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与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方法

元支付上述甲、 例4:企业用银行存款2 200元支付上述甲、乙两种材料的运费。 4:企业用银行存款2 200元支付上述甲 乙两种材料的运费。 企业用银行存款
计算分配率: 200/(3000+8000)=0.20元 1. 计算分配率:2 200/(3000+8000)=0.20元/千克 计算分配额: 0.20元 3000=600元 2. 计算分配额:甲材料应分配 0.20元*3000=600元
应交税金应交税金-进项税额 2 550 贷:银行存款 17 550
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2业学校2011.06.25 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
材料采购业务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举例
例3:货已到款未付:企业从劲烽公司购入丁材料3000千克,材料已运 3:货已到款未付:企业从劲烽公司购入丁材料3000千克, 货已到款未付 3000千克 达企业,并验收入库,但发票等结算凭证尚未收到,货款尚未支付。 达企业,并验收入库,但发票等结算凭证尚未收到,货款尚未支付。 按暂估价45 000元入账 元入账。 按暂估价45 000元入账。
三 、材料采购业务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的账务处理
下面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下面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2011.06.25 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
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2011.06.25 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
材料采购业务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举例
例1:货到付款:企业从宏大公司购入甲材料3000千克,单价1.80元; 1:货到付款:企业从宏大公司购入甲材料3000千克,单价1.80元 货到付款 3000千克 1.80 乙材料8000千克,单价1.20元 乙材料8000千克,单价1.2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 8000千克 1.20 料价款为15 000元 增值税额2 550元 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料价款为15 000元,增值税额2 55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材料也已验收入库。 材料也已验收入库。 会计分录如下: 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甲材料 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乙材料 5 400 9 600
原材料账务处理

原材料即原料和材料。
原料(raw material)一般指来自矿业和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产品;材料(processed material)一般指经过一些加工的原料。
举例来讲,林业生产的原木属于原料,将原木加工为木板,就变成了材料。
但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对原料和材料的划分不一定清晰,所以一般用原材料一词来统称。
编辑本段种类原材料可分为: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
编辑本段入账处理明细分类的核算形式原材料明细分类核算的财务组织通常有两种形式:第一种,“两套帐”形式,其核算的工作量较大,而且重复记账;第二种,“一套帐”形式,亦称“帐卡合一”。
收入的账务处理1)收到结算凭证的同时将材料验收入库;2)结算凭证先到、材料后入库;3)材料先验收入库、结算凭证后到(假入库)。
1)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要注意税金)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等)2)借: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要注意税金)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等)收到材料后借:原材料贷:在途物资3)此情况平时不处理只有在月末的时候处理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入库次月初,红字冲回会计处理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二、本科目可按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二)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与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与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与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两者实际算下来都是按实际成本进行结算,只是劳动强度、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多少有些不同。
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的特点是:从存货的收发凭证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均按其实际成本计价。
实际成本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原材料按计划成本的核算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
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下面仅用材料取得和入库这一过程为例,用简单的分录来加以说明:实际成本法下:取得材料: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___。
__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___。
__贷:银行存款等___。
__材料入库:借:原材料(实际成本)___。
__贷:物资采购___。
__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均是以实际成本反映,所以月末不需加以调整。
计划成本法下:取得材料: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___。
__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___。
__贷:银行存款等___。
__材料入库:借:原材料(计划成本)___。
__贷:物资采购___。
__计划成本法下,要在月末进行汇总,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具体分录如下: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___。
__贷:物资采购___。
__或借:物资采购___。
__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___。
__从以上对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描述,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在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明细账可以只记录收入、发出和结存的数量,将数量乘以计划单位成本,随时求得材料收、发、存的金额,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计算和调整发出和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易行。
而在实际成本法下,对存货的数量、单位成本和总金额都要详细记录,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计划成本法虽然强调的是“计划”下的成本,但它仍是适时地关注实际成本,与实际成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在取得存货时,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对比得出存货的“材料成本差异”,表面上看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过程,其实质是控制和决策过程。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收发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收发核算为了掌握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盈利情况,企业需要对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计价,并对原材料的收发进行核算。
