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真人讲中医基础

合集下载

中医的详细介绍

中医的详细介绍

中医的详细介绍中医,又称传统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中医以人的整体性、动态平衡为核心观念,强调辩证论治。

下面将对中医的起源、理论基础以及主要治疗方法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

一、中医的起源中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据考证,早在距今5000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原地区的先民就开始了对草药的利用,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医疗理论和方法。

到了战国时期,一些学者将这些散落的医疗知识进行整理,整体上构成了中医学的雏形。

而到了两汉时期,《黄帝内经》的问世则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确立。

二、中医的理论基础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气血津液等观念。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对立但又统一的方面构成,通过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平衡。

五行学说则是将宇宙万物归纳为五种元素,即木、火、土、金、水,认为它们之间互相制约、相互生成。

气血津液是中医学中描述人体液体的概念,认为气血津液的正常循环与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三、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医的治疗方法以辨证论治为特点,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气功、食疗等方面。

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学最为核心的治疗方法之一。

中草药是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经过加工而成的药材,具有药性和疗效。

中医学认为,中药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祛除病邪、促进组织修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学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刺激,调整气血流通、平衡阴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广泛应用于一些慢性疼痛症、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失眠、焦虑等心理疾病的治疗中。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通过手法按摩人体经络、穴位,活血化瘀、疏通经脉、调整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推拿按摩广泛用于儿童疾病、慢性病的治疗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调整。

4. 气功疗法气功是中医学的一部分,通过调整人体的呼吸、运动方式,以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上古天真论篇第十二讲 中国之声 国学堂 中医太美 文字版

上古天真论篇第十二讲 中国之声 国学堂 中医太美 文字版

上古天真论篇第十二讲主讲:徐文兵主持:梁冬播出时间:2009-02-28 23:00—24:00经文: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参与整理:黄帝内经_音频转文字群——蚂蚁、慧从卢溪等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

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国学堂》之梁冬和徐文兵老师的请教。

徐老师您好!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梁冬:是的。

现在徐文兵老师呢,这个人气急升啊!都是因为呢,大家最近啊学习身体的这个意愿非常强烈。

好,我们继续!今天是最后一段,关于这个《上古天真论》。

数一数真是很恐怖,我们差不多用了十周、十一周的时间,才把《黄帝内经》的第一篇,哦……徐文兵:对,的前两段。

梁冬:前几段讲完哈,讲完了哈。

徐文兵:前两段。

梁冬:前两段。

我们现在抓紧时间哈。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一直没有句号,我本来想找一个有句号的地方停一下。

徐文兵:嗯。

梁冬:我们就来先讲讲这段吧,“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啥叫提挈天地呀?徐文兵:这个《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基本上分为三段。

第一段呢,就是说黄帝问说,这个有的人半百而衰,他们这个将身不当呢,还是这个天数是这样?就此呢,黄……就是黄帝老师岐伯,提出一个健康的生活观念的问题,怎么做。

这一段结束以后黄帝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就是第二段,就是说谈到了生育的能力,生殖功能的这么一段话,引出了黄帝的老师岐伯,你看老师就是老师,他就说女子七岁怎么变,变到什么时候是个什么样儿……第二段结束了。

今天我们学的是《上古天真论》的第三段,我给它起个标题。

梁冬:叫什么?徐文兵:“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梁冬:呵呵,这是一首歌的名字吧?徐文兵:对,当年李铁梅,《红灯记》里面的,就说做什么人?梁冬:叫真人嘛!徐文兵:在中国古代,就是我们道家的对人……就是做人的这种理想,它分成了四个层次。

