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创造的
猜谜-神奇的阿拉伯数字

神奇的阿拉伯数字我们通常把1、2.、3、………9、0称为阿拉伯数字,其实这些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创造的,他最早产生于古代印度,早在公元七世纪时,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的其他民族,其他包括印度在内,由于印度在3世纪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此数字,被阿拉伯人采纳推广到欧洲,再由欧洲传向四方的,所以被人称为阿拉伯数字,现用这数字来变下面各种游戏。
一、用123…….9来填空,使它左右二边相等,数字只能一次不能重复。
例:6729*2=134581、□□□□×2=□□□□□2、□□□□×3=□□□□□3、□□□□×4=□□□□□4、□□□□×5=□□□□□5、□□□□×6=□□□□□6、□□□□×7=□□□□□7、□□□□×8=□□□□□8、□□□□×9=□□□□□二、用数字填方格使直、横、斜和相等9、□□□ 10、□□□□□ 11、□□□□□□□□□□□□□□□□□□□□□□□□□□□□□□□□□三、用数字填空使直、横和相等12、□□□□ 13、□□□□□□□□□□□□□□□□□□□□□□□□□□□□□□□□□□□□□□□□□□□□□□□□□□□□□□□□□□□□□□□□□□□□□□□□□□□□□□□□□□□□□□□□□□□□□□□□□□□□□□用加减乘除及运算括号使式子左右成立14、1□2□3□4 □5□6 □7 □8□9=1015、1□2□3□4 □5□6 □7 □8= 916、1□2□3□4 □5□6 □7 =817、1□2□3□4 □5□6 =718、1□2□3□4 □5=619、1□2□3□4 =5用阿拉伯数字0-9翻译爱恋文字20、5366,04551,51095我想聊聊,你是我唯一,我爱你嫁我21、440295,687,7408695谢谢你爱过我,对不起,其实你不了解我22、0837,584520,3344520你别生气,我发誓我爱你,生生世世我爱你23、04625,06537,0487561你是否爱我,你惹我生气,你是白痴无药医24、594320,1392010,1573590765我就是想爱你,一生就爱你一人,一往情深我找你去跳舞25、0564135.098835,1372056你无聊时就想我,你走吧别想我,一厢情愿你无聊26、721520,1314920,70345,2030999亲爱的我爱你,一生一世就爱你,请你相信我,爱你想你久久久27、31057350,220225,25170,70885先依你我只在乎你,爱爱你爱爱我,爱我一千年,请你帮帮我28、5215670,53880,70345,57410我愿意我要娶你,我想抱抱你,请你相信我,我心属于你29、510,84520,7077895,737432199我依你,发誓我爱你,请你紧紧抱着我,今生今世相爱到永远用文字的谐音翻译爱恋的数字30、请你别走,告诉你一件事,分手吧7089,940194,89831、对不起,别生气,请你相信我,其实我爱你687,837,70345,7452032、懒得理你,你走吧,我去上班了6120,098,5738633、原谅我,,我发誓要娶你,漫漫相思只为你065584170,883476034、是吧,谢谢你相思无用,去走走吧48,4403456,799835、就想见见你,老地方不见不散,拜拜唉93110,6785753,881用阿拉伯变写汉字一、二、三、…………为首猜谜语36、一口吃掉牛尾巴打一字(告)37、一人腰上别张弓(夷)38、一字十三点难在怎么点(汁)39、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拿)40、一根木棒吊方箱,一把梯子搭中央(面)41、一家有六口,种田只一亩,自己吃不够,还养一只狗(兽)42、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府)43、二兄弟各自分家自立(竞)44、二八佳人出少女(妙)45、二小姐不漂亮(姿)46、三口莫辩,三人同心打两字(品)(众)47、三人两口一匹马(驗—验)48、四川的狗(獨—独)49、四山纵横,两目相连,富是他脚,累是他头(田)50、五人结义去当兵(伍)51、五张嘴巴同出声(语)52、六斤差一点(兵)53、54、七进家门不是人(它)55、七十二小时(晶)56、七人头上都长草(花)57、八把尖刀对着心(忿)58、八十八人吃着它(米)59、八个兄弟同赏月(脱)60、九个窟窿在一起(究)61、九辆车同去一条路(轨)62、九头变形鸟(鸠)63、用一到九写6个成语例如:一心两用,三心二意,颠三倒四,五颜六色,七上八下,九九归一64、用二为头写出六个成语65、用三为头写出六个成语66、用四为头写出六个成语67、用五为头写出六个成语68、用六为头写出六个成语69、用七为头写出六个成语70、用八为头写出六个成语71、用九为头写出六个成语关于数理化的谜语72、小小房的屋子数字名词(区间)73、再算一遍