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系统运行规程

合集下载

消防系统的运行规程

消防系统的运行规程

14 消防系统的运行14.1 系统概述本工程消防系统分常规消防系统、自动消防系统、气体消防系统和泡沫消防系统。

消防用水与工业用水共用两座容量为3000m3的蓄水池,消防水量约880 m3。

常规消防给水系统由常规消防泵、稳压装置、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室内外消给水管网及必要的管段隔绝阀等组成。

设有二台常规消防泵,其中一台为电动消防泵,另一台为柴油消防泵,两台消防泵一用一备。

并采用一套气压罐稳压装置,用于稳定消火栓系统管网的流量和压力。

对室内消火栓出口压力超过规定的消火栓,设减压设施。

电动消防泵在集中综合楼设置紧急启动按钮。

自动水消防系统包括设在主厂房内、室外变压器和输煤系统内的闭式自动喷水系统、开式水喷雾消防系统、开式雨淋喷水消防系统和开式水幕系统等。

该系统由自动水消防泵、稳压装置、水泵接合器、室内外自动喷水消防管网及管段隔绝阀等组成。

设有两台自动水消防泵,其中一台为电动消防泵,另一台为柴油消防泵,两台消防泵一用一备。

并采用一套气压罐稳压装置,用于稳定自喷消防系统管网的流量和压力。

气体消防系统,本工程气体灭火推荐采用洁净气体灭火系统和低压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相结合的方案。

大部分被保护区域采用组合分配式低压CO2气体灭火系统,只有少部分经常有人值班的区域采用洁净剂气体灭火系统。

1、IG541洁净剂气体灭火系统IG541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按房间的大小和位置采用组合分配系统,灭火方式采用全淹没。

该系统主要包括:IG541储瓶,管网配管系统,喷头,阀门及火灾自动报警控制设备等。

2、低压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低压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按房间的大小和位置采用组合分配系统,灭火方式采用全淹没或局部应用。

低压二氧化碳气体灭火原理:通过稀释氧的浓度,将空气中氧的含量降低,从而用窒息燃烧和冷却的物理作用灭火。

其设计最低灭火浓度为34%。

通常空气中氧的含量为21%,对于绝大多数燃烧物质而言,只要燃烧空间的氧浓度低到15%以下,即达到窒息中止燃烧的目的。

消防系统操作规程

消防系统操作规程

消防系统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消防系统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消防系统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防系统操作规程的五个部份,包括消防系统启动与关闭、报警处理、灭火器材使用、紧急疏散以及日常维护保养。

一、消防系统启动与关闭:1.1 确认人员安全:在启动或者关闭消防系统前,需要确认人员已经撤离到安全区域,并确保没有人员滞留在危(wei)险区域。

1.2 操作人员身份确认:惟独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应操作证件的人员,才干操作消防系统的启动和关闭。

1.3 操作步骤:按照操作手册上的指引,挨次启动或者关闭消防系统的各个部份,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或者住手。

二、报警处理:2.1 接警与确认:当接到火警报警时,操作人员需即将确认报警信息的真实性,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2.2 报警通知:将火警信息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火警得到及时处理。

2.3 火警处理:根据火警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同时进行疏散和救援工作。

三、灭火器材使用:3.1 灭火器材分类:根据不同的火灾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使用。

3.2 灭火器材操作:正确使用灭火器材,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灭火效果最大化。

3.3 灭火器材保养:定期检查灭火器材的有效期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四、紧急疏散:4.1 疏散预案:建立完善的疏散预案,包括疏散路线、安全出口标识等,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

4.2 疏散指挥:指定专人负责疏散指挥,确保疏散过程中的秩序和安全。

4.3 疏散演练:定期进行疏散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疏散效率。

五、日常维护保养:5.1 系统巡检:定期对消防系统进行巡检,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完好性。

5.2 系统维护:定期对消防系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5.3 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熟练度。

总结:消防系统操作规程的准确执行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消防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消防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消防系统运行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统一消防系统的运行管理,确保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灭火救援能力的有效发挥,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场所、单位的消防系统的运行管理。

