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妙果《道德经》心灵舞者之第十八章 失道走反
第十八章道德经原文和心得体会

第十八章道德经原文和心得体会第十八章道德经原文和心得体会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视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一。
其中的第十八章是道德经中的一篇重要章节,本文将对第十八章的原文进行介绍,并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分析。
下面是第十八章道德经的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原文中提到了道德的重要性和人们的行为态度。
道德在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社会稳定和谐运作的基石。
当社会道德崩坏时,“仁义”便开始出现。
这里的“仁义”指的是人们对待他人的和善与公正,尽管道德观念可能受到伪善的影响,但仍然存在个体内心的良知。
虽然智慧会导致伪装与虚伪的出现,但真正的智慧应该用于正确的价值判断。
与此同时,原文中还提到了亲人之间的和谐和国家的稳定。
六亲之间的和睦可以体现在孝慈上,即对父母、配偶、兄弟姐妹等亲人的尊重和关爱。
孝慈的核心是尊敬和感恩,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示。
国家的昏乱是指政治的混乱和社会的动荡,而忠臣则指的是能够坚守正义、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人。
通过对原文的理解,我深感道德的重要性。
作为个体,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始终秉持仁义之心。
在现代社会中,智慧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但智慧不应成为虚伪和伪装的借口。
我们应该用智慧来辨别是非,正确地判断事物的真相。
此外,亲情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
我们需要时刻关心亲人,尊敬他们,并以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孝慈之情。
国家的昏乱不仅给人民带来困扰,也对整个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真正的忠臣。
忠臣并非代表个人利益,而是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对第十八章道德经原文的思考和体会,我意识到道德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个道德良好的社会能够让每个人感受到和谐与幸福。
我将努力践行道德准则,以积极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共同构建一个道德风尚良好的社会。
第十八章道德经原文和心得体会

第十八章道德经原文和心得体会神仙之道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道家学派的宝典。
本文将介绍《道德经》的原文,并分享一些我对其中道德思想的体会。
第一节:道德经原文道德经有81章,在这里,我将重点介绍其中的第十八章。
以下是《道德经》第十八章的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以上便是《道德经》第十八章的原文。
第二节:道德经心得体会道德经是一部哲学著作,其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智慧。
我在阅读和思考过程中,对其中的几个关键词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首先,仁义。
这是我们在道德领域中经常谈及的两个重要概念。
仁义代表着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
它要求我们关注他人的痛苦和需要,以仁慈和公正的态度对待他人。
道德经告诉我们,当大道被遗忘时,仍然有仁义存在,让我们看到了善良和公正的希望。
其次,智慧和伪装。
智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可以引领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然而,当智慧被滥用或者被用于不道德的行为时,便会变成伪装。
这部分原文提醒着我们,要正确认识智慧的本质,不被表面的虚妄所蒙蔽,要用智慧去寻求真理和善良的方向。
在接下来的几个关键词中,六亲不和与孝慈,以及国家昏乱和忠臣之间都展示了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六亲不和以及孝慈代表了一个家庭的和谐与孝道。
无论是与亲人还是与社会上的他人,我们都应当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以孝慈的态度对待他人,同时也期待别人的孝道。
国家昏乱与忠臣则是一个社会整体的反映。
一个国家的繁荣与昌盛需要有忠诚的臣民,他们应当竭尽全力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这部分的原文告诉我们,即使在国家政权混乱的时候,仍然存在着忠臣,他们在不顾个人得失的情况下,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
总结一下,《道德经》第十八章中的原文体现了仁义、智慧、六亲和谐与孝慈,以及国家昏乱与忠臣等重要的道德观念。
这些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引导我们做一个更加有爱心、有智慧、有责任感的人。
道德经第十八章的意思