(复数)74、隔河相答(对应)75、大家都一样(公式)76、周而复始(循环)77、最高山峰(顶点)78、七天七夜(周长)79、司药员在工作(配方)80、剑穿楚霸王(通项)81、不准确的数字(误差)关于打一数字谜语82、上在下,下在上,卡在中间就是他(一)83、天有地没有,工有农没有(二)84、真有假没有,春有夏没有(三)85、比赛的帆船(4—四)86、木工的角尺(7—七)87、没有手脚的眼镜(八)88、执手离别拭泪珠(九)89、棍子打棒球(十)关于水果的谜语90、看看园山,摸摸麻麻,包着一肚小月牙(桔子)91、皱肉皱骨头,骨头生在肉外头(核桃)92、红红脸圆又圆,亲一口脆又甜(苹果)93、小小红潭子,装满红饺子,吃了红饺子吐出白珠子(桔子)94、像竹不是竹,常年不离土,人人都爱它,吃生不吃熟(甘蔗)95、一根草,河边绕,水上开白花,水下结元宝(菱)96、红包袱包腊肉,里面骨头外面肉(红枣)97、黄瓷瓶,口儿小,打破瓷瓶口,挖出红珠宝(石榴)98、红关公,白刘备,黑张飞三结义(荔枝)99、黄金布包银条,中间弯弯两头翘(香蕉)100、一生青衣两头尖,尝了滋味苦后甜(橄榄)101、像球样圆,像血样的红,像珠样亮,像蜜样的甜(樱桃)猜成语102、爱港更要爱国家怜香惜玉103、八年抗战老爸功劳高夸父追日104、善战还须慎谋精打细算105、骆驼久经沙场106、培养园丁动员大家兴师动众107、家电维修见机行事108、120救护车乘人之危109、优秀的摄影师捕风捉影110、魔术精彩难解其妙变幻莫测111、心有千千结多愁善感112、跷跷板此起彼落113、钻空子乘虚而入114、巡回演出逢场作戏115、奴才相卑躬屈膝116、陌生人非亲非故117、鸡蛋碰石头粉身碎骨读古诗猜成语118、野火吃不尽,春风吹又生死而复生11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直红杏出墙来情色外露120、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恰到好处12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之不易12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往情深12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泻千里12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瞻远瞩125、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绝处逢生12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有长江天际流海天一色12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128、夜里风声紧,花落知多少落花流水12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死不瞑目猜长乐市乡村名称谜语130、十二月天吃冷饭冻在肚里—东渡131、椅子断了脚扔旁边——岱边132、幼儿啃果蔗半啃半扔—半野133、虱子穿过耳钻过头——屿头134、草鞋断了鼻坏了扔山上—岱令135、一斤蚬仔三户分称三下——青山下136、千年的槐树古槐137、东家做客对面店西埔138、贺龙元帅回老家湖南139、将相会文武砂140、夫差的船埠吴航141、委婉的山路环山142、学校的操场大坪143、仙人居所桃源144、苗圃里树苗幼林145、火紫盒式的住所方厝146、断掉了裤带松下猜关于省内地名147、马尾入海口连江148、天天开心长乐149、福建知道闽清150、山西好居所晋安151、一池绿水不起波平潭152、此地长安永泰153、东西北无路南通154、碧波绿野青州155、喜事在即将乐156、书就三更泪纵横漳州157、和谐民心定同安158、神不在焉或昔人已乘黄鹤楼仙游159、晓以大义德化160、静观待变宁化161、山涧的泉水清流读对联猜城市162、双喜临门,年年丰收地重庆、常熟四季如春,天天快乐天长春、福州163、不冷不热,清水河温州、湛江风平浪静,海中洲宁波、青岛164、高空逞威,大力士高雄、武汉银河渡口,珍珠港天津、蚌埠165、千古无战事永安166、垄上池边梅半开龙海167、万籁俱寂,环境幽静周宁168、高楼出入处厦门169、一清二楚或日月星同辉三明170、国有宁日华安171、逆我者亡顺昌172、魂飞天外云霄猎字谜语173、需要一半,留下一半雷174、上气不接下气乞175、秀才翘尾巴秃176、有土可种菜,有水可养鱼,有人就是它也177、左边一千不足,右边一万不足仿178、昨晚、今晚、明晚、后晚罗179、弄瓦之喜甥180、看命先生仆。
阿拉伯数字的来历数学PPT课件(2024版)

数字历史
随着岁月的推移,到十四世纪,中国印刷术 传到欧洲,更加速了印度数字在欧洲的推广 与应用.印度数字逐渐为全欧洲人所采用. 西方人接受了经阿拉伯传来的印度 数字,但他们当时忽视了古代印度 人,而只认为是阿拉伯人的功绩, 因而称其为阿拉伯数字,这个错误 的称呼一直流传至今.
