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课件: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共14张PPT)

——邓小平
阅读材料后回答: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的政党 制度又有什么特点?
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一位民主党派前中央领导人说:“多党合作好比是交响乐团,在 作曲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提意见,各民主党派都应积极参与,最 后公认由中国共产党博采众长来定谱。此外,乐团里有大提琴手、 小提琴手等几十上百个演奏家,人民各有专长,各有其职,但如 果各行其是,乐团就无法奏出和谐动听的乐曲,关键是要有一个 统一的指挥.”
新中国成立
标志 开国大典 意义 书本P91 目的
1954年宪法
内容 :……体现了两大原则 性质 意义 确立
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
意义
历史基础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民 主政 治
政党 制度 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 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少数民主当家作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指导思想、主要形式、基本组织
省市级人大 地市级人大
负责
负
责
行政司法审判机关 行政司法审判机关
决定任免监督
负 责
负责
决定任免监督 行政司法审判机关 县 市级人大
乡 镇 人 大
直 选 监督
负责
负
责
乡镇行政等机关
服 务
服 务
全
国
广
大
公
民
比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公有制
西方三权分立制度 私有制
经济基础
行使权力主 体
人民
民主集中制
资产阶级 分权制衡
社会主义原则
(1)宪法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规定了要“依靠国家机 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 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2)宪法明确规定了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和 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要优先发展;
阅读材料后回答: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的政党 制度又有什么特点?
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一位民主党派前中央领导人说:“多党合作好比是交响乐团,在 作曲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提意见,各民主党派都应积极参与,最 后公认由中国共产党博采众长来定谱。此外,乐团里有大提琴手、 小提琴手等几十上百个演奏家,人民各有专长,各有其职,但如 果各行其是,乐团就无法奏出和谐动听的乐曲,关键是要有一个 统一的指挥.”
新中国成立
标志 开国大典 意义 书本P91 目的
1954年宪法
内容 :……体现了两大原则 性质 意义 确立
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
意义
历史基础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民 主政 治
政党 制度 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 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少数民主当家作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指导思想、主要形式、基本组织
省市级人大 地市级人大
负责
负
责
行政司法审判机关 行政司法审判机关
决定任免监督
负 责
负责
决定任免监督 行政司法审判机关 县 市级人大
乡 镇 人 大
直 选 监督
负责
负
责
乡镇行政等机关
服 务
服 务
全
国
广
大
公
民
比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公有制
西方三权分立制度 私有制
经济基础
行使权力主 体
人民
民主集中制
资产阶级 分权制衡
社会主义原则
(1)宪法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规定了要“依靠国家机 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 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2)宪法明确规定了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和 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要优先发展;
岳麓版必修一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件 (共37张PPT)

类别 副总理 4 2
材料二、
总人数 民主人士数
政务院 政务院下属 领导成员 机构正副职 21 109 11 49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什么时 候制定?规定哪些内容?宪法如何 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性质?它的规定 有什么意义?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二、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法
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 力机关。 第八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 种族、性别、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 2、内容:规定国家性质、政治制度、公民权利等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 9 4 9 、 1 0 、一、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时间:1949、9;地点:北平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毛泽东在写选票
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 大常委会委员长。根据毛泽东的提名,大会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 理。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3、运行实施:
第二届全国人大(1959)
刘少奇当选为 中华人民共和 国主席
朱德当选为全 国人大常委会 委员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三权 分立制度的根本区别?:
• 行政权力的主体不同(人民代表制度:全 国人民;三权分立制度:资产阶级)
• 活动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 集中制;三权分立制度:分权制衡)
材料二、
总人数 民主人士数
政务院 政务院下属 领导成员 机构正副职 21 109 11 49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什么时 候制定?规定哪些内容?宪法如何 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性质?它的规定 有什么意义?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二、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法
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 力机关。 第八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 种族、性别、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 2、内容:规定国家性质、政治制度、公民权利等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 9 4 9 、 1 0 、一、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时间:1949、9;地点:北平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毛泽东在写选票
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 大常委会委员长。根据毛泽东的提名,大会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 理。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3、运行实施:
第二届全国人大(1959)
刘少奇当选为 中华人民共和 国主席
朱德当选为全 国人大常委会 委员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三权 分立制度的根本区别?:
• 行政权力的主体不同(人民代表制度:全 国人民;三权分立制度:资产阶级)
• 活动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 集中制;三权分立制度:分权制衡)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教学课件(共17页)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主党派的由来
名称
成立时间 成立地点
备注
中国致公党
1925.10 美国旧金山 原名洪门致公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
1930.8
上海 原名中国革命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1941.10
重庆 原名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民主建国会
1945.12
重庆
中国民主促进会
1945.12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 确立: (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 (2)一届人大: ①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 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②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多部法律。 ③审议了周恩来代表中央人民政府作的《政 府工作报告》。 ④召开了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多项决议和 一项法律。
一、开国大典
为什么说《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
议在北平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团体、无
1
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
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异同
比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产阶级代议制
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
行使权力 ①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②权力 ①议员由竞选产生,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共17张PPT)