090110上古天真论篇第六讲

090110上古天真论篇第六讲
[06:47.58]了还是力尽了?比如说我们
[06:51.19]一查这个人精子数目、精子
[06:54.04]成活率都还可以,这叫材,
[06:55.81]但这个人阳痿,这叫有材没
[06:59.05]力,还有人,性功能挺好,
[07:01.62]但是一查,精子要么就是零,
[07:03.95]要么就是百分之七八十的畸形,
[02:50.83]也不给别人涨啊,做领导的,
[02:52.38]除了这些技术性的问题之外,
[02:54.83]缺德的意思还包括最好要符合
[02:57.66]整个自然天地、地球的
[02:59.49]公转自传的节奏。
[03:01.54] 徐文兵:其实一个健康的人,
[03:03.13]他是除了自己活
[05:56.39]“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
[05:59.47]财力尽耶,将天数然也?”
[06:02.82] 徐文兵:对。这是黄帝
[06:04.64]继他问的第一个问题后提出
[06:07.55]的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
[06:09.65]说人为什么古人活得那么长,
[06:12.14]我们现在半百而衰?这黄帝,
[00:32.16]一起来逐字逐字地体会了《黄
[00:35.62]帝内经》的精妙,我都觉得说这
[00:38.71]真是天大的福分啊!我们能
[00:41.90]够有机会去……到不是说,
[00:43.36]不仅仅是徐文兵老师在讲,
[00:44.85]而是说《黄帝内经》这个东西
[00:46.38]本身就足以让我们感觉我们
[07:49.38]岐伯老跟他说天道的事哈,

上古天真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原文典籍

上古天真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原文典籍

上古天真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素问》,医经著作,9卷,81篇。

与《黄帝内经灵枢》(即《灵枢经》)为姊妹篇,合之而为《黄帝内经》。

具有比较完整之理论体系,内容广博而深奥,为中医理论之渊薮。

举凡养生气功之理论;人与自然相参相应之学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之预防思想;阴阳五行及气运对中医理论之指导;脏象学说及脏腑经络临床辨证之规律;以脉学为主而又望闻问切全面论述之诊断;针砭灸摩、汤液醪醴之运用;治病求本统领下之标本缓急先后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之治则;对咳、疟、痹、风、厥、痿及热病、奇病等具体疾病之认识等等均有较详之论述。

齐梁医家全元起曾对此书加以注释,其时第七卷已亡佚。

唐王冰得先师张公秘本,补其所亡,广为次注,扩为24卷,因而流传。

今天,我们来介绍上古天真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上古真人医话选刊

上古真人医话选刊

上古真人医话选刊上古真人医话选刊11月4日的讲课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强调命门系统,但是西医讲的是内分泌系统,但是内分泌所分泌的激素,即荷尔蒙也叫激素,它的量非常微小,但是它起到的作用是特别大的,人类的生长、人类呼吸、人类的生殖、心跳等等非常重要的生命现像都与内分泌系统直接相关,你可能一顿饭不吃两顿饭不吃,你最多饿一下,你不会生病,但是内分泌出现异常,假如甲状腺亢进或者甲低吧,那么身体反应出的症状就会非常明显,你饿的话最多胃难受一下,不会有全身性症状,但像激素内分泌系统出现问题对身体的影响是一个整体的、全面的影响。

虽然西医非常强调内分泌系统,这套内分泌系统是形体上可以见得到的有形脏器,腺体也是一个脏器,中医理论用了命门系统,用命门这两个字来概括这套系统,那么这套系统实际上有四部分,大家图片上应该能看到,上中、上下,然后中间有两块,中间这个一个是甲状腺、一个是胰腺,实际上这个命门系统或者内分泌系统都在人的躯干上,中医讲与阴气为主,与阴气有直接的关系,临床有些搞西医的朋友比较清楚,像临床的肿瘤,像脑瘤,像脑病,尤其是脑外科的或者神经科的内分泌的专业的医生对这些比较熟悉,这些西医的病名,但是中医不是这么看,中医简单的归结一个字,就是它属于阴,属阴气的几种,阴气是两个字,比如阴精、阴血、阴液,还有个气,气是阳,阳气、卫气、元气等等,它实际上是阴阳结合在一起的,但是我们简单用个阴气,为什么阴在前、气在后哪,因为它属躯干,我们平时走路时头在动,四肢也在动,但是躯干不动,什么意思哪?这是因为躯干是属于阴的静止的部分,而四肢属于阳的动得部分,阳为动、阴为静,所以阴在前、气在后,它属阴气两个字,阴在前、气在后。

