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选自《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爱满人间1.《感恩的心》为 bB 大调,速度为中速,节拍为4/4 ,词作者为陈乐融,曲作者为陈志远。
歌曲的前半部分是深情地诉说,后半部分是发自内心的呼唤。
2.《欢乐颂》选自《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德国的席勒作词贝多芬作曲。
歌曲为G大调,速度为中速,表情术语为雄伟地,节拍为 4/4拍。
《欢乐颂》是贝多芬根据席勒的诗谱写的音乐作品,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也是贝多芬创作生涯的代表作之一。
3.贝多芬创作了不朽的名作《第九交响曲》,在这部交响曲中他首次加入了合唱。
贝多芬代表作:《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4.《爱的人间》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是电视连续剧《光明世界》的主题歌。
歌曲为F大调,速度为中速,表情术语为柔美抒情地,这首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情绪温馨而甜美,第二部分情绪激动充满感激之情,第三部分给人以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宁静感。
5.《爱之梦》演奏形式为钢琴独奏,匈牙利的李斯特作曲。
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以夜曲体裁创作了三首《爱之梦》,其中最著名的是现在我们所听的第三首,音乐深情婉转,是一首用钢琴“演唱的抒情歌曲”。
李斯特: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首创了钢琴独奏音乐会的形式,大大拓展了钢琴演奏的形式,为钢琴在音乐历史上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6.《爱的罗曼斯》乐曲为G大调,节拍3/4拍,速度稍快,演奏情绪为感情丰富地,演奏形式为吉它独奏,属于西班牙民间乐曲,西班牙的耶佩斯编曲,1952年被法国电影《被禁止的游戏》用作主题音乐。
7.《爱星满天》李众作词,龚耀年作曲,F大调,速度为中速表情术语为深情地。
这首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爱星满天》和《爱的人间》都为F大调,速度都为中速,情绪对比都不是很强烈。
不同点是《爱星满天》可分为2段而《爱的人间》是再现的单三段曲式,节拍第二单元八音盒1.《单簧管波尔卡》为波兰的普罗修斯卡作曲。
欢乐颂(选自《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寻找欢乐→确定欢乐→发展欢乐
乐队先后演奏一、二、三乐章的主题,每一次出现,就被 这个“评判者”给否定,直到《欢乐颂》主题雏形的出现, 宣叙调才表示以肯定的态度。
《欢乐颂》主题,由低音弦乐器开始,庄严地奏出,纯朴 的旋律和着暗哑的声音从远方传来,反复时加入中提琴 和小提琴,并以弦乐转到管乐,音响也渐增强,最后乐 队全奏,造成强有力的声势。这是作曲家第一次将合唱加 入交响曲。
给人一种不满意的感觉
欣赏片段2:解读音乐
不太快的略带庄严的快板 音乐严峻有力 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
欣赏片段B:解读音乐
与A同样的乐器,基本重复片段A 给人一种不满意的感觉
欣赏片段3:解读音乐
管乐吹出谐谑曲 音乐诙谐,轻快,极为活泼
欣赏片段C:解读音乐
与片段A风格相同 同样给人一种不满意的感觉
欣赏片段4:解读音乐
管乐吹出慢板 音乐柔和
欣赏片段D:解读音乐
与片段A风格相同 依然给人一种不满意的感觉
欣赏片段5:解读音乐
管乐隐约吹出《欢乐颂》的主题片段
欣赏片段E:解读音乐
管乐与提琴互动 终于肯定了音乐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扮演“评判者” 片段1:恐怖的号角声 否定:“不,这会使我们都想起绝望的时候,今天是胜
作者的目的是在音乐中寻找他毕生的理想“自由、平等、 博爱”的精神。
合唱《欢乐颂》人类团结,获得自由、平等、 博爱、勇敢拼搏的精神
情绪: 庄重热情
贝多芬的晚年 十分凄凉,在贫病 交加中死去。但是, 人民忘不了他。 1827年3月29日, 贝多芬的葬礼举行 时,有两万多人自 动参加护灵。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增城区仙村中学 张美东
贝多芬欢乐颂赏析

贝多芬欢乐颂赏析《欢乐颂》是贝多芬的作品,是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分,相信大家都听过此乐曲,那么大家知道怎么赏析它吗?下面就让店铺给大家介绍一下贝多芬《欢乐颂》赏析的相关内容吧!贝多芬《欢乐颂》赏析(一)第一乐章音乐由弱奏加颤音开始,呈现出一种遥远、朦胧而又平静的、原始的远古景象,但平静的同时,又使人隐约感到有一种力量的燥动,感到平静中正孕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
紧接着音乐由弱到强。
由平稳、低沉、艨胧、渐渐发展到明朗、刚劲、节奏鲜明和震撼人心。
