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科技进步奖受理项目公示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提升大跨度悬索桥全寿命周期性能的技术创新与应用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秦顺全,陈政清,缪昌文提名意见:大跨度悬索桥是国家交通网络跨越江、海、峡谷的控制性工程,工程规模大、建设难度高,提升其全寿命周期性能,实现经济合理、风险可控、运维便利的高质量建设,一直是桥梁界追求的目标。
该项目针对影响大跨度悬索桥全寿命周期性能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和工程验证,历时8年,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首创了三跨连续悬索桥缆-梁弹性支承体系,突破了吊索、主梁内力分配不均衡的技术瓶颈,提升了上部结构及附属构件的全寿命周期性能;首创了悬索桥主缆分布传力锚固系统,提高了锚固单元的传力能力,减小了锚碇尺寸、提高了耐久性;首创了“∞”字形地连墙深基坑支护结构,减小了基础规模,节约了建设成本,解决了建筑密集区建设大型深基础的技术难题;首创了适用于“持续高温、重载”的复合浇注式沥青(PGA+AC)钢桥面铺装结构,提升了桥面铺装服役寿命。
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4项,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专著2部,编制并颁布标准规范3部。
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4项,并在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等10余座特大型桥梁中推广应用,累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4.0亿元,引领了大跨度悬索桥建设技术的发展方向,增强了中国桥梁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对推动中国桥梁从大国向强国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以上所述,郑重提名“提升大跨度悬索桥全寿命周期性能的技术创新与应用”为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大跨度悬索桥是公路和铁路交通生命线跨越江海、峡谷等自然天堑的首选乃至唯一可选桥型,提升大跨度悬索桥结构安全性、经济性、施工风险可控性、耐久性、抗疲劳性和运营维护低成本性等全寿命周期性能,实现悬索桥经济合理、风险可控、运维便利的高质量建设,一直是桥梁界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国由悬索桥大国向悬索桥强国迈进的关键环节之一。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西部山区大型滑坡潜在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关键技术二、主要完成人许强、汤明高、刘春、廖明生、巨能攀、何朝阳、朱星、张路、黄学斌、李慧生三、主要完成单位及贡献主要完成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成都理工大学(许强、汤明高、巨能攀、何朝阳、朱星):创新滑坡成因分类方案,揭示滑坡成灾机理,建立三维识别图谱,提出重大滑坡隐患早期识别的“三查”体系,揭示滑坡变形时-空动态演化规律,建立基于时空变形的“过程预警”理论方法,研发监测预警平台。
负责项目实施及全面推广。
(2)同济大学(刘春):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研究提出大型滑坡演化的空-天-地-内多源立体观测,研发基于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滑坡观(探)测技术,开展行业推广应用。
(3)武汉大学(廖明生、张路):发挥在测绘遥感技术方面的优势,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研究解决了InSAR技术在西部山区地质灾害识别监测应用中的瓶颈问题,有效提高了该技术的可用性和结果可靠性,在四川丹巴县、理县、茂县等区域进行了应用。
(4)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黄学斌):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现已划归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要贡献三峡库区涉水滑坡机理、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及推广应用,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编制《三峡库区滑坡灾害预警预报手册》、并进行了深入推广应用。
(5)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李慧生):研发滑坡监测技术,滑坡大数据采集传输、无人机建模和INSAR建模位移分析系统,与成都理工大学合作进行滑坡监测预警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提名意见我国西部山区大型滑坡机理复杂、隐蔽性强、灾害损失及社会影响大,国家防灾减灾需求迫切。
该项目依托973计划等,针对滑坡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通过十余年研究积累和联合攻关,取得了原创性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我国滑坡隐患识别与预警走在世界前列。
2019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公示

