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书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核心软件,它管理着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方便、高效、稳定的工作环境。

本次操作系统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提高对操作系统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专业版,开发工具为Visual Studio 2019,编程语言为 C 和 C++。

实验硬件环境为一台配备Intel Core i7 处理器、16GB 内存、512GB SSD 硬盘的个人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一)进程管理实验1、进程创建与终止通过编程实现创建新的进程,并在完成任务后终止进程。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 Windows API 函数 CreateProcess 和 TerminateProcess 来完成进程的创建和终止操作。

通过观察进程的创建和终止过程,深入理解了进程的生命周期和状态转换。

2、进程同步与互斥为了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我们使用了信号量、互斥量等同步对象。

通过编写多线程程序,模拟了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实现了对共享资源的互斥访问和同步操作。

在实验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进程同步与互斥的重要性,以及不正确的同步操作可能导致的死锁等问题。

(二)内存管理实验1、内存分配与释放使用 Windows API 函数 VirtualAlloc 和 VirtualFree 进行内存的分配和释放操作。

通过实验,了解了内存分配的不同方式(如堆分配、栈分配等)以及内存释放的时机和方法,掌握了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2、内存分页与分段通过编程模拟内存的分页和分段管理机制,了解了内存分页和分段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实现了简单的内存分页和分段算法,对内存的地址转换和页面置换等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三)文件系统实验1、文件操作使用 Windows API 函数 CreateFile、ReadFile、WriteFile 等进行文件的创建、读取和写入操作。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熟悉操作系统的核心概念,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等,提高对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以下环境中进行:操作系统:Windows 10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19编程语言:C++三、实验内容1、进程管理实验进程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执行单元。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C++编写程序来创建和管理进程。

通过观察进程的创建、执行和结束过程,理解进程的状态转换和资源分配。

首先,我们编写了一个简单的程序,创建了多个子进程,并通过进程标识符(PID)来跟踪它们的运行状态。

然后,使用等待函数来等待子进程的结束,并获取其返回值。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进程的创建和销毁需要消耗一定的系统资源,而且进程之间的同步和通信需要谨慎处理,以避免出现死锁和竞争条件等问题。

2、内存管理实验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动态内存分配和释放的机制。

使用 C++中的 new 和 delete 操作符来分配和释放内存。

通过观察内存使用情况和内存泄漏检测工具,了解了内存分配的效率和可能出现的内存泄漏问题。

同时,我们还探讨了内存分页和分段的概念,以及虚拟内存的工作原理。

通过模拟内存访问过程,理解了页表的作用和地址转换的过程。

3、文件系统实验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管理文件和目录的机制。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对文件的创建、读写和删除进行了操作。

使用 C++的文件流操作来实现对文件的读写。

通过创建不同类型的文件(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并对其进行读写操作,熟悉了文件的打开模式和读写方式。

此外,还研究了文件的权限设置和目录的管理,了解了如何保护文件的安全性和组织文件的结构。

4、设备管理实验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的桥梁。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引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课程,通过实验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实践。

本文将结合我们在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中的经验,探讨实验设计的目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以及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和应用。

一、实验设计目的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

同时,实验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对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把握能力。

二、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在进行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对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学习和理解。

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编程语言和工具,如C语言、汇编语言和调试工具等。

这些准备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实验设计和实现。

2. 实验设计根据实验要求和目标,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实验项目。

该项目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三个主要模块。

在进程管理模块中,我们设计了进程创建、调度和终止等功能;在内存管理模块中,我们设计了内存分配和回收等功能;在文件系统模块中,我们设计了文件的创建、读写和删除等功能。

