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含答案
厦门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历史试卷及答案及答案

厦门市2015 -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历史·必修一(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1.本试卷包括A卷和B卷两部分.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
2.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映了商代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D.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分工的原则,使中央政府能维持有效的运作,以管理庞大的帝国。
其中履行监察职责的是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刺史3.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汉代)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仍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
”据材料判断,汉代实行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4.元代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速说明A.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C.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5.某条约第八款规定:“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第九款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
”这些条款应该出自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6.表l中政权名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B.国共两党由对峙开始走向合作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中国共产党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7.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文中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天京变乱的严重内耗C.小生产者的先天缺陷D.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8.干支纪年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它以60年为一个周期。
福建厦门15-16学年高一上期末试卷--历史(解析版)

C.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5.某条约第八款规定:“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第九款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这些条款应该出自(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12.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四人帮”,胡耀邦随即建议中央:“第一 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 抓,人心乐开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中与第二条建议相一 致的是(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 )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D.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
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分工的原则,使中央政府能维持有效的运作,以管理庞大的帝国。其中履行监察职责的是( )
D.使国王居于“统而而治”的地位
20.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均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 )
A.实行民主共和政体B.权力的制约与制衡
C.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D.选举和议会立法
21.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说:“(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福建省厦门一中2015届高三高考前热身考试卷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厦门一中5月热身训练文科综合试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 。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
”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14.与宋元时期相比,明清时期中国瓷器输出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制瓷技术进步 B.明清政府放宽了对外贸易的限制C.新航路的开辟 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15.下图为《元朝疆域图》,图中“江西行省”指的是今天的()A.湖南.广东B.江西.湖北C.江西.广东D.广东.广西16.《新史学》指出:“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迹者,是历史之性质也;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者,是历史之精神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由此可见,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A.考证历史事实 B.描述历史现象C.分析历史原因 D.把握历史规律17.读下图,从中我们可直接得到的信息包括()图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①农业税相对稳定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③商品经济发展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18.毕业证书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程度的证明,同时也鲜明地反映了时代特征。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福建省厦门市2015届高三适应性考试 (3)

2015年厦门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0~42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共1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下列关于君臣关系的表述,观点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B.“夫民者,为君者有之,为臣者助君理之”C.“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
”D.“初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14.元《吴文正公集》载:“泉,七闽之都会也。
番货远物、异宝奇珍玩值所渊薮,殊方别域富商巨贾只窟宅,号为天下最。
其民往往机巧趋利,能喻于义者鲜矣。
而近年为尤甚,盖非自初而然也。
”由此可见,当时的泉州①是福建省的行政中心②海外贸易发达③商业气氛浓厚④儒家义利观收冲击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史载:“(16世纪末)每岁浙、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海岭者数十万,皆置货铁而北。
近年惠、潮(今广东、惠州、潮州)铁罄……客商艰于铁,多怀空银回家。