中国科学院城
6 污染场地铅暴露健康风险评估软件
作权
蔡超,张园,朱永官 市环境研究所
知识产权号 取得日期 国(区)别
CN105606721B
2017 年 10 月 31 日
CN104941583B CN202658158U
2018 年 07 月 17 日
2013 年 1 月 9 日
1.中国 1.中国 1.中国
(3)积极推进技术的落地和转化,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技术入股 4500 万,吸引蓝城检测技术 (上海)有限公司投入资金 1 亿元,设立山东蓝城分析测试有限公司。本项目建立的重金属形态和 生物有效性分析方法是入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吸引蓝城资金投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客观评价
1、鉴定、验收意见
1、2010年12月10日,受山东省科技厅委托,山东省科学院组织贾瑞宝研究员等国内同行专家, 对本项目中的部分成果进行了鉴定和验收工作,专家一致认为:本项目“南四湖典型水生生物砷污 染分析及其食用风险评价”研究板块,将砷形态分析技术,砷污染状况分析,污染对食品造成的影 响以及食品摄入风险有机结合起来,分析全面,为政府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north China
Survey of arsenic and its speciation in rice
8
products such as breakfast cereals, rice
crackers and Japanese rice condiments
七、主要论文、专著目录
序号
论文专著名称
1
Characterization of arsenic biotransformation by a typical bryophyte Physcomitrella patens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提名公示

下肢缺血可以外科治疗的理念,最早开展下肢动脉重建手术,开创了外科治疗的先河, 从临床上证实并完善了血流重建理论体系。 2、创立了血流重建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及糖尿病足的技术体系,解决了糖尿病足 治疗的关键技术难题,显著提高了溃疡愈合率,降低了截肢率。对可耐受较大手术创 伤患者的多节段病变采用序贯式血管旁路移植等技术;对不能耐受手术创伤的患者率 先采用微创的腔内介入治疗;对“无治疗性选择”患者,在国际上首先开展了治疗性 血管新生技术,并先后完成5项治疗性血管新生临床研究,获得7项细胞治疗发明专利, 4项产品获得药监局批件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创新性成功制备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并率 先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此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使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率从 69.0%升至84.8%,大截肢率降低到1.7%,明显低于欧美同期的大截肢率7%-17.6%。 3、创新了糖尿病足防治的“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组建了国内首个“多学科协 作治疗模式”的糖尿病足诊治中心,开展并规范糖尿病足“双向转诊模式”;确立糖 尿病下肢缺血的阶梯式筛查、糖尿病足规范化诊治体系;引导成立了53 家“多学科协 作”的糖尿病足诊治中心,解决了糖尿病足患者综合治疗中多学科协作难题。执笔制 定《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专家共识》和《糖 尿病足规范化诊疗手册》 , 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使我国糖尿病足整体大截肢率降到2.3%, 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和CD34-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研究(Thromb Haemost 2006)给予肯定“这 一发现揭示了CD34 阳性细胞可直接、有效地应对临床上面临的重度下肢缺血的难 题”。 “This finding once again suggests the potential of CD34+ cells to directly and effectively combat the clinical probia”(Tex Heart Inst J. 2011)。 2).2008 年,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在《Blood》杂志上对发现 肝细胞受体作为EPCs 表型的标志物(Blood.2003)给予肯定,认为是“目前促进血管 新生效率强有力的手段! ”“HGF is also a potent stimulator of angiogenesis. Endothelial cells undergoing angiogenesis have the highest levels of c-met receptor expression.HGF signals through c-met to regulate endothelial cell survival”(Blood.2008)。 3) .2009 年, 该项目组关于各种旁路移植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成果 (Chin Med J,2007)被英国伯明翰大学医院血管外科主任M. Simms 教授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 为“...,膝下旁路的效果在糖尿病人不次于非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病人弥漫的血管病 变需要灵活的应对策略,可以取得90%的1年通畅率”。