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报告

合集下载

报告的修订和修改技巧

报告的修订和修改技巧

报告的修订和修改技巧引言:报告撰写是日常工作中常见的任务之一。

无论是对内部团队还是对外部客户,撰写报告都是传达信息、提供分析和分享经验的重要方式。

然而,撰写报告只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

修订和修改报告同样至关重要,能够确保报告的准确性、清晰度和逻辑性。

本文将探讨修订和修改报告的六个关键技巧。

1.明确修订目标在进行修订和修改之前,要明确修订的目标。

这可以是提高报告的逻辑性、改善表达和结构、修正错误或添加更详细的信息。

明确目标后,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修订和修改。

2.检查数据和事实的准确性在修订和修改报告时,首先要确保所有数据和事实的准确性。

检查数值、日期、名称和其他细节是否一致,并与原始数据进行对比。

任何错误或不准确的信息需要进行修正,以确保报告的可靠性。

3.优化报告结构和段落安排报告的结构和段落安排对读者理解和阅读的流畅性至关重要。

建议对报告进行逻辑重组,确保各个部分有清晰的主题句和段落间有合理的过渡。

此外,根据需要添加目录、索引、图表和附录等辅助材料,以提高报告的可读性。

4.消除冗余和模糊语言修订和修改时,应注意消除报告中的冗余和模糊语言。

避免重复表达相同的观点,并使用清晰、简明的表达方式。

删除掉不必要的形容词和副词,保持文本简洁明了。

另外,尽量避免使用模糊的词汇和术语,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报告中的内容。

5.提供充足的支持材料如果报告涉及复杂的主题或需要更多的支持材料来支持观点,可以考虑添加附录或引用其他资料。

这将增加报告的可信度和详细性。

然而,添加附录时要注意不要在报告主体中重复内容,而是在附录中提供更深入的信息。

6.审阅和反馈在完成初步修订和修改后,进行仔细的审阅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请其他同事或专业人士参与审阅,他们可以提供新的视角和改进建议。

反馈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报告,并确保其最终质量。

结论:修订和修改报告是确保报告质量和有效传达信息的关键步骤。

通过明确修订目标、检查准确性、优化结构、消除冗余和模糊语言、提供支持材料以及进行审阅和反馈,可以提高报告的易读性和可靠性。

规划条件修改申请报告

规划条件修改申请报告

一、报告概述报告名称:关于XX项目规划条件修改的申请报告申请人: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申请日期:2023年11月项目名称:XX城市综合体项目项目地点:XX市XX区XX街道二、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利用效率亟待提高。

为响应国家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号召,我司拟在XX市XX区XX街道建设XX城市综合体项目。

该项目原规划条件已无法满足当前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因此,特向贵局申请对规划条件进行修改。

三、原规划条件概述1. 项目用地性质:原规划为商业、居住、办公混合用地。

2.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3. 项目容积率:3.0。

4. 项目绿化率:30%。

5. 项目建筑密度:60%。

四、规划条件修改原因1.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满足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对部分地块进行优化调整。

2. 交通组织优化:根据周边交通状况,对部分地块进行重新规划,以缓解交通压力。

3. 公共配套设施完善:为提升项目品质,优化公共配套设施布局。

4. 城市景观提升:结合周边环境,对部分地块进行景观提升。

五、规划条件修改内容1. 项目用地性质调整:(1)将原规划商业、居住、办公混合用地调整为商业、居住、办公、文化、娱乐、体育等多功能混合用地。

(2)将部分居住用地调整为文化、娱乐、体育用地。

2. 项目总建筑面积调整:(1)将原规划总建筑面积调整为120万平方米。

(2)增加文化、娱乐、体育等设施建筑面积。

3. 项目容积率调整:(1)将原规划容积率调整为3.5。

(2)适当提高商业、文化、娱乐、体育等设施的建筑高度。

4. 项目绿化率调整:(1)将原规划绿化率调整为35%。

(2)优化绿化布局,增加景观绿化面积。

5. 项目建筑密度调整:(1)将原规划建筑密度调整为65%。

(2)适当提高商业、文化、娱乐、体育等设施的建筑密度。

六、规划条件修改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4.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5.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七、规划条件修改公示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市民的意见,现将本项目规划条件修改内容进行公示,公示日期为2023年11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检验报告更改

