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马2古诗二首作业设计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单元2.古诗二首 课后作业(B组)-北师大版

3.两首诗中,诗人都诉说了盼望建功立业的抱负,也都是
借写马道出,这种写作手法称之为____________( 托物言志 托物 言志 联想 想象)。
四、漫步古诗林。 咏 马
(唐)杨师道 玉鞍金络过丹墀,骨相峥嵘毛亦奇。
世上殊多千里马,老肥御苑未曾驰。
羸疲岂任盐车重,伯乐见之不胜嗟。 此马若遂千里志,追风犹可到天涯。 【注】①墀(chí):台阶。②羸(léi)疲:疲劳。
3.他一脸横 (hèng .
héng (hèng ___ )肉,一看就知道是蛮横 ___ .
héng)不讲理的人。
二、理解词语,体会诗句的妙处,在此基础上写出句意。
1.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以“竹批”比喻_______________ 马耳之坚挺直竖 ,以“风入”形容 马奔跑之迅疾轻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静一动写出马 非凡的气概 ,用词______________ 准确形象 _____________ 。句意: 两耳尖锐如同削竹,跑起来四蹄生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拓展积累。
将下列与马有关的成语补充完整,并记下来。
( 马 一马 ( ( 人 ( 金 )( 首 )平川 ( )仰马 ( )戈铁马 ( )是瞻马 ( )( 老 )翻人 ( )千军 ( )( 革 )( 马 )困马 ( )万马 ( )裹尸 )识途 )乏 )
2.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一种贵重鞍具 ,这里借指___________ 马受重用 。 “金络脑”指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么时候能够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清秋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任意驰骋.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马2古诗二首作业设计北师大版

1.2 古诗二首一、作者我知道。
1.杜甫,字________,________朝人。
《房兵曹胡马》是他写的________言律诗。
杜甫在我国________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被世人尊为“________”。
2.李贺,________诗人,字________。
他作诗态度严谨,想象奇特,新颖浪漫。
二、我要把字写漂亮。
(看拼音写词语)fēng l ì sh òu ru ò m ǎ t í三、一锤定音。
(用“____”标出正确的读音)燕.山(yān yàn) 似.的(shì sì) 载.歌载舞(zài zǎi) 如何.(hé kě) 杜甫.(fǔ pǔ) 棱.角(léng líng) 四、比比快来组词语。
⎩⎪⎨⎪⎧钩( )钓( ) ⎩⎪⎨⎪⎧峻( )俊( ) ⎩⎪⎨⎪⎧漠( )寞( )五、小小解说员。
(写出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1.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胡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大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金络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二首(精品文档)

古诗二首一、教材分析:《房兵曹胡马》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这首诗以胡马为题材。
胡马的主人房兵曹,是一位姓房的武官,其生平身世皆不可考。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马,实际上是喻人,用的是所谓的"借物言志"或"托物寓意"。
通过对马的骁腾善驰、可托生死、横行万里、所向无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的英勇气概,并寄托了他对未来前途的坚强信念。
《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李贺是唐代的著名诗人,字长吉,又称“李昌谷”。
李贺为唐宗室之后,自幼家贫,却才华横溢,有“少年心事拿当云”的壮志,他七岁时,就以诗歌之制名动京华。
但由于他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士”的“进”谐音,因此朝廷不许他参加科举考试,后韩愈上文为他辩解,也未获成功。
李贺一生抑郁不得志,只做过一个奉礼郎的小官,终年二十七岁。
《马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带着幽冷、凄婉的色彩。
二、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
2.能力目标: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象同于不同之处。
3.情感目标:理解诗人借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
难点:结合两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及诗人生平理解两首诗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
四、教具准备:电脑,自制课件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马吗?你最喜欢马的那些方面?给大家说一说。
2.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古诗,描写了马。
板书课题:古诗二首二、讲授新课:(一)《房兵曹胡马》1.板书:房兵曹胡马理解题目1)"胡马"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2)知道"房兵曹"是什么意思吗?3)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2.读一读1)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这首诗。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诗,可以同位读、好朋友读,还可以学着古人的样子来读。
《古诗二首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古诗二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背景与分析《古诗二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通过学习古诗,能够开拓学生的文学修养,丰富其文化知识,培养其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与内涵,提高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古诗二首》的意境与内涵,领悟其诗意之美。
2.能够准确把握古诗的语言特点与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能够通过创作与表达,体会古诗的艺术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4.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古诗二首》:选择两首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古诗,如《静夜思》、《将进酒》等。
2.教学方法:(1)导入引导: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各种形式引入古诗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诗歌赏析:逐句解读,分析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诗歌创作: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要求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4)诗歌朗诵:对学生的诗歌进行朗诵表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流程1.导入阶段:通过展示古诗图片、播放古诗音乐等方式,引入古诗二首的主题与意境,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学习阶段:逐句解读《古诗二首》,分析其意境、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3.创作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古诗创作,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情感与体验,进行诗歌创作。
4.朗诵阶段:学生进行古诗朗诵表演,展示诗歌创作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自信心。
5.总结阶段:对本次作业设计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与收获,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参与度、表现情况、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作业表现评价:对学生的诗歌创作进行评审,评价其创意、表达、语言运用等方面。
2.反馈方式:(1)口头反馈: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或建议,激发其学习动力。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马2古诗二首教案设计北师大版2

