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汶川大地震后的成都:灾难与机遇-word范文

合集下载

写在四川汶川地震后

写在四川汶川地震后

写在四川汶川地震后5月12日14:28分,钟表停摆在这个时间,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比唐山7.8级还要大啊),短短的几分钟后……我从之后的视频上看到了一片废墟,那里原本应该是一个很美的城市啊,在伟大的水利都江堰旁,在熊猫的繁衍地旁,在依山旁水的田间小路旁,这些现在都在地震面前变得满目创伤,生命在此刻如此的脆弱,现实是那么的残酷,那写原本应该在依偎在父母怀中的孩子,原本应该在课堂上发出朗朗读书声的学生们,原本应该为自己的前途奋斗的同龄人啊,因为一场突如其来地震而剎那间消失了,也许老天想验证一下中国人的实力和担当,可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啊。

现在不知前方怎样,我想一定不会向这里怎么安静,因为在那里有10万勇士在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中国人从来都不会在任何灾难低头,在这一幕幕的图片中,我真正读懂了什么叫做爱。

面对灾难以自己的身躯来保护身下三名学生的教师、在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喂奶的母亲、知道自己可能遭遇不测,将欠条写在自己手上的普通人,以及那些生命最后一刻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人们,等等这些感人的画面,让我知道了生命真正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的活着,坚强的活着,无论发生任何事。

当然,最应该感谢的那些还在一线解放军战士,如果没有他们,那伤亡是不可想象的。

还有我们的总理,怎么大年纪还在第一时间到了救灾现场,在面对孤儿是流下热泪……我曾经想过,当今利益至上的人们,还会不会有刚解放时那种心向一处使的尽头,这事发生后我发现我的想法是多余的,我们13亿中国人对四川灾区人民,纷纷伸出了援手。

那范文网为您提供大量免费范文!我周围来说,周日在天津慈善协会的一幕幕至今在我脑海中不能忘怀,捐款上万而不留姓名的男士,刚蹒跚学步的幼童,面露病色仍然拄着拐杖奉献爱心的老太太,还有李媛姐,刘淼,当然还有我们义工。

我想有这么体察民情的书记和总理,有我们英勇无畏的解放军战士,有我们13亿善良而无畏中国人,没有困难是我们不能战胜的。

汶川大地震后的成都:灾难与机遇

汶川大地震后的成都:灾难与机遇

汶川大地震后的成都:灾难与机遇汶川大地震关于成都区域经济的进展有怎么样的妨碍?上午,成都抗震减灾局在金牛宾馆举办一具论坛,我应邀做《汶川大地震对成都区域经济进展妨碍》的演说。

“5.12”地震短期效应是引起的消费需求下落以及以后别确定性因素增多会妨碍行为人对以后的收益预期和信心,这直接会妨碍投资需求。

招商引资形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妨碍。

凡事都有二重性。

距离震中70公里,成都怎么说经受住了8级地震的考验,这在世界地震史上,也属罕见。

其实,成都在别经意间,差不多赢得可能在以后会逐渐显现出来的巨大的投资机会。

(1)对成都地质环境稳定性的重新认识研究表明:成都平原地质结构稳定,独特的地质构造决定身边地震可不能对其造成大的破坏。

成都处于扬子板块以西最边缘,紧挨青藏板块与龙门山断裂带,在后者的冲撞中向下凹陷,填集了大量沙泥、石灰岩等密度相对松软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也同样有延缓应力的作用。

(2)对成都居住环境安全性的重新认识地震未来,人们特别关怀成都居住环境安全性,也特别关注成都楼市的进展前景。

除了经济宏观因素的妨碍外,我认为,由于成都西北附近在此次地震中受损严峻,成都主城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凸现出来,这关于促进成都楼市良性进展有积极作用。

(3)对成都投资环境优越性的重新认识成都平整的地貌和宜人的气候,加之闲适的文化和发达的创意产业,是最佳投资环境。

经过地震考验的成都平原,在自然条件的稳定性方面又赢得加分。

应该加大关于成都投资环境别仅没有改变,反而更加优越的宣传。

(4)抗震救灾带来新的进展机遇和条件由于抗震救灾,使得成都成为全国和全世界目光的交汇点,其实也带来巨大的人气、信息、资金、项目和政策关注。

成都实际上是全国灾后重建的重要物质、资金和信息的集散地,这关于成都的中心枢纽作用有新的提升;抗震救灾的特殊任务,也会加速一些重大项目的发展并放大其效应,比如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预计1010年5月建成,成都至都江堰只需30分钟行程,这将形成成都和都江堰新的物流机会和产业进展会。

纪念512汶川地震作文(5篇)

纪念512汶川地震作文(5篇)

纪念512汶川地震作文篇15月12日的下午2时28分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震袭击了四川省汶川县,这场地震泼及了成都。

