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文化

合集下载

探寻澳门的东西文化融合

探寻澳门的东西文化融合

探寻澳门的东西文化融合澳门是一个独特而多元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本文将探寻澳门的东西文化融合,从历史、建筑、饮食和娱乐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历史的东西交汇澳门悠久的历史为东西文化融合提供了重要基础。

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贸易的枢纽。

在早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上,澳门作为重要的贸易港口,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商人和移民。

这些移民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和信仰,与本地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澳门文化。

二、建筑的东西融合澳门的建筑风格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体现之一。

澳门的历史建筑中既有葡萄牙式的殖民建筑,又有传统中国风格的建筑。

例如,澳门的圣保禄堂以其巴洛克风格的建筑闻名,充分展示了葡萄牙文化的影响。

而富有中国特色的澳门妈阁庙则是中国文化在澳门融合的象征。

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遗迹,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

三、美食的东西交融澳门的美食也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体现。

澳门葡萄牙菜与传统中餐的结合产生了融合创新的澳门菜。

例如,著名的葡式蛋挞是葡萄牙食品与中国传统糕点的结合,成为了澳门的风味小吃。

此外,澳门还有莲蓉月饼、葡国鸡饭等受到澳门本地人喜爱的特色美食,这些美食融合了中西方的烹饪技术和口味,展示了澳门独特的食物文化。

四、娱乐活动的东西交融澳门的娱乐活动也是东西文化融合的焦点之一。

澳门是全球著名的赌城,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澳门的赌场融合了西方的赌博文化和中国传统博彩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澳门博彩文化。

此外,澳门还举办各种国际性的文化艺术节,如澳门艺术节、澳门音乐节等,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观众,为澳门的艺术文化融合增添了新的元素。

总结:澳门的东西文化融合丰富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在澳门的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中西文化的交融,无论是建筑、美食还是娱乐活动,都体现出澳门作为一个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的地位。

澳门的文化融合不仅使这座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文物感知:文化遗产,见证澳门五百年发展史

文物感知:文化遗产,见证澳门五百年发展史

文物感知:文化遺產,見證澳門五百年發展史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萄牙文化的交汇点,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澳门的文物包括建筑、雕塑、绘画、服饰、器皿等各种形式,这些文物见证了澳门的历史与传统。

在澳门,我们可以看到古老的庙宇如妈阁庙、大三巴牌坊、观音庙等,这些建筑都是澳门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记录了澳门的发展和变迁。

澳门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藏品,如中国文物艺术品、葡萄牙文化遗产等,这些文物展示了澳门多元文化的特点,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魅力。

让我们来看看澳门的建筑文物。

澳门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具有独特的特色。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澳门老城区的建筑,这些建筑充分展示了葡萄牙传统建筑艺术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融合。

在老城区,我们可以看到拥有鲜明葡式特色的建筑,如彩色涂鸦、巴洛克式的装饰等,这些建筑体现了澳门的独特魅力。

澳门还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和宗教建筑,如妈阁庙、妈祖庙等,这些庙宇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们见证了澳门的传统和信仰。

除了建筑文物,澳门还拥有丰富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

在澳门的博物馆和画廊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珍贵的文物艺术品,如中国古代绘画、雕塑、陶瓷等,这些艺术品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艺术和文化。

澳门还保留着许多葡萄牙文化遗产,如葡式瓷砖、手工艺品等,这些艺术品展示了葡萄牙的传统和优美的艺术风格。

除了建筑和艺术品,澳门还有许多传统的文物和民俗文化。

在澳门的博物馆和民俗村落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传统的器皿、服饰、工艺品等,这些文物记录了澳门的传统生活方式和艺术技艺,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澳门的传统文化。

澳门还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和表演艺术,如妈祖文化节、中秋灯会等,这些传统文化活动是澳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见证了澳门人民的传统信仰和文化传统。

澳门的文物是澳门五百年发展史的见证者,它们记录了澳门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是澳门文化遗产的珍贵财富。

通过感知澳门的文物,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澳门的魅力和价值,感受澳门五百年的发展历程。

