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在交流中传播2

合集下载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课件(共16张PPT)高二政治(统编版必修4)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课件(共16张PPT)高二政治(统编版必修4)

丝路重生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 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 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 之路”的合作倡议。
第一章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中 外 文 化 交 流 使 者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课程标准及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 和意义。
1.能够说出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区别和联系。 2.阐释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3.坚持正确态度,自觉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章节
壹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贰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2.文化交融的意义:
(1)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
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 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 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2)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文化交流被译成中文,在中国媒体上播出。中缅
互播互译( )
①尊重了文化差异,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推动了文化传播,有利于彰显两国优秀文化魅力 ③创新了文化内涵,有利于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交融 ④实现了文化共享,有利于促进两国文化同步发展
A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今年是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 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 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 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 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 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 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教学设计高二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4)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教学设计高二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4)
1.你认为什么是文化交流?它有哪些形式?
2.文化交流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3.你觉得文化交融是什么?它有何意义?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激发他们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新课内容做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文化交流的内涵与形式
首先,我将引导学生回顾文化的定义,进而引出文化交流的概念。解释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传递、分享、吸收彼此的文化成果的过程。接着,详细讲解以下几种文化交流形式:
(1)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讨论等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思考题和实践任务,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成长记录: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以一组图片展示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现象,如国际电影节、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留学生活等。通过这些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到文化交流的普遍性和多样性。接着,提出以下问题: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课堂练习
为了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列举三种你所知道的文化交流形式,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请解释文化交融的实质,并给出一个实例。
3.你认为文化交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有何意义?
2.采用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4.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关于《⾼⼆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化在交流中传播》,供⼤家学习参考!第⼆单元⽂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化的多样性与⽂化传播第⼆框⽂化在交流中传播考点:1.⽂化传播的多种途径2.现代⽂化传播⼿段的特点3.推动⽂化交流的意义⼀、⽂化传播1.含义:⽂化交流的过程,就是⽂化传播的过程。

⼈们通过⼀定的⽅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化传播。

2.⽂化传播的途径(1)商业贸易是⽂化交流的重要途径(2)⼈⼝迁徙是⽂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

---每⼀次⼤规模的⼈⼝迁徙都意味着⼤规模的⽂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化产⽣极⼤的影响。

(3)教育是⽂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和访问使者,是⼀种更为直接的⽂化传播⽅式(4)⽂化传播就在⽣活中。

⼩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到各种经济、政治、⽂化活动,都可以成为⽂化传播的途径。

⼆、现代⽂化传播的⼿段:⼤众传媒及其作⽤1.传媒的含义:⽂化传播借助的媒介。

2.传媒的发展阶段:⼝语传播--⽂字传播--印刷传播--电⼦传播--络传播注意:(1) 各种传媒在⽂化传播中共同起作⽤。

(2)新传媒的出现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

传媒的发展是依次递进和叠加的过程,是不断丰富的过程,不淘汰、不更替其他。

3. 关于⼤众传媒(1)含义:⼤众传播媒介,是指能够向社会⼤众⼤规模传播信息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和信息载体。

(2) ⼤众传媒真正开始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3) 现代社会中,⼤众传媒的多种形式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播、电视、络、书籍、电影等多种形式。

⽐较:各种⽂化传媒的特点(4)⼤众传媒是现代⽂化传播的主要⼿段①现代传媒特点?依托电⼦技术、微电⼦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②⼤众传媒优点和意义?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众传媒能够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世界各地的信息,⽇益显⽰出⽂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功能,已成为⽂化传播的主要⼿段。

2020年福建省福州市文博中学高二政治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福建省福州市文博中学高二政治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福建省福州市文博中学高二政治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她通过冷浸法提取青蒿素的灵感来自东汉药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②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③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社会和人起积极的作用④传统文化都是财富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参考答案:D2.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与“理主动静”共同回答了()A.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B.物质与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C.物质与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D.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关系参考答案:B3. 与“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相一致的哲学观点是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参考答案:B4. 古人云:“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砥砺精神品格。

灾难使党经受考验,更加伟大坚强;灾难使人民经受考验,更加团结爱国;灾难也使民族性格得到磨砺,更加坚忍不拔。

“多难兴邦”表明①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③看问题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④看问题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5. 星座运程成为一些中学生的行动指南。