——费孝通对中国民族问题的概括
第五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第五十一条 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摘自1949年政协会议《共同纲领》
•(二)政党协商建政权
政党协商建政权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自主探究 •古今中外的“妥协”智慧
•(三)民主呈现新特色
•
民Hale Waihona Puke 呈现新特色• 全国人大制度
• 地位:根本政治制度
• 特色:党的领导、块块民主、平凡选举的民主
• 全国政协制度
• 地位:基本政治制度
• 特色:党的领导、条条民主、精英协商的民主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地位:基本政治制度
• 特点:党的领导、片片民主、民族自治的民主
• (四)宪法政治露曙光
《1954年宪法》的形成 1、起草宪法。以俄为师,参考各国,体现国情。 2、各界修宪。八千人讨论,意见五千久。 3、全民修宪。1.5亿人讨论,52万条意见, 4、提交全国人大,获得全票通过。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954年宪法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民族问题、政党关系、民主考量、宪法政治
(一):民族自治安天下
1949年关于新中国的政协会议的油画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自二战以来,全球比较大的纠纷、冲突和战争,因民族原因 引发的占总数的87.73%。
——摘自《对我国民族问题的若干思考》
天下未乱边先乱,天下已定边未定。
• 苏共对中共的建议
• 敌人可用两种说法向工农群众进行宣传,反对你们。一是说你们没
有进行选举,政府不是选举产生的;二是国家没有宪
法。
——斯大林1949年7月
第五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第五十一条 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摘自1949年政协会议《共同纲领》
•(二)政党协商建政权
政党协商建政权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自主探究 •古今中外的“妥协”智慧
•(三)民主呈现新特色
•
民Hale Waihona Puke 呈现新特色• 全国人大制度
• 地位:根本政治制度
• 特色:党的领导、块块民主、平凡选举的民主
• 全国政协制度
• 地位:基本政治制度
• 特色:党的领导、条条民主、精英协商的民主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地位:基本政治制度
• 特点:党的领导、片片民主、民族自治的民主
• (四)宪法政治露曙光
《1954年宪法》的形成 1、起草宪法。以俄为师,参考各国,体现国情。 2、各界修宪。八千人讨论,意见五千久。 3、全民修宪。1.5亿人讨论,52万条意见, 4、提交全国人大,获得全票通过。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954年宪法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民族问题、政党关系、民主考量、宪法政治
(一):民族自治安天下
1949年关于新中国的政协会议的油画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自二战以来,全球比较大的纠纷、冲突和战争,因民族原因 引发的占总数的87.73%。
——摘自《对我国民族问题的若干思考》
天下未乱边先乱,天下已定边未定。
• 苏共对中共的建议
• 敌人可用两种说法向工农群众进行宣传,反对你们。一是说你们没
有进行选举,政府不是选举产生的;二是国家没有宪
法。
——斯大林1949年7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6单元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公开课优质精品课件

