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新人教版-必修1)PPT课件-Hooker (1)

合集下载

生物必修一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件19PPT

生物必修一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件19PPT
参与反应的? • 水是在哪个阶段分解的,又是在哪个阶段生成的? • 生成[H]的是哪个阶段,生成[H]最多的是哪个阶段? • 有能量释放的是哪个阶段,释放能量最多的是哪个
阶段?
例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水, 释放大量的能量 B 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分解成丙酮酸,生成[H]并 释放少量的能量 C 有氧呼吸释放的 CO2,其 CO2 中的氧只来 自丙酮酸 D 有 O2 参与的反应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
物质变化:[H]+O2 酶 H2O
2.总反应式
产能情况:大量
C6H12O66H2O6O2 酶 6CO212H2O能 量
有氧呼吸中氧元素的来源和去路
C6H12O6 + 6O2 + 6H2酶O 能量
6CO2 + 12H2O +
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
• 丙酮酸是在哪个阶段生成的,又是在哪个阶段分解的? • 二氧化碳是在哪个阶段生成的,氧气是在哪个阶段
量的减少而减慢
干燥的种子 有利于贮藏
保藏方法小结:粮食储藏--- 低温,干燥,低氧
果蔬保鲜--- 零上低温,低氧
【技巧点拨台】
细胞呼吸的曲线识别技巧
(1)“钟”型曲线:典型的酶促反应曲线,影响该曲线 变化的因素是温度、pH。 (2)下降型曲线:呼吸反应速率逐渐减缓,一般受生成 物含量的影响,随生成物的增多而减缓,如CO2浓度。 (3)上升型曲线:呼吸反应速率逐渐加快,一般受反应 物含量的影响,随反应物的增多而增加,如含水量。
肌细胞、乳酸菌)
2.场所:细__胞__质__基__质__ 3.条件:_无__氧____和_多__种__酶____ 4.生成物:_酒__精__和__二__氧__化__碳___或_乳__酸____ 5.反应式 (1)产物为酒精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一2020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共44张PPT)精选优质 课件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一2020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共44张PPT)精选优质 课件

第1阶段: 葡萄糖 酶 2丙酮酸 + 〔H〕 + 少量能量
第2阶段:或丙酮酸+[H]
丙酮酸+[H]
酶 2C3H6O3(乳酸) 酶
2C2H5OH + 2CO2
不释放 能量
同样质量的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什么无氧呼吸 释放的能量比有氧呼吸少?
C6H12O6 + 6H2O + 6O2 酶 6CO2 + 12H2O + 大量能量 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2CO2 + 少量能量 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
1、下列分别属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
①产生CO2的阶段( 2 ) ②产生H2O的阶段( 3 ) ③氧气参与的阶段( 3 ) ④产生[H]的阶段( 1、2 )
⑤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 3 )
2、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的共同产物是[ C ]
A.CO2、ATP
B.[H]、ATP、O2
C.[H]、ATP
D.[H]、ATP、CO2
_葡__萄__糖__等有机物__彻__底__氧__化__分__解___,产生__C_O_2_和 __H_2O__,释放_能__量___,生成_大__量__A_T_P__的过程。
对比
细胞质 基质
线粒体 基质
线粒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内膜
主要是 葡萄糖 丙酮酸 H2O
[H]、O2
丙酮酸 少
[H] 量
CO2、[H]
少 量
H2O
3、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产生CO2的场所是
A、细胞质基质
B、核糖体 C
C、线粒体
D、叶绿体
4、细胞呼吸过程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 ABC

生物学③必修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新人教版-必修1)PPT课件_Hooker

生物学③必修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新人教版-必修1)PPT课件_Hooker

二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⒍实验结论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 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 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了大量的 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酵母 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 少量的CO2。
7、问题思考
①为什么实验过程中有的小组从瓶A中取出培养液鉴定也变 成灰绿色?如何改进? 瓶A通氧不足,部分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用橡皮球持续向瓶C内通气,培养液的量应适宜。 ②为控制无氧条件,用T形夹夹住橡皮管密封处理,发生锥 形瓶B爆裂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如何排除这一现象? 密封之前瓶内有一定的氧气,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 吸产生二氧化碳,增加气体压力。 B瓶封口后不用夹住,放臵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 灰水的锥形瓶/ ③有人认为该实验装臵中酒精和二氧化碳的产生是葡萄糖水 溶液的纯化学反应,与酵母菌无关,如何进行验证? 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各设一空白对照,即在培养瓶中只加入 葡萄糖水溶液,其他装臵与实验组相同。
训练迁移
1、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臵中都加入活酵母, 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臵是( A )
A
加入葡萄糖和水
B
加入葡萄糖
加入水
C
D
加入葡萄糖和水 并不断搅拌
2、酿酒过程中如何控制发酵环境中的氧气,为什么 这么做?
三、细胞呼吸的类型
前面我们通过探究实验,知道了酵母 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 了大量的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酵母 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 CO2。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依赖外来 的有机物进行异养生活,以出芽生殖的方 式产生后代。
液泡
⒈提出问题
思考
加入酵母菌和面作成的馒头、面包松软多孔, 是因为发酵产生气体所致,那么,产生的气体是 什么呢?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高中生物 5.3.1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5.3.1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过程:




答案:细胞质基质 C6H12O6
2丙酮酸+4[H] 线粒体
基质 2丙酮酸+6H2O 6CO2+20[H] 线粒体内膜
24[H]+6O2 12H2O 大量
栏 目 链
栏 目


3.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探究
►问题导学
1.实验过程中能否以CO2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类型? 试分析原因。


二氧化碳

溴__麝__香__草__酚__蓝__水__溶__液_ 由蓝变绿再变黄

酒精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橙色变成 __灰__绿__色___
三 接
答案:葡萄糖 二氧化碳和水
(2)条件:_有__氧____参与及__多__种__酶___催化。
(3)能量变化:释放大量能量并合成大量__A_T_P_。
提示:不能。酵母菌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中均


会产生二氧化碳。


2.能否将甲、乙两组中澄清的石灰水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代 替?如何衡量两种呼吸方式的不同?
提示:能。替换后要注意观察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的时间长 短。
探 究 一 细 胞 呼 吸 的 概 念 和 方 式
1.细胞呼吸的概念。
(1)发生场所:生活状态的细胞内。
A.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B.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目 链

C.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D.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第二阶段
解析:第一阶段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和[H],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 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结论:
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 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C6H12O6
2C2H5OH(酒精)+ 2CO2 + 能量
C6H12O6+6H2O+6O2→ 6CO2+ 12H2O+能量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
✓ 第一阶段: 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 第二阶段: 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
4、无氧呼吸的过程
细胞质基质
乳酸

少量能量
2 丙酮酸
(酒精)
5、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的区别
比较项目
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所 是否需氧 分解产物 释放能量
兼性厌氧型 ✓生产上常用的有面包酵母、酿
酒酵母、葡萄酒酵母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1、 提出问题
✓ 酵母菌是在什么条件下,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
✓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与无氧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所产生的CO2是否一样多?
✓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
2、作出假设
✓ 无氧条件下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 ✓ 有氧条件下产生的CO2比在无氧条件下多
2、农业生产
✓ 细胞呼吸为植物吸收营养物质、细胞的分裂、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等提供能量和各 种原料
✓ 在农业生产上,要设法适当增强细胞呼吸,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例:水稻生产中的适时露田和晒田等措施的实质就是为了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以
增强根系的细胞呼吸。
3、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
✓ 细胞呼吸要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积累减少 ✓对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来说,要设法降低细胞的呼吸强度,尽可能减少有机物的

人教版必修一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生物5.3《ATP的主要来 源—— 细胞呼 吸》(共 24张PP T)
动动脑
C6H12O6 + 6O2 + 6H2酶O 能量
6CO2 + 12H2O +
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2CO2 + 少量能量
变式训练: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假如等 1量.的某葡植萄物糖在在生有长氧过呼程吸中和,乙放醇出发6m酵ol过CO程2,不中吸被收消O耗2,掉说,明则进吸
B 行23氧A..、量若 若和放 放1无二出出:氧氧61呼1m0化om吸lo碳ClBOC发2O、,2吸 ,生吸3收量收:6之6m4mo比ollO是2O,2多C,说、少说明?明1进(进:行行3有氧呼吸) 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例为 1:2
人教版必修一生物5.3《ATP的主要来 源—— 细胞呼 吸》(共 24张PP T)
实验结论:
酵母菌
人教版必修一生物5.3《ATP的主要来 源—— 细胞呼 吸》(共 24张PP T)
有氧条件下产生大量CO2 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少量CO2
人教版必修一生物5.3《ATP的主要来 源—— 细胞呼 吸》(共 24张PP T)
二.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1.温度
影响呼吸酶的活性。
2.氧气浓度
3.CO2浓度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会抑制细胞呼吸。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24[H] + 6O2 酶 12H2O + 大量能量
总反应式:
C6H12O6 + 6O2 + 6H2酶O 能量
6CO2 + 12H2O +
二、无 氧 呼 吸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ppt课件