澳门风情

澳门风情

华光诞
九月二十八日为华光诞。莲溪庙一 般会举行酬神演戏活动。莲溪庙历 史悠久,庙中供奉华光神像,就是 被称为戏神的“三眼华光”,一直 为梨园子弟所尊崇,所以历百余年 来,都有神功戏演出,甚至香港沦 陷期间,莲溪庙在华光诞时一样会 有演戏活动
这些都汇聚成 澳门在保持着中国 传统特色的同时, 具有浓郁异国风情, 呈现出多姿多彩的 独一无二的文化特 色,为澳门发展旅 奠定了深厚的基 础。
澳门的风土人情
澳门居民96%属中国血统,外 籍人士只占少数。虽然四百年来受葡 萄牙的统治,但是中华文化仍为主导 地位,风俗习惯上,有大量中国传统 的东西都保留下来,如崇拜关帝、观 音、妈祖等等,以及农历新年、民间 节令,都有浓厚的中国风俗。
祃期
澳门的行业性习俗。俗称“做牙”、 “打牙祭”。指每月农历的初二、十六 日,澳门各商号、店家吃饭时都有加菜 的习俗。在初二和十六日的伙食,一定 吃得要比平时哪一天都好。这个习俗明 代开始流行於长江流域、沿海各城镇。 当时各个商业店铺、手工作坊每逢这两 日要优待店员、徒工给与肉食。此肉肴 即为“牙祭肉”。此俗现仅在澳门等少 数地方流行。
谢灶
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 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 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 谓之“谢灶”。澳门人 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 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 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 前说坏话。
妈祖信仰
这是澳门华人最具代表性的宗教信仰,也是 传入澳门最早的华人宗教信仰。妈祖崇拜是 澳门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妈祖(亦称天后)是 中国渔民和船民奉祀的海神。据称,澳门之 西文名Macao,即来源于葡人初至澳门时曾见 海岸立有一座“阿妈”神像,而称此为“阿 妈港(Amacao)”,后省称为“妈港”。可 证,葡人未开埠澳门前,妈祖崇拜即已传入 澳门。

澳门人文风情

澳门人文风情

澳门人文风情澳门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方。

在这个小岛上,既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有葡萄牙的殖民历史,这种独特的背景赋予了澳门独特的人文风情。

本文将从历史遗迹、音乐艺术、美食文化等方面介绍澳门的人文魅力。

一、历史遗迹澳门作为一个有着450年历史的城市,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这些遗迹见证了澳门从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变迁。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澳门历史城区,这个区域保存了大量的中西合璧的建筑,包括澳门历史城区的核心区域以及几处教堂、公园等景点。

游客们可以漫步在这些古老的街道上,感受到澳门特有的人文氛围。

二、音乐艺术澳门是一个音乐艺术氛围浓厚的地方,这里经常有各种音乐会和演出活动。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澳门音乐节,这是一个国际音乐艺术盛会,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和观众。

除了音乐会,澳门还有许多优秀的音乐学院和表演艺术学校,培养了不少优秀的音乐家和艺术家。

在澳门,你可以欣赏到国内外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和艺术的魅力。

三、美食文化澳门的美食文化独具特色,融合了中国和葡萄牙的风味,形成了独特的“澳门味道”。

澳门葡式蛋挞是最有名的特色小吃之一,每一口都带着浓郁的奶香和酥脆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澳门还有许多著名的葡萄牙菜馆和粤菜馆,供游客品尝各种美食。

无论是吃海鲜、品葡挞,还是尝试各式糕点和点心,澳门都能满足你的味蕾。

总结:澳门的人文风情是一个独特的融合体,吸引着众多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这里保存了丰富的历史遗迹,让人们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底蕴;音乐艺术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让人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到艺术的力量;美食文化更是让人们尽情享受味蕾的盛宴。

澳门的人文风情既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又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无愧为一个独特的旅游胜地。

如果你想体验独特的人文风情,澳门绝对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

澳门历史资料 (2)

澳门历史资料 (2)

澳门历史资料澳门简介澳门位于中国南部,毗邻珠江三角洲,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西侧。

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之一,澳门是一个独特的地方,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澳门历史悠久,是一个交汇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地方。

这里有古老的建筑、美味的食物和独特的传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澳门的历史澳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根据考古发现,古代澳门地区曾有原始的居民活动,他们主要以捕鱼和捕猎为生。

