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发创微医学技术引领临床医学的创新发展(一)
科学版医学本科教材

高等医学教育分社发文信函“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院校案例版规划教材第3版修订教材编委遴选函(案例版,临床医学系列)尊敬的专家教授:感谢您及贵校对科学出版社的关心和一贯支持。
我国医学教育50年来一直采用前苏联的模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结构式课堂教学”。
具体讲,就是重概念定义、轻实践工作,重理论体系、轻方法策略,重教师传授、轻学生参与,随着时代的发展,显示出一些弊端和不足。
案例教学的特点是侧重实践、师生交互,可全面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此,教育部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为顺应教育部教学改革潮流和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适应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现状,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科学出版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独创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编写模式,组织编写了国内首套案例版教材。
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是医学教育的灵魂和目标,而案例教学在医学教育中,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
自2006年以来,我社组织编写并出版的案例版教材涵盖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药学类专业、中医药学类专业等,共计90余种,其中一些品种被评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自从科学出版社组织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编写出版案例版系列教材以来,其灵活生动、卓有成效的教学成果得到了很多医药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在教学活动中纷纷选用本教材,开展案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各种方式将教材中一些尚待改进的地方反馈给我们。
大家在肯定教材创新、特色的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这对我们既是鼓励,也是鞭策。
根据目前高等医药院校的教学现状,为适应教学改革和改进现有的案例版教材,我们在充分调研并走访多所医药院校、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启动临床医学专业案例版教材第3版的修订再版和部分新编工作,第3版修订和新编科目如下:医学高等数学、医学物理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法医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预防医学、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社会医学、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医患沟通学、大学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验动物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军事(理论)教程、全科医学概论本套教材特色如下:1.教材定位教材以5年制医学本科生为基本点,以临床医学专业为重点对象,兼顾预防、基础、口腔、麻醉、影像、药学、检验、护理、法医等专业需求,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是其出发点。
2013年山东省第一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览表(网上

安毅
0532 82913126
山东青岛市
6分
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对象
200
徐会圃
0543-3256722
山东滨州市
10分
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对象
300
马建群
135关专业的继续教育对象
120
郭媛
0531-82169093
山东济南市 10分/期 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对象
54/期
2013-03-03- 消化系疾病诊疗新技术、新理论学 140 (国) 习班 2013-03-03141 (国)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研讨会
李延青
0531-82169508
山东济南市
8分
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对象
300
刘希双
18661806866 0535-669199986401 0532-82789463
2013-03-01- 冠心病心力衰竭基础研究与治疗新 176 (国) 进展 2013-03-01177 (国) 2013-03-01178 (国) 2013-03-02111 (国) 2013-03-02112 (国)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论坛
济南医学会
贾如意
0531-81312666
山东济南市
8分
山东济南市
8分
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对象
200
2013-03-06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进展学习班 125 (国) 2013-03-06126 (国) 2013-03-06127 (国) 2013-03-06128 (国) 2013-03-06129 (国) 2013-03-06130 (国) 2013-03-06131 (国) 2013-03-06132 (国) 2013-03-06133 (国)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诊治新进展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前言医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医学卫生人才的重任,和全民健康息息相关。
自2008年教育部和原卫生部颁布《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以来,我国的本科临床医学教育认证工作逐步开展,成立了教育部医学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和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颁布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指南(试行)》,初步建立了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制度。
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与国际权威医学教育认证机构广泛交流与合作中,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与支持。
根据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我国将在2020年前“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医学教育实质等效的医学专业认证制度”。
为实现这一目标,进一步完善我国医学教育标准,教育部医学教育研究基地于2014年成立了“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实施战略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
课题组根据国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并结合十年来积累的认证经验,对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临床医学专业(试行)(2008版)》进行全面修订。
此次标准的修订,主要依据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WFME)2012年修订的《本科医学教育质量改进全球标准》《Basic Medical Education: WFME Global Standards for QualityImprovement(The 2012 Revision)》,保留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临床医学专业(试行)(2008版)》中适用的内容,并参照了澳大利亚医学理事会(Australian Medical Council, AMC)《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评估与认证标准(2012版)》(《Standards for Assessment and Accreditation of Primary Medical Programs by the Australian Medical Council 2012》)、英国医学总会(General Medical Council, GMC)2009版《明日医生》(《Tomorrow s Doctors》)和美国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The Liaison Committee on Medical Education, LCME)2013版《医学院校的职能与结构一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Functions and Structure of A Medical School》)等资料。
临床医学新技术应用与发展

