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翼垂空英雄志 落日常照赤子心

合集下载

鸿鹄志的诗句

鸿鹄志的诗句

鸿鹄志的诗句江湖飞翔鸟,展翅欲乘风。

举首凝碧空,志在高天蓬。

羽翼扇九天,征途任我行。

鸣笛奏壮歌,壮志永不穷。

纵横山川间,携手共征程。

逆流而上舟,披荆斩棘生。

峰巅览苍穹,心向远方凌。

星海闪烁光,梦想绽芳荣。

云卷云舒缭绕天,思绪如云涌心田。

青山绿水皆为家,诗韵悠扬醉心间。

碧水长流入画图,诗篇如波涛汹涌。

山川秀丽吸人眼,词章婉约如花香。

笔墨纵横勾勒意,意境深邃情难量。

花开花落春去秋,岁月如歌飘渺游。

心灵之旅离尘埃,诗意绵长伴人生。

世间繁华虚幻梦,诗词情韵永长存。

鸿鹄志壮心未已,笔尖舞动写华章。

景嘉谟将军的诗词

景嘉谟将军的诗词

景嘉谟将军的诗词
1.云海荡空阔,风帆何时休。

2.春色满江渚,柳枝如碧丝。

3.烟波浩渺间,孤舟蓑笠翁。

4.凌霄志高远,碧海任翱翔。

5.寒光照铁衣,边疆戍卫长。

6.丹心献祖国,热血谱春秋。

7.笔下书宏图,胸中谋略深。

8.挥毫泼墨处,气吞山河情。

9.诗书皆入骨,琴韵犹在耳。

10.将军勇如虎,挥剑决浮云。

11.战鼓震天地,烽火连天际。

12.戎马岁月深,烽烟历艰辛。

13.铁马冰河间,挥戈斩乱世。

14.忠心报家国,壮志在四方。

15.豪情冲云霄,铁骨柔情心。

16.丹青留胜迹,传世在人心。

17.将军豪迈情,烈酒话长天。

18.金戈铁马中,英名震千古。

19.家国情怀重,守土有担当。

20.笔下风云起,胸中豪情扬。

追梦赤子心歌词

追梦赤子心歌词

追梦赤子心
李鹏: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
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卢羽: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
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
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
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
关于理想我从来没选择放弃
即使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
李鹏:也许我没有天分
但我有梦的天真
我将会去证明用我的一生
李,卢合:也许我手比较笨
但我愿不停探寻
付出所有的青春不留遗憾
唐志彬: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李,卢合: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
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
唐志彬: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
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李,卢合: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
有一天会再发芽李鹏:未来迷人绚烂总在向我召唤
哪怕只有痛苦作伴也要勇往直前卢羽:我想在那里最蓝的大海扬帆
绝不管自己能不能回还
失败后郁郁寡欢
那是懦夫的表现
只要一息尚存请握紧双拳
李鹏:在天色破晓之前
我们要更加勇敢
等待日出时最耀眼的瞬间
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李,卢合: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
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
唐志彬: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
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合: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
为了心中的美好
不妥协直到变老
-==END==-。

《追梦赤子心》张恒远歌词

《追梦赤子心》张恒远歌词

《追梦赤子心》张恒远歌词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篇一:追梦赤子心歌词追梦赤子心李鹏: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卢羽: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关于理想我从来没选择放弃即使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李鹏:也许我没有天分但我有梦的天真我将会去证明用我的一生李,卢合:也许我手比较笨但我愿不停探寻付出所有的青春不留遗憾唐志彬: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李,卢合: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唐志彬: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李,卢合: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有一天会再发芽李鹏:未来迷人绚烂总在向我召唤哪怕只有痛苦作伴也要勇往直前卢羽:我想在那里最蓝的大海扬帆绝不管自己能不能回还失败后郁郁寡欢那是懦夫的表现只要一息尚存请握紧双拳李鹏:在天色破晓之前我们要更加勇敢等待日出时最耀眼的瞬间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李,卢合: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唐志彬: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合: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协直到变老-==END==-篇二:追梦赤子心歌词追梦赤子心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

