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脑出血诊治指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ppt课件

9
一、病史与体征
1.病史采集:重点询问患者或目击者脑卒中发 生的时间、症状、当时的活动情况、年龄及下述 情况:是否有外伤史、高血压病史、缺血性脑卒 中、糖尿病史、吸烟及饮酒史、用药史(包括是 否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或其他抗凝 药物)、有无药物滥用(如可卡因等)、是否存 在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诱发出血的内科疾病(如 肝病等)。
18
六、分 型
10
一、病史与体征
2.一般体格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与病情评估 :首先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在完成气道、呼 吸和循环功能评估后,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 统体检,可借助脑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判 断患者预后及指导选择治疗措施。常用的量表有: (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2)美国 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IHSS)量表;(3) 脑出血评分量表。
14
二、影像学检查
2.脑血管检查: 脑血管检查有助于了解导致脑出血病变的血管及病因,指导选择治疗方案 。常用检查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MRA、CTV、MRV、 TCD等。 (1)DSA:能清晰显示脑血管各级分支及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 及分布,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了解血流动力学改变,为血管内 栓塞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病因病理解剖,仍是当前血管病变检查 的“金标准”。 (2)CTA和MRA:两者是快速、无创性评价颅内、外血管的可靠方 法,可用于筛查可能存在的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 病变的存在。CTA上出现的“斑点征”是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因子。如果 血肿部位、组织水肿程度,或颅内静脉窦内异常信号提示静脉血栓形成,应 该考虑行MRV或CTV检查。
15
三、实验室检查
对脑出血患者都应进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以了解基本状况 ,排除相关系统疾病。此外,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医院条件 ,进行必要的专科检查明确病因。 常规检查通常包括:(1)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 2)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3)全血计数,包括血 小板计数;(4)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 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5)氧饱 和度。如疑似颅内感染,可考虑做腰椎穿刺检查;否则一 般不需要做,因为无血性脑脊液不能排除脑出血。
一、病史与体征
1.病史采集:重点询问患者或目击者脑卒中发 生的时间、症状、当时的活动情况、年龄及下述 情况:是否有外伤史、高血压病史、缺血性脑卒 中、糖尿病史、吸烟及饮酒史、用药史(包括是 否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或其他抗凝 药物)、有无药物滥用(如可卡因等)、是否存 在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诱发出血的内科疾病(如 肝病等)。
18
六、分 型
10
一、病史与体征
2.一般体格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与病情评估 :首先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在完成气道、呼 吸和循环功能评估后,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 统体检,可借助脑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判 断患者预后及指导选择治疗措施。常用的量表有: (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2)美国 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IHSS)量表;(3) 脑出血评分量表。
14
二、影像学检查
2.脑血管检查: 脑血管检查有助于了解导致脑出血病变的血管及病因,指导选择治疗方案 。常用检查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MRA、CTV、MRV、 TCD等。 (1)DSA:能清晰显示脑血管各级分支及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 及分布,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了解血流动力学改变,为血管内 栓塞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病因病理解剖,仍是当前血管病变检查 的“金标准”。 (2)CTA和MRA:两者是快速、无创性评价颅内、外血管的可靠方 法,可用于筛查可能存在的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 病变的存在。CTA上出现的“斑点征”是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因子。如果 血肿部位、组织水肿程度,或颅内静脉窦内异常信号提示静脉血栓形成,应 该考虑行MRV或CTV检查。
15
三、实验室检查