表现出在远古时代的自然界,生命从无到有.由低等到高等,由弱到强,发展壮大起来,不可抗拒。
这个过程也包含着人类的形成、生存和发展,与异常险恶的自然界进行顽强的搏斗,在斗争中,人类变得更加强大。
人类的出现是神圣的、必然的,必将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第一乐章的内涵恰似达尔文《物种起源》的浓缩版。
贝多芬《欢乐颂》赏析(二)第二乐章表现人类在战胜了众多的艰难困苦之后的蓬勃发展。
前进的车轮是不可阻挡的,这是历史的必然。
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的蓬勃发展是在战胜了自然界之后。
而人类社会在自身的发展中又不断地出现新的矛盾。
人类与自身存在的丑恶的东西的斗争又变的渐渐突出,这种与自身的斗争不同于与自然界的斗争,具有更多的复杂性。
贝多芬坚信人类最终会战胜自身丑恶的东西。
第二乐章是以光明必胜的坚定信念而结束。
贝多芬《欢乐颂》赏析(三)第三乐章表现人们沉浸在哲理性的深思远虑之中,同时也沉浸在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之中。
对为人类的进步、发展、解放而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先辈们报以真诚的追忆和思念。
在这思考与追忆、回顾与总结之中,人们展望未来,互相鼓励、凝聚着新的力量、备为迎接新的斗争、为全人类得到彻底解放、得到神圣的欢乐和幸福,而进行最有意义的拼搏。
第三乐章结束前的音乐已预示着暴风雨般的变革即将到来。
贝多芬《欢乐颂》赏析(四)第四乐章一开始音乐即如火山爆发,显示出巨大的能量、冲破一切枷锁,人类经过长时期积聚起来的力量爆发出来了,变革势如破竹.摧毁一切封建丑恶的东西。
贝多芬之《欢乐颂》赏析

贝多芬之《欢乐颂》赏析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之后,欧洲进入了封建王朝的黑暗统治时期,一切自由思想和民族运动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压迫,在这反动势力猖獗的时代,贝多芬仍关心着人类的幸福,关心达到世界平等和改造社会的道路。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贝多芬的《欢乐颂》诞生了。
《欢乐颂》出自于贝多芬—一代乐圣的《第九交响曲》之第四乐章,而《第九交响曲》的原题是《以欢乐颂的合唱为结局的交响曲》,贝多芬1823年在七年的艰苦创作过程中,才把德国伟大诗人席勒的《欢乐颂》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借以表达了他平等、自由、博爱、欢乐和神圣的理想追求。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一共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奏鸣曲形式,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与苦难、悲哀、战栗和不安的心情,充满了巨大震撼力和悲壮色彩。
第二乐章采用d小调,3/4拍。
主题明朗振奋积极,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似乎给正在战斗的勇士们以积极的鼓励,让人们在阴云密布的战场上一下子就看到了和煦的阳光和蓝色的天空。
第三乐章是哲理性的慢板乐章,如歌的柔板,降B大调,4/4拍,这个乐章相对前两个乐章更显宁静、安详,旋律平缓,但不失柔美,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第四乐章是整个作品的精髓所在,用变奏曲形式写成,急板,D大调,4/4拍。
通常划分为两个部分——序奏以及人声。
在这一乐章中,作曲家带领着人们的思绪向他向往的理想世界进军:穿过黑暗到达光明,战胜痛苦取得欢乐,这个伟大的时刻就要到来了!从管乐器疾驰而来的暴风骤雨般的乐句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两种力量的聚合与较量。
紧接着,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像英雄巨人一般吟咏出一句有力的宣叙性音调。
贝多芬本想从这里开始歌唱,但他还是决定用器乐来作出对残酷现实否定的结论。
在第一乐章主题片段以快板再现时,随即被用威严的大提琴声部奏出的那个变化了的宣叙调主题所打断,第二乐章主题便以轻捷的身姿跑过来。
大提琴的宣叙调又驱散了戏谑的浪花,第三乐章的抒情主题登场了。
欢乐颂(选自《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

欢乐颂(选自《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概述《第九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世界著名的交响曲,这部交响曲由四个乐章组成,其中第四乐章被公认为史上最为伟大的音乐之一。
在《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中,贝多芬使用了著名的《欢乐颂》合唱,这部作品因此而得到了无数的赞誉和赞美,成为了整个音乐界和观众心中的经典之作。
