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心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情绪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情绪的影响

22 . 2组治疗效果 比较见表 2 。
表 2 治疗 6个月后 2组病灶吸收情 况比较
n =6 , ( ) 0例 %
孤独 自悲 、 悲观等 , 忧郁 有时抑 郁情 绪给患 者造成 的痛苦 和危
害 比肺结 核弓 起的器 质性 损害 更为 严重和持 久。过 度的心理 I 反应可破坏心理平衡 , 加重病情… 。因而 医护人 员应经常 与患 者谈心 , 对不 同类型不 同病情 的患者 有计 划 、 目的的进行 与 有 病情有关 的护理 、 保健 、 消毒隔离及心理卫生 知识 教育 , 使他 促 们 自觉地接受护理 汁划 , 自觉地采纳有益 于患者 的健康 行为和
患者“ 现身说法 ” 会起 到事半 功倍 的效 果。
12 2 心理疗法 : .. 由于 M R33 D 一 患者病前 所制定 的各种 生活计 3
14 统计学 分析 焦 虑程度 f痫灶 吸收程度属 等级资料 , . ¨ 应
用秩和检验 , <00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5
2 结 果
成患者经济和精神上 的双重 负担 , 患者情 绪不 稳定 , 出现焦 易 虑、 恐惧 、 抑郁和孤 独感 等消极情 绪。医护 人员通 过合理 的沟
通技巧 , 有针对性 的进行结 核病 的宣传 教育 , 使他 们 了解 结核 病的病因 、 诱因 、 性质 、 用药 、 愈后 、 传播途径 等。帮 助他们纠正 错误的认识 , 让患者知道 在疾 病的 发生 、 发展及 转归过 程 中都
44 9
E 医药 20 09年 2 第 3 卷 第 4期 月 1
H bi ei l or l20 , 0 3 , . ee M d a Ju a,09v l l c n № 4

护 理 园地 ・

耐药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现状

耐药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现状

耐药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现状摘要:对耐药结核病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进行综述,分析耐药结核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提高耐药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结核病耐药依从性【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070-011耐药结核病的流行情况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引起的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

耐药肺结核患者(mdr-tb)是指痰结核病菌阳性的病人,对异烟肼(h)、利福平(r)以及其他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1]。

近年来随着hiv感染的蔓延及流动人口的增加,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播更加的广泛。

我国耐药肺结核患者占全球患者总数的25%,名列第1位[2]。

2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的依从性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具有治疗时间长、治疗难度大、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等特点,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是治疗成败的关健。

依从性是指病人对规定执行的医疗护理或科研的试验措施,其接受和服从的客观行为和程度[3]。

依从性差表现为不规则服药、中断治疗或间断治疗,结核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是结核病控制的重要环节。

我国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情况不容乐观。

在2000年的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显示,接受治疗的病人中,中断治疗或间断治疗的情况严重中断治疗率达43.6%,间断治疗率大于29.1%,而规则治疗率仅为27.3%[4]。

3依从性的影响因素3.1社会人口学特征。

目前的研究表明,结核病治疗的依从性与患者家庭的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等有关。

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是一个长期服药的过程,经济负担较重,虽然我国大部分地区为结核病患者提供免费的药物治疗,但是结核病相关的检查和辅助用药费用等不低[5],对于家庭经济本来就不宽裕的患者来说,经济是他们坚持完成治疗的最大障碍[6]。

受教育的程度低,对结核病的认识不足,从而中断治疗或间断治疗。

另外研究表明,结核病治疗的依从性可能和年龄有关,但他们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提高耐多药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护理

提高耐多药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护理

提高耐多药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护理河北省胸科医院田艳茹郑荣坤赵书云耐多药结核病(MOR—TB)是指结核病患者感染M.TB,体外被证实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这两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1]。

MOR—TB的产生给结核病控制工作带来了严重威胁和挑战,其严重性在于:第一上治疗困难;第二是患者负担加重,MOR—TB患者要长时间使用二线结核药物,不仅效果不理想,而且价格比一线药物贵;第三是伴随病程延长,患者痛苦增大而出现并发症;第四好似传染期延长,危害性加大;第五是耐多药患者到处求医,四处活动传染机会增多,传染面扩大,这就产生了耐多药结核病传播的“放大效应”[2]。

由此患者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变化,其中最常见的是过度焦虑,而过度焦虑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作为结核病一线的护理工作者,做好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家庭护理致关重要,现将90例患者提高依从性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4月至2月在我科住院的MOR—TB患者90例,男52例,女38例,其中初治者3例,复治者67例。

