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博物馆周边景点

湖北博物馆周边景点
湖北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省级古代艺术博物馆,位于武昌洪
山南麓,与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东湖风景区相邻。
湖北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原址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
88号。
2006年,迁至武昌中山路428号湖北图书馆内。
在这里,收藏了中国自旧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的各类文物达18万余件,
其中一级文物达1600余件。
收藏文物之多、种类之全、品位之高、历史之久,均居全国同类博物馆之首。
湖北博物馆现有“楚文化陈列”、“荆楚文物精品陈列”三个
基本陈列和“楚王宫灯”等20个专题陈列。
其中,“楚王宫灯”
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汉代漆器随葬器物。
湖北省博物馆还建有多个专题陈列室,其中最重要的是楚文
物陈列馆和荆楚民俗博物馆。
楚文化陈列馆主要陈列楚人的历史沿革、政治、经济、军事
等方面的文物和文献资料,展示了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沿革、政
治制度、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荆楚民俗博物馆以收藏和展示
荆楚地区民俗文物为主,重点展示了荆楚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
—— 1 —1 —。
湖北省博物馆

目录
简介 历史沿革 馆藏文物 镇馆之宝 主要陈列 研究与学术出版 图片观赏 参观信息 展馆信息 1 6 8 11 12 17 18 27 27
概述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 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是国 家旅游局4A级旅游景区(点),其前身是建国之初成立的湖北省 人民科学馆,1953年3月16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科学馆的 基础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筹备处位于水陆街,1956 年迁至武昌水果湖,1960年迁至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 1963年1月正式更名为湖北省博物馆,3000平方米的陈列楼建成 并对外开放;1999年1月,建筑面积5717平方米的编钟馆建成开 放;2005年12月,楚文化馆建成开放;2007年9月,新馆综合陈 列馆建成开放。
承载研究 迄今,湖北省博物馆总占地面积达 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 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馆藏文物20万余件 (套),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余件(套),位居全国省级博物馆 前列。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89年自湖北省博物馆分 离,成为隶属于湖北省文化厅的独立法人单位,具备国家文物 局认可的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在湖北省文化厅(文物局) 的领导下,主要担负湖北省境内的文物保护、考古发掘、文物 建筑保护设计维修等项工作,承担配合大、中型基本建设的文 物保护与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任务,组织编写考古报告,开 展科学研究。自考古所成立以来,一直把配合大、中型基本建 设工程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工作放在首位,十多年来,相继 和正在完成配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北)京九(龙)、合 (肥)九(江)、焦(作)柳(州)、长(江埠)荆(门)、 西(安)南(京)等项铁路工程;(北)京珠(海)、黄(石) 黄(梅)、襄(樊)十(堰)、襄(樊)荆(州)等项高速公 路工程;清江高坝洲、隔河岩、水埠垭等项水库工程的文物保 护与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配合南水北调 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湖北省博物馆观后感

湖北省博物馆观后感湖北省博物馆是一座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重要博物馆。
我有幸在近期参观了该博物馆,并对其展出的内容和形式留下了深刻印象。
下面将分享我的观后感。
首先,湖北省博物馆的陈列布局非常精致。
博物馆内分为不同的展馆和展厅,每个展馆展示了特定的历史时期或主题。
例如,我参观了“湖北古代文物展览”和“湖北民俗文化展览”等展馆。
这些展馆采用了恰当的艺术设计和空间安排,给人以舒适、专注的参观体验。