对脑出血患者都应进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以了解基本状况 ,排除相关系统疾病。此外,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医院条件 ,进行必要的专科检查明确病因。 常规检查通常包括:(1)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 2)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3)全血计数,包括血 小板计数;(4)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 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5)氧饱 和度。如疑似颅内感染,可考虑做腰椎穿刺检查;否则一 般不需要做,因为无血性脑脊液不能排除脑出血。
脑出血诊治指南ppt课件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相关检查,评估恢复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与时机
手术指征
对于脑出血量较大、颅内压升高、脑疝形成的患者,应优先 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
在脑出血发生后,越早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越好,但需要在患 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手术方法与技巧
开颅手术
手术技巧
对于大量脑出血或脑疝形成的患者, 开颅手术是首选方法,可以迅速清除 血肿、降低颅内压。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熟练掌握手 术技巧,如正确的手术入路、避免损 伤重要血管和神经等,以提高手术成 功率。
微创手术
对于少量脑出血的患者,可以考虑采 用微创手术,如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 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等,创伤小、恢复 快。
手术后护理与康复
护理
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护和 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 变化、预防并发症等。
05
03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生 命体征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 症。
04
控制颅内压
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适当控制 液体摄入量,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包 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等。
预后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预后评估, 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和生活指导。
脑出血诊治指南ppt课件
目 录
• 脑出血概述 • 脑出血的诊疗流程 • 脑出血的药物治疗 • 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 脑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01 脑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 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可分为基底节区出 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和脊髓 出血等。
定期进行相关检查,评估恢复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与时机
手术指征
对于脑出血量较大、颅内压升高、脑疝形成的患者,应优先 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
在脑出血发生后,越早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越好,但需要在患 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手术方法与技巧
开颅手术
手术技巧
对于大量脑出血或脑疝形成的患者, 开颅手术是首选方法,可以迅速清除 血肿、降低颅内压。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熟练掌握手 术技巧,如正确的手术入路、避免损 伤重要血管和神经等,以提高手术成 功率。
微创手术
对于少量脑出血的患者,可以考虑采 用微创手术,如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 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等,创伤小、恢复 快。
手术后护理与康复
护理
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护和 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 变化、预防并发症等。
05
03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生 命体征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 症。
04
控制颅内压
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适当控制 液体摄入量,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包 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等。
预后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预后评估, 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和生活指导。
脑出血诊治指南ppt课件
目 录