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针对这一著名的乐章做了深入而又严谨的解析和讲解,对于喜欢音乐的朋友,这份教案将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第一部分:乐曲风格和形式乐曲风格可以说,《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的巅峰之作。
从音乐风格来看,这部交响曲融合了古典和浪漫主义两种音乐风格。
在这部乐曲中,贝多芬将传统的交响曲形式和歌曲式的方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他使用了大量的合唱、独唱、器乐和声乐等不同的元素,使这部乐曲的风格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乐曲形式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1.建立主题(Allegro ma non troppo, un poco maestoso)2.叙述主题(Molto vivace)3.结尾合唱(Adagio molto e cantabile)这三个部分都是基于贝多芬自己创作的音乐主题而建立的。
这些主题有着不同的旋律、节奏和音调,通过不断地变化和呈现,营造出一种非凡的音乐氛围。
第二部分:欢乐颂欢乐颂的来源欢乐颂是由德国作曲家弗里德里希·舒勒创作的歌曲,在1815年时首次公开演出。
贝多芬在创作第九交响曲的时候,受到了这首歌曲的启发,他发现欢乐颂所传达的情感可以很好的表达出他想要表达的音乐情感,因此,他将这首歌曲的词汇、节奏和旋律融入到了自己的音乐中。
欢乐颂的特点欢乐颂是一首非常简单但又充满感染力的歌曲。
它主要表达了对于生命和幸福的向往和感激之情。
这首歌曲的特点是:•节奏明快:这首歌曲以阳光、欢快、紧凑的节奏为特点,它的旋律简单而易记,通俗易懂,因此很容易传达出音乐的情感。
欢乐颂——《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19
20
21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 f小调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 降E大调第二十六钢琴奏鸣曲《告别》 歌剧《费德里奥》 G大调小步舞曲
22
三、小提琴加入,小提琴如歌般的声音欢唱着,让旋律真的 活起来了;(01:50”)
四、旋律行进到乐队齐奏,打击乐器进入,这时铜管、木管 吹奏主旋律,场面宏大,万众欢腾,欢乐颂的主旋律贯穿 始终。(至最后)
(放入完整版中做器乐的字幕)
8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充分准备,出现了乐队演奏的 《欢乐颂》的雏形,由宣叙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 并响亮地扩展为管弦乐队的合奏:
18192021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小调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降e大调第二十六钢琴奏鸣曲告别歌剧费德里奥g大调小步舞曲22音乐创作力图摆脱教会和封建宫廷的束缚倾向自由民主和人权主义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16
9首交响曲、 一部歌剧、 两首弥撒曲、 11首序曲、 一首小提琴协奏曲 5首钢琴协奏曲、 16首弦乐四重奏、 30首钢琴奏鸣曲、 10首小提琴奏鸣曲等。
17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贝多芬的《欢乐颂》, 请同学们在课下欣赏他的其他音乐作品, 体验不同作品的音乐情绪,走进贝多芬的 内心。今天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同学 们再见。
无趣的童年\失意的青年\失聪的中年\ 贫困的晚年\不修边幅的形象\
我行我素的性格\永不屈服的英雄
3
贝多芬钢琴音乐作品《欢乐颂》的赏析及特点分析

贝多芬钢琴音乐作品《欢乐颂》的赏析及特点分析作者:郑贤武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12期摘要: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生于德国,是伟大的作曲家,而《第九交响曲》就是贝多芬人生最后时光的创作,它的第四乐章做到了人声和交响乐的融合并由此创作来表达贝多芬向往和平,渴望自由的思想。
本文从贝多芬自身的观点来出发,对《欢乐颂》进行探索。
关键词:贝多芬;欢乐颂赏析;结构特点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072-01一、《欢乐颂》赏析在1815年举行维也纳会议以后,欧洲被封建王朝所统治着,他们的自由以及与活动都受到了限制,可是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贝多芬依旧挂念着人们,然后《欢乐颂》就这样产生了。
《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个乐章,《第九交响曲》本来的题目是《以欢乐颂的合唱为结局的交响曲》,贝多芬用了七年的创作,借用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并把两者融为一体,来阐明他本人对和平的追求。
