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赶牛

合集下载

《妞妞赶牛》教学设计

《妞妞赶牛》教学设计

《妞妞赶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26课《妞妞赶牛》。

课文讲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妞妞和她的牛的故事,通过妞妞与牛的互动,展现了孩子们与动物的亲密关系,以及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性格特点。

课文语言简洁,插图生动,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生字词的学习,特别是“赶、牛、妞妞”等字的写法和用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动物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而引出本课课题《妞妞赶牛》。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如“赶、牛、妞妞”等字,通过PPT展示字体结构,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跟着书写。

4. 朗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连线等,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2. 抄写生字词,每个字写5遍。

3.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写一写。

六、板书设计妞妞赶牛赶:动词,用力驱赶牛:动物,体型庞大,力大无穷妞妞:小女孩,天真可爱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2. 抄写生字词,每个字写5遍。

3.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写一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深入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

2. 开展“我的动物朋友”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动物的故事。

绕口令《妞妞赶牛》教案

绕口令《妞妞赶牛》教案

绕口令《妞妞赶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儿歌与绕口令”章节,详细内容为《妞妞赶牛》绕口令的学习与实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熟练朗读《妞妞赶牛》绕口令,掌握其节奏和韵律。

2. 通过学习绕口令,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熟练朗读并背诵《妞妞赶牛》绕口令,掌握其节奏和韵律。

重点:通过学习绕口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录音机、磁带、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录音机播放《妞妞赶牛》绕口令,让学生初步感受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引导学生模仿并尝试朗读。

2. 例题讲解(15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妞妞赶牛》绕口令,讲解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

b. 对绕口令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c.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共同熟练朗读绕口令。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台表演朗读《妞妞赶牛》绕口令,其他学生评价并给出建议。

b.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知识巩固(10分钟)a. 教师出示与绕口令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用《妞妞赶牛》的句式进行描述。

b. 学生互相交流,共同完成练习。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妞妞赶牛》绕口令2. 内容:a. 《妞妞赶牛》全文b. 生字词及其解释c. 绕口令节奏和韵律说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练朗读并背诵《妞妞赶牛》绕口令,用绕口令的句式描述一幅图片。

2. 答案示例:图片描述:一个男孩在河边放牛,牛儿悠闲地吃草,男孩拿着鞭子赶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绕口令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其他有趣的绕口令,与同学分享,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四 和大人一起读:妞妞赶牛 》 (14)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四 和大人一起读:妞妞赶牛 》 (14)
妞妞赶牛
妞妞赶牛河边走, 牛牛要吃河边柳, 妞妞护柳扭牛走, 牛牛扭头顶妞妞, 妞妞拗不过牛牛, 低头捡石头, 吓得牛牛扭头走。
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语言游戏,产生于 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由于它是声母、韵 母或声调极易混同的字有意集中在一起,组 成简单、有趣的语韵,要求快速念出,所以 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认真 练习绕口令可以使头脑反应灵活、口齿伶俐。
读书提示:
自由出声读绕口令,把和“妞 妞”“牛牛”具有相同声母或韵母的 生字圈出来,并且读准音。
妞妞赶牛
妞妞赶牛河边走, 牛牛要吃河边柳, 妞妞护柳扭牛走, 牛牛扭头顶妞妞, 妞妞拗不过牛牛, 低头捡石头, 吓得牛牛扭头走。
妞妞赶牛
妞妞赶牛河边走, 牛牛要吃河边柳, 妞妞护柳扭牛走, 牛牛扭头顶妞妞, 妞妞拗不过牛牛, 低头捡石头, 吓得牛牛扭头走。
妞妞赶牛
妞妞赶牛河边走, 牛牛要吃河边柳, 妞妞护柳扭牛走, 牛牛扭头顶妞妞, 妞妞拗不过牛牛, 低头捡石头, 吓得牛牛扭头走。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请您欣赏
作业
1.和大人比赛

绕口令妞妞和牛牛

绕口令妞妞和牛牛

绕口令妞妞和牛牛
本文是关于绕口令妞妞和牛牛,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牛牛要吃河边柳,
妞妞护柳要赶牛,
牛牛扭头瞅妞妞,
妞妞扭牛牛更牛,
牛牛要顶妞妞,
妞妞捡起小石头,
吓得牛牛扭头溜。