第三条消防系统运行管理的宗旨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实行责任。

第二章职责和义务第四条消防部门的职责是:(一)负责制定和实施消防系统的规范和标准;(二)组织开展消防系统的培训和演练;(三)负责消防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管理;(四)监督检查消防系统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五)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提高消防意识。

第五条建筑物、场所、单位的职责是:(一)建立健全消防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消防职责;(二)配备足够的消防人员,保障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三)定期进行消防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检查;(四)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五)加强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消防素质。

第六条消防人员的职责是:(一)熟悉消防设备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二)了解本单位的消防预案和应急处置措施,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突发火灾事件;(三)定期参加消防培训和演练,提高自身的消防技能;(四)积极传播消防知识,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

第三章消防设备设施的管理第七条建筑物、场所、单位应定期对消防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一)消防水源要保持畅通,消防水泵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试运行;(二)消防栓、喷淋系统的管道要进行清洗和消毒,阀门要进行检修和维护;(三)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报警装置要进行定期巡检和测试,防止故障发生;(四)消防通道、安全出口要保持畅通,防止堵塞和占用;(五)消防水带、灭火器要进行定期检查和充装,确保能够及时使用;(六)消防排烟系统、防火阀要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其正常运行。

第八条消防设备设施的修缮维护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其安全可靠。

(一)对于出现故障和损坏的设备设施应立即进行维修和更换;(二)对于年限过期的设备设施应及时报废和更换;(三)对于存在偷盗和破坏行为的设备设施要加强安全防护,及时报警。

消防系统操作规程

消防系统操作规程

消防系统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消防系统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施,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消防系统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防系统操作规程的五个主要部分,包括消防系统启动与关闭、火警报警处理、消防设备维护与检修、应急疏散及逃生路线、消防演练与培训。

一、消防系统启动与关闭:1.1 启动消防系统的步骤:- 检查消防系统的供电情况,确保电源正常。

- 检查消防系统的设备状态,包括火灾报警器、喷淋系统等,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 启动消防系统的主控制面板,并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设置。

1.2 关闭消防系统的步骤:- 在确保没有火警或其他紧急情况的前提下,通过主控制面板关闭消防系统。

- 关闭消防系统后,及时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下次启动时正常运行。

1.3 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熟悉消防系统的启动与关闭流程,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 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消防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二、火警报警处理:2.1 火警报警的判断:- 当火灾报警器发出声光信号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判断是否为真实火警。

- 可通过观察监控画面、询问目击者等方式进行判断。

2.2 火警报警的处理:- 在确认为真实火警后,操作人员应立即启动消防系统,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 同时,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协助疏散人员和进行灭火工作。

2.3 火警报警后的记录与总结:- 火警报警后,应及时记录火灾情况、处理过程和结果。

- 在火灾事故结束后,应进行总结分析,不断改进消防系统操作规程。

三、消防设备维护与检修:3.1 定期维护计划的制定:- 根据消防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制定定期维护计划。

- 包括设备的检查、清洁、润滑、更换等内容。

3.2 维护与检修的操作流程:- 操作人员应按照维护计划,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

- 在维护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维护记录的保存:- 在维护过程中,应及时记录维护情况和维护结果。

消防系统运行管理规程规范

消防系统运行管理规程规范

消防系统运行管理规程规范消防系统运行管理规程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消防系统的运行管理,提高消防安全保障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消防系统的运行管理,包括各类建筑物、活动场所、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

第三条上述各类型场所、单位,应设置相应的消防管理机构,及其职责、权限、工作制度,以便保障消防设施和器材的正常运转。

第四条消防系统指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墙、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水池、灭火器、烟感探测器、声光报警器、应急照明、排烟系统等消防设施。

第二章消防系统的运行管理第五条消防系统的投入使用之前,应进行验收,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第六条消防系统经检验检测后,若出现故障须及时进行维修,并判断故障的原因,如淘汰的设备要及时更新。