检验报告更改

检验报告更改一、背景介绍在各行各业中,检验报告是一种常见的文件格式,用于记录和传达实验或测试的结果。

在实践中,为了确保报告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有时候需要对检验报告进行修改和更改。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检验报告的更改,以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确定修改的目的在进行检验报告的更改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修改的目的。

修改的目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纠正错误:检验报告中可能存在着一些错误,例如数据录入错误、计算错误等,需要对这些错误进行修正。

2. 补充信息:有时候检验报告可能缺少一些必要的信息,需要对报告进行补充,以确保报告的完整性。

3. 修改格式:检验报告的格式可能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修改,例如更改字体、字号、标题等,以使报告更加清晰和易读。

三、分析报告内容在进行报告修改之前,需要对报告内容进行仔细分析。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 1. 仔细阅读报告:通读整个报告,了解报告的整体内容和结构。

2. 标记问题:标记出需要修改的部分,例如错误的数据、遗漏的信息等。

3. 确定修改方式:根据问题的类型和修改的目的,确定适当的修改方式,例如修正错误、添加文字说明等。

四、逐步修改报告根据分析的结果,逐步对报告进行修改。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修正错误:对于报告中存在的错误,可以直接进行修正。

例如,如果发现数据录入错误,可以将错误的数据进行更正,并在报告中注明修改后的正确数据。

2. 补充信息:对于缺少的信息,可以在报告中进行补充。

例如,如果发现某个实验步骤没有详细说明,可以添加相应的文字说明,以使报告更加完整。

3. 修改格式:根据需要,对报告的格式进行适当的修改。

例如,可以更改字体、字号、标题等,以使报告更加清晰易读。

五、审查修改结果在完成报告修改之后,需要进行审查,以确保修改的结果符合预期。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审查: 1. 仔细检查修改的部分:对修改的部分进行仔细检查,确保错误被正确修正,缺少的信息被补充,格式被修改。

商品编码修改申请报告

商品编码修改申请报告

一、报告概述尊敬的XX海关:我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现将我司近期申报的商品编码进行修改申请,具体如下:一、申请背景我司在申报进出口货物时,发现原申报的商品编码与实际货物属性不符,为保障我司的合法权益,确保申报准确无误,现向贵关申请对以下商品编码进行修改。

二、申请事项1. 商品名称:XX产品2. 原商品编码:XXXXXX3. 修改后商品编码:XXXXXX4. 修改原因:原商品编码与实际货物属性不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申请修改商品编码。

三、修改依据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进出口货物申报人或者其代理人申报的商品编码不符合规定的,海关可以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进出口货物申报人或者其代理人申报的商品编码有误,经海关核实后,可以要求其修改。

”四、修改后的商品编码说明1. 修改后的商品编码XXXXXX与实际货物属性相符,能够准确反映货物的真实属性。

2. 修改后的商品编码XXXXXX在海关商品编码库中已存在,且与我司申报的其他商品编码不重复。

3. 修改后的商品编码XXXXXX能够确保我司申报的进出口货物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五、申请材料1. 本申请报告;2. 原申报的进出口货物报关单;3. 修改后的商品编码证明材料;4. 我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5.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六、承诺1. 我司承诺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2. 我司将积极配合贵关的调查、核实工作;3. 如因我司提供虚假信息导致的一切后果,我司将承担全部责任。

七、申请期限本申请自收到之日起,请在XX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

八、联系方式联系人:XXX联系电话:XXX电子邮箱:XXX敬请贵关审批,并给予支持与配合。

感谢贵关对我司的关心与帮助!特此申请!申请人:XXX公司申请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考核指标修改报告范文

考核指标修改报告范文

考核指标修改报告范文1. 项目背景为了更加有效地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并提高绩效管理的质量,我们公司实施了一套考核指标体系。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和反馈收集,我们发现该指标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此,我们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讨论,并进行了修改和优化。

2. 修改的原则在对现有考核指标进行修改之前,我们明确了修改的原则,以确保修改后的指标体系能更好地反映员工的绩效和工作能力。

2.1 公平性原则:确保考核指标公平公正,不偏袒某个特定群体,保证员工在同等条件下被公平评估。

2.2 可操作性原则:确保考核指标能够被准确测量和评估,并且具备明确的评分标准。

2.3 目标导向原则:考核指标应该与公司的目标和战略相一致,能够整合员工的工作目标和公司的发展方向。

2.4 完整性原则:考核指标应该涵盖员工的所有相关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避免遗漏或偏重某一方面。