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关于理想我从来没选择放弃,即使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也许我没有天分,但我有梦的天真,我将会去证明用我的一生也许我手比脚笨,但我愿不停探寻,付出所有的青春不留遗憾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有一天会再发芽未来迷人绚烂总在向我召唤,哪怕只有痛苦作伴也要勇往直前我想在那里最蓝的大海扬帆,绝不管自己能不能回还失败后郁郁寡欢,那是懦夫的表现,只要一息尚存请握紧双拳在天色破晓之前,我们要更加勇敢,等待日出时最耀眼的瞬间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协直到变老篇三:追梦赤子心歌词追梦赤子心- 快乐男声词:苏朵曲:苏朵张阳阳: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饶威: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华晨宇: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宁桓宇: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左立: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于朦胧: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白举纲:关于理想我从来没选择放弃贾盛强:即使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欧豪:也许我没有天分但我有梦的天真欧豪、于朦胧:我将会去证明用我的一生于湉:也许我手比脚笨但我愿不停探寻于湉、左立、张阳阳:付出所有的青春不留遗憾华晨宇: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饶威: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宁桓宇: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白举纲: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华晨宇、饶威: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白举纲、宁桓宇: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有一天会再发芽左立:失败后郁郁寡欢贾盛强:那是懦夫的表现于湉:只要一息尚存请握紧双拳于朦胧:在天色破晓之前欧豪:我们要更加勇敢张阳阳:等待日出时最耀眼的瞬间大合唱: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大合唱: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为了心中的美好贾盛强:不妥协直到变老《《追梦赤子心》张恒远歌词》出自:百味书屋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诗词三百首

诗词三百首

诗词三百首诗词三百首白玉著序新旧世纪千古交响的一曲不朽乐章。

振奋精神、鼓舞人心、激发斗志的一首永恒战歌。

五千年丰厚文化土壤滋养出来的一朵绚丽奇葩。

江河文明与海洋文明交融汇总、结晶而成的一颗璀璨明珠。

是谓强秦之余音,大汉之古韵,盛唐之遗风。

是谓《诗词三百首》。

——孙宗亮前言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孙中山《诗词三百首》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把李白的浪漫主义和杜甫的现实主义完美地结合起来,继承了白居易简洁明快、清新自然的表现手法,兼具苏东坡的豪放风格和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神奇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古体诗词的无限辉煌和永久魅力。

在时间上架起了一座横跨九个世纪的宏伟桥梁;在空间上引起了世界各地华人的强烈共鸣。

“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

”《诗词三百首》的诞生,给华文诗坛带来了新的生机,是时代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支前奏曲。

唯其如此,高唱《诗词三百首》的歌声才永远回荡在历史的上空!——双德黄中通理,正位居体。

美在其中,畅于四肢。

——《周易》吟诵《诗词三百首》,能够使人获得最具东方特色的高雅艺术享受,对过去进行冷静地思考和全新地认识,对未来产生美好的向往并做出客观的把握,从而更加充满勇气和自信,坦然地面对一切,达到“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语)的人生最高境界。

多少年来,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学龄儿童到百岁老人,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已经把《诗词三百首》作为勾通心灵的渠道和加深感情的纽带、传承文明的载体和弘扬正气的媒介。

“读最好的书,做高尚的人。

”又一次成为不同时代人们的共识。

《诗词三百首》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和谐、高度统一;与天公直接对话,与大地时刻共语,并能永远抚慰人们的心灵。