《第九交响曲》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它的第四乐章,这一部分由变化的节奏方式来完成,是D大调,4/4拍。
一般来说分为两个板块,它的序奏和插入的人声。
这个乐章主要表达了作曲家心中渴望打败黑暗,战胜暂时的痛楚来取得快乐的心境。
在管乐器疾走的节奏中,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这两股力量的气势。
然后,紧随其后,大提琴和低音琴展示出一句有力量的序章。
从这时候,贝多芬就开始进行演唱,用他的实际行动表达对残酷现实的不满。
在第一大乐章上,主体段落刚一出现,就被大提琴威严的变化节奏给打断;第二大乐章是以轻快的节奏出现的,第三大乐章则是表达抒情的情感,在这几个乐章的展示下,都不是最理想的,不足以表明表达的情感。
这时候,第四乐章出现了,你会听到,从木管声部逐渐响起了《欢乐颂》的主题曲,在欢乐颂主体的演奏完毕后,乐队戛然而止,空气突然变得十分安静,这时候,男中音开始演唱贝多芬写的歌词:“啊,朋友,不要旧调重弹,让我们来唱一些欢乐愉快的歌吧”在满怀激情的人们的欢呼下,《欢乐颂》演奏完毕。
六年级上册05第五课《欢乐颂》

学习时数 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歌曲,参与体验,观看视频,激发兴趣。 2 、观看交响乐队与合唱 教师播放交响乐队与合唱队版《欢乐颂》 。 队版《欢乐颂》 。 问:你看到什么样的场面?听到怎样的声音?有什么感觉? 2、聆听演唱,关注声部。 3 、听后说一说自己听到 师:这是音乐家贝多芬的《欢乐颂》 ,上节课我们学习过。现在请听一 那几个声部。 听,你能聆听到自己声部的旋律吗? 4 、再次聆听二声部《欢 学生聆听二声部合唱《欢乐颂》 。 乐颂》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参与体验,感受情绪。 5 、学生模仿节奏敲击一 (1) 模击节奏,个性感受。 下。 师:歌曲给我们庄严、热情的感觉,你能将歌曲的节奏模击出来吗? (各声部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模击歌曲节奏。 ) 6、学习视唱曲谱。 (2) 视唱曲谱,体验情绪。 师生一同视唱曲谱, 并找出歌曲的主干音“1”“3”“5”以及终止音 “1”。 7、学习大调音阶 2、了解大调式。 学生唱出大调式音阶“1、2、3、4、5、6、7、i”。 说出大调式音乐的感觉。 (明亮。 ) 8、合唱《欢乐颂》 3、演唱歌曲,表现情绪。 教师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声音合唱歌曲。 三、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9、了解《贝多芬与歌德》 学生观看音乐家故事《贝多芬与歌德》 。 介绍歌德,讲述贝多芬与歌德的故事,让学生知道虽然二人的性格完 全不同,可是他们的信念却是相同的——自由、平等、博爱。
第一课时 1、演唱《栗子大丰收》
第二课时 1、观看土拨鼠动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习歌词。 观看动画,了解背景。
32
第二课时
2 、试着读一读土拨鼠的 师:贝多芬与歌德合作创作了一首反映流浪者生活的歌曲《土拨鼠》 , 歌词。 流传至今。 3、听一听歌曲《土拨鼠》 由此入手来理解《土拨鼠》的歌词。 2、聆听歌曲,描述内容。 学生聆听歌曲《土拨鼠》 ,并描述歌曲的内容。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4、学生跟老师读歌词 1、默读歌词,体会意境。 以《土拨鼠》音乐为背景,师生默读歌词。 5、学生一起做音乐游戏: 2、学习歌曲。 接唱教师未唱完的旋律。 (1) 音乐游戏,感受调性。 老师唱《土拨鼠》旋律,学生即兴接唱出老师未唱完的音符。 6 、试着完整演唱《土拨 (2) 视唱曲谱,体验情绪。 鼠》 在视唱中体验小调式音乐的柔美。 7、了解小调音阶 (3) 了解小调式。 唱出小调式音阶 6、7、1、2、3、4、5” ,体会小调式音乐的柔和。 8、完整演唱歌曲 (4) 演唱歌曲,声音表现。 师:流浪的人悲伤、孤独,只有小小的土拨鼠陪在身旁。你能用歌声 表达可怜人的悲伤与孤独吗? 学生用适当的力度、速度、声音演唱歌曲。 三、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9 、根据学会的旋律,创 1、编创旋律,提升表现。 编心的旋律,并唱一唱。 师生用小调式的主干音编创旋律,并小声哼唱。 2、完整演唱,结束本课。 学生用优美的声音、连贯的气息完整演唱改编后的《土拨鼠》 。 10、 欣赏 《土耳其进行曲》 3、欣赏《土耳其进行曲》 作业设计 课外了解贝多芬的其他音乐作品,在下一节课带来与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乐颂》,又称《快乐颂》由德国诗 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
源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 主题。
《欢乐颂》歌曲的旋律十分简朴。以极其简 练的手法(几乎只用了1、2、3、4、5, 五个音和一种音符—四分音符)
营造出了如此庄严、宏伟的效果。
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 什么?
