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把孝根植于心底(入则孝篇)

合集下载

弟子规入则孝解释

弟子规入则孝解释

《<弟子规>“入则孝”解释》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弟子规》里“入则孝”的意思。

“入则孝”说的是,咱们回到家里要孝顺父母。

比如说,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不能任性。

就像有个小朋友,妈妈让他早点睡觉,他就乖乖去睡,这就是孝顺。

还有,要关心爸爸妈妈。

如果爸爸工作累了,给他倒杯水,帮他捶捶背。

妈妈做饭的时候,帮忙拿个东西,这都是孝顺的表现。

而且,不能对爸爸妈妈发脾气,要尊重他们。

小朋友们,能明白“入则孝”的一点意思了吗?
《<弟子规>“入则孝”解释》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说“入则孝”。

想象一下,有一天外面下雨了,爸爸没带伞。

小朋友主动拿着伞去接爸爸,爸爸会多开心呀,这就是孝顺。

再比如,过年的时候,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爷爷奶奶买个小礼物,他们会觉得小朋友特别懂事。

还有,当爸爸妈妈批评咱们的时候,不顶嘴,认真听,然后改正错误,这也是孝顺。

小朋友们,是不是对“入则孝”更清楚啦?
《<弟子规>“入则孝”解释》
小朋友们,“入则孝”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呢!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看到妈妈生病了,就主动照顾妈妈,给妈妈端药、做饭,让妈妈能好好休息。

再比如,家里来客人了,小朋友有礼貌地打招呼,帮忙拿东西,爸爸妈妈会觉得很骄傲,这也是孝顺的一种。

就像这样,孝顺的方式有很多很多。

小朋友们,咱们要努力做到“入则孝”,让家里充满爱和温暖哟!。

《弟子规》入则孝篇的解释

《弟子规》入则孝篇的解释

《弟子规》入则孝篇的解释《弟子规》入则孝篇的解释《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弟子规》入则孝篇的解释,欢迎查看。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解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从第二条开始,所指的是从小我们在家里,应当如何扮演好一个好的子女。

从哪里开始?就从父母跟子女的应对开始。

“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

“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

也就是听到父母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回答。

末学也曾经指导儿童读经,讲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的时候,也会问他们:当父母叫你的时候,你都怎么回答?答案就有三个:我在、我在这里、干吗。

以回答父母叫他,回答“干吗”的最多,几乎占了三分之二。

我再问他们:如果在学校老师问你、叫你,有没有人敢回答“干吗”的?没有一个小孩子举手。

他们纷纷地说道:我们才不敢,老师!他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

可见从小,小朋友在家里,做父母的的确也不注意,他们的回答是不是有礼貌。

我们晓得,在家里不懂得礼节,不懂得礼貌,出外怎么会有礼节?怎么懂得要尊敬别人?所以,在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做父母的也往往忽略掉,他跟子女的应对当中是怎样的情形。

我们再看看现代的社会,几乎已经变成了孩子呼,父母应。

为什么?因为现在大家养育子女都非常少,一个两个。

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所以一个就是宝贝,从小就惯他。

入则孝原文及翻译

入则孝原文及翻译

入则孝原文及翻译入则孝原文及翻译入则孝这一章节讲述的是从小我们在家里,应当如何扮演好一个好的子女。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入则孝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译文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缓慢答应。

父母交待事情,要赶立刻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应恭敬聆听。

父母责备教训时,应恭顺地虚心接受。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冬天寒冷时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睡前为父母铺床扇凉。

早晨起床,应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晚上伺候父母安睡。

外出时,须告诉父母去处,回家以后,也要当面禀报父母,让他们心安。

平常起居作息,要保持规律,做事有规矩,不任意改变世代相沿的事业。

纵然是小事,也不能擅自做主,不禀告父。

如果任性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是不孝的行为。

公物虽小,也不可私自收起站为己有。

如果这样,品德就有缺失,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做子女的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去除。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之受到伤害,让父母忧虑。

