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物理—选修3-3】专练题(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编)

合集下载

2019年各地高考物理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编:选修3-3(含答案解析)

2019年各地高考物理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编:选修3-3(含答案解析)

13(2018广东茂名一模).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物体的温度升高,表示物体中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C.电流通过电阻后电阻发热,它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答案:B14(2018广东茂名一模).如图所示,一开口向右的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活塞可无摩擦移动且不漏气,气缸中间位置有一挡板,外界大气压为P。

初始时,活塞紧压挡板处。

现缓慢升高缸内气体温度,则图中能正确反应缸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的P—T 图象是答案:C33.(2018江西景德镇二检).【物理—选修3—3】(15分)(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两个物体只要温度相等,那么他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就相等;B.在自然界能的总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C.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可表述为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D.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E.1kg的0o C的冰比1kg的0o C的水的内能小些(2)(9分)如图所示,A、B气缸的长度均为60cm,截面积均为40cm2,C是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的、体积不计的活塞,D为阀门。

整个装置均由导热材料制成。

原来阀门关B ACD闭,A内有压强P A=2.4×105Pa的氧气.B内有压强P B=1.2×105Pa的氢气。

阀门打开后,活塞C向右移动,最后达到平衡.求:Ⅰ.活塞C移动的距离及平衡后B中气体的压强;Ⅱ.活塞C移动过程中B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简要说明理由)。

(假定氧气和氢气均视为理想气体,连接气缸的管道体积可忽略)33答案(1)ACE(2)解:对A部分气体有P A LS=P(L+X)S对B部分气体有P B LS=P(L-X)S可解得X=20cm P=1.8x105Pa活塞C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外界对B中气体做功,而气体发生等温变化,内能不变,故B中气体向外界放热2(2018上海青浦区期末)、下列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车床上车刀切削工件后发热 B.擦火柴时火柴头温度升高C.用肥皂水淋车刀后车刀降温 D.搓搓手就会觉得手发热答案:C3(2018上海青浦区期末)、关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1℃,也可以说温度升高1KB.温度由摄氏温度t升至2t,对应的热力学温度便由T升至2TC.绝对零度就是当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为零时,用实验方法测出的温度D.随着人类制冷技术的不断提高,总有一天绝对零度会达到答案:A10(2018上海青浦区期末)、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某一状态开始,先发生等容变化,接着又发生等压变化,能正确反映该过程的图像为下列图中的()答案:A18(2018上海青浦区期末)、如右图所示,上端封闭的玻璃管插在水银槽中,管内封闭着一段空气柱l,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若使玻璃管绕其最下端的水平轴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h和管内气体长度l将()A.h增大 B.h减小 C.l增大 D.l减小答案:BD3(2018上海松江区期末).下列关于分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物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和排斥产生的C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 0(平衡位置)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D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所以布朗运动也叫做热运动答案:C4(2018上海松江区期末).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艾绒,猛推推杆,可点燃艾绒。

2020年高考物理大题热点题型专练(七)——选修3-3

2020年高考物理大题热点题型专练(七)——选修3-3

绝密★启用前2020年高考物理大题热点题型专练(七)——选修3-3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计算题1.物理·选修3—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体表面相切 B.理想气体膨胀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小C.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D.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E.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竖直放置在水银槽中,保持水银槽液面上方的玻璃管的长度始终为109 cm 。

玻璃管中两水银柱中间为一段长为20cm l =的空气柱,空气柱下方高出水银槽面的水银柱长度35cm h =,空气柱上方的水银柱长度未知,玻璃管顶部为真空。

大气压强为075cmHg p =,环境温度为27 ℃。

求:(i )玻璃管中真空部分的长度;(ii )将空气柱的温度加热到多少摄氏度时,空气柱下方的水银柱变为高出水银槽面29 cm 。

1.答案:(1)ADE(2)(i )空气柱的压强为10p p h h '=-= 解得空气柱上方的水银柱的长度为=40cm h ' 真空部分的长度为14cm x H h l l h '=---=(ⅱ)升高温度时,封闭的空气先做等压变化,空气柱上方的水银柱向上移动,下方的水银柱保持不动,当空气柱上方的水银柱到达玻璃管顶部后,接着再升温,空气柱下方的水银柱向下移动。

