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会让人变得“浅薄愚蠢”

合集下载

“数字化浅阅读”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数字化浅阅读”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数字化浅阅读”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及对策在当下数字化时代,网络阅读在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它具有图文音画等多种形式,内容丰富、检索便捷、便于保存、成本低廉等优点。

但由于其便捷、大量的链接,阅读中很容易被网络支配而渐渐迷失了自我,最后不知道自己阅读到哪里去了,造成阅读中最大的弊病――浅阅读。

所谓浅阅读就是不需要思考的阅读,采取跳跃式的阅读。

它对信息的掠取往往是走马观花式,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一、数字化浅阅读对中学生阅读习惯的不良影响1.阅读内容的世俗化。

阅读是人们学习生存技能、充盈心灵、提高审美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

数字化阅读的特点决定了其消遣、娱乐的功能更为突出。

活跃在数字化世界中的文化信息参差不一、良莠不齐。

内容更是以成人生活为主,其中大量俗文化利用人性中的好奇和薄弱的自控力吸引人的眼球。

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他们对网络上的内容缺乏辨别能力和自控力,可能会情不自禁地被那些异样的、有意思的、庸俗的图文所吸引,容易导致中学生审美能力的低俗,影响他们认知发展或思维发展,使思想、道德观念出现偏差。

2.阅读能力的减退。

数字化的浅阅读使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更多的是猎奇,较关注情节的发展,而忽略对文字的品味和主旨意义的思考。

从感知的角度来讲,数字化阅读往往使中学生束缚于电子产品前,受辐射的影响,眼睛很容易疲劳,又很容易受其他一些信息的干扰,很难集中注意力,在阅读时很难边读边思考,致使阅读水平比较低,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提升,甚至会倒退。

二、应对策略――提倡深阅读所谓深阅读,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阅读要有深度,要系统,要边读边思考。

不是说网络阅读就是浅阅读,而纸本?读就是深阅读,浏览消遣性刊物、报纸都是浅阅读。

网络阅读也可以是深阅读,许多中外经典名著都可以在网上轻松找到。

只是数字化阅读容易被网络支配而迷失自我,它更多的表现的是浅阅读。

相比较而言,传统的捧书阅读可以让人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浅谈数字阅读对高校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浅谈数字阅读对高校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意力不集 中、学习成绩下降等负面问题 。
由于数字 阅读 内容 的新 鲜感强 ,高校学 生在上面花 费的时 2 数字 阅读造成负面影响 的原 因
间越 多 ,对 其依 赖性 就会越 强 ,一方面 数字 阅读满 足了学生 某 2.1 高校学生不具备 阅读知识
些 方面 的阅读兴趣 ,另一方 面也 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 。
教 育教 学研 究
沉迷于某些数字信息不能 自拔 。
图书资源信 息的共享 ,有效降低数字服务 的成本 。
2.2 高校阅读引导教育不足
3.2 建立高校学生 品牌 阅读 网站
高校往往更重视 培养学生 的职业 能力 ,把 大量的精力都放
目前 ,为 了消除数 字 阅读 负面影 响 ,高校还应 当不 断提高
学生深 入思考事 物的本质 ,导致 高校对专业 知识没有深入 的 了 到不 良数 字信息 的影 响,例 如 ,高 校学生会 在好奇 心驱使下浏
解 ,不利 于提 高学生 的理 论水平 。而且在数 字阅读 的过程 中 , 览 黄色 网站 ,以及各种非 正规渠道传递 的电子信息等 。再加上
碎片化 阅读成为 高校学生 的重要 阅读 方式 ,会 使高校学生 没有 有些 不 良的数 字阅读平 台充斥着 大量的广告 ,在阅读的过程 中
高校学生普遍 不具备丰 富的阅读 知识 ,阅读 似乎是高校学
再 加上数 字阅读环境 的开放性 ,高校 学生往往容 易迷失在数 字 生 已经掌握 的基本 学习方式 ,每个学生都有 自己独特的 阅读方
阅读世界 中 ,从 而会影 响学生 的思 考方式 。学 生在长期 的数 字 式和 阅读体验 。当高校学生在大学期 间有更多 的时 间与机会接
本相对 较低 ,高校学生更 愿意在 网络环境下 阅读时 尚电子版 的 疾 病。长时 间用 电脑或手机等 高亮 电子屏幕观看 数字信息 ,还

最新数字化阅读利弊

最新数字化阅读利弊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说一说数字化学习的利弊。

想必大家都知道,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数字化信息的浪潮正在大刀阔斧地改变着人类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离不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出门只要微信扫一扫就可以购物付款,想阅读什么样的课外书,只要手机搜一搜就能找到,真是方便快捷!再看看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的学习读书:现在我们的阅读方式从古代的竹简,变到了纸质书,现在,多了一个多媒体阅读方式,许多人都用电脑、手机来阅读电子书。