2.MOR—TB发生的原因耐药结核病的产生有微生物、临床以及规划方面的原因[3]。

2.1耐药性是基因突变引起药物对突变药的效力降低造成的。

2.2诊断不及时。

2.3防痨知识欠缺,疗程不足,不充分或不正确的治疗,如单药治疗;不合理化疗方案、用药剂量不足或不规律治疗、疗程不足或中断治疗、服药方法不当。

2.4治疗监测不到位。

2.5治疗依从性差。

2.6抗结核药物吸收不良。

3.耐多药结核病的预防3.1坚持合理化疗,防止乱加药,避免假“联合”及“单药”治疗。

3.2坚持规律治疗,完成全程的原则,防止间断用药。

3.3坚持既治又管,防止只治不管。

3.4坚持初治彻底,防止初治变复治。

4.护理4.1心理护理4.1.1建立信心心理护理是建立在护士与患者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所以首先必须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以了解患者目前的心理状态,解决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使治疗依从性提高。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新进展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新进展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新进展【摘要】耐多药肺结核疾病具有病程长、治疗费用高、传染性等特征,导致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容易伴有多种不良心理状态,因此,对该类疾病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意义重大,同时采取相关的心理护理指导,利于提高护理干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心理护理;进展;耐多药肺结核结核病(TB)是一类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且目前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形势仍然较为严峻。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指的是结核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等多种药物具有耐药性的结核患者,主要发生对象为督导短程化疗等患者,该类疾病患者由于长时间给予结核药物,使得体内具有具有的耐药性,增加了疾病治疗的难度,延长了治疗周期,患者承受的经济、心理压力较大,容易伴有焦虑、自闭、抑郁、疑惑等多种不良情绪,不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1]。

近些年来,随着多种护理模式的发展进步,心理因素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地位显现,目前国内外关于心理因素对慢性疾病的研究论文较多,许多学者认为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干预效果较为显著。

为此,本文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点、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等内容进行系统的阐述。

1 心理健康状态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某些患者恐惧、疑惑感较显著,主要是由于疾病治疗长时间未见效,对治疗方案持怀疑态度,导致引发疑惑、恐惧等心理状态。

某些患者较为焦虑、抑郁,主要存在于家庭条件较差的患者,加之长时间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对身心的影响,降低了患者心理承受力,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

2 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2.1 生理机能耐多药肺结核属于一类慢性传染疾病,主要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肺部引发,伴有咳嗽、地热、胸闷、喘憋等情况,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长时间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部分患者伴有头晕、恶心、食欲降低、皮肤瘙痒、肝功能降低等不良情况,身心负担加重,容易引发不良情绪。

2.2 社会因素若患者为工人、农民、无业者等情况,心理状态较差,其中农民、工人主要是由于患病后减少了劳动强度,影响到日常生活与工作,无业者主要是由于自身家庭条件不好,需要多方面的生活补助维持日常开销。

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心理干预

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心理干预

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心理干预发表时间:2013-02-22T10:04:34.9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5期供稿作者:吴海红[导读] 耐多药肺结核(MDR—TB)是指结核病人感染的结核杆菌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吴海红(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 222000)【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耐多药结核病人(MDR—TB)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MDR—TB进行观察,评估入院时的心理活动及出院时的心理状态。

结果心理干预前后各种心理问题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MDR—TB病人的心理问题,明显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心理分析心里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039-02耐多药肺结核(MDR—TB)是指结核病人感染的结核杆菌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1]。

MDR—TB是导致难治结核病的根源,5年存活率仅为50%[2]。

我院为中国全球盖茨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的定点医院,实行耐多药结核病免费治疗(由全球基金会提供),病人已不需要承担高昂的医药费用。

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科共收治6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住院治疗。

许多病人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恐惧悲观失望,信心不足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3],这些负性情绪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本科根据这类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1 一般情况:本文64例耐多药肺结核,均为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住院确诊患者。

并符合耐多药肺结核的诊断。

即经正规或不正规化疗的间断或持续排菌达2年以上的患者,男性44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20岁,平均46.3岁,病程最长33年,最短2.5年,胸片病灶在2个肺野以上者61例。

1.2 耐多药肺结核的形成,由于各种原因不规则用药所致58例(90.6%),其中包括患者方面,医护方面及客观因素 (经济困难及肝损坏)。

护理干预方法和程度不同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方法和程度不同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健康护理·85护理干预方法和程度不同对肺结核龄为41.22±3.76岁。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方法,根据肺结核病情,给予相应指导,要求患者严格执行医嘱,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风险。

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评估护理需求。

肺结核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护理人员为其建立健康管理档案,详细填写患者的就诊情况。

在健康档案中提取关键内容,结合患者的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等,分析患者的护理需求及健康风险。

根据反馈情况,对患者等,方便日后随访时使用;在电话随访中提醒患者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肺结核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此评价患者肺结核疾病知晓率,包括病因、症状、用药、并发症及预防知识等,做好详细记录。

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包括坚持服药、自我监测、行为改变、定时复诊4项,评分越高说明患者治疗依从性越好。

