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市情

合集下载

哈尔滨市城区中水利用浅析

哈尔滨市城区中水利用浅析
1日 重新修 订颁 发的 《 哈尔滨市 节约用水 条例 》中,对新 建 、改建 、扩 建工 程 建设 中水 设 施 的范 围做 出了 明确 规 定 ,同时对节水 设施建设 必须与 主体 工程建设 同时设计 、 同 时施 工 、同 时验 收也 做 出 了明确 的界定 。但 是 ,水务 部 门在对 中水设施建设 依法实施 管理过程 中 ,由于规划 、 建设 等行 政 主管 部 门未将 中水设 施 列入 建设 工 程 的规划 审批和建设 监管之 中 ,致使 中水设 施建设 源头失控 。受部
施 的建设 。 哈尔滨 市 中水 设施建 设起 步于 上世纪 9 代末期 。 O年 哈尔 滨市 城区 面积 70 6 方公 里 ,城 区人 口 4 4万 8 平 7
人 , 资 源总量 达 1. 亿立 方米 ,城 区人 均水 资源 占有 水 13 1
量为 24立方米 , 与全市人均水资源 占有量 1 9 立方米 、 3 这 0 4 全 省人均 水资源 占有量 20 0立方米 、全 国水 资源人 均 占 8 有量 230立 方米 、世 界人均水 资源 占有量 1 0 方米 0 080立 相 比较 ,城 区人 均水 资源 占有 量分别 为全 市人均 占有 量的 1 、全省 人均 占有量 的 l 、全 国人 均 占有量 的 1 0 / 6 , 8 / 、世 1 界人 均 占有量 的 1 6 / 。哈尔滨市 城区虽有 松花江流 过 ,但 4
展要求不 相适应 。在笔 者看来 ,哈尔滨市 中水 设施建设滞 后 的成 因主要包括 以下五个方 面 。
为 了从 根本 上解 决 哈 尔滨市 用水 供 需矛 盾 ,保 障经
济社会 快速协调 发展 ,2 0 0 6年 , 哈尔滨市 投巨资建设 了磨
盘 山引水供水 工程 ,为南 岗 、道里 、 道外 、香坊 、平房等

关于哈尔滨市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

关于哈尔滨市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

关于哈尔滨市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
李春杰;魏红军;张军强
【期刊名称】《黑龙江农业》
【年(卷),期】2002(000)010
【摘 要】@@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
快,土地流转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今年三月份,我们对全市土地流
转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同时,还深入到五常市、道外区,采取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剖析
了部分典型.通过普查和重点调研,对全市土地流转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总页数】2页(P28-29)
【作 者】李春杰;魏红军;张军强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农委经营管理处,150040;哈尔滨市农委经营管理处,150040;
哈尔滨市农委经营管理处,15004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321.1
【相关文献】
1.促进土地流转 创新农业开发——师宗、陆良等地土地流转情况调查 [J], 董恒秋
2.现阶段土地流转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河北省涿鹿县民信葡萄专业合作社土地
流转情况调查报告 [J], 冀楚楚
3.土地流转超70%是怎样在这里实现的?——安徽省界首市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
情况调查 [J], 安徽省联合调研组
4.加快土地流转的对策和建议——基于哈尔滨市呼兰区农村土地流转情况 [J], 白
景杰
5.加快土地流转的对策和建议———基于哈尔滨市呼兰区农村土地流转情况 [J],
白景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年1季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1季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1季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哈尔滨市继续推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运行开局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加大。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9.9亿元,同比增长5.1%,低于上年同期3.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2.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5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1.8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94.6亿元,增长5.0%。

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5.1%、26.2%、68.7%。

(二)农业备春耕有序推进,牧业生产稳定发展。

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3.5亿元,同比增长6.8%。

其中, 牧业产值86.7亿元,占82.8%,增长7.1%;农业、林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9.0亿元、3.6亿元、0.6亿元、3.5亿元,增长6.2%、2.2%、3.6%、6.8%。

