调节 。本文主要 观察 了 中西 药联合 应用治 疗 围绝
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 报道如下 。
1 临床 资料
1 1 一般资料 .
本研 究对 象为 20 0 8一O 1~2 1 0 0 0— 1在 我
院中医科和妇产科 门诊 就诊 的 围绝 经期并 符合抑郁 症诊 断
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及不愿接受试验治疗者 。 15 病例 剔除、 . 中止 试验标 准 ( ) 察对 象 在使 用药 物 I观 期间发生其他疾病及并发症者 ; 2 观察对 象在使 用药物 过 ()
部分病例 由于存在副反 应多 , 依从 性差 , 由于雌激 素治 疗 或
有潜在致癌性 , 中断治疗 比例 高。而 中医药可从 多途径 、 多
程 中违背治疗方案规定者 ;3 病情变 化超 出本治疗 控制 病 () 情程度者 ;4 发生不 良反 应 , () 不适 合继续 服 药者 ; 5 观 察 () 对象 中途退 出失访者 , 尽量 了解其退 出原 因并加 以记 录 , 以 其最后 1 次检测结果转接为最终结果 ; 对其疗效和不 良反 应
12 诊 断标 准 围绝 经 期 出 现 下 列 症 状 中的 3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或 3条 以 .
2 1 治疗方法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效果观察史良荣【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年(卷),期】2016(024)001【总页数】2页(P63-64)【关键词】围绝经期;抑郁症;中西医结合【作者】史良荣【作者单位】河南省郸城县人民医院,477150【正文语种】中文围绝经期抑郁症是首次发病于围绝经期,以情绪低落、焦虑紧张、失眠为主要症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
在中医中属于“郁症”。
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诊治的9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对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诊治的9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符合以下三个标准:①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2];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总分≥18,既往未经过抗抑郁治疗,无器质性精神障碍性疾病,均为首次发病[3];③纳入患者自愿接受研究且具有认知能力。
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的年龄为41~58岁,平均(46.4±4.2)岁,病程为(11.7±4.5)个月;对照组的年龄为42~57岁,平均(44.8±3.3)岁,病程为(10.6±6.3)个月。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将其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并分别给予不同的西药进行常规的治疗。
对于轻、中度患者,给予尼尔雌醇1 mg,每半月口服1次,疗程为3个月,安宫黄体酮在服用尼尔雌醇的第3个月最后5 d服用,10 mg/次,1次/d。
对于重度症状的患者在服用前两种药物的基础上服用氟西汀,1次/d,20 mg/次。
中西医药物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药物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6-06-20T10:27:04.8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23期作者:佟绍刚[导读]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不但与自身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同时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4]。
佟绍刚(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中医科河北承德 068350)【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药物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增加自拟中药汤剂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更年期kupperman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更年期kupperman评分、SAS和SD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西医药物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围绝经期抑郁症;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疗法【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108-02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
研究表明,围绝经期妇女的发病率更高,高达26%~33%,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诸多问题[1],探讨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病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给予积极措施进行诊治是医务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临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主要观察自拟中药汤剂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更好的为患者解除痛苦,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90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单相抑郁诊断标准:SDS量表评分>43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诊断标准。
按就诊先后顺序及患者意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药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临床观察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50例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性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只接受西药治疗,两组均接受6个疗程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效果显著,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中西医结合治疗这种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西结合;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治疗;临床观察
妇女断经绝经前后时期,一般是40岁左右女性从开始到停经之后的一年内的时期,被成为围绝经期。
在这个时期,卵巢的功能不断衰退,一些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及临床特征现象,属于正常发生的生理变化。
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是一种出现于妇女绝经前后的情绪障碍。
不少妇女在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会出现情绪上的躁动、抑郁不安。
而这都直接影响着妇女的生活与工作,而如何有效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选取了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现对其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50例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年龄40~60岁,病史为1~3年。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史等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临床研究。
1.2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判定[1]
参照相关规定,汉密顿焦虑量(HAMA)大于14分,则将其判定为焦虑;抑郁量(HAMD)其中前17项总的评分不小于7分,则将其判定为抑郁。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15 d为一个疗程,连续接受6个疗程的治疗。
对照组服用西药黛力新,早上服用,1次/d;治疗组服用中药成分的安乐片和西药成分的黛力新,一日服用15片,分三次服用。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5 疗效标准
痊愈:焦虑抑郁症状完全消失,身体不适状况获得完全改善;显著有效:主要症状消失,抑郁以及焦虑情绪明显改善;有效:主要不适症状消失,抑郁焦虑以及身体不适状况有所缓解;无效:焦虑抑郁身体不适没有改善,主要症状仍然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治疗组患者中痊愈5例,显著有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中痊愈6例,显著有效13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20例,痊愈5例,显著有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组30例患者,痊愈6例,显著有效13例,有效5例,无效6例。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是女性到一定年龄绝大部分会出现的病症,是基于女性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变化而引发的病症。
40岁左右的女性,面临着退休,子女成家,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体型改变以及社会中地位的变化,这些都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2]。
如不能较好适应,会出现一系列的焦虑抑郁症状。
不仅妇产科应该重视此种症状,精神科也对其相当重视。
在中医学中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属于“郁症”、“脏躁”范畴之内,发病的部位多为心,肝,脾,胃,这种病症引发的主要原因是素体虚弱或情志方面因素、肝脏部位气血不调,肝为其病症始发处,关键是肝气郁结不舒,集中表现为脾气躁动、易怒,焦虑不安,故应服用有利于肝郁之气疏通的安乐片[3]。
安乐片的主要成分是柴胡、茯苓、首乌藤、当归、甘草、炒白术、钩藤等,其中柴胡对于舒缓肝气,养心定神具有较好的功效;首乌藤、茯苓、钩藤、川芎这几味,可以起到健脾养心、平肝潜阳的作用;当归、白术、川芎这三味则具有补气活血、健脾的作用;同时辅以甘草使用。
多种传统的中医草药配方治疗焦虑抑郁症,可以起
到疏肝顺气,安神养心的功效。
这几种药物的药理与现代治疗焦虑抑郁的药理一致,同西医结合使用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效果显著,无副作用,临床使用效果显著有效。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认为,在对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治疗中,使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焦虑抑郁获得显著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方慧玉.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35例观察.浙江中医杂志,2011,46(01):5253.
[2] 黄凤翔4种不同用药方案对围绝经期轻中度高血压的影响研究.中国当代医药,2010,5(01):1213.
[3] 方爱娟归脾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45例临床观察.中外健康文摘,2012,5(07):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