道德经第十八章的意思《道德经》第十八章啊,可有意思啦。
这一章就像是一个看透世事的老爷爷在跟你唠家常,讲那些被大家忽略的事儿呢。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你看啊,就说这个“大道废,有仁义”吧。
就好比啊,在一个特别和谐的村子里,大家都过得好好的,互相帮助,根本就不需要整天把“仁义”挂在嘴边。
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地做着善良的事儿,今天张三家缺粮食了,李四家就会主动送过去,也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夸赞,就是很平常的事儿。
可是呢,如果这个村子突然变了,大家开始为了私利争来争去,今天抢这块地,明天抢那口水井。
这时候呢,就会有一些人站出来说:“我们要讲仁义啊,不能这么自私。
”这就是大道被废弃了,才需要强调仁义。
再说说“智慧出,有大伪”。
你想啊,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大家都很单纯,没那么多心眼儿。
那时候打猎就打猎,采集就采集,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想法。
可是随着社会发展,人的智慧越来越多了。
这时候就有一些人开始动歪脑筋了。
就像那些骗子,他们可聪明啦,想出各种各样的骗术。
比如说假装成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去骗那些善良的老人的钱。
他们就是利用自己的“智慧”来做坏事,制造出很多虚伪的东西。
“六亲不和,有孝慈”这一点也很现实呢。
你知道那种家庭,一家人平时都好好的,互相尊重、互相爱护。
父母对孩子好,孩子也孝顺父母,兄弟姐妹之间也很和睦。
在这种家庭里,大家不会特别强调谁孝顺谁慈爱,因为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
但是呢,要是有个家庭,父母整天吵架,孩子也不听话,兄弟姐妹之间也闹矛盾。
这时候就会有人说:“你看那个谁谁谁多孝顺啊,你们都要向他学习。
”这就是六亲不和了,才需要把孝慈拿出来强调。
还有“国家昏乱,有忠臣”。
一个国家如果治理得很好,君主贤明,大臣们都各司其职,老百姓安居乐业。
那时候大家不会特别去标榜谁是忠臣。
可是一旦这个国家出问题了,比如说有外敌入侵,或者内部贪污腐败严重。
这时候就会有一些大臣站出来,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就被称为忠臣。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
亲不和,有孝慈
[原文]
原文版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音版
大(dà)道(dào)废(fèi),有(yǒu)仁(rén)义(yì),
智(zhì)慧(huì)出(chū),有(yǒu)大(dà)伪(wěi),
六(liù)亲(qīn)不(bù)和(hé),有(yǒu)孝(xiào)慈(cí),
国(guó)家(jiā)昏(hūn)乱(luàn),有(yǒu)忠(zhōng)臣(chén).
[译文]
“大道废,有仁义”
最古老的时候,百姓都很诚实,没有任何虚伪。
“智慧出,有大伪”
当国君用“智慧”创造制度法令来治理百姓的时候,百姓就会用“智慧”来逃避它,所以虚伪狡诈也随之而产生了。
“六亲不和,有孝慈”
家族中不和睦相处,六亲不和,孝慈自然会产生。
这里想到了第二章的“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凡是都是有两方面,有好的就有坏的,有坏的就有好的~
“国家昏乱,有忠臣”
当一个国家混乱以后,文武百官不能负责尽职,随之而来“忠臣”也就出现了~
老子告诉咱们凡是都有双面,所以有“忠臣”的时候不一定是好事。
有好的存在就有坏的存在,若是没有好和坏,那就会国泰民安。
就像最初的一样,“没有任何虚伪,人们都很诚实,邻居间互相帮助,人人都是雷锋”。
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十八章原文:
泰,建而不萌。
功成不居。
译文:
做事要果决,奋力行动;一旦完成,就立即释然。
《道德经》十八章是见证我们一贯追求实践的准则之一,表达了人们走向梦想必须付出汗水和毅力的理念。
它强调了建而不萌,表明我们要以果断的魄力去实践。
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坚持不懈,还要勇敢地掌握机遇。
此外,还要做到功成不居,有人总想去满足一段路上的点点滴滴,这么做容易放纵自己、让自己陷入惰性的思维,从而影响成绩的发挥。
《道德经》十八章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要拿出勇气积极行动,不断努力,直至达到目标,在完成之后也要放下,不吝啬给予自己应有的奖励及自我安慰。
仅此,才能在每件事情上不断进步,勇往直前,直路而又前进。
《道德经》第十八章《道亡有义》悟读述杂【18】

《道德经》第十八章《道亡有义》悟读述杂【18】
01
—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02
—
诗解
大道废兮人心异,
名利喜兮道义弃。
世人碌兮追名利,
善为道兮乐道义。
03
—
悟读
道似春风育可物,
德如阳光照千秋。
本章揭示的是老子深刻的大道历史观。
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异化,总根源是“大道之废”。
老子对人类异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表现他出深沉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迎接多少阳光,便会留下多少阴影。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涵盖万事万物的一个自然规律,也是老子辨证法的核心。
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了所谓的仁义;
有了虚伪智巧后,才有了严重的欺诈;
家庭失去了和睦,才出现所谓的孝慈;
国家陷入了混乱,才出现所谓的忠臣。
此谓天下太平不知仁,人尽无欲不知廉,各自洁己不知贞。
一个被广为宣扬的清官背后,必定隐藏着千百万个贪官。
社会学家孙立平《守住底线》一书中,提到“严禁公款吃喝”“严禁酒后驾车”“严禁中小学教师猥亵学生”等原本天经地义之事,却须大张旗鼓“严禁”,恰恰反映的是道德底线的频频失去。
往哲先贤不夸言,
惠我万民历万年。
我歌尧舜唱大禹,
济世安民唯圣贤。
有这样的一句诗:安禅未必需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为人处世,心若止水。
不必逃脱尘世凡间,也不刻求诗和远方。
心静自淡,这是修身养性之道。
【以道为镜】《道德经》第十八章:失道走反