备春耕工作进展顺利。

截止到3月末,全市已筹集备春耕生产资金112.1亿元,占总需求的96.2%;下摆种子7.36万吨、化肥68.7万吨、农药2816.5吨、农膜8381吨、柴油9.8万吨,分别占需求量的78%、65.5%、33.9%、77.3%、42%。

畜牧业生产稳定。

截止3月末,大牲畜、生猪、家禽存栏为211.6万头、462.4万头、5798.0万只,增长2.9%、7.8%、2.5%。

肉、蛋、奶产量为28.8万吨、9.3万吨、39.5万吨,增长9.0%、7.7%、4.6%。

(三)规模以上工业低速增长,主导产业“三增一降”。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7.0亿元,同比增长3.7%,增幅低于上年同期3.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5.0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3.2个百分点。

1-2月份,实现利润总额13.0亿元,同比增长42.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近六成行业保持增长。

全市36个行业大类中,22个行业生产增长,12个行业生产下降。

哈尔滨城中村改造落实情况汇报

哈尔滨城中村改造落实情况汇报

哈尔滨城中村改造落实情况汇报尊敬的用户,以下是对哈尔滨城中村改造落实情况的汇报:1. 现状分析:哈尔滨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城中村作为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存在着诸多问题。

城中村房屋老旧、设施陈旧、环境脏乱差,居住条件极差,安全隐患多,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扰。

2. 政府的重视:为了改善城中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哈尔滨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中村改造工作,并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推动城中村改造,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 改造目标和方案:哈尔滨市政府制定了城中村改造的目标和方案。

目标是通过改造提升城中村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使居民有更好的居住条件。

方案包括改造房屋结构、改善公共设施、提升绿化环境等,同时关注保障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

4. 改造进展:目前,哈尔滨市已经启动了城中村改造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改造工程,部分城中村已经进行了拆迁和重建工作。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改造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居民参与和反馈: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积极倾听居民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居民参与改造工作。

政府组织了一系列座谈会和听证会,征求居民的意见,根据居民的需求和意愿进行改造工作。

居民对于改造工作普遍表示支持,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6. 问题和挑战:虽然城中村改造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资金来源和投入仍然是一个难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财力支持。

其次,城中村改造涉及到大量的拆迁和重建工作,需要解决居民的安置问题。

此外,改造工作还面临着居民的配合和意见统一的挑战,需要政府加强沟通和协调。

7. 展望未来:哈尔滨市政府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在解决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推进进程。

政府将进一步加强资金投入,提升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努力构建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

以上是对哈尔滨城中村改造落实情况的汇报,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哈尔滨地区农业旱情及抗旱工程措施分析

哈尔滨地区农业旱情及抗旱工程措施分析

[ 参考 文献 ]
[ ]荣 丰涛 .关于农 业旱情评价 问题的研究[ ] 1 J.水科学
进 展 ,9 4 5 增 刊 )4 5 . 19 ,( :8~ 2
2 现 有 灌溉 工程 的 节水 改 造
在抓 好 抗 旱 水 源 建 设 的 同 时 , 应 重 视 水 田灌 溉 问 也 题 , 灌 区 认 真 贯彻 节水 方 针 , 水 是 开 源 的 工 省 效 宏 措 各 节 施 。节 约 水 源 , 展 新 增 节 水 灌 溉 面 积 。 发 ( ) 顿 改 建 现 有 水 田 灌 区 , 力 发 展 节 水 灌 溉 。节 1整 大 水 的主 要 措 施 是 : 行 渠 道 及 渠 系 建 筑 物 配 套 , 一 步 做 进 进
3 加 强 抗 旱 体 系建 设 、 业 生 态 工 林 程 建 设
继 续 深 入 实施 天然 林 保 护 工 程 , 田 防 护 林 、 河 流 农 江 域防护林建设 , 扩大森 林覆 盖率 , 防止水 土流 失 , 改变 小 区域 气 候 。 推广 生 态 农 业 建 设 , 以农 田建 设 为基 础 , 行 进
() 3 开发云雨资 源 , 实施人 工降雨 。在 干旱期 间 , 根 据云雨情 况 , 大力开发云雨资源 , 适时科 学地实施人工 降 雨, 增加降 雨量 , 近年来采用 飞机 、 火箭炮 、 高射炮 向云 中 播撒 碘化 银 等 催 化 剂 , 加 云 内水 滴 的 凝 结 量 , 加 了降 增 增 雨 量 , 抗 旱 中取 得较 好 效 果 。 在
务站为基础形成市 、 ( 区) 乡( ) 县 市、 、 镇 三级抗 旱服 务体 系, 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构。建立预测预报系 统、 灌溉试验系统 、 农业信息系统等。广泛应用 3 ( s 全球定 位 系 统 G S 遥 感 R 、 信 息 系统 GS 技术 , 立 以大 型 P、 S 地理 I) 建 数据库为支撑 的, 囊括水情 、 灾情 、 隋、 污 墒情 、 气象 、 作物种 植模式 、 地理等信息处理能力的数字化旱情预报系统 , 建立 与全国的水利信息网络相衔接 的网络信息平 台, 实现旱情 预报信息化 , 将更有效地抵御旱灾 。

