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压釜热力计算

合集下载

反应釜绝热计算公式

反应釜绝热计算公式

反应釜绝热计算公式在化学工程中,反应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用于进行化学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通常会产生热量,而这些热量需要被合理地控制和利用。

绝热是指在没有能量交换的情况下,系统与外界的热量和功的交换都为零。

因此,对于反应釜来说,绝热条件下的热量变化需要被准确地计算和预测。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于反应釜绝热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公式。

本文将介绍反应釜绝热计算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公式,并且通过实例进行演示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绝热条件下的热量变化计算公式。

在绝热条件下,反应釜内部的热量变化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ΔQ = mcΔT。

其中,ΔQ表示热量变化,单位为焦耳(J);m表示反应物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c表示反应物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J/kg·℃);ΔT表示温度变化,单位为摄氏度(℃)。

这个公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在绝热条件下,系统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为零,因此系统内部的热量变化完全由系统内部的热量传递和转化来决定。

这个公式通过质量、比热容和温度变化这三个因素来计算热量变化,是基本的热力学计算公式之一。

二、绝热条件下的热量平衡计算公式。

在反应釜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

在绝热条件下,这些热量需要被合理地控制和利用,以确保反应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掌握热量平衡的计算方法。

在绝热条件下,反应釜内部的热量平衡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ΣmiCpiΔTi = ΣmjCpjΔTj。

其中,Σmi表示所有反应物的质量总和,Σmj表示所有生成物的质量总和;Cpi表示反应物的比热容,Cpj表示生成物的比热容;ΔTi表示反应物的温度变化,ΔTj表示生成物的温度变化。

这个公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热量守恒定律,即热量的总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在绝热条件下,反应釜内部的热量平衡完全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热容和温度变化来决定。

夹套(反应釜)加热能力设计计算说明

夹套(反应釜)加热能力设计计算说明

夹套(反应釜)加热能力设计计算说明已知条件:反应釜(反应罐)中的总物料的质量为4100kg,其中纯水质量3800kg,药材质量为300kg。

已知反应釜的夹套为两个部分:筒身以及底盖的夹套。

其中筒身夹套的覆盖面积为5.52m2,底盖夹套的覆盖面积为1.61m2。

加热蒸汽为3公斤(温度为143.2℃),将总物料(4100 kg)从10摄氏度加热至沸腾100摄氏度。

解:反应釜夹套加热冷热两侧的传热温差为:143.2-(10+100)÷2=88.2℃,所需要的热量:4.2×4100×90=1.5498×106 kJ。

选择的反应釜夹套的平均传热系数为900 w/(m2•k),(注:需依据项目需要确定参数,并保留10%余量)加热过程的计算:假设纯水进量为25 m3/h,3800 kJ水量的进入的时间为9 min,在反应釜中通纯水3 min后,随即打开底盖的夹套进行加热,待纯水即将达到3800 kg之际,剩余的6 min,内底盖夹套提供的热量(143.2-20)×1.61×900×6×60=6.4266×104 kJ,至此,温度提高至6.4266×104÷4.2÷4100=3.73℃进水完毕,釜内温度升高至13.73℃,紧接着将水从13.73℃加热至100℃,所需热量4.2×4100×86.3=1.486086×106 kJ反应釜内物料总体积4100m3,受热面积为1.61+5.52=7.13 m2,将总重为4100kg物料从 3.73℃加热至100℃,所需时间1.486086×106×1000÷(900×7.31×(143.2-(13.73+100)÷2))=2682s=44.7 min。

蒸压釜蒸汽系统平衡使用

蒸压釜蒸汽系统平衡使用

墙材分厂蒸汽系统平衡使用一、蒸压釜升压时釜内压力、温度、瞬时流量、累计流量变化趋势注:蒸压釜压力上升到0.7mpa时,因升压时间需在3小时内完成,将进气阀门开度二次开启,图中瞬时流量出现波动。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蒸压釜升压时最大瞬时流量需控制3t/h-4t/h之间,当阀门开度过大时,蒸汽容易冲坏釜内产品,同时也容易造成主管网蒸汽压力的波动。