• 脑出血概述 • 脑出血的诊疗流程 • 脑出血的药物治疗 • 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 脑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01 脑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 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可分为基底节区出 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和脊髓 出血等。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PPT课件

内科治疗
(二)血糖管理
推荐意见:血糖值可控制在7.7—10.0 mmol/L的范围内。 应加强血糖监测并相应处理:
(1)血糖超过10 mmol/L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 (2)血糖低于3.3 mmol/L时,可给予10%一20%葡萄糖
口服或注射治疗。目标是达到正常血糖水平。
内科治疗
(三)药物治疗 推荐意见:由于止血药物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尚
不确定,且可能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不推荐常 规使用(I级推荐,A级证据)。神经保护剂、中 药制剂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 试验进一步证实(Ⅱ级推荐,C级证据)。
内科治疗
(四)病因治疗
推荐意见: (1)使用抗栓药物发生脑出血时,应立即停药(I级推荐,B级证据)。 (2)对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相关脑出血,静脉应用维生素K(I级
(6)可应用GCS或NIHSS量表等评估病情严重程度(Ⅱ级推荐,C 级证据)
三、脑出血的治疗
脑出血的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大多数 患者均以内科治疗为主,如果病情危重或发现有 继发原因,且有手术适应证者,则应该进行外科 治疗。
内科治疗
保持安静、稳定血压、防止继续出血、适当降 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血糖、 体温平衡、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及防止各种 颅内及全身并发症
(5)对溶栓药物相关脑出血,可选择输注凝血因子和血小 板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抗 血小板相关的脑出血。
(6)对于使用抗栓药物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何时、如何恢 复抗栓治疗需要进行评估,权衡利弊,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决 定(Ⅱ级推荐,C级证据)。
内科治疗
(五)其他
推荐意见:针刺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 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Ⅲ级推荐,C级证据)。
新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护理课件

新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 南护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脑出血概述 • 脑出血治疗进展 • 新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解读 • 脑出血护理要点 • 脑出血康复指导 • 脑出血预防与健康教育
CHAPTER
01
脑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 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
分类
定时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 质平衡。
病情观察与记录
观察患者意识、瞳孔 、肢体活动情况,评 估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如血压升高、 头痛加剧、呕吐等。
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出入量、水电解质平 衡情况。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 症。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应激 性溃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
对症处理,如控制血压、降低颅 内压等。
CHAPTER
05
脑出血康复指导
康复评估
01
全面评估
02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认知功能、语言能力、肢体功能等进行全面评估 ,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后续康复训练提供依据。
03
定期评估
04
在康复过程中,定期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康复 方案,提高康复效果。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呼吸困难 等症状。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头部CT扫描或MRI检查可确诊。CT扫描可显示血肿部位和大小 ,有助于指导治疗和 Nhomakorabea估预后。
CHAPTER
02
脑出血治疗进展
药物治疗
01
02
03
药物治疗原则
CONTENTS
目录
• 脑出血概述 • 脑出血治疗进展 • 新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解读 • 脑出血护理要点 • 脑出血康复指导 • 脑出血预防与健康教育
CHAPTER
01
脑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 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
分类
定时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 质平衡。
病情观察与记录
观察患者意识、瞳孔 、肢体活动情况,评 估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如血压升高、 头痛加剧、呕吐等。