“...., the results of infra-inguinal bypass procedures in diabetic patients have not been found inferior in terms of patency to those in non-diabetics.The diffuse distribution of PAOD in DM demands a flexible portfolio of bypass techniques but graft patency rates of 90% at one year are achievable”。(J CardiovascSurg.2009)。 4)2011年,英国伦敦大学圣乔治医学院血管外科研究所主任Moxey教授回顾英国 下肢血管重建近年现状时,肯定了本研究组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明显低于英国平均数据 (3.7% vs 8%)。In-hospital mortality after femorodistal bypass remained static over time and the mean in-hospital mortality rate of 8.0 per cent was high compared with perioperative mortality rates from elsewhere (Br J Surg. 2011). 5)2017 年,意大利巴勒莫大学外科系主任JAttilio Ignazio Lo Monte教授在《J Vasc Access》杂志上对本研究组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慢性难治性皮肤溃疡的 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Wound Repair Regen.2015)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这项研究显示 了”该技术在促进溃疡愈合,降低合并症发生、减少医疗费用方面可以取得令人满意 的治疗效果。” Satisfying results have been also achieved on uremic and diabetic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公示内容(科技进步-科研院-四川大学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公示内容(科技进步奖)项目名称:岩体工程边坡灾害微破裂前兆机制及监测预警关键技术提名者:中国黄金协会一、提名意见二、项目简介(限1页)随着金属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的露天矿转入深部凹陷开采阶段,深凹露天矿成为世界上露天矿山的发展趋势。
坡高的增加导致边坡稳定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差,滑坡事故屡有发生,严重威胁着露天矿山的安全生产。
此外,随着我国西南部水力资源丰富的金沙江、澜沧江、大渡河和雅砻江等地区大规模水电工程建设,许多前所未有的岩石高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对工程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陡工程岩体边坡的稳定性成为制约工程建设的瓶颈。
针对此问题,以大连理工大学为首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理论研究与技术攻关,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建立了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监测分析预警的成套技术和方法,从理论、技术和应用三方面解决了重大岩体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预警的关键问题,取得如下创新成果:(1)首次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证了微震监测方法在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可行性。
建立了边坡岩体非均匀性与非线性渐进破坏内在联系的支撑理论,发现了岩质边坡破裂过程中的微震模式,阐明了滑坡灾害孕育过程的岩石微破裂前兆信息的共性特征及时效破裂的触发因素;(2)工程岩体边坡微破裂前兆信息监测技术国际领先。
首次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微震信息识别及精确定位,建立基于微震能量密度的边坡潜在危险区域识别方法,研发了边坡稳定性在线远程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微震监测与雷达监测相融合的一体化综合预警系统;(3)基于监测的模拟和基于模拟的监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国际领先。
提出了基于细观统计损伤力学的边坡岩体破裂及动力灾害数值分析方法,构建了亿级自由度的岩石破裂过程并行计算系统,实现了边坡稳定性模拟和监测一体化解决方案,建立了“三个层次、四个等级、六个指标”的重大工程岩体边坡微震监测综合预警系统。
研究成果显著提升了微破裂监测分析预警技术在重大岩体工程边坡应用中的地位,服务于金川集团石英石矿、长山壕金矿东北坑边坡、临沂会宝岭铁矿、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边坡等多个重大岩体工程,极大地保障了矿区矿体安全开采和水电工程建设,确立了我国在工程岩体边坡微震监测分析预警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钢铁窑炉烟尘细颗粒物超低排放技术与装备二、提名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三、提名意见当前,要打赢蓝天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亟需工业烟气细颗粒物高效净化技术和装备。