古诗二首【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两首诗都是咏物言志诗,可以说是写马诗里的压卷之作。
虽都写马,但各具特色。
杜甫的《房兵曹胡马》一诗,作者用雄健的笔力刻画雄健之马。
全诗分前后两部分,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是实写。
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
它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四蹄腾空、凌厉奔驰。
这匹宝马良驹在诗人细致的刻画下,是那样的气韵生动,维妙逼真。
诗的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
写它纵横驰骋,穿空阔度险峻越障碍甚至足以托付生命。
李贺的《马诗》通过咏马来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的渴望,但这些,诗人都是得不到的。
诗歌描写了清冷大气的场面,写出了静态中的马的苍劲有力,同时诗人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来表达自己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古诗词知识和学习古诗的方法,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借助提供的注释读懂诗意,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对于学生来说,融入诗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比较难。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文分一个课时来授课。
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马,与本单元的主题“马”联系紧密,但是虽然两首诗都描写了马,却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这方面入手,理解诗意。
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的体会。
【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
【教学重点】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的体会。
【教学难点】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教师:教学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精彩两分钟;讲授新课;同法学习第二首诗。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5.引导学生将古诗中的美好情感融入生活,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古诗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古诗的兴趣日益浓厚,对于探索古诗的意境和修辞手法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在理解古诗深层含义、把握作者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如“庐”、“阔”、“跃”等,并了解其笔画、部首和组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句的内容。
3.了解《古诗二首》的背景,知道作者的生平简介,理解古诗的意境。
4.学会运用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写作水平。
7.教学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控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同学们,你们从这幅画中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美好的事物总能激发我们的想象,诗人也是在这样的情境中创作出优美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绘美好景色的古诗。
4.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写作能力
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如诗词鉴赏、古诗创作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5.课后拓展,提升素养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与古诗相关的文化知识,如作者生平、历史背景等,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马 古诗二首》优课教学设计_7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2、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成语导入激发兴趣一()当先()到成功老()识途千军万()万()奔腾快()加鞭二、学习新课(一)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指名回答)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古诗(二)解诗题、知诗人并了解写作背景1、明确这首诗,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什么?(马)(看诗题明对象)2、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这首古诗,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收集的有关作者李贺的资料?(学生汇报)3、(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作者资料李贺,唐代诗人。
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
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
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不得登第。
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
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
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
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
本诗正是当时所写。
(三)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明诗意)自学要求:1、自由朗读,注意节奏2、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与同桌讨论后还不认识的,提问。
交流展示: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四)分步解读,理解句意(诗中有画,让学生通过图画理解诗词)1、自学要求:朗读之后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明白了些什么?你不明白什么,在这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想好组织好语言快速提问,其它同学认真听。
小组讨论:品读句子,联系注释理解词语以及诗文意思。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马2古诗二首教学课件北师大版20

• 似:sì ( 似乎 )shì( 似的 )
• (4)形近字组词: • 婉( 婉转 )宛( 大宛 ) • 骁( 骁腾 )饶( 求饶 ) • 堪(不堪一击)湛( 湛蓝 ) • 漠( 沙漠 )摸( 捉摸 ) • 俊( 英俊 )峻( 险峻 )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大诗人。 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杜甫和李 白齐名,世称“李杜”他有着“致君尧舜 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 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 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 都给予批评和揭露。后人一般认为《房兵曹 胡马》写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 正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 时期。
这两首诗都写了马,看看它 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相同点: • (1)两首诗都借写马来抒发感情。 • (2)两首诗都抒发了建功立业的豪情。 • 不同点: • (1)第一首诗对马进行描写,而第二首
诗描写边疆景色。 • (2)第一首诗表达的感情中包含了对别
人的鼓励,而第二首诗没有。
作业布置
• 1.背诵、默写诗歌。 • 2.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 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 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
协的信念。
谢谢观看
• 诗歌后四句写马的品格,抒发对马的感情。
胡马大宛名 锋棱瘦骨成
来历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朗读诗歌前四句, 看看诗人如何描画马的?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宝马良驹的赞誉, 对房兵曹的激励,也表达了自己踌躇 满志,充满远大抱负的情怀。
诗人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 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李贺是唐 朝宗室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童年 时就能写诗。他十几岁时已经很出名了。 他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一个小奴骑驴 相随,背着一个破锦囊。李贺想到了好 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囊中,回家后写 成诗篇。他一生体弱多病,27岁就英年 早逝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古诗二首
一、作者我知道。
1.杜甫,字________,________朝人。
《房兵曹胡马》是他写的________言律诗。
杜甫在我国________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被世人尊为“________”。
2.李贺,________诗人,字________。
他作诗态度严谨,想象奇特,新颖浪漫。
二、我要把字写漂亮。
(看拼音写词语)
fēng l ì sh òu ru ò m ǎ t í
三、一锤定音。
(用“____”标出正确的读音)
燕.山(yān yàn) 似.
的(shì sì) 载.歌载舞(zài zǎi) 如何.
(hé kě) 杜甫.(fǔ pǔ) 棱.
角(léng líng) 四、比比快来组词语。
⎩⎪⎨⎪⎧钩( )钓( ) ⎩⎪⎨⎪⎧峻( )俊( ) ⎩
⎪⎨⎪⎧漠( )寞( ) 五、小小解说员。
(写出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
成。
胡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大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金络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所学内容议一议。
《房兵曹胡马》和《马诗》这两首诗都是写( )的诗,但又各具气象,特色鲜明。
1.杜甫的《房兵曹胡马》是一首咏( )抒怀之作。
作者以雄健的笔力刻画( ),表现出诗人的( )。
2.李贺的《马诗》,描写的是( )的场面,写出了( )中马的苍劲有力,表达了诗人想要实现( )心情。
七、课内语段阅读。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用“/”画出朗读时的节奏停顿。
3.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四句正面写马的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后四句转写马的________,由咏物转入抒情,是________。
巧填成语。
( )丝马迹( )( )相马
马不( )蹄( )马十驾
马( )成功一马( )先
万马( )腾( )群之马
参考答案
一、1.子美唐五诗歌诗圣
2.唐朝长吉
二、锋利瘦肉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