要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不可以做出有违道德的事情,让父母蒙羞。

当父母喜爱我们时,孝顺不难做到;当父母不喜欢我们时,或者管教过于严厉时,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反省自己,体会父母心意,努力改过并做得更好,这样的孝顺才最为难能可贵。

父母有过错,应规劝使之改正。

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需柔和,和颜悦色。

如果父母不听规劝,寻适当时机再继续劝导;若父母仍不接受,我们要痛哭流涕,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到责打也不怨悔。

《弟子规》“入则孝”篇解说

《弟子规》“入则孝”篇解说

《弟子规》“入则孝”篇解说《弟子规》“入则孝”篇解说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

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弟子规》中也将孝直接放在第一个篇章说明。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弟子规》孝的解说。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说父母呼应勿缓,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

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

父母责须顺承,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

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

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

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

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

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

弟子规入则孝篇读后感

弟子规入则孝篇读后感

弟子规入则孝篇读后感弟子规入则孝篇读后感《弟子规》分为七个部分: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而最先讲到的就是孝。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而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入则孝篇读后感,一起来看一下吧。

弟子规入则孝篇读后感一做人的最根本是从一个孝字开始的,懂得了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才会知道回馈,报答。

也会对所有付出的人,对这个社会有所感知,有所理解,不是想当然的说:这是他们应该做的。

进而我们也会有所付出,才会之恩图报。

而回馈报答父母的方式并不是只是对他们好那么简单而已…… 想着学习弟子规的最初观念是能够教给宝宝,但在刚刚开始学习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同样需要学习,同样需要做到,才能给宝宝一个好的榜样。

任何事情都是双方面的,如果我们做不到,如何要求别人呢? 真的感谢我的父母,从小教导我,耳濡目染,对于他们的一些做法,即便那时是小小的我,至今仍然记忆如新,烙印在心。

同时也在问自己,过了这么多年,我到底做到多少这些传承下来的优秀品德呢?人们一直说80年代的年轻人是最有问题的一代,真的一点都没错,当传统的美德面临着新新社会的享乐,究竟是谁控制了谁呢?加上如果没有人在旁指导教育,没有人监督,自由主义的观念挑战着传统文化,挑战着我们的底线,被形形色色感觉上美妙的事物遮住了我们的眼睛,好一点的,除了剩下那一点点的良知,还有什么呢?自私,贪婪……控制着我们,真得很可怕。

父母从小关心我们的吃穿住行,刚会走路,眼睛时时不离我们,怕摔着;生病,半夜都要起来好几次,看看我们是不是又不舒服;让我们上学,受教育,希望我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的人;天气变化,又时时刻刻的念着我们的衣服有没有随时增减……父母付出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可是当我们长大了,又活在匆忙的生活工作中,有没有用心去关心一下父母的穿衣住行,不是说让我们每天要问安,而是有没有经常关注他们的生活,告诉他们我们的近况,给他们一份安心。

我们有没有好好的照顾自己,不论健康的饮食习惯,还是正常的作息习惯,都是让他们放心,我们尽孝心的一种方式。

入则孝原文及翻译

入则孝原文及翻译

入则孝原文及翻译入则孝原文及翻译入则孝这一章节讲述的是从小我们在家里,应当如何扮演好一个好的子女。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入则孝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译文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缓慢答应。

父母交待事情,要赶立刻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应恭敬聆听。

父母责备教训时,应恭顺地虚心接受。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冬天寒冷时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睡前为父母铺床扇凉。

早晨起床,应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晚上伺候父母安睡。

外出时,须告诉父母去处,回家以后,也要当面禀报父母,让他们心安。

平常起居作息,要保持规律,做事有规矩,不任意改变世代相沿的事业。

纵然是小事,也不能擅自做主,不禀告父。

如果任性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是不孝的行为。

公物虽小,也不可私自收起站为己有。

如果这样,品德就有缺失,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做子女的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去除。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之受到伤害,让父母忧虑。