升压开始时阀门开度较大,瞬时流量较大。

随着釜内蒸汽压力的增大(由于管道、釜内压差逐渐减少,蒸汽流速逐渐变慢,蒸汽流量逐渐减少),蒸汽瞬时流量成下降趋势,当釜内蒸汽压力与管网蒸汽压力平衡时,釜内容积全部被蒸汽充满,每条釜有2个疏水阀对釜内冷凝水进行外排,则蒸压釜在稳压时必需有0.5t/h的蒸汽量保证釜内蒸汽压力。

2#加气砼完成单釜升压过程时需8吨蒸汽,稳压时间按8小时,稳压时蒸汽瞬时流量约为0.5t/h,稳压过程需4吨蒸汽;即2#加气砼蒸压一釜合格产品需要12吨蒸汽。

下图为不同蒸压釜蒸压参数表:注:管道无压差情况,蒸汽压力为1.0mpa时,DN108管道最大蒸汽流量为4t/h,DN133管道最大蒸汽流量为6t/h。

(按蒸汽管道流量公式计算数据)根据蒸压釜容积,1#—10#蒸压釜容积约为2#加气砼容积的1/3,11#—14#蒸压釜的容积约为2#加气砼容积的1/2,蒸压釜升压时2#加气砼单釜需8吨蒸汽。

则1#加气、1#蒸压砖线升压时需3.5吨左右蒸汽;2#、3#砖线升压时需4吨左右蒸汽。

稳压过程中每条釜都安装2个疏水阀,釜内蒸汽损耗基本相同,既每小时需0.5吨左右蒸汽,稳压按8小时,完成稳压过程需4吨蒸汽。

1#加气、1#蒸压砖线完成一个蒸压过程需 6.5吨左右蒸汽;2#、3#蒸压砖完成一个蒸压过程需8吨左右蒸汽;2#加气完成1个蒸压过程需12吨左右蒸汽。

根据去年冬季生产情况,3#蒸压砖线、2#加气砼线生产用蒸汽全部由集团管网蒸汽供应,每天蒸汽消耗量为150吨左右,2#加气每天生产4釜,3#砖线每天生产3釜,两条生产线每天需72吨蒸汽保证生产。

反应釜加热功率计算

反应釜加热功率计算

反应釜的加热功率的计算方式:1、反应釜自身重量所需的加热功率:反应釜的重量(KG)*温差*钢的比热(0.11)/860*时间(小时)=1个小时反应釜升温所需的功率*1.2(安全系数);2、反应釜所反应的物料的加热功率:物料的重量(KG)*温差*物料的比热/860*时间=物料升温所需的加热功率*1.2(安全系数);3、反应釜夹套或盘管内导热油升温的加热功率:导热油的重量(KG)*温差*导热油比热(0.55)/860=导热油所需的加热功率;1+2+3=反应釜升温所需的加热功率化工反应搅拌器加热控温案例:物料:环氧树脂;初始温度:40度,要求加热控温到80度;搅拌器容积:1200升;夹套容积:80升;进出口尺寸:1进1出1寸;升温时间:30分钟;其它已知条件:管路长度约1.5米;根据现有参数及要求:我司经过计算及选型,发热功率为:24KW;循环泵浦的功率为1.5KW;机器最高温度为180度,油箱30升。