卡通儿童数学教育课件PPT模板
使用规则
Logo
阿拉伯数字使用的场合 科技书刊阿拉伯数字使用的总体原则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 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4] 主要使用场合有: (1)物理量量值。物理量量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且数字后的计量单 位必须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如:3 kg、45 m、2 min 等。 (2)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如:20 世纪 90 年代、 2005 年 12 月 12 日、16时 15 分等。
数字历史
Logo
壹贰叁拾
阿拉伯数字容易通过改变小数
点位置而产生变化。所以在特 肆 伍 陆 零
殊场合(如银行)不能完全替
代大写的汉字数字。
柒捌玖
使用规则
Logo
在科技书刊中,阿拉伯数字因 其“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 象清晰、组数简短”等特点, 有着很高的使用频率,其用法 是否正确及规范,直接关系到 科技期刊的质量。
CONTENT
S
数数字字简简介介
注注意意事事项项
数数字字历历史史
使使用用规规则则
数字简介
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 8,9共10个计数符号组成。采取位值法, 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往右书写。
Logo
数字历史
其实,这些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创造的,而是发源于古印度.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产和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使用规则Fra bibliotekLogo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

j
i
de x e i
的 不 断 改 进 这 些 数 字 的 写 ,
fa c a i
yu x i a nza i
d ex e i
fa c ha b u d u o
法
■
^
与
现表 的
写 法 差不
多
。
l i a n g he ng
表示数
横 表 一
示1
两 横
,
,
b i ao shl
zhT hou
ta
me
n
yo
uza
i
sh
u
ye
展 示 2 之 居 也 榻 叉 在 树 许
hu os hu p f s h a n g k e shu zl
bT
h u dye l i a n
zh o u ou z h o ure n h en xT
a i z he ta o
jl
s h u
洲 。 欧 洲 人 很 喜 爱 这 套 记 数
fu h a o
yi nwe i shlc o ng a
a
l
b o c hu an l a i
符 号 因 为 是 从 阿 拉 伯 传 来 ,
巴 格 达 这 些 数 字 随 之 传 播 ,
d a o a
a
l
bo g e
dl
su f h o u zh e t a o
到 阿拉伯 各地。
随后 ,
这 套
sh u zl yo ua
a
l
bo s h a n g re n ch u a n ru o u
数 字 由 阿 拉 伯 商 人 传 入 欧
阿拉伯数字古怪的写法

阿拉伯数字古怪的写法阿拉伯数字,其实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应该叫“印度数字”;但因为欧洲人是从阿拉伯人那来学来的,所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现代金融界全球通行的阿拉伯数字结构是欧洲人的改进型写法。
阿拉伯数字最早在何时传入中国?目前并无确证。
但已知的,先后有两次:第一次在公元八世纪初的唐代,传入了中国,不久即失传;第二次大概在13到14世纪的元代。
但中国古人对这些数字并不感兴趣,还是觉得一横二横三横好用,拒绝使用这些“洋字码”,真正得到正式推广运用,距今仅一百余年。
新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阿拉伯数字,就是在元代。
1956冬,在陕西西安东北角发现了斡耳垛元代西王府旧址,1957年春,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对这个遗址进行了勘查。
在夯土台基中发现了五块基本相同的方形铁板(见下图),长宽各14.2厘米、厚1.5厘米,其中四块铁板系放在两块方石(石函)之中。
这五块铁板上面,便铸有阿拉伯数字,古代数学史专家李俨当年曾就此进行了细致的考证,认为这便是古人所说的“阿拉伯幻方”,上面就是阿拉伯数字。
不久,李撰写了一篇《拉伯数码字传到中国来的历史》论文,发表在1957年10月号《数学通报》上。
图:1956年西安发现的“阿拉伯幻方”,上面的数字换成现代是这样——幻方,也叫纵横图,它的特点是将是n2个数字排成正方形,为n个,使纵行、横行和对角线斜线上的数字的总和都相等,六纵六横的幻方,又叫“六六图”。
在西安发现的阿拉伯数字是元代人写的,十多年后,又发现了明人笔下的阿拉伯数字。
发现地点,竟然就在靠10个阿拉伯数字吃饭、影响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市陆家咀。
这个发现,不能说没有意思,使用阿拉伯数字最多的地方,竟然发现了古老的阿拉伯数字,是不是冥冥之中有一种暗示,或是巧合?这次发现发生在1969年“十年内乱”时期,但一直到1985年,正式的考古报告才出现。
在这一年《考古》第6期上(总第213期)上,由王正书执笔,以“上海博物馆”名义发表了《上海浦东明陆氏墓记述》。
历史趣谈阿拉伯数字竟是印度人发明由阿拉伯人传播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阿拉伯数字竟是印度人发明由阿拉伯人传播导语:在某卫视一个百科问答节目里,主持人问其中一位选手:“阿拉伯数字是由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选手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阿拉伯人在某卫视一个百科问答节目里,主持人问其中一位选手:“阿拉伯数字是由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选手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阿拉伯人。
”结果大错特错。