通过这些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我们可以全面了解操作系统的各个方面。

3. 实验实现在进行实验实现时,我们采用了分阶段的方法。

首先,我们实现了进程管理模块。

通过编写相应的代码和进行调试,我们成功地实现了进程的创建、调度和终止等功能。

接下来,我们实现了内存管理模块。

通过分配和回收内存空间,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系统的内存资源。

最后,我们实现了文件系统模块。

通过设计文件的读写和删除等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系统中的文件资源。

三、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设计和实现,我们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首先,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具备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等基本功能。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
void menu()
{
int choice;
while (true)
{
printf("操作菜单:\n");
printf(" 1 -->创建进程\n 2 -->结束进程\n 3 -->查看内存\n 0 -->退出程序\n");
printf("请输入您要进行的操作:");
scanf("%d", &choice);
}
bool endProcess()
{
int pid, pages;
if (processCount < 1)
{
printf("当前内存没有进程!\n\n");
return false;
}
printf("当前内存中的进程有%d个,进程号为:", processCount);
for (int i=0; i<N; i++)
if (flag && blockCount < N)
{
printf("已使用的内存块(%d):\n", N-blockCount);
for (int k=0,count=0; k<N; k++)
{
if (block[k] == 1)
printf("%2d ", k, ++count);
if (count == 15)
#include <windows.h>
#define N 100 //共有100个内存块
int process[N][N+1]; //存放每个进程的页表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模板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模板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模板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核心概念和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等方面。

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对操作系统原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_____(具体操作系统名称及版本)2、开发工具:_____(如编译器、调试器等)3、硬件环境:_____(处理器型号、内存大小等)三、实验内容(一)进程管理实验1、进程创建与终止使用系统调用创建多个进程,并观察进程的创建过程和资源分配情况。

实现进程的正常终止和异常终止,观察终止时的系统行为。

2、进程调度研究不同的进程调度算法,如先来先服务(FCFS)、短作业优先(SJF)、时间片轮转(RR)等。

通过编程模拟实现这些调度算法,并比较它们的性能。

3、进程同步与互斥利用信号量、互斥锁等机制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

编写多进程程序,模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读者写者问题等经典同步场景。

(二)内存管理实验1、内存分配与回收实现不同的内存分配算法,如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等。

观察内存分配和回收的过程,分析算法的优缺点。

2、虚拟内存了解虚拟内存的概念和实现原理。

通过设置页表、进行页面置换等操作,模拟虚拟内存的管理过程。

(三)文件系统实验1、文件操作实现文件的创建、打开、读写、关闭等基本操作。

研究文件的属性(如权限、大小、创建时间等)的设置和获取。

2、目录管理创建、删除目录,遍历目录结构。

实现文件和目录的重命名、移动等操作。

(四)设备管理实验1、设备驱动程序了解设备驱动程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编写简单的设备驱动程序,实现对特定设备的控制和数据传输。

2、设备分配与回收研究设备分配的策略,如独占式分配、共享式分配等。

实现设备的分配和回收过程,观察系统的资源利用情况。

四、实验步骤(一)进程管理实验步骤1、进程创建与终止编写程序,使用系统调用创建指定数量的进程。

操作系统 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 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它提供了对硬件资源的管理和调度,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运行环境。

在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等不同的阶段和发展方向。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文件系统以及内存管理。

首先是进程管理,进程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执行单元,负责处理用户的请求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进程调度算法来调度不同的进程。

进程调度算法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和响应时间。

最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有FCFS(先到先服务)、SJF(短作业优先)、RR(时间片轮转)等。

本次实验中,我们实现了一个简单的RR调度算法,按照时间片的顺序轮流使用CPU资源。

实验结果显示,RR调度算法能够有效地保证多个进程同时运行且公平地使用CPU。

其次是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机制。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文件管理的一些基本操作如创建文件、打开文件、写入文件和关闭文件等。

在文件的操作过程中,通过文件指针来记录当前的读写位置以便于下一次读写。

实验结果显示,文件管理功能能够很好地实现对文件的读写和管理。

最后是内存管理,内存是计算机中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对于操作系统来说管理和分配内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实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内存的分区管理和分页管理。

内存的分区管理将内存划分为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区域,每个程序占用相应的内存空间。