然而,真正的澳门历史始于16世纪初。

在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抵达澳门,并将其作为在中国贸易的基地。

澳门成为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并成为中西贸易的交汇点。

葡萄牙人在澳门建立了一系列建筑,其中包括圣保禄教堂和圣贝纳尔多修道院。

这些建筑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成为澳门的标志性建筑。

在澳门的殖民时期,欧洲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交流融合。

这种独特的文化混合使得澳门形成了兼容并蓄的风格,成为一座多元文化的城市。

澳门在这段时间内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港口,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人和移民。

在20世纪初,澳门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内外部的冲突,澳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然而,澳门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特殊地位使得它能够渡过难关,并在20世纪中期恢复了繁荣。

1999年,葡萄牙将澳门交还给中国,澳门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并获得特别行政区的地位。

这个转变标志着澳门的历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澳门的发展开创了新的篇章。

澳门历史和文化遗产澳门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地方。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历史遗迹,反映了澳门多元文化的独特之处。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澳门大三巴牌坊,它是澳门最著名的地标之一。

这座牌坊建于16世纪,是葡萄牙殖民时期留下的重要遗产。

它由一座圆顶教堂的正门和两座钟楼组成,象征着澳门的宗教和文化的融合。

另一个著名的建筑是澳门历史中心的圣保禄教堂,它建于17世纪,是一座典型的葡萄牙巴洛克风格教堂。

澳门文化的影响因素

澳门文化的影响因素

澳门文化的影响因素
澳门文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历史和地理因素:澳门地处中国南部,是中国与西方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区,历经400多年的殖民历史,融合了中国、葡萄牙和英国等不同文化的影响。

这些历史和地理因素使得澳门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

2.宗教信仰:澳门信仰多元,其中以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为主要宗教,这些宗教信仰对澳门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教仪式、建筑和艺术等方面都体现了不同宗教信仰的元素。

3.语言和文字:澳门的官方语言是中文和葡萄牙语,中文是主要使用的语言,而葡萄牙语是重要的衍生语言。

这两种语言的使用使澳门文化具有独特的双语特征。

此外,英语也被广泛使用。

4.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澳门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如春节、中秋节、澳门威尼斯人博彩艺术节等。

这些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不仅是澳门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是澳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饮食文化:澳门的饮食文化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中餐、西餐、葡式美食和澳门独特的融合菜品在澳门都有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总体而言,澳门文化的影响因素是极为多样的,融合了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特征。

澳门

澳门

东望洋灯塔与圣母雪地殿教堂
灯塔于1865年9月24日正式开始运作。东望洋灯塔是中国沿海地区最古老的现代 灯塔,最初只是靠一盏火水灯发光。1874年,灯塔因风暴受损,经过重修后于 1910年6月29日重新启用和转为电气化运作。在雷达还未普及之前,是进入珠江 的地标。现今灯塔已改由现代化照明系统,仍为航海人士服务。由于地势高,灯 塔亦被用作悬挂风球讯号和灯号,向公众发放风暴消息。 现在灯塔上更成为旅 游景点,让游客欣赏澳门全景。至于参观灯塔内部,则要先取得澳门港务局之允 许。
案例导入:
澳门是世界上宗教建筑最密集的地 区之一,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及伊 斯兰教等各教派建筑林立。在诸多的 宗教建筑中,以大三巴牌坊最为著名 。它是圣保罗教堂前壁的遗迹,融欧 洲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风格与东方传 统风格为一体,已成为澳门的地标。 为什么大三巴牌坊是游客澳门之行 的必到之地?

5、澳门与内地的友好往来 1983年澳门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公
民自费出境旅游目的地。 澳门回归后,珠海与澳门之间游客 的往来更加频繁。2012年内地游客 总量达到1700万人次,较前年增长 4.6%。 澳门游客到大陆旅游人数也在逐年 增加,是仅次于香港的大陆第二大 客源地区。2012年澳门赴大陆旅游 人数为2116.06万人次。
四、民俗风情
(一)服饰文化 澳门春秋季节早晚较凉,宜穿薄毛衣、线衣 或夹克外套。 (二)饮食文化 澳人的饮食习惯也是一日三餐。早餐一般是 早上7点,有时间的人可能会去茶楼饮茶;午餐 为1~2点;4点左右喝下午茶;晚餐较简单,晚 饭时一般会先来一碗汤。
澳门的美食佳肴兼具东西方风味,反映了 澳门生活和文化的多元性。 中餐中菜构成了澳门美食的主题。澳门海 鲜种类丰富,烹调风格上重粤式风味。 西方风味中最富特色的还是澳门式葡国菜, 它是葡萄牙、印度、马来西亚等地烹饪技术和 材料的结晶。 佳肴配好酒,在澳门出售的葡国餐酒可谓 价廉物美。法式大餐、意大利等各国的美食美 点也应有尽有。 葡式咖啡室成为澳门新兴的饮食场所。