虽然曲高和寡,但并非高不可攀,而是来自社会大众的一种真情呼唤和至爱宣泄,是天意民心借作者手笔向我们传递的一种美好祝福。

——编者一、七律四十九首1.东坡吟傲世世间无天险,大江东去去不还。

8追梦赤子心歌词

8追梦赤子心歌词

追梦赤子心
李鹏: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
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卢羽: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
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
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
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
关于理想我从来没选择放弃
即使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
李鹏:也许我没有天分
但我有梦的天真
我将会去证明用我的一生
李,卢合:也许我手比较笨
但我愿不停探寻
付出所有的青春不留遗憾
唐志彬: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李,卢合: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
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
唐志彬: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
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李,卢合: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
有一天会再发芽李鹏:未来迷人绚烂总在向我召唤
哪怕只有痛苦作伴也要勇往直前卢羽:我想在那里最蓝的大海扬帆
绝不管自己能不能回还
失败后郁郁寡欢
那是懦夫的表现
只要一息尚存请握紧双拳
李鹏:在天色破晓之前
我们要更加勇敢
等待日出时最耀眼的瞬间
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李,卢合: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
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
唐志彬: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
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合: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
为了心中的美好
不妥协直到变老
-==END==-。

训练壮志凌云诗句

训练壮志凌云诗句

[训练]壮志凌云诗句壮志凌云诗句1( 东坡吟傲世世间无天险,大江东去去不还。

诗情弛骋大江北,画意纵横大江南。

大气大势大手笔,大仁大义大风范。

梦里两人常相见,醒来只隔数百年。

2(春山伴路图欲往何处觅雅训, 巍巍昆仑皆惊愤。

风里鲲鹏欺大鸟,雨中雏燕竞轻俊。

今朝我欲乘风去,大展雄才高万仞。

横扫天下邪与恶,一泻君子千古恨。

3(雪岳读书图圣书万卷任纵横,常觉心源极有灵。

狂笑惊散四方客,大怒偏向虎山行。

不畏腥风吹血雨,豪歌一曲万里晴,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4(寒江独钓图天涯何处觅佳音,世路茫茫本无心。

无情未必真豪杰,知交何须同生根,垂泪一别人千里,日后寒暖各自珍。

慷慨自古英雄色,甘洒热血写青春。

5(春山行旅图惨淡岁月入梦遥,浪迹四海悲寂聊。

风流正随鲲鹏去,我自面壁空长啸。

万里江山皆风火,十年胸中尽怒潮。

拚将一腔义士血,直向云天逞英豪。

6(瑶台曲青山未老头先白,寒催游子上瑶台。

路隘沟深松悠悠,碎珠溅玉梦里来。

凌空缥缈一飞影,山寺高僧俱惊骇,急奏晨钟壮行色,高诵佛号助英才。

7(苏武牧羊图塞外极目望故乡,未见长城万里长。

空盼飞鸿传书至,悲向苍天呼斜阳。

古筝哀奏清秋节,铁人无泪亦凄惶。

但使此身能报国,天涯何处不苏杭, 8(暗香不恋世间佳丽地,独上寒山称骄子。

狂飙过尽绝胜处,凌寒飘香九千里。

霞光照彻万仞山,节烈垂尽千秋史。

生来爱斗三冬雪,报春报得万民喜。

9(疏影世间何处寻奇葩, 一剪寒梅凌天涯。

仙客对此欲归俗,农夫叹绝忘桑麻。

流芳千载任风雪,独呈丹心报中华。

谁道三冬无春色,冰山高处万里霞。

10(李迪牡丹图花后无语荒草肥,焉知天外无惊雷, 囊括涯内群魔乱,难忍鼠辈称强贼。

冲天一怒寒星落,十万义士遥相随。

长驱直入九万里,枪林弹雨夺金魁。

11(太公奥究天庭运玄武,凶神恶煞空顿足。

神威浩荡百万年,天马行空做羁族。

术奇才高惊圣帝,大义绝天恸神禹。

茫茫伟烈终何限, 日月星辰照天枢。

12(天山行心洁自爱天山雪,羞与群贼论功过。

关于凌云壮志的诗句

关于凌云壮志的诗句

关于凌云壮志的诗句
凌云壮志是指有着高远志向和崇高理想的精神状态,象征着人们对于追求卓越、超越自我极限的渴望。

以下是一些描绘这一主题的自创诗句: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凌云壮志我心中,不问归期
何处止。

