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必看:运用三段论快速解题

合集下载

行测逻辑判断三段论前题型秒杀技巧

行测逻辑判断三段论前题型秒杀技巧

行测逻辑判断三段论前题型秒杀技巧纵观近三年的国考真题,三段论在2012年和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均有考察,2014年虽未涉及,但并不会排除2015年考察的可能性。

由于逻辑判断专项的思维方式和日常思维方式迥异,很多同学把握不住重点更缺少相应的秒杀技巧。

在此,特为广大考生奉上常考考点:三段论前题型题目的解题思路。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中一种简单的判断推理。

它包含两个直言命题构成的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构成的结论。

在考试过程中经常考察前题型问题,它的典型问法有:“以下哪项为真,最支持上述论证的成立”、“以下哪项能保证上述推理成立”、“得出以上结论必需的前提条件是”、“为了使以上推理正确,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等。

以往,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往往应用三段论的几个特点。

那些特点虽然能够帮助我们解题,但是不易记忆,往往在真正解题过程中应用性比较差。

下面为大家总结了“三看”的解题思路:一看“所有”和“有些”,前提和结论中至少有一个“所有”,“有些”成对出现。

二看三个概念,看谁出现了两次,则在答案中不出现。

三看否定词个数,前提和结论中同奇偶。

例1:青春中学的一些数学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

因此,青春中学的有些男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成立?A.青春中学的数学老师都是男教师B.青春中学的男教师中有些是教数学的C.青春中学的数学教师中有些是男教师D.青春中学的一些女性数学教师并没有取得硕士学位答案:A解析:依据“三看”的“一看”。

在题干当中,前提和结论中,出现了“一些”和“有些”,没有“所有”的出现,故而要选一个带有“所有”的选项。

观察选项,只有A具有“所有”的含义,故选择A。

例2:所有物质实体都是可见的,而任何可见的东西都没有神秘感。

因此,精神世界不是物质实体。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 )A.精神世界是不可见的B.有神秘感的东西都是不可见的C.精神世界有时也是可见的D.精神世界具有神秘感答案:D解析:依据“三看”的“一看”,排除C,因为题干中全是所有,故不可能选带“有些”的。

2015漳州事业单位招聘行测答题技巧:三段论

2015漳州事业单位招聘行测答题技巧:三段论

2015漳州事业单位招聘行测答题技巧:三段论
一、三段论是什么
1.含义
把含有三个集合的两句话变成含有两个集合的一句话。

2.三段论的本质
三段论的本质在于“传递”,即根据两个前提所表明的中项,与大项和小项之间的关系,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从而推导出确定小项和大项之间关系的结论。

3.三段论的四种标准形式
所有A是B,所有B是C,则所有A是C。

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则所有A不是C。

有些A是B,所有B是C,则有些A是C。

有些A是B,所有B不是C,则有些A不是C。

4.注意事项
①其中两个前提中包含三个不同概念,每个概念在推理中出现两次。

②中项指在前提中出现两次而在结论中不出现的项。

③中项B在前提中一定有“所有B…”的形式。

④前提中含有“有些…”,结论中也有“有些…”。

⑤前提中有否定命题,则结论也为否定。

⑥“有些…+有些…”推不出任何结论①,两个前提不能全是“有些”。

⑦两个否定的前提推不出任何结论②,两个前提不能全是“否定句”。

二、三段论题型及方法
(一)结论型
1.题型特征:
题干中给出了2个或多个前提,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解题方法:
文氏图法:用文氏图表示题干所给概念间的关系。

命题的集合表述
1.所有A是B
2.所有A不是B
3.有些A是B
4.有些A不是B
·A
总结画图原则:
①所有画圈,有些画点;
②点可以无限放大,环状区间可以是空集;
③先画所有,后画有些。

根据所画文氏图,对照选项,得出答案。

本文由网络收集。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当三段论遇上四概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当三段论遇上四概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当三段论遇上四概念2014-06-26 11:12:11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点击:12 加入收藏打印文章分享到:QQ 空间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人人网百度搜藏0公务员备考:这个暑假中公陪你一起放价 公务员备考:2015年国考笔试提分季公务员备考:中公“好课堂”题库汇总公务员备考:2015年京考备考专题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的逻辑判断部分经常会用三段论进行逻辑推断,但是有些题目明明出现了四个概念却仍然可以使用三段论,这其中有何奥妙玄机呢,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做出解答示例。

1.三段论的定义所谓三段论是由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而构成的推理。

其中两个前提中包含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且每一个概念在三段论推理中都出现两次。