在这些学生眼中,考试、情感、工作、财富都可以和星座、运气挂钩。

从哲学角度看,这是①用形而上学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②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的实际表现③否认联系的客观性,主观臆造联系的表现④用虚构的主观联系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A.②④ B.②③ C.①③D.③④参考答案:D6. “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倡导“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参考答案:C7. 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第3课第2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第3课第2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优秀教学案例
3.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多样性、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
4.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观念,提高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同时,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方面,我注重以身作则,以充满激情和正能量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文化交流的定义、意义和基本途径。
2.使学生了解文化交流在传播我国优秀文化、增进各国友谊、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交流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如教育、科技、艺术等。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三)小组合作
1.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性格、成绩、兴趣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例如,可以将性格开朗和内向的学生、成绩优秀和有待提高的学生、对文化感兴趣和对其不太了解的学生进行混合分组,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2.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和任务,确保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例如,在讨论文化交流的意义时,可以设置以下任务:“请各小组结合教材内容和案例,探讨文化交流在传播我国优秀文化、增进各国友谊、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并得出结论。”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例如,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可以设置以下评价指标:“小组成员参与度、合作意识、创新思维、解决方案的合理性等”,让学生根据这些指标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例如,在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时,可以指出:“你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了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但在解决问题时还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问题,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统编版必修4)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统编版必修4)
3.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在交流与传播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4.培养学生积极传承和创新文化的责任感,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的意愿。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际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通过展示不同民族的服饰、音乐、舞蹈等特色文化,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文化的多样性。
3.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4.邀请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者或传承人走进课堂,为学生带来丰富的视听体验,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3.小组互评:让学生相互评价彼此的展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四)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进行总结,强调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2.学生归纳: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分配任务,让学生分别负责收集和整理不同民族的文化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就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总结归纳清晰明确:本案例在课堂最后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和概括所学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高二政治课件:必修三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共22张PPT)

高二政治课件:必修三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共22张PPT)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 其它途径
(1)意义/作用/原因: 互利:增强各国了解、增进友谊、利于相互尊重与经济、政治、文化友好往来。
交 1、传媒及其发展 (1)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 任何知识文化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④ 消除东西文化间的差异
流 传播的手段 注意: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 刷——电子——网络等。
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3、大众传媒的形式
报刊 广播 电视 网络
4、大众传媒的作用(优点):……
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活动探究二
1405至1433年近30年的时 间里,郑和前后七次航行到 印度洋、亚非两大洲沿海的 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开辟 了海上交通和文化传播的桥 梁。郑和使团把明代中国的 历法、技术、习俗和书籍传 播了所经各国,对这些国家 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具 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从海 外引进了珍异动植物和名贵 药材、香料等,了解了沿途 各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艺术。
任何知识文化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①各国人民相互了解
丝绸之路是古往今来东西文化荟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如张骞、玄奘、马可波罗等)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无数历
史遗迹和稀世文物。
①各国人民相互了解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 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明朝郑和下西洋是文化传播的典范,价值何在?
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及形式、 (17广东)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中“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含义。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题体味文化1. 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 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2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

3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3. 文化的形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

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

4. 概括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所表现出的作用是什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二框题文化与经济、政治5. 概括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关系的特点?1在经济的基础上,相互影响。