看这个图有一点我要给大家强调一下,很多没有进过医学院的同学,即使有些进过医学院的同学或者临床的医生不太注意的问题是整体观念,尤其是西医不太关注从整体的角度看人,什么意思哪?从整体看人的解剖结构,你就会发现,胃这个器官或肾脏这个器官,它们实际实在一个水平线上,肾略微低一点点,我问个几十个人吧,有些是医学院的学生,包括有些医师,我说肾和胃的高度差多少,你知道吗?绝大部分指肾的位置很低,没有进过医学院的学生说得更离谱了,说肾在低下在腰那里。

08《上古天真论篇》第八讲

08《上古天真论篇》第八讲
梁冬:嗯。
徐文兵:所以呢,男人是在田里干活的,而且是掌握这种规划土地的。我们现在搞这个房地产开发批个地也很难。
梁冬:嗯。
徐文兵:批块地,就得说了算的人。所以,这个“丈”是从这儿来的。
梁冬:噢,真的吗?
徐文兵:诶,我当时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当时想,我说如果我的……,按我的推论正确的话,那么那个女人手里应该拿的是规,圆规。
梁冬:嗯。
徐文兵:这时候我就想起咱们中国最早的祖先,最早的那一对儿男女是谁?西方人说是亚当、夏娃。
梁冬:嗯。
徐文兵:那个,它说了,就是介绍了,这人家手里拿的是什么家伙什儿。
梁冬:嗯,噢。
徐文兵:大家现在有兴趣还可以上网去搜,啊,伏羲女娲图片,然后你就看看那些,他们手上拿些什么东西。它没有解释为什么这么拿,但是在它这个人像边上呢,上面有一个太阳,太阳里面有一个三足的鸟,叫朱雀。
徐文兵:呵呵呵。
梁冬:听众朋友对话题太敏感、太热烈了,不需要我们重复了。大家已经自发地听过了。啊,还有很多朋友呢,都已经自己甚至打出了相关的文字。如果您再需要了解更多的情况呢,您可以去徐文兵老师的博客上看,或者呢,去梁冬吧上也能够看到啊相关的情况。徐文兵老师的这个名字呢,是文化的“文”,啊,兵,是文武斌的“斌”,是吧?
梁冬:尺。
徐文兵:呵呵,叫尺。
梁冬:呵呵,不是吗?
徐文兵:叫“矩”。
梁冬:噢。
徐文兵:规矩。
梁冬:嗯。
徐文兵:底下还有一个月亮,有这个玉兔,周围还有一些北斗啊,还有其他的星辰,这整个一副完整的中国古代的这种崇拜信仰的图画。
梁冬:嗯。
徐文兵:那么我们就说了,女娲拿着圆规干什么?你现在想想。
梁冬:诶,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哦。

黄帝内经中的上古真人真的能长生不死、羽化登仙吗?

黄帝内经中的上古真人真的能长生不死、羽化登仙吗?

黄帝内经中的上古真人真的能长生不死、羽化登仙吗?说起《黄帝内经》,或者说说起中医,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很多很深的感触,五味杂陈。

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巨人正在倒下,那就是中医;而我们却无可奈何地站在一边,这就是现实。

其实,中医的衰落并非始于今日。

自唐代的王冰开始,中医的理论就再也没有什么大的发展。

到今天为止,竟然没有一个人可以弥补《黄帝内经》中的不足。

在世界方面,自汉代以后,再无一人能超越张仲景的成就。

为什么会这样呢?追根溯源,还在后人没能真正读懂《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就是一部天书,在它出现的两千多年里,我们一直在读它,我们一直都在品味着它,但结果如何呢?到了今天,它依然是天书,没有人敢说真正读懂它。