其次,湖北省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多样,展示了湖北地区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
在“湖北古代文物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精美的青铜器、陶瓷器和玉器等。
这些文物无论从工艺水平还是艺术价值上都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
同时,在“湖北民俗文化展览”中,展出了丰富的民间工艺品、传统音乐器乐以及湖北特色的民俗风情。
这些展品展示了湖北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让人对湖北的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湖北省博物馆还特别注重互动性和教育性。
在各个展馆中,我看到了许多互动展品,例如可以亲身体验古代农耕工具、试穿传统汉服等。
这些互动设计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还提供了更多了解历史文化的机会。
博物馆还设有讲解员和导览服务,他们耐心解答观众的问题,为观众提供更详细的文物背景和历史知识。
最后,湖北省博物馆的设施和服务也非常完善。
整个博物馆环境干净整洁,展厅内温度适宜,保持了文物的最佳保存状态。
博物馆还设有舒适的休息区域和便利的设施,为观众提供了休息和补充能量的场所。
工作人员友善亲切,服务态度周到,让观众感到宾至如归。
总的来说,湖北省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精美的陈列布局、丰富多样的藏品、互动性和教育性以及完善的设施和服务,使我在参观中得到了愉悦和知识的双重享受。
我相信湖北省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更多的人们带来文化交流和历史传承的机会。
希望更多的人们能够前来参观,感受湖北的历史与文化之美。
湖北博物馆介绍

湖北博物馆介绍湖北博物馆概述湖北博物馆是中国湖北省的一座重要博物馆,位于省会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内。
成立于1953年,是湖北省内最大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也是湖北省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之一。
博物馆占地面积广,展馆陈列丰富多样,收藏品丰富,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展示湖北省重要文化遗产和历史发展的场所。
博物馆建筑与展馆湖北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结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
大门庄严肃穆,以中式琉璃瓦为特色,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博物馆内部分为若干个展馆,涵盖了历史、艺术、考古等多个领域。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个主要的展馆。
1. 历史展馆历史展馆是湖北博物馆最重要的展馆之一,它向游客展示了湖北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展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分别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湖北地区。
从古代的楚文化到现代的革命历史,游客可以通过文物、图片、模型等形式,了解湖北的历史发展和各个时期的社会变迁。
历史展馆内容丰富,展示了湖北地区多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物和文化遗产。
2. 艺术展馆艺术展馆是湖北博物馆让游客领略艺术魅力的场所。
展馆内展示了多种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陶瓷等。
游客可以欣赏到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了解湖北地区的艺术风格和发展历程。
艺术展馆定期举办艺术展览,展示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与学习平台。
3. 考古展馆考古展馆是湖北博物馆重要的展馆之一,展示了湖北地区丰富多样的考古遗址和文物。
展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分别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考古发现。
游客可以通过展品了解湖北地区早期文明的发展、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考古馆还展示了湖北地区的古代文化交流,如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等重要考古发现,让游客感受到湖北在古代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博物馆藏品与文物保护湖北博物馆的收藏品数量庞大且价值连城,包括了文物、艺术品、器物等多个类别。
这些收藏品反映了湖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博物馆致力于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收藏品的完整与安全。