如题所示,我们最常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其实是由勤劳智慧的印度人所发明创造的。
阿拉伯数字是世界三大字符之一,另外两个包括华夏汉字和拉丁字母。
因其简单的笔画和流畅的书写,加之使用了便于运算的十进位制,一出现便得到了世人的肯定,轻而易举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并且也是最重要的是沿用至今。
基本上,每个人每天都要跟阿拉伯数字打交道,尤其是会计人员,每天都在这些数字里潜水。
可是却鲜有人知道,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
从0到9,十个阿拉伯数字印度向来是一个发明大国,尤其是以一些创造性的发明而著称。
在阿拉伯数字流行之前,欧洲普遍使用的是罗马数字。
最原始的计数数目受到当时文化水平的限制最多发展到3,如果要表达“4”就需要把“2”和“2”两个字符叠加起来,其他大于4的数字以此类推,不仅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还经常容易出错。
罗马数字的突出在于,它有了V和X 两个计数单位来表示5和10,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和罗列得到其他数字。
逐渐地,人们就有了数字位置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是古鳊人,他们发明了表达数字的“1”、“2”、“3”、“4”、“5”、“6”、“7”、“8”、“9”、“0”十个符号,成为记数的基础。
但当时这只是符号,并非是真正的我们今天所使用的123456789。
这些数字真正来临到这个生活常识分享。
各种数字代表的含义

7:你是我爱妻。 14551:你是我唯一。 1457:你是我妻。 1487:你是白痴。 065:原谅我。 1314:一生一世。
1314520:一生一世我爱你。 1314920:一生一世就爱你。 1920:依旧爱你。 320:深爱你。 3399:长长久久。
39:Thank you。 456:是我啦。 是吧。 514:无意思。 520:我爱你。 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
数字是表示数目的文字或符号,代表数量,常用于计数。 最常见的数字莫过于阿拉伯数字。事实上,阿拉伯数字 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创造的,而是发源于古印度
,后来被阿拉伯人掌握、改进,并传到了西方,西方人便将这些 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随着网络的发展,数字就不仅仅限于计数,它的另一项功能——
数字语言就被发掘出来了。于是在网络上,形成了用数 字代替词语的交流方式。最常见的就是“1314520”一生 一世我爱你;“886”拜拜咯。一起来
5376:我生气了。 555:呜呜呜。 74:去死。 7878:去吧去吧。 8384:不三不四。 88:Bye Bye。 95
:救我。 当然,由于数字音调的局限性,数字语言是不可能取代 文字语言的,但能够越来越多地出现,亦表明了数字语 言在便捷、含蓄等方面的优势,尤其
是它那与生俱来的曼妙和幽默。
本文由作者整理发布,转载请保留出处。
mr.cat /
看看数字代表的含义,各种数字代表的含义。 数字代表的含义 各种数字代表的含义 数字语言:0——代表圆满、完美、无尽;1——代表唯一、 你、
起点;2——代表爱、两人世界;3——代表想念、生命、生 活;4——代表是的、时时;5——代表我,也可以理解为不 分你我;6——代表顺利、溜达;7
——代表请、起、气;8——代表发、拜拜、不;9——代表久、就、求。 常见数字代表的含义 14:要死。 1437:你是神经。 1452
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其实是印度人发明的

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其实是印度人发明的我们现在最常用的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很多人都以为根据名字来看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实际上是古印度科学家巴格达发明的。
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后来靠阿拉伯人传播才被世界所熟知,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一、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提起国际上通用的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它一定是由阿拉伯人首创且被阿拉伯民族一直沿用。
然而事实却大相径庭,包括“零”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实际上是由印度人发明的。
大约在公元760年,印度一位旅行家来到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把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国王。
从此印度数字及印度的计算方法,被介绍到阿拉伯国家。
由于印度数字简单方便,所以阿拉伯人很快便使用起来,并把它传到了欧洲。
与冗长繁杂的罗马数字相比,这种数字记法有很大优越性,于是在欧洲普及开来。
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由于是阿拉伯人将印度数字带来的,所以欧洲人一直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二、阿拉伯数字发明过程1/ 3公元3世纪,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古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最古的计数目大概至多到3,为了要设想“4”这个数字,就必须把2和2加起来,5是2加2加1,3这个数字是2加1得来的,大概较晚才出现了用手写的五指表示5这个数字和用双手的十指表示10这个数字。
这样就开始有了数字位置的概念,在数学上这个重要的贡献应归于两河流域的古代居民。
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后来古鳊人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并发明了表达数字的1,2,3,4,5,6,7,8,9,0十个符号,这就成为今天记数的基础。
三、阿拉伯数字传播过程大约700年前后,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区,他们吃惊地发现:被征服地区的数学比他们先进。
