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及易错题

合集下载

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重难点

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重难点

三年级重难点(易错题)一填空1.□÷7=9……()余数最大是(),此时□里填();当余数最小时,□里填()。

2.一台洗衣机596元,红红家买两台,大约需要()元。

3.1袋盐重500克,()袋这样的盐重4千克。

4.2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5.把两个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拼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周长是()厘米;也可以拼成一个(),周长是()厘米。

6.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18厘米,宽14厘米的长方形,若把这根铁丝再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厘米。

7.丫丫坚持每天跳绳228下,他一个星期能跳()下。

8.从9、8、4、2、0五个数字中,选出四个数组成四位数,可组成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9.中宇小学有学生2020人,这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个2表示(),第二个2表示(),这个数读作(),大约是()人。

10.把下面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512÷5=64 13-5=8 ()31×5=155 282-155=127 ()11.要是□43×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应填();若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应填()。

12.要使□51×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应填();若使得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应填()。

13.若使606÷□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大应填(),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应填()。

14.除法算式616÷6的商是一个三位数,要使商变成两位数,除数至少增加(),这时商是()。

15.花店有100朵康乃馨,至少需要再购进()枝,就能正好平均插在8个花瓶中。

16.一箱苹果有67个,至少拿出()个,就能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至少填上()个,就能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

17.三(2)班庆祝元旦,按2红、3黄、1蓝的顺序悬挂气球,一共挂了70个,其中红气球有()个,蓝气球()个,黄气球()个。

18.六一节目,同学们按1红,2黄,1绿的顺序在教室挂拉花,一共挂了59条拉花,第59条拉花是()色的。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8单元重,难点,易考,易错题归纳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8单元重,难点,易考,易错题归纳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8单元的重难点、易考易错题归纳如下:
第7单元重难点:
* 重点:掌握10的组成,理解10的加减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难点:理解10的加减法的算理,尤其是减法中的借位问题。

第7单元易考易错题:
* 易考题:10的组成和分解,例如:10可以分成()和(),()和()组成10等。

* 易错题:在计算10的加减法时,容易忽略进位和借位的问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第8单元重难点:
* 重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尤其是进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8单元易考易错题:
* 易考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例如:9+5=,8+7=等。

* 易错题:在计算进位加法时,容易忽略进位的问题,或
者进位计算错误,导致最终结果错误。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针对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加强学生的
理解和掌握。

2. 对于易考易错题,可以进行专项练习和反复训练,提
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水平。

3.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和问题解决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重难点及易错题整理(元和角)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重难点及易错题整理(元和角)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重难点
及易错题整理(元和角)
一、重难点
1. 元的概念:
- 元是中国古代货币单位之一,是元素的简称。

- 学生需要理解元的含义及其与角度的不同。

2. 角的理解:
- 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形成的图形,其中两条射线称为边,交点称为顶点。

- 学生需要学会观察环境中的各种角,并能准确描述角的位置和大小。

3. 角度的度量:
- 角度是用来表示角的大小的单位,常用度(°)来表示。

- 学生需要掌握角度的度量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二、易错题整理
1. 填空题:
- 一个直角是____度。

(90)
- 两个直角是____度。

(180)
- 垂直交叉的两条直线所成的角是____度。

(90)
2. 选择题:
- 以下哪个是钝角?
A. 30°
B. 45°
C. 90°
D. 120°
- 以下哪个是锐角?
A. 150°
B. 180°
C. 90°
D. 30°
3. 解答题:
- 如何用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组成一个钝角?
以上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重难点及易错题的整理,请学生们认真复,加强对元和角的理解和运用。

酸碱盐易错题与重难点专题

酸碱盐易错题与重难点专题

重点强化与拓展——易错及疑难酸碱盐(易错)易错1.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2.对盐的性质认识错误3.对酸、碱、盐的分类区别不清4.对复分解反应认识不清易错集训易错点1——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1.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A.酸性变弱B.碱性变强C.酸性不变D.酸性变强2.图Ⅰ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种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Ⅱ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A.甲B.乙C.丙D.丁3.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厨房清洁剂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升高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氢氧化钠C.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4.一些食物的近似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和苹果汁5.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显酸性B.Y可能是水C.Z可能是某种盐溶液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易错点2——对盐的性质认识错误6.在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金属元素B.氧元素C.非金属元素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盐均能食用,故称食盐B.所有的盐均易溶于水C.所有的盐都是白色晶体,且有咸味D.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均称为盐8.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②;③;④;⑤;⑥;⑦甲醛;⑧;⑨;⑩。

请用上述物质的编号填空。

(1)俗名叫纯碱的是,叫熟石灰的是,叫胆矾的是。

(2)可用于治疗胃酸多症的是,在空气中导致酸雨形成的是,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的是,其水溶液用于浸泡动物标本的是。