生物 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2.主要场所:线粒体。
(1)写出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 ①__外__膜__;②__内__膜__形__成__的__嵴____;③__线__粒__体__基__质__。 (2)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__②__③__及__细__胞__质__基__质___。 (3)线粒体的分布:集中在__代__谢__旺__盛___的部位。
②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生物 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2.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及应用 (1)温度。 ①呼吸作用在最适温度(25~35 ℃) 时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的活性 降低甚至变性失活,呼吸受抑制;低于 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呼吸受抑制。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项目 阶段
第一阶段①
第二阶段② 第三阶段③
与氧的关 系
无关系
无关系 必需氧参与
能量的变 化
稳 化定 学的 能有―氧―呼→吸热 化能 学生能理―活转―动移→ATP―水―解→供给
总反应式 及各元素 的去向
生物 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C6H12O6→①→甲→②→CO2 A.①和②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②中所含的酶在乳酸菌中都能找到 C.①和②中都能产生[H] D.甲一定进入线粒体 [自主解答] ________
生物 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课件】人教版生物必修一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共36张PPT)

【课件】人教版生物必修一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共36张PPT)

(细胞质基质 )
第二阶段
(细胞质基质 )
(3)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a.产生酒精: 高等植物和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C6H12O6 -→ 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 b.产生乳酸: 高等动物、人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C6H12O6
酶 酶
2C3H6O3 + 少量能量
特例: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和玉米胚的无氧呼 吸产生乳酸
1、这些生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实例,说明了生物与环 境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生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地球上的生物最早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还是无 氧呼吸?为什么?
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发展变化而 形成的。因为它们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细胞呼吸小结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关系: 有 6CO +12H O+ 能量 2 2 细胞 O2 线粒体 C6H12O 质 2C3H4 2C2H5OH+2CO2+ 无 6 O3 基质 能量 O 2 细胞质 2C3H6O3+能量 实质: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特点:1、温和条件下逐步进行 2、需酶的作用
活细胞在无氧或缺氧时,通过酶催化,把葡 (1)概念: 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成为乙醇或乳酸等 ,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2)过程:
2、无氧呼吸的过程
4[ H ] 酶
C6H12O6
少量能量 第一阶段
高等动物、 乳酸菌、 2丙酮酸 高等植物 的某些器 酶 酶 官如马铃 薯块茎、 2C2H5OH + 2CO2 甜菜块根、 2C3H6O3 酒精 玉米胚 乳酸 大多数植物、 酵母菌
复 习 提 问
1 2
——细 胞 呼 吸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葡萄糖 。 生物体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 ATP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mL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
A组
B组
橙色
4、进行实验 ⒌实验现象及分析
条件 有氧(A) 无氧(B)
澄清石灰水/出现的 时间
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 无变化 出现灰绿色
变混浊/快
变混浊/慢
二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分析实验结果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 呼吸,均能产生二氧化碳 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 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 生酒精和少量的二氧化碳。
复 习 提 问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 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葡萄糖 生物体新陈代谢所需能量 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ATP 那么:葡萄糖中储存的能量如何转化为生命活动所 需要的直接能量ATP的呢? 呼吸作用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 呼吸
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物质燃烧时需氧气,并把呼 吸作用比作“缓慢燃烧过程”。后来人们发现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
有氧呼吸
1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
2 条件: O2、酶 3 物质变化: 有机物、O2、H2O→ CO2、H2O 4 能量变化: 2870kj能量:1161kj能量存于 ATP中,其余以热能散失。
思考:
第二 ① 有机物被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第几阶段?
第三 ② 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的氧气用于第几阶段?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以上反应式中的能量能否写成ATP ? 1moL
能量(2870kJ) 1161kJ
ATP(38moL) 约40%
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
⒋有氧呼吸概念:
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 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 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高等动物、人、马铃薯块茎、甜菜 块根、乳酸菌
无氧呼吸 1 场所: 细胞质基质
2 条件: 酶、缺氧或无氧 3 物质变化:有机物→不彻底氧化产物
4 能量变化: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或乳酸 中,其余小部分储存在ATP中, 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了。
(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关系:
酶 葡萄糖 丙酮酸 酶
㈠ 有氧呼吸 ⒉有氧呼吸的过程:(三个阶段)
C6H12O6

能量(少量)
[H]
2丙酮酸 (2C3H4O3)
C6H12O6

2C3H4O3+ 4【H】+能量(少量)
⒉有氧呼吸的过程:
C6H12O6 酶
能量(少量)
[H]
2丙酮酸 ( 2C3H4O3 )
酶 [H] 6CO2
2C3H4O3+6H2O

6H2O 能量(少量)
4、医学
选用“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既为 伤口敷上了药物,又为伤口创造了疏松 透气的环境、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 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3、设计实验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如何设置实验组呢?
实验组 组A:有氧条件 (对比实验) 组B:无氧条件
②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③怎样鉴定有无二氧化碳产生?如何比较产生二氧化碳产 生的多少?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
④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
① 怎样鉴定有无二氧化碳产生? 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 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混浊程度 或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检测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 ② 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
2C2H5OH +2CO2+能量(少量) 6CO2 +12H2O+能量(大量)