【示例】所有的护士都是天使,刘扬是护士。

所以,刘扬是天使。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三段论,“护士”、“刘扬”和“天使”三个概念在这个三段论中各出现了两次。

2.四概念错误由于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分别重复出现的两次中,所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具有同一的外延。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

所谓四概念的错误就是指在一个三段论中出现了四个不同的概念。

四概念的错误又往往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

【示例】中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北京大学是中国的大学;所以,北京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这个三段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但其两个前提都是真的。

为什么会由两个真的前提推出一个假的结论来了呢?原因就在中项(“中国的大学”)未保持同一,出现了四概念的错误。

即“中国的大学”这个语词在两个前提中所表示的概念是不同的。

在大前提中它是表示中国的大学总体,表示的是一个集合概念。

而在小前提中,它可以分别指中国大学中的某一所大学,表示的不是集合概念,而是一个一般的普遍概念。

因此,它在两次重复出现时,实际上表示着两个不同的概念。

这样,以其作为中项,也就无法将大项和小项必然地联系起来,从而推出正确的结论。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逻辑判断应试三技巧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逻辑判断应试三技巧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逻辑判断应试三
技巧
一、学习相关知识——运用知识解题
逻辑判断考查的内容涉及分析、综合、理解、概括、判断、推理、论证、类比等思维能力,则需要考生熟练掌握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基本概念,熟悉联言、选言、假言推理,熟悉掌握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才能快速有效的解题。

这部分内容是大多数考生普遍反映的难点所在,所谓难的原因有二:一是知识点较多;二是有些知识与我们日常理解有偏差。

那么,针对难点原因进行复习:一是结合给出的例子理解知识点的含义,在学习选言命题和假言命题时可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帮助记忆。

二是对于与日常理解有偏差的知识点,要重点记忆。

二、熟悉解题方法——寻找最优技巧
做好逻辑判断类题型,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因此首先要掌握以下几个解题方法,即找突破口法、假设法、代入排除法、图表法。

很多同学在做此类题型时都能得出答案,但是往往花费时间较多,在时间紧张的考试情况下,更容易放弃。

为此,关键是要找到最优的、更容易运用的解题方法。

三、分析论证关系——掌握解题思维
可能性推理题型是政法干警考试的重点题型,同学根据提问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解题思路来确定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然后分析各个选项,需要比较的则依据教材所给原则进行比较,最终选出正确答案。

更多公务员考试免费资料请访问“新东方在线公务员频道”。

2015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重难点攻克之三段论

2015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重难点攻克之三段论

2015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重难点攻克之三段论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是重点同样也是难点,题目形式多样,知识点繁杂难懂,但是如果你能熟练地了解逻辑,无形中就加大了你的竞争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要学好逻辑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在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逻辑当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三段论。

一、三段论如何推理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

它包含: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前面大前提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

例如:所有努力的人都会成功,小明很努力,得出小明会成功。

那么三段论有哪些性质可以方便我们解呢?一个完整的三段论有特定的推理规则:首先在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而且每个概念出现的次数只能是两次;其次,在三段论的前提中,中间项必须周延一次,也就是说必须存在一个所有项,这里面要注意的是如果前提中出现了不周延的项,那么结论也一定是不周延的;最后,两个否定的前提是得不出任何结论的。

因为如果都是否定的判断词,中间项就起不到联接大、小项的中介作用,也就不能确定大、小项之间的关系。

根据三段论的推理规则的特点,看看能不能对做题有一些帮助:二、如何运用三段论例:有些导演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门。

以下如果哪一项如果为真,则最能保证上述论证的成立( )。

A.有些导演是大嗓门B.有些大胡子的导演不是大嗓门C.所有的导演都是大嗓门D.所有的大嗓门都是导演答案:C。

中公解析:如果补充C到题干,得到的三段论是:所有导演都是大嗓门;有些导演留大胡子;所以,有些留大胡子的是大嗓门。

这是有效三段论。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

这道题其实是一道求前提型的题目,也就是告诉我们一个前提和结论。

让我们求出另一个前提。

这里面需要我们知道三段论的第二个特点:中间项必须周延一次。

这里面给我们的前提是一个不周延的项,那我们缺少的那一项一定是一个周延的选项,只有C或D项有“所有”。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逻辑判断之三段论题型分析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逻辑判断之三段论题型分析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逻辑判断之三段论题型分析三段论是历年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逻辑判断类题目考察的重点之一,它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严谨的思维和缜密的逻辑。

与其他逻辑判断的题型相比,专家认为它有自己独立的解题技巧和思路,所以对其进行单独的分析和讲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题型主要分成结论型和前提型两种。