今天还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医吗?基本没有!一般的中医院,西医的设备应有尽有,也完全按照西医的流程来看病,有病先检查。

也许大家都有看过中医的经历,现在的中医,能治病的不多;庸医多如牛毛,一开药就告诉你二十到三十副,而且每个药的药方、药材都很多,基本都在二十味以上。

他们忘了一句老话:药过十三,百病不沾!我们看看张仲景的方子,基本上都在十三味以下。

就拿我自己来说,前些年得了一个便秘的小毛病,看了三四年都看不好;也找过很多很有名的大夫,但许多人的中药吃下去一点效果都没有,反而是越吃越厉害。

前几年也得过类风湿关节炎,看了不少的医生,但是也没有治好。

最后呢,我才打听到,说类风湿在中国已经立项三十七年了,但到了今天,还依然没有一点点的办法。

于是我就很怀念张仲景先生。

我心想,如果先生还活着,那他一定会治好我的病。

可是现在呢,没人能够治得好类风湿关节炎。

我并不是想说中医不行,我是想说学中医的人不行!实际上,中医很厉害。

你比如说,像我刚说我自己的便秘,我看了三四年没看好,自己一生气便找了个方子,就是三痹汤。

在三痹汤基础上我自己琢磨我自己的特点,调整了一下,吃了七副药就好了。

所以啊,这次我们学习《黄帝内经》有一个原则,就是进得去,出得来。

《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骨肉若一,。。。

《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骨肉若一,。。。

《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独⽴守神,⾻⾁若⼀,。

站桩是我国古代养⽣术的⼀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独⽴守神,⾻⾁若⼀,故能寿蔽天地……”的记载。

但千百年来,这种⽅法只是被⼈们当做习拳过程中的基本功。

根据站桩中刚柔、虚实、动静、松紧错综为⽤的原理和阴阳相交、⽔⽕既济的功⽤,结合⾃⼰⼏⼗年的练功体验,创造了⼀种动静相兼,内外温养,⽤于防病治病、健⾝延年的功法—站桩功。

通过北京医学院、北京铁路医院、河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及本⼈多年与⼈治病的实践证明,这种功法适⽤于肠胃病、肝脏病、⼼脏病、肺病、神经病、关节炎、⾼⾎压、半⾝不遂和妇科、眼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站桩功之所以能够治病的基本作⽤就在于它既能保养⼼神,⼜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能增长体⼒。

现代医学认为这种功法不仅可以使⾎液循环畅通,新陈代谢旺盛,加强各脏器、器官以⾄细胞的功能,同时使肌⾁得到惰⼒性的体育锻炼,产⽣⼀种内向的冲动,从⽽给⼤脑以良性刺激。

再则未⼊静前,体会轻松舒适之感,对⼤脑也是良性刺激;⼊静后,进⽽产⽣抑制性保护作⽤。

我国医学认为这种功法既能疏通经络,调和⽓⾎,使阴阳相交,⽔⽕既济,⼜能助长精神,锻炼形骸,增加⼒⽓。

但站桩功⼜不同于⼀般的练功⽅法,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点:⼀、练功时嘴微张,⾃然呼吸,不守窍,不讲周天循环,因此,绝不会产⽣任何副作⽤。

⼆、实践证明,初学练功的患者,只要坚持锻炼,虽然没有达到⼊静要求,也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三、不拘时间、地点、条件;不论⾏、站、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功。

因此这种简单易⾏、完全可以和⽣活打成⼀⽚的功法,就很容易被⼴⼤群众所接受与掌握。

四、根据不同的体质、病情、年龄、性格、禀赋、⽣活习惯等,给予调配不同的姿势和意念活动,因此这种辩证论治—因⼈制宜、因病设式的⽅法,既可加速疗效,⼜易于提⾼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古真人讲中医基础【导读】2008年7月6日,“上古真人”在上古中医二群里为大家讲授了第一节别开生面的中医基础课。