”材料反映当时A.商业通讯渠道不畅 B.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C.长途贩运盛极而衰D.海禁政策阻碍商品流通16.近代学者林纾有言:“知腊丁(拉丁文)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易废者。
”该观点主要针对A.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B.康有为维新变法主张C.胡适文学革命言论D.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17.下列对图7所示钱币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这是当时中国唯一通行的货币B.其中汉字字体为书隶C.“宣统”是皇帝溥仪的庙号D.发行于武昌起义爆发当年18.1938年中共《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指出:“大胆向着积极的工人、雇农、城市中与乡村中革命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坚决勇敢的下级官兵开门,把发展党的注意力放在吸收抗战中新的积极分子与扩大党的无产阶级基础之上。
福建省厦门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厦门市2014-2015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说明:1•试卷由本试题(共 6页)和答题卡组成,全部答案要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Cr-52一、选择题(每题仅一个正确选项,各 1. 关于金刚石、石墨和 C 60的判断,正确的是 A.均含共价键 B .互为同分异构体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aSQ 是强电解质 C.氢氧化铁胶体属于纯净物3. 下列有关元素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 碱性:NaOH < Mg(OH )2< AI(OH )3 C.原子半径:S>F>04.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聚氯乙烯和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 纤维素、橡胶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 乙烷、乙烯和苯都可发生加成反应D. 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 T 葡萄糖T 乙醇等化学变化过程 5. 下列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等量的CH 4和Ch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纯净的CH 3CIB. 将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共热制取硝基苯C. 将红热的铜丝迅速插入无水乙醇中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醛D. 可用浓硝酸鉴别淀粉溶液和鸡蛋白溶液6. 安全气囊碰撞时发生反应: 10NaN 3+2KNO 3=K 2O+5Na 2O+16N 2f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实验①可用于制取氨气B .实验②中最后一滴 NaOH 标准液使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即达到滴定终点3分,共45分)C.互为同位素 D .性质相同B. CO 是酸性氧化物 D .纯碱属于碱类物质B .氢化物稳定性:HF>HCI>PH D .酸性:HCIO > HNO 3 > H 2CO 3A. 每生成16 mol N 2转移30 mol 电子 C.N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NaN 3中N 元素被氧化 D.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之比为1:157.关于下列各实验或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IJI口纸盐酸和酚猷②③④C. 装置③可用于吸收尾气中少量NH3或HCI,并防止倒吸D .装置④可用于从酒精水溶液中制取无水乙醇A. 装置A 中药品应为浓硫酸B. 在 B —C 之间应增添盛有饱和 NaHCQ 溶液的洗气装置,以除去氯化氢气体C 为了测得C 中生成的沉淀质量,需经过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等操作 D.只要测定装置C 在吸收CO 2前后的质量差,也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3. 25C 时,相同pH 值的两种一元弱酸 HA 与HB 溶液分 别加水稀释,溶液 pH 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福建省厦门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地理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厦门市2014-2015届高三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每小题2分,共48分。
1.B 2.D 3.D 4.B 5.B 6.B 7.B 8.A 9.C 10.C 11.C 12.D 13.A 14.D 15.D 16.A 17.D 18.A 19.C 20.A 21.C 22.A 23.B 24.C第Ⅱ卷每道大题13分,共52分。
25.(13分)(1)A区小于B区(1分)。
原因:A区气候过于湿热(1分),开发历史短,地处内陆,交通较不便(1分);B区气候较凉爽(1分),开发历史悠久,位于沿海,海运便利(1分)。
(2)①原料(甘蔗)丰富(1分);②劳动力充足(1分);③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1分);④生产技术成熟(1分);⑤政府支持,前景广阔(1分)。
(3)①人口众多,汽车的需求量大;②为了减小对石油的依赖;③新能源汽车产生的大气污染小(或答酒精燃料是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④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娴熟。
(任答3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26.(14分)(1)与E地相比,F地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
(2分)原因:E地临海,沿岸有暖流经过,且位于温暖西风的迎风地带,而F地位于内陆的背风地带。
(3分)(2)全年气候温和湿润(1分);河湖众多(1分);草场广阔(1分)。
(3)T企业有丰富的优质奶源(1分),生产技术水平高(1分);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1分),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大(1分);两国政府政策的支持(1分);两国都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且冷藏保鲜水平高,便于优质奶源的运输。
(1分)27.(11分)(1)气候湿润,水草茂盛。
(1分)原因:该地区气候干燥,流水侵蚀少(1分);群山环绕,地形封闭(1分);荒漠广布,人迹罕至,人为破坏少(1分)。
(2)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1分)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固沙植被的存活;(1分)③可防止风沙填埋路基和轨道。
2015-2019学年福建省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5-2019学年福建省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传说,周幽王宠爱美女褒姒。
为博得她的欢心,幽王派人无故点燃起骊山的烽火,示警有敌人进犯。
各地诸侯纷纷带兵来到骊山,准备与敌人厮杀,保卫周王。
”材料中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皇帝制 B.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 D.内阁制2. 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A.禅让制 ______________ B.宗法制C.分封制 ______________ D.郡县制3.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