对于空气柱,初状态有1040cmHg p p h =-= 120V S =()127327K 300K T =+= 末状态2029=46c g mH p p =-()2109402940V S S =--=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112212p V p V T T = 解得2690K 417T ==℃解析:(1)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体表面相切,选项A 正确;理想气体如果向真空膨胀,其温度并不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选项B 错误;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气压较低的原因,选项C 错误;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压强不变,体积增大,则温度一定升高,故选项D 正确;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选项E 正确。

高中物理选修3-3、3-5试题汇编含答案汇总

高中物理选修3-3、3-5试题汇编含答案汇总

高三物理选修3-3、3-5试题汇编含答案一、A .(选修模块3-3)(12分)⑴关于下列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 .乙图在用油膜法测分子大小时,多撒痱子粉比少撒好C .丙图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既与分子动能有关,也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D .丁图水黾停在水面上的缘由是水黾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⑵如图所示,两个相通的容器A 、B 间装有阀门S ,A 中充溢气体,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着微弱的引力,B 为真空。

打开阀门S 后,A 中的气体进入B 中,最终达到平衡,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气体的内能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气体的分子势能 (选填“削减”、“不变”或“增大”)。

⑶2015年2月,美国科学家创建出一种利用细菌将太阳能转化为液体燃料的“人造树叶”系统,使太阳能取代石油成为可能。

假设该“人造树叶”工作一段时间后,能将10-6g 的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 kg/m 3、摩尔质量M =1.8×10-2 kg/mol ,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6.0×1023mol -1。

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①被分解的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 ; ②一个水分子的体积V 。

C .(选修模块3-5)(12分)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链式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环境温度的上升而缩短C .中等核的比结合能最小,因此这些核是最稳定的D .依据E =mc 2可知,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和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着简洁的正比关系⑵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 =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多个能 量不同的光子,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 eV ,若用此光照耀到逸出功为2.75 eV 的光电管上,则加在该光电管上的遏止电压为 V 。

⑶太阳和很多恒星发光是内部核聚变的结果,核反应方程110111e H H X e b a ν+→++是太阳内部的很多核反应中的一种,其中01e 为正电子,v e 为中微子,① 确定核反应方程中a 、b 的值;②略二、A.(选修模块3-3)(12分)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淌性,又具有光学的各向异性B .微粒越大,撞击微粒的液体分子数量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C .太空中水滴成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S A B模拟气体压强产朝气理 丙 水黾停在水面上 丁 压紧的铅块会“粘”在一起 甲 油膜法测分子大小 乙 E /eV0 -0.54 -0.85 -13.612 3 4 5∞ n -3.40-1.51甲UIO 乙 D .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次数削减,气体的压强肯定减小⑵如图,用带孔橡皮塞把塑料瓶口塞住,向瓶内快速打气,在瓶塞弹出前,外界对气体做功15J ,橡皮塞的质量为20g ,橡皮塞被弹出的速度 为10m/s ,若橡皮塞增加的动能占气体对外做功的10%,瓶内的气体作为志向气体。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用优编提分练:选修3-3专练(二)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用优编提分练:选修3-3专练(二)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气体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B.对于同一理想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
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E.在阳光照射下,可以观察到教室空气中飞舞的灰尘做无规则运动,灰尘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用优编提分练:选修3-3专练(二)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1.(1)(20xx·广东省高考第一次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1 kg 0 ℃的冰比1 kg 0 ℃的水的体积大,说明1 kg 0 ℃冰的内能比1 kg 0 ℃水的内能大
图1
①活塞恰好上升到汽缸顶部时气体的温度和气体吸收的热量;
②当加热到热力学温度为3T1时气体的压强.
答案 (1)CDE (2)见解析
解析 (1)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大量液体分子撞击固体微粒形成的,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A错误;0 ℃的水凝固成冰时放出热量,所以1 kg 0 ℃的水的内能比1 kg 0 ℃的冰的内能大,B错误;密封在容积不变的容器内的气体,若温度升高,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增加,故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C正确;当系统不受外界影响且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时,其内部各部分状态参量将会相同,D正确;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非晶体沿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是一样的,E正确.
(2)①开始加热后活塞上升的过程中封闭气体做等压变化,V1=LS,V2=2LS,