1.4 统计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s )”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 (%)”表示,2 结果2.1 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观察组患者对肺结核的病因、症状、用药、并发症及预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依从性对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坚持服药、自我监测、行为改变、定时复诊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研究发现,肺结核主要经由呼吸道传播,是临床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可引发严重的肺部感染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结核病患者治疗周期长,如果患者不能严格遵医嘱用药,不仅会增加耐药性,同时也会增加复发风险,产生严重危害。

为肺结核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包括针对性心理指导、健康宣导及个体化护理干预等,能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支持健康教育论文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支持健康教育论文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心理支持;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 r52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 tb):结核病感染的结核杆菌体外被证实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其主要原因是不规范治疗和直接感染耐药结核菌,据我国2007-2008年开展的全国肺结核耐药基线调查初步结果推算,我国每年新发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约12万例,其中80%为农村患者[1],由于治疗费用高、技术难度大、治疗周期长等问题,2011年1月中国卫生部-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项目在我院正式启动,我院承担耐药肺结核病收治任务,从2月15日至4月30日我科共收治耐药肺结核病患者39例,针对耐药肺结核的特点,采取有效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耐药肺结核患者诊断符合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与疾病系统合作管理耐多药肺结核试点研究实施细则,其中男28例,女11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40岁,耐多药肺结核36例,单耐利福平3例,最长病史11年,最短1月余。

1.2 临床特点本组患者痰菌涂片阳性率为100%、发热为60%、合并糖尿病为40%、咯血为12.5%.均有不同程度恐惧害怕、悲观消极、动摇厌倦、盲目轻率等不良心理反应。

2 心理支持2.1 恐惧害怕抗结核病化疗对控制结核病起决定性作用,合理化疗可使病灶内细菌消灭最终达到治愈[2]。

由于患者缺乏相关知识,98%患者存在恐惧害怕心理,尤其是咯血患者。

医护人员应比较详细介绍病情和对耐药肺结核的治疗办法及效果,让患者了解虽然病情较严重,但当今的医疗技术和药物对控制耐药肺结核病还是有办法的。

2.2 悲观消极加强心理疏导,积极乐观情绪可增强机体免疫,加快患者康复[3]。

因患者80%来自农村,而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费用是普通肺结核病的100倍,治疗时间长达2年,是普通肺结核病3-4倍.因治疗时间长费用高,大多数患者存在悲观消极情绪,医护人员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用社会保险与新农村合作医疗和盖茨基金报销政策来消除患者因经济困难所产生的心理负担。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相结合对提高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相结合对提高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相结合对提高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张俊琴摘要:[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相结合对提高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对发现的35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在入院后分别给予相关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通过设计的问卷了解病人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认知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的改变。

[结果]通过对入院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病人进行相关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病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治疗依从性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住院后给予相关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和减少耐多药结核病传播。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依从性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11.016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4B-0982-03 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时间目前至少为18个月,即便如此长的时间,其治愈率也一般在50%~60%,甚至更低。

部分病人由于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或效果暂时不明显失去信心而停药,或对该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治疗依从性差,随意中断治疗等原因,导致无理想的转归结果[1]。

本研究利用中国卫生部-比尔盖茨结核病项目,对纳入项目治疗的病人采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相结合方式,以期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多药结核病在社会上的传播。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1年9月开封市结核防治所登记并收住院治疗至少1个月的耐多药肺结核病人。

1.2 方法1.2.1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通过对开封市所辖县区结核病防治机构登记发现的全部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传统培养和药敏试验检测,对确诊的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提供住院治疗的同时,进行相关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具体内容如下。