2C3H6O3 +能量(少量)
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类型 进行场所 进行条件 不 分解产物 同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O2、酶 H2O、CO2
细胞质基质 缺氧或无氧、酶 C2H5OH、CO2或C3H6O3
1、呼吸作用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呼吸过程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是各种有机物 之间转化的枢纽,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 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1.发酵技术 2.农业生产 3.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 4、医学上
1.发酵技术
生产啤酒、果酒和白酒等 生产乳酸类、柠檬酸类饮料 生产味精、酱油和醋
•7、问题思考
三、细胞呼吸的类型
前面我们通过探究实验,知道了酵母 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 了大量的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酵母 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 CO2。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细胞呼 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2.农业生产
细胞呼吸为植物吸收营养物质、细胞的分裂、 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等提供能量和各种原料,因此, 在农业生产上,要设法适当增强细胞呼吸,以促 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对于板结的土壤及时进行松土透气,可以使 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 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此外,松土透 气还有利于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这能够促使这些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物的分 解,从而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水稻的根系适于在水中生长,这是因为水稻 的茎和根能够把从外界吸收来的氧气通过气 腔运送到根部各细胞,而且与旱生植物相比, 水稻的根也比较适应无氧呼吸。但是,水 稻根的细胞仍然需要进行有氧呼吸,所以 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 足,水稻根的细胞就会进行酒精发酵,时 间长了,酒精就会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 ,使根系变黑、腐烂。
㈡ 无氧呼吸
⒈什么叫无氧呼吸? 细胞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通 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 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 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㈡ 无氧呼吸
第一个阶段:
C6H12O6 [H] 第二个阶段:
酶 2丙酮酸 (2C3H4O3) 能量(少量)
2、过程 :分两个阶段

2C2H5OH(酒精)+2CO2﹢能量(少量)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酵母菌在适 宜的通气、温度和pH等条件下,进行 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则 进行酒精发酵。
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氧气 充足和具有酒精底物的条件下,醋 酸杆菌大量繁殖并将酒精氧化分解 成醋酸。
谷氨酸棒状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有氧条件下,谷 氨酸棒状杆菌能将葡萄糖和含氮物质(如尿素、硫酸 铵、氨水)合成为谷氨酸。谷氨酸经过人们的进一步 加工,就成为谷氨酸钠──味精。
液泡
⒈提出问题
思考
酒精和CO2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 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产生的CO2是否一样多?
⒉作出假设
假设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 ①有氧条件下产生二氧化碳,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②有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无氧条件下产生二氧化碳 ③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产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
③ 如果你在思考上述问题的时候,消耗了2摩尔 葡萄糖,那么有多少能量转移到了ATP中? 1161kJx2 ④ 下列分别属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
① ③ ④ ⑤ 产生CO2的阶段(二)② 产生H2O的阶段( 三 ) 氧气参与的阶段( 三 ) 产生ATP的阶段( 一、二、三 ) 产生ATP最多的阶段( 三 )

2C3H6O3(乳酸)﹢能 量(少量)
细胞质基质 3、场所:
㈡ 无氧呼吸
4、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⑴ 酒精发酵(发酵用于微生物)
C6H12O6
酶 + 2CO2
2C2H5OH(酒精) + 能量(少量)
陆生植物根细胞、苹果、酵母菌
㈡ 无氧呼吸 ⒉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⑵ 乳酸发酵
C6H12O6

2C3H6O3(乳酸)+ 能量(少量)
放能情况 释放大量能量,形成 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 点
大量ATP
ATP
反应式
C6H12O6+6H2O+6O2

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 +2CO2+少量能量
12H2O+6CO2+大量能量
C6H12O6酶 2C3H6O3+少量能量
相同点
①第一阶段完全相同;②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四、呼吸作用的意义:
3.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
细胞呼吸要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积累减少 因此,对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来说,又要设法 降低细胞的呼吸强度,尽可能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等 粮食储藏:低温,低氧,干燥 果蔬保鲜:低温,低氧,低湿
我们购买罐头食品时发现有这样的说明:若真空安全 钮鼓起请勿购买。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这说明罐头食品在生产时灭菌不彻底,微生物在无氧 条件下发生无氧呼吸产生了CO2 使真空安全钮鼓起说 明食物可能变质
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 生成CO2或其他物质,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 过程。
提出问题:细胞呼吸是否需要氧气?生物在有 氧和无氧条件下是否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呢?
二、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依赖外来的有 机物进行异养生活,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可 以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少量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线粒体 基质
线粒体 内膜
丙酮酸 和水
[H]、O2
CO2、[H] 少量 H 2O 大量
C6H12O6

2C3H4O3+ 4【H】+能量(2ATP)

2C3H4O3+6H2O
24【H】+6O2
6CO2+20【H】+能量(2ATP) 酶
12H2O+能量(34AT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