2020年复习必做【模拟试题】高考物理试卷汇编(选修3-3)复习专用试卷

2020年复习必做【模拟试题】高考物理试卷汇编(选修3-3)复习专用试卷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精心收集**整理制作)2010年高考物理试卷汇编(选修3-3)热学1、(全国卷Ⅰ)19.右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当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答案】BC【解析】分子间距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即r0= r2。

当r小于r1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大于r1小于r2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大于r2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A错BC对。

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斥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D错误。

2、(全国卷Ⅱ)16.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a 、b两部分。

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

在此过程中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答案】BD【解析】绝热容器内的稀薄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Q=0。

稀薄气体向真空中扩散没有做功,W=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稀薄气体的内能不变,则温度不变。

稀薄气体扩散体积增大,压强必减小。

选项BD正确。

3、(上海理综)6.民间常用“拔火罐”来治疗某些疾病,方法是将点燃的纸片放入一个小罐内,当纸片燃烧完时,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被“吸”在皮肤上。

其原因是,当火罐内的气体()。

A.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B .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压强减小C .压强不变时,温度降低,体积减小D .质量不变时,压强增大,体积减小 答案:B4、(上海物理)10.如图,玻璃管内封闭了一段气体,气柱长度为l ,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 。

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上提起一段距离,则()(A )h 、l 均变大 (B )h 、l 均变小 (C )h 变大l 变小(D )h 变小l 变大【答案】D【解析】根据玻意尔定律:pV=PS l c =,S 一定,l 变大,p 变小,根据0p p gh ρ=-,h 变大,选项D 正确。

(京津琼)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用优编提分练:选修3-3专练(一)

(京津琼)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用优编提分练:选修3-3专练(一)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选修3-3专练(一)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从而转化为机械能B.将两个分子由距离极近移动到相距无穷远处的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当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若气体等温膨胀,则气体对外做功且内能增大D.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所以液体存在表面张力E.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2)如图1所示,两竖直且正对放置的导热汽缸底部由细管道(体积忽略不计)连通,两活塞a、b(厚度不计)用刚性轻杆相连,可在两汽缸内无摩擦地移动.上、下两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1=10 cm2、S2=20 cm2,两活塞总质量为M=5 kg,两汽缸高度均为H=10 cm.两汽缸与细管道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系统平衡时活塞a、b到缸底部距离均为L=5 cm.已知大气压强p0=1.0×105 Pa,环境温度T0=300 K,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图1①若缓慢升高环境温度,使一活塞缓慢移到对应汽缸的底部,求此时环境的温度.②若保持温度不变,用竖直向下的力缓慢推活塞b,直到活塞b到达汽缸底部,求此过程中推力的最大值.答案(1)BCD (2)①400 K②75 N解析(1)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从而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将两个分子由距离极近移动到相距无穷远的过程中,分子力先是斥力后是引力,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B正确;当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若气体等温膨胀,气体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气体内能增加,同时由于气体体积增大,气体要对外界做功,故C正确;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则液体表面分子间表现为相互吸引,所以存在表面张力,故D正确;气体的体积增大,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减少,如果温度升高,气体分子撞击器壁的速率增大,对器壁的压力增大,气体的压强可能增大、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故E 错误.(2)①汽缸内气体压强不变,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变大,故活塞向上移动由盖-吕萨克定律有:LS 1+LS 2T 0=HS 2T解得:T =400 K②设向下推动的距离为x 时,气体压强为p由平衡条件得:p 0S 1+pS 2=Mg +p 0S 2+pS 1+F当F =0时,可得初始状态气体压强p 1=1.5×105 Pa缓慢向下推活塞b 的过程,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 p (LS 1+xS 1+LS 2-xS 2)=p 1(LS 1+LS 2)联立以上各式得:F =150x 15-x =15015x-1(0≤x ≤5 cm) 当x =5 cm 时,F 最大,F m =75 N.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 .一定质量的0 ℃的水变成0 ℃的冰,体积膨胀,分子势能减小B .硬币可以浮在平静的水面上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C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D =V S 的V 是指油滴溶液的体积D .热平衡是指一个系统内部的状态不再改变时所处的状态E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 0(平衡位置)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2)如图2所示,一个圆筒形导热汽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内有活塞,其横截面积为S =1×10-4 m 2,质量为m =1 kg ,活塞与汽缸之间无摩擦且不漏气,其内密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柱高度h =0.2 m .已知大气压强p 0=1.0×105 Pa ,取g =10 m/s 2.图2①如果在活塞上缓慢堆放一定质量的细砂,气柱高度变为原来的23,求砂子的质量并判断此过程理想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②如果在①基础上给汽缸底缓慢加热,使活塞恢复到原高度,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 5 J ,求气体内能的增量.答案 (1)ABE (2)见解析解析 (1)0 ℃的水变成0 ℃的冰,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同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小,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减小,故A 正确;水面能托住小硬币不下沉主要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故B 正确;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D =V S的V 是指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故C 错误;热平衡是指一个系统内部各部分温度相等的状态,故D 错误;设分子的平衡距离为r 0,分子间的距离为r ,当r >r 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当r <r 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故当r =r 0时,分子力为0,分子势能最小,故E 正确.(2)①因为缓慢放置砂子,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 1V 1=p 2V 2 p 1=p 0+mg S ,p 2=p 0+mg +m 砂g SV 1=hS ,V 2=23hS代入数据解得m 砂=1 kg因为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理想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所以此过程理想气体放热.②使活塞恢复到原高度的过程,气体压强不变,气体对外做功W =-p 2ΔV =-2 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 +Q所以气体内能的增量为3 J.。