(3)属于盐类的是。

易错点3——对酸、碱、盐的分类区别不清9.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元素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碱、盐可能都不含金属元素B.酸、碱一定含氢元素,盐一定不含氧元素C.碱、盐可能含氧元素,酸一定不含氧元素D.盐一定含金属元素,酸、碱不一定含金属元素10.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四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重点难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重点难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重点难点一、典型错题解读1.错题来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2.学生错误解答题目:张师傅一共要加工600 个零件,前12 天加工了360 个,照这样计算,还要加工多少天才能完成?学生错解:①600÷(360÷12)=600÷30=20(天)。

②600-360÷12=600-30=570(天)。

③600-360÷(360÷12)=600÷30=20(天)。

3.错题真实访谈记录考虑到访谈真实性,当学生完成这道题目的解答后,笔者就有目的地选择了用不同方法解答的学生,单独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当时这样解答的原因。

师[出示解法1:600÷(360÷12)=600÷30=20(天)]:这位同学,你当时为什么这样做?能说给老师听听吗?生1:题目告诉我们前12 天加工了360 个,我先计算出一天加工多少个零件,也就是每天加工360÷12=30(个)零件。

再按照这样的思路计算,因为题目说张师傅一共要加工600 个零件,所以要加工600÷30=20(天)才能完成。

师:你再读一读问题,要我们算什么?生1:要我们计算还要加工多少天才能完成。

(恍然大悟)哦,还要用总天数减去已经做了的12 天,所以还要加工20-12=8(天)才能完成。

师[出示解法2:600-360÷12=600-30=570(天)]:这位同学,你当时为什么这样做?能说给老师听听吗?生2:题目告诉我们前12 天加工了360 个,我先计算出一天加工多少个零件,也就是每天加工360÷12=30(个)零件。

再用一共要加工的600 个零件减去每天加工的个数,列式600-30=570(天)。

师(追问):再用一共要加工的600个零件减去每天加工的个数,这个算出来是什么?师[出示解法3:600-360÷(360÷12)=600÷30=20(天)]:这位同学,你当时为什么这样做?能说给老师听听吗?生3:题目告诉我们前12 天加工了360 个,我先计算出一天加工多少个零件,也就是每天加工360÷12=30(个)零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难点难题易错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难点难题易错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难点难题易错题1、一袋米重多少千克?假设这袋米原来重x千克。

第一次取出的数量为x/2+1.5kg,第二次取出的数量为(x/2-2)kg。

剩下的数量为x-(x/2+1.5)-(x/2-2)=20kg。

解方程可得x=49kg。

因此,这袋米原来重49kg。

2、XXX上学步行了多少千米?XXX上学两天一共走了2*2.7=5.4km。

3、妈妈可以买多少千克黄瓜?设黄瓜的价格为y元/千克,则豆角的价格为1.5y元/千克。

妈妈用带去的钱买豆角可以得到3.6kg的豆角,因此她带去的钱为3.6*1.5y=5.4y元。

用这笔钱买黄瓜可以得到5.4y/(2y)=2.7kg的黄瓜。

因此,妈妈可以买2.7千克的黄瓜。

4、这些服装一共用布多少米?28套合唱服和45套舞蹈服一共用布的长度为(28+45)*2.4=163.2米。

5、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1.655,最小是1.645.6、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飞行了约115.5千米。

7、这辆汽车从吉林到沈阳一共耗油6.5*(200+360+140+240)/100=156.65升。

问题:如果这辆汽车每千米行驶需要耗油0.065升,从吉林到沈阳的总路程是多少千米?解答:总路程为156.65/0.065=2401千米。

8、积是多少?设两个因数分别为a和b,则ab=75.2.将其中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6,得到6a 和b/6.6a)*(b/6)=ab=75.2.因此,扩大6倍的因数为6a,缩小1/6的因数为b/6,积为6a*(b/6)=a*b=75.2.9、简算。

101×26.9-1.25×26.9×0.8=2678.49-21.47=2657.02;2.4×0.19+0.24×8.1=0.456+1.944=2.4;7.81×49-78.1×3.8+0.78×90=382.69-296.18+70.2=156.71;2004.05×1997.05-2001.05×1999.05=4008.1-4000.1=8.计算结果分别为2657.02、2.4、156.71和8.。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大全 包括重难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大全 包括重难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基础易错盘点易错点 1 没有掌握数位顺序表的特征链接“认识数级与数位顺序表”【错例】判断: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看出最高的数位是亿位,最低的数位是个位。

(√)【错因】没有掌握数位顺序表的特征,忽略了数位顺序表中的省略号。

【改正】×【反思】因为受到所学知识的限制,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数位顺序表,只是数位排列的一部分,将来还要学习更高的数位和更低的数位。

易错点 2 误认为相同的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相同链接“认识数级与数位顺序表”【错例】判断:50786542 中的两个“5”表示的意义相同。

(√)【错因】此题错在没有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改正】×【反思】不同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因此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易错点3 写作:写数时漏写0链接“亿以内数的写法”【错例】四千三百万零二十写作:4300020【错因】此题错在数的中间少写了一个0。

【改正】四千三百万零二十写作:43000020【反思】写数时,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要写0 占位。