重庆。

湖南。

湖北等地。

电视。

电脑。

报纸上,一张张掺不忍睹的图片让我触目惊心,到处是倒塌的房屋,到处是毁坏的设备,道路被封住了,有的人被落下的水泥板砸得头破血流。

这场地震带来的灾难和损失,简直难以估计。

据报道,截止5月26日1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46876人死亡,198347人受伤。

地震无情人有情。

还有许许多多的救援人员为了抢救灾民,完全忘了自我,忘了家庭。

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感动了天,感动了亿万人。

每一位中华同胞都向灾区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都伸出温暖的手。

团结就是力量,地震无情人有情,多少同胞都献出了爱心,多少外国朋友也献出了真情。

地震虽然击挎了汶川,但击不挎全国人民的精神。

只要我们心连心,无论怎么都要过这一关。

让我们一起祈祷,愿灾区的人民早日度过难关。

纪念512汶川地震作文篇2汶川这个名字大家还都熟悉吧!对,就是去年的今天—2008年5月12日发生啦令世界唯以震惊的汶川里氏8。

0级特大地震,就是在这次地震中体现啦中国的富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体现出中国人民的精神—坚强不屈的精神!在这次地震中,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在那次地震中我最记得的一个感人的事情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向教学楼外转移,未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

此时,废墟下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身为班长的他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并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

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爬出了废墟。

但此时,小林浩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

9岁半的小林浩没有惊慌的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经过艰难的救援,小林浩将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在救援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处受伤。

成都 感受5.12汶川大地震

成都 感受5.12汶川大地震

成都感受5.12汶川大地震作者:刘世昭来源:《对外大传播》2008年第06期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我正在成都,亲身感受到了这次强震给当地带来的灾难。

地震后第一个夜晚,我和成都人一样,度过了一个恐惧的不眠之夜。

我的任务原本是去熊猫栖息地卧龙采访。

由于地震导致交通阻塞,经与编辑部联系后决定就地采访抗震救灾。

第一站决定去灾情严重的都江堰市。

临出发前,得到一个好消息:地震中,卧龙的大熊猫没有一只伤亡!“雄起”的成都人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的腹地,三千年来,在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呵护下,在这个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人们过着物产丰富、旱涝保收的日子,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生活最舒适的城市之一,用四川话来说就是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安逸”。

于是,泡茶馆、摆龙门阵、搓小麻将、吃麻辣烫,成为这里人们生活的写照。

可是地震后,“安逸”的生活被打乱了。

首先交通成了问题。

我想出去采访却根本找不到出租车。

听说,出租汽车的司机们在得知地震造成距成都50公里的都江堰市灾情很重时,纷纷自发地赶去参与救援,使得成都市内出租车短缺。

我只好以步代车,走到成都商业中心春熙路。

这里的许多店铺都关了门,街上冷冷清清。

而在它旁边广场上的“锦江爱心献血屋”前,近300位市民冒雨排起了100多米的长队,来为受伤的灾民献血。

在位于城西的“青羊爱心献血屋”内,我见到了52岁的释兴道法师,她是从邻近的郫县中兴寺赶来的,默默地排在献血的队伍当中。

她对我说:“需要什么,只要我能捐献的,我都可以捐献。

”终于拦下一辆出租车,司机问我去哪儿,当我讲我要包车去都江堰灾区采访时,这位叫李清海的司机说:“你是去灾区采访的记者,包车呢我就不说了。

”意思是免费带我去都江堰采访,我执意不肯,他说:“你坐我的车是我的荣幸,我是代表成都的出租汽车司机在为灾区人民做贡献。

”在路上,我才了解到这位年过五旬的男人上有80余岁的父母,身旁多病的妻子已经退休,他本人也是从成都散装水泥厂下岗的工人。

每月挣不到4000元的他已经为地震灾害捐了100元,他还在为救灾不断地奉献着。

四川灾后重建的挑战与机遇—考察报告

四川灾后重建的挑战与机遇—考察报告

四川灾后重建的挑战与机遇—考察报告在"2008四川环保世纪行活动启动之时,四川省节能减排工作的两个关键部门——省经委、省环保局日前向四川环保世纪行组委会报告了有关情况。

指标稳定下降,但仍有很大差距2007年,四川省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较好成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77.13万吨,比2006年削减3.47万吨,下降4.31%;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17.9万吨,比2006年削减10.2万吨,下降7.94%。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幅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上半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37.05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11%;二氧化硫排放量为53.75万吨,同比下降5.04%。

“指标稳定下降,但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省环保局副局长谷声文指出,我省面临的减排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根据国家要求,到2010年,四川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要分别从2005年的78.3万吨和129.9万吨下降到74.4万吨和114.4万吨,分别削减5%和11.9%。