高中物理:选修3-3 最新真题和模拟题汇编

高中物理:选修3-3 最新真题和模拟题汇编

选修3-3 最新真题与模拟汇编【真题再现】1.(10分)热等静压设备广泛用于材料加工中。

该设备工作时,先在室温下把惰性气体用压缩机压入到一个预抽真空的炉腔中,然后炉腔升温,利用高温高气压环境对放入炉腔中的材料加工处理,改善其性能。

一台热等静压设备的炉腔中某次放入固体材料后剩余的容积为0.13 m 3,炉腔抽真空后,在室温下用压缩机将10瓶氩气压入到炉腔中。

已知每瓶氩气的容积为3.2×10-2 m 3,使用前瓶中气体压强为1.5×107 Pa ,使用后瓶中剩余气体压强为2.0×106 Pa ;室温温度为27 ℃。

氩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1)求压入氩气后炉腔中气体在室温下的压强;(2)将压入氩气后的炉腔加热到1 227 ℃,求此时炉腔中气体的压强。

【答案】(1)p 2=3.2×107 Pa (2)p 3=1.6×108 Pa 【解析】(1)设初始时每瓶气体的体积为V 0,压强为p 0;使用后气瓶中剩余气体的压强为p 1。

假设体积为V 0、压强为p 0的气体压强变为p 1时,其体积膨胀为V 1。

由玻意耳定律 p 0V 0=p 1V 1 ①被压入进炉腔的气体在室温和p 1条件下的体积为10V V V '=- ②设10瓶气体压入完成后炉腔中气体的压强为p 2,体积为V 2。

由玻意耳定律 p 2V 2=10p 11V ' ③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p 2=3.2×107 Pa ④(2)设加热前炉腔的温度为T 0,加热后炉腔温度为T 1,气体压强为p 3,由查理定律3210p p T T = ⑤ 联立④⑤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p 3=1.6×108 Pa ⑥2.(5分)某容器中的空气被光滑活塞封住,容器和活塞绝热性能良好,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初始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与外界相同,压强大于外界。

现使活塞缓慢移动,直至容器中的空气压强与外界相同。

专题15 选修3-3-三年(2018-2020)高考真题物理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15 选修3-3-三年(2018-2020)高考真题物理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15 选修3-3 1.(2020山东卷)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a→b、b→c、c→a三个过程后回到初始状态a,