第七条消防系统设备的管理应有专责人员进行负责,以确保系统设备处于齐全状态,并有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流程。

第八条建筑物和场所必须采取措施保证通道畅通无阻,保证消防车辆和灭火器材顺利进出。

同时,应制定有关逃生的详细规程,以便在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能够快速逃离火灾现场。

第九条火灾报警系统必须经常测试运行,以确保其准确、及时地发出警报。

第十条消防设施必须保持清洁,并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各部件的正常运转。

第三章消防人员管理第十一条各类建筑物、活动场所、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应当明确消防人员的岗位职责,并组织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和演练,确保消防员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

第十二条消防人员必须配备专业化消防装备,防护性能应达到相应标准。

并定期进行消防装备的维护和保养。

第四章灭火救援准备第十三条各类单位、场所应设立相应的灭火救援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无论是否有实际的火灾事故,都要进行演练,以便灵活应对突发情况。

第十四条火灾事故发生时,单位应当妥善处理事故,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要做好相关报告和程序的处理,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灭火救援。

消防系统操作规程

消防系统操作规程

消防系统操作规程标题:消防系统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消防系统操作规程是指针对建造物内部消防设施和设备的操作流程和规范,旨在保障建造物内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正确操作消防系统对于火灾防范和灭火救援至关重要。

一、消防系统激活与关闭操作规程1.1 激活消防系统:在发生火灾或者烟雾报警时,应即将按下消防报警按钮或者拉下手动报警器,同时通知消防队伍。

1.2 关闭消防系统:在确认火灾已经得到控制或者误报时,应按下消防系统复位按钮或者通知消防队伍取销警报。

二、消防水系统操作规程2.1 手动启动消火栓系统:在发生火灾时,应即将打开消火栓阀门,并使用消防水枪或者水带进行灭火。

2.2 检查消火栓系统:定期检查消火栓系统的阀门、水压和水流情况,确保正常运行。

2.3 防止冻结:在寒冷季节,应定期检查消防水系统的防冻措施,避免管道冻裂。

三、消防喷淋系统操作规程3.1 手动启动喷淋系统:在火灾发生时,应按下手动启动按钮,启动喷淋系统进行灭火。

3.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喷淋系统的管道、喷头和水泵,确保正常运行。

3.3 防止误操作:设置操作喷淋系统的密码或者锁定装置,防止误操作引起不必要的灭火。

四、疏散通道与应急照明操作规程4.1 疏散通道保持畅通:定期清理疏散通道,确保人员疏散时畅通无阻。

4.2 应急照明系统检查:定期检查应急照明系统的电池、灯具和开关,确保在断电情况下正常运行。

4.3 熟悉疏散路线:员工应熟悉建造物内部的疏散通道和应急照明位置,以便在火灾时快速疏散。

五、消防设备维护与检查规程5.1 定期维护消防设备:定期对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水枪等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正常使用。

5.2 检查消防设备有效期:定期检查消防设备的有效期,如灭火器是否过期,及时更换或者维修。

5.3 培训员工: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设备的使用培训和演练,提高灭火效率和应对火灾的能力。

结语:消防系统操作规程是建造物内部消防安全的重要保障,员工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熟悉操作流程,提高火灾防范和应对能力,确保建造物内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消防系统运行管理规程范文

消防系统运行管理规程范文

消防系统运行管理规程范文一、总则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消防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制定本规程。

二、基本要求1. 消防系统的运行管理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消防部门的规划和要求。

2. 消防系统的运行管理应注重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确保各项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确定专门的消防管理部门,负责对消防系统的运行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

2. 消防管理部门应负责制订消防系统运行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流程,并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

3. 消防管理部门应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消防系统运行管理中的职责,做好分工和协作。

四、消防设备维护与检修1. 消防设备维护与检修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进行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隐患。

2. 消防设备维护与检修工作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确保维修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资质。

3. 消防设备维护与检修记录应及时完整地做好,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情况、维修记录、维修费用等。