即AOS-20-24,可完成满足加热控温的要求。

反应釜夹套温度控制——导热油加热器最高温度可达450度.案例展示:需要将1个反应釜5小时内加到200度;已知条件:1、反应釜单台夹层容积700L;2、里面物料为氢氧化镁(碱性);3、总共反应釜物料空间为7.5立方/台,一般物料装至百分之八十;4、反应釜为钢质,暂时估计反应釜本身重量为三吨/台;设计要点、方案选型:一、加热功率计算:1、氢氧化镁比热为0.9Kcal/kg., 860千卡=1KW设室温为25℃,温度差设为200℃,时间为5小时加热功率:KW=W×△t×C/ (860×T)7T加热功率: 700×175×0.9÷(860×5)=256KW;2、夹套内导热油加温需要的加热功率;导热油比热为0.5Kcal/kg., 密度为0.85;860千卡=1KW设室温为25℃,温度差设为220℃,时间为5小时加热功率:KW=W×△t×C/ (860×T)加热功率:KW=595×0.5×195/(860×5)=14KW;3、反应釜升温本身所需功率钢铁比热为0.11Kcal/kg., 860千卡=1KW设室温为25℃,温度差设为175℃,时间为5小时加热功率:KW=3000×175×0.11/(860×5)=14KW;总加热功率:KW=256+14+14=284KW以上计算以热效率为100%,未计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损失,及反应釜自身金属升温所需的热量得出的结果.实际选择时加0.3倍的安全系数.284KW×1.3=369KW. 实际选择360KW.二、泵的选择根据反应釜夹套容积700L,泵选择RY80-50-200 流量为60m3/h, 扬程为46米.。

反应釜的设计计算

反应釜的设计计算

反应釜的设计计算反应釜是一种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容器,广泛应用于化工工艺中。

反应釜的设计计算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容积计算、工作压力计算、热量传递计算等。

本文将对反应釜的设计计算进行详细介绍。

1.容积计算反应釜的容积设计是根据反应物的种类、反应速度以及所需达到的反应程度等因素来确定的。

容积计算的基本原则是要确保釜内具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反应物和产物,并保持充足的搅拌和传热效果。

容积计算的公式如下:容积=反应物的摩尔数*摩尔体积*反应的摩尔系数其中,反应物的摩尔数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获得,摩尔体积可以通过气体状态方程计算获得。

2.工作压力计算工作压力是指反应釜内的压力,在设计计算中需要考虑到反应釜能够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以及安全系数。

通常情况下,反应釜的工作压力一般为1.5倍于反应压力,以确保在正常操作和异常情况下都能保持压力稳定。

工作压力计算的公式如下:工作压力=反应压力*安全系数3.热量传递计算热量传递是指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过程中热量的传递和控制。

反应釜的热量传递计算主要包括反应物的升温时间、反应热量的计算以及冷却系统的设计等。

反应物的升温时间可以通过热传导方程计算得出:T=(Ts-T0)/(a*A*h)其中,T代表升温时间,Ts代表反应温度,T0代表初始温度,a代表热扩散系数,A代表表面积,h代表热传递系数。

反应热量的计算可以通过反应物的反应热以及反应的相对摩尔数来获得。

冷却系统的设计通常包括冷却剂的选择、冷却剂流量的计算以及冷却剂进出口温度的控制等。

综上所述,反应釜的设计计算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反应物、反应压力、热量传递等多个因素。

在进行设计计算时,需要依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工艺参数进行合理的估算和选择,以确保反应釜的安全可靠运行。

蒸压釜工作原理

蒸压釜工作原理

蒸压釜工作原理
蒸压釜是一种常用的加热设备,使用高压蒸汽对内部进行加热加压的工具。

蒸压釜的工作原理基本上是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产生热量来对物料进行加热,加压则是通过建立闭合的容器,使蒸汽无法自由扩散,增加内部压强。

蒸压釜的主要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蒸汽供给:蒸压釜通过连接蒸汽源,将蒸汽导入到釜内,供给物料加热使用。

2.高温高压的作用:蒸汽进入釜内后,由于釜内密闭,蒸汽无法自由扩散,温度和压力逐渐上升。

高温高压的作用使得物料中的水分迅速蒸发,从而起到加热和烹调的作用。

3.温度控制:蒸压釜一般配备有温度控制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对釜内温度进行调节。

当达到设定温度后,控制装置会自动停止加热,避免温度过高。

4.压力控制:蒸压釜也配备有压力控制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对釜内压力进行设定和控制。

当达到设定压力后,控制装置会自动排出一部分蒸汽,以维持釜内压力稳定。

5.安全保护:蒸压釜还配备了多重安全装置,如压力释放阀、温度过高报警系统等,以保障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综上所述,蒸压釜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高温高压的蒸汽加热
物料,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烹调和加热,同时保障操作的安全性。