而以2007年的数据计算,上述两项指标分别比2005年累计下降1.49%和9.21%,在化学需氧量指标上差距还比较大。

据省经委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为429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

增幅的回落,是成绩,也凸显难度。

而在国务院对我省2007年节能工作考核中,国家现场评价考核组认为我省投入不足,存在节能投入额度较低等问题。

灾后重建带来机会与挑战汶川特大地震给我省污染减排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全省495家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受到严重破坏。

更为突出的是,受地震影响,我省部分工业污染治理设施受损严重、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其管网不同程度受到损坏,一些在建的减排项目进度延缓等,加大了完成任务的难度。

监测显示,上半年我省水泥、焦炭、电解铝等高二氧化硫排放行业增速较快,均高于GDP增速。

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全面展开,对钢材、水泥等高能耗、高排放产品需求将大幅增加,二氧化硫减排压力也将进一步增大。

汶川地震作文素材范文5篇

汶川地震作文素材范文5篇

汶川地震作文素材范文5篇在那次汶川地震的救灾中,有太多太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大家看完之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知道汶川地震素材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汶川地震作文范文_汶川地震作文素材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汶川地震作文素材范文(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全国人民都牢记的时刻。

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一起8.0级的大地震。

顷刻间,房屋倒成一片,人们泪流满面。

顷刻间,恐慌、悲痛编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笼罩在全国人们的心头。

这场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但也就是这场地震,彰显出了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彰显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的爱!5.12日,虽然摧毁得了我们的家园,但是摧毁不了我们坚强的意志!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感人的镜头:那是被困80个小时以后,解放军又成功解救出了一名女孩。

另人震惊的是,这名女孩没有昏迷,也没有哭泣。

她给了我们一抹灿烂的微笑!她说:“我没事!”尽管她的眼里还闪烁着晶莹的泪珠,尽管她曾与死神擦肩而过!呵,女孩,你是冬日里的一抹阳光,是暴雨过后的一株小草。

给人以温暖,给人一坚强!5.12日,虽然扼杀得了我们的生命,但是扼杀不了我们心中的真情!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一名年轻的教师正在上课。

当他感觉地震发生时,他没有先逃走,教室里还有一群可爱的孩子呀!于是,他赶忙疏散学生。

只剩下两个孩子了,可,墙就要塌了!这位年轻的教师想也没想,把两个孩子紧抱在一起扑在地上。

几十个小时过去了,救援队挖开了废墟。

年轻的老师已经牺牲了。

可两个孩子还在他的胸前,两个孩子还没死!可当人们试图将孩子从老师手中拉出来时,却怎么也拉不出来,没办法,尸体已经僵硬了。

当医护人员说要把他的手锯掉的时候,在场的人都哭了…… 呵,老师!我不想感谢你,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老师的本能,我所能做的,只有鼓励那两个孩子坚强地活下去!一点儿小爱心乘以_亿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大困难除以13亿也会变得微不足道!四川灾区的人们,你们要坚强!中国人从不会在灾难面前倒下!从哪儿跌倒,我们就从哪儿爬起!汶川地震作文素材范文(二)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重建机遇——灾后成都发展格局:大灾之后 重读成都——重新认识灾后成都发展新格局

重建机遇——灾后成都发展格局:大灾之后 重读成都——重新认识灾后成都发展新格局

我 们 需要1 复 和 保 护龙 门 山生 态 环 境 灰



在 全 国还 找 不 到

个 像 这 样 的从

个大 城

市内城 市 绿 地

绿 带和 公 共 园 林 空 间 的设 计 和 规划将 加 大
个景 区 的城 际 铁路 模 式
这 条铁路 建 成 后
对都 江
B A N K V IP
29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卷疗




l 就 是我 们 对术 柬 的 艟 象
ll; 发蜒 新格 硒
农 业 布局 神凝 聚

火夜 之 后 司


布局


氍黎器蘧照蒸蕊蘑
! 建, 投
资项






飘 纛

维普资讯

有条件

有能
产业 布局和功能定位也会重新优化

成都整个城 市

力实 现 又 好 又 快发 展
向东 向 南 发 展 目标 不 会变
但整 个 工 业 布 局 会 向 东 拓 展

向东发 展 的 趋 势 现 在 已 经 非 常 明 显 了
从 现 在 的发 展 态 势
三 岔湖 等 重 要 发 展

灾 后 审视 七 大要 素



大 的项 目


地 震 带 的存 在
对 成 都 发 展 的影 响 这 个 因 素 始 终 存 在


在这 次 地 震 发 生 后 的项 目落成

地震心得感想:汶川地震重建带来的契机word精品文档4页

地震心得感想:汶川地震重建带来的契机word精品文档4页

地震心得感想:汶川地震重建带来的契机对于汶川地震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我们深表悲痛,以及受此大灾的四川人民,我们报以诚挚的问候。