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财税政策建议

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财税政策建议

调整 和发展方 式转 变 , 涵 盖 了城市空 间拓 展 、 产 业结 构优 化、 生态 环境 保 护 、 城 乡统 筹发 展 等诸 多 内容 , 是 运 用科 学发展 观指导 城市发 展 的具体体 现 。战略 的实施将 对哈 尔滨市发 展模 式 的战略性 转变 、 经 济结 构 的战略性 调整 发挥重要 作用 ,也将会 为 实现老工 业基 地振兴 和全 面建 成 小康社 会奠定更 加坚 固的基础 。 但是 , 战 略的实施 尤其 是 县域经 济的发展 需要 财力和政策 的支 持 。
问题 不容 忽视 。借 鉴河 南、 辽 宁等省促 进县域 经济发展 的经验 , 促 进哈 尔滨 市县域 经济发展 的财税 政 策是 : 在农 业发展 方面 , 增加 对发展 农 业科技 的财政 支出 , 利 用税 收优 惠促进 县域 农业发 展 ; 在 工业发展 方面 , 通过 财政 支 出扩 大企业 的 投 资规模 , 利 用税收优 惠促进 企 业发展 ; 在 旅 游业发展 方 面 , 设立旅 游 业基础设 施 建设 专项资金 , 通过税 收优 惠完善相
通 过园 区建设 和产业 发展推 动城市化 。

哈尔滨市县域经 济发展 的现状
产业集 群作 为一种 重要 的经济布局 形式 ,在县域 经 济发展 中发挥 着不可替 代 的作 用 。 当前 , 哈尔 滨市各 县进 行 了相 关产业 的横 向拓展 和纵 向延伸 ,形成 了关 联度很 高 的产 业集群 和完 整的产 业链 , 这 一举 措大 大降低 了成 本、 提高 了产 业竞争 力 , 产 业集群 效应凸显 。 但是, 与 国内的发达 城市相 比较 , 哈 尔滨市 县域经济
第2 0 1 3 年第 3 期 ( 总第 4 1 7期 )
S H ANG YE J I NG J I

哈尔滨电梯现状分析报告

哈尔滨电梯现状分析报告

哈尔滨电梯现状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电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

哈尔滨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城市之一,电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数量的增多,哈尔滨的电梯现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报告将对哈尔滨电梯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安全问题、维护管理等方面,旨在为城市电梯的改进建设和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报告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哈尔滨电梯现状进行概述,并阐明本报告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分析哈尔滨电梯现状的概况、安全问题以及维护管理情况。

在结论部分,将对哈尔滨电梯现状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整个报告将以系统化和全面性的方式,深入剖析哈尔滨电梯的现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3 目的目的部分内容: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哈尔滨电梯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全面了解电梯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推动电梯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的进一步改善,促进电梯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通过对电梯现状的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和未来发展展望,为哈尔滨电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2.正文2.1 哈尔滨电梯现状概述哈尔滨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电梯作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截至目前,哈尔滨市内电梯数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交通工具,服务于居民、商业和公共建筑。