该项目攻克了传统袋式除尘器净化效率低、排放浓度高、运行能耗高的难题,在PM2.5捕集的预荷电技术、“海岛纤维”超细面层精细滤料、预荷电袋式除尘器、工业烟道PM2.5工况测试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创新突破,获发明专利10项,是国家倡导的原始自主创新的技术和装备。
所研发的预荷电袋滤技术和装置是控制细颗粒物污染的利器。
经专家鉴定和工业应用表明,该技术性能指标和核心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促进了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了我国对PM2.5细颗粒物控制技术和装备的核心竞争力。
细颗粒物排放超标是当前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
该成果及时提供了一种技术先进、节能显著、运行稳定的技术装备,已满足重大市场需求。
成果的应用可使颗粒物排放浓度从20~30mg/m3下降到10mg/m3以下,PM2.5排放总量消减50%以上,运行能耗降低40%以上,环保和节能效益显著,提升了环保装备水平,促进了环保产业发展。
该项目快速完成了成果转化和工业应用。
2014年12月在鞍钢建成示范工程,实现了首台套应用,投运4年以来,装置运行稳定,颗粒物排放浓度<10mg/m3,运行阻力700~1000Pa,比传统袋式除尘器降低40%,成为钢铁企业实现超低排放的典型范例,在钢铁行业反响强烈,已在河钢、日照钢铁、新余钢铁、水钢、方大特钢等企业广泛应用。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项目简介“钢铁窑炉烟尘细颗粒物超低排放技术与装备”是国家“十二五”863计划科技成果,重点研发了强化PM2.5捕集的预荷电技术、超细面层精细过滤材料、预荷电袋滤器、工业烟道PM2.5工况测试技术与装置等,实现了示范应用,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钢铁窑炉烟尘微细粒子预荷电技术与装置开展了预荷电装置结构研究,完成了预荷电装置的设计,确定了预荷电极配形式、电场长度、电场高度、电场风速、荷电时间、板型和线型、清灰方式等关键技术,并完成了样机制造。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内容

推广应用情况
该项目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和市场耕耘,支撑了4G LTE在国内外市场的商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5G未来组网提供了宝贵经 验,推出的系列产品已经在中国移动、日本Soft Bank等多个运营商网络中商用,带动营收300亿人民币以上。
在中国移动,多维资源高效利用的大容量无线传输系统已经在北京、广州、浙江嘉兴等全国29省级单位的50个城市成功部署,特别是在北京和嘉 兴完成中国移动的商用测试,在乌镇完成了全球互联网大会的部署演示工作,中国移动对多维资源高效利用的大容量无线传输系统外场测试结果给 予了高度评价;日本SOFTBANK于2016年2月与中兴通讯签订多维资源高效利用的大容量无线传输系统商用合同,在东京核心区完成70个站点的部署, 2016年9月日本SOFTBANK对外正式宣布商用;2016年,中兴通讯多维资源高效利用的大容量无线传输系统在全球与多家运营商进行了试点部署,包括 韩国KT、新加坡电信、印尼金光、奥地利和黄、西班牙Telefonica、英国O2等。
限公司
华;张万帅
授权
CN101605374B 2013/2/27 CN101729104B 2013/3/27 CN101867403B 2016/6/29 CN104202276B 2018/6/1 CN103780347B 2016/10/26
1141431
中兴通讯股份有 鲁照华;刘锟;
限公司
刘颖;胡留军
本项目推出的系列产品已经在多个运营商网络中规模商用,带动营收300亿人民币以上,直接拉动超过800家供应链厂商同步增长,为粤港澳大湾 区、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以及西北地区的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另外,该项目成果荣获被称为通信领域的“奥斯卡奖”的GSMA全球移动大 奖“最佳移动技术突破奖”等多项业界大奖,理论研究成果获2017年IEEE ICC最佳论文奖(Top 1.2%)。
2019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内容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内容一、项目名称纺丝级精己二酸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化应用二、提名单位意见己二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消费结构主体为聚氨酯和尼龙66行业,同时在医药、生物、香料和染料等领域亦有广泛应用。
随着国内己二酸市场出现结构性过剩局面,表现为低端领域产能严重过剩而高端领域产能严重不足的市场现状。
提高己二酸的产品质量必将成为下阶段各生产企业争夺市场的关键手段,生产高端精己二酸是有效地避免行业内部同质化恶性竞争最有力途径。
该项目团队历经近10年的合作研究,提出和形成了纺丝级精己二酸生产方法与成套关键技术。
针对氧化液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皂化废碱液导致烷精馏塔再沸器的结垢问题,发明设计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废碱分离系统;首次实现了环己烷氧化液副产物的高附加值应用,整套回收生产工艺实现了对环境的零排放;首次完成了环己烷氧化尾气纯化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填补了现有技术空白;发明了负载有酸性离子液体深度脱除苯中噻酚硫化物吸附体系,实现了苯中噻酚硫化物高效率低成本脱除;全新设计了全连续精己二酸生产线关键设备,实现了所有装置低成本国产化。