本文将介绍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其与原材料收发核算的关系。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基本概念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是指根据企业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将原材料计价,以便掌握实际成本和盈利情况,促进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一种方法。
计划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其中直接材料成本是计价原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基本原则是:当期实际绚算成本必须与预先计划的成本相比较,差异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计算方法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计算方法分为两种:标准成本法和估计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使用标准预算的直接材料成本来计价原材料,以便比较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
标准成本法的计价公式如下所示:原材料计价 = 标准成本 × 实际用量其中,标准成本是企业预先设定的单位成本,实际用量是企业实际用于生产的原材料数量。
估计成本法估计成本法是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未出现标准成本的变化所进行的实时估计。
估计成本法的计价公式如下所示:原材料计价 = 估计成本 × 实际用量其中,估计成本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确定的单位成本。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与原材料收发核算的关系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与原材料收发核算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
两者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说明:1.根据企业计划制定材料采购计划,并记录计划的采购价格和数量;2.根据采购计划采购原材料,并将采购的原材料数量和金额记录在采购进货单上;3.根据采购进货单对原材料进行入库,并记录入库数量和金额;4.根据入库数量和原材料计价计算原材料入库成本;5.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原材料,记录使用的原材料数量;6.根据使用的原材料数量和原材料计价计算原材料的直接材料成本;7.完成生产后将成品出库,并记录出库的数量和金额;8.根据出库数量和使用的原材料数量计算原材料的实际消耗量;9.计算实际消耗量与计划消耗量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和调整。
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及其核算

实际成本是购买原材料并验收入库前的所有支出,包括买价、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计划成本是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某中材料物资所制定的固定入账成本,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 。
意义在于:如果按照实际成本入账,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前后批次买入的同种原材料,价格总是不一样的,因而发出材料的之后就得考虑发出材料的计价问题(先进选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而采用计划成本入账,则入账的材料成本是固定的,所以发出材料的计价很容易确定(如何确定?)采用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用的科目就是不一样的。
采用实际成本时,购买的材料如果是发票帐单和材料同时到达企业则直接借记原材料,如果只有发票帐单到而材料未到则记在途物资。
采用计划成本时,不管购买的材料是否已经入库,在购买时一定是使用的材料采购,而不是直接记原材料。
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是企业材料收发成本核算的两种方法。
实际成本在收发时要逐笔核算材料的实际成本,因为每批材料的进价不同,发出时的成本也不同,比如收入时要算它的结存成本,要用到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对于规模大,业务量大,材料收发频繁的企业,工作量大,难度大。
计划成本不需要那么麻烦,根据一般的价格水平,核定一个计划单价,计算出计划成本,在材料收入时,因为“材料采购”科目核算的是材料收入的实际成本,这个时候,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就有了差异,这个差异记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根据全月的差异情况算出材料成本差异率,可以算出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有利于统一考核车间的用料情况和工作效率,但是没有实际陈本核算准确,特别是在价格变动大的情况下,比较明显。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是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选择的两种不同的购入原材料的入账方法。
实际成本法适用于购货不多的中小企业。
因为是按购货金额直接计入帐户,所以可以直接的反应每一次进货的金额。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精选题二

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关于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大B、能够反映各个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C、不能做到试算平衡D、不利于对账目进行检查【答案】D【解析】选项A,属于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缺点;选项B,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不能反映各个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选项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易于理解,方便学习,可以做到试算平衡。
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关于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于财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可直接根据审批意见进行差异处理,不用调整账面价值B、财产清查产生的损益,企业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C、对于盘盈或盘亏的财产物资,如果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在对外提供财务报表时,先按规定进行处理,并在附注中作出说明D、在处理建议得到批准之前,应根据“清查结果报告表”、“盘点报告表”等资料,填制记账凭证,记入有关账簿,使账簿记录与实际盘存数相符【答案】A【解析】对于财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核实情况,调查分析产生的原因,根据“清查结果报告表”、“盘点报告表”等资料,填制记账凭证,记入有关账簿,使账簿记录与实际盘存数相符。
3、单选题下列关于货币资金清查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B、对银行存款进行清查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C、对存货进行清查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D、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不能作为原始凭证【答案】A【解析】选项B,对银行存款进行清查对出纳人员没有要求;选项C,对存货进行清查对出纳人员没有要求;选项D,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是重要的原始凭证。
4、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常用的实物资产清查方法的有()。
A、发函询证法B、核对账目法C、实地盘点法D、技术推算法【答案】CD【解析】选项A,属于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选项B,属于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