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出入量、水电解质平 衡情况。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 症。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应激 性溃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
对症处理,如控制血压、降低颅 内压等。
CHAPTER
05
脑出血康复指导
康复评估
01
全面评估
02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认知功能、语言能力、肢体功能等进行全面评估 ,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后续康复训练提供依据。
03
定期评估
04
在康复过程中,定期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康复 方案,提高康复效果。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呼吸困难 等症状。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头部CT扫描或MRI检查可确诊。CT扫描可显示血肿部位和大小 ,有助于指导治疗和 Nhomakorabea估预后。
CHAPTER
02
脑出血治疗进展
药物治疗
01
02
03
药物治疗原则
脑出血治疗指南培训ppt课件

癫痫防治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凝血功能异常的处理
凝血功能异常既是继发性脑出血的病因之一,也可加重原发性脑出血。对于脑出血患者,应常规监测凝血功能。对于凝血因子缺乏和血小板减少症者,可给予凝血因子或血小板替代治疗。对于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等引发脑出血的患者,应停用此类药物,并以最快的速度纠正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如补充维生素K、新鲜冰冻血浆和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脑出血患者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风险很高。在血管超声检查排除下肢静脉栓塞后,可对瘫痪肢体使用间歇性空气压缩装置,对于脑出血发生深静脉栓塞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血压管理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支持预防性抗癫痫治疗,但不少外科医生主张,对于幕上血肿,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有助于降低癫痫的发生率。对于脑出血后2~3个月再次发生的痫样发作,建议按癫痫的常规治疗进行长期药物治疗。
201020092008
200720062005
200420032002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ThaThannkkss ffoorr yoyouurr titimmee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电解质紊乱 肾功能不全:
肺部感染
并发症防治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手术治疗在脑出血中的价值仍是争议的
焦点。国外指南,指南仅对浅部脑内血肿(距脑皮层1cm内)
脑出血治疗课件PPT课件

手术治疗的优点是清除血肿、降 低颅内压、减轻压迫,但手术风
险和术后并发症也不容忽视。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高压氧治疗、康复治疗等,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的神经 功能和促进康复。
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促进神经功能 恢复;康复治疗则通过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
THANKS
治疗过程
患者在发病后及时就医,接受了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在恢复过程中,患者积极配合医生 的治疗建议,主动进行康复训练。
经验分享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同时,患者家属也给予了 充分的支持和关爱,帮助患者度过难关。患者在恢复后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 检和复查。
感谢您的观看
脑淀粉样血管病
与遗传、免疫等因素相关, 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反 复发生的脑叶出血。
02
脑出血的症状与诊断
常见症状
意识障碍
如昏迷、嗜睡、反 应迟钝。
言语不清
表现为口齿不清、 失语。
头痛
突发剧烈头痛,可 伴随恶心、呕吐。
偏瘫
一侧肢体无力或完 全瘫痪。
眼部症状
如视力模糊、偏盲。
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诊断为脑出血。
治疗过程
经过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 仍遗留严重后遗症,生活质量受
到严重影响。
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患者病情较重,出血 量大,且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治 疗难度较大。医生在制定治疗方 案时应更加谨慎,充分考虑患者
的具体情况。
患者经验分享
患者情况
患者王某,男性,45岁,因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右侧肢体无力入院,诊断为脑出血 。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49
出血性卒中 脑出血 TIA发作史 多无 SAH 无
缺血性卒中 脑血栓形成 常有 脑栓塞 可有
发病年龄
发病形式
50-60岁
急(分、小时)
青中年
急骤(分)
60岁以上为多
较缓(小时、日)
年龄不定
最急(秒、分)
发病时情况
多在情绪激动、用 力、血压骤升等活 动情况下发病
常有 有 常有 有 可有 有 可有冠心病 可有 增高 含血 高血压病
43