2.一腔热血写春秋,壮志凌云任东风,不负韶华不负
卿。

3.心怀壮志破长空,何惧风雨任飘摇,只盼凌云见日
辉。

4.梦绕星河志未酬,凌云之志,照亮前途。

5.鹏程万里志如刀,破云斩浪向天高,壮志凌云何所
惧,只愿热血沸腾烧。

这些诗句通过强烈的视觉和情感描绘,展现了追求远大理想和目标的坚定决心和勇气。

它们鼓舞人们不畏艰难,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鹏翼垂空英雄志落日常照赤子心—论辛弃疾词中的日意象【摘要】《稼轩词》是两宋词坛存世量最丰、艺术成就也最大的一部词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赞誉辛弃疾曰:“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 [1]。

此言得之。

《稼轩词》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意象的大量运用。

通过对辛词中日意象的分析和探究,尤其是对“落日”、“明日”和“日边”等意象的具体研究,不仅可以再现一代词宗的壮怀理想和拳拳赤子之心,更能见出辛弃疾豪迈而又充满悲壮的一生。

关键词:辛弃疾稼轩词意象日辛弃疾,生于儒乡,弱冠之年已然经史满腹,日日念怀天下;辗转江湖,华发苍颜依旧壮心不已,每每思归君侧。

六十八个春秋,四十六年宦游。

辛弃疾“从事于诗文歌词创作活动的年代是从公元一一六一到一二零七这四十六年”[2]。

根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考证审定,《稼轩词》共存世六百二十九首。

据笔者统计,其中涉“日”字的词共有161首,占全词的26%;把“日日”联用的情况只算作“日”字出现一次论,则日意象共出现184次。

而其中,日意象的不同组合竟高达67组,又以“落日”14次、“日日”12次、“明日”11次、“何日”10次、“当日”、“日月”和“日暮”各8次、“今日”和“少日”各7次为最,其余组合由于太过繁多便不再一一述列。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曾指出:“风雅之规,典则居要,古诗之妙,以求意象。

”可以说,日意象是辛弃疾运用得最多也最有特点的自然意象之一。

“落日”、“明日”和“日边”等典型词汇在词人的笔下,已然不仅仅是一个个粗浅的名词性意象,相反却深深地烙上了丰富的主观情愫。

通过对其进行具体地分析和探究,将有助于深入一代词坛巨匠的内心深处一探幽微,对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爱国赤子形象更是备显重要且必要。

一、落日楼头,英雄志顺水东流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其父早亡,主要由其祖父辛赞抚养成人。

因成长于金人占领区,又受其祖父影响,少时习武;更加之身处儒学腹地,经史博通,自幼便胸怀天下,立志剑指三秦,收复失地。

正如《满江红·鹏翼垂空》中所云“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下侵宋,时年仅22岁的辛弃疾揭竿而起,不久又转投耿京。

后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辛弃疾亲率勇士50骑直扑济州(今山东巨野)屯有五万之众的金兵大营,生擒张安国,继而解往建康明正典刑。

擒拿叛徒的同时,辛弃疾还及时感召了近万名兵士起而反正。

这便是“壮岁旌旗拥万夫,金襜突骑渡江初。

”仅此一事便足见辛弃疾智勇非凡,好一派大将风范。

时人洪迈《稼轩记》对此曾评述说:“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怎奈何,赵宋朝廷重文轻武,又恰逢天下分崩,神州大地,政权林立,辛弃疾一干人马刚入南境旋踵即被解除武装,其人被丢到江阴做签判。