湖北省博物馆参观攻略

湖北省博物馆参观攻略简介湖北省博物馆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一座集展览、收藏、研究、宣传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以陈列展示湖北省境内出土文物为主,展馆面积达到数万平方米,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包括古代文物、现代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参观指南1. 开放时间湖北省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的上午9点至下午5点(16:30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参观者可以提前了解博物馆的开放时间,避免错过参观时机。
2. 交通指南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交通便利,参观者可以选择以下交通方式前往:•公交车:可乘坐多路公交车到达湖北省博物馆站下车,具体路线可根据出发地点在公交官方网站查询。
•地铁:可乘坐地铁二号线到达武昌火车站,然后沿着解放大道东行约500米即可到达博物馆。
•出租车:可直接打车前往湖北省博物馆,一般需要15-30分钟的车程。
3. 购票方式参观者可选择提前购买电子门票或现场购票。
电子门票可以通过湖北省博物馆官方网站进行在线购买,也可以在相关第三方购票平台购买。
如果选择现场购票,建议提前到达以避免因人流量大而排队等候。
4. 参观须知•入馆前请自觉接受安全检查,遵守博物馆的参观规定。
•为了保护文物,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毒害等危险物品进入博物馆。
•建议佩戴舒适的鞋子,因为游览博物馆需要较长时间步行。
•在展馆内请勿触摸展品,尊重展品并保持安静。
•禁止使用闪光灯或激光笔拍照或录像,以免对文物造成损害。
5. 参观路线湖北省博物馆展厅较多,参观者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参观路线。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推荐路线:1.一楼展厅:汉代文物展厅、明代文物展厅、清代文物展厅等。
2.二楼展厅:湖北民俗文化展厅、现代文物展厅等。
3.三楼展厅:临时展览厅,展示不同主题或特色展览。
6. 参观服务湖北省博物馆为参观者提供多项服务:•导览服务:博物馆提供有导览服务,可提前预约导览员进行讲解,更好地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湖北省博物馆观后感

湖北省博物馆观后感一直想去湖北省博物馆看看,这次终于如愿以偿。
走进博物馆的大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瞬间就把我包裹住了。
但我心里更多的是期待和兴奋,像个好奇宝宝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寻那些藏在历史深处的秘密。
我最先来到的是曾侯乙展厅。
一进去,就被那巨大的曾侯乙编钟给震撼到了。
我的天呐,那编钟真的是太壮观了!一套编钟大大小小几十个,整齐地挂在那儿,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
我站在它们面前,想象着当年的乐师们是怎样奏响这雄浑的乐章,那场面该是何等的盛大和庄严。
编钟上的花纹精细得让人咋舌。
每一个线条,每一处浮雕,都好像是被能工巧匠们赋予了生命。
我凑近了仔细瞧,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就怕错过了什么细节。
那些云纹、龙纹,蜿蜒曲折,活灵活现。
我忍不住感叹,古人的手艺可真是绝了,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情况下,能把这些图案雕琢得如此精美,这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和功夫啊!还有那尊曾侯乙尊盘,更是让我看得目瞪口呆。
那复杂的镂空工艺,层层叠叠,精巧无比。
我都想象不出当时的工匠是怎么做到的。
听说这尊盘的制作工艺至今都无法完全复制,可见其珍贵和独特。
我就那么呆呆地看着,脑袋里像过电影一样,想象着古代的宫廷里,这尊盘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从曾侯乙展厅出来,我又去了楚文化展厅。
一进去,就被那色彩鲜艳的漆器给吸引住了。
那些漆器上的图案,有的是凤鸟,有的是花卉,美轮美奂。
我看着那些漆器,心里想,古代的楚人可真是爱美啊,连日常用的东西都要做得这么漂亮。
有一个漆盒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
它的形状圆圆的,上面画着几只翩翩起舞的凤鸟。
那凤鸟的羽毛画得特别细致,根根分明,就好像要从盒子上飞出来一样。
我用手轻轻地抚摸着盒子的表面,光滑得很,一点儿也不粗糙。
我就在想啊,当年用这个盒子的人,会在里面装些什么宝贝呢?是首饰,还是珍贵的文书?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幅楚国的帛画。
那画虽然经历了这么多年,颜色有些暗淡了,但是依然能看得出当年的精美。
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