其p-V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三个状态的坐标分别为a(V0, 2p0)、 b(2V0,p0)、c(3V0,2p0)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在a→b过程中对外界做的功小于在b→c过程中对外界做的功 B.气体在a→b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在b→c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C.在c→a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小于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 D.气体在c→a过程中内能的减少量大于b→c过程中内能的增加量 2.(2020年天津卷)水枪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常见的气压式水枪储水罐示意如图。从储水罐充气口充入

气体,达到一定压强后,关闭充气口。扣动扳机将阀门M打开,水即从枪口喷出。若在不断喷出的过程中,罐内气体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则气体

A.压强变大 B.对外界做功 C.对外界放热 D.分子平均动能变大 3.(2020江苏卷)玻璃的出现和使用在人类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非晶体。下列关于玻璃

的说法正确的有 A.没有固定的熔点 B.天然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C.沿不同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 D.分子在空间上周期性排列 4.(2020新课标Ⅱ卷)下列关于能量转换过程的叙述,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有_______,不违背热力学第

一定律、但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有_______。 A.汽车通过燃烧汽油获得动力并向空气中散热 B.冷水倒入保温杯后,冷水和杯子的温度都变得更低 C.某新型热机工作时将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D.冰箱的制冷机工作时从箱内低温环境中提取热量散发到温度较高的室内 5.(2020江苏卷)一瓶酒精用了一些后,把瓶盖拧紧,不久瓶内液面上方形成了酒精的饱和汽,此时_____(选填“有”或“没有”)酒精分子从液面飞出。当温度升高时,瓶中酒精饱和汽的密度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2020新课标Ⅰ卷)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r的关系如图所示,r= r1时,F=0。分子间势能由r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全国卷【物理—选修3-3】专练题(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编) 高考全国卷【物理—选修3-3】专练题(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编)含答案及解析 第(1)页 高考全国卷【物理—选修3-3】专练题(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编)试题部分 一、近五年高考全国卷真题 1、【2018年全国卷Ⅰ】 【物理—选修3-3】(15分) (1)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过程①、

②、③、④到达状态e,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 B.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C.过程④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状态c、d的内能相等 E.状态d的压强比状态b的压强小 (2) 如图,容积为V的汽缸由导热材料制成,面积为S的活塞将汽缸分成容积相等的上下两

部分,汽缸上部通过细管与装有某种液体的容器相连,细管上有一阀门K。开始时,K关闭,汽缸内上下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为p0, 现将K打开,容器内的液体缓慢地流入汽缸,当流入

的液体体积为时,将K关闭,活塞平衡时其下方气体的体积减小了,不计活塞的质量和体积,外界温度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流入汽缸内液体的质量。 高考全国卷【物理—选修3-3】专练题(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编)

高考全国卷【物理—选修3-3】专练题(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编)含答案及解析 第(2)页 2、【2018年全国卷II】 【物理—选修3-3】(15分) (1) 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 B.气体的内能包括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 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 D.气体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 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2) 如图,一竖直放置的气缸上端开口,气缸壁内有卡口a和b,a、b间距为h,a距缸底

的高度为H;活塞只能在a、b间移动,其下方密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已知活塞质量为m,面积为S,厚度可忽略;活塞和汽缸壁均绝热,不计他们之间的摩擦。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上、下方气体压强均为p0,温度均为T0。现用电热丝缓慢加热气缸中的气体,直至活塞刚好到达b处。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温度以及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的功。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3、【2018年全国卷Ⅲ】 【物理—选修3-3】(15分) (1) 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其过

程如p-V图中从a到b的直线所示。在此过程中______。 高考全国卷【物理—选修3-3】专练题(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编)

高考全国卷【物理—选修3-3】专练题(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编)含答案及解析 第(3)页 A.气体温度一直降低

B.气体内能一直增加

C.气体一直对外做功

D.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

E.气体吸收的热量一直全部用于对外做功

(2) 在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U形细玻璃管内有一股水银柱,水银柱的两端各封闭有一段

空气。当U形管两端竖直朝上时,左、右两边空气柱的长度分别为l1=18.0 cm和l2=12.0 cm,左边气体的压强为12.0 cmHg。现将U形管缓慢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没有气体从管的一边通过水银逸入另一边。求U形管平放时两边空气柱的长度。在整个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