题型特征:选项题干“所有”,“有些”。

常见问法:由此可以推出/必然为真。

解题方法:(1)先排除:偷换概念、三段论的规则;(2)直接利用推理规则,正向思考;(3)画文氏图:所有画圈,有些画点;点可以无限放大,环状区间可以是空集;先画所有,后画有些。

【例题1】所有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都报考了公务员,有的报考公务员的是党员,所有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都没有报考公务员。

据此,可以推出:A.有的党员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B.有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是党员C.有的党员不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D.有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不是党员【答案】C。

中公解析:可通过画文氏图来解题。

根据题意,当各个概念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时,A、B、D三项均错误;报考公务员的党员一定不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故C项一定正确。

题型特征及问法:哪项是上述论证所必须的前提。

解题方法:(1)先排除,利用三段论的规则快速排除;(2)主谓拆分法:当题干中结论是“有些A是B”时,我们可将其拆成“有些A是X”和“所有X是B”两个前提,将这两个命题与题干中的前提条件进行匹配,找到缺少的那个前提。

【例题2】所有切实关心教师福利的校长,都被证明是管理得法的校长;而切实关心教师福利的校长,都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师住房上。

因此,那些不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师住房上的校长,都不是管理得法的校长。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项必须为真?A.中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是教师的福利中最为突出的问题B.所有管理得法的校长,都是关心教师福利的校长C.中青年教师的比例近年来普遍有了大的增长D.所有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师住房上的校长,都是管理得法的校长【答案】B。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论证类题目的4个窍门一、提问方式如果是前提、假设、基础的时候,绝大部分情况考的是搭桥或者是前提可行。

例1:某公共服务部门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去年没有群众针对该部门的服务工作提起投诉。

因此社会对于该部门去年的服务工作是满意的。

上述发言人的结论基于的假设是( )。

A. 该部门的投诉渠道不畅通,投诉信箱只是摆设B. 如果接到群众投诉,该部门会进行整改C 群众只要对该部门的服务不满意,就会提起投诉D. 上级对于该部门去年的服务工作十分满意我们可以看到这道题的提问方式是“上述发言人的结论基于的假设是”,所以该题绝大部分情况考的是搭桥或前提可行,而搭桥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选项当中即提到了论点,又提到了论据,该题的论点是:“社会对于该部门去年的服务工作是满意的。

”,该题的论据是:“去年没有群众针对该部门的服务工作提起投诉”,观察四个选项发现只有C选项符合,故本题应选C 。

二、加强型论证类题目,首选搭桥、前提可行例2:研究证明,吸烟所产生烟雾中的主要成分丙烯醛,是眼睛健康的“慢性杀手”,而橄榄油提取物羟基酪醇,能有效减缓这个“慢性杀手”给眼睛带来的伤害。

由此得出结论,常吃橄榄油能够让吸烟者眼晴远离伤害。

以下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 )A 羟基酪醇易于被人体吸收B.橄榄油含有其他有益于人体的物质C.常吃橄榄油的人视力优于不经常吃的人D.烟雾中还含有其他对视力有伤害的物质根据这道题的提问方式可知,这是一道加强型题目,我们知道加强型题目有针对论据、论点、论证过程的加强,其中对论证过程加强是最强的,而论证过程加强就搭桥或者前提可行,观察四个选项发现只要A是前提可行,故直接选A即可。

三、削弱型题目,首选否定论点的选项例3: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音kuí,一种变体的龙文)陶片。

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三段论解题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三段论解题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三段论解题技巧行测判断推理技巧:三段论解题技巧 (一)三段论的本质是传递,有四种标准形式。

(1)前提:所有A是B,所有B是C 结论:所有A是C。

(2)前提:所有A是B,所有B非C 结论:所有A非C。

(3)前提:有些A是B,所有B是C 结论:有些A是C。

(4)前提:有些A是B,所有B非C 结论:有些A非C。

(二)从考题上来说,三段论考察前提型和结论型,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前提型。

首先我们要会判断前提型的题目:题干会给出一局部前提,同时给出结论,问我们需要补充的前提是什么。

理解题型接下来就是破题,常用的是两种方式,特征法和主谓拆分法。

我们先理解三段论的标准形式所呈现的三个特征。

(1)三个概念,每个概念出现两次;(2)前提和结论中的否认词数量奇偶性一样;(3)前提中至少出现一个所有;我们以一道例题来看一下详细如何应用:【例1】在本届运动会上,所有参加自由泳比赛的运发动都参加了蛙泳比赛。