2︱1
殿 里!
2
∨ 5
3
︱
你 的 力 量 能 使 人 们, 消 除 一 切 分
岐,在
亿 万 人 民 团 结 起 来 , 大 家 相 亲 又 相 爱, 亿
︵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2. 1 1— :︱︱
你 光 辉 照 耀 下 面 人 民 团 结 成 兄 弟。
万 人 民 团 结 起 来, 大 家 相 亲 又 相 爱。
1=G —4
3
3
4
4
5
︱5
4
3
2
︱1
1
2
3 ︱3 . 2 2 — ︱
欢 乐 女 神 圣 洁 美 丽 , 灿 烂 光 芒 照 大地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2 . 1 1 — ︱
我们心
︵ . ︵ ‖:2 2 3
中充
1 ︱2
满︵ 热
34 3
情, 来
1 ︱2
︵到 你
34 3
的圣
欢快 气势磅礴 一气呵成
歌曲表达怎么样的思想? 平等 自由 博爱 和平
︵
3︱3= 3 —
1=G —4
3
3
4
4
5
︱5
4
3
2
︱1
1
2
3 ︱3 . 2 2 — ︱
欢 乐 女 神 圣 洁 美 丽 , 灿 烂 光 芒 照 大地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2 . 1 1 — ︱连音
我
从学习歌曲《欢乐颂》中,我们可以 深切感受到追求快乐、和平、自由的 幸福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愿望, 我们在和同学之间的相处也应该是这 样,就像歌曲里唱的一样大家团结起 来,相亲相爱。
︵ . ︵ ‖:2
们 2
心 3
中充
1 ︱2
满︵ 热
34 3
情, 来
1 ︱2
︵到 你
34 3
的圣
2︱1
殿 里! 符号
2
∨ 5
3
︱
你 的 力 量 能 使 人 们, 消 除 一 切 分
岐,在
亿 万 人 民 团 结 起 来 , 大 家 相 亲 又 相 爱, 亿
︵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2. 1 1— :︱︱
你 光 辉 照 耀 下 面 人 民 团 结 成 兄 弟。
万 人 民 团 结 起 来, 大 家 相 亲 又 相 爱。
1=G —4
3
3
4
4
5
︱5
4
3
2
︱1
1
2
3 ︱3 . 2 2 — ︱
欢 乐 女 神 圣 洁 美 丽 , 灿 烂 光 芒 照 大地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2 . 1 1 — ︱
你 光 辉 照 耀 下 面 人 民 团 结 成 兄 弟。
万 人 民 团 结 起 来, 大 家 相 亲 又 相 爱。
﹙时值:一拍↘↗﹚ ↙↘
四分音符
—— ﹙时值:半拍↘﹚ ﹙↗﹚
八分音符 大附点
—﹙ 时值:两拍 ∨↘ ↗ ﹚
X X X X︱X x x X︱X x x X ︱X. X X—︱
3 3 4 5︱ 5 4 3 2 ︱1 1 2 3︱3.2 2 —︱
我们心
︵ . ︵ ‖:2 2 3
中充
1 ︱2
满︵ 热
34 3
情, 来
1 ︱2
︵到 你
34 3
的圣
2︱1
殿 里!
2
∨ 5
3
︱
你 的 力 量 能 使 人 们, 消 除 一 切 分
岐,在
亿 万 人 民 团 结 起 来 , 大 家 相 亲 又 相 爱, 亿
︵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2. 1 1— :︱是__作_曲____家、_钢__琴__演_奏___ 家、_指__挥___家。 被世人尊称为___乐_圣____。
《欢乐颂》是选自贝多芬的《第__九__(合唱)交 响曲》,词作者是__席__勒__。 ,是__4_/4___拍子的歌曲,强弱关系是__强___ __弱___ _次__强__ __弱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