2.5 可持续性原则:考核指标应该能够长期使用,并能够适应公司发展和员工能力提升的变化。

3. 考核指标修改内容基于以上的修改原则,我们对现有的考核指标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优化。

主要修改内容如下:3.1 考核指标分类调整根据不同的工作类型和职位层级,我们将考核指标进行了细分和分类,确保指标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指标分类调整主要包括:3.1.1 业绩指标:针对员工的业绩目标和工作成果进行评估,包括销售额、利润、市场份额等。

3.1.2 行为指标:评估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展现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3.1.3 能力指标:评估员工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包括专业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

3.2 指标权重调整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性和关联程度,我们调整了各指标的权重,更准确地反映员工绩效的各个方面。

指标权重调整主要包括:3.2.1 业绩指标权重提升:由于业绩是衡量员工绩效的重要指标,我们将其相应的权重进行提升,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员工的工作成果。

3.2.2 行为指标权重平衡:行为指标反映员工的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我们将其权重进行平衡,以保证员工不仅仅追求业绩,而更注重合作和自身素质的提升。

报告的修订与修改要点

报告的修订与修改要点

报告的修订与修改要点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写报告的情况。

而报告不仅要内容准确,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因此,修订和修改报告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详细论述报告的修订与修改要点。

一、格式和排版报告的格式和排版是其整体形象的体现。

在修订和修改报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字体和字号的统一。

标题、正文、图表等部分的字体和字号要统一,使报告看起来整洁美观。

2. 段落缩进和行间距的设定。

合适的段落缩进和行间距可以增加报告的可读性,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3. 标题和编号的规范。

报告的标题和编号要清晰明了,方便读者快速定位和查找所需信息。

二、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报告的目的是传达信息和说明问题,因此其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

在修订和修改报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核对数据和事实。

报告中的数据和事实要与原始资料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2. 补充关键信息。

如果报告缺少某些关键信息,应及时补充,让读者对问题有全面的了解。

3. 删除重复和冗余内容。

报告中的内容要简洁明了,不要重复和冗余,以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三、逻辑性和结构清晰报告的逻辑性和结构清晰是其能否被读者理解和接受的关键。

在修订和修改报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调整段落和句子的顺序。

将重要的信息和论点放在前面,有助于读者理解和记忆。

2. 使用恰当的连接词。

合理使用转折词、因果词和递进词等,可以提高报告的逻辑性。

3. 添加标题和小标题。

通过添加标题和小标题,可以将报告分为不同的章节和段落,使结构更加清晰。

四、语言表达的简练性和准确性报告的语言表达要简练准确,在修订和修改报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删除冗长和复杂的句子。

将冗长和复杂的句子拆分成简洁明了的句子,有助于读者理解。

2. 使用具体和准确的词汇。

如果有更准确的词汇可以替换,应及时修改,使报告更加精确。

3. 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

报告中的语法和拼写错误会降低整体形象,应仔细检查和修改。

医疗报告修改流程

医疗报告修改流程

医疗报告修改流程一、发现问题。

咱先得知道为啥要修改医疗报告吧。

有时候可能是医生发现之前记录的时候有小失误,比如说把症状的描述写错了一个字,或者是检查结果的数值抄错了那么一丢丢。

这就像我们写作文写错字一样,虽然可能是小问题,但在医疗报告里可不能马虎呀。

还有的时候呢,是患者自己发现了一些情况,感觉报告里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太相符。