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是一座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1号。
馆内展示了包括湖北省境内出土的文物在内的近2万件文物,展品主要涵盖了古代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内容,是一座深入了解武汉历史文化的好地方。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逐一介绍馆内展品,让我们一起领略湖北的历史文化。
一楼展区我们先来到一楼,这里是湖北省博物馆的主展厅,分为古代文化和历史文化两部分。
1. 古代文化展区古代文化展区主要展示从新石器时代到唐代的历史文物,包括陶器、漆器、铜器、玉器、石器、金银器等。
这些文物不仅是古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实用工具,也是他们对生活、天地、人生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的表现。
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鼓、汉代铜镜、唐代玉镯、明代董其昌墨迹等众多文物。
这些文物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魅力。
2. 历史文化展区历史文化展区则以展示湖北历史和文化为主题,包括先秦、汉、唐、明清等时期的文物和历史资料。
其中,以汉代的文物最为丰富,如汉石刻、汉画像、汉帛书、汉字碑刻等,这些文物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也是人们了解汉代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楼展区接下来我们来到二楼,这里主要展示的是民俗文化和特展。
1. 民俗文化展区民俗文化展区主要展示了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和民间文化,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方面内容。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传统工艺品,如剪纸、年画、灯笼、布袋戏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丰富性。
2. 特展二楼还设有定期或临时的特展,展出内容多样,如历史人物、艺术作品、文化交流等。
欢迎大家留意特展的时间和展出内容。
到这里,我们的湖北省博物馆之旅也就告一段落。
在博物馆中,我们能够深入了解湖北的历史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够认识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也期待大家对博物馆的发展和建设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湖北省博物馆观后感

湖北省博物馆观后感一直都对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次终于有机会走进湖北省博物馆,亲身感受那穿越千年的魅力。
还没进馆呢,光是看到博物馆那独特的建筑外观,就已经让我兴奋不已。
它的造型庄重又不失灵动,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走进博物馆的大门,那种历史的厚重感瞬间扑面而来。
第一个展厅就让我挪不动脚步,那是曾侯乙编钟的展区。
站在巨大的编钟面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些精美的青铜器,历经了数千年的岁月,依然散发着神秘的光芒。
曾侯乙编钟啊,那可真是个大家伙!一套编钟大大小小的加起来得有几十件。
最大的那个钟,比我都高,真不知道古人是怎么铸造出来的。
钟上的花纹细致入微,有的是龙纹,有的是凤纹,活灵活现的,感觉下一秒就要从钟上飞出来似的。
我凑近了仔细看,那线条流畅得让人惊叹,古人的手艺可真是了得!而且,你能想象得到吗?这编钟不仅外观震撼,它还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呢!闭上眼睛,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看到了盛大的宴会,听到了那清脆悠扬的钟声,伴随着舞者的翩翩舞姿,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再往前走,来到了越王勾践剑的展示区。
这把剑静静地躺在那里,却有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
剑身细长,剑柄上镶嵌着宝石,虽然历经了岁月的侵蚀,但依然锋利无比。
我盯着那把剑,心里忍不住想,当年越王勾践拿着它驰骋沙场的时候,该是怎样的英勇无畏啊!这把剑的工艺简直绝了。
剑身上的菱形暗纹,那得需要多么高超的技术才能打造出来。
而且几千年过去了,剑身几乎没有生锈,依旧散发着冷冷的寒光,好像在向人们展示着它曾经的辉煌。
除了这些,博物馆里还有好多好多让人惊叹的宝贝。
比如说,那些精美的漆器,色彩鲜艳,图案精美。
有一个漆盒,上面画着人物和花鸟,那人物的表情生动极了,就像是在和你对话一样。
还有那些陶瓷,有的造型奇特,有的釉色美丽,每一件都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在博物馆里逛了一圈,感觉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时空之旅。
从古代的青铜器到近代的书画作品,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馆