当我们都在嗟叹“西医恐怖,中医失传”的时候,一起听听中医课堂,感悟其中精髓。

以下是经过整理的课堂记录,谨供大家复习。

发扬中国传统中医文化,靠大家齐心协力啊!引:同学:老师,广东这段时间下雨特别多,我腿上开始长那些小红点,一开始是小红点然后慢慢变大很痒。

晚上开始长,白天就没有了。

为什么呢?天地清宁:湿热所致。

同学:湿热?那应该怎么治啊?医生说我过敏,然后吃了些不知道什么的药,还有皮炎平,吃了就好,不吃就长一个月我都不想治了。

现在考试更没有时间出去市里看。

天地清宁:木棉花煲水。

同学A:今晚上六点上古真人讲中医基础?同学B:你到时上来看看就知道了。

先去预习一下中基。

上古真人:各位好!同学:真人好!期待您的指点。

同学:真人今天讲什么?大家都在等呢!上古真人:跟各位讲中医基础问题吧。

同学:好啊!请!上古真人:先发个图。

是摘自汤泰元先生的《中医精髓图解》第7页。

这个图比较形象的说明了中医的五行。

同学:真人,可否同时给大家介绍一些中医基础书籍,让我们平时阅读阿。

上古真人:中医基础书籍我想中医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就可以,配上汤泰元先生的《中医精髓图解》电子书,对中医就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

同学:谢谢!真人,都说怒伤肝,是使得肝火更旺,木气更甚,还是使得木气减弱啊。

同理,喜伤心,是使得心火更旺还是心火虚弱呢!同学:真人,上面的那幅图怎么看呢?您可不可以给我们讲一讲呢!上古真人:掌握五行,首先要掌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四季对应肝心肺肾。

春夏为木火,属阳,气生、长;秋冬为金水,属阴,气收、藏。

参考图可以看出,自然界与人体类似一一对应的这种关系。

同学:那土呢?同学:土是脾胃。

上古真人:图片中对于五行的象征用自然界的金属,火焰,等来比拟不是很好。

还不如去掉。

同学:我找不到长夏。

上古真人:土是长夏,同学:在四季的最末一个月的后半月么?土主化?是不是因为金属、火焰这些类比太实物了,是五材?上古真人:脾与时令的关系在《内经》中有独主时与不独主时两种说法,独主时说配应天道,不独主时说配应地道。

这个将来再讲,涉及的内容比较深。

先把基础知识熟悉了再说。

同学:是阴中之阴,但我想知道长夏对应的四季里面到底在哪几天上古真人:古人将天道运动中的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时间段,称为五行五分法。

小言之则为一日。

地法天,但天道讲的是时间,地道讲的是方位,所以天道时间之中段,就配应地道的中央一方。

地道说采用脾水灌溉四旁的理论,主张不独主时说。

其中又分为四分法和八分法两种。

能看懂吗?同学:什么是“独主时”?小言之则为一日。

请问真人这是什么意思呢?上古真人:小言之就是可以是一年五分,也可以是一天五分。

同学:一天中的五行怎么分呢?上古真人:至于长夏所主时间长短,《内经》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长夏与其他四时时间均等,都是主七十二日,如《素问?阴阳类论》所说:“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

”第二种认为,长夏只主阴历的六月份,即夏季的最后一个月。

《灵枢?五音五味论》说:“足太阴,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

”王冰注:“长夏,谓六月也。

”《新校正》注:“按全元起云:盖以脾主中,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

”《内经》认为脾主长夏的篇章较多,如《素问》的《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平人气象论》、《脏气法时论》、《风论》、《宣明五气论》以及《灵枢》的《本神》、《五音五味》等,而长夏在一年之中段,故曰脾主中央。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