澳门美食文化之旅

澳门美食文化之旅

澳门美食文化之旅澳门作为中国特别行政区之一,以其独特的融合文化而闻名于世。

除了世界著名的赌场和建筑之外,澳门还以其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

本文将带您一起走进澳门的美食世界,探索其独特的风味和文化背景。

一、葡菜与中西合璧澳门的美食文化受到了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深远影响,融合了中西方的烹饪技巧和风味。

在美食之旅中,您将品尝到许多美味的葡菜,如著名的葡式蛋挞、鸡蛋仔和葡式餐厅中的烧腩仔。

这些融合了西方风味和传统中餐的美食,展示了澳门独特的文化底蕴。

二、澳门特色小吃澳门不仅有着独特的葡式美食,还有许多地道的澳门特色小吃。

比如,肉骨茶是一道以猪骨熬制的汤品,具有独特的香味和滋补功效;葡铁路蛋塔则以其松脆的外皮和浓郁的蛋香成为了一道经典的澳门美食。

此外,澳门还有丰富多样的粤菜和海鲜,如清蒸海鲈鱼和澳门著名的蒸龙虾,展示了澳门作为一个海滨城市独特的烹饪风格。

三、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澳门美食近年来,澳门美食文化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创造出了许多引人注目的美食。

例如,澳门圣诞鸭是一个融合了传统烤鸭和圣诞节元素的新奇美食,将传统与创新完美结合。

此外,澳门还有许多融合了澳门元素的创新美食,如葡式蟹壳黄酥、澳门鱼子酱炒饭等,让人们在品尝传统美食的同时,感受到澳门的独特魅力。

四、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澳门的美食文化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故事。

比如,葡式蛋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葡萄牙,而被引入澳门后,逐渐融入了中国的烹饪技艺,成为了中国和葡萄牙文化交流的象征之一。

澳门的美食还与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如冬至吃七样菜、庆祝佛诞吃素等。

通过品尝澳门美食,您将亲身感受到这些文化传统的魅力。

结语澳门的美食文化不仅令人垂涎欲滴,更是一个展示澳门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的窗口。

无论您是对美食感兴趣,还是对文化探索充满好奇,澳门的美食文化之旅都将给您带来深刻的体验和愉悦的味蕾享受。

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美食之旅,探索澳门的独特风味和文化传承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门文化与中西文化交流----------------------------------------------------------------------------------------------------------------------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但具有近代意义的中西文化交流,则是从明朝后期葡萄牙人进入和租居澳门开始的。

那么,这种中西文化交流为什么首先发生于澳门这块弹丸之地?其过程和内容怎样?又带来了什么后果和影响?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一粗浅的阐述。

一具有近代意义的中西文化交流肇端于澳门,是与殖民势力的东来紧密相关的。

关键词:本地文化;文化交流;地位1 引言澳门自16世纪中叶开埠并迅速崛起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与交汇之地后,凭借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有利地位,在积极主动地引进西方文化和输出中国文化的同时,致力于中西文化的融合与贯通,从而使“弹丸之地”的澳门成了中西文化共存共生的奇异之地,为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中西文化融合的角度看,澳门在融合中西宗教、语言、风俗、婚姻、建筑、音乐、绘画等方面,都作出过巨大贡献。

2 澳门是16-17世纪东西方国际贸易的重要中转港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从大西洋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洋的新航路。