MRI 对脑出血敏感,可明确出血部位、范围, 脑水肿及脑室情况。MRI的表现取决于血肿 所含血红蛋白量的变化。此检查耗时较长, 不如CT简便、快捷,但对幕下出血优于CT, 可发现CT不能确定的(脑干或小脑)小量 出血,能分辨病程1个月后CT不能辨认的脑 出血(区别陈旧性出血和梗死),显示血 管畸形流空现象。可根据血肿信号(Hb) 的动态变化判断出血时间。
7
9
【
病
理 】
70%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在基底节区
(壳核、丘脑)。 壳核出血(60%)常侵入内囊和破人侧脑 室,使血液充满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 丘脑出血(10%)常破人第三脑室或侧脑 室,向外可损伤内囊; 脑叶、脑干和小脑出血(各10%)则可直接 破入到蛛网膜下腔或第四脑室。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好发动脉为:豆纹动脉 (42%)、脑桥支(16%)、小脑上动脉分支 (12%)、颞顶枕白质穿支(10%)
12
【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50-70岁,男>女,冬春季易发; 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出血前多无预兆,半数有剧烈头痛、常见呕 吐,血压明显升高; 症状常在数分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临床表现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不同而异: 出血量较大时,除局灶症状(偏瘫、凝视、 失语)外,常有高颅压症状(头痛、呕吐、 昏迷、血压增高等)。
出血性卒中 脑出血 TIA发作史 多无 SAH 无
缺血性卒中 脑血栓形成 常有 脑栓塞 可有
发病年龄
发病形式
50-60岁
急(分、小时)
青中年
急骤(分)
60岁以上为多
较缓(小时、日)
年龄不定
最急(秒、分)
发病时情况
多在情绪激动、用 力、血压骤升等活 动情况下发病
常有 有 常有 有 可有 有 可有冠心病 可有 增高 含血 高血压病
43
MRI 对脑出血敏感,可明确出血部位、范围, 脑水肿及脑室情况。MRI的表现取决于血肿 所含血红蛋白量的变化。此检查耗时较长, 不如CT简便、快捷,但对幕下出血优于CT, 可发现CT不能确定的(脑干或小脑)小量 出血,能分辨病程1个月后CT不能辨认的脑 出血(区别陈旧性出血和梗死),显示血 管畸形流空现象。可根据血肿信号(Hb) 的动态变化判断出血时间。
7
9
【
病
理 】
70%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在基底节区
(壳核、丘脑)。 壳核出血(60%)常侵入内囊和破人侧脑 室,使血液充满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 丘脑出血(10%)常破人第三脑室或侧脑 室,向外可损伤内囊; 脑叶、脑干和小脑出血(各10%)则可直接 破入到蛛网膜下腔或第四脑室。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好发动脉为:豆纹动脉 (42%)、脑桥支(16%)、小脑上动脉分支 (12%)、颞顶枕白质穿支(10%)
12
【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50-70岁,男>女,冬春季易发; 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出血前多无预兆,半数有剧烈头痛、常见呕 吐,血压明显升高; 症状常在数分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临床表现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不同而异: 出血量较大时,除局灶症状(偏瘫、凝视、 失语)外,常有高颅压症状(头痛、呕吐、 昏迷、血压增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gn)有助于预测血肿扩大风险,必要时可行
有关评估(Ⅱ级推荐,B级证据)。
诊断与评估 指南推荐
(5)如怀疑血管病变(如血管畸形等)或肿 瘤者,可选择行CTA、CTV、增强CT、增强 MRI、MRA、MRV或DSA检查,以明确诊断
(Ⅱ级推荐,B级证据)。
(6)可应用GCS或NIHSS量表等评估病情严
指南编写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2014年
修改,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参考了相
关国际指南,主要适用于原发性脑出血
(继发于外伤的脑出血不在本指南讨论范围)
院前处理
关键是迅速识别疑似脑卒中患者并尽快送到医 院。症状突发,多在活动中起病,常表现为头 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 瘫痪等。 推荐意见:对突然出现脑卒中症状的患者 ,急救人员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 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I级推荐,D级证据) 。
诊疗指导规范
止血药:出血 8 小时内可以适当应用止血药 预防血肿扩大,使用一般≤ 48 小时。 对于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一般不建议常规 使用止血药。
五、病因治疗
推荐意见: 使用抗栓药物发生脑出血时,应立即停药 (I级推荐,B级证据)。 对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相关脑出血,静 脉应用维生素K(I级推荐,C级证据)、新 鲜冻干血浆和PCC(Ⅱ级推荐,B级证据)各 有优势,可根据条件选用。对新型口服抗凝 药物(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相 关脑出血,目前缺乏快速有效拮抗药物。
五、病因治疗
推荐意见: 不推荐rFVIIa单药治疗口服抗凝药相关脑出血 (IV级推荐,D级证据)。 对普通肝素相关脑出血,推荐使用硫酸鱼精蛋 白治疗(Ⅲ级推荐,C级证据)。 对溶栓药物相关脑出血,可选择输注凝血因子 和血小板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目前 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抗血小板相关的脑出血。 对于使用抗栓药物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何时、 如何恢复抗栓治疗需要进行评估,权衡利弊, 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决定(Ⅱ级推荐,C级证 据)。
诊断与评估