哪项陈述假如为真,可以推出“有些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发动没有参加自由泳比赛”?A.所有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发动也参加了蛙泳比赛B.有些参加蛙泳比赛的运发动参加了蝶泳比赛C.有些没有参加蛙泳比赛的运发动参加了蝶泳比赛D.有些没有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发动也没有参加蛙泳比赛【解析】C。

题干中三个概念“自由泳比赛”、“蛙泳比赛”、“蝶泳比赛”,其中“自由泳比赛”已经出现两次,所以还差“蛙泳比赛”和“蝶泳比赛”,选项不能排除;题干中结论出现了1次“否认词”,为奇数次,而前提没有否认词,为偶数次,所以前提也需要补充奇数个“否认词”,据此排除A、B、D,答案为C。

上述是利用特征法解题,接下来我们学习利用主谓拆分法来解题,在此之前先理解两个等价公式。

(1)有些A是B⇔有些B是A (2)所有A非B⇔所有B非A【例2】有些艺术家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门。

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A.有些艺术家是大嗓门B.所有大嗓门的人都是艺术家C.所有艺术家都是大嗓门D.有些大嗓门的人不是艺术家详细来说:1.将结论拆分成“是B+所有B”的形式,即“有些大胡子是B+所有B是大嗓门”2.将拆分的两句话对应到的前提中,确定B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必看:运用三段论快速解题在过去的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当中,我们看到三段论是作为必然性推理的一个重点来考察的,所以三段论这个知识点在将要进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不排除作为重点考察的题型。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列举了三种解题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明确问法
主要分为两种题型,一种是前提型;一种是结论型。

如果题干给出一个前提或多个前提以及一个结论,问必须补充下面哪一项作为前提,这种即是前提型;如果题干中给出了2 个或多个前提,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这种是结论型。

对于前提型题,主要用三段论的规律,快速排除错误选项,选出正选;针对结论型,主要运用画文氏图的方法解题。

例如:某些公务员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因此,某些行政管理专业的人做管理工作
上述推理如果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所有公务员都做管理工作
B.某些公务员不是做管理工作的
C.某些行政管理专业的人不是公务员
D.所有行政管理专业的人都是公务员
中公解析:这道题是典型的三段论前提型题目,如果根据语感来做需要逐一对比选项,且容易选在CD项。

但是这道题目如果根据解题步骤首先数概念,发现公务员和管理工作只出现一次;第二根据口诀前提有些结论有些,补所有;第三根据口诀不所有时结论中不出现概念(即公务员)紧跟所有对应A选项,整个解题只需5秒。

二、前提型对比选项
首先由两个含有共同项将两个前提结合在一起,从而得出一个新结论的演绎推理。

三段论由三个性质判断,即两个前提、一个结论,所以叫做“三段”论。

三段论的核心本质在于“传递”例如:(1)1<2,2<3,则1<3 ;(2)小A是四川人,所有四川人爱吃火锅,则小A爱吃火锅。

这些都是最简单的三段论中公教育版权。

1.找规律
三段论的四种标准形式
所有A 是B ,所有B 是C,则所有A 是C。

所有A 是B ,所有B 不是C,则所有A 不是C。

有些A 是B ,所有B 是C,则有些A 是C。

有些A 是B ,所有B 不是C,则有些A 不是C。

总结标准三段论:
(1)每个完整三段论,ABC三个词项都只出现2次;
(2)前提中含有些,结论是有些
(3)前提中含否,结论是否
(4)有些+有些推不出AC的关系
(5)否+否也推不出AC的关系
2.主谓拆分
例如:有些苹果是红色的,因此,有些红色的是可食用的。

\
三、结论型画图是法宝
用文氏图表示题干所给概念间的关系。

画图原则:先画所有,后画有些,所有画圈,有些画点,点可以无限扩大。

根据所画文氏图,对照选项,得出答案。

例如:所有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的人都被隔离了。

所有被隔离的人都与徐海华接触过。

假设上述命题为真,则下面哪一个命题也是真的?
A.可能有人没有接触过甲型H1N1流感患者,但接触过徐海华
B.徐海华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
C.所有与徐海华接触过的人都被隔离了
D.所有甲型H1N1流感患者都与徐海华接触过
中公解析:
\
只能得出所有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过的人都与徐海华接触过,不能得出徐海华一定就是患者,故B错,从图中可以很直观的看出C也错。

D为无关选项。

除了最小那个圈以外的环形即代表没有接触过甲型H1N1流感患者,但接触过徐海华,故
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