”同学:请问不同的说法会导致什么结果阿?会不会殊途同归呢?上古真人:天道有四、五、八、九等数的时间周期。

天道的四、八时间周期对应地道的四方、八方,却没有中方,故太极的二分法只属于天道。

天道的五、九时间周期对应地道的五方、九方(九州),包括中方在内,故太极三分法既有天道又有地道。

二者所讲“道理”不同。

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学:从小暑起第十三天,己土用事十八天到立秋止,从立秋起己土用事七天。

是不是长夏己土所主?请问真人。

上古真人:《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气也。

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四时各十八日,共七十二日,所以《素问?刺要论》说:“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

”王冰注:“七十二日四季之月者,谓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各十二日后,土寄旺十八日也。

”这一派在脾土旺四季不独主时的基础上,又吸收丑未辰戌为土地说及五行均分一年各七十二日说而得。

丑未辰戌在四季之末,故曰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

纪立金先生则称天道脾主时令说为时间脾脏、地道脾主时令说为空间脾脏,合称为时空脾脏。

并进一步提出“脾主时空五脏的运转、更代”的观点。

而且认为,“脾主更代四时五脏,在更代过程中,既在分旺于四季的基础上,又各有‘十八日’的主时,这是脾更代四时脏气,在脏气交接时脾作用又有‘十八日’的显现。

”并列举《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治》中“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说,指出其有确实的临床实际意义。

更举临床报道为证:其一是上海市传染病医院报道:一般型黄疸肝炎,多在病程十八日内黄疸达到高峰,而后逐渐好转。

其二是1985年天津科技出版社的由叶维法主编的《临床肝胆病学》报道,临床观察黄疸型肝炎急性者,黄疸多于数日至两周内达最高峰,此后逐渐消退。

以上皆属于地道脾主令说。

即四分法。

同学:真人您好!想请教一下三阴三阳的规律及其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时令的对应关系?这其中是否有什么规律?谢谢!同学:我也偷偷观察了我们的风俗习惯,3,6,9。

12月里面几乎全部有关吃什么的讲究。

上古真人:五行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知识。

在五行之中也分为阴阳。

五行之中,土最为特殊。

同学:后天之本。

上古真人:易言,太极分两仪。

两仪即是阴阳;两仪分四象,四象即是木火,金水。

木火为阳,金水为阴。

三阴三阳最直接的认识就是《内经》十篇大论中所讲的五运六气之六气分三阴三阳。

同学:我以为“长夏主湿土,已土也”。

同学:请问这和道家的道士或者说的阴阳有联系吗?同学:四象分八卦,八卦跟五行的关系是?上古真人:《内经》八分法是在四分法基础上形成的,见于《素问?八正神明论》和《灵枢?九宫八风篇》,《素问?方盛衰论》和《素问?疏五过论》亦间或提及,即四正方加四维方,其方位是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等八方,再加上属于土的中央一方,共就九方,中央土为周围八方的中心,不独主时而灌溉于其他各个时令。

并与八卦、洛书九宫数相结合在一起,反映九方位、八时令及五行之间的关系。

同学:请问这和道家的道士或者说的阴阳有联系吗?上古真人:道士就是道之实践者,分相火【仪式类】道士和修真【成仙类】道士。

阴阳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

不分谁说的。

角度不同。

是香火。

不是相火。

同学:真人,表格中,类似“天辅”一类的名词是什么意思啊?上古真人:这是太阳系中五星的别名。

同学:五行八卦与宇宙的关系?上古真人:所谓的天柱、天蓬、天冲、天英、天芮、地晶、地玄、地苍、地彤、地阜,分别是金、水、木、火、土五星的代称。

五星应五运,故五星抑之也曰“中运抑之”。

木运应木星(岁星),火运应火星(荧惑星),土运应土星(镇星),金运应金星(太白星),水运应水星(辰星)。

五星在天称作天柱、天蓬、天冲、天英、天芮,在地称作地晶、地玄、地苍、地彤、地阜。

《素问》谓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

岁半前为春夏,主升;岁半后为秋冬,主降。

这里将五星分作天、地异名称之,大概指五星在初之气至三之气岁半前的位置叫天某,在四之气至终气岁半后的位置叫地某吧!或者是专指五星在司天的位置叫天某,在在泉的位置叫地某。