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4.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政体三分法:一人主治的君主政体,少数人主治的贵族政体,多数人主治的民主政体。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是()A.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B.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C.清康熙帝设立南书房 D.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5.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 妇女B. 外邦人C. 全体公民D. 奴隶6. 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
这场战争发生于()A.公元前2世纪早期 ______________B.公元前2世纪晚期C.公元前3世纪晚期 ______________D.公元前3世纪早期7. 《北华捷报》是上海出版的一份英文报刊, 1853年4月23日报道:“南京于 3月8日被叛军彻底包围,21日被攻陷……据说南京的清朝将军身先士卒,已在英勇作战中阵亡。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2015届厦门双十中学高三上历史期中考试卷2014、11、13(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2. 克盉和克罍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出土的两件青铜器。
记载了周王封太保的长子“克”为第一代燕侯的故事,克盉与克罍也由此得名。
对克盉、克罍两件历史文物认识准确的是①为西周的分封制提供充分佐证②说明受封贵族须在都城辅助天子③展现了周代青铜器的工艺水平④能够印证古代史籍的相关记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有学者认为,法家对中国历史的负作用远远大于积极作用,这种在秦统一中国时期起过积极作用的思想和制度,越往后负面作用越明显。
以下各项,符合此观点的是法家A.认为世道必进,推崇变革B.主张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提倡法治,反对贵族特权D.主张君主至上,以严刑治民4. 西汉初年,“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
针对这种现象,西汉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重视商业B.官营专卖C.轻徭薄赋D.劝课农桑6.《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
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
对此正确解读是A. 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开始流行B. 牛耕开始普及到了大江南北C. 推动中国新的生产关系出现D. 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的发展7.梁启超云:“经学即理学一语,则炎武所创学派之新旗帜也。
……有清一代学术,却在此旗帜下获得了新生命。
”“新生命”主要指的是A.摒弃理学B.弘扬孔孟C.中西合璧D.经世致用8. 下列各项对右表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A.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 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转变C.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强化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D.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9.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则说“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厦门市2014 -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这种宇宙理论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一个好皇帝会带来和平和丰收,
一个坏皇帝则带来动荡和饥荒。”下列思想家中,最早完整阐述该理论的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2.唐朝诗人李华有诗道:“咸阳古城下,万顷稻苗新。”这反映了 A.都江堰良好的灌溉效果 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现象 C.关中平原水稻种植的情况 D.华北平原适宜的气候条件 3.《廿二史札记·宋史》记载:“自太师及开府仪同三司,可荫子若孙„„曾任宰执及现任三 少使相者,荫三人;曾任三少及侍御史者,荫一人。·····一人人仕,则子孙亲族俱可得官。” 材料反映的恩荫制度源于 A.世官制 B.三公九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4.元世祖忽必烈曾概括说,中书省是我的右手,枢密院是我的左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两手 的。这反映了当时政治运行机制的基本特点 A.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B.政令的草拟、审批和执行分设 C.行政、军事、监察三大系统鼎立D中央与地方既分权又相互制衡 5.明万历年间,福建建阳双峰堂刊刻、贩售的话本小说《水浒志传评林》插图多达1216幅(图1为其中一幅)。由此推断,该书定位的读者群体最有可能是 A.文化层次较低的市民 B.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 C.声名显赫的达官贵人 D.来华传教的西方传教士 6.下列对图2所示历史事件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势力深人长江沿岸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D.中国开始被卷人世界市场
高三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 2 -
7.张誊曾于某年自撰嵌字春联:“民时夏正月,国运汉元年。”据此可以断定 A.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B.“实业救国”思潮萌发 C.南京临时政府已经成立 D.国民革命运动正在兴起 8.据统计,自1912年至1927年,由北京政府农商部批准注册的工商企业达1627家,平均每年注册102. 8家;中国雇佣30名工人以上的工厂,1913年为279家,1920年为808家,1928年达到2327家。材料表明民国前期 A.工业布局趋于平衡 B.工业结构更加合理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民族工业获得较大发展 9.鲁迅曾说:“孔夫子到死了以后„„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 人的高度。”下列史实最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A.朱熹撰写《四书集注》 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运动 C.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 D.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 10.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由 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根据地。图3为某同 学设计的红色旅游路线,其中描述正确且符 合“到革命老区追寻革命先辈足迹”这一主题 的是 A.第一站 B.第二站 C.第三站 D.第四站 1l.图4是1942年美国的一幅“二战”宣传画。 对其图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②中美两国结成同盟 ③中国军人为民族独立而战 ④中国战场开始战略反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中国某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有如下表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 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 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该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13.一位档案员在整理建国以来的资料时,不J滇打翻了柜子,各种资料散落一地。图5为其中部分资料,请你按时间顺序正确归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高三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 3 -