二、妞妞和牛牛
东头有个李家妞,
西头有头刘家牛,
刘家牛要吃李家豆,
李家妞赶走刘家牛。

三、喇嘛和哑吧
从南边来了个喇嘛,提拉着五斤塔嘛。

从北边来个哑吧,腰里别着个喇叭,提拉塔嘛的喇嘛,要拿塔嘛换别喇叭哑巴的喇叭,别喇叭的哑巴,不愿意拿喇叭换提拉塔嘛喇嘛的塔嘛。

提拉塔嘛的喇嘛拿塔嘛打了别喇叭的哑巴一塔嘛,别喇叭的哑巴,拿喇叭打了提拉塔嘛的喇嘛一喇叭。

也不知提拉塔嘛的喇嘛拿塔嘛打坏了别喇叭哑巴的喇叭。

也不知别喇叭的哑巴拿喇巴打坏了提拉塔嘛喇嘛的塔嘛。

提拉塔嘛的喇嘛敦塔嘛,别喇叭的哑巴吹喇叭。

四、铜勺舀热油
铜勺舀热油,铁勺舀凉油,铜勺舀了热油舀凉油,铁勺舀了凉油舀热油。

舀油入炒勺,月月有佳肴。

先炖鱿鱼块,后扒羊肉条。

火在炉下燃,油在勺中熬,满锅同炎热,管它铜勺与铁勺。

五、婆婆和嬷嬷
婆婆和嬷嬷,来到山坡坡,婆婆默默采蘑菇,嬷嬷默默拔萝卜。

婆婆拿了一
个破簸箕,嬷嬷带了一个薄笸箩,婆婆采了半簸箕小蘑菇,嬷嬷拔了一笸箩大萝卜。

婆婆采了蘑菇换饽饽,嬷嬷卖了萝卜买馍馍。

妞妞赶牛[44]

妞妞赶牛[44]

妞妞赶牛[44]妞妞赶牛。

妞妞是一个勇敢而又机智的小女孩,她住在一个美丽的乡村,家里有一头非常顽皮的牛。

这头牛叫做大力,它经常闹脾气,不听妞妞的话,让她非常头疼。

有一天,妞妞的爸爸妈妈要出远门,妞妞独自在家,她决定要好好管教大力,让它听话。

妞妞准备了一根长长的牛鞭,她走到牛圈前,大声喊道,“大力,快出来!”大力听到了妞妞的声音,懒洋洋地走了出来,妞妞立刻挥舞着牛鞭,大声命令,“快走!”大力却一动不动,只是低头吃草。

妞妞气愤地跺着脚,大声喊道,“你再不走,我可就不客气了!”大力似乎听懂了妞妞的话,慢慢地向前走去。

妞妞一路上不停地挥舞着牛鞭,大声呵斥着大力,她要让它知道谁才是家里的老大。

大力似乎也感觉到了妞妞的决心,开始加快了脚步。

妞妞心里暗暗庆幸,看来她的努力是有效的。

走了一段路,大力突然停了下来,不肯再往前走。

妞妞急了,她拿着牛鞭狠狠地抽打着大力,大声威胁,“再不走,我就把你卖了!”大力似乎感受到了妞妞的决心,终于又开始向前走去。

妞妞一边赶着大力,一边想着怎么才能让它听话。

她突然想到了一招,她拿出了一块鲜嫩的青草,放在了大力面前。

大力闻到了青草的香味,立刻低头吃了起来。

妞妞看到了这一幕,心里暗自窃喜,她知道她终于找到了让大力听话的办法。

从此以后,每当妞妞要赶大力的时候,她都会准备一些青草,让大力在路上慢慢吃,这样就不会再闹脾气了。

妞妞也学会了用温柔的方式对待大力,不再动不动就拿牛鞭抽打它。

大力也变得听话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任性了。

妞妞的爸爸妈妈回来后,看到了大力变得听话的样子,非常高兴。

他们夸奖妞妞做得很好,学会了用温柔的方式对待动物,让它们变得听话。

妞妞听到了爸爸妈妈的夸奖,开心地笑了,她知道自己终于成为了一个懂得爱护动物的好孩子。

从此以后,妞妞和大力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它们之间充满了爱和包容。

妞妞也学会了用温柔的方式对待动物,不再动不动就拿牛鞭抽打它们。

大力也变得更加听话,不再像以前那样任性了。

小学一年级《妞妞赶牛》课后小练习

小学一年级《妞妞赶牛》课后小练习

小学一年级《妞妞赶牛》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拼音练习1. 请给下列汉字注音:A. 妞()B. 牛()C. 柳()D. 拗()2. 下列词语的拼音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河边(hé biān)B. 低头(dī tóu)C. 捡起(jiǎn qǐ)D. 扭头(niǔ tóu)二、词语理解1. “妞妞拗不过牛牛”中的“拗不过”是指:()A. 妞妞力气比牛牛大B. 妞妞的性格比牛牛倔强C. 妞妞无法改变牛牛的决定D. 妞妞不想理睬牛牛2. “妞妞捡起小石头”的目的是:()A. 用来打水漂B. 用来吓唬牛牛C. 用来砸柳树D. 用来玩耍三、句子填空1. 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妞妞捡起小石头,吓得牛牛__________________。

2. 选出与课文内容相符的一项:()A. 妞妞力气大,把牛牛赶走了B. 妞妞用石头打牛牛,牛牛生气了C. 妞妞用石头吓走了牛牛D. 妞妞被牛牛欺负了四、阅读理解1. 《妞妞赶牛》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答:2. 妞妞为什么要捡起小石头?答:参考答案一、拼音练习1. A. niū B. niú C. liǔ D. niù2. D(应为“niǔ tóu”,选项中为“liǔ tóu”)二、词语理解1. C2. B三、句子填空1. 扭头走2. C四、阅读理解1. 《妞妞赶牛》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答: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妞妞赶牛时,牛牛想吃河边的柳树,妞妞为了保护柳树而试图扭牛走,但牛牛力气大,妞妞拗不过它,于是妞妞捡起小石头,吓得牛牛扭头走了。