而内存的分页管理则将程序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同时也将内存划分为页框,通过页表来进行地址映射。

实验结果显示,分页管理可以有效地利用内存资源,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

通过本次操作系统实验,我对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验中,我了解了进程管理、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并通过实验来掌握相关的操作和原理。

通过实验的过程,我深刻地认识到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的重要性,以及良好的操作系统设计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操作系统》课内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内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内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课内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常见操作系统命令的使用,提高对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和Linux(Ubuntu 发行版)。

实验所使用的计算机配置为:Intel Core i5 处理器,8GB 内存,500GB 硬盘。

三、实验内容1、进程管理在 Windows 系统中,通过任务管理器观察进程的状态、优先级、CPU 使用率等信息,并进行进程的结束和优先级调整操作。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行工具(如 ps、kill 等)实现相同的功能。

2、内存管理使用 Windows 系统的性能监视器和资源监视器,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包括物理内存、虚拟内存的占用和分配情况。

在 Linux 系统中,通过命令(如 free、vmstat 等)获取类似的内存信息,并分析内存的使用效率。

3、文件系统管理在 Windows 系统中,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了解文件的属性设置和权限管理。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如 mkdir、cp、mv、rm 等)完成相同的任务,并熟悉文件的所有者、所属组和权限设置。

4、设备管理在 Windows 系统中,查看设备管理器中的硬件设备信息,安装和卸载设备驱动程序。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如 lspci、lsusb 等)查看硬件设备,并通过安装内核模块来支持特定设备。

四、实验步骤1、进程管理实验(1)打开 Windows 系统的任务管理器,切换到“进程”选项卡,可以看到当前系统中正在运行的进程列表。

(2)选择一个进程,右键点击可以查看其属性,包括进程 ID、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等。

(3)通过“结束任务”按钮可以结束指定的进程,但要注意不要随意结束系统关键进程,以免导致系统不稳定。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概述实验名称:操作系统课程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原理及功能;2.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1.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及原理的学习;2. 操作系统基本操作的应用;3. 实验项目:文件读写、多进程、多线程。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编译器:Visual Studio语言:C/C++实验平台:Windows 10系统下的虚拟机三、实验过程1.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及原理的学习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系统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用户接口以及执行各种应用程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基本概念及原理:(1)进程管理:进程是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运算处理的独立单位,具有动态性、并发性、异步性和独立性等特点。

进程管理主要包括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通信和终止等。

(2)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核心功能之一,主要负责分配、回收、保护和管理内存资源。

内存管理方式有分页、分段、段页式等。

(3)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存储、检索和管理文件的机制。

文件系统主要包括目录结构、文件属性、文件操作等。

(4)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输出和存储设备。

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分配、设备驱动程序、缓冲区管理等。

2. 操作系统基本操作的应用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用以下基本操作:(1)进程管理:创建、调度、同步、通信和终止进程。

(2)内存管理:分配、回收、保护和管理内存资源。

(3)文件系统:创建、删除、读写文件,实现目录结构的管理。

(4)设备管理:分配、回收、控制和管理设备。

3. 实验项目:文件读写、多进程、多线程(1)文件读写实验实验目的:掌握文件的基本操作,实现文件的创建、打开、读取、写入和关闭。

实验步骤:① 创建一个文件,命名为“test.txt”。

② 打开文件,以读写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书《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书班级:软件1102 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徐向英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实验名称:LINUX 用户界面实验时间:2013 年 4 月9 日第 6 周星期二一、实验目的1,熟悉Linux字符操作界面,熟练掌握常用Shell命令。