然而,随着电梯数量的增加,相关的安全问题、维护管理等方面也凸显出一些不容忽视的现状。

首先,随着建筑物数量的增加,电梯数量不断增加,但在一些老旧建筑中,电梯更新改造力度不够,导致了一些老旧电梯存在安全隐患。

其次,哈尔滨市电梯维护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一些维护单位服务意识差,维护不到位,甚至存在着违规操作、偷工减料等现象,直接影响了电梯的安全运行。

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能耗消费情况

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能耗消费情况

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能耗消费情况2013年,哈尔滨市节能降耗工作整体进展顺利,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9%,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节能降耗运行的特点(一)能耗总量增速为“十二五”以来年度最低值2013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为4731.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9%,增幅比上年回落2个百分点,从历史数据比较来看,2013年能耗总量增速为“十二五”以来年度最低值(2011-2013年增速分别为: 8.4%、5.9%和3.9%)。

其中,第一产业能源消费量为339.5万吨标准煤,占总能耗比重的7.2%,比2011年上升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为1890.8万吨标准煤,占40%,下降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为1628.9万吨标准煤,占34.4%,上升0.7个百分点;生活消费量为872.4万吨标准煤,占18.4%,上升3.7个百分点,二产能耗比重下降,一、三产和居民生活能耗比重上升。

(二)全社会用电量平稳增长2013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为197.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从各月看:除1月份增速较高外,其它月份增速均保持在增长2%左右。

工业用电量为92.8亿千瓦时,增长0.3%,增幅比上年加大了0.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用电量为24.7亿千瓦时,增长5.8%;重工业用电量为68亿千瓦时,下降1.6%。

从三次产业用电量情况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下降较大,用电量为3.5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4%;第二产业用电量98.3亿千瓦时,增长0.7%;第三产业用电量47.7亿千瓦时,增长11.2%。

城乡居民用电量增速回落。

城乡居民用电量4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4%,增幅较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

