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统计(A4双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统计(A4双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3、下面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鸡蛋中蛋壳的质量约占( ),蛋黄的质量约占( )。

如果一个鸡蛋重8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蛋白重( )克。

3题图4、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如下。

计图 C 用( )统计图5、看图: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 )%。

全世界有60亿人口,中国约有( )亿人口5题图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下表是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

根据统计图完成表格。

2、下图(见下页)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⑴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 )%。

⑵喜欢( )节目和()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⑶喜欢()节目的人数最少。

⑷如果该学校有15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

3、上图是聪聪家十月份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

⑴这是( )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⑵如果聪聪家这个月的支出是1600元,请你分别计算出各项支出的钱数。

⑶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4、下面是林场育苗基地树苗情况统计图。

⑴柳树有3500棵,这些树苗的总数是多少棵?⑵松树和柏树分别有多少棵?⑶杨树比槐树多百分之几?※四、智慧屋。

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8分之1,是小圆面积的8分之3。

如果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求这幅图的总面积。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百分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百分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百分数》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百分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分数、小数的相关知识,并为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小数知识基础,对数学学习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过程,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百分数的含义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交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教学辅助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百分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途径,自主探究百分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辅导。

3.实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巩固学生对百分数知识的理解。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次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套)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次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套)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一一、填空题。

1.扇形统计图用( )表示总量,用( )的面积表示各个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2.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 )量与( )量之间的关系。

3.下面是鸡蛋各部分的质量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鸡蛋中蛋壳的质量约占( ),蛋黄的质量约占( )。

如果一个鸡蛋重5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蛋白重( )克。

4.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1%,全世界有60亿人口,中国约有( )亿人口。

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 )。

A.数量的多少B.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的情况C.部分数量与总数量的关系D.各部分的具体量2.要表示某实验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与全校学生总人数的关系,应选择( )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B.扇形C.折线D.复式条形3.东兴村有土地200公顷,其中40公顷种植果树,果树的种植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 )。

A.50%B.40%C.30%D.20%4.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在200L空气中,含有( )L氧气。

A.100B.42C.21D.505.永兴超市春节期间共运来水果420千克,其中橘子运来120千克,香蕉运来50千克,那么,橘子约占运来水果的( ),香蕉约占运来水果的( )。

A.28.6%B.32.5%C.42.5%D.11.9%三、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长城电视机厂第一季度生产电视机情况统计表项目产量/台月份实际产量计划产量完成计划的百分比合计一月2400125%二月3360120%三月37803000四、解决问题。

1.下面的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1)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所需的水,47%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2)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看电视打球听音乐看小说其他人数/人8068745623(3)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变化情况如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第5课时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第5课时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人教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P89页。

一、教材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3内容。

教材在例3中通过“植树造林”的问题情境呈现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明确了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数量关系类似,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已学知识自主探究。

教材利用线段图直观表示出量和量之间的关系,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

教材呈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并通过比较,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把问题化归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接下来,教材指出这类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相关表述,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含义。

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1.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

2.主动体验和应用类比推理、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的难点是能自主沟通百分数问题与分数问题的内在关系进行类比推理,灵活地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

学生已经具备解决这两类问题的知识基础,会用线段图直观表示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也能借助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

在以前的学习中还多次应用类比推理和转化的思想解决新问题,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

三、教学目标1.自主沟通百分数问题与分数问题之间的联系,运用类比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自主解决这类百分数问题。

2.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进一步掌握解决有关百分数问题的基本步骤,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

进一步发展思考力,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等数学素养。

3.养成勇于质疑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

2.主动体验和应用类比推理、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数据和统计》单元作业设计

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数据和统计》单元作业设计

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数据和统计》单元作业设计一、作业设计概述1.1 单元内容简介《数据和统计》是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的重要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 作业设计目标- 提高学生对数据和统计基本概念的理解。

- 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 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1.3 作业设计原则-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强调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作业具体设计2.1 作业主题:我的学校学生分组,每组负责调查和统计学校的一个方面,如学生人数、教师人数、班级数量等。

2.2 作业内容- 收集数据: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使用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 整理数据: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制作表格或图表。

- 分析数据: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如学生总数、教师性别比例等。

- 展示成果:学生以PPT、报告或海报的形式展示调查结果。

2.3 作业要求- 数据准确:学生需确保收集和整理的数据准确无误。

- 分析深入:学生需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 展示生动:学生需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调查成果。

三、作业评价- 数据准确性:评价学生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准确性。

- 分析深度:评价学生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和结论的合理性。

- 展示效果:评价学生的展示方式、内容和表达效果。

四、作业反馈与改进教师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作业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作业时间安排本单元作业分为三个阶段,每阶段作业时间为一周。

六、作业注意事项-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意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 学生在展示作业成果时,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成果。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数据和统计》单元作业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复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复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复习六班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复习1一、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百分数不能带单位。

留意:百分数是特地用来表示一种非常的倍比关系的,表示两个数的比。

1、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分和联系:(1)联系:都可以用来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

(2)区分: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倍比关系,不表示详细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

分数不仅表示倍比关系,还能带单位表示详细数量。

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分数的分子只可以是整数。

留意: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所涉及问题基本和分数问题相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是百分数,需要把分母写成“%”才是百分数,所以“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这句话是错误的。

“%”的两个0要小写,不要与百分数前面的数混淆。

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

一般出粉率在70%、80%,出油率在30%、40%。

2、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1)百分数化小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去掉“%”。