1510年葡萄牙用武力占领印度果阿,1511年又占领东西方交通要冲马六甲,垄断了印度洋东西方贸易。

葡萄牙人还成为最早侵略中国的西方殖民者。

1517年葡萄牙舰队入侵广东,盘踞屯门,1521年被中国军队驱逐。

1535年明朝政府将管理外贸的市舶提举司迁到澳门,澳门从此开始成为开放的贸易港。

1553年葡萄牙人用行贿和欺骗等手段获准在澳门居住和贸易,1557年更是建屋筑墙修炮台非法占据。

16-17世纪澳门的葡萄牙商人垄断中国对外贸易几乎达一个世纪之久,澳门成了葡萄牙欧亚国际贸易的重要中转港。

葡萄牙大帆船队从里斯本启航经非洲好望角到印度果阿,再经马六甲海峡到澳门,又从澳门赴菲律宾马尼拉或日本长崎。

它用欧洲的银元、毛织品、机械制品,印度的棉织品、东南亚的香料等商品在澳门换取或购买中国的生丝、绸缎、药材和瓷器,运回欧洲,或运到马尼拉、长崎换取黄金、白银。

葡萄牙商人从中获得巨额利润,也造成了澳门一度的经济繁荣。

后来由于荷兰、英国先后夺取海上霸权和中国、日本的海禁政策,澳门贸易才逐渐衰落,然而鸦片和苦力贸易仍有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五口开放,香港崛起,澳门的东西方国际贸易重要中转港,地位最终被香港所取代。

3 澳门是西方基督教早期向中国传教的前沿据点宗教属于文化的范畴。

澳门作为西方天主教文化在中国境内的最初入口,中西文化首先在宗教领域展开。

中西宗教在澳门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种宗教能在澳门和平相处。

清雍正元年禁教前,在澳门,不仅西式教堂林立,如较为著名的有“圣母小堂”、“玛尔定堂”、“三巴寺”等,而且中国式寺庙也不少,如“妈祖庙”、“莲峰庙”、“ 普济禅院”、“观音堂”等,这些教堂与寺庙和平相处,井水不犯河水。

二是加入天主教的澳门中国人逐年增多。

由于西方传教士不懈地向澳门当地中国人传教,16世纪晚期便有数以千计的澳门人加入了天主教,17世纪末澳门人入教达到高潮,中国天主教徒人数有18500人之多。

雍正禁教后,虽然澳门的中国天主教徒人数有所减少,但据《中国丛报》1834年11月统计的数字,1830年澳门仍有中国教徒6000多人。

三是出现了西方传教士中化和澳门中国天主教徒西化的现象。

如有“西方汉学鼻祖”之称的利玛窦于1582年抵澳后,习汉文,讲汉语,着汉装;入教的澳门中国天主教徒则取葡名,穿西服,做礼拜。

四是出现了中西文化相辉映的教堂。

1580年开始兴建的“三巴寺”,既充满了欧洲建筑风格和浓郁的西方宗教情调,又吸收了某些中国建筑文化传统,如现存“大三巴牌坊”上有中国文字刻成的箴言、中国石狮子和菊花。

4 澳门社会文化与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在语言方面,中西语言融合的趋势早在鸦片战争前就已初露端倪。

在澳门,葡语、粤语、英语及其他语言都可使用,且出现了葡、粤两种语言相互融合的现象,如出现了“广东葡语”。

中西语言文字的交流,也伴随着外国人编的汉语学习用书,如《华英字典》、《广东省土话字汇》、《汉语百科词典》、《简易汉语教程》、《广东方言文选》等不断出版而加快了步伐,释 删诗有“蕃童久住谙华语,婴母初丁学 音”二句,可见中葡语言交流之普遍。

今天,澳门人既讲粤语、普通话,也讲葡语、英语,故有人将澳门概括为“一二三四”:回归后是一国两制,三种货币(澳门元、人民币、港元均可在澳门使用),四种语言。

在风俗习惯方面,中西风俗在澳门相互影响,呈融合之势。

据《澳门纪略》记载:入教的澳门人“渐染已深,语言习性,渐化为夷”,有的甚至变服饰和“打鬼辫”。

在澳门,除不少中国人逐渐接受了西方风俗习惯外,还有不少传教士按中国的风俗习惯生活,如《澳门纪略》下卷《澳蕃篇》卷首的《三巴寺僧图》上,画着一位西洋教士;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穿大袖衫,腰系织带,足履双脸鞋,完全是一副明代儒士的装束。