项目成果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累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48项;企业标准6部;发表SCI/EI学术论文18篇;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各1项。
近三年实现了销售收入121.3亿元,利税17.8亿元,出口创汇2.6亿美元。
对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该项目针对我国精己二酸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反应条件苛刻、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产率低、关键技术受到国外垄断的实际,以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为目标,强化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强化关键技术突破,强化工程集成和成套装备研发,完全打破了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封锁,全面实现了精己二酸的低成本产业化,是世界最大的纺丝级精己二酸生产和出口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19J031
与应用
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刚,杜吉国,尚民强,李建峰,王
向辉,刘增强,王增波,孙孝萍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江苏富
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 李风亭,王勤,俞益平,凌静,王
水处理剂用有机絮凝剂系列
23 19J033
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爱森 妍,陶阿晖,王志巍,邹鹏,王龙
限公司吐哈油田分公司
刘恒,赵帅,蒋建勋
汤林,龚仁彬,班兴安,李群,柴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
永财,王从镔,张仲宏,丁建宇,
油气生产物联网关键技术研 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16 19J023
马龙,苗新康,吴海莉,邓铁柱,
究及规模化应用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
姚刚,吴丹,蔡凤翔,李斌,龚彬,
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2 19J002
谭军,聂长虹,兰永平,赵晓辉,
艺及产业化
嘉兴学院
裴智玮,母清林
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
郑小平,张建文,曹永友,陈增
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
危险化学品泄漏源定位技术
强,李静海,李辉,袁纪武,王正,
3 19J003
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北京石油
与系统
彭黎辉,朱亚征,马浩程,韩侠
化工学院,南京布衣人信息科
司
化
李树贵,洪满心,孙添源
浙江华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 赵叶宝,帅丰平,郑志清,厉向
7 19J009 TPU 吸膜中底用聚氨酯原液
司
杰,吴章兴,叶成孟,尤茜茜
何晖,夏鸿雁,顾燕新,韩帅,卢
基于液化天然气(LNG)冷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杭州 杰,陆峰,管海平,宁燕,康玉茹,
8 19J010
能利用液体空分设备研制 制氧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张小红,张金昌,黄津孚,何辉,
12 19J016
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首都
与技术实现
龙成凤,杨秋实
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
学,华北电力大学
聚合物基导热和保温复合材
13 19J017
华南理工大学
料的研究和开发
梁基照
张烈辉,李道清,仇鹏,王亮,徐
克拉美丽裂缝型火山岩底水 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新疆 后伟,陈军,张浩,崔国强,吴丰,
成,杜壮,阮文红,曹贤武,刘嘉
18 19J026
司,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料关键制备技术及产业化
贤,郭森,张阳阳,韩丽娜,杨同
江苏鹿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禄,容敏智,阳志荣,李煦田
典型设施蔬菜种植体系氮素
施卫明,邢艳霞,闵炬,解学仕,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
19 19J028 减量施肥技术研究及产品创
多孔硝铵防结块工艺技术研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 岗,李勇,王彦灵,曹东林,彭超
5 19J005
究
司
进,何文斌,杨大虎,牛国明,李
向远,贾振,黄海燕,张爱亮
万吨级聚氨酯泡沫用有机硅
孙宇,李丰富,唐雄峰,祁争健,
江苏美思德化学股份有限公