4、【2017年全国卷Ⅰ】 【物理—选修3-3】(15分) (1)氧气分子在0C和100C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 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 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C时的情形 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 高考全国卷【物理—选修3-3】专练题(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编) 高考全国卷【物理—选修3-3】专练题(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编)含答案及解析 第(4)页 E.与0C时相比,100C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 (2) 如图,容积均为V的汽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2K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1K、3K;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2K、3K,通过1K给汽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0p的3倍后关闭1K,已知室温为27C,汽缸导热。

(i)打开2K,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 (ii)接着打开3K,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 (iii)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C,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

5、【2017年全国卷II】 【物理—选修3-3】(15分)(1)如图,用隔板将一绝热汽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现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汽缸。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回到原来的体积。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 B.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 C.在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D.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E.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2) 一热气球体积为V,内部充有温度为Ta的热空气,气球外冷空气的温度为Tb。已知空气

在1个大气压、温度为T0时的密度为ρ0,该气球内、外的气压始终都为1个大气压,重力高考全国卷【物理—选修3-3】专练题(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编) 高考全国卷【物理—选修3-3】专练题(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编)含答案及解析 第(5)页 加速度大小为g。 (i)求该热气球所受浮力的大小; (ii)求该热气球内空气所受的重力; (iii)设充气前热气球的质量为m0,求充气后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

6、【2017年全国卷Ⅲ】 【物理—选修3-3】(15分) (1)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经过等容过程ab到达状态b,再经过等温过程bc到达状态c,最后经等压过程ca回到初态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过程ab中气体的内能增加 B.在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C.在过程ab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D.在过程bc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E.在过程c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2)一种测量稀薄气体压强的仪器如图(a)所示,玻璃泡M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通两竖直玻璃细管K1和K2.K1长为l,顶端封闭,K2上端与待测气体连通;M下端经橡皮软管与充有水银的容器R连通.开始测量时,M与K2相通;逐渐提升R,直到K2中水银面与K1顶端等高,此时水银已进入K1,且K1中水银面比顶端低h,如图(b)所示.设测量过程中温度、与K2

相通的待测气体的压强均保持不变.已知K1和K2的内径均为d,M的容积为V0,水银的密

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高考全国卷【物理—选修3-3】专练题(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编)

高考全国卷【物理—选修3-3】专练题(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编)含答案及解析 第(6)页 (ⅰ)待测气体的压强; (ⅱ)该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压强.

7、【2016年全国卷Ⅰ】 【物理—选修3-3】(15分)(1) 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B.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 C.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 D.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学科&网 E.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 (2) 在水下气泡内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两压强差Δp与气泡半径r之间

的关系为Δp=2σr,其中σ=0.070 N/m。现让水下10 m处一半径为0.50 cm的气泡缓慢上升,已知大气压强p0=1.0×105 Pa,水的密度ρ=1.0×103 kg/m3,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 (i)求在水下10 m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 (ii)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

8、【2016年全国卷II】 【物理—选修3-3】(15分)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等温或等压过程ab、bc、cd、da回到原状态,其p–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对角线ac的延长线过原点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高考全国卷【物理—选修3-3】专练题(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编)

高考全国卷【物理—选修3-3】专练题(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编)含答案及解析 第(7)页 A.气体在a、c两状态的体积相等 B.气体在状态a时的内能大于它在状态c时的内能 C.在过程cd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D.在过程d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小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E.在过程bc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等于在过程da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2) 一氧气瓶的容积为0.08 m3,开始时瓶中氧气的压强为20个大气压。某实验室每天消耗1个大气压的氧气0.36 m3。当氧气瓶中的压强降低到2个大气压时,需重新充气。若氧气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这瓶氧气重新充气前可供该实验室使用多少天。

9、【2016年全国卷Ⅲ】 【物理—选修3-3】(15分)(1) 关于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 B.气体温度不变,整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内能越大 C.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 D.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E.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2) 一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汞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所示。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汞柱高度相等时为止。求此时右侧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p0=75.0 cmHg。环境温度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