【以道为镜】《道德经》第十八章:失道走反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以道为镜正言若反是老子行文的一大特色。
在这一章里,老子说的“大道废”“有大伪”“六亲不和”“国家昏乱”,这些都是社会病态、家国病态、生命病态!但老子并不是反对仁义、反对智慧、反对忠臣、反对孝慈!恰恰相反的是,老子希望从反面唤醒我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仁义智慧虽不失为一副治世的良药,但治标不治本。
一旦仁义成了外衣,智慧成了工具,那必然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因为,脱离了道,就没有德——道是德的根,德是道的果。
所以,如果舍大道而强调仁义孝慈,这必然是舍本逐末。
面对这些社会病态,超越的方法只有学道、明道、悟道、行道。
如果哪一天,社会不需要再大力呼吁仁义、互助、爱国之时,就说明我们的生命已进入正常。
因为,在践行大道的过程中,人类已经把这些神性品质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中,化为了自己的品德与行为。
规律之说第十八章《失道走反》中有三条规律:规律一:高尚理念的产生,背后的实质往往是沉沦。
规律二:直心就是道场,修道就是修自己,让自己返璞归真。
规律三:整体和谐时,部分不会突出;反之,就是失衡了。
问道心得道是一条四通八达践行的路,也是自然而然到达的路。
一个人,要走自己喜欢的、有天赋的、而且利他的那条路——这条路坚持走下去,终有一日必将到达彼岸!但许多人却认为仅仅是参与知道,或者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就会改变命运,这是大错特错!知道的价值,仅在于生活中的做到。
修道,就是一场返朴归真、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在流畅的造化行为!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人的身心灵整体出了问题。
其实,只要把自己有问题的部分修理好,就行了。
我们要清楚地意识到:内在心灵世界的确存在,这是一个思想、感觉和力量的世界;也是一个光明、鲜活而美丽的世界——尽管它无影无形,但却强大有力,决定一切!特别说明:上述文字、图片、内容中如涉及或有可能涉及他人权益保护的,请马上联系我们,我们将会立即审核,并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予以纠正。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忠大义》原文及鉴赏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忠大义》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道德经《第十八章-大忠大义》原文及鉴赏【导语】:大忠大义【原文】大道废,有仁义[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妙果《道德经》心灵舞者之第十八章失道走反
——第十八章失道走反——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便有了仁义;智慧、聪明出现,便有了虚伪;父子、兄弟、夫妇不再和睦,便有了孝行和慈爱;国家政治昏暗,便有所谓的效忠臣子。
【心灵舞者】
一、做人高调容易招是非,有时强调什么,其实就是失去什么。
二、凡事好看人家不对的,正是他自己不对,人若能把这些个理认真看清了,灾难自消。
三、我们的眼睛,看别人太多,看自己太少,要懂得安享幸福,就要做好自己。
四、人的心中有灯光,为大家灯光大,为小家灯光小,不和谐是有灯无光,遭人厌恶者就是暗无天日走到尽头了。
五、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老掉牙的教育,我们每个人都要牢记!
(作者:赵妙果)
【卷尾语】
老子的生命哲学,也可以说是一部“不争”的哲学。
因为天地有利而不争之德,人若效法天地,则同样需有不争之德。
老子的这一观点也在《道德经》的各个篇章都得以展现,本章中,老子则从作战用人之道,来论述了“不争之德”与“用人之力”的关系,以及“配天古之极”的自然大道。
《道德经》学用的现实意义并不在研究文字上,而在于将老子的思想用于实际生活中,来谱写幸福圆满的人生!当我们不再停留在文字的研究上,而去真实的做时,我们就将把圣哲教诲的不争之德和用人之力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家庭、企业中,那么平安、自在和幸福就将与我们相伴到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