14.促成下表中我国粮食产量及农民收人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年份 粮食总产值净增量 年均粮食增长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增长率
1978-1984 1025.4亿公斤 495亿公斤 14.55%
A.人民公社体制继续发挥作用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15.“约法十二章的颁布,只是防止贵族阶级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另立新的规章。这一切只
不过是给予了平民阶级比较大的安全感,以及对国家事务参与的切身感。”下列有关“约法十二章”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公民大会制定和颁布 B.使平民获得了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力 C.废除了维护贵族利益的不合理法规 D.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16.1555年,德意志贵族们签署《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诸侯有权决定臣民的宗教信仰,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这意味着德意志地区 A.路德教合法化 B.天主教销声匿迹 C.宗教迫害不复存在 D.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 17.某国的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且须负一定政治责任或受到议会的弹幼 该国家元首是指 A. 18世纪中叶的英国首相 B. 19世纪70年代末的法国总统 C.18世纪末的美国总统 D. 19世纪末的德国皇帝 18.下列对图6相关信息的解读分析,最准确 的是 A.物价下降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B.1500一1600期间的物价上升 加速了社会分化 C.《权利法案》颁布后,物价迅速上升 D.工业革命期间,物价保持稳定 i9.“地心引力不再被看做是一种魔幻或神秘的力量,而成了全知全能的创造者的卓越发明, 通过单一的法则,使得各种潮汐、卫星、行星和所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各安其所。”文中的 “法则”指 A.生物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广义相对论 20.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曾尝试“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 配”。结果,这一尝试 A.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B.有效巩固了工农联盟 C.导致了新经济政策被废止 D.迅速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高三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 - 4 -
21.某一艺术表现形式是这样的,“画面以物象为原形,但实际上已经破坏和重构了原形”。 该艺术形式的代表人物是 A.莫奈 B.贝多芬 C.凡高 D.毕加常 22.某观点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自然秩序,这种秩序要比人类人为创造出的秩序优越得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其各个因素之间潜藏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即我们通常所讲 的规律。遵循该观点而采取的经济政策应是 A.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B.自由经营,自由竞争 C.政府干预,加强计划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23.有文章说,欧美国家在上世纪结束进人本世纪时,一个兴旺但不一定富有的城市家庭,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发现许多迹象证明工业化对它的生活的影响。„„特别是繁重的家庭 清洁工作,由于电动洗衣机、电熨斗和真空吸尘器的使用而大大减轻。材料中的“本世纪” 应是 A. 18世纪 B. 19世纪 C. 20世纪 D.21世纪 24.图7所示漫画发表于1986年。对其信息解读准确 的是 A.世界经济格局呈现三足鼎立局面 B.美、日、西欧经济竞争激烈 C.欧盟的建立提升了西欧竞争力 D.日本成为可以抗衡欧美的政治大国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计52分;第25题13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2分。 25.(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材料二“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2又民掌 握。’, —伯里克利演讲词 材料三“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缔造了一个新的国家,它孕育于自由 之中,奉行2火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我们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的护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我们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犷长存。” —1863年林肯葛底斯堡演讲词
高三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 - 5 -
材料四“中国进化比较欧美还要在先,民权的议论在几千年以前就老早有了,不过当时只是见之于言论,没有形于事实。现在欧美既是成立民国,实现民权,有了一百五十年,中国古人也有这种思想,所以我们要石望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乐,顺乎世界的潮流,非用民权不可。” ——孙中山演讲词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基本的政治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在根本目的上的区别。(4分) (2)材料三中林肯所说“新的国家”后来在政治制度上有哪些创新之处?指出古希腊与 美国在民主形式上的主要不同。(5分) (3)材料四反映了孙中山的哪一思想?分析它与材料一、三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依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泊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编制 材料二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南北美洲C。1763年之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和英国的自治领,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至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人数的4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的持续贯彻,取得明显的成效,„„农业生产本身的发 展弥补了耕地面积的不足,这主要是乾、嘉、道三朝水稻的双季种植化,以及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粮食来源。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结合材料二和有关史实,揭示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相互联系。(9分) (2)材料一中1650一1850年中国人口的变化有何显著特点?结合材料屯分析其成因。 (5分)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影响各大洲和中国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2分) 27. (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的自强运动中,帝国的儒家传统捍卫者们采用了新儒家方法来区分 “体”和“用”,以制定出一个实用性的西化保守政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美】魏斐德《中国的现代化》 高三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