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合集下载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注释及翻译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注释及翻译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注释及翻译在我们上学期间,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刘禹锡《陋室铭》原文注释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陋室铭(唐)刘禹锡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题目:选自《全唐文》卷608。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韵。

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在(zài):在于,动词。

2、名(míng):出名,著名,这里指因、、、而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3、灵(líng):名词用作动词,有灵气。

4、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

斯:这。

是:表示判断。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5、惟吾德馨:好在我(室主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住屋的人自己。

德馨:德行馨香。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的痕迹蔓到台阶,苍翠碧绿;青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

7、鸿儒(hóng rú):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大。

8、白丁:百姓,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9、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奏(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0、金经:这里指佛经。

11、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12、之: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3、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陋室铭》原文及注释

《陋室铭》原文及注释

《陋室铭》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一、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二、译文:山并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龙在其中就会显得神秘。

这间屋子虽然很简陋,但是我的品德却很高尚。

台阶上长满了青苔,窗帘里透着绿草的色彩。

我与朋友们谈笑风生,相互交流都是些有才学的人,没有无聊的白丁。

我可以弹奏优美的素琴,阅读深奥的金经,没有刺耳的丝竹声,也没有烦琐的公文案卷。

这就像南阳的诸葛庐,又或是西蜀的子云亭一样,孔子曾问过,这里有什么简陋之处呢?三、注释:1. 陋室:简陋的屋子。

2.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

惟:只。

德馨:品德高尚。

馨,香气。

这里是指“香气远播”(意思是好的名声远扬)。

4.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苔藓的痕迹。

上:长到;挂上。

阶绿:绿色的台阶。

入帘青:映入帘里满眼都是青色。

5. 谈笑有鸿儒: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6.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公文,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

7.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地名,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诸葛亮隐居南阳卧龙岗时的三顾茅庐草堂。

西蜀:地名,现在的四川省成都市;扬雄,即扬子云,西汉时文学家,也是当时著名学者。

8.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陋室铭》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

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它单纯、简练、清新像一首精粹的诗,充满了哲理和情韵。

《陋室铭》原文、译文及注释

《陋室铭》原文、译文及注释

《陋室铭》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原文:陋室铭唐代-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对照翻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云:孔子说: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注释:选自《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名〕出名,有名。

〔灵〕神异。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这。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调素琴〕弹琴。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集》)
【参考译文】山不在于高,有神仙就会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龙就会显出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品德高尚就不在乎它的简陋了。

苔藓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经卷。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禹锡文言文_古诗文网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禹锡文言文_古诗文网

陋室铭原⽂、翻译及赏析_刘禹锡⽂⾔⽂_古诗⽂⽹陋室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 ⼭不在⾼,有仙则名。

⽔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丁。

可以调素琴,阅⾦经。

⽆丝⽵之乱⽿,⽆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

孔⼦云:何陋之有?写翻译 译⽂及注释 译⽂⼭不在于⾼,有了神仙就出名。

⽔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

这是简陋的房⼦,只是我(住屋的⼈)▼ ⽂⾔知识 ⼀词多义⒈之:①⽤于主谓之间,取消句⼦的独⽴性:⽆案牍之劳形②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近塞上之⼈,死▼ 参考赏析 写作背景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的“永贞⾰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

⾰新失败后,被贬⾄▼ 经典诗句 本⽂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突出景⾊之雅的句⼦:苔痕上阶绿,草⾊⼊帘青。

体现作▼ 分层评析 ⽂章内容包括三层意思。

第⼀层(从开头⾄“惟吾德馨”)以类⽐的⽅式引出⽂章主旨。

⽂章开篇即以“⼭不在⾼▼ 鉴赏 铭是古代⼀种刻于⾦⽯上的押韵⽂体,多⽤于歌功颂德与警戒⾃⼰。

明⽩了铭的意思,也就明⽩了题意,作者托物▼ 写作技法 《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繁杂,在区区⼋⼗⼀字内运⽤了对⽐,⽩描,隐寓,⽤典,借代类⽐等⼿法,⽽且押韵▼ 简介 《陋室铭》选⾃《全唐⽂》卷六百零⼋集。

⼀说为刘禹锡所著,另⼀说则为早于刘禹锡所著。

“铭”本是古代刻于▼ 赏析⼆ 这篇不⾜百字的室铭,含⽽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好的⾼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格。

它向⼈▼ 写作⼿法 整体评析 铭是古代⼀种刻于⾦⽯上的押韵⽂体,多⽤于歌功颂德与警戒⾃⼰。

明⽩了铭的意思,也就明⽩了▼ 作者介绍 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祖籍洛阳,唐朝⽂学家,哲学家,⾃称是汉中⼭靖...。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上学期间,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才是名山。

水不在于有多么的深,有了龙才会有灵气。

这个屋子虽然很简陋,但是因为住在这里的人,我的品德好所以就不会感觉到简陋。

碧绿的苔痕已经长到了台上,看着青色匆匆也是很惬意的事情。

在这里与人谈笑的多事博学的人,交往的人也没有知识浅薄的。

可以去弹不加任何装饰的素琴,也可以阅读经文。

没有什么奏乐杂乱的声音来搅乱我的耳朵,也没有什么官府的公文让我感觉到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赏析:这首<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可以说运用了多种技巧,像是对比、白描、用典、借代等等,之通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感是非常强的。