五、消防系统的日常管理1. 消防系统的日常管理应包括设备的巡查、监控和运行参数的监测等。

日常管理工作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并及时记录管理情况。

2. 消防系统的运行参数应定期进行检测和调整,确保系统在最佳运行状态。

3. 消防系统的报警设备应定期进行测试,确保其故障报警功能正常可靠。

六、火灾应急处置1. 消防系统应具备快速响应和处置火灾的能力,各种消防设备应能正常启动并快速投入使用。

2. 消防系统的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消防系统的应急通信设备应保持畅通,确保及时有效的信息传输。

七、消防系统的改进与更新1. 消防系统的改进与更新应根据需要进行,以适应不同时期和不同需求的消防要求。

2. 消防系统的改进与更新应经过合理的评估和论证,确保改进和更新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消防系统的改进与更新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进行优化和调整。

物业区域消防系统运行管理规程(5篇)

物业区域消防系统运行管理规程(5篇)

物业区域消防系统运行管理规程1.0目的规范消防系统运行管理工作,确保消防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0范围适用于____物业区域内各类消防系统的运行管理。

3.0职责3.1消防中心值班员负责消防系统设备的运行管理。

3.2消防中心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消防系统设备的运行管理工作。

3.3消防工程师负责消防系统设备运行管理的业务指导工作。

3.4安管部主管负责消防系统设备运行管理的统筹、协调。

4.0工作内容4.1运行监控。

4.1.1消防中心值班人员____小时对消防主机、消防联动柜、动力配电箱、灭火显示器或防火防盗闭路监控等设备进行监控。

4.1.2消防技工或消防专员每天对园区消防设备进行巡视。

4.1.3运行监控内容。

a.消防主机显示屏是否显示系统正常;b.消防主机是否正常(正常时I=1.2A,U=25V);c."运行"和"电源"灯是否亮,不亮时查找线路接头有无松动,如松动应紧固;d.巡视喷淋泵和消防泵管网系统,查看接口有无松动(松动时应给予紧固),油漆是否脱落(脱落补刷油漆),水流指示器是否动作;e."故障"灯是否亮,灯亮时证明出现故障,立即到现场查明原因;f."低水位"信号灯是否亮,灯亮时立即通知工维修部处理;若消防技工巡视时发现应立即查看水位并加水;g."破玻灯光"信号是否亮,灯亮时岗位人员立即到楼层查看破玻报警原因;h.监控闭路电视画面是否清晰,出现故障时及时通知维修部维修;i.巡视园区灭火器的完好情况;j.维修部技工应对CO2灭火系统、气溶胶灭火系统等固定式灭火系统管网接口,紧急按钮,读出压力表指针数据,发现重量减轻时应进行密封、紧固、更换充气等,消除防火区一切杂物;k.设备有无出现烧焦、异味、异常声响等;l.测试"试灯"键,试灯1-2秒,发现有信号灯不亮,应查明原因给予更换。

4.1.4在运行监控中发现有不正常情况,应进行登记,同时报告消防管理中心负责人,并进行整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系统运行规程
目录
1.设备规范 (2)
1.1设备慨述 (2)
1.2设备参数 (2)
2.投运条件 (2)
3.消防系统启动 (2)
3.1投运前检查及操作 (2)
3.2 消防泵(消防炮泵)启动 (2)
4.消防系统运行注意事项 (3)
5.联动及闭锁条件 (3)
6.故障和处理 (3)
6.1消防泵(消防炮泵)出口压力低 (3)
6.2消防泵(消防炮泵)无法启动 (3)
6.3消防泵(消防炮泵)振动大。

(4)
1.设备规范
1.1设备慨述
我厂消防给水系统由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垃圾贮坑电动遥控消防炮给水系统,中控室消防监控系统等组成。

室内、外消火栓、消防炮给水系统水源都来自循环水池,室内外消防泵分别为独立的系统,各有两台消防泵,一用一备;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在主厂房24米垃圾吊平台北侧上方设有消防给水箱一个,容积18m³,火灾时与室内消火栓联合供给消防栓供水。