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一定是八位数。

易错点 4 没有正确读出大数链接“亿以内数的读法”【错例】2003400 读作:二百万零三千四百【错因】此题错在没有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改正】2003400 读作:二百万三千四百【反思】亿以内的数,每级中间有0 时,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有0 时,一个也不读。

2003400 中2 后面的两个0 都是万级末尾的0,不用读出来。

易错点5 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时,忽略了数的位数链接“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错例】4056000>40056000【错因】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时,忽略了数的位数,直接从最高位比起了。

【改正】4056000<400560004 题错里【反思】在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时,首先比较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在位数相同的情况下,才要从高位逐位比起。

五年级下册数学常考重难点易错题专项练习

五年级下册数学常考重难点易错题专项练习

班级: 姓名: 日期:五年级下册数学常考重难点易错题专项练习1/43/40.6251.644542/51/53/55/41/45354/31/32/321/542/5851/1210210512096909909749771321001101246188126142420a a×b×c×b×c×b×c2106AB扩大6倍缩小1/6倍不变6384951BA2400024052018606161512 14 1625 27 2919 20 2152平方厘米9倍27倍216a a2a 33927二、易错应用题。

5.在一个长30厘米,宽15厘米,高20厘米的长方体容器中装满水,然后把水倒入一个棱长为21厘米的正方体容器中,这时水深是多少4.有一块长14厘米,宽9.8厘米,高3厘米的铁块,浸没在一个长方体的油箱中,取出铁块后,油的高度下降了1.2厘米,这个长方体油箱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用长24c m ,宽16c m 的小长方形木块,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木块,拼成的大正方形边长最小是多少c m?至少要这个样小长方形木块多少块?3.用正方形地砖铺一间长24m 长,宽27m 米的房间,要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的,最大可以用边长是多少m 的地砖?要用这样的地砖多少块1.把5克盐放到100克水里,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水占盐水的几分之几?盐是水的几分之几?水是盐的几倍????(30×15×20)÷(21×21)=9000÷441≈20.4(厘米) 答:这时水深是20.4厘米。

因为24=3×8,27=3×9,所以最大地砖的边长应是3 14×9.8×3÷1.2=137.2×3÷1.2=411.6÷1.2=343(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油箱的底面积是343平方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句重难点精讲
关于定语从句
1.Whose+名词=the +名词+of whom/which
2.当关系代词作介词宾语时,且该介词不是和从句谓语动词构成固定短语,介词可以提前,
即介词+which/whose, 指人时则用介词+whom/whose,且关系代词不能省略。

It also keeps a good record of the date on which travelers will travel.
3.只能用that的情况
现行词为不定代词,everything, little, much, all, anything, nothing等
先行词前有序数词,形容词最高级修饰时
先行词同时指人和物
4.As可以和the same/such连用
Many of the sports were the same as they are now.
引导名词性从句的that/what区别
That不作句子成分,只起连接作用,而what可以充当主语表语宾语
What he said is true.
That the earth is round is true.
5.Whether 与if
引导宾语从句时两者可以互换,但引导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介词后的宾语从句及后面紧跟or not时,只能用whether,不能用if。

(只有宾语从句可以互换)
6.名词性从句中,从句为陈述语序。

7.疑问词+ever 可以引导名词性从句或状语从句
No matter+疑问词,只引导状语与从句
Whoever breaks the law should be pulished.
No matter/wherever you go, I’ll follow you.
8.定语从句的否定转移:当主语为第一人称,主句谓语动词是think, believe, suppose, guess,
imagine, expect, suspect, feel等时,需将主句的否定转移到对从句上。

I don’t suppose anyone will volunteer.
9.名词性从句中的虚拟语气
在主语从句中用来表示惊讶,惋惜,理应如此等,谓语动词需用虚拟语气(should)+do 表示建议、命令、要求、请求、坚持等动词或名词形式出现在含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的复合句中时,用(should)+do
I suggest we (should) finish the homework right now.
Wish后接宾语从句,要用虚拟语气
I wish I were a bird flying in the sky.
10.Until 与till
用于肯定句时与延续性动词连用
He waited until/ till we finished our meal.
其否定式与短暂性动词连用,且可与before替换
I didn’t leave until/till/ before she came back.
Until 引导从句可放句前或句后,而till不放句首
Not until she came back did I leave.
强调句中一般用until不用till
It was nit until his mother came in that the boy began to prepare his lessons.
易错题
1.____ I explained on the phone, your request will be considered at the next meeting.
A.When
B. After
C. As
D. Since
2.The shocking news made me realize _____ terrible problems we would face.
A.what
B. how
C. that
D. why
3.My English teacher’s humor was _____ make every student burst into laughter.
A.So as to
B. such as to
C. such that
D. so that
4.The house I grow up ____ has been taken down and replaced by an office building.
A.in it
B. in
C. in that
D. in which
5.____ the war began, nations have had difficulty in keeping peace with their neighbors.
A.Although
B. When
C. Until
D. Ever since
参考答案:CABB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