1.2.1.1 心理护理 ①许多病人在入院后得知自己患病后陷入一种极度的精神痛苦和心理折磨中,甚至出现典型的焦虑、恐惧、抑郁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对照组患者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t =3 . 7 8 , P< 0 . 0 1 ) 。干预 组患者社会 支持 度得分 ( 4 3 . 9 5±5 . 8 6 ) 高 于对 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6 . 9 4, P< 0 . 0 1 ) 。第 3个月末治疗依从率干预组 ( 9 4 . 2 9 %) 较 对照组 ( 7 4 . 2 9 %) 明显提 高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8 . 9 3 , P< 0 . O 1 ) 。结论 耐 多药结核病 患者 罹患心理 疾病 的危险程度 高, 总体社 会 支持 度得分低 , 心理干预可改善 并有效提 高治疗的依从性。
中选择 8 6例 , 其 中男 5 6例 , 女3 0例 , 年龄 3 4~ 7 6岁 , 平均 ( 4 8 ± 3 . 8 ) 岁。排 除标准 : ( 1 ) 精神疾病 史 ; ( 2 ) 神 经 系统病史 ; ( 3 ) 严重躯体疾病 。 1 . 2 方法 本研究采用 K e s s l e r 1 0量表 ( t h e 1 0一 i t e m
值, 总分 为 1 0~5 0分。根 据 澳 大 利 亚 在 2 0 0 0年 和 2 0 0 1 年全 国健康调查 中的使 用的截断值 作为标 准 , 将 心理 疾患 和危 险水平 划分 四个 等级 : 1 0~1 5分 ( 危 险 水平低 ) 、 1 6~ 2 1 分( 危险水平 中等 ) 、 2 2~ 2 9分 ( 危 险
究心 理干预对广州市 MD R— T B患者治疗依从 性 的影 响, 从 而寻找合理 的心理干 预方法 , 提高 M D R—T B患
者治疗 的依从性 。
1 资 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在2 0 1 2年 4月 1日至 2 0 1 4年4月 3 0
日期 问于广州市确诊并 登记治疗 的 MD R— T B患者 当
【 关键词 】 心理状况 ; 耐 t i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t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 M D R~ T B ) 指 至少 同时耐 异烟 肼 、 利 福平两 种及 以上 抗结 核药物的结核分枝 杆菌 引起 的结 核病 。近年 来 , 我 国耐 多药结 核病疫 情 发展 迅速 , 是 世 界上 2 7个 耐 药 结核病 高负 担 国家之 一 。据 估 计 ,中 国每 年新 发 M D R— T B患者约有 1 2万 , 占世界新发 MD R— T B患者 人数的 1 / 4 。MD R— T B患者治疗 依从 性差 、 化 疗方 案 不合 理 、 治疗 管理不 规范等 问题 , 增加 了 M D R—T B治 疗 的难 度 , 其 中又 以患者 治疗 依从 性 低 为 首要 原 因。
预 组 增 加 心 理 干 预 措 施 。3个 月后 对 两 组 患 者 的 心 理 状 况 及 治 疗依 从 率进 行 比较 。 结 果 两 组 患 者 在 干 预 前 患
心理 疾患的危险程度 高, 社会 支持度得分较低 。心理 干预后 , 干预组 患者 K 1 0量表得 分是 ( 1 8 . 4 2± 6 . 3 7 ) , 明显低
水平 高) 、 3 0~ 5 0分 ( 危险水平很高 ) C 3 3 。 1 . 4 分组及 治疗 采用抽签 法将存 在危险水 平 中等 以上 的 7 0例患者作 为研究 对象 并随机 分为 干预组 和 对照组 , 每组 3 5例 。两组均给予个体化方 案治疗 。干 预组在个体化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心理 干预措施 。心 理干 预措施 主要是 以支持疗 法为主 , 其 中包括 心理咨 询、 心理暗示 、 生物反馈疗法等 。对于 出现较 为严重 的 躯体 化症状 的患者可 酌情给 予阿米替林 、 阿普 唑仑等 心理药物治疗 。心理 干预共 3次 , 第 1次于 治疗 确诊 后 的首周 内进行 , 以后 2次每个 月 1 次, 需药物 治疗 的 患者每 2周复诊 1 次 。两组均记 录干预前后 K 1 0量表 评分及社会支持度得分 , 进行组 间比较 。第 3 个 月末结
陈殉 殉 , 钟球。 ,周琳 ,高翠 南 ,吴惠 忠
广东省结核病控制 中心 防治科, 研 究生导师办公室 , 主任办公室 , 门诊部 ( 广J , 、 I 『 5 1 0 6 3 0 )
【 摘要 】 目的
分析 心理干预 对广州 I 市耐多药结核病 患者 治疗依从 性 的影响。方法 采 用 K e s s l e r 1 0量表

1 4 6 2・
广 东医学
2 0 1 5年 5月 第 3 6卷第 9期
G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Ma y . 2 0 1 5, V o 1 .3 6 ,N o .9
I 】 缶


心 理 干 预 对 耐 多 药结 核病 患者 治 疗 依 从 性 的 影 响
( K I O ) 和社会 支持评定量表 ( S S R S ) , 对在 广州市确诊 并登记 治疗 的耐 多药结核 病 患者 中选择 罹 患心理疾病 危 险
水平 中等 以上的患者 7 O例进行研 究 , 患者随机分为 干预 和对照两组 , 每组 3 5例 , 两组 均给 予个体化方案 治疗, 干
治疗依从性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疗 的整个过程 中遵从 医 嘱和治疗 的程度 。而 MD R—T B患者 心理状 况则是 影 响其治疗 依从性 的重要原 因之一 。本 文 旨在通过探
管评 分等级 量表 , 具 有较好 的信 度和 效度 J 。本 研究
采用 截断分值 法进 行计 分 。K 1 0量表共 1 0个 条 目, 将 问卷 中的每个 条 目相 应的答 案分别赋 予 1 ~ 5分 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