6 19J007 匀泡剂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
陈青,尹迎阳,俞伟民,许晓辰,
阚丽丽,杨志臣,陈霞,蒋惟,李
剑锋,李冬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锈钢-混凝土-钢双壁空心
9 19J011
东北石油大学
管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卢召红,计静,刘迎春,张文福, 薛景宏,闫亮,高珊珊
无卤阻燃导热有机硅电子灌 10 19J012 封胶的制备及产业化关键技 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
术
胡新嵩,陈精华,罗伟,屈哲辉, 夏文龙,何宗业,陈耀根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中海
高品质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
韦金城,付建村,裴晓光,樊亮,
21 19J030
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
料的研发、设计方法与工程
赵海生,陈松,胡家波,韩凌,王
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应用
志超
陈继红,张旭东,林茂春,张建
海量地震数据处理平台研发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 磊,侯红军,熊定钰,冉贤华,罗
2019 年科技进步奖受理项目公示
序 评审 号 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完成人
一种 2,2,4-三甲基-1,2-
山东斯递尔化工科技有限公 李海存,尹传祥,赵新远,宋长
1 19J001 二氢化喹啉聚合体催化合成
司
红,田旭,姜波
工艺
曹华俊,彭金鑫,罗燚,胡敬辉,
二甲基二氯硅烷催化除杂工 合盛硅业股份有限有限公司,
标准的制定
(中国)絮凝剂有限公司,厦 庆,郭文礼,李琳,邵宏谦
门市蓝恒环保有限公司,重庆
蓝洁广顺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北京恒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洛阳市誉龙净水材料有
限公司,安徽天润化学工业股
份有限公司
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
究院,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
GB/T 34322-2017《锅炉用水 究院东莞检测院,中海油天津 周英,张居光,王义壮,戴恩贤,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 王金华,谢道雄,沈卫海,孙飞,
循环水系统生物黏泥剥离清
11 19J015
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 傅晓萍,胡朝晖,苏雪芳,余正
洗技术研究与应用
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 齐,郑京禾,马欣
化工有限公司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社会
企业管理智能化理论、方法
宋艳,张二松,张百灵
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大学,江
周健,周超,汪静莉,魏伟,吴忠
基于环保型阻燃高分子材料 苏苏利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
17 19J025
联,杨润苗,鞠健,毛亮,杨菁菁,
制造及应用关键技术
司,江苏兴华胶带股份有限公
周仕龙
司
汪加胜,章明秋,瞿金平,唐舫
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
高性能热熔型聚烯烃粘接材
14 19J019
气藏高效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油田分公司
闫利恒,王彬,陈超,司马立强,
李晓平,刘启国
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 蒲万芬,唐晓东,卢时林,周波,
稠油注空气提高采收率关键 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 李晶晶,李一波,张守军,崔英
15 19J022
技术及规模应用
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 怀,蒋生健,孙琳,赵健,郑存川,
曹佑锋,王婷婷,张淑敏,李元
司
制
峰,赵文,周丽
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健康诊 常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 郝永梅,邢志祥,倪磊,饶永超,
20 19J029 断及事故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 严欣明,王树立,岳云飞,陆贵
及应用
研究院常州分院
荣,杨克,李阳,毕海普
基于沥青质团簇重构理论的
王林,王晓燕,李福起,马士杰,
辉,邓晓娇
技有限公司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
唐安斌,罗春明,胡俊祥,梁倩
公司,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
功能性 PET 聚酯材料关键技
倩,徐坚,马庆柯,马敬红,卢忠
4 19J004
研究中心,东华大学,西南科
术研究及产业化
远,张世明,黄杰,江涌,刘健飞,
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
李质平,周柯,舒维
所
畅学华,崔慧峰,丁明公,李云