病史与体征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疾病诊断及病因分型等
诊断与评估 指南推荐
(1)对疑似脑卒中患者应尽快行CT或MRI检查 以明确诊断(I级推荐,A级证据)。 (2)尽早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
病史,一般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有关实验室
检查,特别是血常规、凝血功能和影像学检查
(I级推荐,C级证据)。在病情和条件许可时
重程度(Ⅱ级推荐,C级证据)。
脑出血的治疗
脑出血的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 大多数患者均以内科治疗为主,如果病情危重 或发现有继发原因,且有手术适应证者,则应
该进行外科治疗。
一、血压管理
推荐意见: 应综合管理脑出血患者的血压,分析血压升 高的原因,再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降 压治疗(I级推荐,C级证据)。 当急性脑出血患者收缩压>220 mmHg时,应 积极使用静脉降压药物降低血压;当患者收 缩压>180 mmHg时,可使用静脉降压药物控 制血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调整降压速度, 160/90 mmHg可作为参考的降压目标值(Ⅲ 级推荐,C级证据)。
三、血糖管理
推荐意见: 血糖值可控制在7.7—10.0 mmol/L的范围内。 应加强血糖监测并相应处理: (1)血糖超过10 mmol/L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 (2)血糖低于3.3 mmol/L时,可给予10%一20 %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目标是达到正常血 糖水平。
四、止血药物治疗
推荐意见: 由于止血药物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尚不确定, 且可能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不推荐常规使用 (I级推荐,A级证据)。神经保护剂、中药制 剂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试 验进一步证实(Ⅱ级推荐,C级证据)。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脑出血诊治指南
介绍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在脑卒 中各亚型中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居第 2位。人群中脑出血的发病率为(12~15)/10
万人。
脑出血发病凶险,病情变化快,致死致残率高
,超过70%的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或累及脑
室,3个月内的死亡率为20%一30%。
自发降低
二、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
抬高床头约 30°,头位于中线上,以增加颈静脉回流, 降 低领内压。 对需要气管插管或其他类似操作的患者,需要静脉应用 镇静剂。镇静剂应逐渐加量,尽可能减少疼痛或躁动引 起颅内压升髙。 常用的镇静药物有:二异丙盼、依托咪醋、咪达唑仑等。 镇痛药有:吗啡、阿芬太尼等。 药物治疗:若患者具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或影像学表现, 和/或实测 ICP>20mmHg,可应用脱水剂,如 20% 甘露醇 (1-3g/Kg/ 天)、甘油果糖、高渗盐水、白蛋白、利尿 剂等,应用上述药物均应监测肾功能,电解质,维持内 环境稳定;必要时可行颅内压监护。
急性期降压存在争议
积极干预
认为高血压 预示能导致血肿周边缺血
高
促进血肿周边水肿
ICP升高,当BP降低时,
CPP进一步降低 也有研究认为,降压后 反而预后不佳 多数患者发病24h后BP
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
伴高血压时预后不良
BP过高☞其他终末器
官损伤
,应进行必要检查以明确病因(I级推荐,C级
证据)。
诊断与评估 指南推荐
(3)确诊脑出血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 早收入神经专科病房或神经重症监护病房(I 级推荐,A级证据)。
(4)脑出血后数小时内常出现血肿扩大,加
重神经功能损伤,应密切监测(I级推荐,A级
证据)。CTA和增强CT的“点样征”(spot
一、血压管理
推荐意见: 早期积极降压是安全的,其改善患者预后的 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Ⅲ级推荐,B级 证据)。 在降压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血压水平的变化, 每隔5—15分钟进行1次血压监测(I级推荐, C级证据)。
降压药物
常用静脉降压药物: 尼卡地平,乌拉地尔,硝酸甘油等。 常用口服降压药物: 长效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 阻滞剂,β 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等。
有关评估(Ⅱ级推荐,B级证据)。
诊断与评估 指南推荐
(5)如怀疑血管病变(如血管畸形等)或肿 瘤者,可选择行CTA、CTV、增强CT、增强 MRI、MRA、MRV或DSA检查,以明确诊断
(Ⅱ级推荐,B级证据)。
(6)可应用GCS或NIHSS量表等评估病情严
指南编写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2014年
修改,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参考了相
关国际指南,主要适用于原发性脑出血
(继发于外伤的脑出血不在本指南讨论范围)
院前处理
关键是迅速识别疑似脑卒中患者并尽快送到医 院。症状突发,多在活动中起病,常表现为头 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 瘫痪等。 推荐意见:对突然出现脑卒中症状的患者 ,急救人员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 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I级推荐,D级证据) 。
诊疗指导规范
止血药:出血 8 小时内可以适当应用止血药 预防血肿扩大,使用一般≤ 48 小时。 对于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一般不建议常规 使用止血药。