其中:城镇居民用电量增长4.1%,农村居民用电量下降0.7%。

(三)单耗水平持续下降2013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96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4.6%,降幅比上年扩大了0.91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分别为3.53%、3.69%和4.6%,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24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8.9%,降幅比上年扩大了3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分别为6.08%、5.9%和8.9%,降幅呈现持续高走的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
一,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也是全
国省会城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辖
8区10县(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
积70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31.21平方公里)。户籍总
人口987.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75.5万人),民族48个(其
中少数民族人口66万人)。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公元1115年,金
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市)建都,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
了基础。
哈尔滨市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不仅荟萃了
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西文化,是中国著
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文化之都”、“音乐之
都”的美誉,还有 “天鹅项下的珍珠”以及“东方莫斯科”、
“东方小巴黎”之美称。 哈尔滨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
寒冷,夏季短暂凉爽,因而又得名“冰城”。
哈尔滨市是大工业和大农业并重的城市,是国家大型装
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哈尔滨正在由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
向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城市转变。特别是我国实施老工
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哈尔滨生机与活力进一步显现,对外
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国民生
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8
年实现生产总值2868亿元。
目前,哈尔滨正处在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关键阶
段,作为老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
哈尔滨快发展、当龙头,加上我市自身多年积累的改革和发
展成果,已经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绿
色食品、医药为支柱产业,门类比较齐全、综合配套能力较
强的工业发展格局。未来的哈尔滨,因为有着现实的基础和
良好的发展机遇,将又是一个“黄金发展期”。
主要优势:
1、北开区位优越。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中
国沿边开放带上靠俄罗斯最近的特大中心城市,是沟通东北
亚、欧洲和太平洋之间里程最短的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
廊的重要枢纽。哈尔滨内陆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可直接
办理进出口业务的报关、报检手续和运输业务。哈大、滨绥、
滨州、滨北、拉滨五条铁路连通国内外。水运航线遍及松花
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嫩江,并与俄罗斯远东部分港口相
通,船舶可直达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地区。太平国际
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82条,通航城市53个,可办理110
多个国家的客货联运业务,现已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辐
射国内重要城市,连接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和欧
洲、美洲主要国家的空中交通网络。
2、物产资源丰富。哈尔滨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粮食、农
副产品及大量的矿产资源。哈尔滨地域广阔,地处世界三大
黑土带之一,土地肥沃,农业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商品
粮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林业用地包括用材林、经济林、
薪炭林、防护林等,其中红松以材质优良享誉国内外,水曲
柳以花纹美丽驰名。野生薇果产量较多,经济价值较大,已
成为重要出口资源。植物种类繁多,药用、食用植物资源具
有分布集中、经济价值高的特点。野生动物的种类与数量也
比较多,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0种,国家
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具有食用价值的经济鱼类40余
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一
位,是发展食品加工业和农业经济的理想地点。各类矿产63
种,探明可供工业利用的25种。
3、产业基础雄厚。哈尔滨是我国著名的“动力之乡”和国
家重点打造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机电、医药等行业在全国处
于领先水平。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哈尔滨市集聚了黑龙江
省大部分装备、医药、食品、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焊接、
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纳米技术等高技术产业。目前已
形成机械制造、医药、食品、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绿色食
品等优势产业。电站设备、工量具、中小轴承、轻合金材料、
轻型飞机和直升机、抗生素原料、亚麻纺织等具有国际水平
的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在全国40个大类行业中,哈尔滨有
38个,主要产品已达4000多个,覆盖全国,远销100多个
国家和地区。
4、科技综合实力强大。哈尔滨市科技综合实力较强,
在全国50城市科技竞争力排名中,科技创新能力列第9位,
科技成果列全国第6位。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大学、大所、大
厂科技力量为主,地方科技力量为辅的研究与开发体系。全
市县及县以上独立研究机构131个,9家国家级和19家省级
企业技术中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2万人,科技综合实力
列全国同类城市第6位。拥有36所普通高等院校(含职业
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焊
接研究所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焊接所、兽研所、49研究所、
工程力学研究所、703研究所等技术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具有很强的研究与开发实力,为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高质
量飞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5、对外开放化程度高。哈尔滨是一座具有开放传统的
城市。20世纪初,哈尔滨就是远东地区著名的国际商埠,多
民族聚集,东西文化交融,是一座历史上从未设有围墙的城
市,先后有18个国家领事馆、十几家外国银行、上千家外
商企业落户哈尔滨,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多万外国侨民
在哈尔滨从事经商和社会活动,直接同东京、莫斯科、柏林、
巴黎、伦敦、纽约等国际大都市开展贸易,是以交通和商贸
为主导产业的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埠。目前,已与
15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同13个国家的16
个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有54个国家和地区、20家世界500
强企业在哈尔滨投资兴业。立足于区位和人文历史优势,我
市不断加强对俄科技合作,已成为我国对俄开放的大通道和
对俄科技合作的产业化基地。经过多年发展,以对俄合作为
主要内容的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已提升为国际
性展会,使哈尔滨成为东北亚对俄经贸合作的第一平台。目
前,哈尔滨与俄罗斯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协商机制和便利
的本币结算系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中,哈尔滨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以更加优良的投资环境,
与国内外各界朋友加强合作,扩大交往,加深友谊,携手共
进,把哈尔滨带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
6、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哈尔滨是一座充满欧陆风情的
国际旅游城市,以冰雪大世界为龙头的“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
节”已成为哈尔滨和黑龙江的冰雪旅游名牌,亚布力滑雪旅游
度假区已成为东北亚地区的著名滑雪胜地。以“哈洽会”为标
志的商贸会展旅游,以“哈夏音乐会”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以
改造后的太阳岛、巴兰河漂流为代表的避暑旅游,以索菲亚
教堂、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为主要代表的欧陆风情游,以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萧红故居、坐井观天园等为代表的历史
文化游,以抗联露营、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四
野指挥部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以东北虎林园、北方森林动
物园和“巴木通森林”小火车为代表的生态游,初步形成了哈
尔滨多元的旅游产品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