2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6. 如何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的特点?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7. 如何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1文化与经济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文化与政治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题感受文化影响1. 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活动:
辩一辩:
大众传媒以其显著的优点已成为文化传播 的主要手段,它必将取代其它传媒手段。
目的:了解文化的传播手段、每种传媒的特点;
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目要点:
通过学生自学, 懂得文化传播总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结合探究活动, 理解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做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践行实践:
(1)古代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把中国的四大发明传送到亚洲、 欧洲、非洲的一些国家。 (2)从明代开始,我国大量的华侨到东南亚一带定居,带 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促进了南洋经济和文化的 发展。 (3)2005年,耶鲁在复旦开设耶鲁海外中心,派学生前来 复旦听课或实习。 (4)每年元旦,中央电视台都现场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5)登陆,你可以查阅到大量有 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学生活动:
结合P37页的探究活动,列举历史上 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表现。
历史上中外文化的交流及其表现
探究活动:
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你打算怎么做?
少林寺会见美国武术客人
邰丽华的“千手观音”
2004雅典奥运会上的中国文艺表演 学校的交流 奥运志愿者、义务导游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除此以外,你还能列举出哪些文化传播的方式或事例? 互办文化年、上网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本目要点:
通过活动导入,
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文化传播
结合探究活动, 理解文化传播的方式及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本目可安排学生自学,归纳出以下要点: 传媒:文化传播所借助的传播媒介 传媒的发展阶段: 大众传媒:现代社会中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导入方案:
短信交流
送你阳光,替你把疲惫蒸发;送你细 雨,替你把劳累冲刷;送你流星,替你带 去好梦;送你彩霞,替我捎个话:忙碌的 日子,好好照顾自己。
暑期旅游展示 书本的“探究活动”导 入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传播的方式
联系书本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列举事例,归纳 文化传播的方式和独特作用。
具体事例
传播方式
师生活动:
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 徽商、晋商、犹太民族 的经商活动等 我国历史上的大规模人 口迁徙、三峡移民等 各种形式的学习、互派 留学生、 孔子学院等 贸易活动 人口迁徙 重要途径 教 育 直接方式
在 生 活 中
本目要点:
通过学生活动,
了解历史上中外文化的交流及其表现
结合探究活动,
懂得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知识网络: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传播的方式
文化 在交 流中 传播
大众传媒:现代 文化传播的手段
传媒及其发展 大众传媒 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做传播 中华文化的使者
请指出上述文化传播的途径,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bbpLD8mr/
分身乏术,王爷根本来别及再派苏培盛将皇上の意图早些转告水清。无奈之下王爷赶快勉强回复道:“儿臣才晓得皇阿玛竟是要吃那些各家常吃食儿,待儿臣尽快吩咐奴才们去备 膳。”“别用咯,别用咯,您吩咐下去の,怕是又要走咯样儿。”想派人转告水清,又别被皇上应允,王爷好似热锅上の蚂蚁,急得别知如何是好。那边水清刚刚吩咐完茶水间の 奴才,就听见秦顺儿の声音在隔壁大厨房响起:“侧福晋在哪儿呢?爷有急事吩咐!”水清壹听王爷那里有急事,赶快从茶水间走过大厨房那边来,秦顺儿壹见水清,如同见到咯 大救星,顾别得请安,急急说道:“爷の吩咐,噢别,万岁爷の圣旨,皇上在咱们园子里用膳!”秦顺儿急得满头是汗,语无伦次,水清却是听到那各消息心中唯有“谢天谢地” 那四各字。于是别慌别忙地朝秦顺儿吩咐道:“我晓得咯,您赶快去给爷回信儿,就说请爷放心,断别会出半点儿差池。”秦顺儿急于让王爷放心,于是没什么客气,急急地就走 咯。而水清打发走秦顺儿之后,立即投入到紧张の忙碌之中。虽然已经做咯壹些前期准备,但是现在可是实打实地准备御膳,她必须打起十二万分の精心,只能成功别能失败。上 次在狮子园,还有王爷の“书信秘籍”,还有秦顺儿在身边言传身教,水清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完成咯接驾任务。而现在众人都被皇上の临时大驾光临搞得人仰马翻、自顾别暇,能 把自己手头の差事办好就是阿弥陀佛,哪里还有多余の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别人?没什么收到任何指示和吩咐の水清,只好横下壹颗心,全凭她自己对皇上の主观猜测来替王爷做主, 她要以自己の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力图办出壹各与其它皇子别同,既能体现出王爷独到の良苦用心,但又极合皇上心思の御膳来。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水清首先理清咯思路, 别管是啥啊样の宴席,菜单是重中之重,想要出彩,也只有在菜单上大做文章。于是她再次仔细验查咯园子里现成の原材料之后,终于确定咯菜式原则:荤素搭配,以素为主;粗 细结合,以粗为主。第壹卷 第681章 菜单大の原则壹旦确定下来,菜单只是用咯壹小会儿时间就全部搞定:炖白条儿小鱼、柴锅鸡贴饼子,荷叶鹅肉饭,银耳莲子羮、荷叶冰粥、 煮花生、烤地瓜。地瓜才刚刚结成袖珍饽饽大小,好在还能凑合着用,而玉米则因为没什么到灌浆の季节,还是光杆儿,只能忍痛割爱。无酒别成席,水清挑咯两种酒:去年秋天 酿の葡萄酒,今年春天刚酿の青梅酒,壹各度数高壹些,壹各才微微有些开始发酵。别管哪壹种酒,全是园子自己酿造の。匆忙写下那各菜单之后,水清立即差小柱子送王爷过目。 此时王爷正因为无法派人通知水清而急得别知如何是好,正要趁皇上低头查看庄稼长势之际,暗示苏培盛赶快前去通风报信,却只见小柱子悄悄出现在咯他の视线里。壹见小柱子, 王爷以为水清那里出咯啥啊事情,如五雷轰顶般紧张,于是赶快拿眼色示意小柱子上前来。待小柱子悄悄走过来,王爷刚要悄声询问,只见那各奴才竟别言别语地递上来壹各小字 条,而那纸条上面,竟是他熟悉得别能再熟悉の用簪花小楷写就の菜单!见到菜单并别稀奇,为皇上准备の御膳当然要由他那各壹家之主亲自过目才能付诸实施。稀奇の是那菜单 の内容,在没什么接到指示の情况下,竟然如此贴合皇上の意图,难道说水清有顺风耳?听到咯皇上の吩咐?他当然晓得水清没什么顺风耳,他只晓得她实在是聪慧过人。刚刚听 到苏培盛来传她の口信,大胆预测咯皇上可能留下用膳の时候,他就对她揣度圣意の水平很是意外,现在再壹见到那各菜单,更是惊讶至极,简直比他们平常食用の家常饭菜更为 粗茶淡饭,壹派乡野田园风味,完全对极咯皇上の心思。望着那份菜章,他の心中百感交集,壹阵温暖,壹阵感激,壹阵惊喜,壹阵幸福,别禁暗暗地赞许道:看来那丫头在揣度 圣意方面跟爷几乎是别相上下咯。于是连壹各字都没什么改,他又悄悄地将纸条还给小柱子,同时别动声色地微微点咯点头。小柱子心领神会,悄没声儿地退咯下去。水清壹听小 柱子回话说王爷壹各字都没什么改,于是立即吩咐奴才们按此菜单付诸实施。水清留竹墨和小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