(2)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

(3)百分数化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化简成最简分数。

(4)分数化百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化成百分数。

(5)小数化分数:把小数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再化简。

(6)分数化小数:分子除以分母。

二、百分数应用题:1、求常见的百分率,如:达标率、及格率、成活率、发芽率、出勤率等求百分率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了百分之几、减削了百分之几、节省了百分之几等来表示增加、或减削的幅度。

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甲-乙)÷乙。

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甲-乙)÷甲。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章_统计》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1)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章_统计》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1)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章统计》单元测试卷(1)一、填空.1. 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________.2. 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上,纵轴用1厘米长表示30万元,表示150万元的直条应画________厘米长,一条直条长2.5厘米,它表示________万元。

3. 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还可以用________来表示。

4. 护士记录病人一天的体温应选用________统计图。

5. 常用的统计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仔细分析统计表、图,回答问题.某小组学生2分钟的跳绳次数情况统计如下表:(1)这个小组学生2分钟的跳绳总成绩是________次。

(2)这个小组跳绳次数是100次的学生有________人。

(3)跳绳次数是100的人数比跳绳次数是85的多________%.(4)这个小组一共有________人。

(5)这个小组跳绳次数最多的人数占全组人数的________%.(6)这个小组跳绳次数是90次与85次的人数比是________.下面是宿州百丽鞋业一车间中三个小组男、女工人数统计图。

(1)男工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_小组,最少的是________小组;女工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_小组,最少的是________小组;从图上可以看出________小组人数最多,________小组人数最少。

(2)通过计算,知道第一小组是________人,人数最少;第二小组是________人,人数最多;第三小组是________人。

(3)第一小组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________倍。

(4)第二小组男工人数占女工人数的________..(5)全车间共有工人________人,其中女工________人,占()()(6)第一小组女工人数比男工人数少________%.下面是某超市毛衣、衬衫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1)下半年的毛衣销售量平均每月是多少件?(2)十二月份毛衣的销售量比衬衫的销售量多百分之几?(3)看图描述下半年毛衣和衬衫销售量是如何变化的。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教案)

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相互改写;初步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进行相关的计算;能正确解答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以及与税率、利率、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探索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相互改写的方法,以及解决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能力,发展数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经历用百分数表达和交流生活现象,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初步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前后联系如下:本单元的内容既是学生掌握数概念的重要环节,又是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极好素材。

一方面,百分数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的数概念之一。

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既是学生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的必备知识,又是分析与解答有关实际问题的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有关求百分率,以及纳税、利息、折扣等实际问题,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分数等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完善认知结构。

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有关百分率,以及与税率、利率、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提供现实的、学生熟悉的学习素材,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新版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统计
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第106-107页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扇形统计图,会看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进一步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扇形统计图的观察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相关素材的整理与分析,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教材第106页上的情境图。

教师提问这是六(1)班同学进行课外活动的情况,你知道他们
都喜欢那些运动项目吗?
二、教学实施
1、投影出示条形统计图。

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2005年10月制
(1)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
(2)教师归纳: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同学们喜欢每种运动项目的人数。

(3)提问:你还想了解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那些信息?还有那些信息是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没能够很清楚地反映出来的?
学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

教师归纳:如果要更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2、投影出示扇形统计图。

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2005年10月制
(1)教师讲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量,用圆内各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

在这个扇形统计图里,用整个圆表示的是六(1)班的总人数。

(2)看图回答问题。

①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②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名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3、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随机板书:从条形统计图上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从扇形统计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4、完成教材107页的“做一做”。

三、课堂作业设计
根据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情况填空。

五(3)班图书角各类图书数量统计图
2007年5月
1、在这幅统计图中,用整个圆表示()。

2、四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分别表示(),(),(),()。

3、()数量最多,()数量最少。

4、如果共有500本图书,则文艺书有(),科技书有()本,画报有(),其他书有()本。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了解了它的特点,为今后学习统计知识打下了基础。

第二课时:合理存款
[教学内容]
教材110-111页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2)巩固复习有关百分数、折扣、纳税等知识,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分析、计算、比较、符号化、概括等过程,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认真地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利率的知识。

请你们分别说一说,什么叫本金、利息、利率及利息税?如何求利息?
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存款的知识。

二、教学实施
1、介绍储蓄的几种方法。

(1)存款。

按银行的规定:一般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种。

定期存款一般期限为一年、二年、三年和五年四种。

按国家规定都要缴纳20%的利息所得税。

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单位:年息%
(2)教育储蓄。

(3)国债。

2、出示例题
妈妈准备给儿子存1万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学。

怎样存款收益最大呢?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讨论存款方法
如果选择定期储蓄存款,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存款方案
方案一:先存三年,再存三年
方案二:先存一年,再存五年或先存五年,再存一年
方案三:两年一存,存三次
……
分组讨论,那种方案实得利息高
各小组汇报
(3)你能给妈妈提出什么建议?你的依据是什么?
3、讨论:如果选择教育储蓄存款或国债,到期后能取回多少钱呢?学生设计,讨论
三、课堂作业
王老师有现金3万元,要定期存入银行,存两年,请你设计两种方案,并分别计算每种方案到期后的实得利息。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存款才能获得最大收益,初步了解了如何理财。

希望同学们帮助父母设计存款方案,并把你的理由讲给他们听。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