楚文化馆于2005年12月建成开馆,楚国在公元前223年被秦国灭掉,立国约有八百年。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湖北发掘了五千余座楚墓,出土的大量文物展现了楚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楚文化作为先秦时期的一个区域文化,独具一格、自成一体、博大精深,是构成先秦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展览分为八个部分,集中地展出湖北地区出土的楚文物精华,力求全面展示楚文化的辉煌。
展品中有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还有复原的2002年在湖北枣阳九连墩发掘的楚国车马坑中的部分车马。
精彩看点之一:勾践剑和夫差矛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传说中能削铁如泥的、有2400多年历史越王勾践“自作用剑”,越王勾践的生死冤家吴王夫差“自作用矛”。
勾践、夫差这对“冤家”在相隔2400多年后再次“聚首”。
这两柄来自远古的世界级兵器珍品,正面相对,令人不禁唏嘘。
据介绍,公元前五世纪,吴越争霸留下两件稀世兵器———勾践剑和夫差矛。
越王勾践剑是国宝级(一级文物中的珍品)文物,于1965年在湖北江陵县出土;吴王夫差矛是国家一级文物,于1983年出土于江陵马山墓,与勾践剑出土地仅相距两公里。
精彩看点之二:纪南城
微缩图
在勾践剑和夫差矛前面,摆放的便是气势宏伟的楚国都城——级南城徽的复原图。
纪南城故址位于荆州城小北门外5公里处纪南镇内,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徙都郢,到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郢将其夷为废墟,楚国在此建都达411年之久,它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最大的一座古城。
楚国的大事几乎都发生在这儿,我国最早使用的黄金币、吴起变法都出自这里,孔子、庄子、墨子都曾出入纪南城,屈原曾在这里当过“左徒”(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长)。
精彩看点之三:古铜矿遗址
(复原图)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黄石大治市西南20余公里,是建国以来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清理出西周至汉代千余年间不同结构不同支护方法的竖井、斜井、盲井数百座,平巷百余条,以及一批春秋早期的炼铜竖炉。
随同出土的还有大量用于采矿、选矿和冶炼的铜铁、竹、木、石制生产工具,它是我国迄今发掘规模最大、生产时间最长、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古铜矿遗址。
精彩看点之四:人骑骆驼灯
在“青铜用具”展示专区内,造型别致的“人骑骆驼灯”令人流连。
这一珍品1966年出土于江陵望山,在长方形平底座上站立一只昂首垂尾的双峰骆驼,一人双脚后夹端坐于驼身,双手稳稳握住一圆形灯盘的灯柱。
整个青铜雕塑制作精巧,人与骆驼的形象以曲线为主导,旨在传神,而不着意细部逼肖。
这件人骑骆驼造型的铜灯十分罕见,为研究楚国与北方少数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精彩看点之五:楚国水利工程
进展馆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楚国芍陂
这座淮河流域上的蓄水灌溉工程,位于安徽寿县城南30公里。
古楚国之淮南,北面溪谷之水,经寿县入淮河。
其地夏涝冬旱。
时任楚令尹的孙叔敖因地制宜,择低处,率楚人开拓成芍陂。
遇旱能灌,遇水能蓄。
其时楚为成霸业,中晚期对外连年征战,注重粮食生产在所必然。
芍陂建成后,“灌田可万顷”,保证了粮食民用及战争需要,这也是孙辅佐楚庄王一举成霸业的关键所在。
此后2500多年,芍陂一直发挥着不同程度的灌溉功效。
到民国年间,芍陂灌溉效益越来越低,1949年实灌面积仅8万多亩。
(孙叔敖管理行政、
治军有功,楚庄王多次重额封赏他,孙叔敖坚辞不受。
孙叔敖为官多年,家中却没有积蓄,临终时,连棺椁也没有,但他当年修建的水利工程,到如今仍能福泽后人)
精彩看点之六:战国“丝绸宝库”
置于第二展厅的“心脏”的是楚人生活用品,近似“百货超市”。
展厅西北角,则是当时楚国贵族穿戴的绫罗绸缎,近似贵族服装“专柜”。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丝织技术高超绝伦,1982年初荆州马山一号墓大棺———被考古界认定为“丝绸宝库”,出土了大批保存完好的衣、袍、裤等文物就印证了这一点。
这些文物包括绢、纱、罗、绵、绣等战国丝绸织物品种,其中衣、裤、衾被及丝带等成品中的凤一直处于显眼和突出的地位。
精彩看点之七:2500年前的棺材
在第二展厅“心脏”地带,最为惹眼的是“高46厘米、长184厘米”的“彩绘漆棺”了。
这是楚国令尹墓出土的第三层棺,即亲尸之棺。
棺盖及两面侧板绘有四龙四凤或者四龙双凤。
整个彩绘构图严谨、
线条流畅,以黑、红、黄为主色,不仅耐久,且对比鲜明,显得富丽堂皇、庄严肃穆。
此棺是保存较好的战国时期大型漆棺之一。
精彩看点之八:九连墩楚墓战车
如果说楚文化馆比较讲究对游客的视觉冲击力的话,第三展厅当之无愧为冲击之最———那里安放的是出土于九连墩的2500多年前的真车、真马。
通过这八个部分充分展示出楚国的风云百年,展现出中华众多仁人志士,更充分体现了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