电子书是个好东西,成百上千册书,一下子浓缩在巴掌大小的硬壳本子里,俨然就是一座小型图书馆。

电子书体积小,能随身携带,并且内容丰富,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数字化更能让读者大饱眼福。

虽然电子书有这么多好处,但我依然还是推荐大家阅读纸质书籍。

我记得小时候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

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

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

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

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我们很敬佩王先生的读书精神。

但如果王先生躺在床上,用一部手机来读书,也许就不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如果我们留意观察,数字阅读的速度慢于纸质阅读,我们对数字文本的阅读理解程度低于印刷文本,更谈不上沉心静气品书了。

纸质文本就像有路标的景观,而数字文本好比海洋——我们都知道在大海中的航行更加困难。

相比数字阅读,纸质阅读能刺激大脑中的某些区域,处理情感共鸣和空间记忆。

因此,纸质阅读可以留下“更深的足迹”了。

况且,长时间读电子书对眼睛的伤害超过了纸质阅读,读电子书会使眼睛疲劳、酸涩,对视力有很大影响。

数字阅读弊大于利的观点及理由

数字阅读弊大于利的观点及理由

数字阅读弊大于利的观点及理由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人员,我们每天和各类文献资料打着交道,对于我一个工作多年的老馆员来说,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形态与服务模式的变化过程。

近年来,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也造福了文献的传播发展。

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如数字电视,数码照片,数字化文献资源。

由于数字化开放、共享的强大传播发展功能,普遍为大众应用。

而现在的青少年甚至是幼儿的视力下降程度不容小觑。

经调查发现:电视、电脑以及其他的电子屏幕接触的时间过长所致。

看着幼儿园里戴着矫正眼镜的孩子追逐打闹时,引发了我对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利弊的思考。

一、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的现状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的现状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阅读纸质图书的传统阅读在下降,数字化阅读在上升。

在我工作的高职院校的图书馆,2008年前纸质图书的流通量逐年递增。

2008年的流通量的数据达到一个历史高峰,此后纸质图书的流通量逐年递减,下滑的幅度惊人。

和同类院校图书馆同仁也作了交流,各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的流通数据走势基本一致。

通过调查分析,并不是近几年来的在校生不读书了,而是阅读方式逐渐发生了转变。

随着互联网进了宿合、教室,便捷的互联网络技术给读者提供了便捷的阅读环境;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方便了读者阅读电子书。

由此让我联想到纸质书店的发展现状:三联书店2010年前后至今关张了数家门店。

有报道称,过去10年间,有近5成的实体书店关门。

这与网店销售纸质图书的冲击有关,但与电子书的销售量上涨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不仅是中国,其它国家亦是如此。

据统计,全球大众数字出版的销售额也节节攀升。

据美国出版商协会(APP)的调查,美国2010年电子书销售额比例较一年前增长一倍,占美国整体书市的15-20%;英国发行商协会的调查,英国电子书销售比去年增长20%,达到1.8亿英镑。

韩国教育部公布的名为“智能教育”的计划,打算在2015年前,将中小学使用的全部教科书数字化。

数字环境下的阅读问题及对策研究

数字环境下的阅读问题及对策研究

数字环境下的阅读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信息获取和知识传递都已经从传统的纸质媒介向数字媒介转移。

数字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娱乐的主要方式。

然而,在数字环境下,人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阅读问题,如不良阅读习惯、注意力难以集中、理解困难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对策。

数字阅读存在的问题不良阅读习惯数字阅读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不良阅读习惯。

与传统的纸质书籍相比,数字阅读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方便携带、易于存储和搜索。

然而,由于数字阅读器的普及,人们容易陷入一种连续翻页、快速扫视阅读等不良阅读习惯中。

注意力难以集中数字阅读还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

在传统的纸质阅读中,读者可以轻松地通过翻阅页面和看书标签来追踪自己的阅读进度。

在数字阅读中,阅读器提供的功能可能过于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例如在电子书中查看目录、注释和标题,同时可能会阻碍读者阅读的连续性和流畅性。

理解困难数字阅读还可能导致读者理解困难,这是因为阅读过程被数字媒介的交互性质所打乱。

阅读过程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变得更加混杂,例如,常常需要点击一个链接、跳转到一个不同的文本并返回原文本,这样就很可能失去对原文本的整体理解。

解决数字阅读问题的对策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解决数字阅读的不良阅读习惯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包括缓慢而仔细地阅读,注重理解和思考,同时结合数字阅读器的工具,如书签、笔记和高亮。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阅读品质,还可以增强对数字阅读器的熟悉程度,从而更好地利用它们。

减少干扰减少干扰对于解决数字阅读的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也非常重要。

这可以通过减少数字阅读器的干扰以及在指定的阅读时间内不进行其他活动来实现。

另外,最好对数字阅读器的外部环境进行优化,例如关闭通知、关闭电子邮件,并选择一个实际的阅读器来避免数字阅读器中的其他干扰。

提高数字阅读能力提高数字阅读能力也是解决数字阅读的理解困难问题的关键。

深度分析数字化阅读的影响与将来

深度分析数字化阅读的影响与将来

深度分析数字化阅读的影响与将来作者:熊雁来源:《硅谷》2015年第05期摘要科技发展使数字化阅读碎片化成为常态,对传统深阅读造成极大冲击,弱化了人们的思考、反省能力。