要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不可以做出有违道德的事情,让父母蒙羞。

当父母喜爱我们时,孝顺不难做到;当父母不喜欢我们时,或者管教过于严厉时,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反省自己,体会父母心意,努力改过并做得更好,这样的孝顺才最为难能可贵。

父母有过错,应规劝使之改正。

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需柔和,和颜悦色。

如果父母不听规劝,寻适当时机再继续劝导;若父母仍不接受,我们要痛哭流涕,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到责打也不怨悔。

弟子规.入则孝

弟子规.入则孝
弟 子 规
李 毓 秀
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 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善事, 一个是心,一个是待。心即是 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 养育之恩,待即是念念都要照 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 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 人的更本。百善孝当先。
入 则 孝 简 介
第二篇 :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谏不入 号泣随 亲有疾 昼夜侍
悦复谏 挞无怨 药先尝 不离床
如果父母不肯接受劝说,就等到心情好时再劝。如 果父母还是不听,还要哭泣恳求,即使因此而遭到 鞭打,也毫无怨言。 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自己要先尝一尝,看看是不是 太苦、太烫。并且应日夜侍奉在他们的身边,不能 离开一步。
丧三年 居处变 丧尽礼 事死者
入则孝
父母呼 父母命 父母教 父母责
应该一听到就立 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 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 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 ,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 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 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事虽小 苟擅为 物虽小 苟私藏
勿擅为 子道亏 勿私藏 亲心伤
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假如 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 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否则,一旦 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翻译《弟子规》入则孝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善应。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妄为,苟妄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善巧劝,终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弟子规》入则孝翻译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

冬天天气寒冷,在父母睡觉之前,应该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天气酷热,应该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到了晚上,应该伺候父母就寝后,再入睡。

出门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回到家,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虽然子女有出息,父母会高兴,但是父母辈对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么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稳稳当当,一生没有灾秧。

所以,居住的地方尽量固定,不要经常搬家,谋生的工作也不要经常更换。

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自己有什么东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私藏。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私藏东西,即使自己很谨慎,也免不了会有被父母发现的一天,那时父母会伤心。

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尽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

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必然会引起父母忧虑。

所以,应该尽量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和万事兴 孝敬父母应该表现的方面:
心里要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 • 行动上要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 • 学习上要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 兴……
家和万事兴
回家的实践作业(选择自己能做得到 的去做)
1.帮父母做一次饭。洗洗碗。扫扫地! 2. 帮父母捶捶背,陪父母上街买菜,买 东西。 3. 用自己攒的零用钱为父母买一件喜欢 的礼物! 4. 走进父母的心灵,倾听父母的心声! 5.其他我可以做的事………还有很多很 多
1.用心领会父母的教诲与期待; 2.诚心体谅父母的忧虑和烦恼;

3.真心关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
4.以同样的行动去孝敬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及其他长辈。
2、养父母之心——尊敬父母
(1)、心怀恭敬,顺从无怨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首,就明确提 出了孝顺父母的四个基本要求和日常生活 中子女应该做到的八件事情。
(2)端正品行,勿让父母蒙羞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能够使他的父母只 为他儿子的疾病操心,那就可以当作孝 子。’’ “德有伤,贻亲羞” ——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之事
(3)管好自己,勿让父母操劳
—入 则 孝 行勿懒 须顺承 昏则定 业无变 子道亏 亲心伤 谨为去 贻亲羞 孝方贤 柔吾声 挞无怨 不离床 酒肉绝 如事生

百善
万事兴
为先
一、关于 “孝”
老 子
解: “孝”字,孝的上半是老字 的一部分,而下半部分是子字, 意思就是孩子背着父母,也就 是我们做子女的要能感恩自己 的父母,并且能顺从父母。也 就是 “善事父母者”,就是 孝。孝的第一步:倾听父母的

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 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 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 “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 事, “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 永无连接。