这时候患者就得赶紧和医生或者医院相关的工作人员说啦。

二、联系相关人员。

要是发现了医疗报告需要修改,那接下来就要找对人咯。

如果是在医院刚拿到报告不久,那直接去找开报告的医生就好啦。

这个时候医生可能还在科室里忙活着呢,咱得有礼貌地和医生说:“医生呀,我感觉这个报告好像有点小问题呢。

”医生一般都会很耐心地听你说的。

要是已经出院了或者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问题,那就得联系医院的病案室啦。

这就像你要找一个专门管文件的地方一样。

可以先打医院的联系电话,然后让工作人员帮忙转接病案室,再和病案室的工作人员说明情况。

三、说明修改原因。

不管是和医生还是病案室的工作人员沟通,都得把为啥要修改报告说清楚。

不能就只说“我觉得不对”,得详细一点。

比如说“医生呀,这个报告里写我头疼是左边疼,可我一直是右边疼呢”或者“这个检查数值我自己又重新核对了一下,发现和我手里的其他检查结果不一样”。

把原因讲得明明白白的,这样人家才能更快地处理呀。

四、提供相关证据。

要是能提供一些证据就更好啦。

如果是数值之类的问题,那把自己另外做的检查结果拿出来呀,比如说在别的医院又做了一次同样的检查,就把那个报告给医生或者工作人员看看。

要是关于症状描述的问题,也可以找当时在场的家人或者朋友帮忙作证呢。

就像我们在学校里和老师解释事情的时候,有证据就更有说服力啦。

五、等待审核和修改。

把情况说完,证据也交了,接下来就是等待啦。

医院那边会对我们说的情况进行审核的。

这个时候可不能太着急哦,毕竟人家也要仔细地核对各种信息呢。

如果审核通过了,那他们就会安排修改医疗报告啦。

籍贯修改申请报告

籍贯修改申请报告

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贵单位的一名工作人员,工号[工号],现因个人原因,特向领导提出籍贯修改申请。

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申请背景我原籍贯为[原籍贯],但由于家庭原因,在我年幼时随父母搬迁至[现籍贯]居住。

在[现籍贯]生活了多年,形成了较为深厚的地域情感和文化认同。

然而,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发现我的籍贯信息与实际不符,给工作和生活中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为消除这一困扰,特向领导提出籍贯修改申请。

二、修改理由1. 现实需要。

在我国,籍贯信息与身份证、户口簿等证件息息相关,是个人身份的重要标识。

修改籍贯信息有助于消除因信息不符而产生的困扰,方便我在办理各类手续时能够顺利通过。

2. 个人情感。

在我心中,[现籍贯]是我成长的地方,拥有许多美好的回忆。

修改籍贯信息,可以使我的身份信息与实际居住地相符,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维护我的地域情感。

3. 亲情因素。

我的父母均已在[现籍贯]定居,修改籍贯信息有助于我与家人团聚,更好地享受家庭温暖。

4. 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个人有权申请修改籍贯信息。

因此,修改籍贯信息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修改内容1. 将原籍贯[原籍贯]修改为现居住地[现籍贯]。

2. 更新身份证、户口簿等相关证件中的籍贯信息。

四、申请流程1. 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单位审核通过后,将申请材料报送至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

3. 公安机关审核通过后,予以修改籍贯信息。

4. 个人领取新的身份证、户口簿等证件。

五、预期效果1. 消除因籍贯信息不符而产生的困扰,方便我在办理各类手续时能够顺利通过。

2. 增强我在[现籍贯]的地域认同感,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3. 促进我与家人的团聚,享受家庭温暖。

4. 维护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为消除个人困扰,维护合法权益,现特向领导提出籍贯修改申请。

恳请领导予以批准,并协助办理相关手续。

此致敬礼!申请人:[姓名]申请日期:[年月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一)工程简介拟建贵州星田庆铃汽贸4S店位于花溪区孟关镇公路旁,由贵州星田庆铃汽贸有限责任公司建设。

拟建建筑物特征为:长方形办公楼,层数为3层,框架结构,最大荷载3000KN/柱;展厅、维修站、倒班房为整体建筑,-1F+1F,最大荷载3000KN/柱。

±0.00标高1120.00m。

由重庆市商业建筑设计院设计。

(二)勘察技术要求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本次勘察应重点解决如下问题:(1)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现象的描述;(2)判明现场土的类别,稳定性和均匀性,判明挖方场地的土体及边坡稳定性;(3)提出地基土或岩石的物理力学指标,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指标;(4)提供地下水类型、最高及常见水位、对混凝土的侵蚀性及工程地域的水文地质情况;(5)提供地震烈度,场地类别;(6)查明溶沟、溶槽、溶洞、土洞等的大小位置和埋深;(7)提出地基评价和基础选型的建议。

(三)勘察等级拟建建筑物办公楼高3层,展厅、维修站、倒班房,-1F+1F,为整体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地形较平整,地形地貌简单,地质环境未受破坏,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三级;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厚度变化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

综上所述,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1条综合评定拟建工程场地勘察等级为乙级。

(四)钻孔定位及使用高程钻孔按一柱一孔的原则布置,办公楼布钻孔49个,展厅、维修站、倒班房布孔116个,共布置钻孔165个,钻孔布置根据甲方提供的点1、点2两点坐标及建筑物角点坐标用华测RTK对建筑物边线实地施测,按设计提供的拟建物底层平面图各钻孔位置对照实地位置进行各钻孔定位,并进行孔口高程引测,引测点为1号控制点,引测点高程为1119.00m。