临床医学新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诊 断技术、治疗技术和预防技术;根据技术特点可分为基因编辑技术、免疫治疗 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
临床医学新技术的重要性
提高诊疗效果
临床医学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 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和复发率,提高患
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随着基因编辑、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新技术的出现,伦理和法律问题逐渐凸显。例如,基 因编辑技术可能引发关于人类生殖细胞改造的伦理争议,而人工智能在医疗决策中的应用 则需要确保数据隐私和算法公平性。
解决方案
建立完善的伦理审查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对新技术进行严格的伦理评估和法律审查,确 保其应用符合伦理原则和法律规定。同时,加强公众教育和科学传播,提高公众对新技术 应用的认知和接受度。
05
结论
临床医学新技术的影响与意义
改善医疗质量
新技术的应用,如人工智能、 远程医疗等,提高了诊断的准 确性和治疗的效率,从而提高
了医疗质量。
提升患者体验
新技术如可穿戴设备、移动医 疗等,使得患者可以更方便地 获取医疗服务,提高了患者满 意度。
降低医疗成本
通过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新技 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医疗资源的 浪费,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未来,远程医疗技术可能会进一步优化和改 进,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 时,远程医疗还可以与其他医疗技术相结合
,如人工智能、3D生物打印等,形成综合 性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加便
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机器人手术技术的未来发展
机器人手术技术是一种利用机器人辅助医生进行手术 的技术。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手术在 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 性。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设置标准

附件1:国家口腔医学中心设置标准一、基本要求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应为三级甲等口腔医院或者具备相应口腔专业能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所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方便全国患者就医。
诊疗科目齐全,具有完善的配套医技科室,满足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所需的医疗仪器设备,合理的人才梯队,较高的医院管理水平,较强的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和影响力。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认真落实医改相关工作,承担全国口腔临床、教学、科研、预防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带动学科整体发展。
组织或协调国内口腔相关专业与其他发达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一)法人单位核定椅位数≥500台、床位数≥150张;医护比≤1:1.2、椅护比≤1:0.9、床护比≤1:0.6;(二)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颌面外科的椅位总数占医院椅位总数≥40%;提供口腔全科诊疗服务椅位数占医院椅位总数≥20%;口腔急诊科、口腔预防科椅位数均≥10台,近三年,年均急诊接诊人次数≥7万人次;复苏室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总数≥5%;(三)近三年,年均开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明确的“限制类”口腔相关医疗技术病例数≥800例,占年总手术病例数比例≥10%;(四)获得口腔类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
二、医疗服务能力具备开展口腔主要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种的诊断与治疗能力。
积极开展临床研究,并具有将临床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的能力,辐射和引领我国口腔医学发展。
已构建口腔疾病防治初级网络,建设适宜的口腔疾病防治结合服务模式,推动国际口腔疾病防治交流与合作。
(一)临床/医技科室设置。
独立设置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种植科、口腔预防科、口腔综合科/口腔全科、口腔病理科、医学影像科、口腔麻醉科、复苏室、口腔急诊科、口腔修复工艺科、医学检验科(血库)、药剂科、营养室。
(二)诊断服务项目。
提供口腔疑难危重症诊断所需要的常规辅助检查,如X线根尖片、全口曲面体层摄影、CT(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锥形束CT)、DR(数字化X线摄影)、B超、病理等诊断服务。
211274582_颅内结核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病患者的(Y&但却是最为严重的肺外结核类型之 脑梗死组F-例#3(*+Y$%脑梗死组包括男性(+例
一&病亡率约为(FY$3)Y&且F)Y以上的存活者 #F+*XY$&女性(4例#X)*3Y$&年龄中位数#四分位
#4X*3Y$&合并动脉血管壁增厚者-,例#F4*,Y$(脑梗死组基底池"环池脑膜增厚+外侧裂池脑膜增厚及动脉管
(壁<*增FX厚F&的!发e)生*)率))均$明(显多高因于素非@&P脑'0'梗C'J死回组归&差分异析均显有示统&动计脉学血意管义壁#增-e厚(+是*+颅F3内&!结e核)*合))并)急%-性e脑<*梗3F死+&的!独e)立*)危)3险%因-素e
中国防痨杂志 年月第 卷第期 -)-4 F XF F 7L'1;V1C'CGHBIJ&W?A-)-4&D&@*XF&S&/F
'X++'
'论著'
颅内结核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翔(杞敏(姜建杰-魏佳璐(付旭文(李海雯(张乐4
摘要目的分析颅内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年<月至-)-(年(-月收治的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X例患者作为研究
对象(收集整理研究对象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资料%依据颅脑磁共振成像#>?P1BC'J
IB0&1?1JB'>?P'1P&WE#$表现&将研究对象分为脑梗死组4-例#4,*(Y$和非脑梗死组F-例#3(*+Y$(采用单因
GeneXpert_MTB