让我们一起来听爸妈 的话
(4)关注精神生活,让父母心情愉快
同学分享故事:老莱斑衣
3、养父母之志——荣耀父母
为人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孝经”中 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这是养父母之志。用自己的德行奉献社会,赢得人 们的赞誉。这是父母最自豪最欣慰的事。弟子规中 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我们要为父 母增光,而不去做为父母蒙羞的事. 大孝是尊严。父母都望子女成龙,那你就成条龙给 父母看看。做出成就,给父母看看,这才是最大的 孝顺! ——何庆魁
父母恩重难报
慈母的十大深恩 一、怀胎守护恩六、回干就湿恩 二、临产受苦恩七、洗濯不净恩 三、生子忘忧恩八、远行忆念恩 四、哺乳养育恩九、深加体恤恩 五、咽苦吐甘恩十、究竟怜愍恩
请您怀着感恩孝 顺的心欣赏
中华孝道
说出您的心声
看完了《中华孝道 》请同学们说说您 的感想!
心灵导航: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 美好的世界。 父母给我们衣食和爱抚,使我们健康 成长。 父母给我们的学习、生活以强有力的 保障! 父母是我们生命中的阳光,他们的真 情挚爱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养料!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管好自己的身体
(身有伤,贻亲忧)
《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 始也。
管好自己的家庭: 夫妻恩爱,教育子女
夫妇之间和睦,营造祥和之气,给予后代潜移默 化的深远影响, 所谓”夫妇一正, 父子自亲”
管好自己的工作:正确择业 管好自己的社交: 正确交友 (交友原则:善交益友 乐交诤友 远离损友)
家和万事兴
让“孝”根植于你我心底
祝愿我们每个家庭
家 和 万 事 兴
子 孝 双 亲 乐
温馨提示:
请同学们放好东西后,做在位置上 读诵经典,不可走动,更不许交头 接耳。谢谢!
家和万事兴
———“《弟子规》之”入则孝
弟子规
父母呼 父母教 冬则温 出必告 事虽小 物虽小 亲所好 身有伤 亲爱我 亲有过 谏不入 亲有疾 丧三年 丧尽礼 应勿缓 须敬听 夏则凊 反必面 勿擅为 勿私藏 力为具 贻亲忧 孝何难 谏使更 悦复谏 药先尝 常悲咽 祭尽诚 父母命 父母责 晨则省 居有常 苟擅为 苟私藏 亲所恶 德有伤 亲憎我 怡吾色 号泣随 昼夜侍 居处变 事死者
需要。孝的第二步:尽量按照 父母的需要努力去做。
二、为什么要讲孝道
1、孝”,是做人的根本 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 的机会。 2、孝,是幸福的源泉 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 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3、孝,是百善的种子 孝是善的种子,将孝的种子深埋心底,必会开 出绚丽的道德之花.
孟母三迁
孟母不辞辛苦,三次搬家,从坟场附近,迁到市场附近, 再搬迁到学校(私塾学堂)附近,使孟子从小受读书人的 影响,热爱学习。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断机杼 教子’,把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孟子看了吓一跳。孟母 以此告诫儿子,你中断学习,就如我剪断这未织完的布匹 一样,是一事无成的。从此,孟子发愤读书,继承孔子的 儒学,而成为亚圣(孔子是至圣)。孟母有志培养儿子成 为出色的人,而孟子不负母亲的栽培,果然光宗耀祖,大 孝显亲,这是养父母之志。 现代的父母,也都是望子成龙,希望我们做子女的拿出孟 子那种发愤精神,成为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以养 父母之志。
三、如何行孝
从《弟子规》入手,从点滴 做起
——将“孝”根植于孩子心

1、养父母之身——关爱父母
奉养父母,关心父母的衣食住行、身体 健康
同学分享故事:百里负米
请您怀着感恩孝 顺的心欣赏
交易
说出您的心声
看完了《交易》请 同学们说说您的感 想!
心灵导航:
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唯有以爱 和孝敬来报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