2. 妞妞为什么要捡起小石头?答:妞妞捡起小石头是因为她拗不过牛牛,想用石头吓唬牛牛,让牛牛离开柳树。

小学一年级《妞妞赶牛》课文小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一年级《妞妞赶牛》课文小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一年级《妞妞赶牛》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 妞(niū niǔ)
2. 柳(liǔ liù)
3. 扭(niǔ niū)
4. 捡(jiǎn jiān )
二、读句子,写汉字。

1. 妞妞____ 着牛去河边。

2. 牛牛____ 吃河边的柳树。

3. 妞妞____ 不过牛牛,只好低头____ 起小石头。

三、选字填空。

(只填序号)
①走②吃③捡④赶⑤护⑥扭
1. 妞妞____着牛去河边。

2. 牛牛____头要吃柳树。

3. 妞妞____柳____牛走。

4. 妞妞____起小石头,吓得牛牛____头走。

四、仿照例子写词语。

例:又(大)又(圆)的(西瓜)
1. 又()又()的()
2. 又()又()的()
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 妞妞为什么要捡起小石头?答:
2. 妞妞最后是怎么让牛牛离开的?答:
参考答案
一、
1. niū√
2. liǔ√
3. niǔ√
4. jiǎn √
二、
1. 赶
2. 要
3. 拗捡
三、
1. ④
2. ⑥
3. ⑤⑥
4. ③⑥
四、
1. 高大树
2. 白胖娃娃(答案不唯一)
五、
1. 因为妞妞拗不过牛牛,想要用石头吓走牛牛。

2. 妞妞低头捡起小石头,吓得牛牛扭头走。

2024年《妞妞赶牛》标准教案[1]

2024年《妞妞赶牛》标准教案[1]

2024年《妞妞赶牛》标准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第五章第一节《妞妞赶牛》,详细内容包括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涉及分数的定义、同分母分数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以及妞妞赶牛问题的具体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 使学生能够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并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运算。

教学重点:分数的定义及性质,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妞妞赶牛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纸、彩笔、剪刀、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妞妞赶牛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分数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3. 同分母分数加减:以例题形式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进行随堂练习。

4. 异分母分数加减: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5. 实际应用:分析妞妞赶牛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运算。

7. 巩固练习:布置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分数加减运算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定义和性质2. 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步骤3. 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步骤4. 妞妞赶牛问题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妞妞有3/4亩地,她把其中的1/4亩地给了弟弟,剩下的地是多少?(3)妞妞有1/3头牛,她妈妈又给她买了2/3头牛,现在妞妞有多少头牛?答案:(1)1;3/5;1/2;2/5。

(2)3/4 1/4 = 1/2(亩)。

(3)1/3 + 2/3 = 1(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妞妞赶牛的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分数加减运算。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乘除运算,以及将分数加减运算应用到更多实际问题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妞妞赶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妞妞赶牛》;
2、边读边想象,读懂绕口令的主要内容;
3、感受绕口令情趣,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读绕口令的方法,体会绕口令的韵律美和趣味性。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读绕口令的兴趣。

教学策略:情境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资源准备:课件、快板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情境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
(1)图中主人公是谁?在做什么?
(2)出示课题,指名读准再齐读。

2、师导入学习。

二、初读感知,认读绕口令
1、师范读,生倾听并思考:这首小诗与昨天的《寻隐者不遇》有什么不同?
2、生交流。

3、师简介认识绕口令:孩子们,今天这首小诗其实是一种民间的文字游戏,它把我们容易混淆的字编成了一首诗,这就是有趣又有挑战性的绕口令。

要想读好它,首先一定要读好字音。

4、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5、检查生字读音:出示生字,指名当小老师带读,再开火车读(师适时点拨、正音)。

6、同桌互读绕口令,慢读,互正字音。

7、展示慢读成果。

三、情境想象,感受绕口令的趣味
1、出示课文插图:这首小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2、生自由汇报。

3、出示填空,引导讲故事。

4、你觉得妞妞是个怎样的孩子?(适时板书:爱护环境)
5、出示划有节奏线的绕口令,学生分组练习。

7、小组派代表展示练习成果。

8、提升难度,感受读绕口令的趣味:加速读——拍手读——加动作读——师生合作读
9、活动小结:今天我们快乐地学习了绕口令,你觉得自己哪一句读得最好?
10、总结读好绕口令的秘诀:读准字音最重要,读出节奏最美妙。

拍着小手多读读,加上动作会更棒!
四、拓展练习《鹅过河,河渡鹅》
1、生自主练读。

2、师用快板范读。

3、引导学生认识民间乐器“快板”,感受读令的乐趣。

4、回家后,和家里人一起用快板的方式表演《妞妞赶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