实际上,耶稣会在澳门设立的教堂——三巴寺,寺内僧众从明到清,都一直保持着利玛窦着儒服儒冠、讲汉话、习汉文的传统。

中西风俗在澳门相互影响、融合,也可从澳门人过中西节日中窥见一般。

在澳门,人们既可过圣诞节,复活节等西式节日,也可过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

在婚姻方面,澳门不少家庭的婚姻仪式中西并用,结婚时,新郎、新娘先穿唐装旗袍,拜天地祖先,敬父母长辈,然后再着西装和婚纱,到教堂行礼,接受神父的新婚祝福。

这表明,中西文化的兼容已经融入人的行为模式之中。

澳门中西居民互通婚姻的情形也非常普遍。

据《澳门纪略》记载,澳门自明代以来,葡人“得一唐人为 (婿),皆相贺。

”而澳门的中国人,有的“娶鬼女而长子孙”。

中西血统的混合,既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结果,也是中西文化深层交融的表现。

中西居民互通婚姻的结果,造成了澳门数以万计的欧亚混血儿——而这在有“中西文化大融炉”之称的香港,也是罕见的。

5 澳门与中西文化结合的特色鲜明城市文化景观悠久文化发展历史,尤其是400多年中西文化在澳门交流、整合,形成澳门特色鲜明城市文化景观,布满旧城区的大街小巷,包括可视和可悟文化景观。

前者如形形色色古建筑、公私园林、风俗活动、飮食习惯、娱乐消费等,后者如价值观念、文学艺术、语言、地名(亦可视)等等。

小小一个澳门,西洋敎堂就有20多座,中式庙宇40多座,在国内城市中恐绝无仅有。

据悉,澳门特区政府查明、评定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已有128处,如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郑观应故居)、仁慈堂大楼、圣若修院及敎堂、大三巴牌坊、旧城墙遗址、大炮台、东望洋炮台、岗顶剧院(伯多禄五世剧院)、那咤庙等,它们是我国境内保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地域最集中历史建筑群。

这些仅为单个文物或建筑,它们固然是支持名城的基本构件,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组成,还有传统街区(社区)和城市整体风貌。

在澳门到处可感到这种历史的眞实和它们存在的空间形式,例如上述历史建筑,主要集中在澳门半岛南部,成为名城传统文化区,如白鸽巢公园一带有葡国诗人贾梅士纪念祠、东印度公司所在地、许多西洋名人埋葬基督敎坟场和老敎堂,为西洋传统文化集中街区。

而半岛北部以及凼仔、路环两岛现代化建筑,则是现代文明结晶。

那里“石屎森林“通街连片,人在其中,如置身谷底。

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景观,在澳门泾渭分明,昭示这座城市文化空间差异,但无论城市那个部分,都凝聚着中西文化有机结合,洋溢着它们浓厚的文化气息。

这恰是澳门文化优势所在,也是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硬件。

当然,澳门历史文化景观,有的失于调查和整理,还“养在深闺人未识”,或布满历史灰尘;有的保护或开发利用失当,遭到不同程度损害;而就澳门城市文化整体风貌而言,也存在各个文化景观的空间组合问题,也都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6 结语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在我国最早中心,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它所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并不因历史进程的完结而失去其文化价值。

在当代条件下,它是构筑澳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石,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和相关学科发展史以及文化辐射区域效应的资料寳库,也为研究不同文化接触、交流,建立彼此之间和谐共处关系提供一种借鉴范例或模式。

而随着旅游产业在世界兴起,对澳门这样狭小地理单元,这种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将为澳门经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带动关联产业发展,使整个澳门受惠。

所以,无论从那个角度和层面审视澳门历史人文地理价值,它的主流是健康向上,有利于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从总体上说,澳门文化就是一种时代先进文化。

当然,澳门文化作为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也有它落后,甚至是腐朽的一面,但这不应妨碍对它的总体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明清时期以澳门为中心的中西文化交流始终是跟上世界近代化进程开展的,它有力地促进中国和欧洲社会的变革,因此它的效应是双向的,所以它得到当时德国启蒙思想家莱布尼茨(Leibniz)热情讴歌,称赞“这是一次互相的启蒙”,是那个时代最大的事情,其伟大意义将超越人们的想象 。

今天结合莱布尼茨这个预言来评价澳门及其文化历史价值,这位思想家具有何等异乎寻常卓识远见。

由此也将给人们以启迪,在中国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进程中,积极大胆地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借以发展和壮大自己,又是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从这个立场上回眸澳门历史文化价值,无疑有助于对它作出公正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