消防炮加压泵三台,两用一备,火灾时供给消防炮用水。

中控室消防监控系统主要对主厂房内各区域进行烟感进行监测和报警,能远程启动室内外消防泵和消防炮以及柴油发电机室灭火装置,保证积极有效地进行灭火工作。

1.2设备参数
2.投运条件
2.1 380 V交流和220V控制电源正常。

2.2循环水池水位及消防炮水池水位正常。

2.3消防泵(炮)具备投运条件。

2.4消防系统管道,阀门无泄漏;所有阀门已关闭。

3.消防系统启动
3.1投运前检查及操作
3.1.1有关检修工作结束, 检修现场清扫干净, 无任何妨碍系统启动的物品;。

3.1.2确认消防水系统已可进水或已被隔离.。

3.1.3确认循环水池和消防炮水箱水位正常。

3.1.4检查地脚螺栓牢固,消防泵及消防炮泵油位正常,盘车无卡涩现象。

3.1.5通知有关人员将控制系统各电机送上电源。

3.1.6消防泵(消防炮泵)及有关管道注水(此项工作是在工业水泵及相关管道无水的情况下才进行,否则不必注水):
3.1.7现场检查
⑴消防泵(消防炮泵)进出口阀已开启。

⑵消防系统所有消防栓均关闭。

3.2 消防泵(消防炮泵)启动
3.2.1切换公共画面于消防系统,选定要启动的消防泵(消防炮泵)。

3.2.2将自动改为手动控制。

3.2.3 在画面上按下启动按钮。

3.2.4检查泵已有运行指示,压力正常。

3.2.5将另一台泵投入到联动位置。

4.消防系统运行注意事项
4.1检查消防泵(消防炮泵)出口压力应正常。

4.2检查消防泵(消防炮泵)电流应正常。

4.3检查消防泵(消防炮泵)本体振动应在规定值。

5.联动及闭锁条件
5.1在运行泵跳闸时可联动备用泵。

6.故障和处理
6.1消防泵(消防炮泵)出口压力低
现象:
⑴出口压力低。

原因
⑴管道及法兰大量泄漏。

⑵消防泵(消防炮泵)水池水位低。

⑶消防泵(消防炮泵)进出口阀门未全开。

⑷表计指示不准确。

⑸消防泵(消防炮泵)本身出力不够。

处理:
⑴检查管道及法兰有无大量泄漏。

⑵检查消防泵(消防炮泵)水池水位是否正常。

⑶检查消防泵(消防炮泵)进出口阀门是否全开。

⑷通知仪表维护人员检查表计指示是否准确。

⑸上述检查无异常后,启动备用消防泵(消防炮泵)保证消防系统压力正常,同时通知检修检查消防泵(消防炮泵)。

6.2消防泵(消防炮泵)无法启动
现象:
⑴无法启动。

原因:
⑴消防泵(消防炮泵)电气故障。

⑵消防泵(消防炮泵)机械卡涩。

处理:
⑴去现场对消防泵(消防炮泵)进行盘车,检查有无机械卡涩,如盘车不动,通知检修
人员处理。

⑵现场检查消防泵(消防炮泵)无机械卡涩,则通知电气检修人员处理。

6.3消防泵(消防炮泵)振动大。

现象:
⑴振动大。

原因:
⑴消防泵(消防炮泵)水池水位低,导致消防泵(消防炮泵)进空气。

⑵消防泵(消防炮泵)地脚螺栓松动。

⑶消防泵(消防炮泵)与电机的联轴器松动。

⑷消防泵(消防炮泵)出口阀门未开。

⑸消防泵(消防炮泵)内部机械原因。

处理:
⑴检查消防泵(消防炮泵)水池水位是否正常。

⑵检查消防泵(消防炮泵)地脚螺栓有无松动。

⑶检查消防泵(消防炮泵)与电机的联轴器有无松动。

⑷检查消防泵(消防炮泵)出口阀门是否打开。

⑸上述检查无异常后,启动备用消防泵(消防炮泵)保证消防系统压力正常,同时通知检修检查消防泵(消防炮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