而既然为<陋室铭>,其中的铭是指刻在金石上的一种文体,一般是用来歌颂自己活着是警戒自己的。

因此,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对自己居住的简陋所描写,但其实是对于自己的品质所赞誉,更多的是表现出陋室主人安贫乐道的一种情趣。

文中上半段其实也是为下半段的歌颂所进行铺垫,一方面是对于势利小人的鞭挞,一方面表现出自己的气节。

因此,这一篇更像是对于现实不屈的一种宣言。

海棠苏轼〔宋代〕原文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

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陋室铭》原文翻译和注释

《陋室铭》原文翻译和注释

《陋室铭》原文翻译和注释《陋室铭》原文翻译和注释《陋室铭》是这首铭文作为经典流传至今,不仅因其思想内容积极乐观,境界高远,其语言上的特色上的独特魅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陋室铭》注释⑴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名词作动词,显得有灵气。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

刘禹锡《陋室铭》的原文及翻译

刘禹锡《陋室铭》的原文及翻译

刘禹锡《陋室铭》的原文及翻译刘禹锡《陋室铭》的原文及翻译导语:做《陋室铭》是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所作。

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陋室铭》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⑴ 在:在于,动词。

⑵ 名:出名,著名,因--而著名,名词作动词。

⑶ 灵:显得有灵气,名词作动词。

⑷ 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此,这。

是:表判断。

陋室:简陋的屋子。

⑸ 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

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上:动词,长到,蔓到。

⑺ 鸿儒:即大学问家,这里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⑻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⑼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古琴。

⑽金经: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即《金刚经》。

⑾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音乐。

⑿之: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⒀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⒁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⒂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⒃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

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环境(清幽雅致)
托物
交往人物(贤良儒雅) 日常生活(高雅脱俗)
陋室不陋
言志
诸葛庐
自比
何陋之有
子云亭
高洁傲岸的节操 安贫乐道的情趣
精品文档
●课后作业
刘禹锡借陋室以言志,表达自己不 贪恋荣华富贵,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你能 否借鉴一下他的写法写一篇仿作?
要求: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小作 文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一百字左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也没有
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精品文档
●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
闻名,著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词用作动词,
显出灵异 ●苔痕上阶绿:方位名词作动词,长到,
辞方法?它们与陋室有什么关系?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
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室
↓↓
德馨
精品文档
●文本哪句话能体现全篇大意?其 深刻含义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由于 主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 二是主人的高尚品德为陋室增光添 采
精品文档
●给下列重点字注音:
德馨 xīn 苔痕 tái hén
鸿儒 rú 调素琴 tiáo
案牍 dú 西蜀 shǔ
精品文档
●检测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
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谭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交往
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作者想借陋 室表达他的什么情操呢?这是什么写法? 表达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 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托物言志
精品文档
●拓展延伸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 天,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 这种处世之道的?
精品文档
●考考你
1、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哪种用法: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衬音助词无实义 E、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性 F、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何陋之有?( F )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C )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E )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B ) 5.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D ) 6 . 忘路之远近。( A )
精品文档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 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 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 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精品文档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 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精品文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品味语言,了解 “铭”的特点和托物言志的 特点。 能力目标:巩固文言词汇的 意思及用法,培养自读文言 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体会作者安贫乐 道、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
精品文档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代诗人,哲学家。他生活在安史之 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 忧国忧民。后因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 新运动得罪当朝权贵,被一贬再贬, 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 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就是在这 种情况下,刘禹锡提笔写下《陋室铭》 这篇文章,并请他的好朋友,当时的大 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 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5、正面写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趣的句子: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反面虚写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为“陋室”作证的句 子: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画龙点睛的句子: 何陋之有?
精品文档
●课文小结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仙)名
陋室(德馨)
水(龙)灵
蔓到 ●无丝竹之乱耳:使动用法,使……受到
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使动用法,使……劳累
精品文档
2、特殊句式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何
陋”是“有”的宾语,前置了。正常 语序应为:有何陋?有什么简陋呢?
精品文档
●精读细品
●课文开头两句话以 “山”,“水”起笔,运用什么修
精品文档
2、理解填空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写室主人纵情畅怀,谈笑风生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写日常生活(情趣之雅、室中事)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合作探究 ●名为陋室,实则不陋。文中哪 些语句暗示了陋室不陋呢?
精品文档
陋室不陋
●居住环境清幽雅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人物贤良儒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日常生活高雅脱俗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精品文档
●文章结尾处提到“诸葛庐”,“子云 亭”,和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是 为了表明什么?
以古人自比,表明了作者以古代贤者为榜样 的志向、操守和抱负。 引用孔子的话照应了开头的“惟吾德馨”, 说明了陋室为何不陋的观点。
精品文档
●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最后又说 “何陋之有”,这些矛盾吗?
不矛盾。陋室是针对房子本身的简 陋讲的,而不陋是说主人的精神品 质高尚的话就不觉得简陋了。陋是 指物质上的,而不陋是指精神上的。 对应了“惟吾德馨”这一主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