初级会计实务重难点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
3.设置的科目
设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在权益法核算下,还要在该科目下设置“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明细科目。
4.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
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企业所发生的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作为应收股利单独核算,不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7.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计价
(1)毛利率法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净额×毛利率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2)售价金额核算法
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
初级会计实务重难点
第一章资 产
一、命题规律
本章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各种题型均会涉及,尤其是计算题或综合题,所占分数较高,一般在30分左右。本章经常考察主观题的知识点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应收账款及其减值的核算;存货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等。
二、重点难点
(一)货币资金
1.现金清查的核算
(2)预付业务不多可把预付账款并入应付账款核算;
(3)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应付、预付所属明细借方余额列示在预付账款项目,贷方余额列示在应付账款项目。
3.应收款项减值
(1)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确认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若证明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将该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财务会计】4.2原材料收发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三、原材料收发按实际成本计价应设置的科 目
3、“应付账款”科目 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 而尚未支付的款项,并按其金额记入贷方,其借方反映企业已 经付款或开出汇票支付的款项,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期末尚 未支付的货款。该账户按供应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三、原材料收发按实际成本计价应设置的科 目
二、原材料收发原始凭证
2、材料发出的原始凭证 材料发出主要是企业各部门生产领用、对外销售、委托外 单位加工及内部转移等。仓库在发出材料时,需填制有关发料 凭证。通常材料发出的凭证主要有以下几种:
二、原材料收发原始凭证
2、材料发出的原始凭 (1)领料单 领料单是一种一次性领料凭证,是由用料部门在领料时由 经办人填写。格式如图表4-2所示。
一、原材料的内容
2、外购半成品 外购半成品是指从外部购入,需经本企业进一步加工或装 配加工过的原材料。如汽车制造厂的外购轮胎。
一、原材料的内容
3、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是指直接用于生产,在生产中起辅助作用,不构 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材料。如生产家具的各种油漆。
一、原材料的内容
4、燃料 燃料是指工艺技术过程或非工艺技术过程用一燃烧取得热 能的各种材料,包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应设置“原材料”、“在 途物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等科目,以便反映企 业材料资金的占用情况及货款结算情况。
三、原材料收发按实际成本计价应设置的科目
1、“原材料”科目 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原材料包括原材及主要材料、 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 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实际成本。借方登记验收入 库的原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领用、对外销 售、盘亏毁损等原因减少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余额在借 方,反映月末库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该科目应按材料 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设置材料 明细账(材料卡片)进行明细核算,材料明细核算包括数 量核算和金额核算两个方面,数量核算一般由仓库进行, 金额核算一般由财会部门或由财会部门会同仓库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与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两者实际算下来都是按实际成本进行结算,只是劳动强度、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多少有些不同。
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的特点是:从存货的收发凭证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均按其实际成本计价。
实际成本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的核算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
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下面仅用材料取得和入库这一过程为例,用简单的分录来加以说明:实际成本法下:
取得材料: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贷:银行存款等×××。
××
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实际成本)×××。
××
贷:物资采购×××。
××
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均是以实际成本反映,所以月末不需加以调整。
计划成本法下:
取得材料: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贷:银行存款等×××。
××
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
贷:物资采购×××。
××
计划成本法下,要在月末进行汇总,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具体分录如下: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
贷:物资采购×××。
××
或借:物资采购×××。
××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
××
从以上对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描述,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在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明细账可以只记录收入、发出和结存的数量,将数量乘以计划单位成本,随时求得材料收、发、存的金额,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计算和调整发出和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简便易行。
而在实际成本法下,对存货的数量、单位成本和总金额都要详细记录,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计划成本法虽然强调的是“计划”下的成本,但它仍是适时地关注实际成本,与实际成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在取得存货时,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对比得出存货的“材料成本差异”,表面上看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过程,其实质是控制和决策过程。
通过两种成本的比较,使得采购部门不断关注其计划成本,结合更多的影响因素,不断降低其采购成本,节约支出,也为制定更完善的计划成本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