高中历史 必修1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典型 例2 有人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 例题 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
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
唱”指的是 ( C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 D. 民主党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合法地 位
高中历史 必修1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五、方法技巧归纳
1.图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资产阶级议会制的 异同
2.用数字法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 · 一个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 二个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Hale Waihona Puke 高中历史 必修1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得出结论
高中历史 必修1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典型 例题
例1
[2019·四川成都模拟]有学者指
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特殊的环境中
经受着考验,经历过曲折,但它仍然是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面旗帜。据
此,可以理解为它 (B )
A. 奠定了民族独立发展的基础
B. 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C. 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
D.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解析】A 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确立于1954 年。 B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代议 制民主,体现和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 C 错,开启社会主义革命进程的是新 中国的成立。 D 错,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是 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21【教学课件】《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文教 卫生
私营 少数 街道 工 宗教 民族 居民 商业
人 9 6 4 8 53 24 13 13 4 42 数 比 5.11 3.41 2.27 4.55 30.11 13.64 7.39 7.39 2.27 23.86 % % % % % % % % % 例%
史料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中。
5.历史意义 (1)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岳麓书社高中一年级|必修一
岳麓书社高中一年级|必修一
史料 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构成统计表
类 驻区 政府 党派 团体 工人 别 机关
岳麓书社高中一年级|必修一
第六单元 .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 21 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岳麓书社高中一年级|必修一
导入新课
此图为开国大典的场景,请同学们思考开国大典是在怎样的 背景下召开的?
岳麓书社高中一年级|必修一
一、开国大典
1.背景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 宜。 自主思考 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政治上,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已基本结束,国民党军队已基本被消灭;理 论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组织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 2.新中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泽东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3.意义 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岳麓书社高中一年级|必修一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建立与发展 (1)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选举毛泽东为国 家主席,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2.意义 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昭示着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62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第三十二页,共49页。
【典例1】 1954年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主要体现在(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国家权力属于全体人民 C.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D.国家职能 思路导图:
答案:B
第三十三页,共49页。
【考向1】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 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1.5亿 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这说明1954 年宪法( )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 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实行的
第三十七页,共49页。
思路导图:
答案:B
第三十八页,共49页。
【考向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规定了中央同民族自 治地方的关系,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力和 政策空间,使自治地方政府能够在中央总的路线方针指导下,结 合自治民族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这番 话反映了( )
第十二页,共49页。
第十三页,共49页。
5.2009年9月8日下午,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百余名驻华外交 机构和国际组织的代表,集体参观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自治区成就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 了哪些成就?
提示:①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③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但
少数民族要坚持(jiānchí)社会主义制度而并不是实行共和国联邦
制度。
答案:A
第四十页,共49页。
【典例1】 1954年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主要体现在(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国家权力属于全体人民 C.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D.国家职能 思路导图:
答案:B
第三十三页,共49页。
【考向1】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 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1.5亿 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这说明1954 年宪法( )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 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实行的
第三十七页,共49页。
思路导图:
答案:B
第三十八页,共49页。
【考向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规定了中央同民族自 治地方的关系,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力和 政策空间,使自治地方政府能够在中央总的路线方针指导下,结 合自治民族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这番 话反映了( )
第十二页,共49页。
第十三页,共49页。
5.2009年9月8日下午,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百余名驻华外交 机构和国际组织的代表,集体参观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自治区成就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 了哪些成就?
提示:①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③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但
少数民族要坚持(jiānchí)社会主义制度而并不是实行共和国联邦
制度。
答案:A
第四十页,共49页。
2019精选教育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6.2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件(45张)(共45张PPT).ppt

据材料分析,第一届政府的组成体现了什么特色?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主要 领导成员(主席、副主席)中,中共党员4名,民主党派 3名。这三位(民主党派)副主席是:宋庆龄、李济深和 张澜。
材料二:
类别
பைடு நூலகம்总人数 民主人士数
副 总理
4
2
政务院 领导成员
21
11
政务院下属 机构正副职
109
49
据图片及学案材料比较我国与 美国政党制度的不同?
中美政党比较
项目
中国
美国
政党 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两党制
关 执政党、参政党 系 政治上密切合作
执政党、在野党 政治竞争、轮流执政
《爱我中华》歌词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课程标准: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假设你是当时一位著名记者,请你对“ 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进行报导。
设置情境:假如1949年10月1日你参加了开国大典,是视频中 数十万群众中间的一员:你会听到、看到什么,内心有何感受?为 什么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合作探究2 秘书长,现在举行一场新闻发布会,请向记
者介绍人大制度。
英国记者提问:秘书长阁下,早上好!我是英国 路透社记者,众所周知民主政治是世界潮流,在历史 上我们英国与你们中国一样具有很长的封建君主专制 时间,为了保障民主,我们实行君主立宪制,中国根 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是中国最高权力机关,请问秘书长阁下:中国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