这可在实践中验之。

同学:五运是什么?三阴三阳的转化有什么规律吗?比如从时辰上:子时少阳胆经-丑时厥阴肝经-寅时太阴肺经。

这其中有规律可循吗?真人,关于八卦与十二经气图中,例如肝经为何是介于离卦与震卦之间?天地清宁:一天就是12时辰,分为八卦,一个时辰就是现在两个小时了肝经为何是介于离卦与震卦之间,肝属于木,为震卦,木生火,离卦属于火。

上古真人:上古真人:这本书是中医基础入门书。

图解更容易理解。

天地清宁:传承中医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上古真人:里面对于天人合一解释的不是很多。

主要目的是让大家熟悉基础知识。

内经是对易经的中医解释。

总结的已经最好了,而易经来自于天地循环之道,或者说,天地运行规律。

天地清宁:这些图多是圆图,表明天地阴阳循环不息,无始无终,所谓阴阳互根。

上古真人:以后再讲中医基础知识,就用这本书作为基本教材了,讲课时就不发书中图片了。

直接讲。

大家有所准备比较好。

呵呵,平时要北京时间晚上12点开始了。

周日可以早点,北京时间晚上6点左右开始。

同学:我们按时听讲。

天地清宁:如果没有来得及听课的,我们会把每天讲课记录发到中国文化营销网的专栏里面。

真人可以吧?这样方便大家阅读。

上古真人:可以。

天地清宁:知识产权属于真人老师!如果各位来不及当晚听课的,可以第二天到中国文化营销网的领导修养板块的真人论道栏目那里看真人的讲课记录。

同学:真人什么时候开始讲课的呢?上古真人:平时要北京时间晚上12点开始了。

周日可以早点,北京时间晚上6点左右开始。

平时的北京时间晚上12点,英国是下午5点。

一般这个时间,我刚从诊所回来。

同学:辛苦真人了。

上古真人:周日我休息,所以可以北京时间晚上6点【英国上午11点】开始。

只要能帮助大家认识并继承中华文化,辛苦也值。

同学:真人跟罗老师志同道合啊~~上古真人:是啊,你们的罗老师是中华好儿女。

大家都是。

同学:为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奋斗~天地清宁:真人把中医文化传给大家,我们好好发扬光大。

同学:真人和清宁是大德之人!上古真人:实际上,只有真正继承中华文化,才能让世界尊重,而中医是中华文化集大成的知识系统。

天地清宁:中医的根在道家文化。

同学:嗯嗯,其实很多平时觉得很玄的东西里边真有好多学问呐。

天地清宁:中医的高层次就在道家文化那里。

上古真人:很玄的知识其实很简单的。

天地清宁:现在真人讲的内容是入门ABC,更玄的在后面呢。

同学:很简单的东西有时搞得很玄。

天地清宁:很玄的东西其实很简单,所谓民日用而不知同学:我们这里的形式是怎样的呢?静听真人讲课,向群里发问,还是向真人的q直接发问呢?上古真人:如果是很私人的问题,可以给我留言。

一般知识最好还是群里问。

大家一起学习。

同学:老师昨天说今天要讲中医基础理论,讲过了吗?天地清宁:是的。

天地清宁:不要担心。

如果没有来得及听课的,我们会把每天讲课记录发到中国文化营销网的专栏里面上古真人:都是清宁老师的好学生同学:都应该好好向老师学习~天地清宁:我们有缘听真人讲课难得福报啊,大家虚心请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