五、病因治疗
推荐意见: 使用抗栓药物发生脑出血时,应立即停药 (I级推荐,B级证据)。 对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相关脑出血,静 脉应用维生素K(I级推荐,C级证据)、新 鲜冻干血浆和PCC(Ⅱ级推荐,B级证据)各 有优势,可根据条件选用。对新型口服抗凝 药物(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相 关脑出血,目前缺乏快速有效拮抗药物。
五、病因治疗
推荐意见: 不推荐rFVIIa单药治疗口服抗凝药相关脑出血 (IV级推荐,D级证据)。 对普通肝素相关脑出血,推荐使用硫酸鱼精蛋 白治疗(Ⅲ级推荐,C级证据)。 对溶栓药物相关脑出血,可选择输注凝血因子 和血小板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目前 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抗血小板相关的脑出血。 对于使用抗栓药物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何时、 如何恢复抗栓治疗需要进行评估,权衡利弊, 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决定(Ⅱ级推荐,C级证 据)。
诊断与评估
病史与体征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疾病诊断及病因分型等
诊断与评估 指南推荐
(1)对疑似脑卒中患者应尽快行CT或MRI检查 以明确诊断(I级推荐,A级证据)。 (2)尽早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
病史,一般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有关实验室
检查,特别是血常规、凝血功能和影像学检查
(I级推荐,C级证据)。在病情和条件许可时
重程度(Ⅱ级推荐,C级证据)。
脑出血的治疗
脑出血的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 大多数患者均以内科治疗为主,如果病情危重 或发现有继发原因,且有手术适应证者,则应
该进行外科治疗。
一、血压管理
推荐意见: 应综合管理脑出血患者的血压,分析血压升 高的原因,再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降 压治疗(I级推荐,C级证据)。 当急性脑出血患者收缩压>220 mmHg时,应 积极使用静脉降压药物降低血压;当患者收 缩压>180 mmHg时,可使用静脉降压药物控 制血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调整降压速度, 160/90 mmHg可作为参考的降压目标值(Ⅲ 级推荐,C级证据)。
三、血糖管理
推荐意见: 血糖值可控制在7.7—10.0 mmol/L的范围内。 应加强血糖监测并相应处理: (1)血糖超过10 mmol/L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 (2)血糖低于3.3 mmol/L时,可给予10%一20 %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目标是达到正常血 糖水平。
四、止血药物治疗
推荐意见: 由于止血药物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尚不确定, 且可能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不推荐常规使用 (I级推荐,A级证据)。神经保护剂、中药制 剂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试 验进一步证实(Ⅱ级推荐,C级证据)。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脑出血诊治指南
介绍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在脑卒 中各亚型中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居第 2位。人群中脑出血的发病率为(12~15)/10
万人。
脑出血发病凶险,病情变化快,致死致残率高
,超过70%的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或累及脑
室,3个月内的死亡率为20%一30%。
自发降低
二、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
抬高床头约 30°,头位于中线上,以增加颈静脉回流, 降 低领内压。 对需要气管插管或其他类似操作的患者,需要静脉应用 镇静剂。镇静剂应逐渐加量,尽可能减少疼痛或躁动引 起颅内压升髙。 常用的镇静药物有:二异丙盼、依托咪醋、咪达唑仑等。 镇痛药有:吗啡、阿芬太尼等。 药物治疗:若患者具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或影像学表现, 和/或实测 ICP>20mmHg,可应用脱水剂,如 20% 甘露醇 (1-3g/Kg/ 天)、甘油果糖、高渗盐水、白蛋白、利尿 剂等,应用上述药物均应监测肾功能,电解质,维持内 环境稳定;必要时可行颅内压监护。
急性期降压存在争议
积极干预
认为高血压 预示能导致血肿周边缺血
高
促进血肿周边水肿
ICP升高,当BP降低时,
CPP进一步降低 也有研究认为,降压后 反而预后不佳 多数患者发病24h后BP
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
伴高血压时预后不良
BP过高☞其他终末器
官损伤
,应进行必要检查以明确病因(I级推荐,C级
证据)。
诊断与评估 指南推荐
(3)确诊脑出血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 早收入神经专科病房或神经重症监护病房(I 级推荐,A级证据)。
(4)脑出血后数小时内常出现血肿扩大,加
重神经功能损伤,应密切监测(I级推荐,A级
证据)。CTA和增强CT的“点样征”(spot
一、血压管理
推荐意见: 早期积极降压是安全的,其改善患者预后的 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Ⅲ级推荐,B级 证据)。 在降压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血压水平的变化, 每隔5—15分钟进行1次血压监测(I级推荐, C级证据)。
降压药物
常用静脉降压药物: 尼卡地平,乌拉地尔,硝酸甘油等。 常用口服降压药物: 长效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 阻滞剂,β 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