辛弃疾满怀一腔热血南来,自认为“咫尺长安日”,总希望“自是不日同舟,平戎破虏,岂由言轻发”(《念奴娇·论心论相》)。

无奈朝廷用人“重南轻北”,而辛弃疾一人却身背“归正人”和北方人的双重身份,因此更是频遭猜忌、屡受排斥,只得“日日闲看燕子飞”。

自1162年奉命南归到词人辞世,三仕三已,辗转江湖,宦海沉浮,身犹雨中浮萍,根虚无着处;意随华发增添,渐行渐迷离。

昔日的英雄志渐渐化为“闲愁千斛”,昨天的复国梦业已随江水东流。

于是,一种莫名的“落日情怀”便时时萦绕在词人心头,挥之不去。

走进稼轩词的世界,便犹如徘徊在“落日的画廊”,左顾右望,尽是日暮情殇。

残阳如血,孤鸿哀鸣,此时的“落日”已然远非仅是日薄西山的时间指针,而早已转成了饱含惜时叹老、壮志难酬的悲伤象喻。

譬如: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背人白鸟都飞去,落日残鸦更断肠。

(《鹧鸪天·水底明霞十顷光》)天宇沉沉落日黄。

云遮望眼,山割愁肠。

(《一剪梅·尘洒衣裾客路长》)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辛弃疾胸藏一腔热血,手握三尺长剑,本以为能够“看试手,补天裂”,只可惜君昏臣媚,奸佞环立,往日沙场跃马冲杀的飞将军只落得个“茅檐低小”,纸上拈花空寂寥。

凡此种种,怎一个愁字了得!且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秋,词人时年仅仅34岁,正是春秋鼎盛,本该宏图大展,“平戎破虏”,建功立业,可奈何登楼远望,“故国沦陷、国耻未血的仇恨和焦虑,故乡难归、流落江南的漂泊感,英雄无用的压抑感和壮怀理想无人理解的孤独感,英雄的生命等闲虚度的失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3]一一扑面而来,郁结于胸,不得排解。

此词起笔雄浑,比肩唐人高处;过片连用三典,委曲诉衷肠;结煞笔力千钧,更兼丝丝凄美。

一问世便犹如风雷动,更赢得后人代代称颂。

词人胸怀一腔热血,然而却岁月蹉跎,报国无门,赳赳雄心只换得踉跄登高,落日楼头,满目苍凉,顿感英雄志顺水东流,可惜、可叹、可悲!正因此词含蕴万端,恰可作为辛弃疾一生行藏的诗化总结。

二、明日何其多,赤子心成蹉跎辛弃疾既有诗人气质,更有一腔军人的热血豪情。

他的人生理想本来就是要做“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一代名将,凭借“平戎破虏”“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无奈,“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新荷叶·和赵德庄韵》)。

以气节自许、以功业自负的辛弃疾奉命南归之后,雕弓挂壁,长铗生苔,壮岁传奇旋即滑向宦海沉浮。

然而,根深蒂固的入世英雄观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又时刻躁动于心间:“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纵然仕途多舛,烈士暮年,入夜也要梦回长安看尽“眼前万里江山”(《清平乐·绕床饥鼠》)。

儒家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事功观念一时一刻都未曾脱离辛弃疾的心田,反而时时刻刻促使他对明天充满希冀,也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他勿忘国耻、收复失地。

譬如:明日伏波堂上客,老当益壮翁应说。

(《满江红·绝代佳人》)尊前老泪不成行,明日送君天上去。

(《玉楼春·往年巃嵸堂前路》)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

(《感皇恩·春事到清明》)此时的“明日”已非单指隔夜可触的晨光,已然熔铸了词人满心的期待与希望。

可是,纵然“从今日日倚高楼”,算而今,北望神州,试问几人曾见“日日春风好”?怕多是“落日残霞更断肠”!如《临江仙·风雨催春寒食近》下片:绿叶先生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

未知明日定阴晴?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

此词作年无可考,《稼轩词编年笺注》将其列于甲辰岁寿韩南涧词之前①。

然而尽管如此,后人仍然可以从中窥见些许隐情别义。

该①叶嘉莹.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上).[M].北京:中国书店,2006.1.第313页.词下片文虽短却连用两典。