2,熟悉Linux文本编辑方法,学会编辑软件VI的使用。

3,了解Linux编译器gcc的功能,掌握基于Linux 平台的C程序的开发二、实验预习(预备知识的问题及回答)1.为什么在Linux系统中,诸如光盘、U盘等要先挂载而后才能使用?如何获得U盘的设备名?装载点在文件系统中的位置是什么?由于文件系统的差异,Linux在默认情况下并不支持软盘,光盘,U盘,所以需要通过装在相应盘片才可以访问其中的数据装载点是挂载文件系统的目录位置2.从虚拟机界面退出进入Windows OS界面的操作是Ctrl+Alt ,从Windows OS界面进入虚拟机界面的方法是鼠标点击虚拟机界面。

3.权限的含义是什么?如何使用数字法设定文件的权限?Linux系统中的每个文件和目录都有相应的访问许可权限,访问权限分为只读(r),可写(w)和可执行三种,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用户可以对文件或者目录进行访问,分别是文件所有者(u),同组用户(g)和其它用户(o)。

所有的文件和目录都被创建他们的人所拥有。

只要你是这个文件的所有者或者你登陆为用户,你就拥有了改变所有者,群组和其他人权限的权利。

使用数字法改变权限:命令格式chmod权限数值文件名说明给指定文件赋予数值所规定的权限在数字设定法中,每种权限设置均可以用数值来代表,其中0表示没有权限,1表示可执行权限,2表示可写权限,4表示可读权限,这些值之和便可以用来设定特定权限。

4.什么过滤操作?在Linux中如何实现?过滤操作:将一个命令的输出作为一个命令的输入Linux实现的命令格式:命令|命令5.在Linux中挂载u盘并能显示其文档的中文信息,所使用的挂载命令是:Mount/dev/sdal/mnt/usb。

6.什么是vi? 其三种操作模式的含义是什么?给出三种工作模式间的转换图。

命令模式:vi启动后的默认模式,控制光标的移动,复制删除文字,进入输入模式和末行模式输入模式:进行文字输入末行模式:保存文件,退出VI三、实验内容(包含实验所用命令或相关程序源代码)1.shell操作命令(给出每题所用的Shell命令或命令结果)(1)创建名为stu1、stu2的2个用户,设置密码分别为student1和student2 ,并将它们设为组group1中的成员。

#groupadd group1#useradd stu1 –g group1#su stu1Spasswd stu1 回车后敲入密码student1$exit#useradd stud2 –g group1#su stu2$passwd stu2$exit(2)在每个用户的主目录下建立2个目录,分别命名为dir1和dir2。

#su stu1$cd~$mkdir dir1$exit#su stu2$ cd~$mkdir dir2$exit(3)查找stu1用户主目录、下属各子目录的默认存取权限,并给出结论。

#su stu1$cd..$ls-1用户主目录权限为:drwx--------,即目录的用户可读,写,执行,同组和其它的用户无任何权限#su stu`$cd~$ls-1Dir1目录权限为:drwxr-xr-x,即目录的用户可读,写,执行(4)调试pwd和cd命令,回答下列关于Linux 文件系统中目录的有关问题。

①用户主目录的绝对路径如何表示?/home/stu1/home/stu2②根目录如何表示?/root③.和..分别表示什么目录?子目录,父目录④~表示什么目录?用户主目录⑤当前目录如何表示?Cd~(5)新建用户stu3,设置其密码为student3,并将其设置为group2中成员。

尔后,以stu3登录,在其主目录下建立名为text的目录,在text目录下再建立名为dir1的子目录,并使其成为当前目录。

#groupadd group2#useradd stu3 –g group2#su stu3$passwd 回车后敲入密码student3$cd~$mkdir text$mkdir dir1$cd text/dir1(6)使用cat>sneakers.txt命令,分析命令行cat sneakers.txt的显示结果。

$ cat>sneakers.txtbuy some sneakersthen go to the coffee shopthen buy some coff^D$cat sneakers.txt从键盘中创建一个名为sncakers.txt文件,文件内容为:buy some sncakersThen go to the coffee shopThen buy some coff(7)使用上题的方法,在dir1目录中建立home.txt文件,其内容为:bring the coffee hometake off shoesput on sneakersmake some coffeerelax!$cd /home/stu1/dir1$cat>home.txtBring the coffee homeTake off shoesPut on sneakersMake some coffeeRelax![ctrl+d](8)试写出实现下列功能的shell命令:①将home.txt文件移至其上级目录中(即text目录下)。