操处 自 报旋合作振 理 动 告物%3后荡涡判在检的(旋读(>出样振""V4-本荡4B和)(U7加30)9未检入0并脓%检测室`室液H出结温D温中E4果G放加下%V与反置入孵B利应(-育U)福盒倍>检7平'中体71出'耐'%1积的然-药%的最病<后情处后例后再况理将根系次%液V-据统将%B7循可混涡U9
UJSB6S VI#B+3)液体培养#简称3VI#B+3)培养4$三项检测%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比较两种荧光TSA 方
法在脓液样本中诊断肺外结核的效能'结果以临床诊断为标准%`HDEG和BU2$LJ 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
曲线下面积 分别为 和 A!S
#JKS$
,5*(>[ #-@3"4-,$(())*))[ #3)"3)$()*+- ,5*5>[ #-@@"4-,$(())*))[
(- %
利福平耐药率为5*4>[#(-"-@3$'结论初治肺外结核患者获得脓液样本后可以先使用BU2$LJ进行初筛%初筛
阳性样本再通过其他检测方法获得耐药信息'
关键词!分子诊断技术+!脓液检查+!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
!A>-+!A553
=**(/'/1'"';1.(.)*O$"$J&$%# BPQC!4'"3PQ8:R,*;5)%$./$"#S>C 7$#+)3.*)%3$#$/#("6&5..'7&;$.("#+$ 3('6").(.)*$<#%'&5;7)"'%1#5-$%/5;).(. N"#,+#$Z'$%!"*5'$%V"'%@#'&'$%0"#$%>)$%&'(*$%5)'.'$%M#$% <'$%1'$%%/#'&,$%- /4'$'7#45)6'7#4&#=,:#1,:;/)$1):%2#$%V",*P)6/:,002,03'1#4%2#$%V",*YABBBY%/"'$# /,::)03,$6'$%#*1",:!/#'&,$%%EF#'4!YGDIXHHBY!ZZ-7,F
SMAD3_对消化道恶性肿瘤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 16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60483;81502556);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202301AS070015);云南省消化内镜临床医学中心项目(2022LCZXKF-XH19)①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②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通信作者:郭强SMAD3对消化道恶性肿瘤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李西沙① 唐慧② 刘中建② 郭强② 【摘要】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及进展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SMAD3作为一种受体调节型蛋白,参与了癌症信号通路,对多数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增殖、迁移及侵袭等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与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本文就SMAD3的结构功能、其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做一综述,以对SMAD3有更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 SMAD3 消化道恶性肿瘤 癌基因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SMAD3 on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t Tumor/LI Xisha, TANG Hui, LIU Zhongjian, GUO Qia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36): 160-164 [Abstract] The oc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mechanism of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t tumor have been the focus of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s a receptor regulated protein, SMAD3 is involved in cancer signaling pathwa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egulatory role in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most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t tumor,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gnosis of tumor patients.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MAD3 and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in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t tumor are reviewed, so as to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SMAD3. [Key words] SMAD3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t tumor Oncogene First-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Medicin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5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3.36.036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多步骤的生物学过程,多基因参与了肿瘤的调控,在肿瘤的调控网络中存在着一些关键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