唐宰相裴度隐退洛阳时,曾建有一堂名绿野,常与白居易、刘禹锡等诗酒酬唱,不问朝政。

词人化用此典,以“绿野先生”比况同样赋闲在家的前尚书;而“闲袖手”一词看似平淡,却暗含微情,给人一种隐隐约约的不得已之感,这也使得下文的抒情变得水到渠成。

“未知明日定阴晴”虽然明写现实天气阴晴无定,其真正的意图却在暗示宦海风雨难测。

最后两句虽典出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生遭遇,但却反用其意,更显言短意长。

词人为何不渴望醒而期望“一饮动连宵,一醉长三日”(《卜算子·饮酒不写书》)呢?个中三味,一言以蔽之:世乱而君昏,主和者众而权势滔天,主战者寡而人微言轻。

可以想见,后者自是“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杯”(《水调歌头·寄我五云字》),英雄空怀报国热忱却无用武之地,只落得个投闲置散!辛弃疾反用屈原“是以见放”之典正是借别人酒杯以浇自己心中块垒,只可惜,酒销愁不销,借酒销愁愁更愁。

英雄壮志难酬,赤子心空悠悠。

明日事风雨难期,而今赋闲在野,“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

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

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水调歌头·鸥盟》)。

词句貌显悠然自得,然而却断无李太白“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的飘逸潇洒。

与其说“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是欢欣之语,倒不如直剖其理,实指生活极度单调,“心似孤僧”,百无聊赖,“一日甚三秋”,只得侣鱼虾、与鸥盟!也正因心中“闲愁千斛”难解,词人在近二十年的赋闲蛰居期间自然而然地把陶渊明引为异代知己,并在其词作中频频向陶渊明发出由衷的钦佩和赞叹。

譬如: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

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岁月何须溪上记,千古黄花,自有渊明比。

(《蝶恋花·洗尽心机随法喜》)东篱多种菊,待学渊明,酒与诗情不相似。

(《洞仙歌·婆娑欲舞》)尽管辛弃疾与陶渊明的生命遭际有诸多相似之处,并且他的隐逸词在遣词用字和志趣情怀方面也都有意向陶渊明学习、靠拢,但是二人的确不能“异质同构”。

概而言之,辛少陶之三分田园痴,而陶逊辛之一片事功心。

只此一异,转成天壤。

辛弃疾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的爱国赤子和军事家,纵然蛰居廿载,置散山野,其赢得生前身后名的雄心或许会有所降温,但抗金复国之心却是至死不休,正所谓“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明日风光明日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辛弃疾满心期待“看一日,须有致君时”,可是迎接他的却是光阴水逝,屡遭贬斥,一颗赤子之心总被抛向冰天雪地。

无奈、忧怨、失望、悲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日边消息迟迟,空喊杀贼赵宋立国,重文轻武。

自太祖太宗以降,武备偏废,致使诗礼之民渐成积弱之躯,更加之治国失策,冗官泛滥,冗兵如蚁聚,纵有庆历新政,难解“三冗”之困;熙宁变法,不振兵甲之坚。

不料北族南下,赵室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以致惨酿靖康之变,神器蒙尘,徽钦二帝,竟为胡虏!从此宋室南渡,偏安江南。

靖康之变后又十三年,辛弃疾降世。

山东,“三孔”之乡,儒风甚浓。

辛弃疾生于斯长于斯,长期浸淫,自然诗礼旁通;加之身处外族铁蹄之下,胸中更藏一股“平戎破虏”的怒气与一腔建功立业的热血豪情。

孰料身背“归正人”和北方人双重身份的武将辛弃疾一入宋境,旋即便被牢笼下僚,从此仕途坎坷,悲喜参差。

自辛弃疾1162年奉命南归,至1207年溘然长逝,词人在南宋总共生活了四十六个春秋。

而就在这46年间,又被投闲置散、蛰居上饶、铅山将近二十年之久!词人生命中余下的三分之一也同样曲折坎坷、荆棘满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