$mv/home.txt②将home.txt添加到sneakers.txt尾部形成新的文件saturday.txt。

$cat cneakers.txt>asturday.txt$cat home.txt>>Saturday.txt③将text目录树从stu3用户主目录下移至stu2主目录下。

【使用特权用户方法】sumv/home/stu3/text/home/stu2【修改目录权限方法】#cp/home/stu3/text/home/stu2(9) 试画出上述命令后,用户stu1、stu2和stu3主目录中的目录树(3棵子树)。

2.Linux C程序开发(1)编写Linux C程序,把一个文件的内容复制到另一个文件中,即实现简单的copy功能。

要求:程序输入的第一个参数是源文件,第二个参数是目标文件。

【源程序】#include<sys/types.h>#include<dirent.h>#include<stdio.h>#include<crrno.h>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FILE *in,*out;Char ch;If(argc!=3){Printf(“you forgot to enter a filename\n”);Exit(0);}If(in=fopen(argv[1],”r”))==NULL{Printf(“can nit open outfile\n”);Exit(0);}If(out=fopen(argv[2],”w”))==NULL{Prntf(“can not open outfile”);Exit(0);}While(!feof(in))fputc(in),out); Fclose(in);Fclose(out);}【运行命令】#gcc –o test copy.c#./test file1.c file2.c(2)编写Linux C程序,列出stu2主目录中的文件信息,并将其中saturday.txt文件的权限设置为文件所有者可读可写、同组用户只读、其他用户无权限。

【源程序】#include<sys/types.h>#include<dirent.h>#include<stdio.h>#include<crrno.h>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DIR *dp;Struct dirent *dirp;Int n=0;If(arge!=2){Printf(“a signle argement is required”);Exit(0);}If(dp=opendir(argv[1])==NULL){Printf(“can not open%s”,args[1]);Exit(0);}While(((dirp=readdir(dp))!=NULL)&&(n<= 50)){If(n%1==0)printf(“”);N++;Printf(“%10s\n”,dirp->d_name);}System(“chmod640/home/stu2/text/dir1/Saturday.txt”) }【运行命令】#gcc –o test list.c #./test.home/stu2实验名称:SHELL程序设计实验时间:2013 年 4 月11 日第 6 周星期 4一、实验目的熟悉SHELL脚本编程的步骤,掌握基于Bash的Shell 脚本开发。

二、实验预习(预备知识的问题及回答)1. Linux系统默认的shell语言是什么?欲查看该shell的版本,应使用什么命令?Bash shell$echo $BASH_VERSION2. 预习shell有关变量和参数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用户进行了如下的赋值操作:$ person=jenny试给出下面命令的输出结果。

1) echo person person2) echo $person jenny3) echo ‘$person’$person4) echo “$person”jenny (2)填充下列与环境变量、位置变量和预定义变量相关的表格。

Shell变量定义HOME 保存用户注册目录的绝对路径PATH 保存用冒号分割的目录路径PWD 当前工作目录的据对路径名PS1 主提示符,特权用户为#,普通用户为$$0 当前shell程序的文件名$# 位置参数的个数$? 前一个命令执行后返回的状态$$ 当前进程的PID3.写出下列expr命令的输出:(1)expr index “value”‘a’(2)expr “value”:‘v.*u’(3)expr “aaa”:‘a\+’(4)expr “aaa”:‘a\?’(5)expr 2+3(6)expr 2 + 3(7)expr 2 \* 3(8)expr 5 + `expr 2 + 3`(9)expr length “operating system”(10)expr substr linux 2 32 43 1 2+35 6 mon-numeric argument 16 inu三、实验内容1.编写Shell脚本,从命令行中接收一个二元算术表达式并计算其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