蒸汽锅炉的热力计算及其方法

蒸汽锅炉的热力计算及其方法

蒸汽锅炉的热力计算及其方法蒸汽锅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的热力设备,其中热力计算是一项关键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蒸汽锅炉的热力计算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一、热力计算原理在蒸汽锅炉中,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被传递到水中,将水加热到沸腾状态,从而产生蒸汽。

热力计算是根据燃料的燃烧热值以及锅炉能够吸收热量的能力来计算锅炉的热效率和输出蒸汽的质量和数量。

热力计算的基本公式是:热效率=输出蒸汽的热量÷燃料的燃烧热值。

其中,输出蒸汽的热量可以通过蒸汽压力和温度计算得到,燃料的燃烧热值则是燃料在完全燃烧的情况下所释放出的热量。

二、热力计算方法1. 根据锅炉参数计算在实际应用中,热力计算可以通过测量锅炉输入和输出的水和蒸汽的流量和温度来计算。

锅炉参数包括:锅炉的水容积、水温、蒸汽压力和流量、燃料燃烧热值和燃料消耗量等。

根据上述参数,可以计算出锅炉的各项指标,如:热效率、蒸汽输出量和燃料消耗量等,并对锅炉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

2. 根据蒸汽表计算蒸汽表是一种直接测量蒸汽压力和温度的仪器,在蒸汽锅炉的热力计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蒸汽表的读数,可以计算出锅炉的蒸汽输出量和燃料消耗量等指标,并调整锅炉的输出蒸汽量和热效率,以满足工程需求。

3. 根据计算公式计算除了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外,热力计算还可以根据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来进行。

例如,在给定锅炉参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燃烧热值和热效率之间的关系公式来计算输出蒸汽的热量和质量。

同时,在热力计算中,也需要考虑到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锅炉的维护和清洁程度、燃料的质量和含水量等。

三、热力计算的应用在工业和民用领域中,蒸汽锅炉的热力计算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和工艺过程中,以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

例如,在发电厂中,热力计算是确保锅炉输出稳定高效电力的重要手段;在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上,热力计算可以根据生产产品的需求,调整蒸汽输出量和温度,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总之,蒸汽锅炉的热力计算虽然显得有些抽象和复杂,但在实际应用中,其对于锅炉运行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蒸压釜热平衡计算

蒸压釜热平衡计算

蒸压釜热平衡计算(二)热平衡计算起始温度见已知条件t1,终止温度t2200℃1、升温阶段(1)加热干物料的热耗Q1=C料G料(t2-t1)7969200kJ(2)加热坯体水分的热耗Q2=C水G水(t2-t1)21924000kJ(3)加热蒸压釜的热耗Q3=C钢G釜(t2-t1)4885200kJ(4)加热模具热耗Q4=C钢G模(t2-t1)3680000kJ(5)加热养护车热耗Q5=C钢G车(t2-t1)412896kJ(6)加热釜内残留气体之热耗Q6=C气G气(t2-t1)6415.9369kJ(7)釜体向空间散失的热量Q7=FK(t2-t1)/2×τ升式中K--各材料散热过程中的传热系数,K=1/(1/α1+Σ(δ/λ)+1/α2)α1与混有空气量有关,取9000kcal/m2?℃α2釜外壁向空气的放热系数9.3+0.058tb10.5kcal/m2?℃λ、δ釜壁各层的导热系数和相应厚度K=0.32338277kcal/m2?℃Q7=64245.4127kJ(8)充满釜内自由空间的蒸汽热耗量Q8=V汽ρ汽i2"V汽=V自-V气=67.6496669m3ρ汽--在1.3MP下蒸汽密度7.93kg/m3i2"--在1.3MP下蒸汽含热量2789.394KJ/kgQ8=1496403.49kJ由上述计算可知,升温阶段总热耗:Q升=ΣQ1+……+Q840438360.8kJ2、恒温阶段(1)釜体表面向空间散发的热量Q9=FK(t2-t1)τ恒770944.952kJ(2)坯体水化反应放出的热量釜内温度不下降,水化反应放出热量与散热量平衡Q恒=kJQ总=Q升+Q恒=40438360.8kJ40907145.67 14531.902413.79757145.3190241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