但我们不能永远活在悲伤之中,搞好灾后重建才是最重要的事。

其实地震的毁灭性越大,那么灾后重建带来的契机也就越大,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地震只有五六级,很可能只会让建筑物有损坏,而不是倒塌,中国人向来节俭,“新衣穿三年,二手再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人们肯定是把危房修修补补之后,继续自己的“太平盛世”。

但是如果是七八级地震,按照中国建筑物的质量基本全都会垮塌(不要怪我太坦白,事实就是如此),完全垮塌就破灭了人们缝缝补补的梦想,就只能全部重建。

于是契机就来了。

首先,重建可以诞生许多第一。

中国人向来喜欢第一,相信地方大员们也十分乐意(简直是期盼)搞出这许多的第一。

本人十分喜欢研究地理,据我所知,中国的城市还没有在形成之初就已经做好城市规划的,现在就有这样的机会了,在地震中有好几座城市基本成了平地,在这样的地方就可以规划一座现代化的中小城市。

最好的选择就是生态城市。

在西欧发达国家,已经有了这样的先例了,在未开发的地区请专业的城市规划专家们共同规划,为人类梦想的“乌托邦”画好蓝图,然后在严格按照蓝图施工。

这些城市首先必须是绿色的,生态的城市,有统一的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废水系统,就避免了重复建设,最大化的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寒冷地区的房子还能有效的保温,城市交通网一次成型,并且留有余地,在全绿色的城市外表下是高度信息化的通信网和城市指挥网。

在硬性指标上,这些城市可以做到与同等大小的传统城市节能40%以上,减排温室气体也可达20%以上,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可以高达80%以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理想的城市,也是将来全球城市的发展方向。

当然,这样一座城市的造价也不菲,有人可能就要说了,中国没有西欧有钱啊,你说的方案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我要说的是,比起建一些垃圾建筑,隔几年就重建一次,不进行城市规划就乱建乱搭,隔几年又重建不起来,建一座现代化的绿色城市便宜得多,中国城市的旧城改造和城市交通网的改造要浪费多少纳税人的血汗钱?难道我们还要继续走这样不断重复建设的老路吗?并且这样的生态城市带来的生态效益不是能用金钱衡量得出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汶川大地震后的成都:灾难与机遇
汶川大地震对于成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上午,成都抗震减灾局在金牛宾馆举办一个论坛,我应邀做《汶川大地震对成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演讲。

“5.12”地震短期效应是引起的消费需求下降以及未来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会影响行为
人对未来的收益预期和信心,这直接会影响投资需求。

招商引资形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凡事都有二重性。

距离震中70公里,成都毕竟经受住了8级地震的考验,这在世界地震史上,也属罕见。

事实上,成都在不经意间,已经赢得可能在未来会逐渐显现出来的巨大的投资机会。

(1)对成都地质环境稳定性的重新认识
研究表明:成都平原地质结构稳定,独特的地质构造决定周围地震不会对其造成大的破坏。

成都处于扬子板块以西最边缘,紧挨青藏板块与龙门山断裂带,在后者的冲撞中向下凹陷,填集了大量沙泥、石灰岩等密度相对松软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也同样有延缓应力的作用。

(2)对成都居住环境安全性的重新认识
地震以后,人们非常关心成都居住环境安全性,也非常关注成都楼市的发展前景。

除了经济宏观因素的影响外,我认为,由于成都西北附近在此次地震中受损严重,成都主城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凸现出来,这对于促进成都楼市良性发展有积极作用。

(3)对成都投资环境优越性的重新认识
成都平坦的地貌和宜人的气候,加之闲适的文化和发达的创意产业,是最佳投资环境。

经过地震考验的成都平原,在自然条件的稳定性方面又赢得加分。

应该加大对于成都投资环境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更加优越的宣传。

(4)抗震救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条件
由于抗震救灾,使得成都成为全国和全世界目光的交汇点,事实上也带来巨大的人气、信息、资金、项目和政策关注。

成都实际上是全国灾后重建的重要物质、资金和信息的集散地,这对于成都的中心枢纽作用有新的提升;抗震救灾的特殊任务,也会加速一些重大项目的进展并放大其效应,比如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预计1010年5月建成,成都至都江堰只需30分钟行程,这将形成成都和都江堰新的物流机会和产业发展会。

(5)建议每年的5月12日作为国家法定的“减灾与志愿者日”,此间一周为“全民应急活动周”。

只有当全民的减灾意识和活动,转变为一种习惯和能力时,这个社会的发展才是稳健、和谐和有力的。

同时,我们一定要记住大量志愿者在此次抗震救灾中的表现,成都有理由成为中国志愿者和非政府组织成长发展的见证者和促进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