科技进步的负面影响已引起科学家的重视。

传统纸质阅读可使人们充分享受阅读的快感。

关键词数字化;碎片化浏览;纸质阅读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01-0079-02回顾数字阅读、新媒体传播的蓬勃发展的短短几年,真有颠覆之感。

回顾2008年,还在广泛使用的索尼爱立信K810,屏幕只有两英寸大,最多可显示80个字,而且Wi-Fi还没普及,在这种条件下进行数字化阅读,可以想象是多么繁琐的事。

随着数字化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移动设备不断升级,还有无处不在的3G、4G网络信号,将一本几十万字的图书放入阅读设备中轻而易举。

然而,数字化阅读经过一轮轮硬件升级及与内容提供商的反复磨合也逐步进入了商业模式和消费倦怠的瓶颈期。

面对如此状态,阅读本身也在不断被重新审视、重新定义:1)浅度阅读,即资讯阅读,对应着纸媒时代的报纸,目前已被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平台所替代,报纸的经营遇到沉重打击,订阅量大肆滑坡,广告收入急减。

2)中度阅读所对应当期刊杂志、休闲图书也已被碎片化和社会化广泛推荐,读者对纸媒的兴趣已大打折扣,期刊及大众读物的传统纸媒销售日渐下滑。

而数字出版形式将是未来中度阅读的主流,它在社会化媒体、阅读垂直社区、SP、门户、手持终端等业务中的增长空间是最大的。

3)深度阅读,即思考性、赏析性阅读。

通常长文能够提供更多丰富的阅读体验,通常在纸媒上更能实现,包括正文的字号、行距、字体的选择及图表的布局,封面的图案、整体板式的设计等都能给读者以不同的体验。

大脑和肌肉一样,通过锻炼会产生相对的适应能力的,给它什么刺激就会发展出什么样的模式。

如果大脑习惯于数字阅读的快速、跳跃、浏览,就难以适应传统阅读的慢速、品味和思考的阅读方式。

数字语境下“浅阅读”利与弊的辨析

数字语境下“浅阅读”利与弊的辨析

数字语境下“浅阅读”利与弊的辨析
在数字语境下,“浅阅读”指的是人们在网络环境下阅读信息时只注重浏览,而不去深入思考和理解的行为。

“浅阅读”的利与弊是相对的。

其中的利处在于,它可以让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了解信息的大意,从而帮助人们做出决策或掌握事实。

在工作或学习中,“浅阅读”也可以帮助人们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然而,“浅阅读”也有其缺点。

由于人们只注重浏览,而不深入思考和理解,所以很容易导致认知的偏差和误解。

这就有可能导致人们在决策或行动中出错,甚至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此外,“浅阅读”也可能会影响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使得人们无法从阅读中获得最大的价值和收益。

因此,在数字语境下,“浅阅读”既有利也有弊。

我们在使用网络信息时,应该适度地进行“浅阅读”,在确保快速了解信息的同时,也要注意深入思考和理解,以避免认知的偏差和误解。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尽量从阅读中获得最大的价值和收益。

数字阅读会让人变傻吗?

数字阅读会让人变傻吗?

数字阅读会让人变傻吗?
在习惯了上网浏览网页、看微博、发微信以后,许多人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难以阅读纸质书籍,哪怕是以前甘之如饴的小说,如今也读不下去了。

他们担心网络阅读习惯会带入传统阅读,使人丧失阅读复杂深奥内容的能力。

@陈桑梓这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正在为此提供证据。

2012年以色列曾做过一项实验,让一群工科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分别用电脑和纸质图书阅读同一材料,然后回答提问。

这些学生都是习惯使用电子产品阅读的人,他们本以为用电脑阅读要比读纸质书更有助于理解材料。

但答案恰恰相反。

@刘芸说到底,数字阅读所抢走的不仅仅是传统纸质图书的市场份额,更是时间。

据统计,2013年美国成年人每天用于上网的时间已经达到了5小时,我国这一数字也达到了3.6个小时,网民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了刷微博、发微信上。

是在数字世界中流浪,还是在传统图书中安居,这既是习惯,也是选择。

@一眉道人指出数字阅读的缺陷不是要否定数字阅读,只是提醒人们注意技术的负面效应。

特别是青少年不应过早养成数字阅读的习惯。

经常乘坐飞机或轮船的人都清
楚,大船在航行过程中比小船要平稳得多。

青少年就像小飞机或小船,在尚未成长起来之时就一头扎进未知的数字化海洋,绝非明智之举。

只有打好根基,才不至于在网络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迷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