1号控制点GPS1坐标为X=2922651.583,Y=374467.770,高程h=1119.00、2号控制点GPS2坐标为X=2922645.923,Y=374590.724,h=1120.00,建筑物角点坐标分别如下:办公楼ZK1(X=2922575.517 ,Y=374471.946 )、ZK11(X=2922572.309 ,Y=374541.772 )、ZK39(X=2922539.555,Y=374470.294 )、ZK49(X=2922536.346,Y=374540.120)。

展厅、维修站、倒班房ZK1(X=2922639.753 ,Y=374477.306 )、ZK13(X=2922635.545 ,Y=374568.709 )、ZK79(X=2922590.798 ,Y=374475.045 )、ZK116(X=2922544.210,Y=374564.536)。

详见建筑物总平面图。

(五)钻探我公司组织施工队伍于2011年4月8日进场,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建筑物荷载大小,确定所有钻孔均作岩质钻探,钻孔深度进入基底下持力层范围内完整岩层的深度5.00m左右。

本次勘察均在设计钻孔位置上,按钻探规程和规范施工,对覆盖土层采用冲击法进行成孔,对基岩部分进行清水迥转钻进。

至2011年4月30日,钻孔施工野外工作完毕。

(六)室内测试野外施工中取满足规范要求统计数量的原状土样及岩样,测试土的天然含水量、容重、比重、液限、塑限、剪切及压缩指标;测试岩石的室内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及饱和容重,根据以上有关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值计算岩、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并提供设计所需地基设计参数。

(七)完成实物工作量本工程于2011年4月8日进场,采用6台XU-100型国产油压钻孔进行施工,至2011年4月30日结束野外钻探工作。

本次勘察完成钻探总进尺3167.80m,其中土层2147.40m,岩层1020.40m,共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

实物工作量统计表表1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场地位于溶蚀残丘的缓坡地带,场地已整平,地势平坦。

办公楼,展厅、维修站、倒班房标高1120.12—1120.87m,高差0.75m。

地面表层第四系覆盖。

(二)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现场野外地质调查,场地附近无断层通过,出露地层为三叠系安顺组(T1a)浅灰、灰白色厚层灰岩。

倾向280°,倾角31°。

(三)岩土构成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岩土构成特征如下:办公楼:1、可塑状红粘土(Q el+dl-ll):褐黄色夹少许灰白色,厚1.7~5.50m,场地均有分布。

2、灰白色粘土(Q el+dl-ll):灰白色粘土,可塑状,厚1.7~4.40m,场地均有分布。

3、褐黄色含燧石粉质粘土(Q el+dl-ll):黄色,褐黄色含燧石粉质粘土,可塑状,燧石含量约占35%左右,厚1.9~9.80m,场地均有分布。

4、灰白色粘土(Q el+dl-ll):灰白色,可塑状,厚度0.0~7.80m,除ZK26外,场地均有分布。

展厅、维修站、倒班房:1、可塑状红粘土(Q el+dl-ll):褐黄色夹少许灰白色,厚0.8~5.90m,场地均有分布。

2、灰白色粘土(Q el+dl-ll):灰白色粘土,可塑状,厚0.6~4.40m,场地均有分布。

3、褐黄色含燧石粉质粘土(Q el+dl-ll):黄色,褐黄色含燧石粉质粘土,可塑状,燧石含量约占35%左右,厚2.5~8.50m,场地均有分布。

4、灰白色粘土(Q el+dl-ll):灰白色,可塑状,厚度0.0~8.40m,除ZK26外,场地均有分布。

5、灰白色粘土(Q el+dl-ll):灰白色,软塑状。

只在ZK76孔段分布,厚度0.0~4.10m基岩场地基岩为三叠系安顺组(T1a)浅灰、灰白色厚层灰岩:根据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层和中风化层:强风化浅灰、灰白色厚层灰岩(T1a-A):灰黄色,厚度0~3.00m,分布于中风化基岩表层,岩质较软,结构疏松,黄色水蚀沿裂隙面浸染,零星分布,岩芯呈粉砂状、碎块状、土状夹碎块状。