于是设法吸收这些数字。
771年,印度北部的数学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达,被迫给当地人传授新的数学符号和体系,以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
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其优点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计算法,阿拉伯的学者们很愿意学习这些先进知识,商人们也乐于采用这种方法去做生意。
将错就错的“阿拉伯数字”

龙源期刊网 将错就错的“阿拉伯数字”作者:童义清来源:《数学小灵通·1-2年级》2015年第10期小朋友,你知道我们学数学每天都要与谁打交道吗?是的,我们每天都要和数字打交道,这些数字叫“阿拉伯数字”。
但你知道吗?其实,“阿拉伯数字”并不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很早很早的时候,世界各国都有属于自己的数字,比如欧洲人发明了罗马数字、古埃及[a i j f]人发明了古埃及数字、中国人使用的大写数字等等,这些数字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古印度人在生产和实践中发明了用“1、2、3”等表示物体的个数。
随着聪明的古印度人不断改进,他们逐渐形成了从“0”到“9”一整套数字。
在这个发明的过程中,包含了很多古印度科学家的聪明和智慧。
这是古印度人民对全世界作出的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然而,这时的世界各地还在使用着各自发明的数字,并没有统一。
公元前七到八世纪,争强好胜的阿拉伯人开始建立庞大的阿拉伯帝国。
他们本来也有自己发明的数字,是用28个字母表示的,叫做“阿拉伯人的数字”。
可是,当他们看见古印度人发明的“0-9”这些简洁漂亮的数字,就喜欢得不得了,干脆就不用自己的数字了,开始把古印度人发明的这些数字进行推广。
他们抓来古印度的科学家,让他们教阿拉伯人学习数字符号和运算体系。
由于这些数字既简单又方便,阿拉伯人很快就学会了,并且用这些数字进行生产和商品交易。
后来,阿拉伯人又把这些数字介绍到欧洲。
刚开始,一些信奉基督[j i d u]教的欧洲人强烈反对使用这些数字,因为他们更喜欢用罗马数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喜欢这种阿拉伯人介绍的数字的国家越来越多,终于欧洲人也全部使用了。
在当时,人们只知道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介绍和推广的,所以人们就把这些可爱的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后来,虽然人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了解到这些数字的真正发明者是古印度人,但也没有去刻意纠正这个名称,就这样将错就错直到现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创造的,而是发源于古印度,后来被阿拉伯人掌握、改进,并传到了西方,西方人便将这些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以后,以讹传讹,世界各地都认同了这个说法。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产和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印度,进行城市建设时需要设计和规划,进行祭祀时需要计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于是,数学计算就产生了。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数字就比较先进,而且采用了十进位的计算方法。
某店来了三位顾客,急于要买饼赶火车,限定时间不能超过16分钟。
几个厨师都说无能为力,因为要烙熟一个饼的两面各需要五分钟,一口锅一次可放两个饼,那么烙熟三个饼就得2O 分钟。
这时来了厨师老李,他说动足脑筋只要15分钟就行了。
你知道该怎么来烙吗?
可以把乘法口诀表写上去,在写一些关于数学家的故事等,,还可以出些题目,或者趣味数学,也可以把数学家的资料写上去。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祖籍是现今河北省涞源县,他是南北朝时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
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等领域,并且是一位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出的圆周率为
3.1415926<π<3.1415927,这一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出误差的范围,是当时世界最杰出的成就。
祖冲之确定了两个形式的π值,约率355/173(≈3.1415926)密率22/7(≈3.14),这两个数都是π的渐近分数。
华罗庚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
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逝世。
华罗庚1924年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专家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
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
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应苏联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
1948年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
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华罗庚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做出卓越贡献,由于他的贡献,有许多定理、引理、不等式与方法都用他的名字命名。
为了推广优选法,华罗庚亲自带领小分队去二十七个省普及应用数学方法达二十余年之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