中风化浅灰、灰白色厚层灰岩(T1a-B):浅灰、灰白色厚层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岩质较软,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块状,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24.82MPa,属较软岩类,据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表3.2.2-3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四)岩溶地质作用场地基岩属可溶岩类岩石,地基岩体处于地下水之上,场地中发育的岩溶洞隙主要表现为浅层裂隙状溶洞、溶沟、溶槽等。

据钻探资料,场地岩溶洞隙情况见表2。

岩溶洞隙情况表表2综合表2统计分析,场地岩溶洞隙特征如下:(1)本次勘察施工165个钻孔,有34个钻孔遇岩溶洞隙,钻孔遇洞率为21%,根据《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7.1.3条,该场地属岩溶强发育场地。

(2)在34个遇岩溶洞隙钻孔中,有1个溶洞为空洞,其余所有岩溶洞隙都充填软塑状粘土,空洞占岩溶发育孔的2%,说明场地中空洞中等发育。

(3)本次勘察共有34个钻孔遇岩溶洞隙,溶洞垂高小于1m的有14个,占洞隙总数的42%,洞高1.0~2.0m的洞隙17个,占洞隙总数的50%,洞高大于2.0m的洞隙有3个,占洞隙总数的8%。

统计资料表明,场地岩溶洞隙发育规模大小不等,以中小规模洞隙为主。

(4)一孔发育有两洞的钻孔有6个,占洞隙发育钻孔的15%,说明该场地串珠状溶洞较发育。

(5)岩溶洞隙的顶板厚度基本上都小于3m,局部地段的溶洞顶板大于3m。

(五)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无常年地表水通过,场地处于地下水径流区,由地势较高的南东向较低的北西方汇流。

钻探结束后,对场地中部分钻孔进行水位观测,未测到地下水。

本场地基岩内含岩溶裂隙水,属于潜水,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场区常年地下水位高程在1100.23~1097.12m,丰水期水位高程在1103.23~1100.12m。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本地区水质一般为低矿化HCO3-CaMg型水,中性,腐蚀等级微。

三、地基承载力的确定1.红粘土可塑状场地红粘土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本次勘察取土样8件作室内物理力学指标测试,根据试验结果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3。

红粘土物理力学参数统计表表3根据可塑状红粘土C K、φK,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表5.2.5,查得可塑状红粘土M b=0.109、M d=1.426、M c=3.7595, r m=17.5KNm3。

假定基宽b=3.0m,基础埋深d=0.5m。

f a=f ak=M b rb+M d r m d+M c C k=0.124×17.87×3+1.486×17.87×0.5+3.842×42.79=184Kpa,建议取fak=184Kpa。

2.中风化基岩取8件岩石试样进行室内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对6件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值进行统计,详见表4。

岩石试验指标统计计算一览表表4说明:1.在作岩石试验指标统计时,ZK14、ZK33未参与数理统计。

2.重度数据分别为:27.1、27.5、27.2、27.1、27.1、27.1KN/m3。

3.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分别为:38.56、29.9、27.84、25.84、33.66、22.01Kpa。

4.取折减系数ψ=0.12,得f a=2978Kpa,建议f a取3000Kpa(在孔底无沉渣的情况下)。

综合计算和分析,场地岩土层地基设计参数建议使用表5。

岩土地基设计参数汇总一览表表5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一)场地稳定性评价1.场地稳定性评价根据地表调查及钻探资料分析,场地无滑坡、泥石流、无采空区、无断层通过,局部地段土层覆盖较厚,基岩深埋,场地稳定性较好。

2.地基稳定性评价场地岩层分布连续,稳定性良好,影响场地地基稳定性的因素是岩溶洞隙,在各钻孔所遇岩溶洞隙其顶板厚度小于3倍桩径的须揭穿溶洞,将基础置于溶洞底板。

(二)地基均匀性评价场地中土层分布连续,厚度较大,其红粘土层力学性能特征变化不大,地基均匀性良好。

属均匀性地基。

下伏基岩地层连续,均匀性较好。

(三)场地抗震地质条件分析1.场地覆盖土层为红粘土,以红粘土为主,覆盖厚度大于3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08版,表4.1.3该场地土属中软土,根据表4.1.6综合判断,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2.场地地势较平缓,属可进行建筑的一般地段。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宜按有关规范要求作好搞震设防。

五、地基基础方案评价红粘土呈可塑状,其厚度较大,红粘土属正常固结土,具一定承载能力,根据建(构)物荷载,不宜作地基持力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